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节 CT设备的结构

第3节 CT设备的结构

第3节 CT设备的结构
第3节 CT设备的结构

第3节 CT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

CT机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其工作原理都是一致的。目前市场上流行的CT机大部分是第3代CT 机。近年来,第4代CT机、螺旋CT机已经大批上市,第3代CT机大有被淘汰的趋势。下面简单介绍第3代CT机的基本结构.

一、CT机的构成

第3代CT机的组成模型如图3-14所示。

图3-14 第3代CT机组成模型

(1)扫描床扫描床是完成扫描任务的运载被检者的工具,具有垂直运动控制系统和水平纵向运动控制系统,它能按程序的要求实现自动进出扫描架孔径,完成自动定位检测对象的扫描位置。

(2)扫描架扫描架是CT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装有X线球管、滤线器、准直器、参考探测器、探测器及各种电子线路,扫描架能做旋转、前后倾斜运动,运动角度可达±20°~±30°,具有几何放大功能的扫描架还可以作直线运动,以改变球管和扫描物体之间的距离。

(3)高压发生器它为X线球管提供正常工作电压(±80 kV)和球管灯丝工作电流。

(4)计算机系统是CT机的心脏,是产生扫描运动、处理数据、重建影像的控制中心。

(5)操作台控制整机电源通断,输入工作指令,拷贝扫描数据,根据诊断要求对影像进行各种技术处理,例如放大、病灶体积测量、三维成像等。

(6)照相机作扫描机的最后输出终端,扫描数据以胶片作为永久保存的方式。

(7)其他包括大磁盘系统、磁带机、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机等.

二、电路系统

1.整机供电系统

CT机整机供电原理如图3-15所示。

图3-15 第3代CT整机电源分配图

三相380V市电经主电源开关引入电源配电柜后,进入电源变压器,主电源变压器采用星形接法,每相绕组有5个抽头,分别接至5个交流接触器的触点,根据输入三相市电的波动情况,驱动相应的交流接触器工作,以接通相应的触点和抽头,使市电波动在+6%~-5%范围内时,确保系统供电电压稳定在380V的水平上。稳定后的电压再通过自动断路器馈送给各子系统。

2.系统接地

CT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除三相主电源外,还有三相星形连接的中线和地线,该机地线用专用线引至配电房三相中点接点上,不另铺设地线.在用仪器对CT机进行检修时,所有使用仪器,不得另行接地。

3.扫描架电路

扫描架的运动,包括机架的旋转,倾斜角度,几何放大,控制光栅开口的大小,扫描床上、下、前、后运动。这些运动首先由计算机发出运动指令,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运转,通过减速机构,完成上述各

种运动。为了使运动速度稳定,电机轴装有测速发电机,输出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

图3-16 扫描架电路方框图

为了防止因故障而损坏电气和机械部件,机架电路中设有保护电路和误差指示电路,一旦某一运动部分出现故障,立即切断相应的供电电源。

4.探测器电路

探测器电路主要是提供一系列的直流电源:+450V、±15V、±5V,这些电源分别加给电离室、前置放大器和数/模转换电路。

5.高压发生器电路

高压发生器电路方框图见图3-17。

图3-17 高压发生电路方框图

三相380V市电经主电源变压器调整后直接输入到三相高压变压器原边,原边采用星形接法。副边分2组,一组是三角形接法,一组是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一组输出经三相桥式整流后产生+80kV;星形接法的一组输出经三相桥式整流后产生-80kV。正、负高压经四极管控制后分别加至球管正、负极上,高压高达160kV。

6.灯丝控制电路

球管灯丝控制电路如图3-18所示。

图3-18 球管灯丝电路方框图

灯丝控制电路主要是在给定高压、给定焦点的条件下,计算并产生期望的阳极电流。功能发生器的作用是在一定的高压下通过特定的函数使阳极电流Ia 表示成灯丝电流If 的函数。为此,必须为功能发生器提供阳极电压和期望阳极电流2个参数。据此,功能发生器产生3个输出信号:①阳极电流Ia=F(If),恒定高压为70 kV;②70 kV线相对于非70 kV线的平行移位;③70 kV线移位后进行斜率校正。以上3个信号迭加后,产生一定的电压,该电压1V对应于灯丝电流If=1A。

灯丝电流处理器分别接收灯丝电流和灯丝电压的反馈信号。如果只接收灯丝电流信号,该电路就成为灯丝电流的恒流控制电路。当灯丝阻抗增加时,球管的阳极电流也增加。灯丝消耗功率P=。随着R的增加,功率消耗线性上升,灯丝温度上升,使阳极电流增加;如果灯丝电流处理器只接收灯丝电压反馈信号,该电路就成为灯丝电压稳压器,当灯丝电阻增加时,灯丝消耗功率P(=U2/R)反而会下降,同时引起灯丝温度下降,使阳极电流下降。而灯丝电流处理器既接收灯丝电压反馈信号,又接收灯丝电流反馈信号,它们的比例分别是75%和25%,结果达到控制灯丝电流的目的。

球管在实际工作时,通过测量球管阳极电流,并将实际测量值与期望的阳极电流进行比较,比较结果送到控制器2。进一步调整灯丝电流,使实际测量的阳极电流等于期望的阳极电流值。

7.计算机系统电路

计算机系统方框图见图3-19。

图3-19 计算机系统方框图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扫描器进行扫描运动,收集并处理扫描数据,重建影像,显示结果。

扫描器的扫描运动主要是控制机器的旋转、倾斜,扫描床运动,控制机械、电气、温度偏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数据采集主要是指将收集到的来自探测器系列的扫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存储到磁盘中。

影像重建包括从磁盘中调出原始数据送到阵列处理器,很快确定被扫描对象断层上各像素的衰减值,

它具有很强的运算功能,然后再把这些信息存储到磁盘中,以备调用.

影像重建电路方框图见图3-20。

图3-20 影像重建电路方框图

阵列处理器是高速算术运算器。反投影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反向涂抹原始扫描数据进入影像处理器时,对应某一个扫描物体断层中的像素Px,找出哪些数据应该影响该像素及其加权系数,加权系数取决于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反投影控制器用来完成对反投影的控制作用。它是专用微处理器,并具有专门的硬件,如快速总线、接口控制、存储器和地址发生器。

剖面变换器是把来自阵列处理器的数据进行内插处理,并计算逐次内插和变换数据之间的差异,传送到剖面存储器。

地址发生器用于定位数据,产生加权系数。

三、扫描过程及影像的产生

扫描过程及影像产生过程方框图见图3-21。

1.机架旋转 准备工作就绪后,按下曝光键,旋转马达驱动扫描架从起始位置(-44°)进入加速

旋转状态,直到球管通过0°位置,扫描达到正常转速。从0°到360°位置,旋转速度恒定不变。360°位置以后,扫描架减速运行,直到404°位置,扫描架停止旋转。在扫描架以恒速旋转过程中,旋转马达通过齿轮系统驱动位置编码器,机架每旋转0.6°产生一个位置脉冲,旋转1周共产生600个位置脉冲。每一个脉冲激发1次高压发生器,使球管发射X线,产生1个测量剖面。每个剖面包含有576个探测器的测量数据,这就是后来重建影像时的原始数据。

2.高压发生器

扫描架在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位置脉冲经光电耦合电路传输到高压发生器单元,以脉冲的上升沿为起点,高压发生器送出一个定时信号到四极管箱,该信号处于高电平时,四极管箱产生高压脉冲。定时信号也同时被送到探测器电路。

3. 球管

当高压加到球管正、负极时,就发射X线,管电流强度取决于管子的型式、千伏数(电压)和球管的灯丝温度。

4.滤线器

球管发射的X线,首先通过滤线器(由一些铜片、铝片组成)。计算机根据扫描参数进行选择。X线通过滤线器后,接着通过线束整形器,其形状是中间薄、边缘厚,用以补偿一般扫描物体中间厚、边缘薄的现象。

5.光栅

X线是由光栅进行准直的。光栅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控制开口宽度,以便给出所要求的扫描厚度。

图3-21 扫描过程及影像产生过程方框图

6.参考探测器

由光栅开口处穿出的X线被参考探测器接收。参考探测器被密封在一个约一个大气压的密封仓里。在X线作用期间,参考探测器产生一定的信号输出,该信号对应于入射组织的X线的初始强度。

7.扫描物体

每一束X线以一定的角度和位置穿过扫描物体进入阵列探测器室,扫描物体的每一点都受到大量X线的影响。影像重建的反投影过程恰恰是利用了这一事实而得到最后的影像。因此,球管和探测器必须准确地对准到与扫描平面相平行的程度。否则,无法产生准确真实的影像。

8.阵列探测器

阵列探测器被密封在一个大约20个大气压的密封仓里,里面充满氙气,每个氙气原子含有大量的电子(54个),这些电子在受到X线光子的轰击时,很容易形成自由电子。由于氙气的密度大,仓内压力又高,大部分X线能量被氙气所吸收,气体的电离量取决于X线的强度。

探测器是用577个平行板隔成576个小室,这些平行排列的板所形成的小室恰好指向X线球管的焦点。

这些平行板的一半被联结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另一半被联结到450 V电源上,如图3-22所示。

图3-22 探测器室联结及前至放大器

当氙气分子被X线光子轰击电离时,在高压作用下,便产生一定的电流。电流强度随入射的X 线能量而变化,最大电流为1.4310-6 A,最小电流只有10-12 A。

9.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共有576个通道,接收来自探测器的微小电流。参考探测器有独立的前置放大器。这些微弱的电流经高增益放大器进行积分,积分时间大约是4ms,前置放大器的输出幅度可从几毫伏到10V。再经模/数转换后,变成二进制16位数字量。这就是原始数据,经光电耦合传输到计算机,并存储到磁盘中。 10.影像重建

这个过程可分成3个阶段:

第1阶段是把原始数据进行偏置校正,把576个16位字分别减去对应无X线时的测量数据,测量值以毫伏(mV)为单位。毫伏数高表示低吸收系数,毫伏数低表示高吸收系数。但是没有办法区别1cm厚的骨和10cm厚的脂肪之间的吸收系数不同。因为在此情况下,两种条件吸收X线的量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引入了预处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原始数据转换成mμ-d值。它表示探测器的输出既受吸收系数mμ又受物体厚度d的影响,这一过程是由工厂定标来完成的。

第2阶段就是进行褶积滤波,确定校正函数。

第3阶段就是进行反投影。因为每一条X线通过一定的扫描物体像素,反投影系统能准确地确定每个像素受到哪些X线的影响。

反投影的输出称为影像数据,以单位H来表示。高H值表示高密度,低H值表示低密度。反投影过程实质上是从mμ-d中分离出mμ(吸收系数)值来。再现了扫描物体的吸收系数。

螺旋CT的问世是CT扫描成像技术中的突破性进展。由于时间短,扫描无层隔,可以得到容积扫描信息,因而能够获得清晰的多维重建影像。三维影像重建能立体地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毗邻关系明确。CT内视技术可起到内窥镜的作用,所以有CT内窥镜之说;另一种功能是CT血管造影,这些成像技术明显提高了影像诊断的水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兴趣。

一、螺旋CT的定义

1.定义

螺旋CT是以X线球管绕被检查物体匀速旋转,被检查物体匀速前进为特征的扫描过程。X线在被检查物体上留下的轨迹是螺旋曲线,故称为螺旋CT。如图3-23所示。

图3-23 螺旋扫描表面轨迹图

2.螺旋CT中有关名词定义

(1)螺距指X线球管旋转1周扫描床前进的纵向长度。

(2)节距系数(pitch)螺距与X线准直宽度的比值,本身无量纲。

(3)扫描时间指螺旋1圈的时间,目前最快扫描时间可达0.75 s。

(4)切片厚度指影像重建所选择的厚度,与常规第3代CT的切片厚度意义不同。

(5)容积数据 CT扫描收集数据的本身就是容积数据,但在常规第3代CT中的容

积数据是指扫描切片厚度范围内的容积数据,而螺旋CT是在扫描范围内的物体全部数据。换句话说,是无遗漏地收集到扫描物体的数据。因此扫描后,可以在扫描物体任意部分重建影

像,假定扫描物体是一个圆柱体,在圆柱体表面包裹一张纸,这张纸对X线敏感。扫描纸后我们发现,包裹纸的每一点都接收到X线。这说明在螺旋扫描过程中圆柱体内每一个体积元素都有X线穿过。

图3-24 螺旋扫描X线轨迹展开图

图3-24就是圆柱体外表面包裹纸的展开图,它沿圆柱母线AC′B直线切开,斜线ACB就是一圈螺旋线的展开曲线,结果是一条直线。A点是螺旋线的起点,B点是一圈螺旋线的终点,C点是螺旋线旋转180°时的中点。ACB直线是准直的X线的中心线,MN和FG是准直的X线的边缘线,两边线的公垂线ED是准直的X线的幅宽。AB沿母线长度是一个螺距,AB和DE的比值是螺距系数(pitch)。图3-24中的螺距系数是2,图中直实线表示在圆柱体表面入射的X线区域(FDGBNEMA区域所示)。直虚线所表示的区域是X线穿出的区域(MENC′E′M′A′和FDGQH两区域),图上清楚地看到,直线和虚线区域全部覆盖了圆柱表面所有区域,而且这是螺距系数为2的最极限的情况。当螺距系数为1时,是重复覆盖。一般螺距系数选择范围是从0.5~2 。

3.滑环

螺旋CT和常规第3代CT的本质区别就是滑环的引入。第3代常规CT中,机架的旋转部分和固定部分的电源和数据传输靠的是电缆线传输,这种传输方式是把电缆线连成一排,平铺在固定机架的圆形槽内,在进入旋转部分处放置一个圆柱动滚轮。当旋转机架逆时针旋转时,电缆排线逐渐缠绕在圆柱动滚轮上;当旋转机架反向旋转时,电缆排线又从圆柱动滚轮上逐渐展开并铺在圆形槽里。这种结构方式决定了旋转机架只能正转一圈然后再反转一圈。尽管采用圆柱动滚轮结构,扩大了电缆排线的弯曲半径,但毕竟还是处在反复弯曲的应力作用下,电缆排线内部出现折断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滑环结构是由电刷和滑环组成的。电刷是一束细金属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弹性。滑环是薄片带状结构,嵌在机架旋转支架圆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电刷固定在机架的固定部分,这样,电源和数据通过电刷传输给滑环。这种滑环结构,旋转机架在旋转的任何时刻都能可靠地完成电源和数据传输。

(1)高压滑环这种滑环指的是球管高压直接传输方式,这种结构把产生球管高压的高压发生器放在扫描机架外部,这种方式对高压发生器的要求较低,可以不考虑高压发生器的体积、重量、结构和高压控制。但是高压直接通过滑环进入球管,一方面高压易于吸附灰尘,使电刷和滑环变脏;另一方面高压易打火,一旦滑环上出现了灼伤麻点,麻点就会逐渐扩大,最后造成滑环损坏。所以人们担心高压滑环的安全及寿命。

(2)低压滑环这种滑环指的是球管高压是在旋转机架上直接产生的。从机架外部仅送入低压大电流的交流电供给旋转机架上的高压发生器,由于滑环要提供大电流,所以电刷要粗大,滑环也要宽大。同时要求高压发生器要体积小、重量轻。这一要求使高压发生器必须采用交流-直流-交流变换,提高变压器的工作频率,或直接采用交流、整流倍压提升高压方式。

二、螺旋CT机的结构

螺旋CT机的结构如图3-25所示。

图3-25 螺旋CT机结构扫描图

螺旋CT机结构比常规第3代CT机要简单得多,一般称三件套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扫描架、扫描床和操作者控制台。

扫描架是由固定机架和旋转机架两部分组成。

固定机架的主要功能是机架倾斜角度控制,控制扫描架旋转、数据收集和扫描器接口。

旋转机架的主要功能是X线的产生和控制,例如高压产生、转子和热交换器控制、 X线光束成形控制等。

扫描床包括对受检者定位、控制功能,控制扫描床上下运动,进出扫描孔。

操作者控制台包括计算机、系统控制和通信。下面的一些功能也包含在操作者控制台内:电发光式触摸面板、紧急停止按钮、扬声器、数据及被检者资料输入、扫描参数设置、影像重建和显示、磁带机和照相控制等。

1.扫描机架

扫描机架由两大部分组成:固定机架和旋转机架。

扫描机架本身是一台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其中固定机架是电机的定子组件,旋转机架是电机的转子组件。

直流电动机的主要优点是调速和起动性能好,旋转转矩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驱动装置和伺服系统中。但一般电动机都有电刷和换向器,其间形成的滑动机械接触严重地影响了精度、性能和可靠性,特别是所产生的火花会引起电干扰、噪声并造成维护困难。扫描架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使其既具有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又具有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无刷直流电动机利用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控制线路取代电刷和滑环换向器。机架旋转方向、旋转速度由伺服放大器、伺服电源控制。3 kVA 隔离变压器专门为马达和伺服系统提供交流供电电源。

图3-26 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

(1)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无刷直流电动机是由电动机、转子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控制线路组成,框图见图3-26。

图中直流电源通过电子线路向电动机定子绕组供电,电动机转子位置由位置传感器检测并提供信号去触发电子线路中的功率元件使之导通或截止,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动。

现以一台晶体管开关电路驱动双极星形三相绕组为例,说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如图3-27所示。

图中位置传感器是电磁式,激磁线圈由高频振荡器供电,通过导磁片的作用使信号线圈获得较大的感应电压,并经整流、放大加到开关电路功率晶体管的基极上使该管导通,因而与该管串联的定子绕组也就与外电源接通。由于导磁片与电动机转子同轴旋转,所以信号线圈Wa、Wb、Wc依次得电,3个晶体管依次导通,使定子三相绕组轮流通电。

当转子处于图示位置时,位置传感器Ps的扇形导磁片位于图示位置处,它的信号线圈W a开始与激磁线圈耦合,便有信号电压输出,其余两个信号线圈Wb、Wc的信号电压为零。线圈Wa供出的信号电压使晶体管T1导通,而T2、T3截止。这样,电枢绕组Ax有电流通过,电枢磁场的方向如Ba所示。电枢磁场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就产生转矩,使转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3-27 无刷直流电动机电原理图

当电机转子在空间转过120°电工角度时,位置传感器的扇形片也转过同样的角度,从而使信号线圈Wb开始有信号电压输出,Wa、Wc的信号电压为零。Wb输出的信号电压便使晶体管T2开始导通,T1、T3截止。这样电枢绕组By有电流通过,电枢磁场Ba的方向则顺时针变化120°电工角度,转子磁场也同样顺时针转过120°电工角度,所以两个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仍然使转子继续顺时针旋转。

当转子在空间转过240°电工角度后,Wc有信号输出,T3导通,结果L2绕组中有电流通过,这时的电枢磁场Ba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依然使转子继续顺时针旋转。

当转子转过360°电工角度后,回到原来起始位置,以后的运动将重复以前的过程,如此循环下去,无刷直流电动机在电枢磁场与转子磁场的相互作用下,能产生转矩并使电机转子按一定的转向旋转。

(2)旋转变压器螺旋CT机扫描架的旋转是按32对极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原理进行设计,在这个直流无刷电动机中,位置传感器的任务是由旋转变压器完成的。旋转变压器的原边固定在机架的旋转部分,两个副边绕组固定在机架的固定部分。

在普通的交流变压器中,原边和副边绕组是固定的机械位置关系,原边和副边电压相位关系是不变的。而在旋转变压器中,因为原边绕组随同机架一起旋转,所以原副边电压相位关系也产生周期性变化,变化的周期数与转子的磁极数相关。因为在扫描机的旋转变压器中,转子有150个极对,所以副边产生150个周期信号。

两个副边绕组按90°电工角度安装,所以两个副边绕组分别输出150个正弦和余弦电压信号,每一个周期信号对应2.4°空间角度变化,这样就能很精确地确定转子的几何位置。

利用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传感器,除了作为电动机本身的位置传感器外,还能准确地确定X线通过哪一个探测器,哪些探测器收集扫描数据,为影像重建的滤波- 反投影算法提供准确的基准。

2.高压发生器

在常规第3代CT机中,高压发生器是安放在扫描架的外部,不受体积、重量的限制。因此,这些高压发生器直接把进入的市电380V三相交流电输入到变压器的原边,经升压后进行三相桥式整流分别产生±80kV的高压,供给X线球管。而在低压滑环结构的螺旋CT中,由于高压发生器被安放在螺旋机架上,这种结构方式对高压发生器提出了严格的体积和重量限制。因此,在螺旋CT机中高压发生器的高压变压器多是采用交流-直流-交流变换器再经倍压整流方法,获得期望的X线球管高压。

(1)高压变压器高压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28所示。

图3-28 高压变压器工作原理她

图中直流电源是由进入机架的三相480 V交流电经三相桥式整流得到670V直流,供电电流可达85A。

IGBT1~IGBT4是4个大功率触发器,分别由4个独立控制信号控制其通断。控制信号可以改变开关频率或者相位,根据输出功率大小而变化。

变压器副边输出高频交流电压,其峰值可达4.5kV,并能提供11A的电流。这个输出电压被加到9级倍乘器上,每一级都是由串联的二极管和电容器组成的电压峰值探测器(2倍压),在第1级末尾把电压升高到大约9 kV、电流强度5.5 A,9级倍乘器把总电压升高到82.5 kV 直流电压,电流输出能力达0.4 A(图3-29)。

用这种方法,分别产生正高压和负高压加到X线球管的正、负极,这样球管正、负极之间就获得165kV 的高压。

(2)高压闭路控制高压大小数值是由X线系统控制处理器给出期望值高压,1V表示20 kV高压。高压产生后,通过电阻分压,分压比为20000:1,并把这个分压信号反馈到X线系统控制处理器,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误差信号用于控制触发器的开关频率或相位,达到稳定输出直流电压的目的(图3-30)。

图3-30 高压稳定控制原理图

图3-29 高压倍乘原理图

(3)球管电流闭路控制 X线球管的阳极电流大小取决于球管的灯丝温度和施加的高压值。球管高压已有高压闭路控制,要控制球管阳极电流只需控制球管灯丝度,而灯丝温度控制是由控制灯丝电流实现的,如图3-31所示。

图3-31 球管电流闭路控制原理图

图3-31中,T1是球管灯丝电源变压器,副边产生的交流电压经单相桥式整流后加到球管灯丝电路上,为灯丝提供电流。在T1的副边串有变压器T2的原边线圈,该线圈的电流值大小反映了灯丝电流的数值。经T2副边整流、放大处理后,与期望的灯丝电流值进行比较,其误差信号放大后去控制灯丝变压

器原边,这样就达到了稳定灯丝电流的目的。

在球管电流控制中,还引入球管实际阳极电流与期望的阳极电流进行比较,其比较结

果放大后,调整灯丝期望电流值。

3.球管组件

球管组件是由球管、热交换器和高速起动器组成的,它们被安装在机架的旋转部分。

(1)球管在螺旋CT机中对球管的要求大大提高,螺旋CT机扫描过程是长时间的持续曝光,所以对球管的热容量和散热效率都很高。在常规第3代CT机中,由于球管是短时间单次曝光,所以球管热容量一般在1MHU左右;而螺旋CT机球管则要求在5MHU以上,散热效率要求每分钟能达700kHU以上。

(2)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球管的冷却系统,球管消耗功率的1~2%用来产生X线,98%以上产生了热量。球管冷却是借助冷却油降温的,通过注入球管冷油同时吸出球管中的热油循环方法,使球管温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3)高速起动器用以监测球管旋转阳极及热交换器的工作,监测工作状态及故障诊断,并提供旋转阳极三种控制方式:加速、运行和制动。高速起动器由高压电源 650V、高速起动功率控制器和变换逻辑控制器组成。

球管阳极被密封在球管管芯玻璃壳内,阳极高速旋转速度可达每分钟1万转,阳极旋转是为了避免阴极发射的电子流总是轰击阳极的固定点,以防止焦点过热。

当球管阳极需要停转时,利用快速制动方式使旋转阳极快速停转,消除可能发生的谐振运动,以防止旋转阳极支撑颈被折断。

(4)光栅(准直器)、滤线器、补偿器这些组件都是用来控制X线的厚度、宽度和质量,它们和常规非螺旋CT没有区别。

4.探测器

在常规第3代CT机中探测器基本上都是采用气体探测器,而在螺旋CT机中,大多数采用了固体探测器。固体探测器包含有晶体、光敏二极管和前置放大器,X线轰击晶体后,晶体将x线能量转换成光能,然后又被光敏二极管转换成电流,电流数值一般从零到500nA,二极管输出的电流加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在其输出端产生零到-10 V的电压,电压的绝对值与入射的X线强度成正比。

固体探测器与气体探测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效率,总效率可达85%以上,而气体探测器的效率一般只能达到50%左右,所以采用固体探测器对X线的强度要求相对降低,这样对被检者也能降低辐射剂量,可以使用较低的MAS参数,延长了球管的寿命,提高了螺CT的螺旋长度。固体探测器目前使用的材料有碘化钠、碘化铯、钨酸镉和锗酸铋等。在PQ6000螺旋CT机中,在机架的固定部分安装有4800个探测器,这是目前螺旋CT机中使用探测器最多的机型。这些探测器被分成12块母板,每块母板上安装有10个探测器模块,每个模块内有40个探测器,它们均匀地排布在固定机架内圆弧面内,每一度圆心角对应有大约13个探测器。

5.数据采集

这一部分简要介绍数据信号如何从探测器传送到扫描接口板的(图3-32)。

图3-32 数据采集系统框图

(1)前置放大器开关每个探测器模块上有一组前置放大器开关,开关的通断状态由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选通,受到X线照射的探测器才有可能打开,扫描的任何一个时刻,总有30组开关被打开,形成1200个探测器信号输出,这些信号被送到V/F 转换电路通道,通道总数为1200个,为了利用1200个V/F 转换通道接纳4800个探测器的信号,每个通道就要接受4个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这4个探测器是按相限相对位置分配的,即通道1可以接纳1#、1201#、2401#和3601#探测器的输出。同理,通道2接收2#、1? 202#、2402#和3602#,……通道1200接收1200#、2400#、3600#和4800#探测器的输出。

(2)模/数转换 V/F转换电路板共有12块,每块包含有100个通道,共形成 1200个模/数转换通道。转换功能共分2级:第1级首先将探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0~-10V)转换成频率信号(0~-2 MHz)。第2级是信号调整,它接受已转换的频率信号和4MHz的时钟信号,产生2个半字,称为计数半字和时间半字,然后这2个半字从V/F转换电路输出至数据预处理电路。这2个半字的表达式为:

CHW=转换频率3数据间隔-1

THW=CHW整数部分343106/转换频率

(3)数据预处理电路在这个电路中有4级数据处理流水线完成5个处理功能,在送这些数据到扫描接口板之前预处理探测器的数据。流水线的使用使数据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因为不同的数据块分处在4级流水线的不同地方,使多块数据在同一时间进行运算 ,使运算工作能够并联进行。这4级流水线的功能是:δ数据校正、偏置校正、对数运算、对数减法和探测器数据平均功能。

①δ数据计算在处理第1个扫描源扇区数据之前,V/F转换电路计数器被复位到零,处理完第一个源扇区数据后,计数器的输出反映了该数据的计数字和时间字真实数值。对于随之而来的源扇区,计数器不再复位,而是在先前计数值的基础上继续累加,δ数据计数器既要存储先前的值,又要存储当前的值,然后,这两个数据相减,即得到对应通道的当前真实数值。δ数据包括先前和当前数据寄存器、δ数据减法器和δ数据选择开关.

②偏置数据校正在进行扫描之前,偏置数据首先被采集并存储到偏置寄存器中。偏置数据的采集是在无X线的情况下,收到的探测器前置放大器固有偏置数据和外部注入的偏置数据总和。这一部分由偏置存储器、偏置乘法器和偏置减法器组成,执行以下计算:

CHW(校正值)=CHW(计数值)-偏置3THW/221

式中:CHW(计数值)��数据计数半字

ThW��时间计数半字

偏置��存入偏置寄存器中的值

221��系数,该系数选取与偏置数据采集时间和计算机工作频率有关。

在扫描期间,偏置计算器执行从当前探测器通道计数器值中减去对应的偏置数据与注入的偏置数据之和,其输出客观地反映了X线通量的大小。

③对数运算这一部分将对应上述的计数半字CHW和时间半字THW进行以2为底的对数运算,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复杂的除法运算转换为简单的减法运算,因为:

log2CHW-log2THW=log2CHW/THW

另外,在进行影像重建时,也要求输入对数形式的数据。

④探测器数据平均为了减少进入影像重建部分的数据量同时又能保持4800个探测器所提供的多数据优点,这里采用了压缩技术,既减少数据量又不降低影像质量。

数据经过前述的流水线处理后,不直接送到扫描接口板,而是存储到平均存储器中。如图3-33所示。

图3-33 探测器输出平均算法

第1个扫描源扇区数据,偶数通道的数据被存储到存储器中, 奇数通道的数据不用,当扫描机架旋转1个探测器角度以后(0.075°),将第1个源扇区存储的偶数通道数据取出与第2个源扇区的奇数通道数据相加并除以2,将结果送到扫描接口板,同时将第2个源扇区偶数通道的数据再存储到存储器中,以便与第3个源扇区的奇数通道数据相加平均,以次类推.平均过的源扇区数据被送到扫描接口板,在那里将源扇区数据16位数据字装订成32位数据字,32位数据字配对方法可根据扫描方式进行选择。这些被重新装订的数据字就是影像重建的原始数据。

三、螺旋CT机的软件功能

螺旋CT机的软件功能除了具有常规第3代CT机的所有软件功能外,还具有更独特的软件功能 .例如血管造影、四维成像、虚拟内镜、超级影像、多层螺旋插值、全中心扫描方式等。

1.四维成像和四维血管造影

以往的三维成像和三维血管造影采用2种方法: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阴影投影(SSD )。SSD 是扫描物体表面相对像素的数学模拟成像,首先规定成像的上下阈值,超过规定阈值以外的像素当作等密度处理,成像立体感强,但并不表示实际X线衰减值。分辨率受阈值选择的影响。MIP是在立体影像投影时,在光线通过的路程上选择密度值最大的点,投影到平面影像上,其数学表达式为:

ζ=ΣWi2CTi

Wi=1,当CTi为最大值时

Wi=0,其他密度

由于MIP的投影方式,MIP只能显示立体影像中密度最大的点,其余结构如隐藏在钙

化斑后的血管狭窄就不能被显示。所以上述2种方法只能利用CT点阵影像信息的10%。所谓四维成像和四维血管造影,又称光线合成(ray compositing)或者立体描绘技术(volum etric rendering),是近年来开发的技术,它在光线投影通过的路程上对每一个点附加一个可以任意调整的权值Wi ,其数学表达式为:

ζ=ΣWi2CTi

Wi任意调整

由此可见,四维方式利用了立体影像的全部数据,通过调整Wi可以得到各种效果.例如:全骨骼系统的Wi=0,可以使骨骼系统全部消失,使软组织和血管系统凸现。令钙化斑的Wi=0,使钙化斑消失,使血管狭窄部分凸现出来。

2.虚拟内窥镜(CTE)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热门领域是仿真(virtual reality)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功能和各种多媒体技术,仿真出现实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内镜就是仿真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的应用。

CTE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观察管腔内部结构并进行彩色编码,对计算机要求高,储存量大。其做法是先做螺旋扫描,重建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内窥镜图,后者采用光线算法,设置管壁阈值,再用经管腔导航技术在间隔一定距离产生内镜影像并连接而成.

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很广阔。以CT结肠镜为例,国外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其准确性很高,能发现5mm 大小的息肉。它很可能作为肠息肉无创性普查的工具而在结肠癌的预防方面起重要作用。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无创检查远比钡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更易为被检者所接受,因此临床应用潜力很大。但目前还有些技术

问题如伪影去除等亟待解决.

在气管和增强的血管方面,CTE技术将螺旋扫描资料进行重建后使临床以“飞越”方式洞察支气管、血管的内部结构.

该技术在普查方面十分有用,可以检查主动脉狭窄、钙化和软斑块,对支气管肿瘤、粘液塞、痰栓和异物的评估也非常有利。对评估结肠息肉、肿瘤等占位病变,梗阻或套迭以及溃疡和瘘道也同样有益.

若将CTE和四维成像技术相结合,可以使管腔结构变成透明状态,从而可以看到管腔壁后面的解剖结构。

3.超级影像

长期以来,CT影像质量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X线束的硬化效应,其物理机制是因为X线频谱不纯,使衰减系数非线形。因此在骨骼和软组织的边界常常出现带状伪影,尤其是尖锐骨骼。理论上,这一问题可用迭代算法予以解决,但需要复杂的数学运算,耗时长,难以进入临床应用.

Picker公司于1997年提出了超级影像技术,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在采集影像数据的同时,对每一条X线进行实时修正,显著地减少了波束硬化导致的伪影,使骨骼和软组织边界更为清晰,提高了骨骼和软组织边界的小病灶的检出率。

4.多层螺旋插值

后颅凹部位的成像是CT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尖锐骨骼造成的部分容积效应使影像出现放射状的伪影,往往掩盖了较小病变。薄层扫描部分容积效应较小,但薄层扫描X线剂量低,软组织分辨率很差,一般适用于骨骼系统。一度曾采用平滑技术来消除后颅凹伪影,可是平滑技术不能增加信息量,在使影像变得“好看”的同时,但却降低了空间分辨率,并不能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采用多层螺旋插值技术的优点在于它消除了后颅凹的伪影,既不降低软组织的分辨率,也不丢失影像细节,最终提供出高质量的颅脑影像。

5.造影计划系统(SVIP)

螺旋CT扫描大大提高了CT增强扫描的效果。在增强扫描时,通常配合高压注射器,采用团注式注射造影剂,以期达到最大峰值增强。增强效果的优劣主要靠峰值增强时间的掌握。过去,通常是根据经验,对于所有被检者采用同一的延迟时间,不考虑个体差异。实际上由于心脏和血管功能的差异,造影剂峰值增强时间有很大差别。有数据表明,从造影剂团注开始至胰腺水平主动脉强化达到峰值的时间为11~32s不等,个体差异很大。为了得到最佳的增强效果,最好对每一个被检者都进行循环时间测定。

而造影计划系统就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循环时间测定和造影剂计划系统,它可以自动测量每一个被检者的峰值增强时间,自动设定扫描延迟时间,使增强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在肝脏增强扫描时,可以一次测定动脉相和门静脉相的延迟时间,得到动脉相扫描窗和门静脉相扫描窗,再利用螺旋扫描的双相扫描方式,就可以一次得到肝脏的动脉相增强影像和门静脉相的增强影像(图3-34)。

第4章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

第4章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 一、选择题: 【例1】(2002年4月)下面的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main( ) { int i=010,j=10; printf("%d,%d",++i,j--); } A. 11,10 B. 9,10 C. 010,9 D. 10,9 【答案】B (i的值是以八进制定义的) 【例2】(2002年4月)以下的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a=5,b=4,c=6,d; printf(("d\n",d=a>b?)(a>c?a:c):(b)); } A. 5 B. 4 C. 6 D. 不确定 【答案】C 【例3】(2002年4月)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 int a=4,b=5,c=0,d; d=!a&&!b||!c; printf("%d\n",d); } A. 1 B. 0 C. 非0的数 D. -1 【答案】A 【例4】(2002年4月)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main( ) { char x=040; printf("%o\n",x<<1); } A. 100 B. 80 C. 64 D. 32 【答案】A 【例5】(2002年9月)已知i,j,k为int型变量,若从键盘输入:1,2,3< 回车>,使i的值为1、j的值为2,k的值为3,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输入语句是(C )。 A. scanf("---",&I,&j,&k); B. scanf("%d %d %d",&I,&j,&k); C. scanf("%d,%d,%d",&I,&j,&k); D. scanf("i=%d,j=%d,k=%d",&I,&j,&k);

如何分析文章结构

如何快速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把握住了文章的结构,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题型上看,本考点主要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命题人可就文章的一段或几段出题考查,也可以对全篇进行考查。就对全篇结构的考查而言,其命题设问方式往往表现为:①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②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技巧; ③文章是如何表现主旨的。 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划分出段落层次。有了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 一、辨明文体,选准角度。 1.文体不同,行文的思路会有不同,表现在结构层次上也有各自的特点。记叙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组织全篇的结构;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只是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才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才在结尾加上“尾声”;散文的结构尽管多种多样,但还是存在着某些大体相似的形态,有的是对比式,有的是逐层深入式、层层铺垫式,还有的是一线穿珠式或片断组合式。辨明不同的文体,抓住这些结构特征,再选准适当角度展开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全文。以散文阅读而言,从线索、文眼、意境、手法(如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角度入手,可快速把握文章思路。 2.划分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对文章进行内容上的归类整合。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同,如记叙性文体,可根据人或事的不同,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来划分;议论性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划分,也可以按论证结构(并列、总分、层进)来划分;说明性文体,应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顺序,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部分,或按事件发展顺序,或按事理逻辑(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来划分。 例1.( 2008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析】试题考查的作品《时间怎样地行走》(作者:迟子建)是一篇散文。分析此文结构,应首先弄清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然后弄清这根线索是按什么顺序来叙事抒情的。因为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紧密相联。抓住了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 【答案】作者以人生过程为线索,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二、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文学作品阅读题必经的一步。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自然段组成的,而每一段又都有一个中心内容。首句往往与本段内容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往往会发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

文章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主题 一、主题的概念和特点 文章的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主题”一词源于德语词thema,原指乐曲中的主旋律,即乐曲的核心,后来被移植到文章理论中。日本把“thema”译为主题,我国在20世纪翻译外国文学理论时从日本引进。现在已成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写作术语。我国古代文论中所说的“意”、“旨”、“道”、“义”、“理”、“志”、“主旨”、“题旨”、“主脑”等,其涵义与“主题”基本相同。 当然,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主题”有不同的含义:在记叙文中,主题是作品对所记述的人物和事件的基本看法。在议论文中,主题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在应用文中,主题就是作者在文章阐述过程中对问题的客观科学的解释。所以,主题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谓:在文学作品中称“主题”或“主题思想”,在记叙文中,常称“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在论说文中,常称“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在应用文中,常称为“主旨”。 文章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因为任何人写文章都有目的性,都要通过所使用的材料或宣传某个主张,或阐明某个问题,或抒发某种感情。而这些都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主题。当然,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现主题的方法上不尽相同,或直接提出(如议论文),或曲折展示(如文学作品),但不论表现方法如何,主题思想都应该是明确的。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其中却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明确的写作目的和意图。鲁迅先生绝不是单纯地为了把他所见到的这件小事告诉读者,而是要通过这件小事来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现自己深刻的自我剖析的精神,从而使人们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教育与自己一样的知识分子。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二、主题的形成 (一)主题的作用 主题是文章的主脑和灵魂,在文章中起着统帅的作用。明代学者黄子肃说“意者,一身之主也。”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事实上,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好坏,关键就是看它的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新颖不新颖、指导

第五讲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第五讲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解读考点】 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结构就是思路的体现。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①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中间的层次,②全篇的结构,③把握层次基础上归纳概括。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考查角度】 1、结合文章思路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妙处。 例1、2006湖北《从阿尔卑斯归来》“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结合内容和结构分析器作用。①表现了狗的忠诚,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密切关系,最后以狗为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是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③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与文章的开头形成呼应。 2、结合文章的思路,理解词句的含义或作用。 例如2006湖北《从阿尔卑斯归来》: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地。“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总结,结合上文写得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沉醉”“舞蹈”“活跃的气氛”。可知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和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歌。 3、对作者观点或看法进行分条论述,往往能够涉及到层次和划分。 例如2008天津《敦煌》“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4、直接考查结构和思路。 例如2008、湖北《雾》“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行文的思路” 2009年湖北《书房的窗户》“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说明。 【方法指导】 一、分析的前提条件 1、细致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 科学论著注意严密的条理,文学作品讲求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解答阅读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

作文布局三种基本结构

作文构思布局的三种基本结构 一.作文的构思(结构布局)法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 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如微笑,目光,声音等类的写作。 2、排比组合构思法 排比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排比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排比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格式分类: A并列式排比B递进式排比(如《感受自然》和《我读三国》)C小标题或镜头式排比 3、纵横对比构思法 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如通过两篇日记或书信写同一件事中的两个不同人的相同或不同的感受。 我的视线 ――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材料的组织安排。一篇完整的文章,在结构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有头有尾,中间具体;安排合理,有条不紊;过渡自然,照应周到。试看秦牧《北京美事谈》一文的主要轮廓: (1)1. 在迎接建国三十周年前夕,我想谈的,是北京一些值得称道的美好的事迹。一年多以来,它们越来越深地铭刻在我的印象中了。 2. 首先我想谈谈“读书热”。五四运动策源地的北京,本来就是一个读书风气比较浓厚的地方,近年来这种读书的热潮掀得更高了,去年五一节排队买世界名著和中国文学著作重版书的队伍,从王府井排到东单,是大家知道的,尽管那是许多复杂的历史因素造成的结果,但是仍然可以显示爱书读者之众。那个高潮过去之后,我还是不时看到排队买书的“书龙”,有的是买科技书的,有的是买外文书籍的,今年六一儿童节前,我在西城区看到一条很长的队伍,我好奇地跟踪探视究竟,原来是父母们为孩子们买新版的儿童书籍。再说,每天天刚亮,北京图书馆门前就有人排队,馆内八百座位,天天满席;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二千座位,迟到的就要向隅;比较幽静的公园,长椅上也经常有人捧书攻读。好学的风气是一天天在发扬了,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今天辛勤学习的年轻人当中,有许多就是明天卓越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将能够干脆利落地接过接力棒,在面向四个现代化的跑场上进行新的长征。 3. 其次我想谈的好事,是早晨练拳舞剑人数的众多…… 4. 又一件我想谈的美好的事情是发扬公共道德的风气…… 5. 在北京,服务行业的动人事迹同样很值得赞美…… 6. 我还想谈一谈北京人假日的游园和远足活动…… 7. 北京的美事是很不少的,这里举出的,不过是可小可大,以小喻大的几桩罢了。但就是这么几桩,也够令人想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活力的若干体现。当然还有民主空气的增浓,“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一向是如影随形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扬,也正是中国能够逐步走向四个现代化的一个象征。熟悉旧北京的人,或者从鲁迅、老舍、曹禺笔下看到旧北京景象的人,都会感到那种生活气氛变化之大的。 8. 欣逢建国三十周年纪念日来临的时候,就让我以这篇小文当作一束鲜花,也举着它,参加节日的游园活动吧! 这例中第一小节就是开头,它直接入题,属文章开头中“开门见山”一类,这是一般文章中用得较多的开头法,是收效明显的开头法。有些文章开头有个从远处绕来的引子,但不管怎么远,都要赶快入题,使头不至庞大。七、八两小节是结尾,它基本上是总结上文,又有一些发挥,叫人咀嚼品味。中间二至六小节具体写了五个方面的美事,如第二小节,围绕“读书热”,写了好几条买书的“龙”,好几处读书的“热”。中间部分如果也像头尾一样概写,文章就干瘪无力,显得不健全了。这中间部分所叙美事,逐一算来,为数不少,作者先把这许多事分别归入五类,每一类中几件事排好次序,然后把这五类分别先后,依次叙述,这样的安排符合事理,使文章显得有条不紊。在叙述五类美事时,用“首先”、“其次、”“又一件”等词语把五类事连接起来,由此及彼,过渡自然。开头提出要谈“一些”“美好的事迹”,下文就加以落实,写五个方面的“好事”“美事”,结尾又把上文归纳为“几桩”“美事”:上下文是互相照应的;还有,开头写到“在迎接建国三十周年前夕”,结尾仍然是“欣逢建国三十周年纪念日来临的时候”,这是首尾照应。文章中的照应不限于此,它的涉及面广至整篇文章,大至段落与段落,小至词语与词语,无不存在照应问题。照应周密的文章,真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这是需要在写作中时时加以注意,下苦功斟酌推敲才能办到的。 下面特别谈一下文章中段落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文章结构中更为具体的问题,当我们了解了它的基本规律以后,阅读时就能较快较准地领会文意,写作时就能比较自觉地搭起文

分析文章结构

第4讲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研习考纲重难点 一、详释考点内涵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有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可以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1.全文层次 一篇文章不论有多少段落,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体现在结构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可以更方便地理解文章。出题的角度是给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2.语段结构 分析语段(句群)内部的层次结构。 如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第13题:下面一段第二句是多重复句,用“/”划出层次。 科技与道德的联系表现为道德中有科学的因子。(a)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对人类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认识,它本身也存在着关于现实的真理性知识,(b)但与科学真理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产物,不仅说明价值、范畴和规范的内容,(c)而且体现在人的具体行为中,(d)某个人做出某一种行为,不仅是因为其符合道德要求,(e)而且因为其符合真理,是正确的。 这道题考查了分析语句结构层次的能力。可以分析这个复句分句间的关系,a句是对“道德”的评价,落脚点是“也存在关于现实的真理性知识”;b句的关联词“但是”是转折关系的标志,引出下文道德与科学真理的不同;c句的“而且”表示是上句的递进,d和e句的“不仅”“而且”照应了上面两句,表示b、c句和d、e句是并列关系。这样可以推断出a句是这个复句的总写,“/”放到a和b之间。 3.复位句子 把一篇文章中的某个段落的语言或一个段落的几句话打乱,要求依照全文的意思和段落的具体思路恢复原来的顺序。 如:把文章的第二段打乱的语句重新调整,做到前后照应,语意流畅。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①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②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③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④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⑤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⑥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 回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对每个句子的意思进行理解,把握各个句子间的关系,答案是②④①⑥③⑤。 4.选择衔接 抽掉文段中的一句话,要求选择给出的选项填入文中的空格。 如2004年辽宁卷科普类文章阅读的第8题: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入文中第二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分析文章的结构

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解读考点】 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结构就是思路的体现。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①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中间的层次,②全篇的结构,③把握层次基础上归纳概括。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考查角度】 1、结合文章思路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妙处。 例1、2006湖北《从阿尔卑斯归来》“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结合内容和结构分析器作用。①表现了构的忠诚,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密切关系,最后以狗为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是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 ③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与文章的开头形成呼应。 2、结合文章的思路,理解词句的含义或作用。 例如2006湖北《从阿尔卑斯归来》: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地。“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总结,结合上文写得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沉醉”“舞蹈”“活跃的气氛”。可知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和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歌。 3、对作者观点或看法进行分条论述,往往能够涉及到层次和划分。 例如2008天津《敦煌》“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4、直接考查结构和思路。 例如2008、湖北《雾》“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行文的思路” 2009年湖北《书房的窗户》“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说明。 【方法指导】 一、分析的前提条件 1、细致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 科学论著注意严密的条理,文学作品讲求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解答阅读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思维的轨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这是解答阅读

文章结构框架

文章结构框架 一篇论文必备以下几个部分: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表格、图片、参考文献和推荐信。 方法:方法部分是你论文的基石,在这部分内容中,需要介绍你的研究类型和实验设计,操作步骤以及所施加的干预和结果,说明你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提供充足的信息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并保证真实性。此外,期刊指南会为你论文的方法部分的写作提供更多细节信息。 结果:该部分应该在实验全部完成后书写。对应方法部分给出实验结果,可以用图表形式强调你的实验结果。编辑通常不鼓励在图表中重复文中已有内容,尽量保持简洁,但提及图表中的结果数据是完全可以的。注意,涉及统计结果的数据要包括相对测量和绝对数。 表格:要清晰、可读性强。注意形式,包括小数点的位置,表格顺序要与文章内容相对应,对使用的缩写给予说明。 图片:图片可以是照片、流程图、各种形式的图表或是任何能帮助你解释实验结果的东西。确保图片在文中有对应的描述内容并提供独立的、高分辨率的图片文件。注意:绝对不要使用已发表论文中的图表。 讨论:结果之后通常是讨论部分,在这部分需要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肯定你的结果,讨论你研究的亮点和不足,说明你的结果与其他已发表的相关研究的异同点,强调你的文章将在领域内产生怎样的影响和推进作用。注意一些论文格式要求在讨论部分后面有一个结论,这种情况下,以上内容要写在你的讨论部分而结论部分就是对你文章做一个简短的概括。 引言:引言就是要尽可能简洁的说明你的研究方向,要激起读者的兴趣,总结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解释你的实验如何支持你的课题猜想或目的。专家建议,引言部分不要超过你全文的15%。 摘要:不要过度夸大你的成果。期刊常会要求摘要的字数在150-300 之间。摘要反应了你文中的主要标题,要保证读者在没有阅读全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摘要弄懂你的研究。要做到使你的摘要可以独立于你的论文,能够用来搜索查阅,甚至是独立发表。对其中使用的缩写必须给出说明。 参考文献:引用与你的讨论和研究设计相关的全部概念和论文是最好的,不

如何分析文章结构

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李明隆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因此,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可见,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这里所说的“文章”,可以是语段,也可以是整篇文章。 1、分析语段的结构,把握语段的思路 分析语段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纲带目。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 凡属先摆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或者先摆情况后解释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之类的语段,第一层都划在始发句与后续句之间。与此相反,属于先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或先分述后总结之类的语段,第一层则划在终止句前面。如果是照应式语段,第一层则划在始发句后,第二层则划在终止句前。(2)理思路,弄清结构。语段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纵向结构,一是横向结构。弄清结构形式,语段的层次便基本明晰了。 下面用上述两种方法来分析一道高考试题。 下面这段文字有九个句子,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的理解,选出正确的一种() ①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振兴付出代价。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④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 ⑤有人看改革只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⑥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⑦现代人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艰苦中开创新纪元的。 ⑧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⑨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才能树立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文章结构与思路

文章结构与思路 构成一篇好的文章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一是结构,一是语言。三者不能互相代替,却密不可分,好文章就是这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文章内容是主要的,可他必须靠严密的结构组织和恰当的词句表现出来。 下面重点是谈文章的结构组织,也就是文章材料的安排,文章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篇文章,无论思想内容多好,无论词句多么优美,必须全篇组织得好。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该详得详,该略得略。前前后后,联系的紧密,照顾的周到。没有前后脱节的地方,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形,没有拖泥带水的毛病,人家读了才能得到清晰明确的印象。有些刚参加工作或初学做的同志写出的文章,意思不能说不好,有的并且很好,词句方面有点小毛病的,总还通顺,就是整片组织得不好,不清楚,不严密,结果让人读着吃力。一篇看不来,还不能把他的意思搞明白。这样的文章,往往达不到写作的目的,至少要打很大的折扣。 文章的结构决定于文章的内容。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五段,为什么先说这层意思,后说那层意思,这些,都是文章内容决定的。 从写作者的角度说,你怎样明确自己所写的内容,并且

根据所写的内容的需要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呢? 这首先是一个思路的问题。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写成文章,就是所谓文章的结构组织。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要思路清晰严密,必须善于观察事物,能理解和认识事物。只有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才能培养起既活泼又严密的思路;只有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才会有好的结构。 写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如果你对这个单位的基本概况、任务和目标、工作过程、成绩与失误都不了解,或搞不清楚,这篇总结将如何写法呢?先写什么后些什么呢?一切都将无法下手。勉强写出些话来,必然前言不搭后语,使读的人也摸不着头脑,还谈什么结构组织?最终也只能是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关于文章的性质、对象和目的问题,也决定结构组织。

程序的基本结构 教学设计

《程序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能够使用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三种结构的基本思想,并对流程图和程序语言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帮助学生探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注重学生协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学生分析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对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学生对数学课中的这部分内容掌握的不够好,则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加强对程序流程图和程序语言进行对照分析;如果学生已经掌握,则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基本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从前几节的学习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高中阶段学习负担很重,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的普及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而且算法与程序设计本身也比较枯燥,鉴于这种情况,本课程设计的原则是分组探究,结合实际的数学问题,画出相应的流程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再转化成具体实现语句和程序,使学生运用VB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学会问题解决的结构化方法,编写程序,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用任何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可分解为三种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牢固掌握这三种基本结构,是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是编写出结构清晰、易读易懂程序的前提。同时,本节也将为下一章“算法的程序实现”打下基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在高中阶段,学习程序设计毕竟不同于专业训练,因此,我们应精心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例,帮助学生完成从数学中的“算法”到程序中算法的过度。本课首先用交流讨论解决“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转化成程序代码,引入顺序结构,然后依次加强约束条件,逐步修正算法和相应的流程图,引入选择、循环结构,总结出结构的共性,最后是编程实现,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结构的认识。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算法,画出流程图,然后与程序语言的实现语句进行对照分析,使学生能正确的使用程序语言实现三种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任何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对三种基本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都有严格要求,因此,在帮助学生建立算法思想和程序设计认知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编程并养成良好编程习惯。三种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以及同种结构的不同语句之间的差异是本节重点。当然,本节主要还是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在后续的程序编写中还将不断用到这三种结构,学生可逐步掌握。 4.课时要求:1课时 四、教学理念

南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期末总复习模块二:三种基本结构和流程控制

模块二:三种基本结构及流程控制 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这三种结构分别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语句控制实现。 (1)顺序结构:赋值语句和函数调用语句是控制该结构的主要语句。函数调用语句中最常用的是:scanf( )、printf( )、getchar( )、putchar( )等用于控制输入输出的语句。注意用scanf( )输入变量值时要严格按照格式控制串的形式要求输入,用printf( )输出时要进行相应的格式控制,需要熟记几种格式转换说明符:%c、%s、%d、%f、%lf(当变量为double类型时,在scanf 中必须用%lf,但输出时用%f就可以了)。 练习: 1、已知a、b、c为int型变量,用于输入的语句为: scanf("a=%d,b=%d,c=%d",&a,&b,&c);,若想使a的值为1,b的值为2、c的值为3,应当怎样输入?如果提供的输入方法为1,2,3<回车>,则对应的输入语句是什么? 2、float v=1234.5678;,输出格式为:输出总宽度为10,精 度为3,则应使用语句printf(_______);实现;若输出语句为:printf(“%.3f”,v);,输出的内容为:______ (2)选择结构:用if...else、switch语句配合复合语句、break 语句控制实现。If语句有三种形式:单分支if、双分支if、嵌套if,注意else应与其前最靠近的未匹配过的if相对应,而与对齐的形式无关,每一个else实际上都隐含了一个条件,要充分利用

这些条件分析程序;if后的条件通常是关系表达式,但是实际上可以是任何表达式,仅以该表达式是0或非0来判断条件的假和真。注意:if ( )及else后面都只能控制一条语句,经常需要用到复合语句。 switch语句中特别要注意的是:(1)switch后面的表达式类型应当为整型、字符型、枚举型,而不可以是float或double型,因为表达式的取值必须是离散值。 (2)找到与表达式匹配的常量后开始执行,直到遇到break或语句结束才会停止。因此每一个分支后如果没有及时用break,则继续向下执行,这样,switch结构可以选择多个分支执行(3)这些常量的顺序调整不影响程序的正确性,只要每个分支执行的功能固定就可以了。 练习: 1、已知变量tf为整型,下面的条件语句中,五种表达有一种与 其它四个不等价,它是? A、if (tf ) 语句1; else 语句2; B、if ( tf==0 ) 语句2; else 语句1; C、if (tf!=0 ) 语句1; else 语句2; D、if (!tf ) 语句2; else 语句1; E、if (tf==1 ) 语句1; else 语句2; 2、设以下所有变量均为整型,下列程序所实现的分段函数是?

《文章结构》前言

《文章结构》前言 一 这本书是谈一般文章的基本结构的。 语文教学的实践和平常看到的人们读写文章的情况使我早想写一下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帮助那些同学、朋友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比较顺利、恰当地组织文章,本书就是来偿这个夙愿。 书中提出了句子——句群——节层——段落——全篇这个文章五级结构的说法,请感兴趣的同志留意研讨。 用例都选自课文等范文,以便读者查阅原文,进一步研读那些范文。 谬误失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1985年5月1日 二 1985年写就的书稿,怎么长期没有出版? 1986年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接阅此稿的同志复信:“……我和她看过一章,交换了意见,认为有新意,准备用。不料,没多久社里压缩出版计划……领导说只好割爱……”其背景是出版体制改革,以后就听说“自费出版”云云。一介书生,经济从未宽裕,这稿就一直耽搁下来。 自然,念念不忘。 近翻此稿,感触甚深。认识事物,总得分析;而任何事物总是可分的。伟哲有言,“分析好,大有益”啊。文章,或读或写,抑或又读又写,都须分析,才得入里,才能入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宿稿,觉得它的分析切实不移,它的作用仍然存在,而且它的脉络还将续与事实共存。因而决意把手写清稿搬上电脑,同时对因时而异的文字、标点等带作修订,而后续促付梓面世。 意犹未尽,补说点儿—— 为什么有些语文教师离了“教参”感到寸步难行?为什么有些机关干部写个总结就想请人代笔?遑论有些学生和社会上各行各业有些朋友读不明白写不清楚。其实,他们绝对不是头脑差,恐怕他们自己也不承认是头脑差,那是为什么?是他们没有花点力气捅破文章结构这层窗户纸。 毛泽东的一个哲学观:事物是无限可分的,物质分到原子还可分出质子、中子、电子等。而事物经过分析,显露了本来面目,人们就可据以应对了。由这事理,我们运用“分析”这利器认识了文章的基本结构,阅读理解、写作成文之类事儿,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了。 这本小书就是想让那些朋友通过“分析”这架显微镜观览一下文章的基本结构。我想,不管哪位,只要有点耐心而不着躁,经过探骊一定会得珠的。 2012年5月1日

文章的结构

(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详写、略写) ▲什么叫结构?结构的原则与要求是什么? 结构一词,本意是指建筑房屋所立起来的间架,是建筑学的专用术语。我们借用来用以指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文章的写作,不但要言之有物(有材料、有内容)、言之成理(有主题思想)而且还必须言之有序,这就是说要考虑先写什么、反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承接,如何详略等等。我们把这种为表现文章内容所作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叫做文章的结构。 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文章的内容,要表现得好,表现得巧,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要正确反映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文章是一定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章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必须遵循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规律,按照事物的进程有层次、有条理地加以说明和阐述。客观事物有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变化过程,一些记叙类的文体便依据这一逻辑形成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状态。任何问题,总有起因、矛盾冲突和冲突解决这样的完整过程,议论说理类的文章便依据这一情况,形成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形式。②要为表现主题服务。结构要为表现主题服务,就是要围绕主题剪裁、围绕主题布局,结构的各个环节都要受命于主题。③要适应文体的特点和要求。由于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方法不同,人们把文章划分为各种不同的体裁,各种文体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结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结构文章时,一定要考虑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④要不拘“死法”,善于创新,客观事物是千姿百态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形式。思想变了,形式亦应随之变化,才会写出奇香独具、异彩纷呈的文章。 结构要求。①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就是行文要有一条能够体现作者思路的线索,一贯到底,使零散的材料系统化,使所描述的事件、景物、人物有次序地呈现出来。所谓层次分明,就是说结构的程序要能体现出人们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发展步骤,全篇的每一段、每一层次,要合乎逻辑地安排即有相对地独立性,又有整体上的联系性,②要周严缜密,自然和谐。所谓周严缜密,就是说,结构要把文章的内容表现得充分完整,无遗漏现象;结构的各个环节俱全,无疏忽之处。所谓自然和谐,就说要使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各个环节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其次,外在形式要优美、饱满匀称,既无分配不均的现象,又无上下乖异的毛病。 ▲结构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结构的基本内容有八个方面,即: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滤、照应、详写、略写。 ▲开头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常见的开头的形式有几种? 开头的作用是:开头是作者给全文定下的基调,对全篇的内容和形式起着领起作用,也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动因。 开头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落笔入题,就是说开头的内容要与全文息息相通;二是要精美别致,就是说文辞要生动感人,形式要别开生面;三是要单纯明确,即内容单一,引入引出正文的方式和角度要清楚明白,不可故意绕圈子。

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的把握

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的把握 ¤考点剖析 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是中考阅读类题型中最常见的考查点之一,本节将具体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剖析:⒈开头结尾的作用;⒉段落作用、层次及行文思路;⒊文章线索和伏笔;⒋构思精巧;⒌写作顺序及详略安排;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⒎描写方法的运用;⒏修辞手法的作用。 开头在文章中通常起着点题、提纲契领、激发阅读兴趣、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结尾有时与开头或前文呼应,深化或升化主题。 文章常见结构基本上分“纵式”和“横式”两种,划分段落层次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并列、递进、主次)等方面进行。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文章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分别是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重点。描写按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常见的其它描写方法还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概括描写(白描)与细节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 修辞类的考点常常是分析修辞手法的类别和作用,这就需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反复等。 一、开头结尾的作用 ¤考点剖析 开头通常有着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的作用。在完成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揣摩开头是否有包含揭示或提示主旨的句子。结尾虽然不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但它与全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篇文章的结尾有时直接点出文章主题,有时是深化或升华主题,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 二、段落作用、层次及行文思路 ¤考点剖析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层意、段意及行文思路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全面。解答此类题目,常采用1、提取法:提取文中的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主旨句形成概括性句子;2、组合法: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词语来对文章进行概括;3、在感知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答题时应分步分层概括、综合要点,突出对重点与主体的概括。 ¤常考题型 植物如何“看见”世界 苏姗娜?保尔森 ①植物没有智力,至少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智力,谁要是认为植物能够听懂我们的话,甚至看出我们的心思,那是太高估它们的能力了。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知觉,相反,它们极其敏感,它们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并且能够感觉重力,只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大不相同。 ②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对于窗台上的植物来说就是这样,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