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培养器乐演奏中积极的内心听觉

关于培养器乐演奏中积极的内心听觉

关于培养器乐演奏中积极的内心听觉
关于培养器乐演奏中积极的内心听觉

关于培养器乐演奏中积极的内心听觉

一、培养内心听觉的必要性

音乐内心听觉一词在音乐界早已知晓,它意指在内心(实际是头脑)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听觉意象,不过与感知、记忆以至想象和情感等心理过程亦有相当联系。它不同于狭义的内在听觉,不是孤立地对某种声音产生听觉意象,它是对音乐整体产生的听觉意象,甚至还要超出这个范围。

听觉是以音乐感知为基础,按音乐进行的规律,将不同音高、音值、音色的乐音按一定形式组织在一起的活动。具备良好的听觉,通常是评价音乐才能的标准之一,这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听觉,主要是指演奏者对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方面的想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中没有看得见的形象,它也不是用文字和概念来表达的。作为一名手风琴演奏者,对作品的把握与理解,从技术到音乐都要通过个人的听觉鉴别来最后组合成形,内心听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听觉,不是狭义上的“听得到” ,而是积极客观的内心听觉。培养积极的内心听觉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讲演奏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识谱,准确的把作品演奏下来,但这只是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接下来就是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理解,探究作曲家的生平、创作思想、创作意图、创作手法、作品创作的背景、所处的年代以及所属风格、流派等等,在深刻理解了作品内涵的情况下,对作品的演奏风格有个大体的界定,才能着手去处理音乐,将作曲家的思想与自身的思想相融合,真正的把演奏技术和音乐表达融为一体。

《乐记》载:“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怀有不同的心情,自然就会表达出不同的声音。可见,声音包含在丰富的感情里面,没有感情的声音是不能够打动人的,没有感情的音乐是苍白的。作为演奏者,演奏出的音乐首先要打动自己,才有可能会打动观众。只有积极聆听自己的演奏,才能去控制音高、音长、音色、音量的变化,使音乐更生动的表达出来。在没有任何控制下演奏出的声音,是不负责任的声音。我国当代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对音乐内心听觉的体会作如下的叙述:“音乐内心听觉在二胡演奏中的一般情况是,在学习二胡演奏时期先把各种演奏技巧(音准、音色、运弓、揉弦等)、感情和风格等在内心一一积累起来;以后在演奏时,在内心听觉的提示和引导下,把各种技巧和感情等表现出来。”

可见,对于一名乐器演奏者来说,有无内心听觉直接关系到演奏的质量,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演奏者,培养积极的内心听觉是十分必要的。

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主要以声音塑造音乐形象,通过人们听觉的感知,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使人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对学音乐的人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对很敏锐的耳朵,而好耳朵的培养需要视唱练耳的加强。因此,视唱练耳对音乐来讲至关重要,对声乐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谈视唱练耳与声乐 视唱,就是识谱唱歌,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独立运用视觉、听觉、感觉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练习识谱。演唱时要求达到音准、节奏准、有表现力地完整唱出来。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识谱的能力,学生只有在具有较好的识谱、视唱能力后,才能独立地看谱唱歌,更好地理解音乐。练耳是听觉的训练,通常是对钢琴上弹奏出来的音进行听辨,训练学生分辨音程、和弦、节奏,能把听到的音或曲调用五线谱准确记录下来。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听觉去接触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并将听觉运用到创作表演实践中去。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靠学生的练耳听觉能力,加强对学生听觉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听觉感受性,促使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

声乐是属于音乐表演的艺术,是运用歌唱语言和艺术嗓音相结合,用歌声把音乐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由于视唱练耳不是一门可以直接面对舞台实践的表演学科,就导致一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对视唱练耳课的根本性质认识不够,简简单单地把它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来上。上课缺乏积极性,授课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审美价值,技术与艺术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缺乏情感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高。就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毫无激情与乐趣,从而淡化此门课程的学习,如上课看别的书籍,逃课等现象随之出现。如何让人们意识到视唱练耳多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姊妹艺术铺路有着巨大的作用。笔者以声乐教学为点,从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的关系,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之间的相互作用几点来分析和归纳这一问题。 二、视唱练耳教学对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视唱练耳是声乐表演的前奏,学生应该把视唱练耳课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声乐课中。 (一)视唱练耳中的识谱、音准、节奏、旋律、和声等对声乐感知力的

音乐能力的类型和表现

音乐能力的类型和表现 下面就跟随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音乐能力类型和表现的相关介绍吧!音乐能力的类型和表现①:音乐感受能力包括音乐听觉和情绪感受两部分。 如果先天缺乏听觉当然不可能有所感受。 音乐听觉的要求比语言听觉高,能听出音的高低,音的方向是渐高还是渐低的,例如C调中123就是渐高,321就是渐低。 音的组成是1个、两个、3个还是4个,如C调中1是单音,13是双音,135是3个音,135i是由4个音组成的。 区分音的组成即是有鉴别和弦能力,和弦有许多种组成,有些使人感到是音乐小段或成段的终止,有些使人感到还要继续。 区别音的组成要经过一段训练,有些孩子通过短期训练就能掌握,另一些孩子虽然学习了相当时间还不能掌握。 有人对变调非常灵敏,有些人竟完全不能觉察,这是音乐感受能力不同所致。 某种音乐对一些人是一种享受,而对另一些人是讨厌的噪音,这是感受的选择性问题。 音乐是一种不用翻译的语言,有时使人跃跃欲试,翩翩起舞;有时催人泪下,有时像暴风骤雨,有时像旭日东升。 音乐使人产生的感受大致相仿但程度不同,有人如醉如痴十分投入,有人却平平淡淡。

有人认为音乐感受能力完全是先天遗传的,不能改变,但现在经研究证明它会在培养下渐渐提高。 例如区别半音和变调的能力,如果在3岁之前经常听到有半音的音乐或伴奏,或者随琴唱出半音和变调,这种能力会固定下来终生享用。 如果3岁之前缺乏这种培养,过了7岁就难以再学会这种本领。 辨别和弦能力与后天培养更有密切关系,不过年龄要求可以放宽。 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受父母影响很大,父母喜欢京剧孩子也很会欣赏,孩子会随着学习各种唱腔和表演。 父母喜欢古典音乐、歌剧、流行音乐,也同样会影响孩子。 当父母有感受时会从表情和言语中流露出来,就会引导孩子进入境界。 难怪有些孩子在音乐中引出种种幻想,如同置身其中,在听的过程中脸部表情和动作都有种种变化。 缺乏音乐环境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有这些体会。 旋律每小节有两拍、三拍、四拍不等。 在每小节的头一个音往往成强音,第二或第二三个或第二四个成为弱音构成了节拍。 有些孩子很快能识别旋律为二拍、三拍或四拍的,另一些孩子就不能。 由于较快识别旋律的节拍就便于将自己会唱的歌谱写出来。

浅谈内心听觉的培养

论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及培养方法 【摘要】内心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在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音乐内心听觉并非为专业音乐家所独有,而为一般人(包括儿童)所共有。如果坚持进行训练,内心听觉的能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关键词】内心听觉培养方法音乐活动记忆力视唱练耳 【正文】 “内心听觉”是一种听觉能力,是不依照实在的声音印象而建立的音乐想象的能力,它是以听过的乐曲中的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为依据的。“内心听觉”是音乐家最重要的音乐听觉功能之一,内心听觉的发达与否,决定着一个音乐家的内在的音乐想象力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的音乐现象。积极地与独立地利用想象力的可能性,是决定一个艺术家、音乐家的创作过程的重要条件。 任何音乐创作都是以内心音乐听觉活动为依据的。音乐听觉的基本表现是外部的印象和内心的音乐听觉的结合,外部听觉和内心听觉密切的相互作用表现在边读谱边听音乐的过程中,因为,这时内心听觉似乎在前,它首先感觉到即将发出的音响。“内心听觉”本身有着各种程度的差别,较不发达的内心听觉经常依赖于外部听觉,而绝不能脱离外部听觉独立表现出来,这种内心听觉需要现实音响的经常支持。 “内心听觉”由于其本身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积极的和独立的能力。不难了解,发展与建立内心听觉对作曲家来说,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一个作曲家,如果不借助于外部听觉而继续创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复杂的音乐作品时,就只能依靠过去从外部获得的音乐印象,即依靠内心听觉的积极活动来进行创作。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斯美塔那的歌剧《李布什》和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等作品都是内心听觉活动积极性的表现。这两位作曲家停止了对外部音响的感受, 但他们仍然能够利用已经积累的内心的音乐想象进行伟大的创作。一个音乐家每当构想出一首单声部或多声部乐曲的旋律时, 都与内心听觉有着直接的关系, 即使笔录或口头分析你任意听来的一首乐曲, 没有很好的内心听觉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 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就成了视唱练耳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教学贯彻着视唱练耳教学的全过程。“内心听觉”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可训练的, 作为教师的工作要细微耐心,要因材施教。内心听觉具备的程度是学生音乐素质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所以对于从事表演、作曲、音乐学研究以及师范等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适用的。 另外,我们知道,内心听觉尚有旋律性内心听觉与多声性内心听觉之分。旋律性内心听觉是一种旋律想象认识能力;多声性内心听觉是一种多声部的和声和复调音乐作品的想象认识能力。旋律性内心听觉的培养比较快,易于接受和掌握。凡从事音乐创作及音乐演奏的绝大多数人通常都具备这种能力,而多声性内心听觉的培养相 比之下比较弱。经常可能局限于根据歌词或凭记忆早先听到的某种多声部作品的内心想象力的范围内。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许多学生毫不费力地掌握了视唱单旋律的技能,尤其是在民乐及声乐专业的学生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旋律家”,但是,他们在获得多声部乐曲的视唱技能上都比较困难。这种多声听觉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和声技能的掌握,及其多声部音响效果了解的不够,理论上理解的不足所造成的。因此,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旋律性听觉的同时,应逐渐将二部视唱及重唱等多声部的视唱及听觉训练加进教学计划,以加速和加深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增进学生们的单声部旋律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以审美为核心,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听、唱、奏、表演、创造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感知、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的综合音乐能力,在这里强调的是首先必须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学会聆听优美的音乐等于走进了音乐的天堂,在那里能发现无数音乐的宝藏,人的音乐能力,正是在聆听音乐的引导中被唤醒的。因此,重视音乐听觉训练,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是音乐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 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我认为学校和音乐教师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提供良好的聆听氛围和空间 无论有没有音乐教室,保证聆听音乐的环境最重要的是设备,应具有保真cd机、电视机&&只有通过这些的必备的音响设备,才会将最优秀的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原汁原味地传递到每位学生的耳中,这些高雅优美、铿锵有力、清澈明亮的音乐是任何一位教师都不能全部原样展示给学生的,只能是在聆听中走进那色彩斑澜、情感变化万千、极富魅力的音乐王国。 良好的民主的聆听学习音乐的氛围是保证学生无拘无束地展开想像翅膀,尽情享用音乐以人为本的氛围与条件。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在学会听音乐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讲述自己对音乐的体会与想象。音乐表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听者有不同的感受体验与想象,这样不追求共性答案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的人性获得解放,获得自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只有在无条条框框的音乐听觉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并得到发展、获得成功。 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可以使每个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和发展的空间,这对于提高听觉体验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学校教学大楼的大厅中摆上一架钢琴,供学生随意去触摸、弹奏、熟悉这一乐器之王。有的学生去弹乐曲,有的围观,就是听,看着别人弹奏出优美的旋律,也会使学生在琴声中看到他人的自信、看到他人的特长,促进自己去学、去参与。在学校建设一个音乐窗栏,定期征集学生爱听的歌曲、乐曲,定期介绍各种乐器、各伴音乐家与作品、音乐小故事,在广播站中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播放并解释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让学生在定时的听音乐中培养兴趣,锻炼听觉。

方案-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初探

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初探 '音乐内心听觉的 学原理初探 一、关于音乐内心听觉心 原理的概述 音乐的内心听觉在音乐界已不陌生,是指在内心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听觉活动,主要在听觉意象的心理过程中实施,与感知、记忆、联想等心理过程也有一定的。它是广义的对音乐整体性的产生听觉意象。音乐是听觉的 ,对音乐家和音乐学者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听觉意象,可以使听过的音乐记忆在脑中并随时逼真的出现。 音乐的内心听觉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心理是人类大脑的技能,是人类大脑活动的自然结果,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理论和 相结合的 学科,心理学为人的心理现象进行了解释,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音乐的内心听觉也遵循这方面的原理。 普通的心理学是指人在感受客观事物的时候,刺激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然后慢慢消逝,但印象仍然保存在脑海里,必要时印象有会显现出来,在脑海里又会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意象。音乐内心听觉主要是心理过程中的听觉意象。意象是对过去事物的再现,是记忆的主要形式,也是想象的基础。 总之,音乐内心听觉产生的心理学原理同意象产生的原理相似,就是音乐内心听觉是以感官储存的材料来作为依据,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这种心理活动,进行量的积累,进一步自由的回忆、想象。同时,心理学为音乐内心听觉训紧提供了依据和规律。 二、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 (一)对音乐记忆能力科学的训练 内心音乐听觉是把听过的音乐材料在脑海中记忆并再现,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内心听觉的准确性根据一个人的音乐 和音乐记忆量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提高音乐记忆能力对音乐人的内心听觉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那么,音乐记忆是对音乐能力的感知,如:节奏、音色、旋律、和声等,音乐记忆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的科学训练。瞬时记忆顾名思义,只是停留在瞬间的记忆。在音乐听觉训练中,高音、声音程、和弦都是靠瞬间记忆,瞬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间记忆中听出来的内容会为后面的学习作为参考,这样就不会出现跑掉的现象,所以瞬时记忆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们我们可以采取延时模唱、干扰模唱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延时模唱,是在听到音响后,心理记住其音色,隔一段时间在唱出来,注意检查精确度,所隔时间长短根据现实情况由短至长,最终以精确的瞬时记忆为训练目标。干扰模唱就是在音响后,加入其它音响进行干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用乐音,与学生谈话等方式进行干扰,进一步训练瞬时记忆精准性。 2.短时记忆的科学训练。在音乐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分钟之内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训练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节奏和旋律进行记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此项训练中要把握短时记忆的特点,根据记忆的心理过程,来进行科学的训练。如:在节奏、旋律的听写训练中,让学生以组块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记忆量。组块的方法可以是以小结为单位,或者找相似的、相异的节奏型组合为单位。不断的进行复习,对听记材料进行科学的编码,从而准确

幼儿音乐活动听觉训练初探

幼儿音乐活动听觉训练初探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低龄儿童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幼儿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幼儿的内心感受,所以幼儿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以致常常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活泼可爱的孩子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帮助我们确定了这样的信念: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对幼儿进行音乐的启蒙教育就是满足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培养幼儿的音乐才能。 为了儿童的音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发展,在幼儿园应该对幼儿开展系统的音乐教育活动。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听力技能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只有等幼儿真正能够“听”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等幼儿真正具备了一定的听的能力时,我们才能可能开始着手培养他音乐方面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常常比成年人更敏锐,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各种声响特别敏感。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教师常常忽视了听觉训练,忽略了怎样教幼儿通过听来了解周围的世界。因此,及时地发展幼儿的听觉技能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事情,我在小班音乐活动中着重培养了幼儿听的技能。声音无时不在,因此听觉训练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对幼儿的听

觉训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倾听自然声音 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有很多机会、场合和时间可以去培养幼儿的听力技能,如在带孩子们散步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听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各种鸟的叫声和各种特殊的声音。与 幼儿交流听觉的经验,各种听力游戏既简单又有趣,极易开展听觉训练活动。 小班幼儿刚来院,他们很乐意跟着教师做游戏,比如:听人体发出的声音,在和幼儿面对面坐着的时候,让幼儿模仿你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拍手声、拍腿声、跺脚声、蹦跳声以及各种嗓音,这都是幼儿喜欢的,能模仿的声音。在游戏中还可以与幼儿讨论,增加他们描绘声音的词汇量,增强幼儿的记忆力,让幼儿学习记忆声音,如,教师躲在屏风后让身体各部位发出声音,让幼儿来模仿。“猜猜我是谁”也是培养幼儿的一个既简单又有趣的游戏。这些听力游戏都是很简单的,只要教师抽出日常活动的一些时间就可以进行,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很有用的。 二、听录音 对幼儿单独制作一些录音节目,如录制一些与他们自身音乐活动有关的音乐磁带,有目的地组织幼儿去倾听这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一)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一)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小提琴学习中音乐听觉训练的重要性、音乐听觉训练的特点及音乐听觉训练的要素(旋律、音准、发音)等几项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归纳出一些对提高学生音乐听觉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达到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听觉旋律音准发音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用声音塑造音乐形象,通过人们听觉的感知,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使人获得美的享受。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都需要通过听觉来欣赏音乐,鉴别其艺术效果的优劣。可是笔者在几年的小提琴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演奏充耳不闻,对乐谱的要求视而不见。所以在小提琴学习中,应重视音乐听觉的训练。 一、音乐听觉训练的重要性 大凡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敏锐的听觉能力,他们在有意或无意聆听的状态下,其神经听觉器官和分析器官都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这种敏感的听觉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所以,对于学习小提琴的人来说,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的耳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小提琴作品中,那充满了人性生命韵律的节奏,那微妙细腻的难以言传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境界,都不是仅仅靠演奏时盲目的本能冲动就能愉快胜任的,而是在审美听觉的控制下才能做到。所以,小提琴演奏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力,使之能胜任小提琴音

乐的演奏要求。演奏时必须用听觉去判断演奏是否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音的准确性、发音的科学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风格的准确、形象的完整等。总之,敏锐的听觉能力对于学习小提琴演奏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音乐听觉训练的特点 许多学生演奏时思路混乱不清,除手指基本功的原因外,多数是因为听觉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学生只是被动机械、无目的地在听,对自己演奏音乐作品时的音响,只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听觉是混乱的,而且不知该如何听。所以,小提琴学习中音乐听觉的训练就是:学生必须在敏捷的思维下,按音乐进行的规律将无意识、混乱的听觉调整为清晰、有目的的听觉。这种训练能够促使学生从特定意义出发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培养发挥自己的听觉能力。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不是单纯的音的高低听辨,也不是仅仅用耳朵去听。“听”是心理在声音上的运用,而耳朵只是身体的器官,具有一种听觉机能,一般情况下听觉机能所起的只是消极作用,这可能听见也可能听不见。比如,在教学上,若学生不能专心地倾听自己演奏的声音,可以试着让他们侧耳、闭目、把头贴在琴上,效果特别显著,这是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听力上了。所以“听”是耳朵的功能,而凝神细听则是一种心理功能,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就包含了这种心理功能训练,是学生集中于大脑的听觉训练。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学生注意听,并告诉他们所要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听觉能力(一)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听觉能力(一) 内容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心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所以说,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核心。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听觉能力音响感知情感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更是必须借助听觉而实现的艺术活动。许多人在聆听音乐时,会感觉到它的奇妙无比,同时似乎又觉得难以捉摸,这就和音乐听觉能力高低有关。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就能在听觉中较为准确地感知、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可见,要领会音乐作品的真谛,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音乐的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听力,就是听到一个人演奏出的声音;另一种是内在的听力,就是想象着音乐应有的样子”。二者都是音乐欣赏心理活动的体现,也是音乐经验积累的结果。只要具备正常的听觉器官,人人都能具有一般的听觉能力。然而,一般声音听觉能力和音乐的听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先天具备的,而后者则要经过有目的的训练才能具备。 所谓音乐听觉能力就是“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在多听、多想的基础上提高的,它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欣赏者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评判态度。由于音乐给予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某种态度的反映,如喜、怒、哀、乐等。所以,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是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通过音乐听觉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根据人对音乐感知能力的认识规律,音乐听觉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敏锐的音响感知能力 音响感知是指通过音乐欣赏者的听觉而获得的对音乐音响及结构形式完整的接受。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系都以音响感知为基本,如果离开了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感知,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欣赏。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是以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诸要素相互参与、相互合作,经人为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声音工艺品”,我们的耳朵可以直接感觉到,但我们的耳朵必须是经过训练且能分辨音乐的耳朵,否则,就难以接受、理解这种音响外层的“工艺品”。具体说来,音乐音响的感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这是指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如果欣赏者具备了对这些音乐要素的辨别力,也就具备了音响感知的基础。《淮南子》中就曾记载,“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师旷之耳”就是能辨别音响的耳朵。如果一个人2/4拍和3/4拍子都分不清,他就很难分辨出进行曲和圆舞曲的不同音响效果;如果欣赏者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缺乏辨别力,那就会影响他对于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因此,培养对音乐的辨别力,对音响感知具有首要意义。 2.对音乐音响的感受力。音乐音响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等几个方面。其中旋律感主要是对不同旋律的特点进行感受,并由此达到对旋律美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感情内容的体验。节奏感决定着音乐的表情性质和风格特征,要获得音乐的美感,就必须培养起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手法广泛应用于合唱、键盘音乐、管弦音乐领域,只有具备多声部音乐感,才能懂得各声部的组合和音乐的和声效果。

音乐听力考级模拟试题

音乐听力考级模拟试题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一级 考试形式:口试 1. 听辨完整乐曲后,背(唱/读)出完整乐曲(30分) 2. 回答该曲的曲名及曲作者(10分) 3. 背(唱/读)出该乐曲片段的音阶(10分) 4. 分析原谱中的画框部分音程(20分) 5. 识别(30分) a)说出下列音的固定调唱名 b)说出下列符号的名称

第二级 考试形式:口试 1. 听辨完整乐曲后,背(唱/读)出完整乐曲(30分) 2. 回答该曲的曲名及曲作者(10分) 3. 背(唱/读)出该乐曲片段的音阶(10分) 4. 分析原谱中的画框部分音程与和弦(20分) 5. 识别(30分) a)说出下列音的固定调唱名 b)说出下列符号的名称

第三、四级笔试 笔试部分 1.听辨完整乐曲后,为乐曲的空缺部分选择正确答案并抄写(30分) a) A. B. C. D. b)A. B. C. D. 2. 回答该曲的曲名及曲作者(10分) a)该曲的曲名是 A.卖报歌 B.纺织歌 C.沉思 D.思乡曲 b)该曲作者是 A.埃尔门莱西 B.贝多芬 C.车尔尼 D.舒曼 3.选择该片段的音阶并抄写(10分) A. A自然大调音阶 B. C自然大调音阶 C. F自然大调音阶

D. D和声小调音阶 4. 分析原谱中的音程、和弦与符号并选择正确答案(20分) a) A. 轻、轻巧的;大六度;小三度 B. 轻、轻巧的;小六度;大三度 C. 连贯的;小六度;大三度 D. 轻、轻巧的;大六度;大三度 b) A.纯五度;大四六和弦 B. 纯五度;大六和弦 C. 纯五度;小六和弦 D. 减五度;大六和弦 5.根据所给音程、和弦的性质选择正确答案并抄写(30分) a)小二度纯八度 A. B. C. D. b)大三和弦大三和弦 A. B.

音乐(心得)之浅谈合唱排练中音乐听觉的训练

音乐论文之浅谈合唱排练中音乐听觉的训练 浅谈合唱排练中音乐听觉的训练海南省澄迈县老城中学谢世权合唱作品通过人声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塑造音乐的形象。演唱者要想完成好这项任务,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产生这些声响的规律和要求,更需要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声音在集体中起着最有效的作用。这就要求演唱者用耳朵来倾听。另外,在合唱作品中还有着横向的旋律和纵向的和声,需要演唱者随时能倾听邻近的声音以及整个合唱音响,并随时调整自己的音高来达到作品所需求的和谐。在排练中指挥者要培养和训练合唱队员的外在听力,让演唱者彼此倾听,用耳朵把自己的声音融入合唱音响。音乐的内心听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来自个人对外界音响的感受和积累,是通过日常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积累而获得一定的内在感觉;内心听力是一种技能,对于这种技能的培养过程就是让学习者逐步积累声音素材,逐渐达到准确的音乐想象的过程,是要通过各方面素养的提高才能实现的。内在感觉若很敏锐,所产生的音响才有美满的可能;内在感觉若迟钝,则很难取得满意的音响效果。指挥者在排练中要注重训练演唱者的内在听觉,建立作品所表现的准确音响,使之反应敏捷,为合唱作品的艺术再现创造有利条件。在合唱排练中训练合唱队员的听力,首先是要不断地让队员从演唱中获得新的实际音响,然后通过听觉检查获得比原有内在感觉更高的内在听力,有意识地丰富和加强演唱者的内在感觉,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下面先谈谈外在听力的训练。一、音程训练1.旋律音程的构唱与听辨训练:从大小二度开始训练,其次是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增四度、减五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和纯八度。构唱五度以上的音程时用搭桥音来练习。在我们每学习一个调来听唱旋律音程时,尽量与所学的调联系起来,听辨构唱调内音程,并说出是本调的哪一级到哪一级。用调式中音级构唱音程,可以使演唱者熟悉本调中各音级的音调关系,还可以进行带节奏的调式旋律音程练习。2.和声音程的分组模唱与构唱训练:这个训练主要是通过模唱与构唱来积累和声音程的感觉。例:先模唱后构唱,要学会辨别和声音程的性质。从完全协和音程的训练开始,逐渐加入到不完全协和音程,最后到不协和音程。二.、和

钢琴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内心听觉钢琴

【内容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自始至终为人的听觉享受提供服务。而作为专门学习音乐的人,个人听觉素质的培养和鉴别能力是提高个人音乐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钢琴教学内心听觉能力培养 一、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任何音乐都需要通过“听”让人感受每个音符的跃动,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出 音乐水平的高低,水平高的人很容易听出演奏者所演奏的音乐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且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指正,为演奏者提高演奏水平提供帮助。 听音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通过听分辨出音响的效果,包括演奏者在演奏中的节奏、身体的配合情况等都是可以通过听而得来,因此,“听”可以检验出一个合格演奏者的真实水平。①演奏者也可以通过听去比较自己与更成功的音乐家的的演奏发现不足,可见听力在演奏中的重要性。 二、内心听觉在钢琴学习中的主要作用 现在人们所欣赏的音乐都是由听、视、运动组合而来的。音乐并不是仅仅依靠单纯的听而独自存在。音乐人布拉戈纳捷什娜认为,现在的音乐听觉和人体肌肉运动有很大关系,音乐是人脑创造出来的,音乐必须通过肌肉的运动来展现出

来,所以现在的音乐都要将听和身体的运动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联系。②所以,现在的音乐教学中,有必要讲清楚听和身体的运动的关系,教学生建立起最基础的音乐知识。 相对而言人们都喜爱悦耳和谐、圆润、优美的声音,因为在这样的声音下,人都会感觉很舒服,产生一种愉悦感。如果人们听到的声音很刺耳难听,人们的反应则相反,有的会选择逃离,躲避难听的声音,有的会产生极度厌烦的情绪,给人身体带来极大伤害。因此,人们趋向优美动听的声音,这种声音本身就是一种美,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一种选择。 相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一般都是从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乐感,因为人在早期成长阶段的听觉比较灵敏,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对声音的辨别和节奏感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学音乐要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抓起,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也是对孩子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好处。 此外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多数学生的音乐学习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对孩子的培养会支持力度较大,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大音乐家贝多芬就是在逆境中走出来的。 三、内心听觉在钢琴学习中的训练 遵循音乐美学原则

试论音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和训练

试论音乐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和训练 [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能力,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它对音乐活动具有先导性与创造性,正是这个特点使“内心听觉”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具有实际意义。“内心听觉”的训练对于从事表演、作曲、音乐学研究或音乐教育等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是适用的。本文旨在从学生学习音乐学专业角度出发,浅议“内心听觉”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心听觉”;特点;训练 音乐是建立在以声乐为物质材料的基础之上,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对应于主体的听觉器官,人们对音乐的把握是要靠听觉来完成的,只有通过听觉训练器官,声音的振动才能传递到人的主体意识中去。听觉是感受、欣赏、理解音乐之美的先决条件,开发和训练听觉器官,能有效提高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的感知力以及对各种复杂音响的辨别能力。马克思曾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在《音乐家守则》中写道:“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可见听觉能力的训练是使人获得音乐感知的重要前提,是培养音乐人才必备的音乐基本素质。而整个听觉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内心听觉”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它置于次要的地位,学生是较难得到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内心听觉”的能力没有足够的发展,这对音乐素质的提高影响很大,因此探讨“内心听觉”的培养这一问题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在音乐教学中“内心听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培养方法。 一、何为“内心听觉”?它有什么特点呢? “内心听觉”这一词在音乐界早已广泛使用,意指“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的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听觉意象”①,它是人在内心进行的,以音乐感知为基础,以形成和完善音乐意象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能力,音乐感知、音乐记忆、音乐想象等都是内心的音乐活动。然而,音乐是门听觉艺术,任何一种音乐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听觉的参与,因此,便习惯于用“内心听觉”这一通俗用语来指代在内心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与听觉有关的音乐活动。 人们常说的音乐听觉多强调外部听觉对音乐的感知与记忆,是依赖于某种实际音响而产生的听觉意象,是在听音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早已熟悉的音乐现象。“内心听觉”是一种听觉能力,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音乐听觉。第一,“内心听觉”的产生具

音乐类学生听觉素养培养

音乐类学生听觉素养培养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良好载体,随着大众对审美的要求逐步提升, 对音乐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音乐教育对于促动校园文化建设有重 要的作用,高校的全面发展与校园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所以增强高职 院校艺术专业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本科 院校或者艺术专业学校旨在培养音乐高等专业人才,把音乐作为一门 学问实行研究,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是特殊的,以学习基础的音乐理 论知识,增强音乐修养为主。听觉素养是音乐修养中一项重要指标, 对于音乐基本功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听觉素养的培养在高职音乐教 育中十分重要,听觉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有助于学生打 好艺术修养的基本功。 一、听觉素养水平是基本的技能 听觉素养水平对于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技能。高职 音乐教育探索一个具有实效性的听觉素养培训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一线教学教师来说,学生听觉素养的培养是一项艰苦的工程,所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研室专门展开了对学生音乐听觉素 养培养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获得一个全新的听觉素养 训练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与完善,以期建立有效的听 觉训练课程体系,促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听觉素养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增强高职学院艺术教育工作, 是当前全面推动艺术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发展高 职院校艺术教育,首先要构建面向艺术类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 这是十分关键的。各个地方的教育各具风格与特色,建设适合的课程 建设方案具有现实的意义。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研室通过对 听觉素养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展开对听觉素养训练方法的探索、选 择训练内容,展开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等实践研究与探讨,直至形成一 个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高效的、全新的实施方案。建成符合学生基本

谈音乐听觉的基础训练

谈音乐听觉的基础训练 音乐听觉,指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能力。说的具体点,就是对音乐各种形式、因素如: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式、调性、音色、和声、复调等以及音乐的内容如:风格、性质、情趣、音乐的塑造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可以说,音乐听觉是指领会、想象、思考音乐形象的能力。有组织发展起来的音乐听觉是一种统一而复杂的能力,他可以完整的理解和表达作为形象和思想内容具体的音乐作品。 一、听觉训练的有效方法 (一)听觉训练要着重培养内心听觉,内心听觉训练即对声音的想象能力,对音乐的思维活动能力的培养。根据人对事物的反映我们可以采取“先想后说”的方法,即老师弹一个钢琴上的音,让学生先听,再想后说。在一定思维活动的帮助下,内心的“耳朵”就能把老师所弹得实际音高“听”出来。 (二)默唱音高在训练听觉中也是比不少的过程。在学生刚接触听觉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学生内心默唱的能力,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默唱老师所弹得音高后老师在弹一遍,通过学生默唱与钢琴所弹音高的对照,可以使学生具备想象旋律和预知音高的能力。也能起到熟悉和增强识谱能力的作用。 (三)在听觉训练过程中避免学会产生“听觉惰性”是每一位从事视唱练耳教学者必须注意的。“听觉惰性”指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因素的影响,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消化吸收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很多学生就不会积极地区感觉音乐材料,也不会认真地区听辨音高,学习的主动性自然而然下降,进而就产生了听觉的惰性。因此,作为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难易要适中,同时也要学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听觉惰性。 二、听觉训练的具体内容 听觉训练包括:单音、音程、和弦以及单声部旋律听记等项目。 (一)单音与音组的听写训练 单音训练是听觉训练各个环节中最基础的一项训练。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对每个个体单音的具体音高位置,不仅在听觉上产生一定的认识,而且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映,即让每个音在听者心中产生共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最关键是“唱”。要强化学生对音高的听辨及模唱能力,为今后的音程训练提供条件。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根据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音高模唱开始。第一步:音阶模唱以C自然大调的七个基本音级开始逐步扩展到带变化音的各个大小调。以七个基本音级的基础上构唱音阶,搭桥练习,把每一种音程都掌握好。第二步:让学生听辨音高,刚开始时要求学生用“啦”来模唱基本音高,可以不必唱出唱名来,等学生能准确地模唱基本音高时,再加入唱名模唱。同时在唱唱名时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发音及咬字方法来唱,这种模唱在每次上课是是必须进行的。速度由老师掌握,一般采用由慢到快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第三步:可以采用听写的方法练习。先在内心唱,达到唱与听的结合,以此训练内在听觉。因为默唱内心音高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听觉训练方法,这种训练要以音组对比练习为主。 (二)音程的训练 音程是两个乐音之间在音高上的距离。音程分为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旋律音程是先后发响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和声音程是指同时发响的两音之间的距离。两音中较高的音称为冠音,较低的音称为根音。音程的构成是乐曲的最小单位。音程训练的目的是建立音程的音高概念,听准音,唱准音。和声音程为准确掌握和弦打好基础,同时还可以较好的理解调性。 音程的训练分为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训练。训练开始阶段以旋律音程开始,再加入和声音程训练。音程训练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

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初探

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初探 一、关于音乐内心听觉心理学原理的概述 音乐的内心听觉在音乐界已不陌生,是指在内心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听觉活动,主要在听觉意象的心理过程中实施,与感知、记忆、联想等心理过程也有一定的联系。它是广义的对音乐整体性的产生听觉意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音乐家和音乐学者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听觉意象,可以使听过的音乐记忆在脑中并随时逼真的出现。 音乐的内心听觉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心理是人类大脑的技能,是人类大脑活动的自然结果,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心理学为人的心理现象进行了解释,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音乐的内心听觉也遵循这方面的原理。 普通的心理学是指人在感受客观事物的时候,刺激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然后慢慢消逝,但印象仍然保存在脑海里,必要时印象有会显现出来,在脑海里又会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意象。音乐内心听觉主要是心理过程中的听觉意象。意象是对过去事物的再现,是记忆的主要形式,也是想象的基础。 总之,音乐内心听觉产生的心理学原理同意象产生的原理相似,就是音乐内心听觉是以感官储存的材料来作为依据,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这种心理活动,进行量的积累,进一步自由的回忆、想象。同时,心理学为音乐内心听觉训紧提供了依据和规律。 二、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 (一)对音乐记忆能力科学的训练 内心音乐听觉是把听过的音乐材料在脑海中记忆并再现,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内心听觉的准确性根据一个人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记忆量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提高音乐记忆能力对音乐人的内心听觉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那么,音乐记忆是对音乐能力的感知,如:节奏、音色、旋律、和声等,音乐记忆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的科学训练。瞬时记忆顾名思义,只是停留在瞬间的记忆。在音乐听觉训练中,高音、声音程、和弦都是靠瞬间记忆,瞬间记忆中听出来的内容会为后面的学习作为参考,这样就不会出现跑掉的现象,所以瞬时记忆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们我们可以采取延时模唱、干扰模唱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延时模唱,是在听到音响后,心理记住其音色,隔一段时间在唱出来,注意检查精确度,所隔时间长短根据现实情况由短至长,最终以精确的瞬时记忆为训练目标。干扰模唱就是在音响后,加入其它音响进行干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用乐音,与学生谈话等方式进行干扰,进一步训练瞬时记忆精准性。 2.短时记忆的科学训练。在音乐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分钟之内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训练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节奏和旋律进行记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此项训练中要把握短时记忆的特点,根据记忆的心理过程,来进行科学的训练。如:在节奏、旋律的听写训练中,让学生以组块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记忆量。组块的方法可以是以小结为单位,或者找相似的、相异的节奏型组合为单位。不断的进行复习,对听记材料进行科学的编码,从而准确的完成听写训练。 3.长时记忆的科学训练。长时记忆是由短时记忆组成而来,它的储存时间在一分钟之上,直到不被忘记。长时记忆容量很大,它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而形成,我们就以音程、和弦为例,我们平时对音程、和弦反复的记忆、模唱来加深记忆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联想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强记忆。 (二)对内心默唱进行科学训练 默唱是以内心听觉为前提训练,不出声的把音响、乐曲表现出来。默唱训练有一定的灵

如何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

如何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 如何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 摘要: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为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主要从几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关键词: 划、有科学依据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孩子的培养目标 音乐节奏感,培养,训练,感受,理解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泉源,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呢, 一、培养音乐节奏感要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孩子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必须抓住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倾向。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孩子对节奏的兴趣。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孩子难于理解,但孩子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孩子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 孩子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孩子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孩子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

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节奏感要重视听力节奏训练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孩子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 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孩子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孩子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重视语言节奏训练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 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孩子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节奏。即兴说一句有节奏的话,这样孩子们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句,拍出最好的节奏,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孩子们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要重视动作 节奏训练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通过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孩子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孩子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