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丰台区2018年初三毕业及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2018.05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为准备“回溯汉字往事”的语文探究活动,你和同学们一起搜集整理了关于“结绳记事”和“历代书法”两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1~2题的学习任务。

1.在给同学讲述下面这段关于“结绳记事”的文字之前,你要先确定读音、书写、用词、标点使用的准确性。请认真阅读语段,完成(1)~(4)题。(共8分)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人类最初的历史以绳索串连,“结”就是最早的史记。我们无法得知,在没有文字的漫长岁月中,人们如何以①(简要/简单)的绳结存留纷繁复杂的事件内容。据说,那些绳结只记录②(性命攸关/朝不保夕)的大事,例如地震、洪灾、日食、月食以及星辰.的陨落等等。如果是这样,那么一个个绳结留下的,就是一次次关乎生死存亡、吉凶祸福的记忆。事实上,绳子很难保存数十万年,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存留在上古陶片上的“绳文”那是绳索的纹理拓.印在湿软的陶罐表面,经过火烧而固化下来的印迹。那些常常被认为是装饰的“绳文”,也许就是人类最初的记事符号。凹凸的绳结痕迹,仿佛是数十万年前人类的心事,它饱含着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惊慌、恐惧、渴望,饱含着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祈.求平安的巨大祝祷。读不懂,但是我们感觉得到它的美丽。

(1)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拓.印(tuò)祈.求(qǐ)“辰”字的第二笔是“丿”

B.拓.印(tà)祈.求(qí)“辰”字的第二笔是“一”

C.拓.印(tà)祈.求(qí)“辰”字的第二笔是“丿”

D.拓.印(tuò)祈.求(qǐ)“辰”字的第二笔是“一”

(2)根据语意,语段中①②处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

A.①简要②性命攸关B.①简单②性命攸关

C.①简要②朝不保夕D.①简单②朝不保夕

(3)画线句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及其理由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破折号,用以表示语意的转换,句意由说明绳文难以保存转换到介绍绳文印迹的保存方法。

B.冒号,用以提示下文,引出对“我们只能看到存留在上古陶片上的‘绳文’”这句话的句意解说。

C.破折号,用以表示解释说明,因为后面的语句是对前面“上古陶片上的‘绳文’”

的具体解释。

D.句号,用以表示语意的结束,因为前一个句子语意已经表达完整,后面语句是新的语意的开始。

(4)“结”意蕴丰富。它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在“结盟”、“团结”、“缔结”

等词语中,“结”表向心、凝聚之意,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刘关张“①”,就是兄弟一心、同生共死的典范;“结”也表示事情的收束,结局、完结、②等词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提示人们做事要有始有终。(2分)

2.为了呈现历代书家的书法特点,你要逐一展示并解说收集到的四幅名家作品。在以下解说中,有误

..的一项是(2分)

《熹平石经》(东汉蔡邕)《宣示表》(三国钟繇)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古诗四帖》(唐张旭)

A.蔡邕创制汉隶,他的作品用笔方圆兼备,蚕头雁尾,工稳典雅,后人学隶书常以之为典范。

B.钟繇被尊为“楷书鼻祖”,他处于隶楷错变之时,楷书中有隶书余风,体势微扁,古雅精妙。

C.“书圣”王羲之摆脱了汉魏笔风,他的书法笔势秀美遒劲,布局疏朗有致,气韵生

1

动潇洒,纵横自如。

D.“草圣”张旭的狂草风格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狂放,书

写随意,潦草难认。

3.小林想给初一的同学推荐几本名著,请帮他做好准备工作,完成(1)~(2)题。(共5分)(1)在翻找自己读过的名著时,小林发现一张

掉落的插图。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

放回《①》一书中去,理由是②。

(2分)

(2)小林准备制作一张介绍《骆驼祥子》的荐书卡,草稿如下:

①我要向大家推荐一部京味儿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鲁迅先生的《骆驼祥

子》。②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主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人力车夫。我写了一副对联为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画像:③祥子朴实,拼死拼活闯岁月;虎妞忠厚,有爱有恨了一生。

这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你帮助他改正。(3分)

句①有一处常识错误,应改为:

句②有一处语病,应改为:

句③对其中一个人物的特点把握有误,应改为: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古诗词阅读和默写

阅读《饮酒》,完成4~6题。(共11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诗歌的前四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表明了他①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就体现在

“②”两字中。(2分)

5.诗中两处画线句是诗人田园生活的写照,请任选其一,说说你的阅读感受。(3分)答: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抒归隐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苔花寄凡人之志……梅、杏、桃、荷、海棠等花朵的芳姿,始终摇曳在诗文中,历久弥新。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因“①,夹岸数百步”而找到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六月西湖,因“接天莲叶无穷碧,②”而格外引人遐思。李白的“③,闻道龙标过五溪”尽写悲愁之思;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④”满溢惊喜之情。“⑤,”,染有花香的诗句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随口诵出。花语就是心声,不厌百回吟咏。(6分)(二)文言文阅读(共7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9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①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④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⑤乎其似巢也!”

(陆游《书巢记》)

【注】①[枕藉]交错地躺在一起。②[觌]dí,相见。③[槁枝]枯树枝。槁(gǎo),干枯。

④[就]靠近。⑤[信]确实。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以调.素琴众口难调.B.辄.自笑曰浅尝辄.止

C.无案牍之劳.形好逸恶劳. D.或陈.于前推陈.出新

8.【甲】文中,刘禹锡因“①”(用原文回答),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乙】文中,陆游因②(用自己的话回答),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从中可以看出,两人

2

3

15.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庄户人家也搬进了高楼,炊烟袅袅的景象如今恐怕很难见到。

请你结合这一背景,围绕文章的内容或主题向作者提一个问题,并写下作者可能给出的回答。(2分)

问题:

回答: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共7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材料一】【材料二】

近五年我国生态修复成果图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这是昔日荒漠塞罕坝无比凄凉的景

象;“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

这是如今万顷绿洲塞罕坝怡人的美

景。塞罕坝林场几代建设者艰苦奋

斗,拼搏奉献,创造了沙漠变绿洲

的人间奇迹,被第三届联合国环境

大会授予“地球卫士奖”。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

塞罕坝人走过的是一条尊重科学、

遵从规律的科学造林、护林之路。

改“遮荫育苗”为“全光育苗”,

改密植的造林模式为异龄、复层、

混交的营林模式,改“中心靠山植

苗法”为“三锹半植苗法”,塞罕

坝人恪守“适地适树”的原则,创

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为人类

治理荒漠、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

国方案。

【材料三】

初春时节,走进赣闽交界处的江西资溪县,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林苍翠、清泉潺潺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幅美丽画卷的背后是资溪十五年的生态坚守。某企业欲投资180亿元在资溪建一大型火力发电厂,资溪婉拒了;外商想在资溪开发年创税收近千万元的磁铁矿,资溪还是拒绝了……近三年来,资溪这个位于鄱阳湖流域、财政收入仅6亿多元的山区小县,婉拒了近百个工业污染项目、超过300亿元的投资额。与之相对应的是另外一组数据:资溪县森林覆盖率达87.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36万,全县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我们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守住资溪的生态红线,就是守住长江的生态红线。”资溪县委书记吴建华说。

与资溪一样,中国众多县市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努力积累更多的生态财富,用生态红线守护发展“绿线”,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16.阅读【材料一】,依据其中一项内容,说说你对图中“斐然”一词的理解。(2分)答:

17.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可为其他国家提供哪些有益的经验?(2分)

答:

18.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

网上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尚在工业化中期,整体污染水平还处于高点,需要等到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治污的“拐点”才能到来,污染水平才会低于环境容量。

你是否认同这种看法?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解说理由。

答:

(三)阅读《简单生活》,完成19~21题。(共7分)

4

5

6

7

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市平谷区2018年中考统一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2018.5 一、基础·运用(共 15分)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名亭文化、名楼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 富,为此初三(2)班开展了以“走近中国的名亭与名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并撰写的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7题。(共15分) ①中国古建筑,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 磅礴。 ②亭者,( )也,意为旅途休息之所,迎宾送客之地。亭,四面临风,轻巧玲 珑。许多名山好水、园林胜迹,都离不开亭的点缀,故有“园林之眼”的美称。在高处筑亭, ;在山脚边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在临水处筑亭, ;在林木深处筑亭, 。“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一座空亭,就是盛放在天地间的一眼空灵、通透的泉。 ③楼者,重屋也。滕王阁、黄鹤楼、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尽管 其高度,还是面积,都居于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令人叹为观止。楼是三大名楼中唯一的纯木结构建筑,所有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早已赋予这“三大名楼”以非凡的品格和神韵。黄鹤楼仙风道骨,旷放飘逸,多有“仙气”;滕王阁瑰伟绝特,神采飞扬,颇具“灵气”;楼堂堂正正,典重端方,最称“浩气”。这仙气、灵气、浩气充塞. 于天地,棉亘于古今,相互融汇,交相辉映,凝成三大名楼的风神气韵。 ④ 一隅翩然若飞的古亭,一处巧夺天工的楼阁,它们既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 建筑文化,也饱含了中国文化对自然、对人生、对自我的叩问与思索。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充塞. (s è) “瓦”字的第四笔是 B.充塞. (s āi ) “瓦”字的第四笔是 C. 充塞.(s āi ) “瓦”字的第四笔是 D.充塞.(s è) “瓦”字的第四笔是 2.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亭”字。有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判断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人教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

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 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 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 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四、精彩研读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 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 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 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 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 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上海市嘉定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及答案

嘉定区2015年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酿泉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宋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6、密州出猎的季节是_____季。(2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______的心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韩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_____(3分) A、赞叹老虎的谨慎。 B、讽刺外强中干者。 C、惋惜驴子的轻敌。 D、鼓舞人们的斗志。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屋舍衣物皆尽() 12、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B.对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2018年九年级政治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初三政治一模试题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求我们 ( ) A.正确行使权力,适当履行义务 B.权力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C .权力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D.正确履行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2006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作工作报告时说:“各级人民法院切实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确保判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有罪则判、无罪放人,依法宣告2162名刑事被告人无罪。依法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共为117407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这主要说明 ( ) ①.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②.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法律制裁 ③.我国的法律建设已经完善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取得重大成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那么要把“蛋糕”分好必须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不惜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累计筹集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10多亿元,做到了“一个不漏,一天不欠,一分不少”,这表明( ) ①.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平②.国家努力采取措施实现社会公平 ③. 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5、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要求( ) ①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的②突出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中 心③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强调形成诚信友爱、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0年以来,中开展全方位外交,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并出访了众多的国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地区稳定、气候变化等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度问题的立场和理念。中国积极走向世界将有利于( ) ①.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④.展示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7、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对外开放 D.一国两制 8、当张丹重重地摔在水面上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和张昊将就此退出比赛,然而倔强坚强的张丹稍做处理后又重新回到了赛场,并和张昊一起以完美的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都灵冬奥会官方网站称张丹、张昊是“超越冠军的英雄”。对于这段材料不正确的是 ( ) A.张丹的行为是爱出风头的表现 B.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增添了光彩 C.这是具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D.张丹、张昊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9、“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干什么?——放羊。”这是记者与一个农村放羊娃的对话,这段话反映了() A、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B、提高人口素质的严峻性 C、放羊娃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D、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0、2010年11月1日,我国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意义是( ) ①.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②.有利于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③.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 A.中国共产党B.工人阶级C.中央人民政府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基准定额标准已达到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均300元/年,初中生均500元/年;东部地区小学生均350元/年,初中生均550元/年。中央财政提前预拨了春季学期各省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78.47亿元。上述做法() ①为贫困家庭子女依法享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②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③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④是维护社会正义的表现A.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3、下列能直接体现我国综合力显著增强的有 ( )

海淀区2018届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海淀区九初三(二模) 语 文 2018.5 学校 姓名 成绩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 (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______。(1分)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 .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 ùn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起的希望。①作为校园主人,我们应当遵守文明礼仪,弘. 扬诚实守信之风;②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相互尊重,谦和恭谨;注重仪容,衣着整洁;心平气和,沉稳专注;彬. 彬有礼,端庄大方。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 2018年6月2日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彬. 彬有礼(bīng) 底蕴 “弘”字是6画 B.彬. 彬有礼(bīn) 底蕴 “弘”字是5画 C.彬. 彬有礼(b īn ) 底韵 “弘”字是6画 D.彬. 彬有礼(bīng) 底韵 “弘”字是5画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修正)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最 新修正)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因此,如何搞好九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九个多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语文答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九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使我们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九年级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从而决胜中考。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采用人教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1.要求学生掌握九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通过教师近两年的语文自学能力教学的培养,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高分比例不是很高。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再加上本届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基本是2:1,而男生语文方面的能力普遍弱一些,所以本届学生的语文教学,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期学习,让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本册书中的有关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使文本和学生的思想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发展。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品读语言、搜集并巧用各类资源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015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饮湖上初晴后雨》) 2.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3.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斯是陋室,。(《陋室铭》)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 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 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人名)。(2分) 9.甲乙两文都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前者是“”;后者最能表现百姓生活惨状的四字短语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①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释】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亮使.观营阵()(2)向.不知虚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于是令生致之。 12.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2分) 13.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所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上海大剧院 ①上海大剧院坐落于上海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成的水晶宫殿,时时向人们展示着它额迷人风采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②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上处处可以感受到它那浓郁的文化韵味。100米长、91米宽、重达6075吨稍微弧形拱顶如大鹏展翅,巨大的整体透明幕墙和晶莹的彩釉玻璃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传递出轻盈而生动地浪漫气息。透过幕墙放眼四望,大剧院与壮丽的人民广场融为一体,打开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用不锈钢锁和不锈钢蛙爪构成的股东结构,将幕墙牢牢锁定,又在空灵剔透中掺入了几分凝重。在大厅内缓缓而行,大理石的地坪黑白相间,好似一排排钢琴琴键;垂吊而下的一盏盏吊灯,宛如一架硕大的钢管风琴。步入贵宾厅,弧形在墙面形似流动的五线谱,镶嵌的墙灯象征着乐曲间隙的区域,一件件古朴的青铜器和精美的雕塑,更烘托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③走进观众厅,不觉眼前一亮:黑色大理石的地面、红色的大幕和观众坐席、金色的木装饰和舞台两侧深灰的墙面,组合成庄重典雅的色调。从前排到末排,坡高5米,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视线也完全无障碍。意大利特制的座椅分外舒适,每个座位底下都有一个空调出风口,送风特别均匀。而每排观众席的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古诗词欣赏知识讲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古诗 词欣赏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下古诗词欣赏含答案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重点词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英语一模卷和答案解析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 Part 1 Listening(第一部分听力) 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听力理解)(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6分)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5. ________ 6. __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8分) 7. A. In June. B. In May. C. In July. D. In March. 8. A. A teacher. B. A shop assistant. C. A shop manager. D. A bank clerk. 9. A. Clean the kitchen. B. Lay the table. C. Cook with Jenny. D. Enjoy the dinner. 10. A. Rainy. B. Sunny. C. Cloudy. D. Snowy. 11. A. At 1:00 p.m. B. At 2:00 p.m. C. At 3:00 p.m. D. At 5:00 p.m. 12. A. In the library. B. In the cinema. C. In the restaurant. D. In the book store. 13. A. Because they get lost again. B. Because he doesn’t feel very well. C. Because the car needs repairing. D. Because he’s not sure how far they can go. 14. A. The woman lives in a house on Lake Street. B. The woman doesn’t want to live with her roommate. C. The woman wants to share a house with Rob. D. The woman and her roommate want to move into Rob’s house. C.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你听到的短文内容,符合的用“T”表示,不符合的用“F”表示)(6分) 15. When Jason opened the hotel room door in Hawaii, it was 10:30 p.m. 16. Jason walked out onto the balcony to breathe the warm and fresh night air. 17. Jason was a guest of Room 645 and was locked in his bathroom that night. 18. Jason climbed over to the balcony of the neighbour and asked for help.

2018年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昌平区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 语文试卷 2018.5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共3分) 《自叙帖》《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①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 品。这幅作品结构(布局)___②___,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 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___③___,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 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材料一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____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 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____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 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 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五大部分,满分100分,共10页,23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在试卷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 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 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 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 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建 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 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 一样。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 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 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因 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______的城市 之一。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对称(chèn)脊梁(jǐ)“区”字的第二笔是“丿” B.对称(chèng)脊梁(jí)“区”字的第二笔是“ ” C.对称(chèn)脊梁(jí)“区”字的第二笔是“丿” D.对称(chèng)脊梁(jǐ)“区”字的第二笔是“ ” (2)结合上下文,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最辉煌最杰出最突出 B.最突出最辉煌最杰出 C.最杰出最突出最辉煌 D.最突出最杰出最辉煌 (3)假如你站在正阳门前,请借助材料的知识,向同学们说出示意图上一个景点的准确位置。(从天安门、故宫、景山选其一)(2分) 答:________ 材料二 老北京人眼中的钟鼓楼有着前朝的余绪①:“①鼓楼像是一个穿红袍、戴红帽、矮胖身材的贵族;钟楼像是一个穿灰袍、戴灰帽、瘦高身材的平民,两人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度过了700多年悠悠的岁月。”在来自乡下的杏儿眼中,钟鼓楼有着俗世的幸福:“鼓楼比她想象的还大,这让她高兴。……她看见了钟楼。她觉得钟楼真秀气。②不知为什么,她觉得可以把钟鼓楼比作一对夫妻,鼓楼是夫,钟楼就是妻。他们永远那么紧挨着,不分离。”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8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沁园春雪【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烧、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 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 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 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 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 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 情,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口口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 的评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 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 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 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嫄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 胸中豪情激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2015.1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去死,!(《过零丁洋》) 4.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6.对“空人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使人俗念全消 B.使人心变得空灵 C.让人心都澄澈 D.人心都空了 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2分) 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3分) (1)(2)(3) 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吕蒙正不受镜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饲:找到、等到。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4分) (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 昔贤之所难.也 A.nán,不好 B.nàn,灾祸 C.nán,不容易 (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A.以其境过清 B.以为妙绝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学无止境 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中国古人也发出过“学然后知不足”的感慨。可见,古今中外的智者就学习的边际问题发表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首先,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算是一定时间中在特定范围内领先的专家。而且在他精通的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难怪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在介绍由他领导六百名科学家的实验项目的最新成果时,连连回答“不知道”:“您认为真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

2018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试卷满分80分. 2.答卷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90W B.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2A 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0℃ D.用电水壶烧开一壶水大约需要消耗5KW·h的电能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小提琴时,不断改变手指按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钟罩内闹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阻止噪声的产生 D.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形成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4.如图所示,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面,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

北京海淀2018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2018.5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 (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______。(1分)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 .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 ùn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②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 2018年6月2日(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彬.彬有礼(bīng)底蕴“弘”字是6画 B.彬.彬有礼(bīn)底蕴“弘”字是5画 C.彬.彬有礼(bīn)底韵“弘”字是6画 D.彬.彬有礼(bīng)底韵“弘”字是5画 (2)有人根据倡议书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对“礼”的内涵依次作了高度概括。下列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雅净静敬 B. 敬净静雅 C. 静敬净雅 D. 雅静净敬 (3)第二段①②两处画线句,有一句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3.在学生会的号召下,各学生社团积极响应,纷纷行动起来。请你走进话剧社、文学社参与他们的活动。(4分) (1)话剧社的同学针对“知礼守信”这一活动主题,精心编排了一场话剧《曾子避席》。 下面是该话剧剧本中的一个选段,台词中有一处表达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抄写在答题纸上。(2分) 孔子和众弟子坐于席上论道,曾子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侧身面向曾子)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人们,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这德行和理论是什么吗? 〔曾子立刻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 曾子(恭敬地说)我不够聪明,还没有领悟到。先生,您有什么愚见请不吝赐教。 (2)文学社同学想拟写一副宣传“知礼守信”的对联,请你根据上面的剧本、下面的文字与图片,协助他们完成下面这副对联。(2分)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 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 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 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