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

余匡复

内容提要

“《浮士德》是歌德的精神自传”这一结论不能涵盖《浮士德》全部丰富的思想内容,但它却是打开《浮士德》丰富思想宝藏的一把钥匙。

浮士德变化中的精神世界—主观世界反映了欧洲300多年变化中的物质世界——客观世界浮士德这个特殊个体反映了人类这个普遍群体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思考;《浮士德》还是诗化形式(不是“散文化”形式)的歌德思想的百科全书。

歌德(1794-1832)的诗剧《浮士德》是欧洲文学史上最艰深难懂的作品,连德国人都对它望而生畏。许多德国人只看它易读的上部,不敢翻开它深奥的下部。自1832年《浮士德》全剧发表以来,研究《浮士德》的论著已有几千种,到本世纪之初(《浮士德》发表100周年时)就已达2千种之多。从歌德的同时代人谢林、黑格尔到当代的《浮士德》研究专家,对这部名震环宇的巨著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纳粹统治者——希特勒也要利用《浮士德》,他的御用文人竟把希特勒这个法西斯头子比喻为浮士德,把希特勒的对外侵略比喻为浮士德开拓事业,把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浮士德精神比喻为纳粹党的战斗精神……。可见,对《浮士德》,既有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也有政治上的歪曲利用。

歌德为创作《浮士德》贡献了一生,从20来岁写到80来岁。歌德自己把写《浮士德》看作是他一生的“主要工作”。当他临死前一年(1831年)完成了《浮士德》后,他曾欣慰地对他晚年的挚友艾克曼说:“我这一生的今后岁月可以看作是一种无偿的赠品,我是否还工作或做什么工作,事实上都无关紧要了。”[1]但歌德生前却没有把他化费一生心血的《浮士德》全部发表,他把全稿封装捆扎之后,请艾克曼把全稿在他死后再予刊印。(歌德生前发表的仅是《浮士德》的第一部、第二部的第三幕及第一幕的一部分)。歌德在他临死前五天,在给好友威廉·封·洪堡的长信中对此作过解释,他写道:“……我从计划写作浮士德至今已有60年之久……毫无疑问,如果能在生前将这份严肃认真的傻事办成,奉献给我衷心感激的远近各处的亲爱的朋友,让他们与我共享这一作品并听到他们的反应,那将是一种无比快慰的事当今的世界荒唐而纷乱,所以我相信,我在这项奇异的工作上所付出的诚实的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将得不到好报,它将被抛在一边像一个报废了的破船躺在沙滩上,接着被时光的沉沙掩埋,指导糊涂行为的糊涂的学说正统治着这个世界。”[2]

歌德的一生充满了精神上的痛苦(正是这种痛苦使歌德写下了不朽之作),歌德一生又常为人误解,遭人抨击。可是歌德的本性又不善争论,不爱争论。这一切使歌德不愿把复杂的《浮士德》在他生前全部发表。具体的原因也许可归纳为下面三个[3]:《浮士德》并不是超越时代的,全剧有具体针对性的段落可能会引起争论,遭到非议,歌德讨厌这种争论和非议。[4]浮士德内容非常复杂,它的全部发表必然引起各种人等对《浮士德》的各种看法,歌德不愿在生前看到对他的作品的种种误解。歌德认为自己这部工作了60年的诗剧是一部并非常人所能知解的不适合大众胃口的严肃的作品。他认为“凡是适合大众胃口的,就广为流

传……而严肃的真正优秀的作品难以取得同样的成功。”[5]他断然不愿在生前看到他年的心血“象破船一样躺在沙滩上”受到冷落。[6]不仅仅是《浮士德》的内容,它在当时十分超前的(前卫的)形式也难使当时的读者理解和接受我们今天的许多读者也许还不能全部理解和接受《浮士德》的荒诞、象征、幻想、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手法。《浮士德》极富哲理的内涵、它的概括力、它对许多问题诗化的象征性解答——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决定了它复杂的形式,使《浮士德》变得莫测高深。但歌德追求的正是“莫测高深”,他说“我毋宁更认为,一部作品愈莫测高深,愈不易凭知解力去理解,也就越好。”[7]

正因为《浮士德》是复杂的,立体的、哲理的,所以《浮士德》才如此吸引人,如此说不尽,如此解释不完,如此有价值。歌德1831年7月20日写完《浮士德》全稿后给瑞士画家和艺术史家约翰·亨利·迈耶(1760-1832)的信中曾这样写道“现在全稿放在我的面前,只有很小的地方我还须加以改正,我把它封好,然后它将增加我以后几卷的特殊份量。象人类历史和世界历史一样,最后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它肯定会使那些善解神色、暗示和小小指点的人感到高兴,他甚至会发现比我能给的更多的东西……”[8]

一部复杂的、哲理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往往在接受过程中超过了作者原来想象,这在接受史上屡见不鲜。

歌德在他的自传著作《诗与真》里(中译本书名改为《歌德自传》)说“我所写出来的一切,只是一大篇自白的片断,这本小书(指《诗与真》——余注)就是

想使这篇自白变得完整的一个大胆的尝试。”[9]歌德的每一作品,甚至一首小诗都有创作的契因和缘起,都是他经历、感受、体验、思想的产物。《浮士德》是歌德创作了一生的作品,因此它反映了歌德一生的经历和一生的思想感受。《浮士德》全剧虽然思想非常丰富,但它的核心是浮士德的精神发展。了解歌德所处的时代,歌德的经历,歌德所受的影响及歌德的精神发展是理解浮士德精神发展的前提。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谁要是不能置身于歌德的《浮士德》所表现的那个追求和怀疑的时代,就会把《浮士德》看成一部奇怪的作品。”[10]

从浮士德精神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我们随处发现歌德自身精神发展的影子。象浮士德一样,歌德的精神发展同样经历了知识追求→爱情、感官享乐追求——政治权力追求——美的文艺追求——事业追求——社会理想追求这几个阶段。我们从歌德创作《浮士德》近60年的全过程中看到了歌德的精神发展全过程,从浮士德的经历中看到了歌德的经历,从浮士德精神发展的几个阶段看到歌德精神发展的几个阶段。《浮士德》全剧融歌德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宗教观、自然观、科学观、美学观……于一体,它是歌德思想的百科全书”。从作品与作者的关系这一个角度来分析,《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精神自传,这部“自传”既反映了歌德实际的生活经历,更反映了歌德自己精神发展和精神追求的经历。

从了解歌德所处的时代和歌德的经历和追求为切人口,再来理解《浮士德》,那么难解难读的《浮士德》便会变得易解易读。但是《浮士德》不能仅仅看作歌德的精神自传而已,它还反映了欧洲自15-16世纪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上叶拜仑逝世为止的300多年的历史发展,艺术地总结了这300多年的欧洲历史变化,并描绘了人类未来社会的理想的图象——人类的前途。

浮士德的经历虽体现了歌德的实际经历,但浮士德却并不等于歌德,因为浮士德是一个艺术形象,不是传记人物。他不仅仅代表一个个人,通过“特殊”反映“一般”,他还代表着人类。浮士德既是一个个体形象,又是一个群体(人类)形象,在浮士德身上体现了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前途和人类的理想。因此,《浮士德》是歌德的精神自传这个结论仅仅是理解《浮士德》丰富思想的一把钥匙,这个结论并不能涵盖《浮士德》的全部丰富内容。

在研究作品浮士德》和作者(歌德)的关系时(《浮士德》是歌德的精神自传),须避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研究文学作品既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价值的。歌德通过浮士德这个形象不是要写他的真正自传(这是《诗与真》的任务),而是要反映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歌德不是要把浮士德一生的经历写得和自己的经历一致,而是要把浮士德的精神世界写得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致。因此,青年歌德虽然没有过与甘泪卿悲剧(《浮士德》女主人公)完全一样的爱情经历,但是浮士德在对甘泪卿恋爱中所显示出来的精神世界却和青年歌德在对他大学时的女友弗里德丽克恋爱中的精神世界相一致。

歌德对《浮士德》究竟体现什么思想这个问题有过一段著名的回答:“人们还来问我在《浮士德》里要体现的是什么观念,仿佛以为我自己懂得这是什么而且说得出来!……恶魔赌输了而一个一直在艰苦的迷途中挣扎,向较完善境界前进的人终于得到了解救,这当然是一个起作用的、可以解释许多问,题的好思想,但这不是什么观念,不是全部戏剧乃至每一幕都以这种观念为根据。倘若我在《浮士德》里所描绘的那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生活能够用贯串始终的观念这样一条

细绳串在一起,那倒是一件绝妙的玩艺儿哩!”[11]这不是说《浮士德》没有思想和核心思想,而仅是说《浮士德》表达了很多思想,因此无法用一个观念或一句话把它们完全概括。

《浮士德》全剧展示了主人公一生的灵魂发展史和人生价值追求史。浮士德的精神发展是全剧的一条主线,他的价值追求目标形成为全剧的戏剧悬念。《浮士德》反映了主人公精神上从小境界到大境界的一个变化中的主观世界,又通过这一变化中的主观世界反映了欧洲300多年变化中的客观世界。

如果根据幕次的先后顺序,《浮士德》涉及的内容有文化教育(第一部——或上部——第一到第四场)、私生子等社会问题(第一部的甘泪卿悲剧)、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第二部——或下部——的第一,四幕)、自然科学(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形成……,第二部第二幕)、美学(诞生“美”的条件,“美”的价值……,第二部第二幕)、文学艺术(第二部第三幕)、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和生产方式(第二部第五幕),最后则涉及人类前途和理想(第二部第五幕)。

《浮士德》取材于世纪德国著名的民间故事书《约翰·浮士德博士的故事》。这部民间故事书虽然旨在宣教(它的副标题叫《给有好奇心的不信神者一个可怕的例子并给他们诚意的警告》),但书中要否定的尘世享乐和科学探讨(原书肯定神造一切,否定科学),客观上却迎合了16世纪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思潮。如果说16世纪的浮士德表现了人对了解外在客观世界的渴望,从而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特色,18世纪歌德的浮士德则通过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对认识自己内在主观世界的渴望,从而体现了歌德时代的特色。文艺

复兴时代,人们更多地要求冲破禁欲主义和宗教束缚宗教蒙昧以理解物质世界——客观世界,而18-19世纪之交历史事件纷至沓来的转折时代,人们已更多地要求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主观世界。

歌德为了要呈现人的精神世界——主观世界,对德国有关浮士德的民间传说进行了改造,并对它反其意而用之。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与魔鬼靡非斯特打赌订约,与民间故事书完全不同了,两者的条件是:魔鬼将尽力满足浮士德提出的种种要求与愿望,但当某个愿望得到实现之后,浮士德面对它的实现高呼:“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并再也提不出别的愿望了,这时,浮士德便得死去,那死后的灵魂便为魔鬼所有,它不能升人天堂,将永远在地狱中受煎熬。这个浮士德能对之高呼“你真美啊”的愿望便成为浮士德的人生最高、最终、最美的追求。歌德的这一改动使《浮士德》有了追求人生价值、追求人生意义的主题。在浮士德不断向“祟高”迈进的追求过程中,靡非斯特是浮士德永不分离的伙伴,他既是浮士德在这一追求过程中内在的一个对立面(即靡非斯特是浮士德自我的一部分,是他自己的内在的阻力),又是外在的一个对立面(即靡非斯特是浮士德精神发展的外在的阻力)。浮士德的精神发展便是一个不断克服、战胜内在和外在的“靡非斯特”的对立统一、对立斗争的辩证过程。靡非斯特这个对立面不但没有阻碍反而促成了事物的发展(正像靡非斯特在第一部第三场“书斋”自我介绍时说的“常想作恶,却反将好事促成。”)这使《浮士德》全剧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使人产生无穷的回味和不尽的联想。全剧叙述了浮士德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愿望,从而体现了浮士德一次比一次更高的境界,与此同时,又显示了一个又一个愿望实现后浮士德一次又一次的新的困惑、痛苦和失望。

歌德60年的《浮士德》创作史实际上记录了歌德一生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生目的的追求史,浮士德一个又一个的愿望正反映了歌德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因此,了解歌德的经历和《浮士德》的创作史是了解《浮士德》何以是歌德精神自传的前提。

歌德60年的《浮士德》创作大抵可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一)《浮士德》第一个创作阶段是1772-1775年间(歌德23-26岁)。当时歌德已从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后(1770年)回到家乡法兰克福挂牌做律师。但歌德无心为别人打官司挣钱(四—五年里只办了二十多件案子),却整日价“不务正业”,舞文弄墨,笔耕不辍,成为歌德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即德国文学史上的狂腌突进运动时期。歌德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浮士德》在文学史上称为《原浮士德》(Urfaust),它的内容、情节主要包括浮士德追求知识和追求爱情这两大经历。《原浮士德》里还没有“天上序幕”(上帝和魔鬼的赌赛)这一场,及魔鬼来到人间在浮士德书斋和魔鬼订约的情节(即定稿本《浮士德》第一部第四场:书斋)。“天上序幕”和第一部第四场“书斋订约”构成全剧(内容和形式)的基本框架,是全剧的核心和纲领,这两场只有到了歌德在人生大舞台上“有一些人生经验”并“四面探索过后”(歌德语)才能写就。它们写成于1800年前后,歌德50来岁的时候。

《原浮士德》写了浮士德追求知识的失望及追求爱情过程中的痛苦。从结构上分析,《原浮士德》中的爱情悲剧是完整的,几乎爱情悲剧的全部场景(除部分文字上的改动外)后来都被移用到定稿本中。歌德青年时代写就的《原浮士德》记下了青年歌德的生活经历。《原浮士德》中涉及的问题有二。一,对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伪科学的不满、对大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不满,二、对市民女子被始乱终弃的命运的同情、对私生子这样一个当时的社会问题的深切关心。这两个问题都是歌德当时的切身经历。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里对他在两所大学学习时的经历有许多的记述,歌德对大学的不满集中在大学教学内容的陈腐和方法的死板上。因此,浮士德的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歌德的不满。歌德从大学回故乡不久就遇上了法兰克福对一个杀死私生子的市民女子的死刑判决案,这一死刑判决对青年歌德精神上震动绝大。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歌德是这一文学运动的主将)普遍关心德国当时的具体社会问题,歌德这部关心市民女子命运及反对歧视私生子的《原浮士德》可以称得上是欧洲“社会剧”的先驱。

《原浮士德》中的爱情悲剧是一部有独特色彩的德国市民悲剧,它同时折射出歌德自己大学时代的爱情痛苦。歌德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时期曾与牧师之女弗里德丽克·布里翁热恋,歌德学成回乡后,却狠心地给她写了一封诀绝信。这个痴心爱着歌德的少女默默地痛苦地承受这一精神打击,她痴心无悔,永守海誓山盟,后来终身不嫁。弗里德丽克的痛苦使歌德深感负疚。德国的歌德专家弗里顿塔尔(Friedenthal)认为歌德把弗里德丽克这个如此单纯美丽并真心爱着他的姑娘狠心抛弃后的负疚心情深深地注人了甘泪卿这一形象之中。正象歌德自己在自传中所说,他不断地把他各时期的经历与感受写进他的文学创作,使自己的创作成为他各时期生活的“自白的片断”。歌德深沉的负疚心情使这部爱情悲剧产生了如此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情感力量,使甘泪卿这一形象光彩照人,成为欧洲文学画廊中最优美的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此外,《原浮士德》中的浮士德那种不愿忍受任何约束的追求和穷究知识本质的倾向完全是狂庵突进时代精神处于“扩张”时期的歌德的精神上的自我写照。正象德国著名歌德研究家特龙芝(Erich Trunz)所说“……他(指歌德—余注)不是要把浮士德这个形象和自己一致起来,而是要把剧中呈示的问题和自己的世界一致起来。”[12]

(二)歌德在青年时代完成了原浮士德后不久。便在1775年(歌德时年26岁)应诸侯小国魏玛的18岁的公爵卡尔·奥古斯特之邀前往魏玛。歌德抵魏玛不久即被邀参与政事,成为魏玛小公国的政治核心集团的中心人物,一时歌德热心从政:开发矿山、裁减军备、修筑公路、兴修水利、疏浚河流……从1775-1786

这年里他几乎没有什么创作,自然也把未完成的《浮士德》搁置了下来。由于歌德在魏玛10年来的热心从政和改革没有获得理想的成功,反而遭到种种的阻碍,这使歌德的精神感到郁闷和窒息,他迫切需要摆脱这无益的宫廷生活,寻求新的精神解脱,追寻一条新的人生之路,从而去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因此,他在1786年悄然离开魏玛前往他渴慕已久的文学之都和艺术之乡的意大利。歌德在意大利(主要在罗马)逗留了二年,他在那里深刻地研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和文化,并且接受了德国美学史家温克尔曼对古代希腊罗马文艺的美学终结。温克尔曼认为古希腊罗马文艺的本质和风格特征即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也即纯朴、宁静、和谐。歌德认为这样的艺术才是艺术美的最高理想,是“美”的最高境界。歌德天生(自然本性)属于文学艺术,他在意大利重新返回文艺的怀抱,在“无聊而空空”(《浮士德》第二部第一幕中浮士德语)的从政后在文艺中他重新找回自我和自己生命的价值。歌德把自己重新定位在文艺上而不是在从政上。但经过从政后歌德的重新从文和他青年时代的从文已有些

不同。青年时代歌德的从文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自发行为——把自己的反抗之声进发出来,一任情感任意倾泻横溢。歌德从政后的从文更多的已是一种自觉行为,即已清醒地估计到自己创作的教育价值。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伟大的戏剧体诗人如果同时具有创造才能和内在的强烈而高尚的思想情感,并把它渗透到他的全部作品里,就可以使他的剧本中所表现的灵魂变成民族的灵魂。我相信这是值得辛苦经营的事业。”[13]从政的歌德为人道主义所驱使,努力企图通过改革增加公国的收人,减轻百姓的负担,改善百姓的生活,因此从政的歌德更多的是“物质的”歌德,而重新从文的歌德是“精神的”歌德,他要通过从文“塑造民族的灵魂”。(即这一时期是歌德经历了自己的“政治悲剧”后进人追求“美的艺术”的时期。)

歌德在意大利两年为《浮士德》增补了两个场面,即“森林和洞窟”(在这一场里,浮士德在林中洞窟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占有甘泪卿,则将给她带来毁灭,不占有甘泪卿,则将给自己带来痛苦……)及“魔女的炼丹房”(这是浮士德从追求知识到追求爱情的过渡场面。在这一场里,浮士德服魔汤返老还童,以便魔鬼带他去“色的世界”寻求满足,以便魔鬼诱引浮士德在“小世界”——酒与色的世界里呼唤出“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1788年歌德从意大利回返魏玛,他自此之后只愿担任公国文化部门的行政工作,虽然这仍是从政,但歌德对从政的幻想已经破灭,因此他把这份工作仅仅看作是他需加以完成的事务而已了。

1790年歌德把他的《原浮士德》题为《浮士德断片》发表,因为它情节不完整,全剧以“教堂”(甘泪卿去教堂向圣母忏悔自己)结束。

(三)1790-1797年间歌德完全中断了《浮士德》创作。1794年歌德与席勒结识,

在席勒的再三的友好敦促下,歌德在1797年下定决心重新提笔续写困难的浮士德。1800年前后歌德写成了“天上序幕”和第一部第四场“书斋订约”,使全剧有了框架和戏剧悬念,1806年完成第一部,1808年第一部发表。

“天上序幕”和“书斋订约”使《浮士德》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内涵,使浮士德的主题涉及的已是人类的前途(“坦坦正道”还是魔鬼的“邪道”?)和人生的价值和人生的追求(浮士德将对什么愿望的实现高呼“你真美啊”。这样,《浮士德》第一部虽然仍继承了《原浮士德》的基本情节,但它已不再是单纯地记录歌德青年时代的学习和爱情经历了,而

是成为浮士德歌德在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道路上的两个精神发展阶段了(追求知识的悲剧和追求爱情的悲剧)。

(四)1806年完成《浮士德》第一部前,歌德已着手写作第二部的第三幕(海伦悲剧),甚至已写及第二部第五幕“子夜”及“埋葬”两场。

1797年至1800年间,歌德为他的《浮士德》写下了一个粗线条的大纲。在这个大纲中,

歌德把第一部中的浮士德写成了追求生活享受的人“小世界”,第二部中的浮士德已是一个追求实践享受、创造享受的人“大世界”。[14]

这一大纲规定了浮士德从“小世界”到“大世界”的大致轨迹,这个轨迹也是歌德自身精神发展的轨迹。歌德1775年去魏玛从政便是歌德迈向“大世界”的第一步,10年从政的失望导致歌德去意大利追求“美的艺术”和“艺术的美”,以便自己创造出这样的艺术来塑造“民族的灵魂”。《原浮士德》是青年歌德的创作,《浮士德》第一部是中年歌德的创作。《浮士德》的第二部则基本上完成于歌德的晚年。1808年出版第一部后直至1824年,歌德又长时期地停止了《浮士德》创作,直至1825年才重新提笔,惨淡经营,孜孜不倦,直至1831年完成。

1827年歌德为《浮士德》第二部第三幕《海伦》的单独发表写过一篇类似“内容简介”的所谓“通告”,歌德写道“浮士德的性格,是在从旧日粗糙的民间传说发展出来的高度上,展示这样一个人物,他在一般的人世局限中感到焦燥与不适,认为据有最高的知识、享受最美的财富,哪怕最低限度地满足他的渴望,都是不能达到的是表达了这样一种精神,他因此向各方面追求,却越来越不幸地转了回来。”[15]

这是歌德自己对浮士德性格的刻划,并说明了这种性格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这段话也是歌德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处境的一个解剖。歌德象浮士德一样,曾向四面追求,他追求过知识、爱情、从政改良,失败后又追求古典艺术理想……任一个个失败,“越来越不幸地转了回来”。

《浮士德》的第二部主要是宫廷情节。从宫廷情节中又派生出海伦情节(即第二、三两幕)。歌德在魏玛的宫廷经历为他写第二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海伦情节又与歌德的意大利之行有密切联系。因此,浮士德的追求知识和爱情(第一部),浮士德的追求政治权力(第二部第一幕)、追求美的艺术和艺术的美(第二部第二、三两幕),不仅在内涵上而且在次序上都与歌德的经历和精神追求相一致。《浮士德》下部(或第二部中)浮士德精神追求的阶段可分为政治(即:权力)追求→艺术追求→事业追求→理想追求。这几个阶段的追求在境界上都脱离了小气,脱离了精神与境界上的“小世界”,即所有这些追求尽管在行为上是个体的,但在本质上却不是为个人的而是为群体的。在内容和结构上,《浮士德》第二部可用八个字概括:即现实(第一幕)→幻想(第二、三幕)→现实(第9幕及第五幕前半)→理想(第五幕结束部分)。歌德对浮士德的艺术追求——美的追求运用了文学上的幻想形式:歌德让浮士德去古希腊的国土上追寻海伦的亡魂,他与海伦亡魂结合并生下儿子欧福良。这象征含意是:歌德试图把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理想精神(海伦)和德国文化(浮士德)结合起来,即试图把为当时德国文化人所美化的希腊精神(理想精神)移植到德国来,让北方的落后闭塞的德国沐浴在南方的希腊文明的阳光之下。但欧福良学飞摔死,海伦重又飞升上天,浮士德追求美的幻想最终成为泡影。歌德到了晚年终于认识到理想的希腊文明无法在落后的德国“安家落户”“繁衍后代”!歌德自己说过(见《歌德谈话录》中译本第150页),欧福良象征他钦佩的拜仑。拜仑可以无所约束,放任自己,但歌德不能,德国的环境(国情)限制了歌德。德国的著名日尔曼学者贡道尔夫

(Gundolf)说“歌德赞颂拿破仑,赞颂拜仑,并不是一个弱者在强者面前奴性的自卑,而是一个受了拘束的狄坦(Ttan,巨神)在羡慕他的弟兄们能够畅所欲为。”[16]拿破仑、拜仑可以畅所欲为并畅所欲言,而歌德则不能浮士德追求美的艺术、追求希腊精神最终成为悲剧。尽管希腊文明在德国不能成为现实,但它可以教育人(浮士德),高瞻远瞩,开阔视野。因此经历了海伦悲剧后的浮士德重回现实(第9幕),在高山之巅立下变沧海为桑田的壮志雄心。浮士德假借魔鬼法力以假乱真,用音乐造成万马千军之势,帮助国王吓退了叛军,国家这才重新获得了稳定,国王为此恩赐给浮士德一片海疆。浮士德从此自己发号施令,头上没有主子,按自己的旨意,率领众百姓建成了事业(第五幕)。这事业即用新的科学技术战胜海水(自然),变沧海为桑田的事业,它同时也是建立新的生产方式的事业。

这一“事业”是歌德没有亲自经历过的,歌德没有建立过这样的事业,但他渴望建立这一事业。歌德从政时,头上一直有主子——公爵,他曾渴望通过“君主教育”把公爵改造成与他一样的人道主义者,这个努力最终证明失败了,这是歌德自己的政治悲剧。在歌德一生中,歌德的政治悲剧同时也是歌德的事业悲剧。

歌德一抵魏玛(1775)至出走意大利(1786)一直在魏玛有一个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对象——贵族女子史泰因夫人。歌德在这10多年里,真诚、坦白、热烈地向这位极有见识、极有修养、极有学问、时带病容面貌极其平平的夫人敞开心扉,诉说他全部内心深处的秘密,虽同住一地,却鱼雁不断。1786年7月9日(歌德从政10年后),在他给史泰因夫人的信中称自己给公爵做事无异是一个“傻瓜”。他写道“谁要是主管行政工作,而不是掌权的主人,那么这个人不是一个市侩就是一个捣蛋鬼或者一个傻瓜。”[17]早在1781年3月10日歌德给史泰因

夫人的信中歌德已对“君主教育”失望,已觉醒到改造公爵的不可能。他写道:“我现在一点也不再感到惊讶,这些君主们大多数都是这么疯狂、愚蠢和荒唐……他(指公爵——余注)最大的毛病我也注意到了。尽管他对善事、好事十分热衷,可是他行善时也不象在为非作歹时那样怡然自得……当他想给自己干点好事的时候,总要干点荒唐的事情出来,那怕是啃蜡烛这样的蠢事他也会干。可惜从这事看出,这是最深刻的本性使然,青蛙生来是水里的动物,尽管它有时也会在旱地上呆一阵。”[18]到了晚年歌德痛心地评价青年时代就结下友情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说:“卡尔·奥古斯特从来没有理解过我。”[19]歌德通过自己的从政理解到头上有主子是如何地妨害着自己去建立事业。浮士德追求事业其实是浮士德追求政治权力(从政)的一个延伸。“从政”导致了政治悲剧,根源是“头上的主子”(权力受限),浮士德追求事业,并建成了事业,它的前提便是“头上没有主子”(权力无限)。浮士德“追求事业”虽不是歌德的经历,却是歌德内心的心声,它反映了歌德从政过程的最深的体验(即:要搞事业必须自己发号施令)。歌德通过浮士德建立事业实现了他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浮士德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不断追求者的形象。他对自己的事业不可能感到满足,这正是永远在追求完美的歌德的精神上的一幅自我肖象。浮士德从自己亲身建立事业的过程中体验到他指挥的黎民百姓还不是“自由的人民”,这海滨的桑田还不是“自由的土地”。已近百岁的浮士德此时此刻尤如已经83岁的歌德一样面对未来的理想,呼唤一个未来的理想世界的出现。浮士德把他能对之高呼“请停留一下,你真美啊”的至高理想凝铸在下述几行诗中:

我愿意看见这人群熙来攘往,

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

那时我将对这一瞬间呼唤:

“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浮士德的这一理想便是歌德的理想。

这一理想世界的核心归结于“自由的土地”和“自由的人民”这两个概念之上,而核心的核心又是“自由”这个概念。这是歌德对完美的人类社会的最高度最集中的概括。这个概括让学者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自由”是个相对概念,它在政治、经济、生活、科学……各个领域中的含意因时代之不同而不同,它随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发展而发展。这个发展永无终点、永无绝期,因此“自由”永远处在不完美中,於是也就永远不存在一个绝对领域里的至善至美的“自由”以及至善至美的“自由的人民”和“自由的土地”。因此歌德的“自由”及他的“自由的人民”和“自由的土地”既是存在的(就其相对意义),又是不存在的,是乌托邦(就其绝对意义)。但正是它的绝对意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体现了浮士德这个人类形象追求的无终极性(无限性)。这个无终极性(即无最终的完美理想和完美目标又正)好反映了(符合了)浮士德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本性。与此同时,浮士德的这种本性又反映了浮士德追求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完美无缺的目标所具有的悲剧性(所以《浮士德》为歌德命名为悲剧)——即追求完美并为此竭尽努力永远是、不得不是悲剧性的!浮士

德的这两种本性正是歌德的本性(是歌德精神上的自我写照)。歌德永远在追求、在积极进取,他的一生便是这方面的明证歌德又永远在追求完美——至善至美。因此歌德的“智慧的最后断案”既反映了现实的歌德的一个现实世界,也反映了不现实的歌德的不现实的理想世界!

最后,笔者要再次强调,把《浮士德》看作是歌德的精神自传(即浮士德的经历和他的精神发展诸阶段其实反映了歌德自己的经历和精神发展诸阶段,浮士德的理想也是歌德自己的理想),这一见解和结论并不能涵盖《浮士德》全部复杂的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一结论必须以熟知歌德一生的经历、所处时代和精神追求的历史为前提,因此这一结论正是进一步深刻理解《浮士德》的一把钥匙。歌德历来强调文艺创作中“通过特殊表现一般”这一基本规律,因此歌德的目的决不是为了把浮士德仅写成为精神上的一个自我,他要通过浮士德这个“特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这个“一般”,反映人的普遍的精神追求、人对自我不断地再认识这个“一般”。歌德通过浮士德写了人类的前途和理想,写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歌德还通过浮士德不断变化中的精神世界——主观世界,反映了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欧洲不断变化中的物质世界——客观世界。第一部第一场浮士德在“夜”中即象征浮士德在15-16世纪的中世纪的黑暗;第二部第三幕欧福良之死象征拜仑之死(从16世纪到歌德时代的拜仑),第二部第一、四两幕写了欧洲封建社会的没落第五幕则写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确立。因此《浮士德》象征地反映了一世纪至拜仑逝世欧洲多年的历史,并对这30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概括。

不过,以上的总结还不能包括《浮士德》的全部内容,还必须添上一句《浮士德》是歌德思想的百科全书,关于歌德的哲学观、文艺观、自然哲学观、宗教观、美

学思想等等,人们都可在《浮士德》中找到答案,这不是“散文化的”答案,而是“诗化的”答案。《浮士德》常看常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与年岁的增长,我们可以从中不断地得到发现、启迪。

注释

[1]《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45页。译文略有改动。

[2]Trunz:《Faust》S.469.C.H.Beck Verlag, München 1944

[3]567 Boerner:《Goethe》,S.144, rororo-Verlag1983.

[4]《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45页。

[8] Horst Hartman: Faustgestalt Faustsage Faustdichtung, Volk und Wissen Verlag, 1985, S. 179.

[9]《歌德自传》(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28页

[10]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9页。

[11]《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47页。

[12] Erich Trunz : Goethes Faust C. H. Beck Verlag, 1994, S.478.

[13]《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28页。

[14]同上 S.430.

[15]同上S.144。译文转引自冯至著《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84页。

[16]转引自冯至:《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17] H. Tummler: Goethe als Staatsmann. S. 25.

[18]梅林:《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91页。

中外文学名著赏析试卷一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句中的“齐”的意思是( ) A .齐国 B .整齐 C .看齐 D .一个姓齐的贤人 2.《三国演义》中许劭评价一个人时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他评价的这个人是( )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袁绍 3.“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这句话是用来评价( ) A .王熙凤 B .薛宝钗 C .袭人 D .王夫人 4.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是( ) A .《前茅》 B .《恢复》 C .《女神》 D .《战声集》 5.瞿秋白曾评价茅盾的一部作品时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指的是( ) A .《子夜》 B .《腐蚀》 C .《蚀》 D .《林家铺子》 6.下列哪一部作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话剧开始走向成熟( ) A .《雷雨》 B .《日出》 C .《北京人》 D .《原野》 7.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是( ) A .《文艺心理学》 B .《悲剧心理学》 C .《无言之美》 D .《谈美》 8.《哈姆莱特》中忠于友谊,富于正义感的哈姆莱特的好友是( ) A .罗森格兰兹 B .吉尔登斯吞 C .雷欧提斯 D .霍拉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9.雨果在其创作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这部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海上劳工》C.《悲惨世界》D.《九三年》10.托尔斯泰所描写的妇女形象中,被描写得最理想化的贤妻良母的典型是()A.玛丝洛娃B.安娜卡列尼娜C.娜塔沙D.玛尔华 11.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A.川端康成B.大江健三郎C.泰戈尔D.高行建 12.《儒林外史》中一个著名的吝啬鬼是() A.严监生B.严贡生C.鲍文卿D.杜少卿 13.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 A.《伊豆舞女》B.《雪国》C.《古都》D.《山之音》14.《红楼梦》是以哪一家为中心来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的()A.贾家B.王家C.史家D.薛家 15.“茅盾”是沈雁冰发表下列哪一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A.《幻灭》B.《子夜》C.《林家铺子》D.《动摇》 16、给海明威望带来巨大声誉,并使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作品是()A.《老人与海》B.《太阳照常升起》C.《永别了,武器》D.《阿尔卑斯山》17.最能代表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一部作品是() A.《老人与海》B.《丧钟为谁而鸣》C.《太阳照常升起》D.《非洲的青山》18.下列作品是三部曲的总的名称的是() A.《风景谈》B.《追求》C.《蚀》D.《腐蚀》19.泰戈尔于哪一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4年20.《聊斋志异》是一部() A.文言长篇小说B.文言短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D.白话短篇小说

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他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一种“浮士德精神”,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用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同时又有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够成了其内部的矛盾。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内动力,而在于浮士德的赌约中,梅菲斯特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他对浮士德所做的种种诱惑都是从恶的动机出发,企图使浮士德走向沉沦和毁灭,但却使浮士德从迷误和错误中接受教训,提高认识,不断地向更高的境界追求,更加接近所追求的“至善”的境地。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在辩证发展之中,浮士德日益高尚化、纯洁化,最后达到个性的完善。我认为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浮士德本身存在着“向善和作恶”两种矛盾的倾向。 浮士德曾经这样解剖自己,“我有两个灵魂,一个要卷入现世,另一个要脱离尘宿”。浮士德的内在灵魂矛盾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浮士德身上的内化;另一方面也是人性的真实写照。是当时现实矛盾在浮士德身上的折射,如果说浮士德代表肯定精神和美,那么梅菲斯特则代表的否定精神和恶。梅菲斯特在出场时介绍自己说:“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原本合理;一切事物有成,就终归有毁;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因此你们叫作罪孽、毁灭等一切,简单说,这个“恶”字便是我的本质。”他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不能使人认识真理,反而使人变得比禽售还要禽兽,梅菲斯特是灵魂中消极的一面,依附于现实,追求物质感观的一面。是浮士德消极灵魂追求的外化,是浮士德追求现世享乐心灵的外化。梅菲斯特还充当歌德的代言人,在某些时候表达作者愤世忌俗的观点,因为梅菲斯特所代表的是恶,本身不受各种限制,对当时现实中世人愚昧、宗教伪善、机械论的嘲讽,是歌德借梅菲斯特之口。如果说浮士德的精神过程体现了浮士德对生命意义和人生目的的不断探索,是对自我的不断深入认识,那么梅菲斯特则是过于否定的本质与消极的内核。二者一个是“善”的代表,一个是“恶”的化身,其中肯定与否定,上升与沉沦,发展与滞后相生相克,相反相成。 B.梅菲斯特的作恶,不但没有阻碍浮士德的人生探索,反而推动了浮士德的不断前进,成了浮士德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 梅菲斯特低估了浮士德的力量,浮士德虽然曾为欲望所迷,但他从根本上讲乃是一个主动创造的生命。而创造性恰是小我和小世界所缺乏的,在诗剧的第一部梅菲斯特几乎成为主角,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创造者,浮士德为自身的内在情欲所缚,沉陷于欲望,无所作为。特别是在因自己的情欲而导致葛丽卿的悲惨命运之后,浮士德痛定思痛,认识到自己被动性的根源不在别处,不在外在的靡非斯 特,就在自己的欲望和小我的本性之中。浮士德在自己一手导致的悲剧中看到了生命的狭隘和有限性,因此,他就从小我和小世界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开始进人一个大我的新世界。在与梅菲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正因为梅菲斯特的存在,浮士德的欲望才具有一定的目标,生命才有了意义和重生的依托。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

浮士德经典语录

浮士德经典语录 初恋和友谊也一样被回忆、重温。痛苦重新体验,怨恨复生出怨恨,叹人生之旅,难逃出歧路、迷宫,哀良朋挚友,一个个都先我而逝,让眼前幸福骗去他们美好的光阴。那些听过我早年的唱段的人们,他们啊已听不到我以后的歌吟;友好的聚会已是杳无踪迹, 唉,最初的回响也寂然无声。 我的悲歌将为陌生的人群而唱,他们的喝彩啊一样会令我心惊。那些曾经喜欢我的歌的人们, 他们纵然活着,也四散飘零。 长久克制的欲望猛然将我攫住,对肃穆的幽灵世界我充满憧憬;

我于是开始歌唱,如轻声絮语,我音调忽高忽低,似风鸣琴声。我突然浑身战栗,泪流个不停,已经铁硬的心中,又充满温情;仍然拥有的,仿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一切无常世象, 无非是个比喻; 人生欠缺遗憾, 在此得到补偿; 无可名状境界, 在此已成现实; 追随永恒女性, 我等向上、向上! 我只急忙奔走在这世上, 任何欢乐都抓紧尝一尝, 不满意的立刻将它抛弃, 抓不住的干脆将它释放 我只顾寻求,只顾实现, 然后又渴望将人生体验, 用宏大心力,先猛冲蛮干, 而今行事却明智、谨慎

对于尘世我已了如指掌, 对于彼岸我已不存盼望; 只有傻瓜才会盯着云端, 认为有同类居住在上面! 强者应立住脚,放开眼, 世界对他不会默默无言 他何须去永恒之境悠游! 凡能认识,便可把握拥有 他该如此踏上人生旅途; 任鬼魅出没而我行我素, 于行进中寻找苦楚、幸福, 他呀,没有一瞬感到满足! 我要发现万有在你那虚无里——歌德《浮士德》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歌德《浮士德》 停止抚慰你那苦痛吧,它像一只恶鹰吞噬着你的胸口!最糟糕的人群都会让你感觉到你只是人类中的一员而已。《浮士德》 冬日最后的阳光来的比任何季节都要慵懒。天空像是被物理过滤镜过滤了一样,由暗黄变为深红,最后变成一抹泛着黑点的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简单框架)(大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专用).

一、荷马史诗《伊里亚特》 (公元前九世纪行吟诗人,成文于-6世纪,记载-12世纪的事,-3世纪定稿 1、史诗分为《伊里亚特》《奥德塞》两部分 2、两个主要英雄人物:阿基琉斯(英俊骁勇,感情强烈、但过于自尊,盛怒之下不免残忍赫克托尔(遇事冷静,比较内向,性格稳重,有人情味 3、人神双线推进,多用善用比喻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公元前 5世纪 1、俄狄蒲斯形象分析:正直、诚实,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而四走奔走,力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说明其有独立意志和坚强毅力,遵循高尚的道德准则,敢于反抗神喻 2、作者的命运观:肯定独立意志和高尚品质,但命运使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但作者没有否定命运, 主人公也未能逃出命运的劫数, 存在历史局限性。 3、结构和艺术手法:歌队的穿插;临近高潮落笔的“回顾式”结构;不断“发现” “突变”推动剧情。 4、 130个剧本, 7个流传至今。 三、但丁《神曲? 地狱篇》 (13-14世纪 1、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神曲的三部分篇名:《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拦路的三头野兽:豹、狮、虎。 3、两个形象:维吉尔――理性的指引,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涤除各种罪恶,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贝雅特里奇――信仰的引导,走出迷惘,到达理想的境界。

4、神曲的两重性:虚构的情节与场景源自中世纪宗教思想。运用宗教文学中常用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前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一部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素材取自现实生活, 从现实出发评价人物、表示态度,富有现实感,使虚幻的的地狱具有可感性。塑造出有立体感的人物, 主观抒情色彩强烈。用意大利文写成; 兼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新文学的特征。 5、象征意像: 黑暗的森林 ---意大利现实 三头猛兽 ---阻碍人类达到光明世界的邪恶力量 但丁在森林中迷路 ---人类的迷惘 但丁游历 ---追随理性与信仰 6、第五歌、第十九歌的内容: 第五歌:地狱第二圈。凡生前淫荡的亡魂之所在。弗兰采斯加与保禄的故事。 第十九歌:第八圈第三层。惩罚神职人员。教皇尼古拉三世,菩尼腓斯八世。 7、神曲表现手法: A 、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新文学特征。 (梦幻故事,但取材于现实,从现实出发来评价人物 B 、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量取自现实的比喻。 C 、注意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人物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 D 、不是纯客观描写,爱憎分明、感情充沛、直抒胸臆,有鲜明的抒情性。 四、薄伽丘《十日谈》 (14世纪

《浮士德》梳理分析

《浮士德》 歌德创作道路的发展和主要成就 1.狂飙突进运动时期(1775年前) 讴歌激情、崇尚自由,反对思想和艺术上的束缚和桎梏,以澎湃奔突的狂放激情为性格特征和美学特征。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 2.转向古典美时期(1775至1794) “魏玛十年”与意大利之游。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青年时代排斥客观、崇尚自我的个人激情,已开始让位于淳朴的、现实的“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剧本《艾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 3.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1794-1805) 也是与席勒合作的十年。他们合作写诗。共同创办杂志,办魏玛歌剧院。二人的创作实践和艺术理论都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贯彻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二人共写了上千首批评性的《警句》、竞写歌谣。歌德相继写成了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浮士德》第一部。 4.理想深化与艺术圆融时期(1805-1832) 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和东方文学与哲学,与思想家艺术家交往,视野开阔,提出“世界文学”的思想,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睿智,探索宇宙人生,追求理想,向哲学化的深度开掘。作品主旨转向了人与世界、灵与肉、成与毁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在稳重中透露出浓郁的探索追求的激情,在明澈恬淡中表现出聪明的智慧。长篇小说《亲和力》、自传性作品《诗与真》、《意大利游记》、诗集《西东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第二部。 浮士德题材来源 来自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在歌德之前已有许多作家写过这个题材的文学作品。 无名氏:《浮士德平生》,1587 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604 莱辛:《浮士德》片段,1784 克林格尔:《浮士德》,1791 沙米索:《浮士德》,1813 一生追求,五幕悲剧 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繁琐哲学和伪科学中挣脱出来(知识悲剧),探索新的生活道路,经历了爱情和官能的享乐(爱情悲剧),经过为封建宫廷服务的阶段(政治悲剧),与对古典艺术与古典美的理想的追求(海伦悲剧),终于达到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控制及对大自然的改造(事业悲剧),最后在人类未来的幸福理想社会的预感中得到满足。 《浮士德》简介 歌德《浮士德》是一部诗体悲剧,全剧分两部。 第一部 中年学者浮士德厌倦旧的书本知识,自杀未遂。魔鬼靡菲斯特和他订约,魔鬼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但是在浮士德满足的那一刻,浮士德的灵魂就永远为魔鬼所有。浮士德的经历与需要层次 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 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 浮士德的内心痛苦反映了十六世纪萌芽时期的资产阶级对中世纪烦琐哲学,神学等伪科学的

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 《浮士德》全书有个主题音响:追求。这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莱辛就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博士就是一个永远追求的人物典型,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即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的体现者。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希望你喜欢。 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1 荣格以往这样评价“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我看的晦涩难懂的几部书之一。经过读了三遍原文,查阅了一些解析,我才看明白了一些。《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杯具。它描述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主人公经历了书斋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在这些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个为不满现实而不断探索人生真理、不断追求的人,他的形象是18世纪德国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

的探索则象征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300年间欧洲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历史。 主人公浮士德被塑造成有血有肉,善良与邪恶的矛盾体。他对学识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放弃了自我:“为此,我才向魔法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是否能明白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探自我不明白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对自我的知识感到不足,对学的热爱已经不可自拔。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他还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所以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他的精神是向上的,对学的追求和热爱还有期望,都是我们学生应当学习的,我们要和他一样,善学、乐学、爱学。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上进的人,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两重性使他处在上帝和

《浮士德》主题新解——文学论文

事物的矛盾法则 ——从《浮士德》中的人物与事件分析 摘要: 关键词: 。 一、浮士德的人生五部曲 在《浮士德》一书中,歌德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不满足,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寻找更好的人生境界的道路。因此,浮士德的五次追求都是无目的性和功利性的,他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肯定和满足。于是他在五次的追求中不断的体验与扬弃。 欲望不断,痛苦不断,追求亦不断,人生就是这样,没有终极意义上的理想,只有永恒意义上的追求。浮士德明明为现实所痛,却又要直面现实,体验世俗的百味;明明为理想所苦,却又要不断地否定过去,给自己树一个个的目标。于是生命成了“不能息肩的重负”和“不能驻足的前奔”。 1、浮士德的书斋生活 在书中,浮士德是以一位学识渊博、功成名就的老博士的形象出场的。但他却对这种停滞不前生活状态感到失望与痛苦,从而造成了他内心的矛盾与不满足。这个矛盾是人内心对自然外界的渴望以及书斋对人行动的遏制产生的。他一面享受着知识给他带来的欢乐,一面又不满被书斋的抑制。于是就有了浮士德这样的一段独白:“有两个我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于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扭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另一个猛烈地要离去风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跃。”这也就说明了浮士德对人性的追求。两种思想的相互斗争使浮士德无所适从,甚至想要自杀。 2、浮士德的爱情生活 当浮士德防老还童之后,被梅菲斯特带入一个酒色的官能享受,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本能、人的本性的回归。也是对埋葬青春的书斋生活的否定。但当生命的形式本身就是一场痛苦的境遇时,一味地追求生命表象的满足将会更加陷入灾难。“我觉得人总不会十美十全!你给了我逐渐接近诸神的欢乐,又给了我一个不可分离的伙伴,他可是既冷酷而有厚颜,使我自己也感到卑贱。”其实当浮士德说这句话的同时也是在阐述其生命表象满足中存在的缺陷:简单的官能享受不能使浮士德感到真正的满足。放弃了绝对理性的书斋生活,也不能接受单纯感性生活。所以,浮士德在酿就一场永远的悲剧后,痛定思痛,试图超越过去,重新面对人生,于是涉足政坛,为他理想中的君主排扰解难。 3、浮士德的政治生活 浮士德企图通过为开明君主服务来实现自己的理性王国,但这样的政治抱负依然是个难圆的梦。文中通过浮士德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专制的政体,它揭示了腐朽空虚的宫廷内幕。人在这里没有鲜活的个性与追求,有的只是专制制度、等级制度下人的奴性与空虚。在此,浮士德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不健全,人格的不完美。所以这也不能是浮士德感到满足,反而使他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从而使其逃离现实,到素以人性和谐著称的古希腊去追求人性完美的古典美。 4、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 浮士德来到古希腊与海伦结合并生下欧福良,而这一过程其实也就是浮士德在探寻现代精神如何与古典精神结合,并且共同产生更加完美健全的现代人格。可是欧福良的陨落、海伦的离开,都表明了浮士德企图在和谐、宁静而崇高的古典美中找到生活的真谛,陶冶现代人以求实现完美人格的理想的幻灭。也表明浮士德对这种虚幻的、远离现实的人格理想的不

《浮士德》主要人物形象赏析

《浮士德》主要人物形象赏析 (一)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或人类的代表 浮士德是一个先进的人生理想探求者形象。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即:他具有坚忍不拔、执着努力的毅力和品格,具有永不满足、知错必改、不断向上向善的美德和精神。 但浮士德形象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蕴:他对人生理想不断探求的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家精神发展的某一个重要时期;他对人生理想探索的全过程,则总结了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代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思想探索的全部历程。 而且,歌德与启蒙运动时期的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把本阶级看作全体人民的代表。在“天上序曲”中,天帝与靡非斯特关于人类前途的争论,就是以浮士德为例来进行的。这样,浮士德对人生理想的不断探求便象征着人类的精神发展历程。 (二)浮士德形象的两面性 浮士德在对人生理想的探求过程中,也反映出了他的思想矛盾和两面性。 这种思想矛盾和两面性,首先表现在他作为“开明君主”的象征上。作为一个“开明君主”,他所要建设的国家,不外乎资产阶级理想化的“自由王国”。它既不可能实现,当然更说不上永恒。他的封地,是靠着帮助皇帝镇压叛乱得来的赏赐;他的建国,需要用“快乐和威吓”、“金钱、诱惑”甚至“迫害”来奴役人民。在以新换旧的过程中,他回避革命暴力,虽不作专制的朋友,却让“蛮横”把老人吓死,把旅客杀死,让火焚烧他们仅有的礼拜堂和菩提树。他的海外贸易,离不开靡非斯特的海上强权,杀人越货。他的宏伟筹划,总要伴着“不知流多少血”和“鬼哭神号”。这虽然引起他的“忧愁”,也给他带来喜悦。因此可以说,在他的“最高享受”中,包藏着资产阶级的掠夺本性。 其次,歌德赋予浮士德以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此来表现出一种“辩证精神”。浮士德在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时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凡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这种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二重性的典型表现。不过,在浮士德的性格中,主导面却是向着崇高的境界进取。 (三)靡非斯特形象 靡非斯特是否定精神的具体化,“恶”的代表。靡非斯特不相信人的向善,否定理性,否定人的努力。他声称:“犯罪,毁灭,更简单一个字,恶,这便是我的本质。”靡非斯特对浮士德的每一次服役,都以阻碍浮士德的努力,重新拉浮士德走入迷途为目的,这就是“作恶”。 靡非斯特的“作恶”,却促使浮士德认识错误,纠正错误,继续探求人生理

浮士德

《浮士德》——德国人“世俗的《圣经》” 马克思:它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一部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的烂熟。 列宁:流亡国外时只带了两本文学图书,其中一本就是《浮士德》。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推崇《浮士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称它为德国人“世俗的《圣经》”,说“只要带着它,一个人即使终生独居在孤岛上,也不愁缺少精神寄托”。 《浮士德》第一部问世于1808年,第二部问世于1832年,为完成它,歌德前后总共花了六十年的时间。 内容简介: 诗剧开头为“天上序幕”,描写上帝与魔鬼靡菲斯特的打赌,为浮士德的追求和探索拉开序幕。浮士德追求知识、追求生活享受、从政、追求古典美、创造事业构成诗剧主要内容。浮士德博士躲在书斋里钻研各种知识,从占星学到炼金术,但年过半百仍一无所获,看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他的知识悲剧。这时魔鬼来访,他与浮士德订约,愿为浮士德服务效力,然而浮士德一旦满足就必须死,其灵魂归魔鬼所有。魔鬼首先把浮士德带到魔女处喝了魔汤,使他返老还童,引诱他追求生活享受。浮士德爱上了市民的女儿格蕾辛,然而他们的爱情不容于世俗,格蕾辛也因溺婴罪被处死。这是他的生活悲剧或爱情悲剧。浮士德走出个人爱情的世界,决心从政。他来到一个封建小邦,发行纸币解决了财政危机,封建宫廷更加荒淫享乐。这是他的政治悲剧。封建贵族们要观赏古代美人海伦,浮士德靠魔鬼的帮助,再现了海伦的形象。然而浮士德本人爱上了海伦,于是又在魔鬼的帮助下,靠一个只有灵魂没有肉体的人造人——何蒙古鲁士的引导来到古希腊,娶了美人海伦,生下了儿子欧福良。活泼好动的欧福良夭折了,海伦亦悲痛而逝。这是他的美的悲剧。浮士德从古典美的梦想中苏醒,决心为人民干一番事业:用围海造田的办法创造一片人间乐土。这时候,浮士德已是百岁老人,忧愁之风吹瞎了他的双眼,还以为死灵为他掘墓的声音是群众劳动的声音,于是浮士德终于满足了。当浮士德因满足而死时,他的灵魂并未归魔鬼占有,而是被天使们接到天国。因为只要是自强不息的,就能得到拯救。 人物分析 历史上确有浮士德其人,他死于1540年的炼金实验事故,于是他成为中世纪不能容忍的异端,成了民间传说中的热点人物。 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 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浮士德曾解剖自己的内心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风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智慧树西方文学经典鉴赏章答案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伊利亚特》..................................................................................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神曲》..............................................................................................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塞万提斯............................................................................................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莎士比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歌德的《浮士德》............................................................................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斯丹达尔............................................................................................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简·爱》.............................................................................................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托尔斯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易卜生................................................................................................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哈代....................................................................................................错误!未定义书签。手动整理,请注意选项顺序,下方为智慧树校核后答案,请放心使用! 第一章 一、《伊利亚特》 1【单选题】(5分) 下列关于《伊利亚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伊利亚特》描写了10年战争中的51天战事和其他活动

论述浮士德的形象

论述浮士德的形象 浮士德是歌德诗剧故事《浮士德》中的人物。浮士德是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典型,是一个人生理想的探寻者,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精神发展过程过程的艺术总结。这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高度概括。浮士德的精神探求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学者生活阶段、爱情生活阶段、政治生活阶段、艺术生活阶段以及创造事业生活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者生活阶段。浮士德的世界观中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作为学者,虽然是一个老学者,思想中有唯物主义所以在他的思想中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他认为要有激情人生或者是走向死亡。基于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浮士德对人生、生活的态度也极有特点。祈求体验一种充满斗争和激情的人生:或者死在阵上头戴血染的荣冠,或者是狂舞之后抱在姑娘们的手腕!深夜浮士德在自己书斋中苦闷:浮士德是一个“成功者”。他已经把哲学、法律、神学、医学都读遍了,他博学多才,受人们尊敬,但他却一点也不满足,他去书本中找答案,但在书本中却没有找到答案,所以他极度的苦闷,所以他迫不及待的走向死亡。所以在这时候魔鬼靡菲斯特开始引诱浮士德,他说可以让浮士德感到满足,让浮士德有疯狂的热情,所以魔鬼成了浮士德追求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在追求发展中,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表现在“灵”与“肉”,“良心”与“情欲”,浮士德精神性格的基本特征及其复杂的心理状态。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而在他克服自身弱点,不断探索的时候,魔鬼靡非斯特正好起了推动作用。在浮士德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阶段。浮士德与格蕾琴的恋爱其实是表现资产阶级与封建教会的较量斗争。从浮士德与格雷琴的爱情可以看出封建教会势力的顽强、资产阶级的软弱。与格雷琴的爱情是浮士德要求个性解放。在残存着陋习的中世纪一个小镇上,浮士德追求一个贫穷、善良带有宗教思想的女孩子格雷琴。这次恋爱是他出书斋后第一次情感经历,也是他同旧世界的宗法习俗的一次冲突。作为一个追求精神无限发展的青年贵族,浮士德与格雷琴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浮士德浮士德——有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他要认识一切,从事各种活动。而格雷琴是一个平民心地纯洁,眼界狭窄,视野短浅,生活圈子很小。俩个人在很多反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最后俩人的爱情以失败和悲剧而告终。这是无论是浮士德自己还是魔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对《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及其现实意义的 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来的一批比较先进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两部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两部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都反映出了当时不同的社会现实,而且两部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并且在当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社会作用。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塑造的一个为了打击骑士文学的文学形象,作者通过对堂吉诃德的描写,生动的说明了骑士文学给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给骑士文学以致命的打击。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则是一个孤独的人文主义者,他以失败告终,哈姆雷特的失败向人们揭示了人文主义时代的悲剧。 Abstract: Hamlet a nd Don Quixote were the advanced literary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After read the two novel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se novels reflected different social problems. And they all expressed the ideas of humanism. These two images also brought different social functions at that time .Don Quixote is one of which Cervantes’s molds in order to attack the knight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description of Don Quixote, vivid explain ed that knight literature brought a serious of bad influence to the human beings, thus gives the knight literature by the fatal attack. Hamlet is a lonely humanism, he is end in failure .His failure has indicated the tragedy which in the Humanism Era. 关键词:人文主义、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堂吉诃德、现实意义、悲剧 Key words:humanism; Hamlet; characters; art features; Don Quixot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ragedy 前言: 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的大师,他们的作品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巅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诃德》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是文艺

浮士德

《浮士德》 ——历史沧桑与时代精神的艺术缩影 20110211 25 何柳青摘要:歌德用浮士德这个虚构的人物象征了欧洲几个世纪的人们,反映了所有欧洲资产阶级对欧洲文明的思考和经历。作为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以百科全书式的多样性,向世人展现了它所张扬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生命应在追求、超越中获得升华的理念,艺术地浓缩、再现了三百年的历史沧桑,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 关键词:浮士德五幕悲剧时代精神浮士德精神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漫长的创作道路之中,涵盖了他经历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对人生诸多问题的探索和实践,这两个方面水乳交融、有机结合。《浮士德》是他一生生活实践、精神探索和艺术追求之结晶的伟大作品。既是歌德个体思想历程的总结,也是对欧洲知识分子集体思想探索过程的总结。 《浮士德》创作于1772年,成书于1831年,历经了60个秋冬,这60余年恰恰是欧洲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歌德开始创作时,他所处的德国还是一个充满了中世纪氛围的沉闷落后的社会,其间法国发生了震荡世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作品完成时整个欧洲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的大变动之中。主人公浮士德从他那孤独、封闭的小书屋开始,从一个人的梦想者式的世界到两个人的恋爱世界,再从官场生涯到美的精神世界,到广阔的发现自然的群体世界之中,他的一生是领尽全人类所赋有的精神,把全人类的苦乐都堆积在自己的“寸心”之中,在不断的否定中寻求新的思想,勇敢地探索,不停地行动,实现精神的攀升。贯穿其中的是当时欧洲最激荡人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一种充溢着心智和情感活力的不断突破、发展和创造的精神。歌德把自己一生对社会的认识都浓缩在了浮士德身上,体现了歌德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精神。 可以说《浮士德》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是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幕悲剧,一世追求,浮士德精神的产生,他内心的焦躁和不安是他行动的内因,有着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这个历史时代是一个焦虑、思考、动荡、变革的时代,作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思想发展的最高点——《浮士德》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沧桑的艺术缩影,是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史。

《浮士德》的精彩段落

《浮士德》的精彩段落 一切科学都应从人出发,以人为本,都是人的精神 的奇妙产物,脱离了这 个根本,科学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这场艰深的阐述,也可看作是他将 精神领域 形象化的表演。逻辑学是用来训练他人的精神的,是为了使其"审 慎地爬 上思维的轨道,不至于像鬼火似的横冲直闯,东荡西飘"。 终生抱定一种信仰 不变;不要到世俗中去寻找词语的意义,而要将词语的 体系建立在彼岸。医学是生命的科学,弄清肉体的需 要是第一义的,也是万分 复杂的。"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 金树常青。一切的学问都要经 过个人的创造才能 成为真学问,才有意义。 精神生活就是面对死的冥思,这种冥思却是为了生。真理:"哪位教师 当面向我们直接讲过真理 ?"说出了人类的辛酸:即,真理是不可言说的。 经验 是"泡沫和尘土","与 性灵不可同日而语",即,单 靠"学", 不能达到真正的"知", 只有"做"才能 达到真知 ,懂得再多。 "人的生命活在血液中,可血液哪儿会像在身上那样流动?活血才朝气 勃勃, 新的 生命要从生命产出。 既然万物奋发, 有所成就, 弱者于是倒了下去, 能者走在前头。 "世界本不存在,得由我把它创造!是我们领着太阳从大海里升起来; 月亮开始盈亏圆缺也和 我们一道。白昼在我们的道路上容光焕发……可自由自 在,按照心灵的吩咐,欣然追随内心的明灯,怀着最独特的狂喜迅疾前行,把黑 暗留在后面,让光明把我们接引。"
1/4

浮士德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