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hapter 9细胞核与染色体

Chapter 9细胞核与染色体

Chapter 9细胞核与染色体
Chapter 9细胞核与染色体

Chapter 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核被膜与核孔

1、细胞核结构:①核被膜、②核仁、③核基质、④染色质、⑤核纤层。

功能:①遗传、②发育③调控

2、核被膜是双层膜结构:

构成:外核膜:可以说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与内质网腔相通

内核膜:与核纤层紧密相连

核膜的作用:在细胞进化的过程中出现新的区室-核

(1)分隔核、质,保护DNA分子不受损伤

(2)分隔核、质,使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分离

3、核纤层:核纤层由核纤肽(lamin)构成。纤维网状结构。

三种蛋白:Lamin A、B、C

作用:1.结构支撑功能:

2.调节基因表达

3.调节DNA修复

4.与细胞周期有关

相关疾病:HGPS (早衰症):与高水平表达有毒的缩短的laminA有关

4、核孔:核孔是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孔由至少50种不同的蛋白质(nucleoporin)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越旺盛数目越多。fish-trap结构:

5、核孔的部分:

①胞质环(cytoplasmic ring),

位于核孔复合体胞质一侧;

②核质环(nuclear ring),位于

核孔复合体核质一侧;

③转运器(transporter),核孔

中央的一个栓状的中央颗粒;

④辐(Spoke):核孔边缘伸向

核孔中央的突出物。

6、核孔复合体的扩散:可以有被动扩散(小分子),也可以由主动运输(蛋白、RNA等)。

7、通过核孔的蛋白的信号序列:

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importin。

核输出信号(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引导核蛋白输出细胞核,受体为exportin。

8、核输出过程

①蛋白与NLS受体,即imporin α/β二聚体结合;

②货物与受体的复合物与NPC胞质环上的纤维结合;

③纤维向核弯曲,转运器构象发生改变,形成亲水通道,货物通过;

④货物受体复合体与Ran-GTP结合,复合体解散,释放出货物;

⑤与Ran-GTP结合的imporin β,输出细胞核,在细胞质中Ran结合的GTP水解,Ran-GDP返回细胞核重新转换为Ran-GTP;

⑥imporin α在核内exportin的帮助下运回细胞质。

二、染色质chromatin

1、组成: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

2、DNA:

三种序列:

①单一序列;

②中度重复序列

③高度重复序列

卫星DNA(染色体着丝粒),小卫星DNA(DNA指纹技术),微卫星DNA

三种构型

A:更紧密。大小沟不同。脱氧核糖折叠是C3’在内。生理状态下多发现于dsRNA、DNA-RNA

B:最普遍,C2’在内

Z:只有小沟,左旋。C3’在内。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三种基本元素

ARS自主复制序列、CEN着丝粒序列、TEL端粒序列

DNA指纹技术:人体内存在一类含有高度重复序列的“小卫星DNA”,具有高度多态性。如果把重复序列作为分子探针,与不同个体的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断进行分子杂交,就会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杂交图谱,它们与人的指纹一样,具有专一性和特征性,因人而异,因此被称作“DNA指纹”(DNA fingerprint)。

3、组蛋白:Arg Lys碱性蛋白

组成:1)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 。2)连接组蛋白H1

组蛋白结构高度保守,尤其是H4。

4、核心组蛋白由为组蛋白转译后进行修饰的部位。

组蛋白修饰作用:

1)改变染色质结构,直接影响基因转录;

2)核小体表面发生改变,易于调控蛋白与染色质接触。

5、非组蛋白与组蛋白

组蛋白是碱性蛋白质,带正电荷,可与DNA链上带负电荷的磷酸基相结合,从而遮蔽了DNA分子,妨碍了转录,可能扮演了非特异性阻遏蛋白的作用;

染色质中的非组蛋白成分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可能消除组蛋白的阻遏,起到特异性的去阻遏促转录作用。

非组蛋白整个细胞周期都进行合成,组蛋白只在S期合成

非组蛋白功能:帮助DNA折叠;协助DNA复制;调节基因表达。

6、核小体(nucleosome):一种串珠状结构,由核心颗粒和连结线DNA两部分组成,

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bp的DNA、一个组蛋白核心和一个H1;

7、间期染色质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比较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螺旋化程度小,呈分散状态大,呈凝集状态

折光性弱强

染色不易染上染料,染色浅易染上染料,染色深

分布位置多在核中央多在核内膜边缘

转录活性活跃低转录活性

三.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1)转录前调控:DNA水平的调控。是真核生物发育调控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基因丢失、扩增、重排、甲基化等方式。

①基因丢失:如马蛔虫,只有在生殖细胞核中保持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而体细胞核中却失去了一部分基因

②异染色质化

③剂量补偿(dosage conpensation)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的失活

莱昂假说(Lyon hypothesis)(!!)

√巴尔小体是一个失活的X染色体,失活的过程就称为莱昂化(lyonization);

√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个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中有一个X染色体在受精后的第16天失活;

√两条X染色体中哪一条失活是随机的;

√X染色体失活后,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克隆中,此条染色体都是失活的;

√生殖细胞形成时失活的X染色体可得到恢复。

如Calico猫:决定黑毛和黄毛的基因分别位于两条X染色体。胚胎发育早期,不同细胞中整条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造成不同细胞只含黑毛或黄毛基因。黑斑或黄斑分别来源于这两种细胞。

④基因扩增

⑤基因重排

⑥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

在脊椎动物中,CpG二核苷酸是DNA 甲基化发生的主要位点。

CpG岛常位于转录调控区附近,且在正常生理情况下,CpG 岛是非甲基化的。

甲基化一般会使基因失活即基因沉默,去甲基化又可以使基因重新恢复活性

体内甲基化状态有三种:

持续的低甲基化状态,如持家基因;

诱导的去甲基化状态,如发育阶段中的一些基因;

高度甲基化状态,如女性的一条缢缩的X 染色体。

2)转录水平的调控

顺式(Cis-acting element)作用元件: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非编码DNA序列。例: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反式(trans-)作用因子(DNA结合蛋白):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DNA结合蛋白代表

螺旋-转折-螺旋(Helix-turn-helix,H-T-H)

锌指结构(zinc finger)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leucine zipper)

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

四、染色体

由两条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chromatid)构成,彼此以着丝粒(centromere)相连

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分为4 种类型:

着丝粒与动粒(上图右)

动粒结构域(kinetochore domain)

内板(inner plate)中间间隙(middle space)外板(outer plate)纤维冠(fibrouscorona)中央结构域(central domain)

配对结构域(pairing domain)

染色体功能区域:

DNA 复制起点:自主复制序列ARS

着丝粒:着丝粒DNA序列

端粒:端粒DNA序列

端粒是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组成,高度保守。

作用:

①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②起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bp,其复制要靠具有反转录酶性质的端粒酶来完成,正常体细胞缺乏此酶,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

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2009 Nobel Prize)

四膜虫:发现端粒的重要模式生物

端粒酶(Telomerase),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

五、核仁

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为非膜性结构。

化学组成:

主要为蛋白质(80%)、RNA(10~11%)、DNA (8%)和少量脂类。

蛋白质主要是核糖体蛋白质、rRNA聚合酶;

RNA主要为rRNA;DNA中主要是rRNA基因(又称rDNA )。

核仁功能:核糖体合成

基因沉默、细胞周期、蛋白降解、凋亡与肿瘤发生(斜体为新功能)

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nizing regions NORs)

构成核仁,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区,核糖体RNA基因(5SrRNA基因除外)所在的区域。

六、核基质(Nuclear Matrix)/核骨架(Nucleoskeleton)

核基质,即核骨架,是细胞核中除去核膜、核孔复合体、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之外的一个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体系。这一结构体系与DNA复制、基因表达和染色体包装与构建及维持细胞核形态结构等有密切关系。

组成:①非组蛋白性纤维蛋白,包括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Vimentin),后者构成核骨架的外罩。核骨架碎片中还存在三种支架蛋白(scaffold proteins,SCⅠ、SCⅡ、SCⅢ),SCⅠ则是DNA拓朴异构酶Ⅱ。

②少量RNA和DNA(即:MAR, Matrin associated region) 。

③少量磷脂和糖类

功能

1.为DNA的复制提供支架,结合有DNA复制所需要的酶。

2.是基因转录加工的场所,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RNA的合成在核骨架上进行。

3. 与染色体构建有关一般认为核骨架与染色体骨架为同一类物质

第十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填空题 1、非组蛋白是指与染色体上特异_____结合的蛋白质,它实质上是基因表达的_____。 2、人工染色体应有的关键序列是_____、_____、_____。 3、核膜在细胞进化上有很大的意义,它具有两大功能:_____、_____。 4、在胞质内合成并输入至核内的亲核蛋白,都含有特殊的_____序列,起_____作用。 5、染色体制备的_____技术是由美籍华人_____于1952年发明的。 6、核小体中几种组蛋白是依赖_____、_____力相互作用的。 7、着丝粒与着丝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学本质也不相同,前者是_____,后者则是_____。 8、核纤层蛋白含有与核纤层蛋白分子行为有关的序列,其中_____与核纤层蛋白在细胞核 内的定位有关,_____与核膜的结合相关。 9、染色体工程是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_____、_____和_____同种或异种染色体或其一 部分的方法和技术。 10、核小体是染色质包装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1个 _____和一分子的_____。 11、细胞核外核膜表面常附有颗粒,且常常与相连通。 12、核孔复合物是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在经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中,核孔复合 体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13、是蛋白质本身具有的、将自身蛋白质定位到细胞核中去的特异氨基酸序列。 14、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迄今已鉴定的脊椎动物的核孔复合物蛋白成分已达到十 多种,其中与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成分,它们分别代表着核孔复合体蛋白质的两种类型。 15、细胞核中的区域含有编码rRNA的DNA序列拷贝。 16、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是、、。 17、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为、、等三类 序列。 18、染色质从功能状态的不同上可以分为和。 19按照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20、着丝粒-动粒复合体可分为、、三个结构域。 21、哺乳类动粒超微结构可分为、、三个区域, 在无动粒微管结合时,覆盖在外板上的第4个区称为。 22、核仁超微结构可分为、、三部分。 23、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24、核孔复合体括的结构组分为、、、。 25、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和,异染色质又 可分为和。 26、DNA的二级结构构型分为三种,即、、。 27、常见的巨大染色体有、。 28、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结构模型中,一、二、三、四级结构所对应的染色体结构分别 为、、、。 29、核孔复合物是的双向性亲水通道,通过核孔复合物的被动扩散方式 有、两种形式;组蛋白等亲核蛋白、RNA分子、RNP颗粒等

细胞核与染色体资料

细胞核与染色体 学习方法归纳: 第一、认识细胞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正如原子是物理性质的最小单位,分子是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50年代以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大都授予了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可见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如果你将来打算从事生物学相关的工作,学好细胞生物学能加深你对生命的理解。 第二、明确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即:结构、功能、生活史。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每一种结构都有特定的功能,每一种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特定的物质基础。如肌肉可以收缩、那么动力是谁提供的、能量从何而来的? 第三、从显微、超微和分子三个层次来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方面每一个层次的结构都有特定的功能,另一方面各层次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第四、将所学过的知识关联起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细胞生物学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几乎所有生物系学过的课程,将学过的知识与细胞生物学课程中讲到的内容关联起来,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为什么?尽可能形成对细胞和生命的完整印象,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一方面细胞生物学各章节之间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如我们在学习线粒体与叶绿体的时候,要联想起细胞物质运输章节中学过的DNP、FCCP 等质子载体对线粒体会有什么影响,学习微管结构时要问问为什么β微管蛋白是一种G蛋白,而α微管蛋白不是,学习细胞分裂时要想想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中起什么作用,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第五、紧跟学科前沿,当前的热点主要有“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等。细胞生物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知识的半衰期很短(可能不足5年),国内教科书由于编撰周期较长,一般滞后于学科实际水平5-10年左右,课本中的很多知识都已是陈旧知识。有很多办法可以使你紧跟学科前沿:一是选择国外的最新教材,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读者服务部那里可以买到很多价廉物美的正宗原版教材(一般200-400元,只相当于国外价格的1/5);二是经常读一些最新的期刊资料,如果条件所限查不到国外资料,可

161203140143111_第十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A卷)20161203134522答案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5-2016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A卷)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 专业: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0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12小题,共48分) 1、隔离子 答案:防止处于阻遏状态与活化状态的染色质结构域之间结构特点向两侧扩展的染色质DNA序列。 2、左旋DNA 答案: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首先发现左旋DNA。左手螺旋是指5'端→3'端链前进的方向对着自己,链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左旋DNA的整个糖-磷酸骨架呈“Z”字形曲折,在天然DNA中,某些富GC区往往呈左旋。这种DNA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与基因调控有关,另外与细胞癌变有关。 3、核(纤)层蛋白 答案:组成脊椎动物核纤层的非膜蛋白质。核层蛋白是属于中等纤维的多肽。根据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所出现的3条特征性的带,将构成核层的蛋白分为核层蛋白A、B、C,分子质量在60 000~70 000 Da左右,这3种蛋白构成一个纤维网络,既与核内膜上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又与染色质特定部位相连系。 4、核型模式图 答案: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称为核型模式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5、A-型DNA 答案:相对湿度为75%时的DNA钠盐纤维,右手双股螺旋,每圈螺旋11个碱基对,螺距3.2 nm,螺旋扭角为33 ,每个碱基对的螺旋上升值为0.29 nm,碱基倾角13 ,碱基平面 不与螺旋轴垂直。 6、微卫星DNA 答案:重复单位序列最短,具高度多态性,在遗传上高度保守,为重要的遗传标志。人类基因组中有30000个不同的微卫星位点。 7、单一DNA序列 答案:其顺序在基因组中只有一次或少数几个拷贝,多是结构基因顺序,能转录mRNA,是最终合成蛋白质的密码。只占5%左右。 8、卫星DNA 答案:在等密度CsCl梯度离心时,在DNA主沉降带以外的DNA小沉降带,是一部分碱基组成特殊(G-C碱基对高,有较高的浮力密度,处在主沉降带的下面)而又高度重复的DNA。重复单位长5~100 bp,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区。

答案-- 8.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填空题1.真核细胞除了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成熟的筛管 外,都含有细胞核。 2.染色体的四级机构分别是:(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3.着丝粒DNA具有(高度重复)性,并为(碱性染料)所染色。 4.核质蛋白协助组蛋白与DNA形成正常的核小体,机理主要是降低(组蛋白的表面正电荷) ,从而阻止了错误的装配。 5.亮氨酸拉链的形成是靠(个蛋白质分子的亮氨酸残基之间的疏水作用) 。 6.保证染色体进行稳定复制和遗传的三个功能序列分别是:(TEL ,ARS ,CEN) 、 7.组蛋白带正电荷,富含碱性 氨基酸。 8.成熟的鸟类红细胞中,H1 被H5所取代。 9.精细胞的细胞核中没有组蛋白,但由精蛋白 取代它的作用。 10.细胞核中的组蛋白与DNA的含量之比为1:1 ,并且组蛋白的合成是在 S 期,与DNA复制同步进行。 11.核小体的两个基本的作用是①提供遗传物质复制分裂所必需的基础结构; ②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起粗调作用 12.核粒(核小体)中主要而又比较稳定的化学组成是(DNA 和组蛋白)。 13.核仁的主要功能是 DNA 组蛋白和装配核糖体。 14.核定位信号是亲核蛋白上的一段肽序列,功能是起蛋白质的定向(定位)作用。 核定位信号不同于其他的蛋白质运输信号,它是永久性的,在核重建时可反复使用。 15.端粒的功能是保持线性染色体的稳定性,即①不环化; ②不黏合; ③不被降解。

16.细胞核内的DNA可能通过核基质(MAR)结合序列与拓扑异构酶Ⅱ的结合 锚定在核骨架上。 17.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分别起不同的作用,RNA聚合酶Ⅰ参与18S 和28SrRNA 的合成,RNA聚合酶Ⅱ参与hnRNA 的合成,RNA聚合酶Ⅲ参与5S与tRNA 的合成。 18.根据多级螺旋模型,从DNA到染色体四级包装,共压缩了(8400) 倍。 19.动粒和着丝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学本质也不相同,前者是蛋白质,后者则是DNA 。 20.核质蛋白是一种亲核蛋白,具有头、尾两个不同的结构域,其尾部具有入核信号。 21.构成结构性异染色质的DNA序列,一般是不转录的,原因是缺少转录活动所需的启动子。 22.多线染色体是处于永久间期的活性染色体,而灯刷染色体是停留在减数分裂双线期的染色体。 染色体显代技术是一种鉴别单个染色体和染色体组型的一种手段。用喹吖因染色得到的带叫Q 带,用吉姆萨染色得到的带叫G带,改变染色条件,得到与其他的结构相反的带叫R 带,专门显示末端的带叫T带,专门显示着丝粒附近的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带叫C带。 24.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由双层膜包被,膜上有孔。外膜与内质网相连,内膜内测的一层蛋白质叫做核纤层,属于中间纤维,起固定染色体的作用。核纤层在细胞周期中参与细胞核膜的解体和重建,其机理主要是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广义的核骨架除了包括核纤层之外,还包括核基质和染色体骨架。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DNA的转录和加工都在核中进行。而核蛋白则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转运到核中,信号在核蛋白的运输中有重要作用。核孔对物质的运输有两个重要的特点:①核定位;②双向性可调节性。核内的遗传物质在间期,是以较松散状态存在的,称之为染色质。遗传物质有四级结构,初级结构叫 核小体,最高级结构叫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初级结构是可以自我组装的,但要有一种称为分子伴侣的物质-------- 核质蛋白来介导。 25.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电镜下可见染色质是一种串珠状细微纤丝,其成分由DNA 、DNA 、及少量组成,其基本单位是。染色质分为结构疏松、功能活跃的和结构致密、功能处于相对静止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间期核的性质 (一)形状:一般来说,间期核的形状是与细胞形状相对应的。当细胞呈等直径形(圆球形、立方形、对称多角形),核呈圆形;当细胞呈长形(柱状、管状、棱状)核则呈椭圆形;当细胞是扁平状,核呈扁盘形。另外,亦有细胞核呈不规则形的,例如:白血细胞(核呈多叶形),纤毛虫(核呈链珠形),蚕丝腺细胞(核呈分枝形),胚乳细胞(核呈网状)。(二)大小:一般来说,间期核的体积与细胞体积成正比关系,但不同发育时期也有变化。 (三)数量:通常细胞中都是单核,但也有双核或多核的。例如。乳管细胞(菊科植物)及骨藻细胞中,核有几百个。动物横纹肌细胞及骨骼内的破骨细胞中,核也达一百个左右。这些多核细胞是由于核分裂次数多于胞质分裂次数所导致的,或者是由于天然发生的细胞融合所造成的(合胞体)。此外,还有少数类型细胞是无细胞核的,例如人的成熟红细胞及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皆是由于细胞分化而导致丧失了核,故再不能分裂增殖了,寿命亦十分有限。 (四)位置:胚胎细胞和幼龄细胞内,细胞核居中,但随着细胞生长和分化,有时核会移位和变形。例如成熟的植物细胞之中,细胞核常被中央液泡挤到一侧边位置。 二、间期核的结构 (一)核膜nuclear envelope 1.形态结构:电镜下观察,核膜是由两层平行排列的单位膜组成,即核外膜和核内膜,每层膜的厚度约7.5nm,在内、外膜之间有宽为20-50nm的间隙,称为核周隙(perinuclear

space)。核外膜的外表面附有核糖体,其部分区域与糙面内质网膜相连,∴核周隙与内质网腔是连通的。核内膜上无核糖体附着,其内侧有一层纤维网状结构。称为核纤层nuclear lamina,核纤层的厚度因细胞而异,一般在30nm以下,组成核纤层的蛋白纤维是由3种多肽——核纤层蛋白A、B、C(MW60—75KD)装配而成,这种纤维可与核内膜中的laminB受体结合,又可与染色质的特定区段(异染色质)连接,∴核纤层是维系核膜及染色质的结构支架。核膜上具有能贯通内外的孔道,称为核孔nulear pore,核孔在核膜上的数量和密度因细胞类型和生理状态而异,凡代谢旺盛、转录活跃的细胞则核孔多而密。核孔中有复杂结构,故统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动、植物细胞核膜上都具有 此结构。其具体构型为:在核孔外 缘和内缘各有一胞质环和核质环, 由这两环分别朝核内外各伸出8条 纤丝,胞质纤丝短而卷曲,核质纤 丝细长伸入核内,末端还形成一小 环(由8个颗粒组成),型似捕鱼 笼。此外,在核孔复合体内部 又有一平面对称分布的8个 颗粒及1个中央颗粒(或称中 央栓),这些结构物皆是核糖 核蛋白构成。总之,核孔复合 体的基本结构特点是:对垂直 于核膜的中心轴是呈八重对称分布格局,而对核膜内外则是不对称分布。应用电镜免疫测定,核孔复合体的标志蛋白是gp210(跨膜糖蛋白),是起锚定核孔复合体作用。另外,中央颗粒上还有一种P62蛋白。从酵母到人,各类生物细

细胞生物学细胞核与染色体

细胞核与细胞质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明显和最重要的细胞器。是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一般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在有些特殊细胞中,有多个细胞核。 细胞核主要由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仁及核体组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场所,与细胞遗传及代谢活动密切相关的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过程均在此进行。 核被膜 核被膜的形态结构 核被膜是包围在细胞核外的界膜,核被膜含有两层核膜,内层核膜的内表面存在一层由中间丝相互交织成的搞电子密度的蛋白质网络结构,为核纤层。核被膜的外核膜外表面结合有核糖体。内外核膜之间隔有间隙,为核间隙。在核膜的许多部位,内外核膜相互融合,成为通道,为核孔。每一核空由一个极为精密复杂的结构所组成,此结构为核孔复合体。 核被膜是有内外两层大致平行的膜组成,向着胞质侧的一层核膜称为外核膜,常常与糙面内质网相连,其胞质面上附有大量的核糖体。近核质一侧核膜为内核膜,其内表面光滑,含有一些特异的蛋白质。内外核膜之间存在间隙,与糙面内质网腔相通。有贯穿核被膜的细胞质和核质间的环形通道为核空。靠近核孔的核膜在化学组成上与其它处的核膜不同,特称核孔区,其特征蛋白为一种跨膜糖蛋白gp210. 核被膜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一方面,核被膜构成了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将细胞分成核质结构和功能区域,使得DNA复制,RNA转录在核内进行。而蛋白质的翻译则局限在细胞质中。这样既避免了核质间彼此相互干扰,使细胞的生命活动秩序更加井然。同时还能保护核内的DNA分子免受损伤。另一方面,核被膜调控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被膜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核质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这些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进行的。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 核孔是胞质与核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每一核孔都是由结构精密的核孔复合体构成,组成核孔复合体的蛋白叫核孔蛋白,核孔复合体的数量随细胞种类、转录活性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核孔复合体的相对分子数量很大,其结构模型为核蓝模型 核孔复合体由4部分组成: 1.主体是呈8个对称分布的跨膜的辐射状结构,称为辐,这些环状辐射结构围绕在中央运输体的周围。辐射状结构插入到双层核膜的膜间隙中,将核孔复合体固定到核膜中 2.在核孔复合体胞质面的环状结构为胞质环 3.在核孔复合体质面的孔环状结构为核质环。二环性质相似,只是大小和形状不同。它们构成了核孔内、外出口,分别与内外层核膜相连。胞质环带有8根胞质丝,伸入到胞质;而核质环则向核质中伸出8根细纤维,其末端被一端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捕鱼笼式的结构,称为核篮 4.核孔中央为一筒状结构,称为中央运输体,中央运输体可发生构象变化,体积大的大分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四节核基质 核基质(nuclear matrix )或称核骨架(nucleoskeleton)为真核细胞核内的网络结构,是指除核被膜、染色质、核纤层及核仁以外的核内网架体系。由于核基质与DNA复制,RNA 转录和加工,染色体组装及病毒复制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故日益受到重视。 一、核基质的组成 核基质的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组分有三类:①非组蛋白性纤维蛋白,分子量40-60KD,占96%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含硫蛋白,其二硫键具有维持核骨架结构完整性的作用;除纤维蛋白外,还有10多种次要蛋白质,包括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后者构成核骨架的外罩;核骨架碎片中还存在三种支架蛋白(scaffold proteins,SCⅠ、SCⅡ、SCⅢ),SCⅡ、Ⅲ的功能尚不明确,SCⅠ是DNA拓朴异构酶Ⅱ。②少量RNA和DNA,RNA对维持核骨架的三维结构是必需的,而DNA称为基质或支架附着区(matrix /scaffold associated region, MAR或SAR),通常为富含AT的区域。③少量磷脂(1.6%)和糖类(0.9%)。 核骨架纤维粗细不等,直径为3-30nm,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与核纤层,与核孔复合体相接,将染色质和核仁网络在其中。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三者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贯穿于核、质间的统一网络系统。这一系统较微管、微丝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二、核骨架的功能 1.为DNA的复制提供支架,DNA是以复制环的形式锚定在核骨架上的,核骨架上有DNA 复制所需要的酶,如:DNA聚合酶α、DNA引物酶、DNA拓朴异构酶II等。DNA的自主复制序列(ARS)也是结合在核骨架上。 2.是基因转录加工的场所,RNA的转录同样需要DNA锚定在核骨架上才能进行,核骨架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使之固定于核骨架上,RNA的合成是在核骨架上进行的。新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染色质 ●染色体 ●核仁 ●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 ●核基质与核体 1781年Trontana发现于鱼类细胞; 1831年Brown发现于植物,命名为细胞核; 大小:低等植物1~4um,动物10um。常以核质比(NP)来估算核的大小。植物分生组织NP约0.5;分化的细胞比值降低,成年细胞降到最低。 形状:圆形,胚乳细胞(网状),蝶类丝腺细胞(分支状) 位置:细胞中央,成熟植物细胞(边缘) 数目:通常一个细胞一个核,成熟的筛管和红细胞(0),肝细胞和心肌细胞(1~2个),破骨细胞(6~50),骨骼肌细胞(数百),毡绒层细胞(2~4) 结构:①核被膜②核仁③核基质④染色质⑤核纤层 功能:①遗传②发育 第一节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核被膜的结构组成 ◆外核膜(outer nuclear membrane),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是特殊的内质网(ER) υ内核膜(inner nuclear membrane),有特有的蛋白成分 ◆核纤层(nuclear lamina),内核膜核质面的一层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络状 ◆核周间隙(perinuclear space),与内质网相通 υ核孔(nuclear pore),内外膜融合的部位 核纤层的功能 为核膜提供支架 有助于维持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的结构 是联系胞质中间纤维与核骨架之间的桥梁 核被膜的功能 υ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 "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使生命活动更加井然有序 "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 υ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核被膜的崩解与装配 υ新核膜来自旧核膜 υ核被膜的去组装是非随机的,具有区域特异性 ◆核被膜的解体与重建的动态变化受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 节,调节作用可能与核纤层蛋白、核孔复合体蛋白的磷酸 化与去磷酸化修饰有关。 核孔复合体(NPC) 核孔至少有50种不同的蛋白(nucleoporin)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 一般哺乳动物细胞核平均有3000个核孔。

第十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复习习题)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 2、染色质 3、常染色质 4、异染色质 5、核小体 6、核基质 7、核型 8、带型 9、核定位信号 10、端粒 11、基因组 12、卫星DNA 13、小卫星DNA 14、微卫星DNA 15、 二、填空题 1、细胞核外核膜表面常附有颗粒,且常常与相连通。 2、核孔复合物是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在经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中,核孔复合体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3、是蛋白质本身具有的、将自身蛋白质定位到细胞核中去的特异氨基酸序列。 4、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迄今已鉴定的脊椎动物的核孔复合物蛋白成分已达到十多种,其中与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成分,它们分别代表着核孔复合体蛋白质的两种类型。 5、细胞核中的区域含有编码rRNA的DNA序列拷贝。 6、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是、、。 7、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为、、等 三类序列。 8、染色质从功能状态的不同上可以分为和。 9、按照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10、着丝粒-动粒复合体可分为、、三个结构域。 11、哺乳类动粒超微结构可分为、、三个区域,在无动粒微管结合时,覆盖在外板上的第4个区称为。 12、核仁超微结构可分为、、三部分。 13、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14、核孔复合体括的结构组分为、、、 。 15、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和,异染色质又可分为和。 16、DNA的二级结构构型分为三种,即、、。 17、常见的巨大染色体有、。 18、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结构模型中,一、二、三、四级结构所对应的染色体结构分别

为、、、。 19、核孔复合物是的双向性亲水通道,通过核孔复合物的被动扩散方式有、两种形式;组蛋白等亲核蛋白、RNA分子、RNP颗粒等则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进入核内。 三、选择题 1、DNA的二级结构中,天然状态下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是()。 A、A型 B、Z型 C、B型 D、O型 2、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是()。 A、染色体 B、染色质 C、核仁 D、核纤层 3、每个核小体基本单位包括多少个碱基是()。 A 、100bp B、200bp C、300bp D、400bp 4、下列不是DNA二级结构类型的是()。 A、A型 B、B型 C、c型 D、Z型 5、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A、核基质 B、核基质、核孔复合物 C、核纤层、核基质 D、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核基质) 6、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核蛋白骨架 7、细胞核被膜常常与胞质中的()相连通。 A、光面内质网 B、粗面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8、下面有关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B、rDNA定位于核仁区内 C、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 D、细胞在G2期,核仁消失 9、下列()组蛋白在进化上最不保守。 A、H1 B、H2A C、H3 D、H4 10、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 A、DNA B、核小体 C、螺线管 D、超螺线管 11、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RNA 12、异染色质是()。 A、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 B、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C、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D、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四、判断题 1、端粒酶以端粒DNA为模板复制出更多的端粒重复单元,以保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 2、核纤层蛋白B受体(lamin B receptor, LBR)是内核膜上特有蛋白之一。() 3、常染色质在间期核内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典型包装率750倍)包含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 4、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单位膜组成,面向胞质的一层为核内膜,面向核质的一层为核外膜。() 5、在细胞周期中核被膜的去组装是随机的,具有区域特异性。() 6、目前认为核定位信号是存在于亲核蛋白内的一些短的氨基酸序列片段,富含水量碱性氨基酸残基,如Lys、Arg,此外还常常含有Pro。() 7、非组蛋白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富含带正电荷的精氨酸(Arg)和赖

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填空题 1.真核细胞除了和外,都含有细胞核。 2.染色体的四级结构分别是:、、、。 3.1831年布朗在中发现了细胞核和核仁。 4.着丝粒DNA具有性,并为所染色。 5.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分子伴侣,时值1978年。 6.核质蛋白协助组蛋白与DNA形成正常的核小体,机理主要是降低,从而阻止了错误的装配。 7.亮氨酸拉链的形成是靠。 8.就目前所知,中度重复序列中,除了外,都没有蛋白质产物。 9.保证染色体进行稳定复制和遗传的三个功能序列分别是:、、 。 10.组蛋白带电荷,富含氨基酸。 11.成熟的鸟类红细胞中,被H5所取代。 12.精细胞的细胞核中没有组蛋白,但由取代它的作用。 13.细胞核中的组蛋白与DNA的含量之比为,并且组蛋白的合成是在期,与同步进行。 14.染色质的异固缩现象有正异固缩和负异固缩之分,前者染色,后者染色 15.人的等5条染色体中存在核仁组织区。 16.核小体的两个基本的作用是:①②。 17.核粒(核小体)中主要而又比较稳定的化学组成是和。 18.多线染色体在结构上有三个特点:①;②; ③。 19.一段长 1340nm的染色体DNA,分子质量约2600KD,与等量组蛋白装配可形成约个核小体,进一步包装,可形成长约 nm的螺线管。 20.核仁的主要功能是和。 21.核定位信号是亲核蛋白上的一段肽序列,功能是起蛋白质的。核定位信号不同于其他的蛋白质运输信号,它是的,在核重建时可反复利用。

22.端粒的功能是保持线性染色体的稳定性,即①;② ;③。 23.细胞核内的DNA可能通过锚定在核骨架上。 24.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分别起不同的作用,RNA聚合酶I参与的合成,RNA聚合酶Ⅱ参与的合成,RNA聚合酶Ⅲ参与的合成。 25.根据多级螺旋模型,从DNA到染色体四级包装,共压缩了倍。 26.动粒和着丝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学本质也不相同,前者是,后者则是 27.核质蛋白是一种亲核蛋白,具有头、尾两个不同的结构域,其具有入核信号。 28.构成结构性异染色质的DNA序列,一般是不转录的,原因是缺少转录活动所需的。 29.多线染色体是处于的活性染色体,而灯刷染色体是停留在减数分裂的染色体。 30.凡具有帽信号的RNA可被定位在细胞质。 31.核小体是由约200个碱基对的和5种相结合而成,是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的核心是组蛋白聚体,其中各2分子缔合成四聚体位于中间,由各2分子形成的2个二聚体分别排在四聚体的两侧。DNA片段(约核苷酸对)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圈,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两个核心颗粒之间有由60个左右碱基对组成的DNA片段。位于DNA进出核心颗粒的结合处,其功能与核小体结构的稳定有关。 二、判断题 1.核孔复合物中的环孔颗粒是由8对组蛋白组成。 2.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一样都是碱性蛋白质。 3.端粒是任何生物染色体所不可缺少的稳定染色体结构的组成部分。 4.核小体的核心蛋白由H1、H2A、H2B、H3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 5.电泳时DNA向正极移动。, 6.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核仁组织区。 7.在显微镜下往往看到核孔复合物的中央有一个颗粒,它可能是正在输出的核糖体。 8.分子内分子伴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能通过水解作用释放,且不需要ATP。 9.非组蛋白带正电荷,是酸性蛋白质。 10.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具有异固缩现象,这种染色体被称为异染色质。 11.同一有机体的不同组织中,核仁的大小和数目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变化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旺盛程度有关。

第九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名词: 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巨染色体基因组核小体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着丝粒/着丝点 主缢痕/次缢痕核仁组织区 随体端粒/端粒酶 核型染色体分带 核仁周期核骨架 核定位信号核输出信号 输入蛋白importin 输出蛋白exportin 组成性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思考题: 1.概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被膜的形成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什么 意义? 2.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 3.核蛋白是如何进行运输的,简述核蛋白的运输模型。 4.染色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5.组蛋白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异同? 6.试述从DNA到染色体的包装过程。 7.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 核骨架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名词: 1、核孔复合体:核被膜上沟通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隧道的内、外口和中央有由核糖核蛋白组成的颗粒,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 2、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染色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速分裂过程中有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3、染色单体:复制时产生的染色体拷贝 4、巨染色体;某些生物的细胞中,特别是在发育的某些阶段,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染色体,它们的特点是体积巨大,细胞核和整个细胞体积也大,所以称为巨大染色体,包括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 5、基因组:一般的定义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6、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7、常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8、异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 9、着丝粒:染色体中连接连个染色单体、并将染色单体分为短臂和长臂的结构。 10、着丝点:有着丝点结合蛋白在有丝分裂期间特别装配起来的、附着于主缢痕外侧的圆盘状结构,内层与着丝粒结合,外层与动粒微管结合。 11、主缢痕:中期染色体上一个染色较浅而缢缩的部位,主缢痕处有着丝粒,所以亦称着丝粒区,由于这一区域染色线的螺旋化程序低,DNA含量少,所以染色很浅或不着色。 12、次缢痕:是染色体上的一个缢缩部位, 由于此处部分的DNA松懈, 形成核仁组织区, 故此变细。它的数量、位置和大小是某些染色体的重要形态特征。每种生物染色体组中至少有一条或一对染色体上有次缢痕。次缢痕中的染色质含有rDNA,它与rDNA的形成有关 13、核仁组织区: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含有rRNA基因的一段染色体

细胞生物学资料:第十一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模拟试卷 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任课教师: 命题人:10349001 命题时间:2013年1月5日 姓名:专业: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核被膜的结构比较复杂,它由外核膜、内核膜、核周腔、____________、和 核纤层五个部分组成。 2._____________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信号肽,这种信号肽序列可以位于多肽序 列的任何部分。一般含有4~8个氨基酸,作用是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这种入核信号与导肽有许多重要的区别。 3.分子伴侣一定不是最终组装完成的结构的组成部分,但不一定就是一个独立 的实体,如一些蛋白水解酶的前序列以及一些核糖核蛋白体的加工前的部分对于这些酶的折叠和成熟时必须的,因此把他们称作_______________。4.DNA有三种构型,其中_____________是右手螺旋的DNA并且也是最稳定 的DNA。 5._____________是真核生物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两个姐妹染色单体附 着的区域,含有11个高度保守的碱基序列:-TGATTCCGAA-,功能是形成着丝粒,均等分配两个子代染色单体。 6._______________是最早在原核基因的激活蛋白和阻遏蛋白中发现的调控蛋 白,有两个相同的α螺旋,中间被一段非螺旋的肽隔开。 7.核小体又被称为核体、核粒,是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由200个左右碱基对 的DNA和5中组蛋白结合而成,其中四种组蛋白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子组成八聚体的小圆盘。 8.______________是染色体中连接两个染色单体、并将染色单体分为短臂和长 臂的结构。 9.___________是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 10.核仁包括三个不完全分隔的结构:纤维中心、_____________、颗粒区。

第八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复习题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复习题 基本概念: 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蛋白网络。核纤层由一至三种核纤层蛋白多肽组成。在细胞周期过程中,核纤层伴随着核纤层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发生着解体和重建的变化。 核孔复合体:是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出形成的和孔上、直径约为120~150nm的一种复杂结构。他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通道。 核定为信号:指亲和蛋白具有的、能保证其整个蛋白质分子通过核孔复合体而转运到细胞核内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第一个被确定序列的核定位信号来自猴肾病毒SV40的T抗原。核质蛋白:是一种大分子五聚体、耐热的可溶性蛋白质。最早由Laskey等人于1978年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核中大量存在。核质蛋白经水解可分为两部分,五聚体的核心是抗蛋白酶的,而每条尾巴则为蛋白酶敏感区。如果五聚体的尾巴全部消化掉,则这种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胞核中;若注射入细胞核中,也不被转运而留在核中;但只要留有一条尾巴。即能积累于核中。 核质蛋白对DNA与组蛋白组装成核小体是必不可少的。若缺少核质蛋白质,DNA与组蛋白在组装过程中会产生沉淀而不能形成正常核小体。核质蛋白的作用在于即能促进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又可避免DNA与组蛋白间因强静电吸引而形成非特异性结合的不溶性聚合物。但它本身并不参与核小体的组成。 染色质:建起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其基本单位是以组蛋白八聚体为核心、DNA环绕其外两周所形成的核小体结构。他在有丝分裂时浓缩成染色体。 核定位信号:指亲核蛋白具有德、能保证其整个蛋白质分子通过核孔复合体而转运到细胞核内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第一个被确定序列的NLS来自猴肾病毒(SV40)的T抗原。核糖核蛋白颗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基因转录产物一旦出现立即与细胞核内的蛋白质结合,大约每500个核苷酸与蛋白质形成一个直径为20nm左右的复合颗粒。MRNA前体的加帽、接尾、剪切、输出核孔直至mRNA在核糖体中翻译和降解等都是在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中进行的。这种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统称核糖核蛋白颗粒。 ALU家族:是人类和哺乳动物基因组中一组约300bp长、散在的短重复序列,此序列内常含有ALU内切酶的切点。在人类基因组中约有50~70万个ALU拷贝,相当平均大约每隔4kb 就有一个ALU序列.ALU序列具有种属特异性. 小卫星DNA:由几十个核苷酸顺序重复组成的一种多态性简单序列,重复3000次之多,也叫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顺序,常用作个体鉴定的DNA指纹图谱基础.另外发现小卫星序列的改变可以影响邻近基因的表达。 微卫星DNA:由前后排列的二、三或四个核苷酸重复单位顺序排列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串联簇长度多为50~100bp。人类基因组中至少有30000个不同的微卫星位点,呈高度微卫星多态性,不同个体间有明显差别,但在遗传上却是高度保守的,因此,可作为重要的遗传标志,用于构建遗传图谱。 高速泳动族蛋白:有些书上又称为高迁移率组蛋白。是一族电泳速度快的非组蛋白。其分子众多具有三个a螺旋结构组成boomerang-shaped结构模式,具有弯曲DNA的能力,能通过弯曲DNA、促进与邻近位点相结合的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而激活转录。因此具有HMG 框结构的转录因子又称为构件因子。 亮氨酸拉链:常见于DNA结合蛋白中的二聚体化结构域。在这类蛋白肽链的羧基端约有35个氨基酸残基形成a螺旋,每两圈有一个亮氨酸残基,这样,在a螺旋一侧的亮氨酸残基排列一排,两个蛋白肽链的a螺旋之间的疏水作用力形成一条拉链状结构,但这类蛋白与DNA

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归纳复习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除一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的病毒以及全部具典型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种物质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它还存在于细胞核外的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是DNA的载体,载体的意思是DNA在这上边存在。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所以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遗传物质的基本特性是:相对的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在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受精卵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2:1:2.如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_______染色体,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2条+X,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2条+X 或22条+Y.受精卵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 1.________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是由主要的遗传物质和___ ____组成的。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___,它能传递信息,并能控制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于_______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和_______都是一定的.细胞内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叫做________,他们一个个排列在________上,一般都成对存在,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之分.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赣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下面的概念图中,标号①表示________;标号②表示________. (2)已知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小张和小王是聋哑学校的两位同

第八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间期核的性质 (一)形状:一般来说,间期核的形状是与细胞形状相对应的。当细胞呈等直径形(圆球形、立方形、对称多角形),核呈圆形;当细胞呈长形(柱状、管状、棱状)核则呈椭圆形;当细胞是扁平状,核呈扁盘形。另外,亦有细胞核呈不规则形的,例如:白血细胞(核呈多叶形),纤毛虫(核呈链珠形),蚕丝腺细胞(核呈分枝形)、胚乳细胞(核呈网状)。 (二)大小:一般来说,间期核的体积与细胞体积成正比关系,但不同发育时期也有变化。 (三)数量:通常细胞中都是单核,但也有双核或多核的。例如。乳管细胞(菊科植物)及骨藻细胞中,核有几百个。动物横纹肌细胞及骨骼内的破骨细胞中,核也达一百个左右。这些多核细胞是由于核分裂次数多于胞质分裂所导致的,或者是由于天然发生的细胞融合所造成的(合胞体)。此外,还有少数类型细胞是无细胞核的,例如人的成熟红细胞及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皆是由于分化而丧失了核,故不能分裂增殖,寿命亦有限。 (四)位置:胚胎细胞和幼龄细胞内,细胞核居中,但随着细胞生长和分化,有时核会移位和变形。例如成熟植物细胞之中,细胞核常被中央液泡挤到一侧。 二、间期核的结构 (一)核膜nuclear envelope 1.形态结构:电镜下观察,核膜是由两层平行排列的单位膜组成,即核外膜和核内膜,每层膜的厚度约7.5nm,在

内、外膜之间有宽为20-50nm的间隙,称为核周隙(perinuclear space)。核外膜的外表面附有核糖体,其部分区域与糙面内质网膜相连,∴核周隙与内质网腔是连通的。核内膜上无核糖体附着,其内侧有一层纤维网状结构。称为核纤层nuclear lamina,核纤层的厚度因细胞而异,一般在30nm以下,组成核纤层的蛋白纤维是由3种多肽——核纤层蛋白A、B、C(MW60—75KD)装配而成,这种纤维可与核内膜中的laminB受体结合,又可与染色质的特定区段(异染色质)连接,∴核纤层是维系核膜及染色质的结构支架。核内、外膜在部分区 域相互连接形成贯通内 外的孔道,称为核孔 nulear pore,核孔在核 膜上的数量和密度因细 胞类型和生理状态而异, 凡代谢旺盛、转录活跃的 细胞则核孔多而密。核孔 中有复杂结构,故统称为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动、植物细胞核 膜上都具有此结构。其具 体构型为:在核孔外缘和 内缘各有一胞质环和核质 环,由这两环分别朝核内 外各伸出8条纤丝,胞质纤丝短而卷曲,核质纤丝细长伸入核内,末端还形成一小环(由8个颗粒组成),型似捕鱼笼。此外,在核孔复合体内部又有一平面对称分布的8个颗粒及1个中央颗粒(或称中央栓,或transporter),这些结构物

细胞生物学 细胞核与染色体练习题

细胞核与染色体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 1、染色质—— 2、染色体—— 3、核小体——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2分) ()1、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细胞核 ()2、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 A、真核生物有内质网,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B、真核生物有核被膜,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C、真核生物有高尔基复合体,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D、真核生物有细胞骨架,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3、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DNA、t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B、DNA、m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C、DNA、r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D、DNA、RNA、组蛋白、非组蛋白()4、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RNA ()5、构成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成分是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核蛋白复合体 D、脂蛋白 9、核仁的主要成分是 A、DNA和蛋白质 B、蛋白质、RNA和DNA C、DNA、RNA D、RNA和蛋白质 ()10、核仁内含有与核仁形成有关的染色体次缢痕部位称为 A、核仁组织区 B、核仁周围染色质 C、核仁海绵状支架 D、核仁原纤维成分()11、核仁的功能是 A、形成rRNA和核糖体前身(大、小亚基) B、形成mRNA 和tRNA C、形成tRNA和组蛋白 D、形成rRNA 和DNA ()12、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的药物是 A、秋水仙素 B、细胞松驰素 C、氯霉素 D、放线菌素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染色质是由和组成的核蛋白复合体。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