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家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Heider,1958)。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内部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后来,罗特(Rotter,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败都归因为他人的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

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如表12-2所示的归因模式。

表12-2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等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为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Friezer,1976)。不过,在这四个因素中,研究者对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与努力归因及其相互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Ames & Ames,1985;Ames,1990),认为努力与能力之间存在着一种补偿

平衡,低能意味着必须更加努力,而努力又表示低能。当然,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下列多种变量影响的。

(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比如,班级中大部分人都得到高分数,则易产生外部归因(如测验容易、教师给高分);班级中只有少数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内部归因(如有能力、学习刻苦等)。

(2)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目前行为结果与过去结果具有一致性,则易归因于稳定因素,否则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过去因努力而成功者,更易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或能力等内部因素;如果经努力但最终失败者,则易归因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如缺乏能力、运气不佳等。

(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将失败归因于教师的偏见、测验不公正等。

此外,教师或权威人物对学生行为的期待、奖惩和归因,学生的性格类型,教育训练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归因。一些研究表明,个体作出某种归因受到情境线索中的有关信息的影响,因而通过改变、操纵情境信息,如操纵课堂情境中的某些变量,则可以改变学生的不适当的归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

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归因理论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 理论要点如下: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他又把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2、本案例的学生的归因是正确的,但是考试仍然不理想,说明努力的程度不够,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这样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3、教师应鼓励学生正确归因

(1)不同的归因对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不同的作用。正确的归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对因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维持学生心理平衡。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对学生归因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当学生做出

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阳性强化。当学生做出消极归因时,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矫正,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

(2)、学会全面归因。这是针对片面归因而提出的。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做出全面分析,引导他们对较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个人努力等诸因素进行全面归因。然后让学生填写归因量表,并对几种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进行程度评定,最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主要原因,采取措施,“对因下药”。(3)、学会积极归因。当学习取得成功时,可把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一不稳定的但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会启发自己今后想进一步取得成功还必须继续努力;还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从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满意感,增强成功学习的信心,但应该注意不能过分肯定这一点,因为此归因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易产生自负、骄傲情绪。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取得成功是不是由于任务容易或这次运气好;因为这些都属于外部因素且不可能控制,从而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而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败归因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海德。指出一个人取得成功或失败时,把行为的原因或者归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人内部。在海德研究的基础上,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三维度六因素。后者的成败归因理论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是我们需要重要备考点之一,可作为单选题也可是材料分析题。在本文中,将带领大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维纳三维度分别是内部与外部归因、稳定与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和不可控归因;六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在这里需要我们重点掌握的是六因素中的前四个。在考试过程中有三种类型,单选题我们要能够把前四个因素和三个维度对应起来。例:①能力三维度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或者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是哪个因素 ------能力;②小明认为这次考试之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因为题目简单,请问小明把成功归因与什么因素-------任务难度;③材料分析的形式通过案例的描述后让我们回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根据以上考点我们需要掌握一下概念: 1. 内外性维度: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的因素,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是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有个体外部的力量决定的,是外部原因。 2. 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能力、任务难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不稳定的。 3.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别人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理其原因。当学生学习结果出现时,老师和学生都要寻找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即进行成败归因。学生不同的成败归因,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行为。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教师要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分析。 一.了解学生归因风格、因材施教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由于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生活经历、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归因风格也千差万别。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有“习惯性无助”的学生,要努力引导他们对失败做出努力不够的归因、并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功体验,时间久了,学生便会改变原来的归因风格,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对于有“推卸责任”倾向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而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客观地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利性归因” 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消极结果归因于自身以外的情境或他人,这种倾向就是自利性归因偏差。在学校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教学质量好,而把学生的失败归因于学生学习不努力或能力差等等。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正确评价自己和学生,从学生的学

业成败中发现自己教学的长处和短处,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同样,学生的成败归因也存在着“自利性偏差”,教师应引导他们全面、正确地分析成败的原因,既看到自身的长处,也看到自身的不足。 三.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归因参照系统 任何人的归因都要受他人的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往往要受到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教师对他们的成败归因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的成败原因,消除归因误差。教师的行为有时还对学生的成败归因产生间接的参照作用。如,教师对某个学生特别的帮助,尤其是该生在学习顺利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不仅不利于该生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使之无法发现、避免和改正差错,而且影响到该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对成功的信心,同时,教师对该生的特别帮助还可能影响到班级其他学生对该生的看法,认为他能力不够才需要额外帮助。这种间接压力更使该生认为自己无能,从而感到自卑、抬不起头来。 四.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的归因倾向,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归因训练有多重方法,在教育上应用较多也较方便的是教师对学生归因的强化矫正法。例如,对一些没有认识到努力重要性的经常失败的学生加以训练,先让他们完成一项任务,然后对他们的成败结果进行归因。对那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的学生予以强化,面对那些未把失败归因于努力的学生予以引导,甚至明确指出他们失败是由于努力不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归因理论中的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那么什么是归因,都有哪些内容,他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一、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活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完领域。归因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是许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不断探索的结果。弗里茨·海德、内德·琼斯、基恩·戴维斯、凯利、伯铂德,韦纳等人时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展对归因理论和归因应用研究将时我国的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推大促进作用。 二、重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十分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

韦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所在

韦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所在 近年来,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充实了世界成就动机理论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归因影响期望的改变,因而也必然影响成就动机。研究归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此领域众多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最具代表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最大,这就是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韦纳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大。他认为“内外控制点”(即内外因素)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作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控制点起什么作用呢?韦纳认为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着其成就动机。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而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原因则不会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无济于事,我们可能会突然觉得这门功课不那么重要,也不再对它用功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考试太难或试题太偏,则不会影响个人自我感觉,也不会降低这门课的价值或以后的努力。 韦纳从稳定性和控制点两个维度来解释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是全面客观的,是对成就归因理论的发展,而且许多实际研究资料也证明了这点。 每个学生对成败的归因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结合韦纳的归因特点理论,我有几点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1.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首先评估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结果做出主观评价。这个评价是根据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对自己的了解来进行的。 学生在学校中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主要通过测验、考试、竞赛等活动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成功或失败结果出来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失败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的

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作者:河北衡水中学副校长张太庄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9711 更新时间:2004-2-4 文章录入:bgs ]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每次期考过后我们总要依据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同时要求并指导学生对自己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分析。心理学上把这种对别人或自己所表现行为的原因予以解释的过程称为归因。 但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学差生,在进行学习结果的归因分析时并非都能做到正确归因,积极归因,相反,往往会出现一些归因上的偏差,造成消极归因,进而影响以后的学习行为。 一、目前,高中生学习归因出现的偏差 1、浅层归因许多高中生特别是学差生在总结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时,总是认为自己学习没有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考试马虎,状态不佳等是导致学习质量下降的原因,总结分析也就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而已,殊不知这仅仅是导致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至于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要由果溯因,推导原因的原因。但许多高中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且也不愿去做。“我心里有个小秘密,我不愿告诉你”,“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一语道破了高中生的真实心态。笔者曾经接待过一个来访的中学生,当问及她长期以来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时,她仅仅说了句“学习不用功,努力不够”来敷衍,进一步问她为什么“学习不用功”时,她说:“学习没压力。”“学习没压力的原因又是什么?”答:“缺乏紧迫感。”“为什么缺乏紧迫感?”答:“没有生活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当分析到这一步时,虽然已经找到了很深层的原因,但我们认为仍不是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让其转变学习态度甚至人生态度,仍需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后来与其深入细致的长谈,才识庐山真面目,原来她是一个“千万富翁”的女儿,从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爱享乐怕吃苦,心中无大的志向和愿望,当问及今后的理想时,她说毕业后到父亲的公司当一名职员。这样一个人生目标,可以说不用努力,就可以一蹴而就,这样的目标与其现实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距离和落差,也就不会产生心理冲突,更不能因此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那就必然导致今天的学习结局。试想,这样一个在“三观”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如果我们仅仅滞留于浅层归因,能解决她的根本问题吗?我们也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论如何苦口婆心也不会做到她的心坎上,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后来笔者利用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十几次谈话,半年之后她的学习终于出现了转机,走出了倒数三名的阴影,最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2、外向归因,又叫情境归因或外部归因。这种归因倾向与内向归因(又叫性格归因或内部归因)相对立,往往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主体以外的环境因素。如有些学困生在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时,把教师讲解不清、教师偏见、学习(考试)任务偏重(或偏难)、缺乏他人帮助、运气欠佳等当作了主要因素,一味地怨天尤人人,强调客观因素,而不去从主观方面找原因,导致这种归因偏差的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因为在自己表现行为时,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很难做自我观察的,而更多地是注意了自己周边环境;二是因为人总是有一

浅谈韦纳归因理论

浅谈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学院:专业: 学号:姓名: 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个人疏忽,而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他人(或天命),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归因于幸运,而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命运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理论?真心的我觉得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哪一种更符合逻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下,韦纳站了出来他也不纯粹的赞同哪一种观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上将它们对立起来看。下面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作为对成就需要理论的一个补充,归因理论特别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不同归因。如果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反之,如果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太低、任务太重这些原因,就会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运气或机遇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分地归因于这一因素会使人产生“守株待免”的坚持行为,也是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不屑为的。总之,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以上都是书上来的观点,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就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谈一下吧。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被说的一脸无奈,好不懊丧,欲说无话。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组员是全班中跑得最慢

维纳的归因理论1

维纳理论及其应用 对事情进行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维纳将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作为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将以教育、个人成功与失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员训练、心理治疗、挽救邪教痴迷者、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警察工作中,分析一个地区甚至是国家问题为例来具体阐述维纳成就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1教师对学生归因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 (1)当学生做出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正面强化 (2)当学生做出消极归因时,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矫正,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 2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归因 如果学生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

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3 具体应用: 1. 避免能力归因倾向2 客观地认识难度归因倾向3. 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4. 防止运气归因倾向5. 给予学生适当的成就期望 6. 善用归因回馈.失败时,应肯定他们的能力。成功时,慎用表扬。 7. 积极进行归因训练(1)强化矫正法2)情景感染法(3)榜样训练法(4)自我控制法 二、在成功失败后的应用 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要学会进行积极地归因。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自豪、自尊/ 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失败→缺乏努力→内疚/ 相对的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消极的归因模式: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 降低对成功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成功→运气→不在乎/ 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所以努力作为一种不稳定内部的一个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会继续向前。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家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Heider,1958)。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内部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后来,罗特(Rotter,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败都归因为他人的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 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如表12-2所示的归因模式。 表12-2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韦纳归因理论

“韦纳归因理论”在学习与教学中的运用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对于同一件事情,人们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情绪和后续行为反应,中心而往往不是取决于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引发事件背后的原因分析,即归因。归因是动机的决定因素。理性的归因有利于我们成功,反之,非理性的归因只会徒增我们的挫败感,无益于我们的成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归因模型。韦纳指出,人们对于成败的原因有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等。按照这些原因可以划分为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其中,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的外在原因,按照稳定性这一维度,能力和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属于不稳定的。按照可控性来说,努力是可控的,而能力、难度、运气是不可控的。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使人长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以及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 在学习过程中,成败与否,我们都要进行积极归因。考试失败了,不要归结为我们比较笨,能力比较差这样稳定的性的原因,换个角度,是这次试题太难了,并不是只有我考得不好,或是这次我不够努力,复习的不够全面。这样的话,我们才不会产生无助感,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拼搏,拾取信心,争取用努力换取下次最好的成绩。当我们成功了,不要一味得觉得是运气好,踩了狗屎运,而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果,这样会使我们对下一次的成功满怀信心抱有期待。能力是稳定的,原因的稳定影响成败期待的继续。能力好激发自身不断努力进取,争创更大的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做归因训练,归因训练的目的不在于寻找成败的真正的、逻辑上的原因,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想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接着,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作为老师,要善于激励引导学生。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千万不要当众骂学生笨。把学生成绩“差”归因于能力,那样会使学生更自卑,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迁移他们的因归,即使学生真的能力有问题,还要引导到努力不够,方法不太恰当这些不可控因素上,使其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另外,通过个别谈心,真实掌握学生的归因形志。学校测验或者考试之后,“差生”对失败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而这又严重影响着他们继续坚持学习的行为。比如有个同学在一次考试中英语成绩比较差,通过交谈,发现有许多题目是平时练习中做过或是在课堂上讲过的,而他平时却有抄作业和不记笔记的习惯,所以,当该同学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懒惰时,教师不应简单地作出“那么下次要用功了”的结论,而是继续追问下去以便能更多地了解他的归因形态:你觉得你懒惰的性格是别人影响你的还是你本性就是如此?你觉得能否改变你的懒惰的性格?你觉得除了读书之外,在其他事情上是否也一样懒惰?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教师要引导其进行理想的归因,既归于自己的能力,又离不开归因于自己努力,使他真正明白: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个人的能力、努力。这样理性的归因利于优秀的更上一层楼,增强可持续发展之力。如果单纯是一味得归结为能力好,自己比他们聪明,有天赋,那么学生容易产生自满、骄做的情绪他们往往认为不需努力,凭本身能力和聪明就可以了,这样会造成学 习后劲不足,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归因理论

动机理论编辑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韦纳理论编辑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 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韦纳归因理论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 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 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2011年心理学硕士考研题:10分 两个学生参加考试:一个得到100分,另一个不及格。考100分的说是自己学习刻苦,不及格的说自己没有数学细胞。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两个学生将来学习的行为及其原因 考100分的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与自己的努力,这是内部-不稳定-可以控制的因素,他会继续努力学习,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数学细胞,这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他讲会自暴自弃,不会为数学努力,成绩也不会有提高。(5分) 因为维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对动机有重要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维度,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如果归因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则产生愧疚感,归因于外部,就觉得运气不好。如果将成功归因与可控制因素,则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动力。(5分)

2017重庆教师考试—韦纳的归因理论

2017重庆教师招聘——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在学习动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在以往的考试中曾以大题的形式考查过,比如给一段材料,让考生用归因理论去分析材料中各个学生的归因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积极归因。考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通常是大略地记住归因理论的三维度、六因素,并未深层次去思考各维度与六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每种归因会对学生之后的学习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里主要就考生在理解归因理论中的两个盲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考生对归因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 (1)归因要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又着重强调归因于努力这一不稳定的因素,是不是自相矛盾了? 其实不是,在六因素中,我们看到同时能够满足内部、稳定和可控三维度的因素是不存在的,这说明某一因素并不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维度,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特意强调这一点,有的考生会错误地理解为归因必须要同时满足这三个维度,实际上只要满足其一即可,而努力满足了可控这一维度。 (2)如果一个学生成绩差真的是能力问题,为什么不实事求是而要归因于努力因素呢? 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心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地归因呢,归于努力对学生来说反倒像一种安慰或欺骗。 这一点涉及到真实归因和积极归因,真实归因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对成败进行归因,运气不好就是运气不好,能力差就是能力差;积极归因考虑的是这种归因是否对学生的情绪行为和结果有利,如果学生失败真的是因为能力问题,做真实归因可能会使学生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以后极有可能就自暴自弃了。如果此时做积极归因,归结为不够努力,那学生有可能以后会发愤图强,充满希望,努力下去成绩也会提高。 【参考例题】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但就是太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第八课:学会正确归因

第八课:学会正确归因 教学目标: 1.了解归因的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树立自信。 教学过程: 引言:如果你最喜欢的电影演员演了一部非常糟的电影。你会怎么解释呢?有几种可能的理由,例如:也许他那阵子身体状况不佳,也许他家里突然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也许他因为搭档太差劲,而不能发挥如意。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并不高明的演员。他以前的成名全是偶然。如果你选择了前三个之类的原因,那么你还会喜欢那个演员,如果是最后一个归因,你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喜欢他了。 换一个主人公,你有一次考得特别好,你又会怎么解释?碰的?还是你那天心情特别好,意外?还是你终于考出了真实的水平了?如果你把考好的原因归为前两因类,则你不会更从地对自己有信心,对运气一类的,你会因此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对同一行为的不同归因产生了不同的效应。 我们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往往会寻找自己和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就叫“归因”。奥地利的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提问:你们对这次月考满意吗?那么你们是如何归因的?是稀里糊涂地让它过去,还是真正地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呢?其实,我认为:输或赢都要明明白白,只有明白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你才能有的放矢。现在,我请大家写下你们这次考试失败或者成功,

原因是什么? 将认为自己失败的与认为自己成功的分开。根据反馈来分析,向学生解释正确归因的方法。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分析学习或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有自信心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努力,认为自己要努力程度到了自己必定成功。相反,缺乏信心的人,常把成功的原因的归为运气好,任务容易、自己无法决定的外部因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差甚至无能。(积极归因:当失败时,要告诉自己“这次失败是因为我的努力不足,我的能力是足够的,只要我努力了,无论下次任务有多难,我都可以战胜困难”) 指导学生阅读林肯的故事,并在每次失败中找出可能的原因。 讨论两个问题: 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主人公最终坚持不懈? 揭示主人公就是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这时,你会怎么归因? 分享:故事《沉香与木炭》 引导: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调整自己的归因倾向,学会积极归因,走向成功。

归因理论案例

案例一 这是一节五年级的体育课,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是50米快速跑。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了男女各两组进行分组练习,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练习前提出了要求,即男女两对中没有战胜各自对手的,要做立卧撑五个。练习的一开始学生还为了比赛中胜负争论,如谁抢跑了,谁跑的时候脚踩线了等等,练习了几次后,学生的劲头出现不协调的因素,“老师,太不公平了,我要求换人。”寻声望去,一名男生指着身旁的同学叫嚷着,一脸的懊丧,他的叫嚷得到全班大多数“失败者”的附和,原来与一同跑的是校田径队的集训队员,他虽几经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自信心不免受到不小的打击。教师问道:“你认为与谁比,公平?”“我要和他比”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迅速作出了回答与选择,指着身后一名小胖子并脸上带着一丝“坏笑”,于是“失败者们”纷纷提出换人要求,一时间就乱作了一团,教师很快使学生安定了下来,对学生们说了这么一席话。“如果是比赛,你能因为对手的强大而要求调换对手或者是拒绝比赛吗?”“不能”。学生的回答是坚决的。“什么是虽败犹荣?相信大家都懂,能与强者同场竞技是一种荣耀,什么是强者,就是困难面前不低头,永不言败,即使明知是失败的结果,也要冲上去与之争个高低,这才是强者。”听完老师的话那些要求换对手的学生不在言语了,只是接下来的练习更具竞争性。那名学生又一次输了,他一边做立卧撑一边在说:“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案例二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被说的一脸无奈,好不懊丧,欲说无话。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组员是全班中跑得最慢的。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接力比赛中获胜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就参加了刚才有矛盾的那组学生的讨论。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组里拥有个“超级跑得慢的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其换掉就能获胜;有的侧不然,认为失败的因素是组里的同学不团结,配合不默契所致;教师对于持这一观点的同学给于了肯定,同时还给同学讲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同学们听后大喜迅速作出反应。游戏重新开始,结果出来,出乎其他各组所料,拥有全班“超级跑得慢的人”的小组居然获得了第一名,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在总结讲评中揭示了其中的谜底:首先引导各组观察着一组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这组人的排队的顺序和一开始不同了。然后,请该组的成员介绍为什么这样组合,当学生讲到“田忌赛马”时,大家惊呼“哎呀,我们怎么没想到”。最后,教师告诉学生:在集体中要相信自己的同伴,相信同伴和你一样会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全力以赴去奋斗的,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通过这节课后,学生在以后的体育课中比以往显得更团结了,同学与同学的关系更加密切与和谐了,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体育成绩也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 分析: 从上述两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都是因为学生在课中的竞争中而产生出思想认识上偏差,即成败归因的问题,由于教师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自信心非但没有因受到挫折而低落,相反却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其中教师的“导”起到关键作用。

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_齐晓峰

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齐晓峰 摘 要:本文探讨了心理学中的成败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效 果进行正确归因,以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要注意自身对学生无意识 的归因行为,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有利于其今后学习的归因。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在具体教学 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正确归因的三种途径。 关键词:归因 归因维度 心理学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成败归因理论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在此,笔者将就归因理论如何指导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成败归因理论 1 海德的成败归因理论。现实生活中,人们完成一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寻找得失成败的原因,这一现象成为心理学家们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2 常见的归因维度。在海德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等。 3 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主体今后行为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 2000年第1期 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RESEA RCH ON EDUCAT I ON T SI NGHU A U N IV ERSIT Y No 12000 齐晓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北京 100083

韦纳的归因理论简介

韦纳的归因理论简介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归因理论,态度改变理论

14,归因理论:归因,指人们对他们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是对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的解释和准则。1情景归因,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自于外界力量。2个人倾向归因,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的特点。【海德恒常原则说】导致行为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等。二是来自于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度等。【两种人际需要】一是与他人的认知协调,另一种是行为协调。【四种因果关系,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归因偏差】主要原因是,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设计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和宿命论。 15.归因理论的应用。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对职工的行为进行归因是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其次管理者应当引导职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归因。三,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归因中的拟人化和宿命论,四管理者要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 16,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评价和心理倾向。【结构的结构体系】认知因素(态度是建立在认知上的,本身又是一种认知),情感因素(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因素(意向因素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认知是基础,情感是中介因素。【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内稳性。协调性【态度的功能】态度的社会性判断,态度与忍耐力,态度和工作效率。【影响态度的因素】态度主题(智力,性格,自我意识)信息传达者(认识的可信性新题传达着目的的内稳性)信息沟通(个人原有的态度体系的特点,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倾向性) 17,态度改变理论,【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强调一个人P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常常受他人O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如果POX三者的关系想适应的话则POX呈现均衡状态,由此导出八个模型,四种平衡四种不平衡。【认知失调理论】解除和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改变某种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成就归因

成就归因 归因的定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重视对人知觉的研究,认为对人知觉的研究实质就是考察一般人处理有关他人和自己的信息的方式。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人原因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海德关于环境与个人、外因与内因的归因理论成为后来归因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对人知觉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就在于使观察者能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K.E.戴维斯1965年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相应推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相应推论。一个人关于行为和行为原因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3个: 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 ②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但是当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时,该行为很可能与其真实态度相对应。如上述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晚会很糟糕,这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态度。 ③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3)凯利的三度理论 凯利在1973年提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①客观刺激物(存在);②行动者;③所处的关系或情境。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三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三个变量: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统一刺激做相同反应。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反应。 (4)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