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第四节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一、城市突发事件的含义

1、城市突发事件的含义

(1)~一般是指突然发生并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政府立即采取非常态管理与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

(2)城市突发事件通常包括灾害事件、紧急事件和危机事件等。

●灾害事件。强调事件后果的规模性和损害性。

●紧急事件。强调处理事件的紧迫性和时间性。

●危机事件。强调事件的规模、影响和潜在危害性。

2、城市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形态和后果往往无规则,难以准确预测。

(2)紧急性。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或者只有短暂预兆,预防难度大。

(3)威胁性。事件发生后对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具有直接的严重危害或潜在的损害威胁,有的还对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4)社会性。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形成对局部或社会全局的(5)非常态性。事件发生属于非正常状态,处理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

二、城市突发事件的分类

1、按动因性质分为:自然突发事件和人为突发事件。

2、按影响时空范围分为:国际突发事件、国内突发事件和组织突发事件。

3、按主要成因及涉及范围分为:政治突发事件、经济突发事件、社会突发事件。

4、按事件引致因素和一般冲突表现方式来进行分类,包括:利益失衡型、权利异化型、意识冲突型、国际关系型。

三、城市突发事件管理

1、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的概念

~又称为政府应急管理,它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

由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政府采取与常态管理不同的紧急措施和程序,超出了常态管理的范畴,所以政府应急管理又是一种特殊的政府管理形态。

2、城市政府应急管理过程:

一般包括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回应、恢复。

3、目前我国城市政府突发事件管理的现状

1)已经开始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但存在严重缺陷。

2)局部的、针对某一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正在形成,但尚未建立全面的、全国性的、责权明晰的应急反映机制。

3)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开始建设,但和实践的要求相比相对滞后。

4)应急管理中心的政府动员能力很强,而社会动员能力相对不足。

5)政府应急管理的技术和手段还有待创新。

4、城市政府突发事件管理原则

(1)贵在防御原则。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主要有四种途径:

1、制定好科学的应急预案。

2、适当进行应急处理的预演。

3、做好应对危机时的物资、财力、技术、信息和人员的战略储备。

4、预测和分析即将到来的危机。

(2)迅速反应原则。

具体来讲,要求做到:1、第一时间反应;2、允许越级处置;

3、限定时间回应;

4、及时核查结果;

(3)专业处理原则。(又称专家处理原则)

(4)以人为本原则。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5)适度反映原则。既不缩小事态,也不夸大事态,媒体应准确报道事态进程。

(6)综合考虑原则。全面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因素。

(7)维护政府原则。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都能有效发挥主动作用。

(8)社会动员原则。突发事件处置时需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资源。

第五节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管理

一、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概述

1、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的概念

~是指对社会公众造成或可能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突发事件,它是城市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积聚和激化后的社会形态。

城市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干扰的同时作用下产生社会焦点问题,并经过“聚集效应”形成所谓的“问题集束”,当它收到一定的社会触发因子或自然触发因子的刺激而超过某一临界压力时,就会发生公共危机。

2、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主体及其主要职责

从管理主体看,应当建立政府、社会、居民互动的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机制,具体包括:(1)从政府主体来讲,主要职责是加强预警、应急和责任机制建设。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完备的预警服务、组织领导应急处置,严格依法进行管理问责,并保证足够的物质准备。

(2)从社会主体来讲,必须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城市公共危机防范中的作用。

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由于缺乏社会组织体系,致使政府分化出的社会职能找不到有效承接物或者适当的权利载体。所以依法加强城市NGO的建设,使之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主体作用,已刻不容缓。

(3)从市民主体来讲,广大市民即是公共危机损害的对象,又是防范和化解危机最重要的主体力量。

市民作为公共危机治理主体之一,必须增强危机防范意识,掌握防范知识,加强防范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积极参与危机防范。

二、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管理过程

1、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应按照危机管理发展进程全面展开。

2、坚持综合防治方针,建立多元管理体制,实施长期防治措施,实现有效防治目标,建立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机制。

三、城市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原则。

2、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3、透明度原则。政府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渠道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不断接触。

4、真诚坦率原则。

5、快速反应原则。

四、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主要措施

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重点是预警防范,核心是应急处置,关键是严格问责。

1、加强城市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建设。

依法确立信息资源共享和公开原则,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明确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向社会和居民发布危机警告。政府应当有周密的防范和消弭危机预案、有足够的物质准备,加强市民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教育和防范常识教育。

2、降低应急处置成本。

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危机处置机制应当常规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危机出现后,政府应该作为危机处置中枢指挥系统,迅速协调多部门高效应对危机、隔离危机和消弭危机,使应急处置成本和危机损害降到最低点。

3、严格政府危机问责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要把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放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来考虑,明确相关责任人处理危

严格问责

建立责任机制 防范危机, 规避损害

机的权力、回应危机的责任、忠实履责的义务,在危机预防、应急处置过程中,打破地域行业、层级限制,一切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为重,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4、弘扬法制精神。

对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治本之策是需要理智和在理智引导下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危机管理有法可依的大事。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部打破部门利益、包括城乡在内的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

5、密切加强社会合作。

公共危机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大规模性、扩散性和不可抗拒性等特点。因此,要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的合作。

在危机信息交换、预防及危机处置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通力协作,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1、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2、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2)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目的)有哪些?

①随着经济发展,欧洲人民日益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联合有利于欧洲的发展。

②二战后,美、苏在欧洲的势力扩大,欧洲国家地位下降,由此,欧洲政治家日益认识到只有联

合才能抗衡美苏的影响,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③随着经济发展,在市场、资源、技术等领域,日益要求加强合作。

④相似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相近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连的地域,都有利于合作。

⑤直接目的:为了消除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行;抵御苏联的影响。欧洲经济共同体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欧盟成立的影响

经济上: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政治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文化上: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安全上:强化了欧洲各国经济联系,使欧洲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总体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可能同时也可能增加了各国经济的风险。

5、欧盟的成立对世界的影响: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

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了,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

意义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 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921-50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安健环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 号) 国家安监总局《安健环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

急预案编制导则》 《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管理规定 公司《安健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第三条工作原则 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第四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厂站、项目。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 第五条本制度中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

最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与案例分析资料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不断遭遇挑战、战胜挑战的历史。预防和应对各种类型、大大小小的突发性灾难事件,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突发事件的诱因更加复杂,形态更加多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国际和国内的风险和矛盾交织并存、错综复杂、公共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分级 从历史早期的灾荒饥馑、瘟疫兵祸,到现代工业革命后的技术事故、环境灾难,再到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形态日趋多样。 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科研人员及众多学者进一步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在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分级、预防、应对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这一概念提出了很多定义,至今已有100多种,这些定义都从考察角度和研究目的不同各有侧重。在我国目前对“突发事件”概念是这样规定的: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

章第三条规定: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从突发事件这一定义来看,明确界定了4个要件: 1、突发性 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里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 2、破坏性 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 3、紧迫性 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 4、不确定性 事件的发展和可能影响往往根据已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公务员培训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答案

公务员培训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答案 1.一案三制是指()案,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3.0分) A.制订修订应急预案 B.制订修订管理预案 C.制订修订评估预案 D.制订修订监督预案 我的答案:A 答对 2.处置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是()。( 3.0分) A.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部队和预备役民兵 B.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 C.厂矿企业的广大职工和农村社区的广大群众 D.广大的城市平民我的答案:A 答对 3.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是()。(3.0分) A.建立应急机制,做好预防工作 B.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工作 C.完善应急法制,做好预防工作 D.做好应急评估,做好预防工作 我的答案:C 答对 4.世界卫生组织对以往大流感发生状况的分析认为()。(3.0分) A.大约25%至35%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B.大约50%至60%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C.大约10%至20%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D.大约40%至70%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5.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3.0分) A.忧患意识 B.培训演练 C.自救互救技能 D.风险分析 我的答案:D 答对 6.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是()。(3.0分) A.社会救助机制 B.社会保障机制 C.社会管理机制 D.社会安抚机制 我的答案:C 答对 7.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3.0分)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 B.《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我的答案:B 答对 8.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3.0分) A.公开透明的原则 B.上行下效原则 C.最小代价原则 D.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则 我的答案:B 答对 9.风险的三维特性是()。(3.0分) A.不利性、不确定性、简洁性 B.不利性、不确定性、复杂性 C.不利性、确定性、复杂性 D.不利性、确定性、简洁性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哪几阶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哪几个阶段 2.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3.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可分为哪几个过程 4. 现场指挥系统有哪些职能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 (1)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旋,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2)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3)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 (4)应急恢复 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恢复工作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 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 (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救援队伍。 (2)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必块为主,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防救结合、平战结合,以及动员公众参与,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的应急管理,明确和规范响应程序,保证应急救援体系运转高效、应急反应灵敏、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3)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怠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美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规章、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话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支持保障系统 支持保障系统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系运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主要包括通信信息系统、培训演练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等。 3.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4.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以及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起重机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伤害类型有哪些 2.起重机有哪些安全装置 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的规定,如何进行事故调查取证 4.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有哪些 1.重物坠落伤害、起重机失稳倾翻造成的伤害、挤压伤害、高处坠落伤害、触电伤害、其他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为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完善相关工作程序和方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参建单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期间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是指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工程进展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或造成较大政治、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事件,分为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洪水、地质灾害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等)、铁路行车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等。 其他突发事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应规定执行。 第三条主要原则 1.统一领导,加强管理。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落实逐级负责制度,保证信息传递快捷、畅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参建单位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基础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切实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条应急预案体系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是公司对项目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组织管理的整体预案,是公司指导铁路工程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各参建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铁道部、建设部及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和本办法等,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第五条组织机构 公司是项目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全面组织指挥工程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部门负责人和各参建单位现场负责人参加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

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编号:SM-ZD-69347 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本课课题] :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突发事件的特点,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懂得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积极避险,科学逃生。[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共同探究、讲授与讨论结合、重在理解。[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上学期的《安全教育》课中,已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运动与劳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治安安全等安全基础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对同学们来说是很必要的,但仅有这些常识还是不够的,因为不是每一件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那么有规律,时间、范围、程度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证明,很多安全事故都不是可以“先知先觉”的,都属于“突发事件”。就今年的“雪灾”而言,就是百年一遇的,无法意料的,“雪灾”期间又是春运时间,春运压力本来就够大的了,“雪灾”压垮了高压输电线路导致断电,火车跑不了,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 通过建立本规程,使各类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并妥善处理,控制事态的发展,以减少紧急突发事件给客户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二、范围 适用于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三、职责 (一)总经理负责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审批、重大紧急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和决策; (二)主管副总经理负责本管理职责范围内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审核、应急响应队伍和应急准备物料的审批,并监控应急处理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三)项目经理负责本管理区域应急响应队伍的组织和应急准备物料的配备;组织本项目应急处理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发生一般紧急突发事件时负责现场指挥和对外协调; (四)秩序维护部负责编制治安、消防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组织公司级有关应急处理的培训及演练;协助项目治安、消防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对外协调; (五)工程部负责编制设备、能源等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组织公司级有关应急处理的培训及演练;协助项目设备、能源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对外协调; (六)公司及项目全体员工作为义务应急服务队伍成员,积极参加应急处理培训及演练,掌握应急服务技能,在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按照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和本职责要求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四、管理规定 (一)紧急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概述 1.紧急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是指在社区内,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为维护广大客户的利益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和联络办法;

(2)项目值班室或监控室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过程中,须按通报程序传递信息,分级联络相关员工;当某一级无人响应时应立即通知上一级,直至总经理; (3)遇有重大、特殊、紧急情况时,在通报有关员工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领导直接报告。 2.应急服务员工储备 (1)项目下属各部门员工是项目应急服务的主要人力储备,公司各职能部门及项目应定期组织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培训,并经常开展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集中演练,不断提高员工的各种应变能力,以确保各级员工在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理; (2)项目建立以秩序维护员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按照现场灭火、现场疏导、现场警戒和物资抢救、员工急救等进行职责分工,并对义务消防队员工进行定期演练,提高义务消防队的实战技能,达到能够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械、基本掌握灭火要领的目的; (3)项目值班室及监控室24小时值班,在接到紧急情况通报后能够按照各相关应急处理预案发出指令; (4)对客服、秩序维护、消防、工程、保洁所属员工做统筹安排,并调配各值班岗位,以保证各在岗员工24小时响应应急指令,并采取相应措施; (5)各有关员工接到值班室或监控室指令后应立即赶赴现场,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不到场;到场后立即投入应急处理工作,以保证事态得以有效控制。 3.应急服务物料储备 (1)为确保紧急突发事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必须对应急服务物料有充分的储备; (2)应急服务常用的物料包括:灭火器、排水泵、呼吸面罩、消防斧、应急灯、沙包、急救药品、担架及必要工具等; (3)应急服务物料必须存放在固定的地点,并标有明显的标识显示; (4)应急服务物料存放必须采取定置管理的方法,存放的地点应方便取用,以便及时排除故障和险情;

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第四节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一、城市突发事件的含义 1、城市突发事件的含义 (1)~一般是指突然发生并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政府立即采取非常态管理与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 (2)城市突发事件通常包括灾害事件、紧急事件和危机事件等。 ●灾害事件。强调事件后果的规模性和损害性。 ●紧急事件。强调处理事件的紧迫性和时间性。 ●危机事件。强调事件的规模、影响和潜在危害性。 2、城市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形态和后果往往无规则,难以准确预测。 (2)紧急性。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或者只有短暂预兆,预防难度大。 (3)威胁性。事件发生后对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具有直接的严重危害或潜在的损害威胁,有的还对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4)社会性。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形成对局部或社会全局的(5)非常态性。事件发生属于非正常状态,处理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 二、城市突发事件的分类 1、按动因性质分为:自然突发事件和人为突发事件。 2、按影响时空范围分为:国际突发事件、国内突发事件和组织突发事件。 3、按主要成因及涉及范围分为:政治突发事件、经济突发事件、社会突发事件。 4、按事件引致因素和一般冲突表现方式来进行分类,包括:利益失衡型、权利异化型、意识冲突型、国际关系型。 三、城市突发事件管理 1、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的概念 ~又称为政府应急管理,它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 由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政府采取与常态管理不同的紧急措施和程序,超出了常态管理的范畴,所以政府应急管理又是一种特殊的政府管理形态。 2、城市政府应急管理过程: 一般包括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回应、恢复。 3、目前我国城市政府突发事件管理的现状 1)已经开始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但存在严重缺陷。 2)局部的、针对某一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正在形成,但尚未建立全面的、全国性的、责权明晰的应急反映机制。 3)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开始建设,但和实践的要求相比相对滞后。 4)应急管理中心的政府动员能力很强,而社会动员能力相对不足。 5)政府应急管理的技术和手段还有待创新。 4、城市政府突发事件管理原则 (1)贵在防御原则。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主要有四种途径: 1、制定好科学的应急预案。 2、适当进行应急处理的预演。 3、做好应对危机时的物资、财力、技术、信息和人员的战略储备。 4、预测和分析即将到来的危机。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公司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能力,保证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3 引用规性文件 3.1 《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 3.2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3.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3.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3.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AQ/T9006-2010; 3.6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评分细则》 4 术语和定义 4.1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4.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保障。 4.3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4.5 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5 工作职责 5.1公司应急机构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担任应急总指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通讯联络组、治安维护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抢险救援组。 5.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5.2.1 组织制定各项应急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督促落实;5.2.2 负责二级及以上安全环保事故的应急救援指导和善后处置; 5.2.3 督促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质,协调外部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5.2.4启动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5.2.5 向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和饲料部及中粮贸易报告紧急事故; 5.3 总指挥职责 5.3.1 贯彻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5.3.2 建立完善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5.3.3 根据事故应急抢险的需要,确保相应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资金落实到位;

应急管理概论

第一篇总论 ★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灾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的特征 (一)突发性和紧急性 (二)严重性 (三)不确定性 (四)社会性 (五)同时涉及程序化与非程序化决策 ★我国突发事件分为 (一)自然灾害 (二)事故灾难 (三)公共卫生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或者是几类的复合,最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危机。 ★中国突发事件的分级 突发事件等级 1级(特别重大)红 2级(重大)橙 3级(较大)黄 4级(一般)蓝 ★突发事件分级的影响因素 (一)突发事件的客观属性 (二)突发事件作用对象的承受能力(三)社会整体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 ★突发事件分级的重要性 事件的级别水平将直接决定了预警信息的发布水平、预案的启动级别、响应级别、处置规模与手段的抉择等诸多问题 ★中国突发事件的分期 (一)酝酿期:预防与应急准备(二)爆发期:监测与预警(三)缓解期:应急处置与救援 (四)善后期:事后恢复与重建 ★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阶段 里程碑一:2003年应急管理元年 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 完善检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 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 里程碑二:2004应急预案编制年 2004年1月,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 各单位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预案工作会议; 里程碑三:2005年推进“一案三制” 4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月,首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12月,国务院应急办成立 里程碑五:2007年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年 5月,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里程碑六:2008年大考之年 汶川地震 北京奥运 ★应急管理的内涵 应急管理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包括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和社会安全事件),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到事后 恢复与重建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应急管理的外延 (一)应急管理重在思想而不单是手 段 (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应急管理的研究视角 (一)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学的视角(二)公共关系与传播学的视角 (三)心理学的视角 (四)社会学的视角 (五)政治学的视角 (六)信息管理学的视角 (七)法律视角 (八)自然科学视角 ★应急管理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386992.html,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北京是特大型城市,人口稠密、经济要素高度积聚,政治、文化及国际交往活动频繁。城市轨道交通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处置难度大、损失大、影响大。为做好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工作,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应急组织指挥统一顺畅,处置及时妥善,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以实现如下目标:(1)整合现有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应急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2)整合现有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保障体系。(3)整合现有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机制优化、反应迅速的信息支撑系统。(4)规范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级别,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分工和职责,确定不同级别事件的启动程序和响应措施。 1.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YYY,制定本预案。 1. 3 预案组成根据国家和本市应急预案体系,本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管理类应急预案和处置类应急预案两大类。 1.3.1 管理类应急预案是指由市应急委或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为应对本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而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紧急事件B应急事件C应急处理D突发事件 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__A__。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应急队伍的建设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 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D) A公安B海上搜救C地震救援D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_B___。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 5、建筑施工企业中,(B)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B企业一把手C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D法定代表人 6、应急预案不包括?C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 A总体预案B单项预案C特别预案D现场预案 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 A基本生活用品B通信器材C交通工具D个人防护装备 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_B___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

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C) A预警机制B先期处理机制C信息披露机制D应急联动机制 10、"___B_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 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A A调查与协调机制B预警与监测机制C救援与处置机制D善后与恢复机制 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 A云南干旱B南方雪灾C三鹿奶粉事件D新疆“ 4.30”事件 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__A__”,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 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B) A特别重大突发事件B重大突发事件C较大突发事件D一般突发事件 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B争先恐后逃跑C围观看热闹D聚集在一处 16、"对于公共场所的基本内涵,我国现行最为规范的是1987年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的七类公共场所中,不包含以下哪项: (A) A家庭汽车B理发店C公园D书店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为提高我公司安全生产效率,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我公司对应急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按法人-安全生产负责人-作业人员三个层次分级负责。 4、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应急预案及措施的管理,便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宣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员工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机构及职责 公司总经理是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指挥官,负责领导、研究、决定和部署企业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

理。 2、常设工作机构及职责 我公司应急工作的常设工作机构是安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委会)全面负责公司各项安全和制度、例行检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与落实、突发事件的直接指挥等工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向总经理汇报情况、启动公司应急预案、调派应急人员、处理具体应急工作。 3、对外联系 公司办公室负责对外媒体的应对与联络工作,对媒体的反馈信息和应对办法负责。 4、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工作中的指挥与具体处理,对本公司、部门的突发性事件的上报、内部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工作负责主要责任。 三、预测、预警 公司安委会要健全和完善公司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监测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明确监测信息报送渠道、时限、程序: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做出预测,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展风险分析,职患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应急处置 公司要完善应急处置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公司系统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企业职工和周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不良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司及所属管理各单位均应制定应急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并认真执行。 第二条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协同作战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严格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使事故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公司和所属电厂应根据电厂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特征,辨识重大地质灾害和重大气象灾害;依据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出重大危险源;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建设和生产强制性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设备设施的健康状况和在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辨识出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环境影响因素,组织风险评价,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设备设施损害以及重大环境影响的突发事件,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

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第二章重大突发事件及应急预案分类 第三条公司作为中央管理企业和上市发电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对公司上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后,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定义,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15种。 (一)事故灾难类,包括: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设备、设施事故,重大施工机械损坏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 (二)社会安全类,包括: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重大涉外事件,重大金融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自然灾害类,包括:重大地质灾害,重大气象灾害。 (四)公共卫生类,包括:传染性疾病大面积爆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第四条为应对以上重大突发事件,公司至少应具有如下综合及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灾难类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重大设备、设施事故应急预案,重大施工机械损坏事故应急预案,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及公司本部办公场所火灾应急预案,电网分列孤岛运行应急预案,应对电网稳定破坏应急预案,全厂停电、失电、黑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应对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重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二)自然灾害类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重大气象灾害应急

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概述 (一)突发事件概念 突发事件是指在事先没有通知、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有一定的破坏力,一定的影响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予以应对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是指能够给人类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它可以扩张和发展,慢慢演变成灾害。比如虫害现象,它广泛存在生物界,但当蝗虫大量的繁殖、大面积的传播,并损坏农作物,造成饥荒时则成为蝗灾。传染病大面积传播和流行,或计算机病毒大面积传播,都有可能酿成灾害。所以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都属于灾害。 (二)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周围的环境等突发事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目前状况如何、是否还在发展、采取何种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等。比如2003年SARS疾病传播时,卫生各个部门、防疫站,都在密切关注疾病的发展态势,并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 (三)护理突发事件 护理突发事件是指超出常规的、无法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事件。如患者跌倒、坠床、自杀、纠纷等事件。 (四)掌握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1. 在医院有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2. 掌握相关急救知识。 3. 提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 (一)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比如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来担任,组员包括各护理单元的护士长或护理部工作人员。 1. 确定领导工作职责 (1 )组织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专项预案。 (2 )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护理救助演练。 (3 )监督、指导各护理单元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护理应急管理、护理应急知识、护理应急处理技术等培训和演练。 (4 )负责护理应急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5 )具体指挥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有序工作,随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 )协调相关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抢救。 (7 )随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预案执行实际情况,供组长决策。 2.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职责 (1 )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2 )认真学习贯彻《应急预案汇编》,负责各种护理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并按相关的规定及时实施各种护理救助。 (3 )平时坚持学习与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程

XX公司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程 为规范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重大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处置,识别潜在风险,做好应急准备,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给公司带来的财产损失、给员工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公司运营安全,根据《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相关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发布以及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管理。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在公司突然发生的可能严重影响或者危及公司正常运行、偿付能力和社会安定的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等意外事件以及其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认为应当采取应急处理机制的重大事件。 二、职责和权限 (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负责统一领导、部署和指挥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决定启动、终止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负责决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

置情况; 4、负责协调、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协同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5、负责决定重大事项的信息披露; 6、负责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决策。 (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 1、负责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起草、修改工作; 2、负责收集、保管重大突发事件的档案资料; 3、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以及公安、消防、急救等部门的应急响应; 4、负责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情况; 5、负责组织员工进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培训; 6、负责检查职场消防器材、安全通道、报警系统等的有效性; 7、负责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工作。 (三)安全员 1、负责本部室安全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负责组织,执行应急处置办公室部署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 3、负责提交与本部室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报告。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哪几个阶段Word文档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哪几个阶段? 2.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3.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可分为哪几个过程? 4. 现场指挥系统有哪些职能?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 (1)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旋,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2)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3)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 (4)应急恢复 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恢复工作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 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 (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救援队伍。 (2)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必块为主,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防救结合、平战结合,以及动员公众参与,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的应急管理,明确和规范响应程序,保证应急救援体系运转高效、应急反应灵敏、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3)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怠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美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规章、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话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支持保障系统 支持保障系统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系运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主要包括通信信息系统、培训演练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等。 3.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4.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以及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起重机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伤害类型有哪些? 2.起重机有哪些安全装置? 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的规定,如何进行事故调查取证? 4.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有哪些?

深圳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深圳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保证及时、高效、有序、妥善地处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防止事件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轨道交通运营秩序和社会稳定,结合深圳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评估与考核等活动。 对于国铁或城际铁路在深圳市范围内发生的、涉及深圳地方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工作可参照本预案执行。 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科学决策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1.4.2 统一指挥,职责明确 在市轨道交通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市区两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军队、武警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权限,明确专职人员,落实应急处置的责任。 1.4.3 相互协调,有效应对

轨道交通应急各相关单位或职能部门应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积极配合、密切协作,保证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以高效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 1.4.4 平战结合,常备不懈 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平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临战的标准要求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坚持应急处置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确保需要时用之能战,战之能胜。 2 分类和分级 2.1 分类 根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将深圳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类如下: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强台风、龙卷、冰雹、雷雨、水灾、地震、山体崩塌、滑坡等造成或可能造成轨道交通浸水、脱轨或倾覆等严重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灾害事件。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火灾、爆炸、行车、工程等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大面积停电、突发性大客流和其他可能造成轨道交通发生一条线路全线停运或两条以上线路同时停运的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生化、毒气和放射性污染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乘客等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在轨道交通车站内发生聚众闹事、劫持人质等突发事件。 2.2 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可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 轨道交通在遭受人为破坏、大规模劫持人质等恐怖袭击事件时,应急处置依据有关反恐怖预案执行。 2.2.1 一般轨道交通突发事件(Ⅳ级) 事态比较简单,事件后果仅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危害或威胁,具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10人以下重伤(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