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37

河北省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37

河北省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37
河北省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37

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Mn 55 si 28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储热材料芒硝可用于光-化学能的转换

B. 发达国家采用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处理法不能有效利用了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

C. 利用微生物在光合作用下分解水,是氢气制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D. 太阳能、可燃冰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可以再生,是最有希望的未来新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储热材料芒硝受热熔化后可储热,结晶后可放热,故可用于热能-化学能的转换,选项A错误;

B、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和酒精,垃圾焚烧处理法不能有效利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选项B正确;

C、利用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分解水是氢气制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不会产生氢气,选项C错误;

D、可燃冰资源不可再生,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 25 ℃、101 kPa时,有以下能量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转化Ⅱ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 2(g)2CO 2(g) ΔH =-282.9 kJ·molˉ1

B. 相同条件下,1 mol C(g)和0.5 mol O 2(g)总能量高于1 mol CO(g)的能量

C. 由C→CO 的热化学方程式2C(s)+O 2(g)2CO(g) ΔH =-221.2 kJ·molˉ1

D. CO 2(g)分解为C(s)和O 2(g)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A 、根据能量转化图,转化II 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1/2O 2(g)=CO 2(g) △H=-282.9kJ·mol -1

2CO(g)+O 2(g)=2CO 2(g)

△H=-282.9×2kJ·mol -1=-565.8kJ·mol -1,故A 说法错误;B 、C 和氧气反应生成CO ,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相同条件下,1molC(s)和0.5molO 2(g)总能量高于1molCO(g)的能量,故B 说法正确;C 、根据能量转化图,C→CO 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O 2(g)=2CO(g) △H=-(393.5-282.9)×2kJ·mol -1=-221.2kJ·mol -1,故C 说法正确;D 、C 和O 2反应是放热反应,CO 2分解为C 和O 2是吸热反应,故D 说法正确。 3. 500℃时,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23222c SO c SO c O 。恒容时升高温度,SO 2浓度增

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ΔH<0,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B 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SO 2转化率增大

C.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在t 1、t 2时刻,SO 3(g)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21

21

c -c v=

t -t 【答案】D 【解析】 【分析】

平衡常数K=

()()()

23222c SO c SO c O ,可知反应为2SO 2+O 22SO 3,恒容时,温度升高,SO 2

浓度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H<0,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将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A 错误;

B.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任何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SO 2转化率不变,B 错误;

C.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错误;

D.在t 1、t 2时刻,SO 3(g)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可知,在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21

21

c -c v=t -t ,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反应速率,把握平衡常数的意义、平衡常数与反应的关系、平衡移动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注意选项B 为解答的易错点。

4. 将E 和F 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①~④中正确的是( )

①b>f ②915℃、2.0MPa 时E 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 ④K(1000℃)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故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G的体积分数减小,从表中第一行数据可得:54.0>a>b,结合表中第3列数据,可确定75.0>a,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f>75.0>a,故b

于F为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则平衡时E为(a?x)mol,G为2xmol,则

2x

100%75%

a x

2x

?

=

-+

,解得x=0.6a,所以E的转化率为

x

100%60%

a

?=,故②正确;③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增大压强,平衡会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故③正确;④第3列数据中f>75.0>a,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则平衡常数K(1000℃)>K(810℃),故④错误;A正确;

答案选A。

5.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升高温度,正反应方向

平衡常数减小

0~3s内,反应速率为:

v(NO2)=0.2mol·L-1·s-1

t1时仅加入催化剂,

平衡正向移动

达平衡时,仅改变x,

则x为c(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增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0-3s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1mol/L-0.4mol/L=0.6mol/L,故v(NO2)=

0.6/L

3s

mol

=0.2mol·L-1·s-1,故B正确;

C.t1时刻,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不能

是增大压强,只能是使用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C错误;

D.达平衡时,仅增大c(O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由图可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x增大而增大,x可以代表O3浓度、压强,故D错误;

答案为B。

6. 下列关于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测定0.1mol·L-1CH3COOH的pH值,若pH大于1,即可证明为弱电解质

B. 等体积的0.1mol·L-1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分别与等量的相同颗粒度的Zn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即可证明

C. 等体积的0.1mol·L-1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比较中和这两种酸所需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即可证明

D. 常温下,测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的pH值,若pH大于7,即可证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常温下,测定0.1mol·L-1CH3COOH的pH值,若pH大于1,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即可证明为弱电解质,A正确;

B.等体积的0.1mol·L-1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分别与等量的相同颗粒度的Zn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若醋酸反应较慢,说明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小,即不完全电离,B正确;C.等体积的0.1mol·L-1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中和这两种酸所需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的体积相同,不能证明,C错误;

D.常温下,测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的pH值,若pH大于7,说明醋酸根水解,说明醋酸是弱酸,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C。

7. 常温下,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 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大于20.0mL

C. 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 N点处的溶液中pH小于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B.如果M点盐酸体积为20.0mL,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应该呈酸性;C.M处溶液呈中性,则存在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该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铵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一水合氨抑制水电离,铵根离子水解和一水合氨电离相互抑制;

D.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1,该氨水电离度为 1.32%,则该溶液中

c(OH-)=0.10mol/L×1.32%=1.32×10-3 mol/L,c(H+)=

14

3

10

1.3210

-

-

?

mol/L=7.6×10-12mol/L。

【详解】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所以盐酸滴定氨水需要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不选;

B.如果M点盐酸体积为20.0mL,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该点溶液应该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0mL,故B不选;

C.M处溶液呈中性,则存在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该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铵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一水合氨抑制水电离,铵根离子水解和一水合氨电离相互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很小,该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 c(NH4+)=c(Cl-)>c(H+)=c(OH-),故C不选;

D.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1,该氨水电离度为 1.32%,则该溶液中

c(OH-)=0.10mol/L×1.32%=1.32×10-3 mol/L,c(H+)=

14

3

10

1.3210

-

-

?

mol/L=7.6×10-12mol/L,

所以该点溶液pH<12,故选D;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试剂选取、识图及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实验操作、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分析解答,知道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取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8. 常温下0.1mol/L①CH3COOH、②NaOH、③CH3COO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CH3COOH]>[CH3COO-]>[H+]>[OH-]

B. ①②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根离子浓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

C. ①③等体积混合以后,溶液呈酸性,则(Na+)>(CH3COO-)>(H+)

D. ①②等体积混合以后,水的电离程度比①③等体积混合的电离程度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3COOH溶液中的H+来自醋酸分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所以[CH3COOH]>[H+]>[CH3COO-]>[OH-],故A错误;

B. ①②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体积大约为原来的2倍,如果CH3COO-不水解,浓度约为原来的1/2,CH3COONa为弱酸强碱盐,越稀越水解,CH3COO-

+H2O CH3COOH+OH-,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因此CH3COO-浓度小于原来的1/2,故B 正确;

C.①③等体积混合以后,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因此(CH3COO-)>(Na+)>(H+),故C错误;

D.①②等体积混合以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CH3COO-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①③等体积混合,CH3COOH电离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总体上看①②等体积混合后水的电离程度比①③等体积混和后水的电离程度大,故D错误;

答案选B。

9. 不同温度(T1和T2)时,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钡在水中溶解

时吸收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

B. 加入BaCl2固体,可使a点变成c点

C. 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

D. a点和b点的K sp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受温度的影响,T2的溶度积大于T1的,说明T2的温度大于T1,故错误;

B、加入BaCl2固体,Ba2+的浓度增大,而a和c中c(Ba2+)相等,故错误;

C、T1是c(Ba2+)×c(SO42-)>K sp,说明有沉淀析出,T2时,c(Ba2+)×c(SO42-)

D、K sp只受温度的影响,a点和b点都在T1,因此K sp不变,故正确。

10. 图中装置为某实验组设计的Cu-Zn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甲中电子流动方向:Zn→电流表→Cu

B. 装置乙比装置甲提供的电流更稳定

Na CO饱和溶液 D. 装置乙中盐桥不可以用铁丝替代C. 装置乙盐桥中可用装有琼脂的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两个装置中Zn均作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为正极,Cu2+在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据此解答。

【详解】A.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因此装置甲中电子流动方向:Zn→电流表→Cu,A 正确;

B.装置乙中两个电极反应分别在两池反应,互不干扰,使用盐桥,起着平衡电荷的作用,比装置甲提供的电流稳定,B正确;

CO移向ZnSO4 C.装置乙盐桥中若用Na2CO3饱和溶液代替KCl饱和溶液,则电池工作时,2-

3

CO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堵塞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使原电池停止工作,溶液,Zn2+和2-

3

C错误;

D.若装置乙中盐桥用铁丝替代,右侧中形成Fe、Cu和硫酸铜溶液的原电池,左侧为电解池,反应原理发生改变,因此装置乙中盐桥不可以用铁丝替代,D正确;

答案选C。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甲烷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H4(g)的能量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

B. 反应CH4(g)+2O2(g)=CO2(g)+2H2O(1)△H=-800kJ?mol-1

C. 若破坏1molO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kJ,则破坏1molC-H键需吸收热量415kJ

D. 在反应CH4(g)+2O2(g)═CO2(g)+2H2O(g)中,放出热量400kJ,有1molO-H键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1molCH4(g)+2molO2(g)断裂所有共价键,需要吸收2646kJ的热量;1molC(g)+4molH(g)+4molO(g)结合成1molCO2(g)+2molH2O(g),能放出3446kJ的热量。

【详解】A.从图中看出,CH4(g)和O2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但CH4(g)的能量不一定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A不正确;

B .图中信息告诉我们,反应CH 4(g)+2O 2(g)=CO 2(g)+2H 2O(g) △H =-800kJ?mol -1,B 不正确;

C .若破坏1molO 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kJ ,则破坏1molC-H 键需吸收热量

2646-4932

4

kJ=415kJ ,C 正确;

D .在反应CH 4(g)+2O 2(g)═CO 2(g)+2H 2O(g)中,放出热量400kJ ,则生成1molH 2O ,有2molO-H 键生成,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由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进行键能的计算时,需利用物质的结构式,明确各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种类和数目,解题时如果忽视了分子的结构,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12. 下表所列是2个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值。 反应 ①N 2(g)+O 2(g)2NO(g)

②N 2(g)+3H 2(g)2NH 3(g)

温度/℃ 27

2000 25

400

450

K 3.8×10-31

0.1

5×108

0.507

0.152

关于反应①、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都需要在一定条件才能发生,它们均为吸热反应

B. ①、②均实现了“固氮”的过程,但①不适合用于大规模人工固氮

C. 一定温度下,①、②分别达到平衡,压缩容器体积(加压)均可使N 2的转化率增大

D. 若已知①、②的ΔH ,即可求算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的ΔH

【答案】B 【解析】

【详解】A .①N 2(g)+O 2(g)2NO(g)随温度升高,K 值变大,平衡正向移动,吸热反应,

②N 2(g)+3H 2(g)2NH 3(g),随温度升高,K 值变小,平衡逆向移动,是放热反应,故A 错

误;

B .①、②均实现了“固氮”的过程,但①是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太小,不适合用于大规模人工固氮,故B 正确;

C .一定温度下,①N 2(g)+O 2(g)

2NO(g)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缩容器体积(加压)平

衡不移动,不能使N 2的转化率增大,故C 错误; D .①N 2(g)+O 2(g)

2NO(g),②N 2(g)+3H 2(g)

2NH 3(g),由盖斯定律,①×2-②×2得:

4NH3(g)+2O2(g)4NO(g)+6H2(g),得不到4NH3(g)+5O2(g)4NO(g)+6H2O(g),故D错误;

故选B。

13. 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6 16.8 22.4 26.5 29.9

A. 该反应可用MnO2、FeCl3溶液作为催化剂

B. 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75×10-2mol/(L·min)

C. 0~10 min,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逐渐加快

D. 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的方程式为H2O2===2H2O+O2↑,据此结合数据分析解答。

【详解】A.MnO2、FeCl3可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故该反应可用MnO2、FeCl3溶液作为催化剂,A选项正确;

B.由图表数据可知,4min内生成了16.8mL氧气,16.8 m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75×10-3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分解的H2O2的物质的量为1.5×10-3mol,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0.0015mol

0.1L

4min

=3.75×10-2mol/(L·min),B选项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分析,每2min放出氧气的体积分别为:9.6mL、7.2mL、5.6mL、4.1mL、3.4mL,0~10 min,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逐渐减慢,C选项错误;

D.22.4 m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10-3mol,分解的H2O2的物质的量为2×10-3mol,原溶液中

H2O2的物质的量为4×10-3mol,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D选项正确;

答案选C。

14. 室温下,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冰醋酸,配制成100mL0.1mol·L-1CH3COOH溶液;

②取20mL①中所配溶液,加入20 mL 0.1 mol·L-1NaOH溶液;

③继续滴加a mL 0.1 mol·L-1盐酸,至溶液的pH=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溶液的pH>1

B. ②中,反应后的溶液:

c(CH3COO-)>c(Na+)>c(OH-)>c(H+)

C. ③中,a=20

D. ③中,反应后的溶液,

c(Na+)=c(CH3COO-)+c(Cl-)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冰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所以0.1mol/LCH3COOH溶液中c(H+)<0.1mol/L,其溶液pH>1,A正确;

B.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与原有的CH3COOH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CH3COONa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因CH3COO-水解略有消耗,所以c(Na+)>c(CH3COO-),B项错误;C.②中溶液因CH3COO-水解而呈弱碱性,只需加少量的盐酸即可调整至中性,所以a小于20,C项错误;

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Cl-)+c(OH-),又由于溶液呈中性,得c(H+)=c(OH-),而在两边删去这两离子,所以有c(Na+)=c(CH3COO-)+c(Cl-),D项正确;答案选BC项。

15. 常温下,K a(CH3COOH)=K b(NH3·H2O)=1.75×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0.1mol/L的盐酸滴定0.1mol/L的氨水时,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0.2mol/L的醋酸与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所得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C. pH=3的醋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

D.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3·H2O)>c(NH+4)>c(Cl-)

【答案】AD

【解析】

【详解】A.选择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于反应后溶液溶质的pH吻合,反应后溶质为NH4Cl,溶液显酸性,因此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故A正确;

B.0.2 mol/L的醋酸与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溶液,溶液中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物料守恒

2c(Na+)=c(CH3COO-)+c(CH3COOH),得到c(CH3COO-)+2c(OH-)=c(CH3COOH)+2c(H+),故B

错误;

C.常温下,K a(CH3COOH)=K b(NH3?H2O)=1.75×10-5,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都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二者水解程度相近,溶液pH=7,所得溶液中有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故C错误;

D.pH=3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浓度为10-3mol/L,pH=11的氨水溶液中

c(OH-)=c(NH+

4)=

14

11

10

10

-

-

mol/L=10-3mol/L,等体积混合,一水合氨又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铵根

离子,原氨水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所得溶液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溶液,溶液中

c(NH3·H2O)>c(NH+

4

)>c(Cl-),故D正确。

答案选AD。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16. I.(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

(2)NaH2PO2为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Ⅱ.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K W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

(2)在100℃时,将pH=2的硫酸与pH=12的KOH溶液混合至呈中性,需硫酸和氢氧化钾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Ⅲ.(1)室温下,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使其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NH3·H2O的电离平衡_____(“向左”、“向右”或“不”)移动,此

时溶液中

()

()

-

32c OH c NH H O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 H 3PO 2?

H 2PO 2-

+H + (2). 正盐 (3). 碱性 (4). B >C >A=D (5). 100:1 (6). c(Cl -)>c(NH 4+

)>c(H +)>c(OH -) (7). 向左 (8). 减小 【解析】

【详解】I .(1)H 3PO 2是一元中强酸,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其电离方程式为:H 3PO 2 ? H 2PO 2-

+H +,故答案为:H 3PO 2? H 2PO 2-

+H +;

(2)H 3PO 2是一元中强酸,则NaH 2PO 2为正盐,酸根离子在水溶液里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 2PO 2-

+H 2O ?H 3PO 2+OH -;故答案为:正盐;碱性;

Ⅱ.(1)A 、D 、E 都处于25℃时,K w 相等,B 点c(H +)和c(OH -)都大于E 点的c(H +)和c(OH -),并且E 点的c(H +)和c(OH -)大于A 点c(H +)和c(OH -),c(H +)和c(OH -)越大,K w 越大,故B >C >A=D=,故答案为:B >C >A=D ;

(2)若处在B 点时,pH=2的硫酸中c(H +)=10-2mol/L ,pH=12的KOH 中c(OH -)=1mol/L ,溶液显中性,需硫酸和氢氧化钾的体积比为:100:1,故答案为:100:1;

Ⅲ.(1) 室温下,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使其恰好完全中和生成氯化铵和水,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NH 4+

+H 2O NH 3?H 2O+H +,

所以溶液的pH <7,则c(H +)>c(OH -),氯离子不水解,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 -)>c(NH 4+

)>c(H +)>c(OH -),故答案为:c(Cl -)>c(NH 4+

)>c(H +)>c(OH -);

(2)氨水中存在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NH 4+

多,所以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一水合氨浓度增大,所以此时溶液中

()

()

-

32c OH c NH H O ?变小,故答案为:向左;减小。

17. 用滴定法测定某醋酸溶液样品中醋酸的含量,操作如下已知:该条件下,醋酸和NaOH 以物质的量1︰1反应时得到溶液的pH 为8.7。

i.准确量取10.00 mL 醋酸溶液样品,加入蒸馏水至总体积为100.00 mL ,取其中20.00 mL 进行滴定实验,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 变化;

ⅱ.逐滴滴入0.1000 mol/L 的NaOH 溶液,当酸度计显示pH=8.7时停止滴定,记录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V(NaOH); ⅲ.平行测定多次(数据见表1); iv.分析处理数据。 表1:实验数据记录表 编号

1 2 3 4 V(NaOH)/mL

23.99

25.00

24.01

24.00

(1)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

(2)第1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 点溶液:()()

-+3c CH COO

)()+

-

3

c Na

=c CH COO

C.c 点溶液:()()()()

+-+-3c Na >c OH >c H >c CH COO (3)滴定过程中,从a 点到c 点水电离出的(

)-

c OH 逐渐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用

平衡移动原理解释:___________。

(4)根据表1中的有效数据,计算消耗的NaOH 溶液的平均体积V(NaOH)=__________mL 。该醋酸溶液样品中醋酸的含量是__________g/100mL 。()3M CH COOH =60g/mol ????

【答案】

(1). CH 3COOH ?CH 3COO -+H + (2). ab (3). 增大 (4). 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H +,随着 NaOH 加入,CH 3COOH 浓度降低,醋酸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弱 (5). 24.00 (6). 7.2 【解析】 【分析】

(2) a 点为醋酸溶液,存在醋酸和水的电离;b 点溶液溶液呈中性,结合电荷守恒判断;c 点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CH 3COO -)>c(OH -); (3)从 a 点到 c 点,醋酸浓度逐渐减小,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弱;

(4)第2次实验误差较大,应舍弃,NaOH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3、4三次实验平均体积,滴定终点,满足n(CH 3COOH)=n(NaOH),以此计算。

【详解】(1)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 ?CH 3COO -+H +,故答案为:CH 3COOH ?CH 3COO -+H +;

(2) a .a 点为醋酸溶液,存在醋酸和水的电离,则c(CH 3COO -)<c(H +),故a 正确; b .b 点溶液溶液呈中性,c(OH -)=c(H +),溶液中存在c(Na + )+c(H +)=c(OH -)+c(CH 3COO -),则c(Na +)=c(CH 3COO -),故b 正确;

c .c 点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CH 3COO -)>c(OH -),应为c(Na + )>c(CH 3COO -)>c(OH -)>c(H +),故c 错误; 故答案为:ab ;

(3) 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H +,从 a 点到 c 点,随着 NaOH 加入,醋酸浓度逐渐减小,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弱,故水电离出的(

)-

c OH

逐渐增大;故答案为:增大;溶液

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H +,随着 NaOH 加入,CH 3COOH 浓度降低,醋酸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弱;

(4) 第2次实验误差较大,应舍弃,NaOH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3、4三次实验平均体积,则V (NaOH )

=23.9924.0124.00

3

++mL=24.00mL ,滴定终点,满足n (CH 3COOH )=n (NaOH ),

则n (CH 3COOH )=0.024L×0.1000 mol?L -1=0.0024mol , 该醋酸溶液样品中醋酸的含量是1000.002460/200.01mL

mol g mol

mL

L

?

?==72g/L=7.2g/100mL ,故答案为:24.00;7.2。

【点睛】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明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因素。 18. NaOH 溶液可用于多种气体的处理:

(1)2CO 是温室气体,可用NaOH 溶液吸收得到23Na CO 或3NaHCO

①23Na CO 俗称纯碱,因23CO -

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写出23CO -

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写出等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已知25℃时,23CO -

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4h K =210mol/L ﹣?,当溶液

-2-33c HCO :c CO =20:1()()时,溶液的pH=________。

②泡沫灭火器中通常装有NaHCO 3溶液和243Al (SO )溶液,请写出这两种溶液混合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2NO 可用NaOH 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为:

23222NO +2NaOH=NaNO +NaNO +H O 含0.2 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 mol 2NO 恰好完全

反应得1 L 溶液A ,溶液B 为0.11mol L ?﹣ 3

CH COONa 溶液,则两份溶液中-

3c(NO )、-2c(NO )和3c(CH 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已知2HNO 的电离常数41a K =7.110mol L ﹣﹣??,

3CH COOH 的电离常数51a K =1.710mol L ﹣﹣??).可使溶液A 和溶液B 的pH 相等的方法是

________.

A.向溶液A 中加适量NaOH

B.向溶液A 中加适量水

C.向溶液B 中加适量NaOH

D.向溶液B 中加适量水

(3)烟气中的2SO 会引起酸雨,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2SO 的过程中,溶液中23H SO 、

3HSO -、23SO -三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a)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用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3mol 的溶液,吸收标准状况下的SO 2 44.8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

②图中pH=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2--3

3c Na 2c SO c HSO ()>()>() B.+2--3

323c(Na =c(SO )+c(HSO )+c(H SO )) C.+-233

c(OH =c(H +c(H SO +c())HSO ))﹣

D.+-2-+3

3c(Na c(HSO c(SO c(H =c(OH ))﹣)>)>)> 【答案】 (1). CO

23

-

+H 2O ?HCO 3

-+OH - (2).

+-2--+33c(Na )>c(HCO )>c(CO )>c(OH )>c(H )

(3). 9

(4).

Al 3++3

HCO 3-═Al(OH)3↓+3CO 2↑ (5). c(NO 3-

)>c(NO 2

-)>c(CH 3COO -) (6). AD (7).

Na 2SO 3、NaHSO 3 (8). A 【解析】

【详解】(1)①CO 23-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写出CO 23-

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

+H 2O ?HCO 3-

+OH -,等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混合溶液中,CO 23-

水解程度大于HCO 3-

的水解程度,故HCO 3-

的浓度大于CO 23-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

-2--+

33

c(Na )>c(HCO )>c(CO )>c(OH )>c(H );CO

23

-

水解常数K h1=

323()()

(?)

c HCO c OH c CO --- =2×10-4,当溶液中c (HCO 3-

):c (CO 23-

)=20:1时,c (OH -)=10-5mol/L ,由水的离子积Kw 可知,c (H +)=10-9mol/L ,所以pH=-lg10-9=9;

故答案为:CO 23-+H 2O ?HCO 3-+OH -;+-2--+

33c(Na )>c(HCO )>c(CO )>c(OH )>c(H );9;

②Al 2(SO 4)3与NaHCO 3混合时能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为Al 3++3 HCO 3-

═Al(OH)3↓+3CO 2↑,故答案为:Al 3++3 HCO 3-

═Al(OH)3↓+3CO 2↑; (2) 0.2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mol NO 2恰好完全反应得1L 溶液A ,由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得到溶液A 中NaNO 3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NaNO 2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溶液B 为0.1mol?L -1的CH 3COONa 溶液;HNO 2的电离常数K a =7.1×10-4mol?L -1,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1.7×10-5mol?L -1,说明CH 3COOH 酸性小于HNO 2的酸性,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亚硝酸根离子水解程度,溶液B 碱性大于A 溶液,两溶液中c(NO 3-

)、c(NO 2-

)和c(CH 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 3-

)>c(NO 2-

)>c(CH 3COO -); 使溶液A 和溶液B 的pH 相等:

A .向溶液A 中加适量NaOH ,增大碱性,可以调节溶液pH 相等,故正确;

B .溶液B 碱性大于A 溶液,向溶液A 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不能调节溶液pH 相等,故错误;

C .溶液B 碱性大于A 溶液,向溶液B 中加适量NaOH ,溶液pH 更大,故错误;

D .向溶液B 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可以调节溶液pH 相等,故正确; 故答案为:c(NO 3-

)>c(NO 2-

)>c(CH 3COO -);AD ;

(3)①标况下44.8L 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2mol ,而NaOH 为3mol ,根据反应

2OH -+SO 2═SO 23-

+H 2O 、OH -+SO 2═HSO 3-

可知,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 2SO 3、NaHSO 3;

②A .由电荷守恒可知,c(H +)+c(Na +)═2c(SO 23-

)+c(HSO 3-

)+c(OH -),中性溶液则c(H +)═c(OH -),则c(Na +)═2c(SO 23-

)+ c(HSO 3-

),所以c(Na +)>2c(SO 23-

),而图可知pH=7时,c(SO 23-

)= c(HSO 3-

),则c(Na +)>2 c(SO 23-

)>c(HSO 3-

),故A 正确;

B .由电荷守恒可知,c(H +)+ c(Na +)═2c(SO 23-

)+ c(HSO 3-

)+ c(OH -),中性溶液则c(H +)═c (OH -),则c(Na +)═2 c(SO 23-

)+ c(HSO 3-

),c(SO 23-

)≠c (H 2SO 3),故B 错误; C .pH=7时,c(H +)= c(OH -),故C 错误;

D .SO 23-

+H 2O ?HSO 3-+OH -,HSO 3-

?H ++ SO 23-

,亚硫酸两步水解,则离子浓度为c(Na +)>c(HSO 3-

)= c(SO 23-

)>c(H +)= c(OH -),故D 错误; 故答案为:A 。

【点睛】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图象中曲线变化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19. I .一定温度下,向1L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222HI(g)H (g)+I (g),

H 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0-2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HI)=____。该温度下,22H (g)I (g)2HI(g)+的平衡常数

K =____。

(2)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原来的2倍。

a .平衡常数

b .HI 的平衡浓度

c .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平衡时2H 的体积分数

(3)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υ正=k 正?c 2(HI),逆反应速率为υ逆=k 逆?c (H 2)?c (I 2),其中k 正、k

为速率常数,则k 正=____(以K 和k 逆表示)。

Ⅱ.已知K a 、K b 、K w 、K h 、K sp 分别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 .它们的大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常温下,CH 3COOH 在水中的K a 大于在饱和CH 3COONa 溶液中的K a

d .一定温度下,在CH 3COONa 溶液中,K w =K a ·K h

(2)25℃时,将a mol·L -1的氨水与0.01 mol·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H +

4)=c (Cl -),则溶液显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K b =________。

(3)已知:25℃时,HA 的K a =1×10-6,则25℃时,浓度均为0.01mol·L -1的HA 与NaA 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4)已知常温下Fe(OH)3和Mg(OH)2的K sp 分别为8.0×10-38、1.0×10-11,向浓度均为0.1 mol·L -1的FeCl 3、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液,要使Fe 3+完全沉淀而Mg 2+不沉淀,应该调节溶液的pH 范围是________(已知lg2≈0.3)。

【答案】 (1). ()0.1mol /L min ? (2). 64 (3). b (4).

k K

(5). ad (6). 中 (7). 9

10a 0.01

-- (8). 酸 (9). 3.3pH<9≤

【解析】 【分析】

按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等定义判断正误、结合已知条件列式求解,电解质溶液中始终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充分运用守恒关系、结合已知条件求解;

【详解】I .(1) 由图可知2min 内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mol ,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9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 月考数学(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已知集合,集合 ,则()A.B.C.D. 2. 如图,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 () A.B.C.D. 3. 已知,,三点共线,则的取值是() A.-6 B.-7 C.-8 D.-9 4.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若分别为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在正方体下底面上的射影面积为 () A.1 B.C.D.

5. 在空间给出下面四个命题(其中为不同的两条直线,为不同的两个平面):①,;②; ③;④,,,,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6. 棱长为的正方体的8个顶点都在球的表面上,则球的表面积为()A.B.C.D. 7. 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的直观图,则的面积是() A.6 B.C.D.12 8. 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的侧面积与全面积的比是() A.2:3 B.4:9 C.3:2 D.4:1 9. 方程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A.B.C.D. 10. 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C.D. 11. 不重合的三个平面最多可以把空间分成()个部分 A.4 B.5 C.7 D.8 12. 点在正方形所在平面外,,则与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B.C.D.

二、填空题 13. 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4. 直线经过原点和,则它的倾斜角是__________. 15. 经过作直线,若直线与连接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16. 如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与平行; ②与是异面直线; ③与是异面直线; ④与是异面直线;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1)求经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2)求经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的一般方程. 18. 已知指数函数,时,有. (1)求的取值范围; (2)解关于的不等式.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熔点高 B.都含有碳元素 C.大多数属于非电解质 D.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A.氢气 B.水煤气 C.天然气 D.液化气 3.石油主要成分不包括 A.烷烃 B.卤代烃 C.环烷烃 D.芳香烃4.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便于分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提高汽油的质量 5.对乙烯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合成塑料 B.合成橡胶 C.果实催熟 D.气体燃料6.键线式是所表示的物质是 A.丙烯 B.丙烷 C.丁烯 D.丁烷 7.常温常压下密度小于水的液体是 A.溴苯 B.四氯化碳 C.硝基苯 D.乙酸乙酯8.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有机物是 A.CH3CH3 B.CH2=CHCH2OH C.CH2OHCH2OH D.CH≡CH 9.甲醇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消除反应 B.酯化反应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1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用的试剂是 A.金属钠 B.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 D.胆矾11.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A.CH3=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 12.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以下溶液中,放置片刻后,与加热前相比,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13.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是 A.乙苯 B.邻二甲苯 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14.与氢氧化铜、金属钠、碳酸钠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A.乙二醇 B.乙醛 C.苯甲酸 D.乙酸乙酯15.在1。013×105Pa下,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沸点/℃ 正丁烷[CH3CH2CH2CH3] -0。5 正戊烷[CH3(CH2)3CH3] 36。1 异戊烷[CH3CH2CH(CH3)CH3] 27。8 新戊烷[CH3C(CH3)2CH3] 9。5 正己烷[CH3(CH2)4CH3] 69。0 A.在标准状况时,新戊烷是气体 B.在1。013×105Pa、20℃时,C5H12是液体 C.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降低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0-20XX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Si 28 Cl 35.5 Ba 137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SiO3、H2S、CO2B.Cu(OH)2、CH3COOH、C2H5OH C.H2SO3、Ba(OH)2、BaSO4D.H2O、NH3·H2O、H3PO4 2.比较纯水在25℃和100℃的pH,前者与后者的关系 A.前者大B.前者小C.相等D.不能确定3.下列情况下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4.下列物质加入到氨水中,既能使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又能使溶液的pH降低的是 A.少量盐酸B.少量烧碱 C.少量NaCl固体D.少量NH4Cl固体 5.对于可逆反应:A2(g)+3B 2(g )2AB 3(g)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6.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醋酸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 D.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可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7.某酸溶液,其c(H+)=0.1mol/L,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A.一定大于0.1mol/L B.一定小于0.1mol/L C.一定等于或小于0.1mol/L D.无法确定 8.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A.67% B.50% C.25% D.5% 9.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酸,如大量喝水,则胃液的pH与所喝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10.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2气体和2mol Y2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 2(g)+2 Y2(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n mol X—X键断裂的同时2n mol Y—Y键断裂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X 2 、Y2、Z的浓度比为1:2:2 D.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与pH=3的醋酸反应比与pH=4的盐酸反应慢 B.c(H+)=10-3mol/L的强酸和c (OH-)=10-3mol/L的弱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pH相等,体积也相等的硝酸溶液和硫酸溶液,n(H+)也相等 D.中和10mL0.1mol/L氨水与中和100mL0.01mol/L氨水,所用同一浓度盐酸的体积不同 12.等量的盐酸分别用pH=11和pH=10的氨水中和,设消耗氨水的体积前者为V a,后者为V b,则V a、V b 关系正确的是 A. 10Vb<Va B. Vb=10Va C. Vb<10Va D. Vb>10Va 13.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 (NH4+)=2×10-5mol/L、c(Cl-)=6×10-5mol/L、c (Na+)=1.9×10-5mol/L、 c (NO3-)=2.3×10-5mol/L、c (SO42-)=2.8×10-5mol/L,则此酸雨的pH约为 A. 3 B. 4 C. 5 D. 6 14.可逆反应:A2(?) + B2(?)2AB(?);ΔH=-QkJ/mol,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n(AB)的变化如下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B2及AB均为气体,Q>0 B.AB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0 C.AB为气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D.AB为固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15.有甲、乙、丙三瓶体积相等,浓度均为1 mol/L的HCl溶液,将甲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乙中加入 少量CH3COOK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丙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 滴定上述三种溶液,则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乙﹥甲 D.甲=乙﹥丙 16.pH相同的醋酸与盐酸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 则m和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17.用水稀释0.1 mol/L的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c(NH3?H2O) B.c(NH3?H2O)/ c(OH-) C. c(H+)与c(OH-)的乘积D.n (OH-) 18.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时,能使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A.增加碳酸钠固体的量 B.一倍的增加碳酸钠固体的量和盐酸的量 C.减少一倍盐酸的用量且浓度加倍 D.增加一倍盐酸的用量且浓度减半 19.在一密闭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存在2NO + O22NO2(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 到平衡,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恒温恒压时充入NO B.恒温恒容时充入O2 C.恒温恒压时充入N2D.恒温恒容时充入N2 20.为了更好表示溶液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概念,AG=lg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H+) c(OH-) pH pH pH pH v正 V逆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数学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数学 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下列集合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1,2,3,3,} B .{全体有理数} C .0={0} D .不等式x -3>2的解集是{x|x>5} 2.已知集合A 满足A ?{1,2},则集合A 的个数为( ) A .4个 B .3 个 C .2个 D .1个 3.设A ={x|-1a},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a ≥3} B .{a|a ≤-1} C .{a|a>3} D .{a|a<-1} 4.设集合M ={m ∈Z|-32} 9.函数f(x)=-x 2+2(a -1)x +2在(-∞,4)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5 B .a ≥3 C .a ≤3 D .a ≤-5 10. 已知函数y f x =+()1定义域是[]-23,,则y f x =-()21的定义域是 ( ) A.[]052 , B.[]-14, C.[]-55, D.[]-37,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 化学试卷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 2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 充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1 2 O2(g) △H = +241.8kJ/mol H2(g)+ 1 2 O2(g) =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吸热 2.4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 10.已知4NH3 + 5O 2 = 4NO + 6H2O,若反应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 v(NH3)=5v(O2) B.5 v(O2)=6 v(H2O) C.2 v(NH3)=3v(H2O) D.4 v(O2)=5v(NO) 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质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 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 + yB(g)zC(g)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 + y <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下降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灵璧一中高一化学学科组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6题为选择题,分值48分,Ⅱ卷17、18为填空题,19题为推断题,20题为实验题,21题为计算题,分值52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试卷分析 1、整体分析

满分有3人,90-99有92人,80-89有187人,70-79有260人,60-69有320人,不及格有1249人,从及格以上来看符合正态分布,数据合理。 从考试情况来看,第4、9、11、12、13和20题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知道溶液、胶体和浊液的 区别和联系,知道肢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还要了解胶体中胶粒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胶粒 的概念,误以为1molNaCl中有1mol胶粒。 第9题和第11题: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审题不清,误把原子数看成分子数做题导致 错误较多。对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 很好掌握标准状况和气体与22.4的关系。 第12题和第13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离子方程式,以及运用离子共存条件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共存情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 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8题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溶液配制的填空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回答言语不够严谨,如在第(2)小题中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量筒,但没有指明量筒的规格,导致失分;2、第(4)小题得分情况很不好,不理解溶液配制的具体顺序;3、误差分析中仰视与俯视导致的误差容易颠倒。 相应措施: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化学用语要规范,不丢三拉四。 第19题 命题意图:本题为离子推断题。重点考察通过物质之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 推断离子,特别突出常见反应的考察。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镁不知道写沉 淀符号。2、离子共存条件不熟练,不会根据现象判断何种离子在反应。3、离子 检验不熟悉,检验氯离子时只知道加入硝酸银而不知道加入硝酸来检验。 相应措施: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 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20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探究的过程与实验顺序。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物质探究不熟悉,心生胆怯。对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看不懂,不知道各种装置的作用,不会从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还有审 题不清,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 —19,Na—23,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12题每题2分,13-20题每题3分):1.“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一些不法分子向鲜牛奶中混入了有机化工 原料三聚氰胺,以提升牛奶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尿素CO(NH2)2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C3H6N6,制作成本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B.尿素是人身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三聚氰胺属于烃D.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 2.下列有机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三溴笨酚B.聚乙炔C.乙稀D.甲笨 3.冬季所用的护肤品的有效成分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着一层吸水和保水的物质,因而感觉舒适而不干燥,下列物质中可能被采用的是 A.乙醇B.丙三醇C.甲醇D.聚氯乙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苯和间二甲苯B.苯和甲苯 C.一氯甲烷和二氯乙烷D.苯酚和苯 5.某同学在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的时,取0.5mol/L CuSO4溶液和1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然后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加入乙醛太多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6.“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⑥加聚反应 A.②B.①④C.②⑥D.③⑤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甲烷杆菌 B.疯牛病病原体 C.噬菌体 D.乙肝病毒 2.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没有染色体 C.其核外物质没有核膜包被着 D.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大肠杆菌与蓝藻 B.大肠杆菌与病毒 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D.酵母菌与病毒 5.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蓝藻、香菇 B.烟草、变形虫、链霉菌(放线菌) C.小麦、番茄、杨树 D.酵母菌、灵芝、土豆 6.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D.变小、变多、变亮 7.某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鱼类的季节性迁徙捕食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8.蓝藻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前者 ( ) A.无核膜 B.无细胞壁 C.无细胞膜 D.无DNA

9.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 A.蓝藻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B.蓝藻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C.蓝藻虽然是原核细胞,但是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色素。 D.蓝藻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0.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2. 下列各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噬菌体和衣原体 B.衣藻和放线菌 C.蓝细菌和支原体 D.细菌和霉菌 1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14.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 要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②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③ 1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 16.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A.C 5H 11 O 2 NS B.C 3 H 7 S C.C 4 H 11 O 2 S D.C 5 H 10 O 2 N 图1 图2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反思中 -----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矿务局中学刘花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与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虽然都就是基本知识与实验,但就是比较灵活。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与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5题共45分。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16—19题共31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性题20题共12分。第四题计算及分析题21题共8分。卷面分4分。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与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就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1、 2、 3、5、8做得相对好些。 4、7、10、12、14做得较好。 5、9、11、13、15做得较差。第5小题考查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学生算错的较多。第9题考察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的多少。11题考察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映的影响。13题同11题考察内容一样形式不同。15题图像的方式考察外界条件的改变可逆反应的影响。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1 2 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1 2 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现有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的是( )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③HCl(aq)+NH3·H2O (aq)=NH4Cl(aq)+H2O(l)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A.①和② B.③ C.④ D.以上都不对 3.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g)+10Cl2(g)=4PCl5(g) Δ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 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 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 C.Cl—Cl键的键能为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kJ·mol-1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 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 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1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

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淋巴和组织液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 C.氨基酸、尿素、胰岛素、血浆蛋白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D.新陈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浆中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体液调节 B.此过程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C.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制和图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相同 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3.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相关疫苗正在研制当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专一性侵染人体T细胞 B.人体的免疫系统越强越好,这样才能及时消灭病毒 C.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有赖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 D.无症状感染者体内病毒被人体免疫系统全部清除,不具有传染性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相互拮抗 B.环境因素能够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C.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D.在番茄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即可获得无子果实 5.某同学为了研究与植物生长素(IAA)有关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B.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的生长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生长素在上胚轴中是极性运输的 6.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2可以表示“S”型增长的种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增长曲线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1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针对我校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本组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得分率及通过率 符合哈尔滨市试题题型和难度要求,试题既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又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具备较好的层次与区分度。 二、答题中体现出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成就 1、基础知识扎实,知识掌握准确 从统计结果看第1、2、6、10题得分率和高超过了90%,第3、4、5、7、8、9、13、14题得分率比较高,超过了80%。这些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情况,学生的成绩较为理想,反映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双基”的掌握情况达到了课标的要求,试题将双基的考察置于问题情境中。试题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新闻报道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素材,生成问题,图文并茂使学生感到亲切,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学生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化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例如:第34题B到C 过程中气球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图示信息提炼出镁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这个信息的获取,再结合理化知识来解释A到B过程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注意审题、思路清晰,体现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第31题第(1)增大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供给燃烧充足的氧气,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在烟囱上安装净化过滤装置,建议有的同学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脱硫没技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第35提连接成一个五角星,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希望,实现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体现了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第29题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魔术中的奥秘,体现了学生具有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的思维的结合能力,并能用较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达一个化学变化发生的实质过程。 4、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逐渐提高 第36题:表格部分 5、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试卷中的第15题和37为计算题,第15题的难度不大,通过率为57%,第37题最后一问有一定的区分性,通过率为25.7%,体现了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的过程计算、综合司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答卷中发现的问题与今后的对策 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教育教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 2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 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12 N 2(g)+CO 2(g) ΔH =-373.2 kJ ·mol -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 的是( ) A.NH 3(g)+ 4 5 O 2(g)NO(g)+ 4 6 H 2O(g);ΔH =-a kJ ·mol -1 B.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ΔH =-b kJ ·mol -1 C.2CO(g)+O 2(g)2CO 2(g); ΔH =-c kJ ·mol -1 D.CH 3CH 2OH(l)+ 2 1 O 2(g)CH 3CHO(l)+H 2O(l);ΔH =-d kJ ·mol -1 4、将浓度为0.1 mol ·L -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 B .K a (HF) C.c F - c H + D. c H +c HF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 <0、ΔS >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 .NH 4HCO 3(s)===NH 3(g)+H 2O(g)+CO 2(g) ΔH =+185.57 kJ/mol 能自发进行, 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 发性的判据 D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6、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 和1 mol B 发生反应2A(g)+B(g) 3C(g) +D(s),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1.2 mol ·L -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仍为1.2 mol ·L -1的是( ) A .4 mol A +2 mol B B .3 mol C +1 mol D +1 mol B C .3 mol C +0.5 mol D D .1.6 mol A +0.8 mol B +0.6 mol C +0.6 mol D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2017学年高一年级第4次月考试题 数学理科 1.已知集合{1,0,1}A =-,集合{124}x B x =≤<,则A B 等于( ) A .{1,0,1}- B .{1} C .{1,1}- D .{0,1} 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3y x = B .2x y = C .24y x =-+ D .y x = 3.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045,腰和上底长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该平面图形的面积等于( ) A .122+ B .21+ C .12+ D .22+ 4.设12 log 3a =,0.21()3b =,132c =,则( ) A .a b c << B .c b a << C. c a b << D .b a c << 5.如图,l αβ=,A α∈,B α∈,C β∈,C l ?,直线AB l D =,过,,A B C 三点确定的平面为γ,则平面,γβ的交线必过( ) A .点A B .点B C.点 C ,但不过点 D D .点C 和点D 6.如图是一正方体被过棱的中点,M N 和顶点1,,A D C 的两个截面截去两个角后所得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为( )

7.两个平面平行的条件是( ) A .一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 .两个平面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8.点,E F 分别是三棱锥P ABC -的棱,AP BC 的中点,6AB =,8PC =,5EF =,则异面直线AB 与PC 所成的角为( ) A .090 B .045 C. 030 D .0 60 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M N 分别为,AC PC 上的点,且//MN 平面PAD ,则( ) A .//MN PD B .//MN PA C. //MN AD D .以上均有可能 10.已知正三棱锥的侧棱长是底面边长的2倍,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33 C. 12 D 3

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卷

期中测试模拟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 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 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 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