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专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专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专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专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

总论: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容,是中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容之一;函数中的几何问题,能使代数知识图形化,而几何中的函数问题,能使图形性质代数化;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的形式灵活、立意新颖,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成为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类热门试题;

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的综合题,根据构成命题的主要要素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不妨称简称为“几函”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平行、全等、相似,特别是成比例)建立自变量与函数所表示的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中的问题;

另一类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圆)(这类问题不妨简称为“函几”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位置特征,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有关函数、几何问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是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一种用代几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和能力是九年级解决中考压轴题所必须具备的。

1.代数

(1)表达什么函数(包括其系数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2)显现怎样的图形(自身、与坐轴、与其他图形)(3)既是一个方程,也是一个坐标

4)藏有那些数据,含有什么些关系(5)要建立某种代数关系缺少那些数据

2.几何

(1)基本图象有几个(2)图象之间有怎样关系(3)图象与所要证明(求解)的结论怎样的关联(4)要建立图象与图象之间的关系缺少那些数据

3.代数与几何

(1)代数(几何)在那些地方为几何(代数)提供了怎样的数据

(2)几何(代数)通过什么方式为几何(代数)提供关系式

(3)怎样设数据(坐标或线段长)

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思想方法:

“函几问题”与“几函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应用数学方法多、纵横联系较复杂、结构新颖灵活、注重基础能力、探索创新和数学思想方法,它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数学基本功,能从已知所提供的信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正因如此,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的解题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

1.综合使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就是从条件与结论出发进行联想、推理,“由已知得可知”,“从要求到需求”,通过对问题的“两边夹击”,使它们在中间的某个环节上产生联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2.运用方程的思想。就是寻找要解决的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方程,通过解方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运用这种思想时,要注意充分挖掘问题的的隐藏条件,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3.注意使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方法)。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

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中往往注意考查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多从侧面进行缜密地思考,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探讨出现结论的一切可能性,从而使问题的解答完整无遗。

4.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中学数学中,“数”与“形”不是孤立的,它们的辩证统一表现在:“数”可以准确地澄清“形”的模糊,而“形”能直观地启迪“数”的计算;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

5.运用转化的思想。转化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思想,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化为“已知”,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可以大胆地说,不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就很难正确而全面地解决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问题。

知识规律小结 :

(1)常数k ,b 对直线y=kx+b(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 ,b 异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0时,即-

k

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

③当k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直线y=kx+b (k ≠0)与直线y=kx(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kx+b(k ≠0)平行于直线y=kx(k ≠0)

当b >0时,把直线y=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当b ﹤O 时,把直线y=kx 向下平移|b|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3)直线b 1=k 1x+b 1与直线y 2=k 2x+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 ②??

?=≠2

12

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③???≠=21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 ④???==21

21,b b k k ?y 1与y 2重合.

例题精讲:

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的坐标为(0,24),经过原点的直线l1与经过点A的直线l2相交于点B,点B坐标为(18,6).

(1)求直线l1,l2的表达式;

(2)点C为线段OB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O,B重合),作CD∥y轴交直线l2于点D,过点C,D分别向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F,E,得到矩形CDEF.

①设点C的纵坐标为a,求点D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矩形CDEF的面积为108,求出点C的坐标.

当a=3时,3a=9

∴C点坐标为(9,3)

2.如图①所示,直线L:5

y mx m

=+与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

(1)当OA=OB时,试确定直线L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为AB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过A、B两点分别作AM⊥OQ于M,BN⊥OQ于N,若AM=4,BN=3,求MN的长。

(3)当m取不同的值时,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AB为边,点B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连EF交y轴于P点,如图③。问:当点B在 y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

分析:(1)是求直线解析式的运用,会把点的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度;

(2)由OA=OB得到启发,证明∴△AMO≌△ONB,用对应线段相等求长度;

(3)通过两次全等,寻找相等线段,并进行转化,求PB的长.

解答:解:(1)∵直线L:y=mx+5m,

∴A(-5,0),B(0,5m),

由OA=OB得5m=5,m=1,

∴直线解析式为:y=x+5.

(2)在△AMO和△OBN中OA=OB,∠OAM=∠BON,∠AMO=∠BNO,

∴△AMO≌△ONB.

∴AM=ON=4,

∴BN=OM=3.

(3)如图,作EK⊥y轴于K点.

先证△ABO≌△BEK,

∴OA=BK,EK=OB.

再证△PBF≌△PKE,

∴PK=PB.

∴PB=

2

1

BK=

2

1

OA=

2

5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直角坐标系里的全等关系,充分运用坐标系里的垂直关系证明全等,本题也涉及一次函数图象的实际应用问题.

第2题图①

第2题图②

第2题图③

3.如图,直线1l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直线1l 关于x 轴对称,已知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y x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3分)

(2)过A 点在△ABC 的外部作一条直线3l ,过点B 作BE ⊥3l 于E,过点C 作CF ⊥3l 于F 分别,请画出图形并求证:BE +CF =EF

(3)△ABC 沿y 轴向下平移,AB 边交x 轴于点P ,过P 点的直线与AC 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与y 轴相交与点M ,且BP =CQ ,在△ABC 平移的过程中,①OM 为定值;②MC 为定

值。在这两个结论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6分)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题意先求直线l 1与x 轴、y 轴的交点A 、B 的坐标,再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直线l 2的上点C 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l 2的解析式; (2)根据题意结合轴对称的性质,先证明△BEA ≌△AFC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图形证明BE+CF=EF ; (3)首先过Q 点作QH ⊥y 轴于H ,证明△QCH ≌△PBO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QHM ≌△POM ,从而得HM=OM ,根据线段的和差进行计算OM 的值.

解答:解:(1)∵直线l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A (-3,0),B (0,3),

∵直线l 2与直线l 1关于x 轴对称, ∴C (0,-3)

∴直线l 2的解析式为:y=-x-3; (2)如图1. 答:BE+CF=EF .

∵直线l 2与直线l 1关于x 轴对称, ∴AB=BC ,∠EBA=∠FAC , ∵BE ⊥l 3,CF ⊥l 3 ∴∠BEA=∠AFC=90° ∴△BEA ≌△AFC ∴BE=AF ,EA=FC , ∴BE+CF=AF+EA=EF ; (3)①对,OM=3 过Q 点作QH ⊥y 轴于H ,直线l 2与直线l 1关于x 轴对称 ∵∠POB=∠QHC=90°,BP=CQ , 又AB=AC , ∴∠ABO=∠ACB=∠HCQ , 则△QCH ≌△PBO (AAS ), ∴QH=PO=OB=CH ∴△QHM ≌△POM ∴HM=OM ∴OM=2

1

BC=3. ∴OM=BC-(OB+CM )=BC-(CH+CM )=BC-OM

04)2a 2=-+-b (.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点M 为直线y =mx 上一点,且△ABM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求m 值;

C

B

A

x

y

Q

M P

C

B

A

x

y

C

B

A

l 2

l 1

x

y

(3)过A 点的直线k kx y 2-=交y 轴于负半轴于P ,N 点的横坐标为-1,过N 点的直线2

2k x k y -=

交AP 于点M ,试证明AM

PN

PM -的值为定值.

①如图(1)当BM ⊥BA ,且BM=BA 时,过M 作MN ⊥Y 轴于N , △BMN ≌△ABO (AAS ), MN=OB=4,BN=OA=2, ∴ON=2+4=6,

∴M 的坐标为(4,6 ), 代入y=mx 得:m=

2

3, ②如图(2)当AM ⊥BA ,且AM=BA 时,过M 作MN ⊥X 轴于N ,△BOA ≌△ANM (AAS ),同理求出M 的坐标为(6,2),m=

3

1, ③当AM ⊥BM ,且AM=BM 时,过M 作MN ⊥X 轴于N ,MH ⊥Y 轴于H ,则△BHM ≌△AMN , ∴MN=MH ,

设M (x ,x )代入y=mx 得:x=mx ,(2) ∴m=1, 答:m 的值是

23或3

1

或1. (3)解:如图3,结论2是正确的且定值为2,

设NM 与x 轴的交点为H ,分别过M 、H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G ,HD 交MP 于D 点, 由y=

2k x-2

k

与x 轴交于H 点, ∴H (1,0), 由y=

2k x-2

k

与y=kx-2k 交于M 点, ∴M (3,K ), 而A (2,0), ∴A 为HG 的中点,

∴△AMG ≌△ADH (ASA ), 又因为N 点的横坐标为-1,且在y=

2k x-2

k

上,

∴可得N 的纵坐标为-K ,同理P 的纵坐标为-2K , ∴ND 平行于x 轴且N 、D 的横坐标分别为-1、1 ∴N 与D 关于y 轴对称,

∵△AMG ≌△ADH ≌△DPC ≌△NPC ,∴PN=PD=AD=AM , ∴

AM

PN

-PM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

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二次根式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5. 如图,直线AB 交X 轴负半轴于B (m ,0),交Y 轴负半轴于A (0,m ),OC ⊥AB 于C (-2,-2)。 (1求m 的值;(2直线AD 交OC 于D ,交X 轴于E ,过B 作BF ⊥AD 于F,若OD=OE ,求

AE

BF

的值; (3如图,P 为x 轴上B 点左侧任一点,以AP 为边作等腰直角△APM ,其中PA=PM ,直线MB 交y 轴于Q ,当P 在x 轴上运动时,线段OQ 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解答:(1)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kx+m ,将点(m,0)代入方程得k= -1,则方程可写为y= -x+m

再将点C(-2,2)代入方程得-2=(-1)×(-2)+m,即m= -4

-4

m 2CG OG GB ,,45OA

OB G OB C =∴===∴???∴?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垂线,垂足为作过OCB CGO CGB CBO AOB (2)直线AD 交OC 于D ,交X 轴于E ,过B 作BF ⊥AD 于F,若OD=OE ,求

AE

BF

的值;

2

1BF 2BF BH BF AE BF 2BH BF BH AE BH ASA AOE BOH 90AOE BOH AO BO EAO HBO AOE BOH )(BF ASA AFH AFB )(AF AF 90AFH AFB AFH AFB FEB ADC )(OED FEB ODE

OED OD OE FAH HBO ===∴=+==∴???∴??

?

???=∠=∠=∠=∠??=∴???∴??

?

??∠=∠=?=∠=∠??∠=∠∴∠=∠∴∠=∠∴∠=∠∠=∠∠=∠∴=∠=∠BF HF FAH BAF FAH CAD CAD HBO ODE ADC 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

((已知)(已证)中,和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已证(公共边)中和在对顶角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

(3)如图,P 为x 轴上B 点左侧任一点,以AP 为边作等腰直角△APM ,其中PA=PM ,直线MB 交y 轴于Q ,当P 在x 轴上运动时,线段OQ 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线段OQ 的长度不变

如图,过P 作x 轴的垂线交AB 的延长线为N ,PM=PA,PB=PN ,∠NPA=∠BPM , △NPA ≌△BPM (边角边),则有∠PMB =∠PAN =∠PAB ,

由题意可知∠OA B=∠ABO=45°,∠OA P+∠APO =∠OA B+∠PAB+∠APB=90°=∠MPA , 在△PMB 中∠PMB +∠MBP +∠MPB =∠PMB+∠MBP +∠MPA +∠APB=180° ∠PMB+∠MBP +∠APB=180°-∠MPA =90°

∠MBP=90°-∠PMB-∠APB=90°-∠PAB-∠APB=90°-(90°-∠OAB)=45° 所以∠MBA=180°-∠ABO-∠MBP=180°-45°-45°=90°

故直线MB 与直线AB 互相垂直,所以线段OQ 值不变(直线AB 固定)。

向左转|向右转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 的图像过点B (-1,

2

5

),与x 轴交于点A (4,0),与y 轴交于点C ,与直线y=kx 交于点P ,且PO=PA (1)求a+b 的值;(2)求k 的值;

(2)(3)D 为PC 上一点,DF ⊥x 轴于点F ,交OP 于点E ,若DE=2EF ,求D 点坐标.

考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

y=

2

x+2, 解方程组得:x=2,y=1,k=21 ∴k 的值是2

1; (3)设点D (x ,-21x+2),则E (x ,2

1

x ),F (x ,0),

∵DE=2EF , ∴-

21x+2-21x=2×2

1

x , 解得:x=1,

则-

21x+2=-21×1+2=2

3, ∴D (1,2

3

).

点评:本题要求利用图象求解各问题,要认真体会点的坐标,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在联系.

7. 在直角坐标系中,B 、A 分别在x ,y 轴上,B 的坐标为(3,0),∠ABO=30°,AC 平分∠OAB

交x 轴于C ;

(1)求C 的坐标 (2若D 为AB 中点,∠EDF=60°,证明:CE+CF=OC

(3)若D 为AB 上一点,以D 作△DEC ,使DC=DE ,∠EDC=120°,连BE ,试问∠EBC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值。

. 在直角坐标系中,B 、A 分别在x ,y 轴上,B 的坐标为(3,0),∠ABO=30°,AC 平分∠OAB

交x 轴于C ;

解:∵∠AOB=90° ∠ABO=30° ∴∠OAB=30°

又 ∵ AC 是∠OAB 的角平分线 ∴∠OAC=∠CAB=30° ∵OB=3

∴OA=3 OC=1

即 C(1,0)

(1)若D 为AB 中点,∠EDF=60°,证明:CE+CF=OC 证明:取CB 中点H ,连CD,DH ∵ AO= 3 CO=1

∴AC=2

又∵D,H 分别是AB,CD 中点

∴DH=AC 21

AB=23

∵ DB=2

1

AB=3 BC=2 ∠ABC=30°

∴ BC=2 CD=2 ∠CDB=60° CD=1=DH

∵ ∠EOF=∠EDC+∠CDF=60 ° ∠CDB=∠CDF+∠FDH=60° ∴∠EDC=∠FDH ∵AC=BC=2

∴CD ⊥AB ADC=90° ∵∠CBA=30° ∴∠ECD=60° ∵HD=HB=1 ∴∠DHF=60°

在△DCE 和 △DHF 中

∠EDC=∠FDH ∠DCE=∠DHF

DC=DH

∴△DCE ≌ △DHF(AAS) ∴CE=HF

∴CH=CF+FH=CF+CE=1 OC=1 ∴CH=OC ∴OC=CE+CF

(2)若D 为AB 上一点,以D 作△DEC ,使DC=DE ,∠EDC=120°,连BE ,试问∠EBC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值。 解:不变 ∠EBC=60° 设DB 与CE 交与点G

DC=DE ∠EDC=120° ∴∠DEC=∠DCE=30° 在△DGC 和△ DCB 中

∠CDG=∠BDC ∠DCG=∠DBC=30

∴△DGC

∽ △DCB ∴

DG DC =DC DB

DC=DE ∴

DG DE =DE

DB

在EDG 和BDE 中

DG DE =DE DB

∠EDG=∠BDE

∴△EDG ∽ △BDE

∴∠DEG=∠DBE=30°

∴∠EBD=∠DBE+∠DBC=60°

8.如图,直线AB 交x 轴正半轴于点A (a ,0),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0, b ),且a 、b 满足

4-a + |4-b |=0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D 为OA 的中点,连接BD ,过点O 作OE ⊥BD 于F ,交

AB 于E ,

求证∠BDO =∠EDA ;

(3)如图,P 为x 轴上A 点右侧任意一点,以BP 为边作等腰Rt △PBM ,其中PB =PM ,直线MA 交y 轴于点Q ,

当点P 在x 轴上运动时,线段OQ 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线段OQ 的取值围.

∴A (4,0),B (0,4);

(2)作∠AOB 的角平分线,交BD 于G , ∴∠BOG=∠OAE=45°,OB=OA , ∠OBG=∠AOE=90°-∠BOF , ∴△BOG ≌△OAE , ∴OG=AE .

∵∠GOD=∠A=45°,OD=AD , ∴△GOD ≌△EDA . ∴∠GDO=∠ADE .

(3)过M 作MN ⊥x 轴,垂足为N . ∵∠BPM=90°,

∴∠BPO+∠MPN=90°. ∵∠AOB=∠MNP=90°,

∴∠BPO=∠PMN ,∠PBO=∠MPN . ∵BP=MP ,

∴△PBO ≌△MPN , MN=OP ,PN=AO=BO , OP=OA+AP=PN+AP=AN , ∴MN=AN ,∠MAN=45°. ∵∠BAO=45°, ∴∠BAO+∠OAQ=90°

∴△BA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B=OQ=4.

∴无论P 点怎么动OQ 的长不变.

点评:(1)考查的是根式和绝对值的性质.

(2)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3)本题灵活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还有特殊三角形的性质.

9.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分别在x 、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0,1),∠BAO =30°. (1)求AB 的长度;

(2)以AB 为一边作等边△ABE ,作OA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B 的垂线AD 于点D .求证:BD =OE . (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 交AB 于F .求证:F 为DE 的中点.

D

E

N

M B O

x

y

A

D

E

B O

x

y

F 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证明题.

分析:(1)直接运用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即可.

(2)连接OD ,易证△ADO 为等边三角形,再证△ABD ≌△AEO 即可.

(3)作EH ⊥AB 于H ,先证△ABO ≌△AEH ,得AO=EH ,再证△AFD ≌△EFH 即可.

解答:(1)解:∵在Rt △ABO 中,∠BAO=30°,

∴AB=2BO=2;

(2)证明:连接OD , ∵△ABE 为等边三角形, ∴AB=AE ,∠EAB=60°,

∵∠BAO=30°,作OA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B 的垂线AD 于点D , ∴∠DAO=60°. ∴∠EAO=∠NAB 又∵DO=DA ,

∴△ADO 为等边三角形. ∴DA=AO .

在△

ABD 与△AEO 中, ∵AB=AE ,∠EAO=∠NAB ,DA=AO ∴△ABD ≌△AEO .

∴BD=OE . (3)证明:作EH ⊥AB 于H . ∵AE=BE ,∴AH=

21

AB , ∵BO=

2

1

AB ,∴AH=BO , 在Rt △AEH 与Rt △BAO 中,

AH=BO ,AE=AB ∴Rt △AEH ≌Rt △BAO , ∴EH=AO=AD . 又∵∠EHF=∠DAF=90°, 在△HFE 与△AFD 中,

∠EHF=∠DAF ,∠

EFH=∠DFA ,EH=AD ∴△HFE ≌△AFD , ∴EF=DF .

∴F 为DE 的中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巧妙结合,来证明角相等和线段相等.

10.如图,直线y=

3

1

x+1分别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截取OC=OB.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在x 轴上取一点D (-1,0),过点D 做AB 的垂线,垂足为E ,交AC 于点F ,交y 轴于点G ,求F 点的坐标;

(3过点B 作AC 的平行线BM ,过点O 作直线y=kx (k >0),分别交直线AC 、BM 于点H 、I ,试求AB

BI AH +的值。

解:(1)∵ 直线y=

3

1

x+1分别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 ∴ 可得点A 坐标为(-3,0),点B 坐标为(0,1) ∵ OC=OB

∴ 可得点C 坐标为(0,-1)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kx+b

将A (-3,0),C (0,-1)代入解析式 -3k+b=0且b=-1可得k=-

3

1

,b=-1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y=

3

1

x-1 (2)在x 轴上取一点D (-1,0),过点D 做AB 的垂线,垂足为E ,交AC 于点F ,交y 轴于点G ,求F 点的坐标;

解:∵ GE ⊥AB ∴ ∴

设直线GE 的解析式为

将点D 坐标(-1,0)代入,得 ∴

∴ 直线GE 的解析式为y=-3x-3

联立y=

3

1

x-1与y=-3x-3,可求出, 将其代入方程可得y=, ∴ F 点的坐标为(,)

(3)过点B 作AC 的平行线BM ,过点O 作直线y=kx (k >0),分别交直线AC 、BM 于点H 、I ,试求AB

BI AH +的值。

解:过点O 作AC 的平行线ON 交AB 于点N ∵BM//AC

∵OB=OC ∴OI=OH

∴O 为IH 的中点 ∵BM//AC ∴

∵ OI=OH

∴ NB=NA

∴ N 为AB 中点

∴ ON 是四边形ABIH 的中位线 ∴ AH+BI=2ON

∵ N 是AB 的中点,AOB 是直角三角形

∴ AB=2ON (直接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AH+BI=AB ∴

AB

BI

AH =1

11.如图,直线AB :y=-x-b 分别与x 、y 轴交于A (6,0)、B 两点,过点B 的直线交x 轴负半轴于C ,且OB :OC=3:1.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2)直线EF :y=kx-k (k ≠0)交AB 于E ,交BC 于点F ,交x 轴于D ,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 ,使得S △EBD =S △FBD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P 为A 点右侧x 轴上的一动点,以P 为直角顶点,BP 为腰在第一象限作等腰直角△BPQ ,连接QA 并延长交y 轴于点K ,当P 点运动时,K 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的定义;正比例函数

的图

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代入点的坐标求出解析式y=3x+6,利用坐标相等

求出

k 的值,用三角形全等的相等关系求出点的坐标.

解答:解:(1)由已知:0=-6-b ,

∴b=-6,

∴AB :y=-x+6. ∴B

(0,6) ∴OB=6

∵OB :OC=3:1, OC=

3

OB

=2, ∴C (-2,0)

设BC 的解析式是Y=ax+c ,代入得;6=0?a+c, 0=-2a+c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一章习题答案(关慧贞)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一章机械制造及装备设计方法 1.为什么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 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的支柱产业,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及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与桥梁。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2.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特别强调应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 答: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中,除了一般的功能要求外,应强调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符合工业工程和绿色工程的要求;更加注重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强度、刚度和抗振性方面的要求、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耐用度方面的要求、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3.柔性化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组合机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 的柔性化程度。其柔性表现在哪里? 答:即产品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产品结构柔性化是指产品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只需对结构作少量的重组和修改,或修改软件,就可以快速地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新产品。功能柔性化是指只需进行少量的调整,或修改软件可以方便地改变产品或系统的运行功能,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具有较高的功能柔性化程度。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不同工件可以同时上线,实现混流加工。普通机床、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依次增高,其柔性表现在机床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其中,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最高。 4.如何解决用精密度较差的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出精密度较高机械制造装备来? 答:采用机械误差补偿技术或采用数字化技术分析各种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建立误差的数学模型,将误差的数学模型存入计算机。在加工时,由传感器不断地将引起误差的因素测出,输入计算机,算出将产生的综合误差,然而由误差补偿装置按算出的综合误差进行补偿。 5.机械制造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技术与微电子、传感检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电力电子等技术,按系统工程和整体优化的方法,有机地组成的最佳技术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体的机械制造装备功能强、质量好、故障率低、节能和节材、性能价格比高,具有足够的“结构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A 级 基础巩固题 1.如右图所示,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木块以速度v 滑上木板,已知木板质量是M ,木块质量是m ,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在木板上滑行时 ( ) A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μmg /M B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μg C .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ABCD 解析:木块所受的合力是摩擦力μmg ,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 μmg m =μg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同样受到摩擦力作用,其加速度为μmg M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B 、C 、D 均正确. 2.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之间系着一条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球紧靠墙壁,今用力F 将B 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 撤去的瞬间,则 ( ) A .A 球的加速度为F 2m B .A 球的加速度为零 C .B 球的加速度为F m D .B 球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BC 解析:用力F 压B 球平衡后,说明在水平方向上,弹簧对B 球的弹力与力F 平衡,而A 球是弹簧对A 球的弹力与墙壁对A 球的弹力相平衡,当撤去了力F 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是弹簧形变而产生的,这一瞬间,弹簧的形变没有消失,弹簧的弹力还来不及变化,故弹力大小仍为F ,所以B 球的加速度a B =F m ,而A 球受力不变,加速度为零,B 、C 两选项正确. 3.如下图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 的土豆A 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是 ( ) A .mg B .μmg C .mg 1+μ2 D .mg 1-μ2 答案:C 解析:对箱子及土豆整体分析知. μMg =Ma ,a =μg . 对A 土豆分析有 F =m 2(a 2+g 2)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

五年级阅读理解技巧总结 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题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 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 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二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 两大力量:军与民。 三大阶段:1840年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三大侵略特点:第一阶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点,战争开国门。第二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瓜分狂潮。第三阶段:日本大规模侵华旨在灭亡中国。 二、重大历史线索 1.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1)1840年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西方列强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要求开埠通商、协定关税是这一阶段商品输

出的要求,也是列强侵华的特点。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其经济侵略特点,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具体反映在要求在中国修筑铁路、开设工厂、提供贷款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完成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同时也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希望瓜分中国。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日本大规模侵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本,其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从而称霸西太平洋,因而灭亡中国是日本侵华的突出特点。 2.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评价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择的素材看:多以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评价。 2.从考查的功能看:不着眼于“是什么”,而是着眼于“为什么”。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B.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条件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来源:①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②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③德国的古典哲学。 (4)实践条件:马克思、思格斯的努力,深入工人运动,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2.诞生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 ①揭示了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 ②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③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④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形成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1.第一国际 (1)成立标志:来自英、法、德、意、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于1864年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大会,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2)领导机构: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为总委员会)。 (3)原则:①政治原则:《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②组织原则:《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4)主要贡献 ①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压迫。 ②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 (5)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2.巴黎公社 (1)背景 ①民族矛盾: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压境。 ②阶级矛盾:资产阶级国防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③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2)成立:1871年3月28日成立,它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 (3)革命措施 ①军队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 ③制度建设: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④待遇方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工资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失败:1871年5月,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中,即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事件。 (5)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3.第二国际的斗争 (1)成立: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大会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 (2)第二国际内部存在的斗争:第二国际成立后,内部各种派别斗争激烈,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修正主义思潮泛滥,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1.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指() ①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③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④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含义主要是指无产阶级() A.接受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时期 D.开始提出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1842年,恩格斯在英国的曼切斯特,通过自己实践活动逐渐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 B.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表明马克思已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C.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第一次会晤,开始了两位导师的共同战斗历程 D.《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4.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B.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C.缺少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5.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理论来源之一的空想社会主义来自①德意志②英国③法国④比利时()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6.马克思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是() A.主编《莱茵报》期间 B.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 C.1843年,马克思来到巴黎 D.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7.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的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9(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材料二马克思在1872年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说,《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前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材料一中的“思想材料”指的是什么?“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又是指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道理? 1.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摩尔(指马克思)的一生,要是没有国际,便成了挖去了钻石的钻戒。”这里的“国际”是指()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试题参考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检测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4.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5.近代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6.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右图中的史实发生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8.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0.“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11.佳士得拍卖公司曾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鸦片战争)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3.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14.在下列条约中,涉及既割地又赔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辛丑条约》中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 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 1.以下对于惯性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B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惯性消失 C .相同力作用下加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 D 2.如图1所示,重物B 放在光滑的平板车连结起来。当A 和B ( A ) A .重力、支持力;C .重力、支持力、弹簧拉力、摩擦力; 3A .用50N B .一个真实的力F 可以正交分解为F 1和 C D 4.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 1和水平向左的力F 2,原先F 1>F 2,物体向右运动。在F 1 逐渐减小到等于F 2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情景是:( B ) 5 6(

7.如图4静止。突然发现物体A A .匀速上升; B .加速下降; C .加速上升; D .减速上升。 8.如图6(a ),滑块M 在质量为m 撤去,改用拉力F 拉细绳,如图(b 则:( B ) A .a 2=a 1; B .a 2>a 1; C .a 2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80篇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答案 1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阅读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妇孺皆知()秃丘() 奢华()不解之缘() 2.“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 么? 4.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高考重点高中物理力学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精心整理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 变化情况是()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 【例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A 、B 间 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 、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 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A 与B 、A 与C 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θ角及F 为已知,求A 与B 之间的压力为多少? 【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 力分别为 A .4mg 、2mg B .2mg 、0 C .2mg 、mg D .4mg 、mg 【例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重为G 的球,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市委都是μ,一根轻绳两端固接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θ。问当F 至少多 大时,两球将发生滑动? 【例8】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球B 放在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物体A 与坚直墙之间,恰好匀速下滑,已知物体A 的重力是B 重力的6倍,不 b c a m 1 m 2 A O B P Q F A B C θ A B F

产品专题设计大纲

《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Product Design Project 课程编码:03008-2 课内教学时数:12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实践96学时。 学分:8学分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撰写人:马辉 审核人: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产品专题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选修课,通过针对性的专题设计,加强和巩固产品设计的方法及理论,根据企事业单位及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以工业产品、家居用品、生活艺术产品、交通工具、儿童用品等为主题的专题设计,以大量的设计练习和实践命题设计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实践与应用创新办学。为本专业之后的毕业设计奠定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方法,同时通过对当代产品设计实例的调研总结,从产品要素、设计流程、功能定位、造型语意、工程实现以及相关资讯信息等多个方面对产品进行设计表现。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产品专题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通过专题设计,力求将现代工业设计的设计方法放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开发出适合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产品。 绪言产品专题设计的理论概述 ㈠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专题设计的设计任务 ㈡教学重点专题设计任务 ㈢教学难点 ㈣教学内容 1、产品开发设计导论 第一单元产品专题设计的优秀案例赏析 ㈠基本要求了解新产品开发设计程序,产品及品牌战略组织方法,掌握产品评估方法,提出产品概念及方向。

㈡教学重点新产品开发设计程序。 ㈢教学难点产品评估。 ㈣教学内容 1、新产品开发设计程序 2、新产品战略与组织管理 3、产品评估 4、产品概念设计 第二单元产品专题设计(二)的设计实践 ㈠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与市场及影响关系,掌握产品设计开发实践方法。 ㈡教学重点产品创新设计及实践。 ㈢教学难点产品创新设计及实践。 ㈣教学内容 1、产品创新设计及实践 2、产品与市场 3、产品营销策划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产品设计(一)、产品专题设计(一)后续课程: 五、本课程的特点及教法、学法建议 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能课。老师主要通过课堂讲述、实例操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高考-高中物理-力学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 量为ml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粗糙地面 对于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 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0B竖直向下,表面光 滑,A0上套有小环P, 0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 ,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0杆对P环 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 N不变,T变大 B. N不变,T变小 C . N变大,T变大 D . N变大,T变小 【例3】如图所示,设 A 重10N , B 重20N ,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 B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 .问: (1 )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 A -f F—-B-— 滑动?(2)若A、B间卩1=0.4 , B与地间"=0」,贝U 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 且A与B、A与C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0角及F为已知,求A 与B之间的压力为多少? 【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 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A . 4mg、2mg B . 2mg、0 C . 2mg、mg 12 3 4 ml

五年级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标志,通过了解这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中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其中某些制度脱胎于氏族社会,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点内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 ●学情分析 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中注意通过衔接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高中新课程。因为所学知识比较遥远和枯燥,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学生程度差异明显,同学新来乍到,一时不适应,这两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建议 1.教法:情境导入启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创设问题,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2.学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法。逐步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4.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整体法与隔离法(绝对经典)

Attitude determines altitude 专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要点】 1、系统(连接体):几个相互联系的、在外力作用下一起运动的物体系。相互 作用 的物体称为系统或连接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 2、内力与外力: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系统外部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叫外力。 3、方法选取原则: 研究系统内力,用隔离法;当研究系统外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对于复杂的动力学问题,采用二者相结合。 【经典题型训练】__ 例1、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B上, AB匀速运动,* 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多少?若F作用在A上,结果B 如何? 【变式】滑块和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斜角为 I, 滑块的质量为m,斜面的质量为M求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的大小。 例2、如图: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两 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相同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 砖静止不动,则第一块砖对第二块砖的摩擦力为多少? 【变式】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1)木板对第1块砖和第4块砖的摩擦力(2)第2块与第3块间的摩擦力(3)第3块与第4块间的摩擦力 a球施加一个左偏下300的恒力,对b球施加再 次静止时乙图中哪张正确? 甲乙 例3.甲图所示的两小球静止,对 一个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

Attitude determines altitude 【变式】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用轻杆连接后斜靠在竖直墙上处于静 止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面粗糙。现将A球向上移动一段距 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将两次比较,地面对B球的支 持力Fn和轻杆受到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 A: Fn变小,F不变 B : Fn不变,F变大 C: Fn变大,F变大 D : Fn不变,F变小 例4.人的质量为60Kg,木板A的质量为30Kg,滑轮及绳的质量不 计,一切摩擦不计,若人通过绳子拉住木板不动,则人的拉力的大 小及人对木板的压力为多少? 【变式】人的质量是m,木板的质量为M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卩,在人的拉力作用下,人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 动,求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多大? 【变式】质量为M的木板悬挂在滑轮组下,上端由一根绳C固定 在横梁下,质量为m的人手拉住绳端,使整个装置保持在空间处于 静止的状态(滑轮质量不计)。求(1)绳对人的拉力多大?(2) 人对木板的压力多大? 例5:质量为m顶角为口的直角劈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 和水平面之间,处于静止状态。M与M接触不计一切摩擦,求(1) 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2)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 m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阅读理解

五年级阅读竞赛 (一)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他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由于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炉火纯青: 孜孜不倦: 2.短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位成就事业的伟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以一句总结性的话作结尾,写短文后面的横线上.(6分) 3.读了短文后,你还想到了哪些能说明"滴水穿石"道理的成语呢请你至少写三个.(3分) (二)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e déděi )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án )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竭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盲(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五湖四海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你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 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模块考试专题八九练习1111

高一历史必修一模块考试专题八九练习 一、选择题: 1.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的著作是( ) 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B.《共产党宣言》 C.《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D.《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3.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三个国家是 ( ) A.英、法、美 B.英、德、美 C.英、法、德 D.法、美、德 4.下列哪项不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B.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5.恩格斯曾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恩格斯的意思是( )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要创立理论发展空想社会主义 C.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D.理论只能阅读而不能实践 6.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 A.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7.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主要表现在( )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规定了工作人员的最高年薪 C.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 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8.巴黎公社最主要的经验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依靠工人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D.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尝试 9.俄国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最优越的条件在于( ) A.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B.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强 D.无产阶级拥有广大的同盟军 10.以下最能说明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性质的史实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D.实现了工农联盟民主专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