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精品)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教案

六 年 级 下 册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 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一一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1-1、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 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 ⑴眼、物不动而镜动。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⑴书上的图像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 ⑵电视机和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 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 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 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 c 比较放大的格数d比凸度 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

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 昆虫触角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3、蚜虫的繁殖:春夏季进行孤雌繁殖;冬季雌雄交配后产卵繁殖。 ;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用肉眼直接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形状、颗粒大小等) 2、用放大镜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 食盐:白色的立方体。白糖:白色的立方体。 味精:白色的柱状体。碱面:白色的细小颗粒。 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3、晶体的特征:有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 ·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13分) aoxiang zhàn shuǐsōu chájiān áo shùn jiān ( ) ( )( )( )( ) zhòu rán kǎn kě fēn wéi huī fùruìlì ( ) ( ) ( ) ( ) ( ) feì téng jiě shi là jiao ( ) ( ) ( ) 2.读词语,选正确读音。(8分) 盛(shèng chéng)开扒(bāpá)手黧(líxūn)黑 舀(yǎo áo)水砭(biān fán)骨沏(qīqiē)茶 炯(jiǒng jǒng)炯有神肆无忌惮(dàn tán) 3.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加点字的读音。(3分) (1)小明的听觉(juéjiào)非常好,可他睡觉(juéjiào)时,妈妈怎么叫他,他都不醒。 (2)请你把钢钉(dìnɡdīnɡ)钉(dìnɡdīnɡ)在墙上。 (3)西藏(zànɡcánɡ)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地下藏(zànɡcánɡ)有许多宝藏(zànɡcánɡ)。 4.比一比,然后组词(5分)

碾()砍()摇()黧()疏()辗()坎()遥()黎()蔬()5.补充词语(8分) 夜()()日()()奋战()()法外()()过境春寒()()()无()惮与人()()来()去() 6.修改下列病句(4分) (1)山腰里,开着一大片火红的杜鹃花,五颜六色,好看极了。(2)每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二.阅读感悟(29分) (一)本册书中你积累了很多平等待人名言警句吧,把你积累的写出两句。(4分) (二)默写《早梅》《新柳》(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总理站在()找来的几只()上,()不时地掀起他的蓝色中山装的()。总理面对群众(),脸上闪现着()的神情。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我和祖父的花园》教案三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我和祖父的花园》教案三 篇 教学目标 1、引导背诵第15自然段。 2、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花园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花园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以及真实地表达自 己的感受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感受文章中的“自由”,体会作者对自 由生活的向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我和祖父的花园)(事先板书)。 师:萧红写的童年故事发生在哪?(生:花园)。谁和谁发生的 故事?(生:我和祖父)。我、祖父、花园构成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那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 的花园?(板书:花园) (生: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花园。)这里真是丰富多 彩的世界。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继续走近这美丽的花园。

二、深入课文,读中悟情 师: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气的花园里,“我”都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来。指名答。 师: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读着读着,脸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在花园里做了哪些事? 生:栽花、拔草、下种、铲地、追蜻蜓、捉蚂蚱、浇菜。 师:呀,小作者可真能干呀,能做这么多的事,对吗?其实她是在干什么? 生:淘气、瞎闹。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她是怎么淘气的吧。 课件出示一段:祖父一天都在花园里边反而被踢飞了。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你们也种过菜或播撒过什么种子吗? 生:有。生谈经历,谈感受。“溜平”你知道是怎么溜吗? 师:有些同学没有过这样的体会,那也没关系,你们能够从萧红的文字中体 会到这种快乐。谁想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萧红? 生:(“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可爱、天真、幼稚、淘气、调皮。 师:从哪能感受到她的淘气? 生:踢飞了。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B卷【新版】

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达标 我会做(31分) 一、汉字城堡(10分) 1.准确写出加点字的读音。(4分) 花蕾.( ) 劳役.( ) 音讯.( ) 忧心忡.忡( ) 巅.峰( ) 矫.正( ) 苛.刻( ) 夺取桂冠.( ) 2.形近字组词。(6分) ?????晰( )淅( ) ?????沃( )妖( ) ???? ?茁( ) 拙( ) ?????崇( )祟( ) ?????袁( )哀( ) ?????垫( ) 热( ) 二、词语花园(16分) 3.正确书写词语。(10分) p í b èi di àn h àn d í gu sh í di āo ji ān y ì y ú l è g ē s ong z ì b ēi p īn b ó y íng qi án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深()熟() 继()开() 猝()及() ()不()军夜()()日()望()久 三、句子广场(5分) 5.改为“被”字句。 招娣稳稳地将球垫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为反问句。 体育是培育人类的沃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 看着运动健儿们的表现,观众台上不断响起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修改病句。 仍然不顾一切地奔跑着,滚翻着,飞扑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改为转述句。 老师对姗姗说:“我间操时间去开会,你告诉班级的同学都下楼去上间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 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2019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教科版含答案)语文

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教科版含 答案)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 yán sù( ) shùn jiān( ) shū cài( ) xiāo sè( ) zǒu láng( ) áo xiáng( ) zhǎn xīn( ) diān bǒ( ) qīng chè( ) 二、按要求给下列成语分类。(填序号)(12分) ①骨瘦如柴②千钧一发③归心似箭④垂涎三尺⑤何足挂齿⑥怒发冲冠⑦争奇斗艳⑧何乐不为⑨莺歌燕舞⑩岂有此理披星戴月冷若冰霜 1.比喻类: 2.拟人类: 3.夸张类: 4.反问类: 三、把加点的内容换成成语。(8分) 礼堂里灯很亮( ),观众们正在认真( )地观看演出。今天的节目真是又多又好看( ),有歌舞、小品、

相声……我们班李立的歌声很好听(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下面的语段中有2个错别字,4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12分) ①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②我从仓库门口经过,忽然听到里面哗啦哗啦地响。③我立急打开门一看,屋顶原来破了,水直往下淌。④赶紧喊:“同志们,快来抢修!”⑤不到半小时后,屋顶便修好了,仓库里的积水排除了。⑥这时候,大家虽然被淋得象落汤鸡一样,因此,国家的财产保住了。 1.错别字:( )→( ) 2.第句,修改意见: 3.第句,修改意见: 4.第句,修改意见: 5.第句,修改意见: 五、给下列句子重新排队。(6分) ( )走着,走着,我们眼看到的是橘子,头碰到的是橘子,手 触到的也是橘子,我们仿佛沉浸在橘海之中。 ( )我们钻进橘林,一条贯穿整座橘山的小道呈现在眼前。( )望着那又红又大的橘子,我心想:这都是果农辛勤劳动 结下的丰硕果实呀! ( )深秋的一个星期天,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橘山。 ( )每棵橘树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大橘子,有的树枝还用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编写说明………………………………………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介绍 (1) 第一单元 课文 1勇攀高峰 (1) 2苦练 (6) 快乐读书屋一 马拉松的故事 (10) “足球之王”贝利 (13) 能说会写 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15) 记一次体育比赛 (16) 语文七色光一 (17) 第二单元 课文 3春 (19) 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25) 快乐读书屋二 向往绿色 (29) 古诗四首 (32)

晚春江晴寄友人 采莲曲 水槛遣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能说会写 介绍自然奇观 (39) 我爱大自然 (40) 语文七色光二 (41) 第三单元 课文 5最后的时刻 (44) 6颁奖词三则 (48) 快乐读书屋三 海的女儿 (55) 丹柯的故事 (58) 能说会写 介绍自己敬仰的人 (61) 写读后感 (62) 语文七色光三 (63) 第四单元 课文 7地平线 (65) 8张石匠拜师 (69) 快乐读书屋四

古诗两首 (76)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能说会写 交流学习方法 (80) 学无止境 (81) 语文七色光四 (83) 第五单元 课文 9音乐之都维也纳 (85) 10密西西比河风光 (91) 快乐读书屋五 威尼斯 (96) 埃及金字塔见闻 (100) 能说会写 介绍外国风光 (102) 写一处风光 (103) 语文七色光五 (104) 第六单元 课文 11小屋 (106) 12我和祖父的花园 (110) 快乐读书屋六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教案 课题毛主席在花山本节为本章第课中第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具体时间和细节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情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平等待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谈话内容。 难点:学习用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忆脑海中主席形象,汇报搜集的资料。 二、整体把握,感知事 三、教学过程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把事件概括地批注在书上。 重点阅读,品味主席对人民的热情、深情。

首先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接下来相 互交流所画的句子,讨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体会;最后,在班级展开交流。 在引导学生体会上述五处句子时,要把体会和朗读结合起来,做到默读中体会,用朗读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表达情感。 玩味细节,丰富主席高大形象。 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以后,让学生再读课文。 找一找课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写,进行朗读,展开想象。 深情朗读,表达对毛主席的敬意。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地方,自由朗读,读出感情。 指名读 接替读 分角色读 全班气度课文结尾的一段 回顾阅读,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启发学生,读完了课文,我们再回头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叙述的三件事是否能调换顺序,为什么?你从本文中还领悟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小结。 三、积累内化: 把读课文后获得的启迪或感受写下来。可以写在课文旁,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七色光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七 色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语文七色光一1、你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吗 疲()不堪()不及防()马功劳金榜()名刻骨()心拍案叫()()然一新变本加()再接再() 不()其数走()无路汗流()背( )一堂()计多端()为其难弱不()风轻歌()舞来势()舍()取义奋不顾()名落()山迫不()待山()水秀 随声附()()往直前仗义()言星罗()布名 ()其实如火如()半()而废惹()生非 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风沙遮住了地质队员的眼睛。(改为被字句) ⑵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改为陈述句) ⑶小明对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请代我向老师请假。”(改成转述句) 3、日积月累 人的(),不但(),()。———蔡元培 我们(),绝对()。———帕思卡(法国) 语文七色光二 1、抄写下面的字,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地方。 炼()毅()瞬()鼓()醒()晓()微 ()茫() 2、仔细读下面的各组词语,注意感情色彩,把每组中不属于同一类的词画掉。 ⑴高尚伟大卑劣端庄正直⑵轻视蔑视仰视藐视歧视 ⑶再接再厉始终不渝灰心丧气斗志昂扬 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花下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日积月累

明月(),清泉()。———王维(唐) 三山(),二水()。———李白(唐) 白雪(),故穿()。———韩愈(唐) 几处(),谁家()。———白居易(唐) 语文七色光三 1、选词填空。 (1)简朴简单 冰心奶奶家的陈设极其()。 邓颖超奶奶一生省吃俭用,生活极其()。 (2)神圣神奇神秘神采 这些古代传说经过人们越来越多的渲染、加工,显得更加()了。 我想来谈谈广州牙雕艺人雕刻的象。这些“象牙象”总是体魄雄伟,()奕奕。 科学技术并不是那么(),只要努力钻研,就可以掌握。 钓鱼岛是我国的领土,()不容侵犯。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要么……要么……只要……就……不论……总……宁可……绝不…… ⑴我自己多做些,也愿意把事情都推给别人。 ⑵变成人,并能得到人类的爱情,可以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 (3)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好像要把他们压碎似的。 (4)被困难吓倒,把困难克服。 3、日积月累 生(),死()。———李清照(宋) 生,(),义,(),二者(),舍()。———《孟子》 语文七色光四

杭州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32课时)

根据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32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全部教案(共8课时)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探究—思考—交流—修正—实践"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可能认为是放大物体,他们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只是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完整word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童年的朋友教科版

《童年的朋友》同步练习 一词语: 1)正确朗读,默写生字、词语: 憋拳击家纽扣玻璃形影不离克制调羹硬邦邦 玻璃一心一意稍微 2)指导书写:憋羹(注意笔画数;笔顺;上下部所占的比例。.) 3)动动小脑筋: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青( )( ) ( )( ) ( )( ) 京( )( ) ( )( ) ( )( ) 4)解释词语: 形影不离 一心一意 稍微 克制 5)造句: 情景—— 主意—— 形影不离—— 二朗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下列句子。 1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大的是原来的,玻璃做的;小的是用一粒纽扣代替的。

(注意适当的停顿) 2我瞧了它一会儿,突然想起好久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了。(注意适当地停顿,不加字,不漏字) 三理解课文: 1、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朋友是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 2、阅读下文,与课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课文的表达比下文高明的你在哪里? 3、读读每组中的两句句子,你觉得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1)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2)当我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就十分逗人。 当我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 4、课文中是如何描写小熊的?请抄出课文中描写小熊的句子。小时候的你是否也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是美丽的芭比娃娃,还是长毛绒玩具;是泥塑的七品芝麻官,还是遥控的小气车……请用你的一支奇妙的笔,把它描写出来。 [练习答案] 一词语: 1)正确朗读,默写生字、词语:

2018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第一单元(第1课至七色光一) 第3~4周:第二单元(第3课至七色光二)

第5~6周:第三单元(第5课至七色光三) 第7~8周:第四单元(第7课至七色光四) 第9周:①期中复习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0~11周:第五单元(第9课至七色光五) 第12~13周:第六单元(第11课至七色光六) 第14~15周:第七单元(第13课至七色光七) 第16~18周:①期终系统复习 ②毕业测试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勇攀高峰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以“体育精神”为主题,《勇攀高峰》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我国女子乒乓球名将、世界冠军邓亚萍,从困难和挫折中走向成功和胜利的成长经历。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邓亚萍永不服输、不怕吃苦、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设计理念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确立以抓住关键句、重点段进行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邓亚萍由挫折走向成功和胜利的经历中,体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3.体会作者恰当选材、详略得当地描写人物的方法。 4.认识“娟、挫、搏”3个生字,正确书写“萍、臂、撕”等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

第一单元:安全教育第一课 课题:《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各部分内容简析 本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是对前两章以及第三章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前面内容,认识到自然灾害种类、分布、危害影响,以及人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一些自然灾害监测和人类防御灾害所做的准备,这一节就是让学生了解遭遇某些自然灾害时怎么做的问题,模拟实践非常重要。 课本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从三个方面来讲授,灾前准备——防震准备(以家庭或者个人为单位);准备是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物质基础,是本节的重点;灾中应急——避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灾后救助——震后自救与互救(具体方法和实施非常重要)。震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包括物质准备和思想、技能准备)和震后救助的具体方法是本节的难点。第二部分内容同第一部分模式一样,是洪水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三部分为阅读部分,介绍了龙卷风、台风、滑坡泥石流等几种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二)课标要求 1.以一二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2.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

1.知识目标 (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内容、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2)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水应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点。2.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2)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3.情感目标 (1)提高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 (2)居安思危,在特定时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重点难点 1.灾害前的准备工作和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与互救工作 2.震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和震后救助的具体方法 3.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 (五)课时安排: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灾害的理性认识已有一定程度,而感性认识还不足,这是一个困难;最近一段时间,世界上高等级地震多发,利用这一事实和学校近期刚举行的“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这一具体情况,克服学生感性认识不足这一困难。 三.教学方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4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6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词语(40分) xí guàn zhàn shuǐ sōu chá jiān áo shùn jiān zh?u ràn ( ) ( ) ( ) ( ) ( ) ( ) tiàowàng kǎnkě jīngyà fēnw?i bāo guǒ huī fu ruì lì( ) ( ) ( ) ( )( ) ( ) ( ) ch?ngbài gūdōng làjiāo ch?ngqīng lǐmào fai t?ng jīng yíng ( )( ) ( ) ( ) ( ) ( )( ) 2.读词语,选正确读音,划横线。(9分) 盛(shang ch?ng)开扒(bāpá)手肆无忌惮(dàn tǎn) 舀(yǎo ǎo)水砭(biān fǎn)骨炯(jiǒng jǒng)炯有神 沏(qī qiē)茶黧(lí xūn)黑殖(zí zhí)民者3.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加点字的读音。(3分) (1)小明的听觉(ju? jiào)非常好,可他睡觉(ju? jiào)时,妈 妈怎么叫他,他都不醒。 (2)请你把钢钉(dìnɡ dīnɡ)钉(dìnɡ dīnɡ)在墙上。 (3)西藏(zànɡ cánɡ)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地下藏(zànɡ cánɡ) 有许多宝藏(zànɡ cánɡ)。 4.比一比,然后组词(5分) 碾()砍()摇()黧()疏()辗()坎()遥()黎()蔬()5.补充词语(16分) ()()奋战()()法外()()过境 春寒()()()无()惮与人()() 胡()非()()牙()齿 6.修改下列病句(4分) (1)山腰里,开着一大片火红的杜鹃花,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2)每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二、阅读感悟 (一)默写《早梅》(6分)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今夜这个()而()的仪式,将在一刻之间,凝聚香港历史的()和()……” 2、……英国国旗和旧香港国旗,在英国军乐队奏起的英国国歌声中()。 3、一只长着光亮的()的小虫,( )栏杆,飞到走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