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终身体育关系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终身体育关系

论文摘要:通过对终身体育内涵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意识,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体育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运动意识、兴趣和能力。

一、终身体育的产生及内涵

终身体育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他认为:“教育不应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持续过程。”70年代他又在《终身体育导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成了…插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在1996年科教文织成立50周年之时,提出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21世纪的教育应该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

二、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系

1.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体能基础

学校体育以培养能力为主,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能将所学技能用于生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强烈,但缺乏生活、社会经验,遇事易受外部刺激而影响心理上的平衡,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变化。“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多种渠道和体育锻炼,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坚毅、沉着、百折不挠的性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地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

2.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思想基础

现代学校体育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狭隘观念,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结合起来。如在素质练习时,学生做俯卧撑比赛,对做得次数最多的学生予以表扬。如果发现这些学生手臂的肌肉比较发达,就让他们展示人体肌肉美,这时很多学生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光,激发学生平时去锻炼的动机。又如在体育课的技术部分,教师采用舞蹈的方式进行放松。这时会发现有的学生身体协调性很好,跳舞的姿势很优美,这时候教师进行表扬,并让这些学生表演给大家看,使学生充分享受姿态美。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运动、竞赛、对抗中发掘自己的潜力,体现自己的力量,寻找体育的美感,引发对体育的兴趣,产生体育意识,从而自觉、积极地进一步学习、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

三、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衔接问题

1.学校体育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强终身体育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体格的强壮和身心的健康与青少年时期的体育锻炼密不可分。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主要在学校度过,学生时代是人生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学校教育价值具有终身效益特征。体育教学承担着提高人才素质的使命,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目标应当反映体育教学效益的长期性、延续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

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因此,在教材内容上,形成仅仅执行大纲规定,就体育课论体育课,形式较为呆板。要改变这一形式,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全面贯彻新的教育观,即将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和竞技教育贯彻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让学生真正认识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使得他们在学生阶段学到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和相应的理论知识,以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来指导终身体育,其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正确处理现行学校体育教材与终身体育教育教材的关系

贯彻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发展新时期的教材体系,并不意味着一概否定以前的教材体系。通过几代教育者的努力,我国学校体育教材体系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终身体育教育对体育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保留、继承、改进和完善现行教材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益的项目和内容,并引进新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教材的选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阶段,根据特点来进行体育的教材建设。只有使学生投身所喜好的运动项目,才能使终身体育成为可能。所以,在选编教材时,要多发展非竞技的、有较强娱乐性及观赏性的、广大同学喜欢的项目和内容,避免千篇一律、项目繁多、没有重点。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真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一两种体育健身方法”,并得到延续。由于所学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因此学生在课上或课后往往表现出积极热烈地获得知识、技术的渴望,学习自觉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技能,而且也锻炼了身体,发展了个性,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

3.学校体育应重视体育理论的传授

学校体育教育是极为短暂的,而走出校门以至工作、退休后的生活道路则是漫长遥远的。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注意身体练习的同时加强理论的传授,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明白为什么要锻炼身体和怎样锻炼身体,克服盲目性,变消极为积极主动,懂得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和事业的辨证关系,懂得怎样遵循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根据年龄、性别、体质、体育锻炼基础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安排好运动量,以求得最佳效果。另外,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我国传统养生术,如体育保健活动,既有利于青少年学生防病,强健功能,又能陶冶性情,涵养道德,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潜能,

终身体育不仅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活动,而是要着重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能否使其终身受益的问题。学校体育必须转变观念,以终身体育为改革的教育主线,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强化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使学校体育具有“快乐体育”和“健身体育”的特点。强调从终身的视角来看待学生体质的增强,在考虑未来多种目标的前提下追求近期与远期效益的最佳组合,从而使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真正超出学生时代,具有深远意义。

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学校体育发展计划 一、我校体育教育发展现实状况 (一)我校体育工作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 体育工作,改革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网络,开展了大量而富有创意工作,使我校体育工作展现出喜人局面。 (二)我校体育教育水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得到稳步提升,体育确立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方面发展”基础思想,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稳步推进,老师教学方法正在不停改善,教学能力在不停提升,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在不停丰富,教育科研水平不停提升。不过,老师对新课程了解能力和实施水平有待深入提升,老师专业化水平落后于体育发展要求。 (三)学校体育设施设备有待改善,我校体育设施、设备得到部分改善,但和学生需求和课改要求相比,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仍是我校体育教育发展关键障碍。 二、-体育教育发展计划 针对我校体育教育发展现实状况,依据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加紧我校体育教育发展,特制订(-)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为指导,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体育老师素质为关键抓手,坚持健康第一基础理念,主动改革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体育新课程试验,不停创新体育活动方法、方法,全方面提升我校体育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方面发展。 (二)发展目标全方面推进我校体育课程改革,基础形成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学校体育管理、评 价体系;创新机制,不停提升体育老师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整合体育教育资源,提升学校体育设施配置标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全方面提升,全体学生基础形成良好体育运动爱好和习惯,含有良好身体素质。 (三)关键任务1、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宣传、严格实施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政策法规,大力宣传、确保每一位学生天天一小时锻炼时间。 2、全方面加强体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停优化体育老师队伍结构,经过多个渠道、多个形式和多层面培训,全方面提升体育老师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深化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全方面落实国家体育课程方案,制订我校体育新课程年度计划,构建符合我校特点、和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主动加强地方体育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 4、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深入规范老师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5.、建立起多个形式课外文体活动爱好小组,丰富学生课外文体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深入改革学校运动会、体育节组织方法和活动内容,扩大学生参与面,提升全体学生体育锻炼爱好和身体健康水平。 6、主动训练,提升我校体育活动水平和竞技运动成绩。认真处理好普及和提升关系,把全民健身运动和各项竞技运动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校内校外多个形式群众体育竞赛活动。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新版)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JH-XK-0606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新版)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teaching plan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新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乡村中学,他们的体育成绩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的身体素质非常差,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些给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是这次计划制定的依据。所以总体本着严格要求学生,少批评,多鼓励,抓基础,促能力,由浅入深,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根据以上的特点,在教学时进度尽量放慢些。课堂上主要教会锻炼的方法和技术,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循序渐进,课堂上教学主抓双基教学,要能力培养。多结合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多结合体育人物和事物,让学生多了解体育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

的培养。 三、美育教学及教改措施。 1、注重能力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养成的过程,不教学生读死书,而应教学会学生如何学习。 2、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主抓“双基”教学。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搞过多的引申和推广,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很多高中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有开设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或者只是高一开设,而高二以后就不开设了,这是不对的。国家在深化教育改革,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改正,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以成绩为上的理论教授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大范围宣传了。 教育好学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我所要想的,不过这当然是有难度的,这当中有学校的原因,不开设课程或是开设的很少。还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并不愿意上体育课或是健康课,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不如上自习自己学习,这都是我多面对的困难。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努力的工作,我会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带上去的! XXX工作计划设计 YuWen Work Plan Design.

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区别

社会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与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学、社会心理学、广告与公关、体育法规、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俱乐部体育、社区体育、体育保健学、传统养生学、健身概论等。 主要就业去向:公共及商业体育服务机构、健身俱乐部、体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科研单位等。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 主要就业去向:各类学校和体育部门。 特殊教育专业 山东体育学院是山东省高校中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院校,也是唯一招收身体健全并有体育特长高中毕业生进行特殊教育专业学习的院校,1、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残疾人体育教学、竞赛组织与管理、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够在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社区、民政等部门胜任残疾人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以及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等方面的高级专门型人才。 2、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特殊教育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康复训练技术、运动专项技术等方面课程的综合知识,掌握残疾人进行体育教育、训练、康复指导的技能,具有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我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备残疾人体育教学、竞赛组织与管理、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够在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社区、民政等部门胜任残疾人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以及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等方面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符合社会需要,因此就业前景广阔

美国体育发展史

美国体育发展史 17世纪初,漂洋来到北美洲的欧洲移民,面对陌生而严酷的新环境,不得不为生存而竭力挣扎。他们从早到晚工作,几乎没有时间从事娱乐和游戏活动。这些人大多是生活简朴、虔诚的清教徒,享乐和消遣在他们看来是邪恶的。 1621年圣诞节,当普利茅斯殖民地总督威廉·布雷福德看见一群青年人正在玩耍一种投掷棍棒的游戏时,便将他们驱散,并且宣布“街上不许游戏或作乐”。1628年,在马萨诸塞洲昆西附近的梅里山上,一根五朔节花柱被砍倒,围着跳舞的人们因“盲目地崇拜异教”而遭到责罚。长期以来,尽管当地印第安人一直有着自己的游戏譬如长曲棍球,但他们的游戏也遭到殖民当局的取缔。 在美洲的许多殖民地,这种对娱乐及游戏的敌意是以官方的禁令和严厉惩罚而表现出来的。1619年,弗吉尼亚地方议会宣布,禁止掷骰子或玩牌游戏;严格控制饮酒;任何人一旦发现为闲散者,就得被迫义务劳动。1647年,在马萨诸塞海湾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玩耍推盘游戏。1650年,该法令扩大到禁止“在公共娱乐场所或周围玩耍滚木球或其他游戏”。1693年,在东康涅狄格,一名男子“因在安息日玩球而被罚款12先令并戴6小时的足枷”。在美洲殖民地文化中,以某种形式限制周日的活动也是常见的。 然而,这些禁令和限制并没有阻止住人们对娱乐及游戏的热爱,在新英格兰及所有的边疆地区,体育运动得到开展。人们长途骑马、练习射击打靶,获胜者佩戴红色彩带,赢得掌声。狩猎和钓鱼不但是获取食物的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娱乐形式。北美洲的森林和河流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到17世纪后期,体育活动已经在北美洲殖民地得到发展。 19世纪初,在美国北方,人们已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出游走访、跳舞、听音乐、交谈、散步或徒步旅行、骑马、划船、射击、下棋等。在一些较大的城镇,人们还玩扑克牌。年轻人玩足球、板球、掷铁环以及许多其他运动。冬天,人们滑冰或划雪橇。为了款待宾客,人们还玩九柱戏、滚木球戏等。在南方,人们喜欢射击比赛,最受欢迎的形式是“射牛”,最吸引人的游戏是斗鸡和赛马。斗鸡游戏最终在南方消逝,而赛马运动则逐渐成为美国的主要体育项目之一。1829年,美国第一份体育杂志《美国赛马注册》在巴尔的摩发行。 南北战争之后,体育运动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最喜爱的运动有射击、划船、散步或徒步旅行。1873年,约有10万人参加了在长岛举行的射击比赛。1876年,有两件事标志着美国近现代体育运动时代的开始:全国棒球联盟作为管理棒球运动的新机构,取代了投机性质的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协会;由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拉特格斯大学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成立美国校际橄榄球协会。随后,网球、高尔夫球、滚木球、田径以及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均有了各自类似的职业或业余协会组织。19世纪后半叶,美国还首次举办了一系列重大赛事: 1864年,首次抽奖赛马活动在纽约举行。 1868年,纽约体育俱乐部举办首次室内体育比赛。 1869年,首次校际大学生橄榄球赛在新泽西州的布伦斯威克举行。 1876年,首次美国校际大学生田径比赛在纽约的萨拉托加举行。 1881年,首届全美网球锦标赛在罗德西亚岛的新港举行。 1891年,首次篮球比赛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举行。 1892年,首次拳击比赛在新奥尔良举行。 1894年,首次高尔夫球公开赛在纽约的扬克斯举行。 1895年,首次排球比赛在马萨诸塞州举行。 第一次世纪大战严重阻碍了体育运动的进步和发展,但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进入体育运动的黄金时代,杰克·登普西打败杰西·威拉德,赢得世界最重量级拳击冠军;巴伯·鲁思连续打破棒球联赛本垒打纪录;绰号叫“军舰”的美国良种马在1919年和1920年的两个赛季的21次竞赛中胜20次;电台在全国范围内实况播出重大体育赛事;报纸大量报道体育消息;体育明星的形象被搬上银幕,如同电影明星一样,他们的面孔出现在商品广告中。 当时的美国人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可以从票房收入反映出来。1918年,棒球世界系列赛只有179617美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 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 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6. 社会适应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社会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社会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主讲人:绍伟 一、社会体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最近十几年我们国家才开始使用的一个新名词,对于什么是社会体育,大家还比较陌生。对于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从国外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比如,日本的一名学者指出:“社会体育是为了社区居民良好的体育运动、生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作为社会公共机关的责任而开展的体育活动,或者说是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以居民为对象,主要利用公费开展的体育活动。”与它相近的日本另外一名学者认为:“社会体育是指除教育课程的学校教育以外,从幼儿园到老年为对象的体育组织或自发进行的体育活动,依照活动场所,它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社区体育。作为具体的活动,它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它简单的体操、游戏、舞蹈、步行、野外活动等体育活动。”这是一种看法,这是一种相对较小的概念。 另外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军事体育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这个概念中,社会体育涵盖了学校体育,又如我们国家学者树庭指出:“社会体育是以全社会参与为特征,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从幼儿到老年人为对象,以家庭、单位和社区等为活动空间,以各种练习形式为活动容而开展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从以上两种观点,大家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包括两种解释:一种是它涵盖了学校体育以外的所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另一种是把学校体

育也放在其中的。与社会体育相关的,还有一些大家很熟悉的概念,比如说社区体育、大众体育、群众体育、在这里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所谓的社区体育,它主要是指在社区的围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显然,它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概念是大家也很熟悉的“大众体育”,大众体育或者全民体育或者用英文说“Sports for all”,它的概念主要包括这样一种涵义。从纵的方面来讲,它是指人的一生,从幼到老均应参加运动。从横的方面来讲,是每个人都需要运动。从面的方面来讲,指的是时时运动、处处运动。以上我们讲到了社会体育、社区体育和大众体育。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大众体育,跟我们的社会体育是非常接近的,而我们的社会体育除了社区体育之外,大家可以从我们前面讲到的看出,它还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学校体育等等。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有它的基本规定性。 (二)社会体育的基本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个基本规定性是社会体育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它是不分老少、不分年龄的。第二个基本的规定性是全社会的成员都参与的,不是面向少数人的,它也不是少数人参加的,它应该是所有人积极参与其中的。第三个基本的规定性,社会体育都是在余暇时间来进行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种规定性的体育,它是在余暇时间自愿进行的一种活动。第四个基本的规定性,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社会体育的特点呢?因为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开展社会体育的。我们说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体育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开展社会体育,正确的参加社会体育。 二、社会体育的特点 社会体育特点这个概念是说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

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意义

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的意义 体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门人体科学,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是以研究人的生长、发育健康等为目的只有在遵循人体自身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身体锻炼对人体才有好处,所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只有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把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到应有的位置,而不只是作为雨天的教材,可有可无,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终身体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 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 也是终生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 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一.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是在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终身健身者.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 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体育

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法 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活动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而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程度,而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所以这三者都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 2. 教材的选用应准确,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育教材应包括基础技术教材和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 教材。这两类教材都具有掌握技术提高身体体能的作用,前者促进后者发展和提高,后者又为前者奠定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教材应适合 年龄阶段,各年龄阶段,身心状态都不同,表现在从事体育锻炼的兴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并掌握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简述 一、古代学校体育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概况(史前~1840年) 1、在原始社会,当各种生产劳动手段成为祭祀的一种仪式时,标志着体育活动的萌芽。 2、我国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夏代的“校”、“序”、“痒”到商代的“大学”“痒”,到西周的“国学”“乡学”,中国的学校成为完备的系统。殷代主要是宗教和军事两方面,习射及传习多种武艺是教授的主要内容,西周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这其中的射和乐都包含有体育的成分,这些内容正是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3、春秋战国时期,“为政尚武”的宗旨被“文武兼学”“文武分途”的教育逐渐取代,学校体育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中先秦儒教对学校体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约在公元前136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学校教育以诗、书、礼、乐、春秋、易六经为基本内容,使学校体育一蹶不振。开重文轻武之先河。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清谈”盛行,重文轻武的思想日盛,使古代学校体育衰败不堪。 6、唐代,“兵士唯习弓马”是正业,使古代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7、宋明朝代,“居敬穷理”、“主静倡敬”、“八股取士”,以至“衣冠之士羞与武夫齿”,重文轻武登峰造极。但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和玩乐的需要,宋代的“武学”“武举”,明代的“儒生习武”,较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复兴。 8、清代“射骑立国”,一向“尚武”,国学、官学中体育占有重要地位,使古代学校体育得到一定的发展。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延绵未断,随战争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受到压制,但一直呈发展趋势。 (二)古希腊教育中的体育与思想 古希腊教育提供了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典范,对近现代体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教育体系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1840年~1949年)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幻灯片1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幻灯片2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概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并对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幻灯片3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 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幻灯片4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幻灯片5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历史,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据史料记载,夏代已有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西周时,学校又有发展,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但都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当时,文化知识和书籍文献都为官府所垄断,所以说“学在官府”。 幻灯片6 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射、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也具有体育的性质。此外,“乐”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意义。到西周时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

幻灯片7 西周以后,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由原来的“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但是,从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而轻武。 幻灯片8 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明、清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方法,学校教育更只是埋头读书、背书、写字、做八股文章。直到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了近代式的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才开始有体操(相当于体育)的教育内容,社会上也才开始有了西方式的体育活动。 幻灯片9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小结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绵延未断,几经起落,步履蹒跚。但在整个封建社会中,由于受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学校体育始终未能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应有的地位,甚至基本被排除于学校教育之外,最终导致学校体育在我国古代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幻灯片10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 发展概述

社会体育

1、社会体育可划分为健身体育、健美体育、康复体育、休闲体育等,这一划分依据是:( 3 ) 1)社会体育的分布地域;2)社会体育产生的渊源;3)社会体育的功能;4)社会体育参与者的健康状况。 2、社会体育最本质的特点是:( 1 ) 1)健身性和娱乐性;2)全民性和普遍性;3)余暇性和主动性;4)公益性和社会性。4 3、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推行于:() 1)1949年;2)1950年;3)1951年;4)1952年。 4、《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于:() 1)1994年;2)1995年;3)1996年;4)1997年。 5、我国当前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以()为线。 1)体育社会团体;2)体育活动中心;3)体育指导站;4)体育活动点。 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所体现的体育构成看,我国体育分为() 1)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2)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3)休闲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4)健身体育、健美体育、康复体育、休闲体育。 7、社会体育的(),决定了社会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 1)余暇性与主动性;2)多样性和灵活性;3)全民性和普遍性;4)民族性和世界性。 8、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中的停滞阶段是:() 1)1949年10月-1952年10月;2)1952年11月-1957年5月;3)1957年6月-1966年5月;4)1966年6月-1976年9月。 9、“显著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是社会体育事业的()1)根本目标;2)基本内容;3)基本任务;4)基本方针。 10、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 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4)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二、判断题

学校体育发展史复习题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成均和庠)的出现,为中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公元前720年开始,斯巴达人在140年间,一直在奥林匹克祭神竞技会上保持优势,便是(体育训练制度)带来的结果。 3、巴泽多(JohonnBasedow,1724—1790),德国18世纪泛爱主义教育家。巴泽多受卢梭的影响极力推崇自然主义教育,于1744年在德绍创办了一所(私人学校)。 4、菲特(GerhardAntonVieth,1763—1836)于1794年至1795年间相继出版了(《体育百科全书》)1~3卷。 5、(古茨穆斯)(JohannChristophFriedrichGutsMuths,1759—l839),德国体育教育家,从1786年起担任司尼芬撤尔泛爱学校的体育教师,任教长达50年。 6、中国: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该章程中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都设“体操科”(体育课)。 7、学校体育以体操为主要手段,主要有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而(英国学校体育)却以户外运动和游戏为主要手段,形成了近代体育教学内容的三大基本体系。 8、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的巨作(《爱弥儿》)讲的是一个按照全新的教育原则,使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将一个贵族子弟培养成自食其力、身强体壮、勇敢刚毅、心地善良、能独立思考的人的故事。 9、健美性体操的鼻祖是曾经当过演员的法国人(戴尔萨特)(FrancoisDelsarte,1811—1871)。他的第三代后继者———邓肯家族把该流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10、(篮球)是春田专科学校(SpringfieldCollege)的一位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Naismith)为了安排冬季的室内活动,于1891年的深秋发明的。 二、选择题(单选或者多选) 1、古奥运会最初的时间是(一天)。 ①一天②三天③五天④七天 2、在国际赛场使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来的是(吴传玉)。 ①郑凤荣②吴传玉③容国团④陈镜开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终身体育关系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终身体育关系 论文摘要:通过对终身体育内涵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意识,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体育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运动意识、兴趣和能力。 一、终身体育的产生及内涵 终身体育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他认为:“教育不应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持续过程。”70年代他又在《终身体育导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成了…插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在1996年科教文织成立50周年之时,提出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21世纪的教育应该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 二、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系 1.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体能基础 学校体育以培养能力为主,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能将所学技能用于生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强烈,但缺乏生活、社会经验,遇事易受外部刺激而影响心理上的平衡,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变化。“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多种渠道和体育锻炼,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坚毅、沉着、百折不挠的性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地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 2.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思想基础 现代学校体育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狭隘观念,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结合起来。如在素质练习时,学生做俯卧撑比赛,对做得次数最多的学生予以表扬。如果发现这些学生手臂的肌肉比较发达,就让他们展示人体肌肉美,这时很多学生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光,激发学生平时去锻炼的动机。又如在体育课的技术部分,教师采用舞蹈的方式进行放松。这时会发现有的学生身体协调性很好,跳舞的姿势很优美,这时候教师进行表扬,并让这些学生表演给大家看,使学生充分享受姿态美。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运动、竞赛、对抗中发掘自己的潜力,体现自己的力量,寻找体育的美感,引发对体育的兴趣,产生体育意识,从而自觉、积极地进一步学习、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 三、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衔接问题 1.学校体育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强终身体育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体格的强壮和身心的健康与青少年时期的体育锻炼密不可分。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主要在学校度过,学生时代是人生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学校教育价值具有终身效益特征。体育教学承担着提高人才素质的使命,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目标应当反映体育教学效益的长期性、延续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

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

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 一、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体育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育和教育从来就有紧密联系。体育作为培养人和教育人的必要手段,历来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社会时期,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和体育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原始人类传授生产和生活技能的教育目的,往往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去实现的。教育和体育的原始形式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为了吞并弱小民族或防备邻国侵袭,统治阶段崇尚武力,因而重视对贵族子弟施行尚武教育和身体训练。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内容比重很大,地位很高,例如:古希腊的学校教育中把体育列为重要内容,奴隶主子弟从小学起就要受到严格的体操和军事训练,学习角力、竞走、跳高、掷标枪和游泳;中国周朝为奴隶主子弟设立的学校中,也很重视体育,“六艺”教育中的“射”和“御”都属于体育内容。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体育在一般教育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其内容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相对减少,这主要是重文轻武思想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和影响。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武士教育中,仍不乏体育的内容。西欧世俗封建主骑士教育的“七技”(击剑、投抢、骑马、游泳、打猎、下棋、吟诗),主要内容都属体育。 近代体育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发展起来的。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近代实验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的倡行,体育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增强社会成员的体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学校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体育作为教育的组织部分也具有新的特征,出现了新的趋势,如体育教育义务化、体育设施开放化、体育方式多样化、体育手段科学化等等。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体育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方法体系已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二、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个民族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兴衰。学生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最积极的因素。在学生时期,加强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一生的健康打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目标,我们任何行动的方向和结果! 学校体育的前提性问题之一,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都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将把体育的受教育者——期望学生变成什么样的人?将学生引向何处?为学生指明什么样的学习和努力方向?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对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 2.了解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多种因素。 3.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运动教育 (一)体育与健康(健身)课程 体育与健康(健身)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三)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争而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四)课余体育竞赛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一)教育活动中的体育 对于学生的体育不仅是在运动场上进行,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必须将对学生的体育、健康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有赖于学校一切教育活动和全校教职员工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 “运动场上的运动的作用发挥是与一定条件与背景分不开的,只有在整个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健康、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的和谐极为关注的情况下,这些活动(即体育活

学校体育发展史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古代雅典“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 2、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 3、“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4、“五御”: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曰“过君表”四曰“舞交衢”,五曰“逐禽左”。 5、所谓军国民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 6、“壬子癸丑学制”: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就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教育进行重要改革。如《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历史上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7、“双轨制体育”:人们把当时“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课外活动的做法称之为“双轨制体育”。 8、实用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手段和方法上,主张采用更自然、自愿、活跃的运动方式。 9、兵士体操:主要是德国的兵士体操,主要内容包括柔软体操、枪剑术、野外演习等。 10、普通体操是美国刘易斯(1823-1886年)把瑞典式和德国式体操的基本动作加以混合,再加上一些轻器械而编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木棍操、火棒操等。 11、“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12、“壬戌学制”: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1922年是“壬戌”年,该学制就被称为“壬戌学制”。 二、选择题 1、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射”的较量有五项,称为“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3、“御”的教练也有五项,简称“五御”: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曰“过君表”四曰“舞交衢”,五曰“逐禽左”。 4、唐朝建立后重视文化教育,同时也重视军事准备。武举是当代加强军事的制度之一,创始于武则天称帝的时期(702年)。 5、宋朝开始创立武学,是专门习武的学校。学生的来源是官员的子弟和有官具保的民间子弟。 6、宋朝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在中央设有国子监和太学。七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弟入国子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和平民子弟的优秀者入太学。 7、清朝承袭明代的学校制度,在京师设国子监,地方设府、州、县学,经过推荐或考试,地主阶级的子弟都可以入学。 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中,以礼射为主要形式、以伦理教化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育一直沿袭未断。 8、古代雅典教育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历史上称之为“和谐发展体育”。 10、维多里诺创办了名为“快乐之家”的学校,他主张把读书和运动结合起来,并制定了各种锻炼身体的制度和方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 11、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塞多在德绍创办了第一所博爱学校,最早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 12、巴塞多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民间游戏等融合在一起,加以改造和发展,将各种身体练习组合成协调统一的体育手段,因而创造了着名的“德绍五项”。 13、“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14、古茨穆斯认为体操有两个功能,一是满足人的身体需要,二是通过练习使人身体完美。 15、古茨穆斯搜集了古希腊、罗马、德意志的运动项和民间游戏项目,并将其用于体操实践之中。 16、古茨穆斯把体操教材分为3类:基本运动、手工劳动和游戏。 17、洋务教育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西学”,培养科技人才,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了西文和西艺课程, 18、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最早从资产阶级全面教育意义上认识体育的。 19、我国军国民教育思想的最早是由一批留学生直接从日本引进的。 20、所谓军国民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 21、1906年的《学部奏宣示教育宗旨折》中,已提出要把“尚武”列为宗旨之一,并要求“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

浅谈终身体育

浅谈终身体育 发表时间:2012-01-18T09:47:26.827Z 来源:《赤子》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顾鸣 [导读] 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顾鸣(盐城体育运动学校,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学校体育也是终身体育的其中一站,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终身体育;自我锻炼;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只限于学校教育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广泛的传播这一思想,20年来终身教育得到飞跃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 在学校体育中,专业运动学校阶段也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提高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根据专业运动学校学生特点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 专业运动学校学生己进入成年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基木结束。首先,从生理特点来看,肌肉力量增加,心肺系统发育完善,心肌收缩能力增强,肺活量增大;神经系统发达,兴奋与抑制过程均衡、协调、迅速。在这个时期,其身体素质提高较快,运动反应灵敏,学习运动技能时间短,且能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日,锻炼的内容选择范围大,如各种球类、武术、健美操、游泳、滑冰等,喜欢参加竞技性体育比赛。其次,从心理特点看,个性有较大发展,智力水平提高,抽象逻辑思维和自我意识增强,在独立感、自由感、自信心、好胜心、自尊心等方面都有所表现。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主体起着主导和调解作用,而消极的自我意识将使主体违背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比赛,以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的运动技术、技能,通过比赛得到巩固和提高。此外,教师还要借助于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自我意识调解能力,借助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特别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2 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此时,教师可进行指导性教育,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掘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意志,体现竞争的力量,寻找体育的美感,引发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自觉积极地进一步学习,把教师传授的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基本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通过实践,真正变成自己的技能,从而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2.1在教学内容上,应倡导以点带面的原则。 根据体育运动的迁移规律,在学习某项运动技术时,根据其项目特点,将之与其他类似运动项目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出手动作,足球脚背踢球的摆腿动作,排球扣球教学中的挥臂“鞭打”动作,田径标枪教学中的标枪出手用力等等,这类动作都有其共同的特征:均是大臂带小臂(大腿带小腿)积极快速摆动,不同之处则在于器械、用力、方向等方面。这样,在进行一项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举一反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2.2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应提倡以季节带项目的方针。 即根据季节的不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有条件的学校夏天开设游泳课,冬天开设滑冰课;排球是春季的最佳选择,秋季则是篮球、足球的黄金季节。根据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广泛地让学生参加多种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兴趣、爱好。实践之后,学生自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锻炼方法,对体育的认识相应提高,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2.3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 体育理论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论指导。教学内容按照学校体育任务与需要,进行体育健身原理,体育保健原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以及自我体质测试与评价等理论课教学,并讲授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通过理论讲授可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理论成为学生终身坚持体育运动的健身指南。 3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对于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现代专业运动学校生来说,如果锻炼的方法、内容选择不当,不仅起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科学地安排锻炼,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由于专业运动学校学生身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内脏器官的机能均己发育成熟,身体的控制能力和感觉运动的技能也有明显的发展,但是他们好胜心强,容易冲动,头脑发热,往往会做出一些超常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锻炼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安排锻炼的时间和进度,充分考虑到季节、地区、自然环境等因素对锻炼效果的影响。一定要科学地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由小到大,要在锻炼中逐渐积累经验,掌握好适宜的运动量,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以期达到自我锻炼的最佳效果。 3.2锻炼内容应多样化。 专业运动学校学生所处年龄段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容易产生挫折感;他们可能不易对一种运动产生长久的兴趣,因而出现兴趣转移等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锻炼的内容也应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适量增加如使用健身器、哑铃、跑步机等器械锻炼身体的方法,这样一方面满足他们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发生兴趣转移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