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中学数学论文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牟卫江

(嵊州市金庭镇中学,浙江绍兴312456)

摘要:初中是思维简单的小学到思维逐渐成熟的高中的过渡阶段,而数学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学科,其发展蒸蒸日上。那么,学好初中数学,就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但是,落后的传统教育也在抹杀着初中生对数学的兴趣。笔者就这个问题,从师生感情、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讲课水平四个方面来浅谈如何让初中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6-0134-01 当今教育中初中生对初中数学的恐惧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心理。那么,教师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

一、爱上数学,先让学生爱上数学老师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老师对于学生也是这样。初中数学老师在给学生的第一堂课上,一定要精心打扮自己的仪表、准备开场白准备课件。原因如下:1、穿着得体。教师穿着讲究,学生就会首先觉得数学老师不是往届那个古板保守的老头子,而是一位非常有修养非常有品位的数学教师。对于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我们都会有特别的好感;2、开场白简单精要。作为数学老师,讲话要有数学所蕴含的简洁明了有逻辑的思想,这时学生就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这个数学老师不是那么好糊弄也不是那种心里明白却不会讲课的老

师,这样,教师的数学威信就会于不知不觉中建立在学生心中;3、精致的课件。现在还有不少老师要么用别的老师的课件要么用自己用了十几年的课件,翻来覆去,不但自己觉得没意思,而且会给学生传达一种应付了事不负责任没有情调的感觉,那么自己的教学理所当然就会非常失败。

二、爱上数学,要让学生找到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统计,浙江版教材课后题中,生活问题占应用问题的22.2%,应用问题占例题总量的81.8%,应用性例题的背景素材更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等的联系。那么,初中数学老师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把数学题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在讲坐标的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如何在一个方队里迅速确定自己的位置,待同学们感到为难或者出现千奇百怪的答案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仅仅需要横纵两个数字就可以确定位子,这时候趁机引进坐标的概念就会使学生感觉数学的实际应用性质;2、把数学放到游戏中去。老师在讲简单概率题比如摸小球问题时,可以让同学们亲自来做一下这个实验,亲自感受一下概率的神奇之处,从而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趣味化;3、把数学放到数学典故中去。比如在讲勾股定理时,老师不能拘泥于公式的死记硬背,而应该先给学生讲黄伯思的七巧板的故事,讲毕达哥拉斯到朋友家做客的故事,从而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着对文学般的喜爱。

三、爱上数学,帮助学生爱上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和谐愉快的教学课堂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新知识的传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对学习的良好态度。活跃课堂气氛需要:1、把课堂让给学生。转变传统“课堂属于教

师”的错误观念,摒弃“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尤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猜想;2、不偏不倚,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虽然老师们的思想素质比以前大有提高,但仍不排除老师偏爱好学生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课堂将会冷冷清清,虽然有一些受到偏爱的学生会积极活跃地回答问题,但没有大部分同学的参与,课堂只能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而且,情感有所偏差的对待,会使学生对老师失去纯粹的尊敬和爱戴;3、让晦涩的数学“明亮”起来。数学因为其本身特有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而被认为是枯燥和晦涩的,如果教师讲课依旧过分严肃古板,就会很容易增加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和逃避心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面对朝气蓬勃的初中生,教师需要学会运用幽默性来改变课堂的沉闷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

四、爱上数学,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魅力

真正理解数学的老师都会发现数学拥有着它特有的魅力,数学凭借着它高度的逻辑性、绝对的简洁性、最终的实际性征服着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教师为了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就需要数学老师有着高超的数学讲解水平。1、问题讲解的深度需有所突破。老师们为了赶课堂时间或者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就会把一些概念或者简单例题忽略掉,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概念是数学问题最精辟的解释,要求老师为学生仔细讲解分析概念,帮助学生在根本上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做题方法;2、问题讲解的速度也要有所改正。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活节奏的紧张急促,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若老师们还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选择快速激进的讲课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定会晕头转向不知所云。而实际上,数学课不同于语文课,老师应采用缓和、

稳妥的讲课方式,在开课之前为学生简述一下讲课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于浙江版教材,每章前都有“本章学习要点”,每章后有“本章小结”,每章的“目标与评定”中都有每节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老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五、总结

初中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思维方式可能不容易一下子就转变过来,如果遇到数学问题不能解决,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初中数学老师花费精力,从以上四个方面抓起,切实帮助学生顺顺利利地走入初中数学,为以后的高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完整版)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喜欢数学课

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 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努力处理好课堂教学问题,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有可能进入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境界。就我个人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教学10以内数的顺序时,我设计了一个坐火车的游戏,先让学生排队买票,再根据“火车票”上的数字找相应的车厢。这样一方面认识数的顺序,又进行了社会生活方面的教育,学生在游戏当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寓教于乐。 二、利用数学游戏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固定在学习的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更

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 如:巩固“倍”的概念时,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教师首先拍2下,然后拍4个2下,让学生回答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接着,按要求师生对拍,进而同桌同学互拍。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始终精神集中、情绪高涨。这种简单易行的游戏,深受学生喜爱。 四,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的课,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往往有一些教师偏爱思想严重,对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很亲切,而对学习不好,表现差的学生则态度冷漠,学习不好,表现差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师面前抬不起头来,更不敢向教师请教。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这部分学生只会越滑越远,并且产生和教师对立的情绪,用不学习不听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师的不满。所以,教师应该树立起高尚的师德,满腔热忱地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不失去走向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爱戴,才能换来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由衷喜爱,才能换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 四、学习评价表扬为主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一次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教师

爱 上 数 学 课

爱上数学课 发表时间:2015-06-17T17:03:45.16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3期供稿作者:马文函 [导读]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关心事物的主要动力。 山东省东营市盐窝中学马文函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关心事物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和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一味强调升学率的今天,我们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只有一个要求:只要会算题,能得高分就行了。既不给他们讲有关的历史,也很少向他们介绍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以致于使学生怕上数学课,不愿意上数学课;为什么刚学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野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还得对症下药。对此我仅代表个人提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多思善问,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知识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数学绝对不仅仅只是和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抽象演绎打交道,或者是玩那些煞似好玩的数字游戏,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让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应用于数学教学,让数学更加具体化、趣味化,例如我们在学习集合时,就可以用这样一段对话来引入它的概念(这是一个姑姑和6岁小侄儿的对话):姑姑问:“你的脸在哪儿?小男孩儿指指鼻子。“不对,那是鼻子。”小男孩儿又指指腮帮子。“那是腮帮子呀!”小男孩儿接着又指眼睛,又指嘴巴,但都没指出哪儿是他的脸。最后,姑姑告诉他说:把你的鼻子、腮帮子、嘴巴、眼睛、前额、下巴颏儿……放在一起,这么一圈儿,才是你的脸。然后我们再给学生集合的定义:“在数学里,当我们把一类事物放在一起考虑时,便说它们组成了一个‘集合’!”这肯定比一上来就给学生集合的定义,或者只是把书本的例子重复一遍印象更深刻。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的时候,如果能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学习,那么这些公式一定会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气的气球为什么是圆的?买西瓜为什么要买大的、圆的?……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搬入课堂,学生们的积极性能不高吗?就拿易拉罐为形状设计来说吧?为了减少用料最省.降低成本,所以易拉罐是用金属薄片做成的封闭圆柱体,因为对于柱体,在给定面积的情况下,制作出的圆柱体的体积最大,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不得不考虑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美观、方便等等,所以我们看到的易拉罐形状才各具特色。 再比如在教学“对称图”时,教师创设逛游乐园的情境,让学生一边看各种游乐项目的录像,一边用手势,身体模拟自己正在玩滑梯,转转盘、蹦蹦床等动作,从而感受平移与旋转两种运动,产生了研究这两种运动的极大兴趣。教师把树叶、蜻蜓、蝴蝶、飞机、天平等对称图案带入课堂,把歪脸、袖长不同的衣服等不对称的图案也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实物情景中,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强烈对比,从而产生了研究对称的浓厚兴趣。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不会厌倦。 第二、如果我们一味的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使他们形成一种依赖性,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我提前一天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让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要学生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时,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能不活跃吗?此法也可以用于学习其它“多面体”。再比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为你的讲解内容创设情境,如在教循环小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些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东西,这样先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我相信这样要比我们纯粹的使用数字说明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走到学生中去。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因为爱老师才爱上这门课的,而爱学生,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朋友,这不仅是对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学生所渴望的。而往往很多老师缺少的就是这个。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我们就要走到学生中去,能经常和学生交谈(可以找学生谈心,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闲聊),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的给予帮助,我相信在学生爱上我们的那一刻,他们也会爱上这门课。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教师们都有这样一个体验:学生上音体美课就欢呼雀跃,兴致勃勃,上数学课就无精打采。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究其原因,恐怕离不开以下几点。1.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教师注重评价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紧张沉闷。艺体课则有相对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2.数学课大多正襟危坐,先听教师分析讲解,再做大量习题巩固新知。艺体课能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好动的愿望。3.为保证正确率,数学答案强调固定统一,艺体课上学生可大胆想象、创造,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空间。要让学生同样喜欢上数学课,这就要从以上几点入手,改变我们数学课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听这个教师的课,形成教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教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

2.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初四第二章学习二次函数时,我先是展示我搜集的很多关于中国拱桥的发展及设计,提出问题:这些拱桥的基本设计理论是什么呢?学完本章你就会知道了,你也会成为设计家。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梁铭慧 试问你们各位数学老师,要想教好自己的数学学科,是不是很想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数学课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找到最好的方法。 教数学几年,我常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什么是最大的成功?什么是最惨的失败?我思索的结论是:最大的成功在于有更多的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走进数学、爱上数学;最惨的失败在于学生因为教师的因素而从小远离数学、厌恶数学。 喜爱,是人类重要的持久学习动因,也是人在某门学科上产生创造欲望,获得创造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陈景润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地追求“1+1”的答案,?居里夫人在清贫中孜孜不倦地探索元素的秘密……都缘于他们对科学的一往情深。因此,新教学大纲把“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对数学的喜爱,除少数人因先天因素而对数学“一见钟情”外,绝大部分学生需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产生兴趣,反复体验个中滋味,才会爱上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要出色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过程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一个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这说明,只有让学生感到安适和自由的人际关系时,他们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首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权利、选择、差异,特别要宽容犯错误、说错话的同学。尊重是爱的前提,数学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拉近了学生与数学这门学科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移情”效果,从而爱上数学课,爱上数学。 2、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的生活正逐渐数字化,生活是数字的源头活水,又是数字研究的终极目标。把数学问题设置在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中,带着学生走进了问题情景,无疑也就带着学生走进了数学王国。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必须做到有序、有趣,才能有效。所谓有序,是指针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设置的情景要有合理的程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所谓有趣,是指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和其生活经验,设置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兴趣、调动情绪、集中精力的情景。有效的数学情景,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 3、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爱上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中,因为学生知识基础、爱好倾向、

让学生爱上数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1352114.html, 让学生爱上数学 作者:吴秋香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第09期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 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我认为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让学生爱上数学、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如何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让数学课堂魅力四射?我想,这是摆在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如何上好数学课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 一、更新思想,让学生爱数学。 课堂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所以每一节课教学,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去组织教学内容。不要用教师的眼光去看待数学知识,否则会造成没什么可讲的现象。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玩猜年龄的游戏,继而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联想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这就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同时也渗透了归化的数学思想。在练习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了已知底和对应高求面积的基本练习、已知三个量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变式练习、周长和面积的对比练习。这样的练习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我们选题时要考虑:这道题起什么作用,是弄清概念,巩固新知,还是复习提高,培养数学能力,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等等。通过典型题的“解剖麻雀”,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解题思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达到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样我们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概括性品质,让孩子们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 二、自主探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是什么?”“数学来自于哪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些涉及数学本质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问题。课标说:“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是重要方式,于是我们教师就觉得评价一节课是不是一节好课,有没有探究活动是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想法设法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于是课上就出现了一些为探究而探究的现象。如在“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教学中,有位教师在新课开始,未做任何铺垫,就抛出一个例题, 124×12=?让学生尝试,在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多次尝试失败后,教师始终袖手旁观,直至即将下课之际,教师和学生一道,根据一个学生的124×10=1240 124×2=248 1240+248=1488的思路推出124×12=1488,然后一节课就草草收场了,这样的探究是无效的探究。我认为我们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就具备了一些探究学习的经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中学数学论文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牟卫江 (嵊州市金庭镇中学,浙江绍兴312456) 摘要:初中是思维简单的小学到思维逐渐成熟的高中的过渡阶段,而数学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学科,其发展蒸蒸日上。那么,学好初中数学,就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但是,落后的传统教育也在抹杀着初中生对数学的兴趣。笔者就这个问题,从师生感情、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讲课水平四个方面来浅谈如何让初中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6-0134-01 当今教育中初中生对初中数学的恐惧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心理。那么,教师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 一、爱上数学,先让学生爱上数学老师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老师对于学生也是这样。初中数学老师在给学生的第一堂课上,一定要精心打扮自己的仪表、准备开场白准备课件。原因如下:1、穿着得体。教师穿着讲究,学生就会首先觉得数学老师不是往届那个古板保守的老头子,而是一位非常有修养非常有品位的数学教师。对于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我们都会有特别的好感;2、开场白简单精要。作为数学老师,讲话要有数学所蕴含的简洁明了有逻辑的思想,这时学生就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这个数学老师不是那么好糊弄也不是那种心里明白却不会讲课的老

师,这样,教师的数学威信就会于不知不觉中建立在学生心中;3、精致的课件。现在还有不少老师要么用别的老师的课件要么用自己用了十几年的课件,翻来覆去,不但自己觉得没意思,而且会给学生传达一种应付了事不负责任没有情调的感觉,那么自己的教学理所当然就会非常失败。 二、爱上数学,要让学生找到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统计,浙江版教材课后题中,生活问题占应用问题的22.2%,应用问题占例题总量的81.8%,应用性例题的背景素材更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等的联系。那么,初中数学老师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把数学题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在讲坐标的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如何在一个方队里迅速确定自己的位置,待同学们感到为难或者出现千奇百怪的答案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仅仅需要横纵两个数字就可以确定位子,这时候趁机引进坐标的概念就会使学生感觉数学的实际应用性质;2、把数学放到游戏中去。老师在讲简单概率题比如摸小球问题时,可以让同学们亲自来做一下这个实验,亲自感受一下概率的神奇之处,从而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趣味化;3、把数学放到数学典故中去。比如在讲勾股定理时,老师不能拘泥于公式的死记硬背,而应该先给学生讲黄伯思的七巧板的故事,讲毕达哥拉斯到朋友家做客的故事,从而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着对文学般的喜爱。 三、爱上数学,帮助学生爱上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和谐愉快的教学课堂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新知识的传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对学习的良好态度。活跃课堂气氛需要:1、把课堂让给学生。转变传统“课堂属于教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牧野区陵园小学 张茜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课后,我也经常反思,和老师们交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双语不用教的广告,教授讲到孩子在看动画片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把汉字、数字、英语融入到动画片中。当时我灵机一动,我想:如果把这种方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是否也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经过我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享受快乐 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多高。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愿不愿”学习,更要重视学生“乐不乐”学习。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熏陶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所以,教师应巧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在课堂上要把第一锤敲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同学们,愿意和张老师做一个用掌声表示得数的游戏吗?”学生一听立刻兴奋起来说:“愿意!”“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啪!啪!啪!啪!”教室里响起了四声清脆的掌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两下掌声响了起来。“把2

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啪!”同学们十分得意地拍了一下手。此时,我看着学生神秘地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懵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拍才好。这时我用左手指在右掌上点一下,笑着问:“这是半个吗?”同学们禁不住笑了起来,抢答道:“每人都是半个,可是也不能用掌声表示呀?”“喔!既然不能用掌声来表示,那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半个呢?”同学们回答:“不能。”由好奇引发的求知欲,使教学环节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学数学。 二、动手操作、品尝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数学学习的“动手”活动,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去参与数学、去体验数学,真正让数学课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孩子们,你们想用多个三角形拼出喜欢的图案吗?”同学们高兴地说“想!”“那你们就分小组拼一拼,看哪组的作品最新颖。”一会儿大家拼好了。接下来,我对同学们说:“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

怎样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怎样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这是老师们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尝试: 1、多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

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2、充分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生硬的灌输会记忆不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教师出示连等式: 3= = = = = = = 0 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适时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比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的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买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

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汤家中心小学倪允菊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他们时常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长此以往会产生厌学心理。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数学呢?这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讲童话故事,激发兴趣。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仔细看了看,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我认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学、乐学了,上课也就会认真了。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很多,讲故事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平时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已经在用,如果能用好数学故事,让数学故事走进我们的课堂,对数学的教学将会锦上添花。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也非常喜欢讲童话故事。因此,有趣的数学故事就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数学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 二、多鼓励,保护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今天,我执教“认识几和第几”,我让学生从左边数起第4个灯笼黑板涂色,一个学生竟然涂了4个灯笼。我没有及时批评他,而说你能再想一想吗?这位学生放松地想了想,然后指出来,自己改正了错误,体面地回到座位上,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获得成功是每个人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个教师的义务。“你的回答很有创意!”“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小秘密!”等这些充满激情、充满鼓励的评价,让孩子们放松了紧张、焦虑的心情,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觉得学数学是快乐的,从而逐渐地喜爱数学。

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发表时间:2016-04-22T16:43:26.6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作者:毕海霞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境,把枯燥的数学学习融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 毕海霞山东省莱芜师范附属小学271100 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泛泛讲解,就像是打破脑壳充硬汉——活受罪。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境,把枯燥的数学学习融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从教几年来我在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方面也有了一点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情境创设要融入课堂始终 小学生喜欢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如果我们把学习的知识融入到一组学生喜欢的“情境串”中,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学生所喜欢的。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6—9的乘法口诀》综合课时,设计了“玩扑克牌”的情境。 情境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刘谦吗?刘谦用扑克牌变魔术,出神入化,变化无穷,人们都很喜欢。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变魔术,玩扑克”,在玩扑克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争当“小小数学家”。 情境二:老师变出一张扑克牌,让学生复习6、7、8、9的乘法口诀。 情境三:老师变出两张扑克牌,让学生根据两张牌编出口诀。目的是整理6——9乘法口诀,并让学生总结乘法口诀中的规律,还有复习乘法竖式的写法。 情境四:老师变出三张、四张扑克牌。比如出示两张6和一张3,学生列式2×6+3;出示三张5再去掉一张,列式3×5-5;出示三张5和一张7,列式3×5+7。以此复习巩固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 情境五:巩固练习。在课件扑克牌上出示练习题。开火车口算练习,看卡片买文具,检验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始终围绕“玩扑克牌”这一情境而展开,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了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既巩固熟练了乘法口诀,又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高涨,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识。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有趣、新颖、动态”的事物,创设情境多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画课件、实物教具、物质刺激等达成目标。如在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时,有一个抽象的知识点——角的大小和角的边长无关。首先我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画了两个相等的角,在学生认定它们两个大小相等时,我把其中的一个角的两条边又加长了,结果学生一致认为这个角变大了,一再讲解学生如坠雾里。后来我把学生的两支铅笔结实地绑在一起,形成一个锐角,又从外面找来了两根长长的竹竿插在两支铅笔上,问:现在两支铅笔组成的角变大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变”。这样,学生在实物情境中理解了角的大小和角的边长无关。还如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时,我做了“喜羊羊的一天”的教学课件,展示了喜羊羊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活动,让学生认识了“几时整、几时半、大约几时”这三个时间。因为喜羊羊是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和他一起学习,学生的兴趣自然高涨。 如果把喜羊羊的形象应用到高年级的教学中,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可能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认为是对他们的蔑视。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看到课堂纪律有点差,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位老师拿出了平时积攒的树叶书签对学生说:“如果谁能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就奖励给他一片书签。”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对你的树叶不感兴趣,你还是留着哄小孩吧!”由此可见,在高年级教师就不能再用“小儿科”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侧重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情境创设。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国庆节期间,莉莉一家人到云南旅游拍了很多照片,妈妈想把它们镶嵌在相框中。她设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种相框,让莉莉帮她算一下它们各占多大的面积。但是莉莉只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她不会算。你能帮她算一算圆形相框的面积吗?情境一出,学生立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圆的面积计算我们也没学过,该怎么办呢?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方法,现在,我们能否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比较中学生产生了问题,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观察、交流、探讨、比较。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三、情境创设要促进学生主动感知 对于喜闻乐见、经常遇见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不但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还更容易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谁能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学生都高兴地回答了自己的生日。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这几个同学都是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这时,我话锋一转说:老师今年36岁,我却只过了9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好奇心被激发了。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进入了新课。 总之,情境创设要让情境服从教学内容,服从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既要有“数学味”,又要有“生活味”,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体验,唤起情感,激活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 德安县第三小学徐忠良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这是很多教师与学生家长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话题,也困扰着不少老师和学生家长。根据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到,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学生认为学数学无用,学好没学好一个样,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机会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还得对症下药。 首先,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多思善问,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知识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数学绝对不仅仅只是和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抽象演绎打交道,或者是玩那些煞似好玩的数字游戏,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让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应用于数学教学,让数学更加具体化、趣味化。教师应恰当地引用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烘托教材,引起学生的思索,使课堂所氛活跃,使学生的注意集中或者设置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我对同学们说:“我有

一件事想麻烦同学们帮我办一办。”学生纷纷举手,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手举的更高了。我亮出一块先前用过的胶合板制的三角板说:“我这块三角板断了一个角,需要照原样再做一块,但断掉的那个角不知丢哪了,可能被扫到垃圾箱去了,想请大家帮助去找,好再做一块。”有些学生想马上去找,但也有几个学生说不必,可以通过这块重画出原来的那个三角形。一时学生议论纷纷,这就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两角夹一边”的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学习中去。这样课堂上就能收到很理想的效果。 其次,如果我们一味的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使他们形成一种依赖性,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最后,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的是兴趣教学,让孩子对所需要学的知识提起兴趣,他们自然就愿意学,也能够做到快乐的学。数学无处不在,不只在学习中,还在生活中,从生活中培养学生学数学,让孩子多读课外书,不拘泥于某个学科,而应广泛涉猎,尤其是科普书、名人传记等等,让孩子从书中体会知识的无穷魅力,不断寻找学习的精神动力。另外主要从游戏中和生活情景里引导孩子学数学和对数学的兴趣。孩子辅导数学,可以灵活多变,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辅导,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就提出让他去想;不只是讲书本的知识,还要把实际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让他思考;不只是动笔计算,还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 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有时,自己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

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2 .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 家里买来一袋绿豆,问孩子:你能知道这袋绿豆有几粒吗?如果一粒一粒数,当然是很费事的,你能想出好方法吗?(如:先秤出一两,数出这一两绿豆的粒数,然后秤出这袋绿豆的总重量,就可算出这袋绿豆的粒数。)又如怎样知道一本书中的每页纸的厚度等问题可培养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 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

数学课堂小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1 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 《10以内数的分与合》2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 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让学生爱上数学

情境教学,让学生爱上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快乐环境,通过各种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 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故事片段一 开学不久,在和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情况时,家长普遍反应,孩子在家不听话,只听老师的话。就想到,让孩子来充当小老师过把瘾。今天学习2-5的分成,我就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班里寻找坐姿最漂亮,声音洪亮的孩子来当小老师。上课了,我请同学们帮小猴子的忙,把4个桃子分在2个盘子里,你会怎样分?有几种分法?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我!我!我!“我找到一名坐姿最漂亮同学分,并说明我为什么选他,发现有的同学立即端正坐姿,等待老师下一次叫他,一会功夫学生把4的分与合就全部说完整了。”谁能当小老师,让全班的学生和你一起读一读,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3和1。为了调动全班的参与热情,小老师和全班同学和你一起几个字我说的又慢又重,同时用眼环顾教室里的每个学生,果然全班的热情都调动起来,学生们跃跃欲试。第一个体验小老师是张哲诚,他自信的走上讲台,按照老师的要求带领全班同学读4的分与合,不仅读的正确还读的声音非常洪亮为了让全班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在教室里继续寻找小老师,寻找跟读最好的学生及时贴上小红旗。学生们一个比一个做的直,跟读声音也特别有力。 师:小老师,读的完整吗? 生:完整。 师:小老师的声音亮不亮。 生:亮。 师:小老师,棒不棒。 生:棒。 (学生兴趣非常高,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师:那我们奖励小老师一面小红旗。 (学生们全部看着老师给小老师贴小红旗,学生各个做的直直的小身板,准备老师点自己的名字,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们跃跃欲试) 在引导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语气中运用音调的高低,情绪的起伏,加上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鼓励性语言一直贯穿始终。“小老师棒不棒”“好的,我们奖励小老师一面小红旗”“谁还想试一试”“老师特别喜欢知错就改的小老师。好!我们为小老师鼓鼓掌”“好棒,谁还能说完整”“好,请你来当小老师”。在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还应在话语中不断提示,坐的端正,能把话说完整,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漏掉一道题,声音洪亮的学生可以得到老师的小红旗。 教学故事片段二 在学完2-5的分与合后,我让学生们休息了一小下,整理一下本课的知识点,然后开始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巩固2-5的分与合的口令。爱用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始末。第一种方法开小火车游戏。“小火车,开开开,火车开到哪里去?火车开到我这里?2可以分成几和几。“第二种方法:“对对碰”师说:“3可以分成1和2,我说1”生回答:“我对2”师说:“3可以分成2和1,我说2”生回答:“我对1”第三种方法拍拍拍,师说:“3可以分成1和2,我拍1,啪”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