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对家禽肠道菌群的调控

非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对家禽肠道菌群的调控

非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对家禽肠道菌群的调控
非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对家禽肠道菌群的调控

肠道菌群小知识

1代谢作用 ? 提供热量 ? 生产短链脂肪酸 ? 合成维生素K 和叶酸 ? 胆汁酸的分泌 ? 参与药物代谢 2. 免疫效果: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 刺激免疫球蛋白A (IgA )的生产 ? 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 ? 诱导调节性T 细胞 3. 预防病原体入侵: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菌群间存在的生物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病原体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人类肠道菌群 什么是肠道菌群? 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 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 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 一定的比例组合,各种菌间 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它们 与宿主存在着共生关系,共 同维护着宿主的生理平衡。 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 有的,当胎儿还在母体子宫 内时,胎儿所处的环境几乎 是无菌的,因此胎儿肠道内 是无菌的,婴儿出生时迅速暴露在母体阴道或皮肤的微 生物下,随着从婴儿到老年 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肠道菌 群在出生后几个月迅速增多, 多样性增加,到成年后达到 稳定状态,之后老年时期多 样性渐渐减少[1]。这些微小 的生物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 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分类 据推测,正常健康成人 肠道菌群总数高达1×1014, 种类超过1000种,而一个成 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约为 1×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 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数量是人 体细胞总和的10倍。在胃和 小肠中,细菌的种类相对较少。结肠中,每克肠道内容 物存在1012个细菌细胞,细 菌种类达300-1000种,而其中99%的细菌来自于其中30-40种[2] 。 正常人肠道中包括四种主要的细菌门类:厚壁菌门 Firmicutes (约50-75%,包 括梭菌属),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约10-50%, 包括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约1-10%,包括双歧杆菌),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常常约少于1%,包括大肠杆菌),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人类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细菌属于拟杆菌属、梭菌属、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其他属,如埃希氏菌属和乳杆菌属较少。拟杆菌属约占肠道中所有细菌的30%[][3]。 我国科学家在健康年轻人体内观察到的9个属的细菌广泛存在,分别为厚壁菌门的考拉杆菌属、罗氏菌属、Blautia 、 Faecalibacterium 、梭菌属、Subdoligranulum 、瘤胃球菌属和粪球菌属以及来自拟杆菌门的拟杆菌属。这9个属的细菌均具有在人体肠道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能力,而短链脂肪酸具有维持人体健康的多重作用,例如充当肠道上皮特殊营养和能量组分,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人体炎症水平和增强胃肠道运动机能等[4] 。 Phylum Proporti on (%) [3]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50-75%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10-50% 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1-10%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 a 少于1% 肠道菌群的作用 正常肠道菌群具有重要 的自我平衡功能[5]。 肠型 未来某一天,当你走进 医院的时候,医生可能不仅 会询问你的过敏史、血型, 还会问到你的肠型。 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 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 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这个概念 ——肠型,他们通过全球性实验国际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发现以肠道内的 细菌种类和数量划分,人类拥有三种肠型,研究人员把这3种肠型命名为拟杆菌型 (Bacteroides )(肠型Ⅰ)、普雷沃氏菌型(Prevotella )(肠型Ⅱ)和瘤胃球菌型 (Ruminococcus )(肠型Ⅲ),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 内容 1.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 2.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 第一节概述 人体和动植物体一样,按生态学(ecology)规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中生活,机体与机体外环境生态间或与机体内定居的微生物群之间的关系,分别属于外生物态学或宏观生态学(macroecology)和内生态学或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为着本文的目的,我们只讨论微观生态学的一些方面。 一、肠道微生态 1. 肠道微生态简介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宿主与其体内寄生的微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最佳生理状态,双方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转,因而机体携带的微生物与其自身的生理、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及生物拮抗等有密切关系。 有学者曾提出,一个健康人全身寄生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1271g之多,其中眼1g、鼻1g、口腔20g、肺20g、阴道20g、皮肤200g,当然最多的还是肠道,达1000g,总数为100万亿个(1014),相当于人体细胞数(1013)的10倍。在人体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微生态是主要的,最活跃的,一般情况下也是对人体健康有更加显著影响的。 2.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种,菌数约为1012~1013个/g粪便,占干粪便重1/3以上,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比较少。形态上有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有的是肠道定植菌,有的只是一时的过路菌。肠道是一个细菌的寄宿地或者说是一个发酵车间。在人体功能与饮食或药物影响下产生的肠道环境条件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与数量也随之而变化。从而也对机体健康,首先是肠道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人们要研究并力求保持对人体健康最佳的肠道菌群构成,这便是本节及有关章节的阐述的主要问题。 婴儿在出生之前的肠道是无菌的。在出生同时,各种菌开始在婴儿的肠道内繁殖。最初是大肠菌和肠球菌、梭菌占主体,出生后5天左右,双歧杆菌开始占优势。在婴儿期双歧杆菌保持者绝对优势的状态,母乳喂养儿之所以抗病力强,其理由之一即为肠道内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而起到防御感染的作用。 在婴幼儿期占绝对优势的双歧杆菌从断奶开始直到成年期渐渐显示出减少的趋势,类杆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危险因素。方法60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未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抗生素疗程和种类显著少于对照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抗生素的疗程和种类选择不合理有关,hs-CRP和IL-6水平可作为一种检测指标。 关键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调;高敏C反应蛋白 人体肠道正常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据统计,约800多种细菌、真菌及病毒等,为机体的正常能量代谢、物质吸收和代谢、肠道修复、免疫调控等发挥重要作用[1]。随着外科手术的普遍开展和微创操作的日益增多,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成为共识,虽然目前尚缺乏较有利的循证医学证据[2]。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虽然明显下降,但肠道菌群失调的比例逐渐增多,约为25%;同样降低患者的远期预后,严重者可发生肠源性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不同科室行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未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作为对照组。肠道菌群失调的标准是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表现,如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粪便镜检球/杆菌比倒置,粪便菌群涂片,细菌总数减少。排除发热、合并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已有肠道菌群失调未治愈;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常规抗生素治疗;器官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抑制;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严重损害患者等。 1. 2 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麻醉方式和手术时间、抗生素疗程和种类,血清hs-CRP和IL-6水平,对比差异性。其中hs-CRP和IL-6的检测采用空腹采血,立即送检本院生化室,根据相关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得出结果。 试验设计者发放调查表格,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本院骨科、普外科、肝胆科、泌尿外科、烧伤科和介入室进行问卷调查,每例患者由2名调查员完成一份调查,不采取暗示语言。回收调查表后由专业统计分析员完成数据分析,本试验全部问卷为合格、有效调查,无数据缺失。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摘要 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多且复杂。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携带的细菌群,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功能丰富。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保持动态平衡,与宿主互利共生,维持宿主身体的健康。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将出现菌群失调,导致疾病发生,通常表现为腹泻。粪菌移植可快速、经济、相对安全地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d),粪便量增加(>200 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病程多在2周之内,少数可持续至2周以上,慢性腹泻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其发病往往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1,2]。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多,也较为复杂,临床转归差异大。人类肠道是一个大又杂的微生态环境,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能保持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抵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当机体受到饮食、药物、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产生病理性组合,称肠道菌群失调。由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慢性腹泻在临床上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功能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肠道菌群有了全新的认识,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腹泻也逐渐被重视。

一、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以细菌为主。健康成人肠道中含大约104个细菌,种类>1 000种,是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3],占粪便干重的1/3~2/5,具体分为三大类:①原籍菌群,为肠道优势菌,具有免疫调节、抑制和清除病原菌的作用,主要有类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及优杆菌等;②条件致病菌,其在肠道菌群平衡时无害,在特定条件下可具有侵袭性,对人体有害,主要有肠杆菌、肠球菌等,以兼性需氧菌为主; ③过路菌,菌群平衡时此类菌数量少,长期定植机会少,如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可致病,主要有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之间及与宿主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并通过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生长与衰老、代谢作用、抑癌作用等维持着宿主的健康[4]。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饮食、药物、年龄、肠道动力异常及免疫功能障碍等。其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被认为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罪魁祸首[5],尤其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得肠道敏感菌被抑制,而耐药菌过量繁殖。研究表明,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水平与用药剂量相关[6],而益生菌有稳定并增加肠道优势菌在肠道菌群中的作用[7]。饮食习惯也可改变肠道菌群[8],在低渣饮食中加入纤维对肠道功能及结果有益[9]。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减少,肠杆菌、肠球菌增加。正常的肠道运动在推进食物的过程中也可清除细菌,肠道运动减弱时,可使细菌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量繁殖,促使肠道菌群失调[1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肠黏膜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可抵抗病原体入侵并阻止肠道细菌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大肠内每克粪便中含有107~1012个微生物,在大便正常菌谱中,常住菌占90%以上,其中普通大肠杆菌与肠球菌各占一半,过路菌(如类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不超过10%,芽胞菌与酵母菌虽也称为常住菌,但数量不超过总菌数的10%。各菌群间按一定比例组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 若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某些变化,如抵抗力降低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时,可使正常菌群被抑制,耐药的过路菌过量繁殖,导致过剩菌(包括过路菌、芽脑菌、酵母菌)繁殖显著超过正常值的40%以上,则引起肠道食物的分解紊乱,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表现为便次增多,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通常伴中下腹阵发性疼痛,还常伴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或排便窘迫感。 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关键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可用可不用者不用,可用窄谱则不用广谱。对年老体弱、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时最好能作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同时,少吃不利于双歧杆菌生长的高蛋白、饱和脂肪类食品,而应多吃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全麦类等食物,以抑制有害菌群增殖。可常饮牛奶,或适当服用蜂乳、人参等,这些食品中均含有较多的双歧因子,有利于双歧杆菌“壮大阵容”。一旦确诊为肠道菌群失调,首先要停用抗生素或激素。有条件者进行菌群分析,以了解为何种致病菌,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来减轻症状,缓解病情。 三类腹泻不吃抗生素 腹泻很多情况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起居不慎,胃肠受凉而引起腹泻。腹泻不仅会使消化功能降低,还会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然而专家指出,治疗腹泻切勿乱用抗生素,只有细菌感染的腹泻如痢疾、霍乱等才需要用相应的喹诺酮类抗菌药来治疗,其他类型的腹泻则不必服用抗生素。 拉肚子不要马上吃止泻药 北京宣武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曹涛大夫说,门诊中多数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反而较低。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在治疗时以对症处理为主,通常病程比较短,可以自愈。不过,不论是病毒或细菌造成腹泻的症状都类似,许多人一拉肚子就服用止泻药了事,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胀气或肠阻塞。肠炎、痢疾是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所引起的腹泻是肠道受到细菌毒素的刺激而作出的反应,它可排除毒物及细菌毒素,具有保护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止泻药,而应首先给予抗菌治疗,如服用氟哌酸、奥氟星、利氟星等药物。 但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将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可在病因治疗的同时,适当给予止泻药。所以,不能一见腹泻就给予止泻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病因加以治疗。一般而言,止泻药主要用于非细菌性引起的腹泻。 细菌感染腹泻才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少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腹泻。感染性腹泻比较多的情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收稿日期】2008204202【作者简介】姜秀菊(19592),女,主任医师,从事肠道微生态研究, Email:jiangxiuju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4298476.html, 文章编号:10052376X (2008)0420424202 【综 述】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姜秀菊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新乡 453000) 【关键词】 肠道菌群;菌群失调;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胃肠道内寄居着400余种细菌,总量 达1014个集落形成单位(CF U ),近10倍于人体体细胞数量,其中99%以上为专性厌氧菌,主要由双歧杆菌组成,1%以下为兼性厌氧菌,主要是乳酸杆菌,极少量为致病菌占0.01%,它们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分布在肠道不同部位,对宿主发挥着生物屏障、营养、免疫调节、降血氨及胆固醇、抗衰老和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机体为它们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赖,互为环境,两者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的健康和长寿。 肠道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又是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储存库,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及毒素并不损害机体健康,完全依赖于人体完整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该黏膜屏障主要有:肠道菌群构建的生物屏障、肠道菌群与肠道黏液层、肠上皮细胞组成的机械屏障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形成的免疫屏障、肠2肝轴和防御素。 在生物屏障方面:双歧杆菌通过磷壁酸黏附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占位效应、营养竟争、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抵制肠道内、外源性潜在致病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起定植抗力作用;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亲脂分子、小菌素、过氧化氢等对肠道的大肠埃希菌、铜绿 假单胞菌、沙门菌、链球菌等起抑菌或杀菌作用[1]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酸性代谢产物可降低肠道的pH 和Eh 以抑制致病菌生长,并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肠道蠕动,以便使致病菌和内毒素排出体外。 在机械屏障方面:肠道粘液层主要由糖蛋白组成,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以促进糖蛋白的分泌和肠上皮细胞DNA 的合成;产生为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提供重要能源物质的短链脂肪酸,从而促进肠黏膜的增生[2];通过增强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加强上皮细胞层的屏障功能[3],维持黏膜结构的完整性,阻止细菌及毒素等大分子物质的通过。 在免疫屏障方面: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可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产生SI g A,SI g A 可通过与细菌胞壁抗原决定簇结合包裹细菌,抑制细菌对肠上皮的黏附;作用于细菌表面,降低致病菌毒力;中和细菌、毒素、病毒;增强单核细胞的杀菌活性;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激活补体旁路与溶菌酶协同抗菌[4];可作为封闭抗体减少由I g M 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后诱发的局部炎症,阻止有害抗原通过黏膜进入血循环,抑制全身免疫应答[5]。 可见,肠道细菌参加了三道黏膜屏障的构建。在创伤、烧伤、大出血、休克、严重感染、重型肝炎等应激状态下及放疗、化疗、胆道和肠道梗阻、长期使用肠道外营养和广谱抗菌素均可使定居于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的数量与各菌种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致革兰阴性菌对肠上皮的黏附增加、细菌过度生长、内毒素产生增加构成微生态失调。另外应急时肠黏膜代谢功能发生改变,上皮结构变化和(或)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细菌和毒素进入其他组织和血循环 内,形成细菌和内毒素移位[6]。 肝负责机体的物质代谢及免疫防御功能,枯否氏细胞是防止肠源性细菌及毒素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占全身吞噬细胞总量的70%,但同时也为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提供了物质基础。肝脏分泌的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部位对口腔、胃、回肠、盲肠来源的外籍菌有抑制作用,游离型胆汁酸在大肠内通过调节pH 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7]。肝病时,肝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减少,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引起菌群失调;枯否氏细胞对进入门静脉系统的细菌及毒素的清除能力下降,使之直接进入体循环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肠道黏膜水肿,通透性增加,为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创造了条件。 严重感染时病原菌的数量和毒力超过了机体本身和(或)局部的防御能力,使得易在肠道黏附、定植和繁殖,进而 导致机体微生态失衡[8] 。严重感染常破坏胃肠黏膜屏障,诱发胃肠功能障碍[9]。严重感染必然要选择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若长期大量应用,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肠道敏感的专性厌氧菌,正常菌群结构遭破坏,定植抗力及生物拮抗功能消失,促使了条件致病菌和易产生耐药的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及外源性耐药菌和真菌黏附到肠上皮细胞上,并得到优势生长和大量繁殖,扩大内毒素池,同时削弱了厌氧菌对细菌移位的抑制作用,是引发内源性肠道感染的潜在因素和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4,10,11]。 在大手术、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内环境发生改变,常可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除可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移位外,缺血/再灌注不仅损伤肠上皮细胞,还促进其表达细胞因子(I L 26,T NF )等增加肠黏膜的通透性,为内毒素的入血创造条件;同时使肠上皮细胞吞噬细菌增加而杀菌功能下降,促进细菌移位,感染远处器官[1]。 放疗、化疗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屏障受损,SI g A 产生减少,对吞入的微生物、毒素的杀灭、抑制和清除作用减弱。当机体免疫功能持续严重低下时可引起脓毒血症即肠源性感染[12]。 谷氨酰胺是肠上皮细胞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特殊中性氨基酸,是应激状态下肠黏膜的一个必需营养物质,可通过对I L 24和I L 210的调节增加SI g A 水平,防止肠腔内细菌过多附着于肠黏膜发生移位[13]。全胃肠外营养因缺乏该物质可引起肠黏膜萎缩,影响肠上皮细胞功能。专性厌氧菌的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若缺乏促进专性厌氧菌生长的纤维食物的肠道供给或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长时间不能纠正,也可影响肠上皮细胞的生长[14],为细菌及内毒素的移位提供了机会。 胆道和肠道梗阻时,胆汁排出受阻,调节肠内PH 和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肠道不能正常蠕动使“冲洗”机制失灵,长时间滞留的细菌过度生长,是细菌移位和内毒素产生的基本原因[12]。 可见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生态紊乱和机体(包括肠道本身)免疫功能受损是肠道细菌移位的重要诱发因素。细菌可以横向移位,即肠道的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如向上可移位至口咽部然后逆向定植引起肺炎,也可向肠黏 4 24Chinese Journal ofM icr oecol ogy,Aug 2008,Vol 120No 14

小儿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调查分析

小儿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25T10:20:22.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汤军良[导读] 说明使用抗生素效力越强,发生菌群失调的比率越大。 汤军良 (浙江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322118)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使用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提供依据,便于医生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方法对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185例非肠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例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占69.2%);与1~3岁的幼儿组及>3岁的儿童组相比差异显著,且程度更重。所有患儿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以第3代头孢抗菌素和复合抗生素,累计使用种类多,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对因婴幼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注重对粪便标本中条件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及时分析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腹泻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71-02 个体肠道从出生时的无菌,经过3~4年的随机,动荡的不稳定过程,建立起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群间相互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则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4月-2012年7月患儿病例185了,男103例,女82例。年龄1月-5岁,其中1月到3岁145例,3-5岁40例。 1.2 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正常使用,包括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2代头孢类;3代头孢类;其次为复合抗生素,累计使用种类多,多为联合用药。抗生素药物药物使用情况如下表。 发生腹泻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与使用次数、例次率(%)比较 抗生素例次数例次率 青霉素类 32 17% 2代头孢类 22 12% 3代头孢类 79 43% 复合抗生素 52 28% 1.3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大便性状多样化。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加4-8次每天。平均(6.8+3.2)次。 1.4 研究方法分析所有菌群失调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抗生素使用种类和疗效的关系。 2 结果 2.1 185例小儿腹泻病例大便培养结果如下:肠球菌77例(42%),酵母样真菌58例(31%)霉菌28例(15%)金黄色葡萄球菌22例(12%) 2.2 原发病: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107例,占本病菌群失调的大多数,肺炎78例,开始无腹泻,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大便培养为菌群失调。 2.3 发生菌群失调与抗生素疗效强弱的关系使用2代头孢类22例占12%,3代头孢类79例占43%,使用复合抗生素52例占28% 使用青霉素类32例占17%。说明使用抗生素效力越强,发生菌群失调的比率越大。 3 讨论 近年来,儿科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于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出现了不少弊端,尤其是长期应用或医生不具体分析,一律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反而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减少,而其他条件致病菌生长,极易造成二重感染等。但抗菌药物对肠道菌群的不良影响常被临床医生所忽略。 发生菌群失调与抗生素疗效强弱的关系,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3代头孢和复合抗生素较其他类抗生素更易导致菌群失调,其中联合用药最多。原因为,这2种抗生素药效较强,尤其是他们大量杀死大肠杆菌,致使这种细菌数量急剧减少,革兰阳性肠道球菌及真菌的数量相对增多,并得以大量繁殖,致使菌群失调的发生。所以临床工作中,需严格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报告给予用药,熟悉强效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慎重使用,既可达到疗效,亦可防止菌群失调的发生。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方法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急性泄泻病多偏实,责在脾胃;慢性泄泻病多为虚,每及脾肾。前者当清热化湿,后者应高补脾肾。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对体液免疫有影响,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能促进抗体生成,鱼腥草能提高备解素浓度,而备解素、C3、Mg++组成的备解系统对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一定杀灭作用,是机体产生抗体前的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在应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时,均应考虑以上药物的作用,于清热化湿、补气健脾、和胃渗湿、温肾健脾等法中,适当配伍应用则效果比较理想。 (一)辨证施治: 1.感受寒湿 证候:发病较急,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口不渴,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楚,舌苔白,脉濡。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方药:霍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加减。霍香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川朴6克,大腹皮10克,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若表邪重者可加荆芥、防风;胸闷纳呆,苔白腻,宜加苍术、泽泻。 2.湿热下迫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干,小便短赤,或兼发热恶风,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场《伤寒论》加减。葛根15克,黄连9克,黄芩9克,甘草6克。可加银花、木通、车前子助其清热利湿,使表里双解,湿热分消,泄泻得止。湿邪重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热邪偏重者,可选添连翘、栀子、马齿苋。 3.脾胃虚弱 证候:大便溏泻,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脘闷,纳差,食后即欲大便,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老年人广谱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分析

收稿日期:2007-07-09 作者简介:陈鸿(1959-),女,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人广谱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分析 陈 鸿,刘 芸 (福建省立医院二内科,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使用对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以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老年人抗生素使用程度和时间与菌群失调的关系以及基础疾病对菌群失调发生的影响。结果: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二周以上菌群失调率为54.76%,与使用一周以内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三联抗生素联合使用菌群失调率为65.15%,与一联使用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病人菌群失调率显著高于其它系统疾病(P <0.05)。结论:老年人广谱抗生素使用的时间与多种联合应用是导致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基础疾病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对这一特殊人群必须用药全程监测,避免或减少菌群失调的发生。关键词:老年患者;菌群失调;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07)09-0034-03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and Im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Elders CHEN Hong,LIU Yun (Depa rtment of Second I nter na Medicine,Fuj ia n Pr ovincial H ospita l,F uzhou 350001,China)Abstr act:Objective:T o investigate the im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caused by antimicrobial treat 2ment in the elders.Methods:Old patients with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were observed;investigate adhibi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incidence of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relation antibiotic in the elders.Results:The rate of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was 54.76%in pations with two weeks 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higher than that in one week(P <0.01).The rate of intestinal flora im 2balance was 65.15%in patients with three kinds of antimicr obial agents,higher than that in one kind(P <0.01).Conclusion:T he over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e can cause im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It is inimportemt to surgey the old patients of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who receive antimi 2crobial. Key words:old patient;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antibiotic 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影响了肠道菌群的数量和菌种,破坏了其对人体肠道形成的防御屏障,导致菌群失调造成肠道功能紊乱,此现象在胃肠功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本文对本院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菌群失调的住院老年患者134例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特点,提高认识,为今后避免或减少类似情况出现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6例均为本院2004年2月~2005年9 月老年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95例,女21例;年龄73~91岁,平均76.41岁。主要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125例,脑血管意外41例,呼吸系统疾病164例,肿瘤64例,其它如胆道、泌尿道感染等22例。住院期间均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其中134例出现菌群失调,男性131例,女性3例;年龄74~91岁,平均77.13岁。1.2 观察项目 抗生素使用的品种、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用药前后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腹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研究进展 王晓华1a,夏文涵1b,王晓刚2,黄广萍2 (1.南昌市卫生学校a.免疫及微生物教研组; b.解剖教研组,南昌330006; 2.南昌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8)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调症;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07)08-0136-03 健康人群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肠道菌群[1]。种类不同的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拮抗,互相协同,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动态生物平衡,一般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被打破形成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2]。这种由于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便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3](alteration of intestina flor a)。近年来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临床发病的机率约为2%~3%。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而致的不良后果,本文针对肠道菌群的特点与机能、肠道菌群失调症病因病理学改变、分类、检查、治疗和预后等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1 肠道菌群特点 肠道内的细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人的结肠内就有400个以上的菌种,从口腔进入胃的细菌绝大多数被胃酸消灭,剩下的主要是革兰阳性需氧菌[4],胃内细菌浓度<103 10-3CF U/L(CFU:colony form 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小肠菌的构成则介于胃和结肠之间。学者们为了将研究更为细致化,按照Dubos法将主要菌种如类杆菌属,双歧菌属和真杆菌属等根据其存在模式分成三大类:(1)与宿主共生状态的原住菌(autochlho no us m icrobio ta);(2)普遍存在于某种环境的普通菌(nor mal m icrobito ta);(3)偶然进入宿主的病原菌(pathog ens)。依照肠道菌群所持有合成维生素,协助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产生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因子,产生过氧化氢、硫化氢及其各种酸、抗生素等物质并结合其对宿主免疫机能的影响力,在机体感染防御中起积极作用这一生理学机能,我们不难理解肠道菌群具有相互影响的特点,任何打破其内外环境的举措都可导致菌群的失调。 2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病机制 2.1 病因学 1) 饮食因素:运用测定细菌酶类的方法研究菌丛代谢活性的结果表明,饮食可使粪便菌丛发生明显改变。无纤维食物能促进细菌易位。G unffip等[5]用大鼠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食物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生态平衡,且细菌代谢纤维的终产物对小肠上皮有营养作用,纤维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动力学。M acF ie[6]报道加入纤维的低渣饮食对保存肠的结构和功能有好的效果,纤维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直接刺激肠黏膜或诱导释放营养性胃肠激素尚不清楚。食物纤维能减少细菌易位,但不能使屏障功能恢复至正常。 2) 菌丛的变化因素:菌丛组成可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对同一个人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菌丛组成十分稳定。每个菌种的生态学地位由宿主的生理状态、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所确定[7]。在平衡状态下,所有的生态学地位都被占据。细菌的暂时栖生可使生态平衡发生改变。 3) 药物的代谢因素:肠道菌丛在许多药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8],包括乳果糖、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左旋多巴等。任何抗生素都可导致结肠菌丛的改变,其取决于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在肠腔内的浓度。氯林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可造成大肠内生态学真空状态,使艰难梭菌增殖。应用甲氰咪胍等H2 受体拮抗剂可导致药物性低胃酸和胃内细菌增殖。 4) 年龄因素[9]:随着年龄的增高,肠道菌群的平衡可发生改变,双歧菌减少,产气荚膜梭菌增加,前者有可能减弱对免疫机能的刺激,后者导致毒素增加使免疫受到抑制。老年人如能维持年青时的肠道菌群平衡,也许能够提高免疫能力。 5) 胃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因素[10]:胃肠道正常免疫功能来自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即分泌型IgA,此为胃肠道防止细菌侵入的主要物质。一旦胃肠道黏膜合成单体,或双体Ig A,或合成分泌片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胃肠道分泌液中缺乏分泌型Ig A,则可引起小肠内需氧菌与厌氧菌过度繁殖,从而造成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无症状的Ig A缺乏者,小肠内菌群亦可过度繁殖。新生儿期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亦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或不完善有关。 2.2 病理改变 1) 细菌生长过盛:胃肠道的解剖和生理学异常会导致近段小肠内结肠型丛增殖,而出现各种代谢紊乱[11],包括脂肪泻,维生素缺乏和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并可伴发生于小 收稿日期:2007-06-04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诊断] 1,症状本证以严重腹泻或慢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或原有腹泻加重,即可考虑继发本病。腹泻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真菌感染可呈泡沫样稀便,有腥臭味,脓血便。个别病例粪便中漂浮有呈粉红色粘膜样碎片,大小不一。腹泻多数顽固,每日5一10次,甚至20余次。一般有轻度腹痛,少数伴恶心、呕吐,多有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可发生休克。 2,检查本证的检查是通过有关微生物实验室检查,即菌群定性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与一般微生物检查相同,如葡萄球菌肠炎粪便少,革兰染色可发现成堆的阳性葡萄球菌及中性多形核细咆,粪便培养可有大量的葡萄球菌生长。白色念珠菌性肠炎,可采用病理材料直接涂片,经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并革兰染色,镜检可见成簇的卵圆形白色念珠菌,革兰染色阳性,细胞内着色不均匀,细菌培养可形成奶油色表现光滑细菌样菌落,带有酵母气味。但定性检查除三度比例失调(即菌群交替症)能检查出外,资阳水工医院专家表示其他比例失调则难以分析,尚需进一步做定量检查,以判断数值是否正常。定量检查首先需将粪便均质化,并按一定比例稀释,培养后须计算各类细菌菌落计数,以求出细胞总数值,手续比较麻烦,一般细菌实验室很少采用。定性定量检查相结合,分析致病菌的类型。 [鉴别诊断] 资阳水工医院专家提出肠道菌群失调有许多类型,除实验室检查外,还应结合临床进行鉴别。 1.葡萄球菌性肠炎多见于长期应用抗菌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进行肠道手术的年老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健康人10%一15%的肠道内带葡萄球菌,但不致病,当优势菌或脆弱类杆菌、大肠杆菌等因抗生素的应用被抑制或杀灭后,比较耐药的金葡菌即乘机繁殖而产生肠毒素,并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腹泻多于术后或用药后3—6日开始,日排黄绿色稀便3—20次,伴有腹胀。腹痛一般不重,吐泻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尿素氮升高、血压下降。 2.白色念珠菌性肠炎这是肠道菌群失调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瘦弱的婴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患者。一般多从上消化道开始,蔓延到食管,小肠,甚至肛周,鹅口疮常是白色念珠菌性肠炎最早的信号。如小肠粘膜糜烂或溃疡可引起频次的无臭粘液脓性粪便,有时可呈血性,也可呈水泻,伴有消化不良。不及时治疗,可扩散至呼吸道、泌尿道、甚至脑组织。 3.其他类型的肠道感染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天津科技大学 《功能性食品学》研究生课程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学院:食品学院

摘要 常见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目前工业用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健康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发酵乳制品、泡菜、纳豆等发酵食品)。国内外学者对益生菌进行了很多研究和介绍,但多数只局限于它的使用效果上,对其作用机理缺少系统而深入的总结。本文主要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为对象,综述了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机体免疫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肠道菌群;益生菌;研究现状 1.肠道菌群概况 1.1胃肠道正常菌群 人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个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 1 ],而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胃、十二指肠、空肠细菌的种类及数量极少,主要由于胃酸、胆汁作用及小肠液流量大,蠕动节奏快,细菌在繁殖前即被冲洗到远端回肠及结肠,细菌浓度<103 个/mL,主要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而回肠末端由于肠液流量少,蠕动减慢,细菌数逐渐增加到105 ~108 个/mL,主要含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 2 ]。至结肠,细菌数明显增加,浓度为109~1012 个/mL,主要为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而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有少量。肠内菌群保持共生或拮抗关系,维持微生态平衡,与宿主健康及疾病有密切关系。 1.2 菌群失调 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肠道微生态系统被破坏,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这称为菌群失调。临床上以腹泻为最明显症状,其它如肠道菌群中潜在致病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一些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当时的意思为“prolife”。Lilly等(1965)把它定义为微生物体所产生的能够促进生长的物质。Parker(1974)认为“益生菌”是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并且对动物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 3 ]。Fuller(1989)把

肠道菌群失调与IBS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与IBS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肠易激综合征( IBS) 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基因、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肠轴等多重因素可复合影响并最终导致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而诸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IBS关系密切,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比正常人少,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状况也通常出现在IBS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通过肠道动力异常、改变肠道通透性和肠道炎症进而导致的IBS的发生。 [关键词]肠道菌群、IBS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一种包括腹痛、腹胀,以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经检查排除可能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属功能性肠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功能胃肠道疾病[1.2.]。IBS 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免疫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感染、脑-肠轴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3.4.]。 人体肠道是一个复杂的以专性厌氧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约有400种细菌,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5.6.]。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肠道菌群通过其间的共生、互生、共养、助生、中立以及偏生、寄生、竞争、吞噬等相互作用保证了肠道菌群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与宿主之间的动态性生理性作用建立了微生物与宿主、非生物环境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高度有序的统一体,即达到了微生态平衡[7.8.]。这一状态是保证胃肠正常功能发挥的基础。正常人的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稳定性是几种因素包括胃液酸度、胃肠动力、胆盐免疫防御因素、结肠pH和微生物之间竞争营养和肠道结合位点的结果[5.]。一旦由于外部或内在因素导致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即可出现暂时或持久的菌群失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