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器物的云纹装饰图案窥探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古代器物的云纹装饰图案窥探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古代器物的云纹装饰图案窥探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古代器物的云纹装饰图案窥探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古代器物的云纹装饰图案窥探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云气精神

徐华

摘要:

作为一部中国装饰的艺术史,云纹装饰以极大的时空跨度和极尽丰富的形象样态,显示了中华民族对“云”的文化兴趣和审美热情,显示了中华文明把自然现象提升为文化和艺术现象的创造力量。云纹装饰的开端与发展在以“气”为哲学生命本源的中国有着自身的历史背景和特殊规律。从商周的“云雷纹”、先秦的“卷云纹”、到楚汉的“云气纹”出于特定的社会现实和审美取向,历史又选择了隋唐以来的“朵云纹”、“如意纹”使之成为了充分体现彼时时代精神风貌的典型纹饰。从而使之整体的进入定型化的时期。从云纹装饰多样性的发展的影响中可以让我们窥探到一个中国的知识文化体系。既包括社会学、人文科学、尤其是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因此,通过阐释和梳理云纹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它的一些历史特征,清理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核心问题,从中体悟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展,是本文的一个基本目的。

关键词:

装饰图案云纹云气精神中国美学非功利性审美意识

引言

中国文明留下了大量的语言、文字、雕塑、诗歌等文化符号“产品”,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人类审美心理的珍贵材料。各门艺术传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找到相同之处或是相通之处。中国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⑴通过展示它们,可以使我们看到审美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

在受到“在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观念的影响下,艺术家常以一种泛神论的眼光去面对自然,自然形象本身所带有的“神性”、“灵性”给了他们丰富的启示和体验。因此,作为一种装饰图纹样,或者作为一种造型的母题,云纹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也同样被给予了一种主观的意愿。如“祥云”的“祥”就有吉利、平和、理想、美好以至神圣之意。它已不再是对“天上之云”的客观写照,因为它同时也包含着主体对自然现象的观念认识和情感态度,是“心物合一”的产物,是中国人“心中之云”的表达。所以有说“云者,天地之本也”与几千年来一直被中国传统哲学从宇宙生成论或本体论的高度加以阐释的气论思想是相关统一的。“气”是万物从阴阳二气交通和合产生出来的。是中国哲学中的生命本原、原动力。因此,万物皆有其气数、气机、气运、气象和气质等等,所以说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就是气。⑵可见

,“云”与“气”在古人的观念中,是义本贯通、关联统一的。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如果有了比较稳固的观念,与时代相适应的一种纹饰才可能会呈现出旷日持久的演绎历史,和广阔无限的装饰空间。但必须强调一点的是,这种观念必须与某种特

定的审美相联系,必须转化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才能使得这种纹样形式融入民族装饰艺术的历史长河,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图案形象。⑶

“云纹”以它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民族气息,使我们相信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的审美意识。以至于仪态万千的贯穿整个中国古代装饰艺术史。云纹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对“云”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和中国文化现象的一般规律、审美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者是反功利主义的精神理念,它实际上是中国式的人文主义的一个文化密码,成为中国文化的文化人格象征和思想内核。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思维定势具有整体性、意会性、模糊性以及长于直觉判断淡化审美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等特点。⑷在云纹的发展历程中可以使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一演变过程。因此,寻求中国人关于云或诉诸云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认识,对把握中国人审美的艺术精神是必要的。

一隋唐以前云纹的表象阶段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表象性纹饰的产生先于审美性纹饰。德国诗人歌德曾把概念性表象称之为“寓言的”,把艺术性形象称之为“象征的”。指出:“寓言把现象转化为一个概念,把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但是结果是这样的:概念总是局限在形象里,完全拘守在形象里,凭形象就可以表现出来”。⑸“图”在中华文化是一个极古老的重要概念性表象,它源于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条件下定居农业社会所形成的记录方式——以点画构成符号来记录观念与表达事物。其中的“画学”派生出了以绘画为主线的一只及以装饰为主线的一支。后一支形成了大量的定性纹样与连缀方式,可见绘画与装饰有着共同的渊源。具随着这种方式的发展分化,形成了各类不同的定型化纹样结构,⑹使得它们各自分担着不同的侧重作用。各类由文字或卦符变化而产生的多种组合纹样,成为民族美术中绵延不断的、最重要的“图”形。在这种用于概念性表象的基础上产生了云纹。

关于云纹的起源问题及含义,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推断、猜测或论证。有人认为云纹源于模仿,是人类对自然界各种旋转形体或现象的模仿。有人认为云纹产生于人类原始的劳动技术,也有人认为源于人类手的本能运动或是出于原始宗教、原始观念的表达。尽管专家从不同的角

度提出了众说纷纭的解释,但云纹究竟如何产生又具有怎样的寓意等,依然是一些尚无定论的问题。但总之,是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马克思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指出“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它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⑺

在旧石器时代,史前先民的意识就开始在他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萌发和提升,原始的艺术形式以至整个人类认识的最初来源,都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以及这种环境所给予的感官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他们必须寻求食物来源,必须对周围的环境保持长久的关注和研究,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的发展,使史前先民的观察活动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展开,因为农耕活动需要对天象、地形、植物习性等作更为周密的观察和注视,⑻这可视为是对“云”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时的首次关注。随着时间的延续,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双向交流不断地加强,使人的观念和精神世界也逐渐成熟和丰富起来。人类认识到云气变化跟雨的关系尤为密切,从卜辞上看,殷人对云的占卜很多是出于对雨水的关心。卜辞中有关燎祭“二运”、“四云”、“六云”的内容这些数字什麽意思,前人说法不一。于省吾以为

指云色,“二云“犹言二色也,这是说通过云色占吉凶。⑼

商周青铜器上的“雷纹”在形态上与“雷“字有相同之处,体现了原始先民对云、雷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形象特征的模拟。到了先秦和两汉,作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典型的具有独立性装饰的雷纹被春秋战国时期的卷云纹所代替,较之前者它更具有回旋盘曲精神和不拘一格的多样性。这种侧重直觉动感和力势的散漫格式,成为了汉代云气纹的先导。

至汉代,中国民族组成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社会生产获得了解放,精神文化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而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最直接的形象性装饰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汉初到汉代绝大部分时间里的说明性、阐释性表象演化成了汉末逐渐有艺术意味的意象。但汉画中普遍出现的“云气纹”与其时的天界、飞升思想相关。我们可以说,古典哲学的“五运六气”概念始终在云纹装饰中有所作用。尽管从对自然物中云气的描绘到理解到万物皆有气机——在描绘所有事物时都开始表达“气韵生动”的意思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无论怎样,中国古代绘画都是十分看重这一点的。(汉代的《淮南子》就已从元气自然论的立场谈到了这一问题)。尽管这是在美学意义上的一个不小的进步,为云纹逐渐向抽象的精神形态或哲学思想层面的

升华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但就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发展逻辑而言,这些观念内涵主要缘自原始农耕生产方式与生存要求所导致的自然崇拜,缘自人们在原始采集和耕作活动过程中向翻云覆雨、兴风作浪的自然神灵所表示的祈福之愿。⑽这时人类依旧是以功力性的、实用的方式认识世界和崇拜世界还未能达到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

中国的文化史像一条长河,滔滔向前,在魏晋以前它基本是在儒家思想筑成的河床里运行,到了魏晋南北朝,玄学和佛教掺合了进来,造成了河道的巨大转折。从此,中国人开始赋予自然以独立的地位,进而把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而加以人格化,这种反功利主义的精神理念成为中国文化的文化人格象征和思想内核。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思维定势开始具有整体性、意会性、模糊性以及长于直觉判断淡化审美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等特点。⑾从云气纹简洁、朴实、自然将充满张力的追求化作审美的创造的装饰装饰特点可以看出魏晋人开始从“气、韵、形、神”的角度开始研读作品的内涵。表现在形象上,从重视形似发展到重视神似,从追求外貌的酷肖对象发展到了追求内在的审美特性。⑿“气韵生动”的命题,最早见于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一书。他在画中将绘画中的“气韵生动”提到首位。指出不把握“气韵生动’就不可能把握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从此以后,中国人表现在形象方面的审美理想才开始朝着艺术的方面发展了。

唐代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多姿的文化之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使国内各地的优秀文化融合一体,同时又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云纹装饰的形态上看,典型的唐代云纹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最基本的样式,是在前代的基础上高度城市化的总结,以云气之神气冲和万物之情态的“衍化”造型意向为基础,集中体现云纹的盘绕盘曲、生动飘逸的形式意味。⒀通过这一时期云纹的风格特点,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的艺术样式上富丽堂皇、雍容华贵、雄浑博大,圆润饱满的审美取向。以定型化姿态崛起的朵云纹,不仅于大唐世界有典型的意义,而且对后代整个中国云纹发展的格局也有代表性的意义。

二宋元云纹的意象阶段

艺术形式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日益增进的审美经验和表现要求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便会突破原先的形式架构去寻找更合适自己的表达方式。⒁如果说隋唐以前的云纹装饰雍容华丽,不免带有俗气的夸张,甚至带有流行于西方17世纪巴洛克

风格意味的话。那麽,自宋而后,云纹装饰则逐渐向小巧精致发展,向静态内向、符号化的发展,这种具有象征性的特点把现象转化为一个观念,把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结果使观念在形象里总是永无止境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可捉摸,纵然用一切语言来表达他,它仍然是不可表现的。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门艺术的精微化的一面,是中国人精神再度深邃化的一个反映。

我们知道,汉代思想总结先秦而开启后世,秦汉为一转,到宋又为一折。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时代,也是一个思想观念转折的时期。宋代国力与武力的衰弱,从文化史上来说却未必尽是坏事,它为世人提供了精神与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与新背景,由此中国文化继先秦至南北朝的士文化之后开始进入了一个文人文化的发展阶段。宋代云纹在总体上依然是朵云纹样式。只是增多了波折曲线,在形态上显得较为复杂。我想这或许是由于皇权的集中、强化,使宋人以儒家理学为代表的文化心理向保守的、封闭的、退让的、内倾的、虚静的方向发展的审美心理的体现。宋代的黄休复把“逸品”放在其他诸品之上,就反映了宋代画家中一部分从“再现”转向重“表现”这种重表现的倾向,也就是所谓“写意”的倾向。但它并不是任何一种写意,而只是写特定的“意”。总之为“逸气”.这种写意的倾向,到了元代才发展成为很大的潮流。

元代的大一统江山和空前绝后的向外扩张,大大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展了人的心胸。诸如陶瓷等工艺美术由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新生活新观念的出现,致使艺人们从事于不同的审美创造。元代朵云纹在宋代基础上更趋复杂化,在保持“云朵”整体感的同时,更具有组合感。使元代的云纹在格式上是比较散漫、写意性的以安详、沉静为主,却又洋溢着生气。类似于汉代云气纹的生动气象,但形态更为简洁,笔调更为率逸。是“逸品”发展的最高阶段。可看出元代一改宋人的法度森严的刻画为元人的萧散、宋人的严格写实的刻实为元人的松秀。这是一种进步的同时也使得云纹装饰开始逐渐离开表现客观对象的本质。成为一种服从并服务于主体心境的又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装饰形式,使它成为既有时代特点又超出于时代局限的普遍而又恒定的审美典范。这种以主体为中心,兼具客体、本体的性质。使形象逐渐向符号化的形势发展。

如果说唐代的是热烈绚烂、宋代的审美倾向是淡雅内蕴、那麽元代就是它们的综合,因为只有综合才可能成为典范,只有综合才能久恒。

三明清云纹的形式翻转到内容阶段

农民皇

帝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残酷统治建立了新的大明政权,提出了恢复元代中断的思想传统,明代所处的历史环境是封建社会的晚期,一切供选择、利用的条件都已僵化,最为典型的要数明朝对宋明理学的推崇,令人窒息的教条导致了明朝社会新兴的上层市民权威文化体系的形成,新文化的喜新厌旧、惟利是求,,无不散发着文化的商品化的趋

势。

中国传统经济的高峰在唐宋元时期,以宋代为最高峰,明清时期虽有发展,但主要是总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未提高,这是整个社会经济陷入停滞的主要标志。如果说元代的风尚以多元化的交融为美,明末的风尚则是一趋新为美。明清人在性格上类似于元人的平淡天真、心平气和,是一种无所事事、无所压力的闲事优悠,在绘画上,他们所讲的主体修养并不是为了提高人品而是为了提高画品、笔墨。以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这与元代正好相反。借用黑格尔《小逻辑》中的说法:“形式非他,即内容翻转为形式。”⒂

“受这种以礼为美的权威文化的“文”化极度文人化、市井化的影响,明代的团云纹,在形式结构中,呈现鲜明的平面组合性。所构成的富有对称性和秩序感的平面化、图案化结构,造就了一个“俯视”的形象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表现上没有物象的真实性和心境的高旷性可言,笔性刻露僵硬,而只能以精微而程式、小而巧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逸品”在元代的成熟,显然带的社会状况及元代文人的生活遭遇、心理状态时有关系的。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充满“逸气”的写意画性的装饰虽有大的发展,但是时代已有所变化。在艺术趣味上这些明代的市俗文人,一方面想程序传统文人高洁脱俗的品质,以示自己的清高,另一方面,内心又阻挡不了商品经济的巨大诱惑。与化阳刚为阴柔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主流气息相背离。出现了一种重物质也重审美精神兼顾行而上及形而下的新潮流,此时,已不是“逸品”所能范围的了。在这里也同时让我们看到贵族式的、高雅古典的旧文化与平民式、理俗的新文化相互之间的冲突和影响。

日益精致和复杂的云纹形式在清代推出了铺陈、繁复的叠云纹。它在继承了明代平面化结构的基础上,又表露出对“厚度”的追求,更加强调立体感,但在总体模式上却保持着朵云的意象,以便强调云形云态的流转飘逸。从中也让我们看到西洋文化此时对中国人艺术视野的影响,中国画家从西洋画中吸收阴阳光影之法和透视法。云纹对厚度、立体感的追求足以证明了这一点。但清代与元统治不同,在入关之初就高度认同了汉民族的封

建文化,一切“仿古制行之”俨然以正统观念的继承者自居,固守“天朝无所不有”的观念,拒绝与国外进行交流,使清文化体现出浓重的保守色彩,从铺陈、繁复的叠云纹看出明代人的以自由为美的审美观念被一种典雅之美所取代。所以总体来看它还是一种怀旧的因袭传统的,按理来讲,这种装饰形式应比之晋唐宋元画也应该是更加丰富多彩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它单纯追求奇特的怪诞、变换陆离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没有故事可讲,也没有感情可述,是更加单调的。可以看出时至清代,中国美学的文脉又有一变,是对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业者也。⒃明清主流恰恰是致力于形式上的怀旧,不仅“旧”,而且要成为便于陈陈相因的程式。明代著名画家、评论家董其昌所追求的“笔墨之精妙”,自然也就不在笔墨的丰富多样,而在怀旧方面的功力修养,即对古代经典图式的程式提炼。⒄这种复兴客观上是对中国文化作了一次全面总结,预示了中国古典美学即将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总结

从抽象的混沌到拟似的清晰、从简洁的单体到复杂的组合,从无定的时尚到定型的程式,上下数千年的云纹形态,宛如行云流水,不息演变。汉唐的动气、浩气至宋元静气、文气,从蓬勃昂扬一变而为宁静优雅。云纹的发展无不向世人展示自先秦的“意象”、经东汉、南朝的

“意象”到唐代的“意境说”的历史性建构,及明清的形式翻转到内容,无不象征着阳气向上的民族意识,其中涌动着多民族的血与火的撕杀抗争之意,而气韵悠远的画则更象征着阴气内敛的民族心理。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云纹的发展史,贯穿了整部的艺术史。同时也是中国人的审美心里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 这本书的全名是《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书名比较长,说得却相当清楚,作者梁丽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宗教认同。 在社会科学领域,没有哪个名词有固定的定义,往往都是莫衷一是,作者在第一章便对相关的概念的释义与界定给予描述。“宗教”一词的定义亦是相当丰富。社会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和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 ①而“认同指的是个人以群体中的一份子来界定自己的身份。”②宗教的认同又不同于皈依,宗教认同意味着宗教作为人们的认同而存在,宗教信仰是宗教认同的必然结果,皈依则是个人信仰的变化过程。 本书的上篇同时还介绍了量化与质化研究的概念,而实证研究(包括量化与质化研究)正是作者的研究方法,是本书的重点,在后两篇中有着重记载。量化研究部分借助于问卷调查资料,对宗教徒认同的过程,认同的层次以及宗教认同的呈现与型塑进行了量的统计和客观性的描述,量化研究让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徒认同中的一般性特点。在质化研究部分,作者借助于个案访谈资料,对宗教徒认同过程中一般性特点背后的隐蔽的细腻的宗教心理特点进行描述,也对宗教徒认同的呈现与形塑中无法概念化的事物加以揭示和补充。 量化研究对认同的呈现与形塑状况的分析表明:宗教徒对其作为宗教徒身份认同具有内涵地特点,大多数宗教徒均将其宗教信仰视为其精神生活的归属而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身份的象征,也少有人视宗教信仰为一种文化体系。与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相比,多数宗教徒认为其信仰生活使其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与快乐,宗教徒均认为宗教信仰是其生活与生命的支柱,宗教信仰为他们解答了许多人生问题,使他们有生活目标。他们肯定其信仰人格的成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信仰逐渐由表面的信仰转化为更深层次的精神的皈依,宗教信仰使他们变得更加乐于助人,宗教信仰使其思想与个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为“性格的转变和心灵的升华”。同时,以上各特点也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性别而存在差异。 质化研究中从访谈资料可以清晰地看到: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在其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信仰的宗教的基本精神与理念不仅成为宗教徒日常行为的准则,而且成为他们家庭生活和家庭社会化的重要内容。”③宗教对其教徒心理与人格的重塑,总体上是正向的,信徒有求真向善的趋势,尽管这种趋势的深层仍有功利性的动机。也许正如书中所说:这就是人,有对美善的追求,有他的需求和愿望,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有限与无奈,因而需要一个支点——一个在他看来超越的,神圣的,力量的支点。 在我看来,宗教对个人以及社会都有影响,而对社会那一方的影响主要还是源于受到了影响的人。无论是社会唯名论还是社会唯实论,都承认了人在这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宗教是许多人心理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的社会化,宗教也变成这个社会的心理和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言:任何一个努力求生存的社会,无不多少具有宗教性质的信仰,人们总有必要解释人生的恐惧与困惑,人们对此追寻一致的反应就是宗教。宗教通过其宣扬的学说通过教育给人以心灵的寄托,甚至是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 6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单项选择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在抽样时,将要抽取的对象进行编号排序,然后每隔若干个抽取一个,这种方法是 (分数:2.00)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两阶段随机抽样 解析:解析:一般所说的随机抽样,就是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时,总体中每个个体有独立的、等概率的被抽取的可能。常用的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字法。系统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首先将个体编号排序,之后每隔若干号抽取一个。分层随机抽样简称分层抽样,具体做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再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两阶段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容量很大的情况,一般而言,首先将总体分成M个部分(如全国有若干个省),在这些部分中选取m个作为第一阶段样本(如选取6个省作为代表),然后在m个样本中抽取个体作为第二阶段的样本(在6个省中抽取样本)。因此本题选B。 3.用统计量估计参数时,当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与参数的差值的平均数是0时,说明该统计量具有 (分数:2.00)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分性 解析:解析:用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一定会有误差,不可能恰恰相同。因此,好的估计量应该是一个无偏估计量,即用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偏差的平均数为0。因此本题选A。 4.当一个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时,其方差越小越好,这种估计量的特性是 (分数:2.00)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分性 解析:解析:当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的参数不止一个时,无偏估计变异小者有效性高,变异大者有效性低,即方差越小越好。因此本题选B。 5.充分性最高的总体平均数的估计量是 (分数:2.00) A.样本平均数√ B.样本众数 C.样本中位数 D.样本平均差 解析:解析:样本统计量的充分性指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统计量是否充分地反映了全部n个数据所反映总体的信息。样本平均数的充分性高,因为样本平均数能够反映所有数据所代表的总体信息。因此本题选A。

浅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及发展

浅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及发展 10绿食陈志浩20107702116 在疯狂的选美风潮以及各种怂恿女性整容的广告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急剧的转变,使部分女性又一味的追求外貌美,而忽略了内在美。 美是女性最大的财富,是吸引另一半的一个重要点,是任何一种美都无法代替的。但我这里所说的美,并不是外貌美,而是内在美。从古到今,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美女”形象,但是无论“美女”如何变化,都注定带上特定时代男性心中的“女性美”标准,烙上了男性的审美观。 早在中国古代两千年前就出现了“美人”一词,不过那时美人并不是特指漂亮的女人。“窈窕淑女”一词,原意是文静美好悠闲洁净的女人,但渐渐地,词义因时代发生了变化,“窈窕”后来被解释成“妖冶”,即妖媚而不庄重的意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妖媚而不庄重,是男性对女性美的内心期待。 女性的化妆打扮,是给男人看的,但同时也是给女人看的。而现代女性的审美观念,一方面受男性的主导,另一方面又受女性的攀比意识。歌德曾经说过,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男性内心期待的美和社会观念一次又一次地破坏了那个真正的“美”,也影响着女性了解真实的自己。所以很有必要重新来定义美,还给女性一个真实的美。对女性进行女性美的继续教育,帮助女性抛弃旧的自我形象和美的观念,建立新的观念,从而焕发出她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美。 告诉她们什么是女人的价值所在,是身体美,你长得什么样就说明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不需要刻意的改变。而传媒将女性美定在她们以美丽性感得到男性的欣赏,这时的女性往往被整容、美肤的广告等等所利用。这时女性要么失去自信,要么一味追求外在美,抛弃了内在的个性和潜在的才能。女性应该对审美需求进行自我把握和自我选择,不要过多的以男性的审美观来判断和要求自己,要放得开,要自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而且什么样的女人最美,这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你觉得自己是美的,那你就是美的,善于发现自己的美,不要被别人所左右,快乐才是最重要。 除了外貌美,还有心灵美、自信美、风度气质美、自然美、健康美,这些美才是女性的真正美。你的品德、性格、知识、身体素质都可以表现出你独特的美,这样的美更能深入人心。来,散发出你的美。 这不仅需要女性努力,还需要男性的协助。男女两性共同努力,将女性从被污染了的审美文化中脱离出来,共同塑造健康美丽的女性新形象,自然之美、健康之美、人性之美、自由之美。 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断有优秀的女性呈现在公众视野中,她们坦然对视男性的目光,这种坦然来自她们内心深处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社会对女性全方位的承认,就如社会对男性的承认一样。

现代家庭都喜欢挂几幅装饰画

现代家庭都喜欢挂几幅装饰画,来改变家庭的布局,以显示主人的格调与品位,但是字画也要讲究趋吉避凶,装饰画的品种是非常多的,下面说明几个要较为注意的装饰画的挂画宜忌。家居的吉利字画是指寓意吉祥和美好祝愿的书法,以及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花画、象征年年有余的莲花锦鲤图、象征健康长寿的松鹤延年图、象征福分永存的流云百福图等。内容应以光明正大的内容为宜,避免不吉祥的寓意。(一)注意事项1沙发顶上的字画宜横不易竖,若沙发与字画形成两条平衡的横线,那便可收相辅相成之效果。画的尺寸选择横幅的,长度不要长于主沙发,高度不要高于沙发高度。内容多以宁静祥和为主,切忌风雪雨。2一些意境萧条的图画悬挂在客厅上,这从风水学角度上说并不适宜。大致包括惊涛骇浪、落叶萧瑟、夕阳残照、孤身上路、隆冬荒野、恶兽相搏、枯藤老树等几类,这样的字画会显得无精打采,暮气沉沉,居住其中,心情自然受影响,因此客厅还是应以悬挂好意头的字画为宜。3房间过暗的,可在家室的暗墙上悬挂葵花图,取其“向阳花木易为春”之意。可弥补采光上的缺陷。4在客厅内悬挂老虎画,画中老虎应为上山样式,虎头回顾,因为老虎上山则遨游三山五岳,下山跳纵则伤人无数。而若悬挂舟船或模型船只的画像,则上面应堆满金银财宝,且船头要驶进屋内,不可开往大门外,寓意“大船入港”之意。

(二)字画与五行最常见的挂画,包括花草树木、牡丹之类的图画,但假如某人本身非常忌木,一幅牡丹画,怎可能为其带来好风水?一般来说,多数人挂画只重视视觉效果,却往往忽略了画的五功用。每一幅画,都代表着一个凶运和一个吉运。比如,忌木的人,而挂了一张森林画,就非常不恰当。要在大厅挂画,要先看那位置代表那一位家族成员,然后才可决定摆什么画。在挂画的选择上,要水的人可以挂九鱼图,或黄河长江图;要金的人自然最好摆一幅冰山;要火的人摆八骏图或红色牡丹画,以应其火;要木的人可以挂竹报平安;要土的人可以挂万里长城。每幅画的摆设,也控制着家居风水,其影响风水的好与坏,视乎每个人的机灵与运用。比如在你的家族成员所属的位置上,挂一幅催旺的好的风水画,便能对此成员产生奇妙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挂与宗教有关的画。宗教画亦同样产生五行效应。举例来说,有些人喜欢摆阿弥陀佛的佛画,甚至写一个“佛”字。阿弥陀佛代表金水,而佛即是水,佛代表北方,阿弥陀佛代表西方,家中摆一篇心经,心经代表火,忌火的人,其实不宜挂心经。实际上,在家中不宜挂太多佛菩萨的画,因为佛画太多,会影响成员间的关系,特别是夫妻间的恩爱。任何一方太过宗教狂热,都会影响互相之间的感情。一个幸福的家庭,宗教画要点到即止,千万别挂得太多。至于画框的颜色,最好亦配合五行。譬如要金的话,框边不妨用金色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中国人信仰的根源辨析 信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产生了关于中国人有无信仰的争论。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命”为起源,以身处社会之中的“人”为信仰主体,以道德信仰作为核心内容,以“天人合一”为终极价值关怀,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当代中国信仰重构应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标签: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随之而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信仰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还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求精神力量。 一、关于中国人信仰有无的争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物质财富的增加也随之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思想领域,一场关于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的争论由此展开。 1、多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 美国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撰文并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文章认为:中国人在心理上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排斥宗教信仰并将其视为迷信;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泛神论,拜鬼敬神的现象非常普遍。当在精神领域中无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信仰时,便丧失了敬畏之心,导致个人的自我意识被无限夸大,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各自行为。当人们心中没有罪恶感时,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便暴露出来。也正因为没有信仰,所以“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1]信仰的缺失使中国人将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视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行动上就表现为自私自利和缺乏同情心,而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的。 以上事实反应了国际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人信仰观的普遍看法。虽然这是基于对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但由于西方人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因而未免过于夸大和片面、有失公允。 2、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过我们自己的节日-关于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过我们自己的节日 ――关于中国的宗教信仰 中国不需要西方的宗教信仰,没有,也不需要。宗教节日之所以能在西方如此盛行,盖因为西方历史上一直是国教并行,宗教势力甚至于曾一度强过了国家实力,这才出现如此情况。 但是,怎可如此荒唐!怎可有它物凌驾于国家地位之上!一国重器是为法!法为制式,法律至上。国家机器想要开动,还要顾忌一个宗教的意见,岂不可笑?宗教如此异物凌驾于法律之上,凌驾于国家权利主体之上,凌驾于百万黔首之上,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西方的历史确实是这样,西方人大部分是信教的,正因为如此,西方的节日才呈现出多为宗教节日的情况。宗教已经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可是中国不一样!纵观中国历史,何时出现过国教并行的局面?哪一个教派的力量走有过凌驾于皇权之上,凌驾于国家机器之上,凌驾于国家权利主体之上的情况?没有,从来没有!所以没有过全民统一信教的情况。民国时期曾有传教士到中国来,论及中国弱小的原因,说是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导致的。这只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宗教大于天的地域,他没有经历过,也从未曾想过没有宗教信仰的世界,就像清末的士大夫们初次接触西方文化一样,都认为对方是惊世骇俗的。 中国也有宗教,但是他们从未能够凌驾于国家之上,他们只是在依附。儒家多么霸气,曾有人想立孔教为国教,结果如何,一句打到孔家店,一切成为空谈。道家也曾一度风靡,东汉末年黄巾军可是打着道教的旗号,结果如何?纵有皇帝迷恋道教金丹长生之术,这一宗教势力也从未侵蚀国家机器。外来宗教佛教,其势也大,其国如何?外来宗教,最终还是被同化,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 所以,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传统是不一样的。没有那样的历史文化渊源,你学着过人家的节日,最终只得落得个不伦不类,徒具其形而不得其神。你若一定要想找个节日过过,放松一下心情,暂时摆脱一下平时忙碌劳累的生活,我们国家也有我们自己的节日嘛!你为什么不过自己先人的节日,反而去庆祝人家西方人先人的节日呢?我们的节日也不少嘛:元旦,除夕,春节,元宵,七夕,中秋,重阳,国庆……你若一定要过宗教节日,也行啊!孔丘的生日,老子的生日,也算是中国的圣诞了吧!而且你看一看道教与佛教的节日,圣诞可是不少啊,满眼望去全是圣诞,看的人眼睛疼啊!庆祝节日也不算是宗教迷信吧,总不能西方谈神就是宗教,中国谈神就成迷信了吧! 学习西方是应该的,我们比人家弱小,比人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

备考辅导考研心理学大纲心理统计与测量详解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考研心理学大纲心理统计与测量详解 一、心理统计与测量考查目标? 、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1 基本方法。、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2、掌握各种搞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值变得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3 验,并对结果进行解释。二、心理统计与测量考点解析?(一)心理统计学 心理统计偏向于数学,对于文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最为头疼,里面还会涉及很多公式,公式最后是要去记忆的。但应注意复习统计学时,由于定义、理论和观点不多,关键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一定要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勤加练习。什么样的问题对应哪种公式,只有亲自做过才能体会,熟练后也才能得心应手。 作为研究的工具性学科,这门课也要从整体上有个把握,大纲中将心理统计划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是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其中描述统计又包括了统计图表、差异量数、集中量数、相对量数、相关量数等五小部分。推论统计部分包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括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七部分。描述统计首先明确描述统计的主要

功用是什么?推断统计主要功用是什么。涉及是数据的基本的、初步的处理,是对数据集中的、相对的、相关性趋势的描述或反映,是必须的基础的部分,而推断统计则是在描述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检验和挖掘,在这种更进一步的处理中,发现更深层次的心理现象的规律和其中蕴含的关系以至预测性。具体来讲,不管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都有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复习时一定要逐层推进。虽然需要记忆公式,却不能像生搬硬套一样记忆和运用,而是在统计原理的理解基础上识记,但复杂公式的推导我们没有必要深究,关键是在了解其基本原理后,利用正确的公式处理数据以达到预期的统计目的。可将知识点概括为统计的基础部分、统计检验、参数的估计和回归分析。统统计检验包括参数检验计基础部分包括描述统计整体和推断统计中的数学基础;和非参数检验,而参数检验又分为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包括卡方检而统计检验是重点,理解难度不大,验和非参数检验部分。其中统计基础是基础,用于分析样本和总体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应注意区分各种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的应用基础和适用范围,可以进行综参数估计是用一个数值或者一个区间来表示未知总体的参数或者参合整理记忆。数的变化范围。该部分应多通过练习增强辨别能力和熟练度。回归分析也是对结3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果进行深入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回归分析可反映因果关系乃至预测关系,而检验是一种相关关系。考生要多加练习,这四部分的

现代美学与审美研究

选修课 第一章 第一讲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边缘化的科学。 A、为什么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①人类对美学的额思考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 ②中国最早研究美学的人,也是最早给美学下定义的人:伍举(春秋楚国人、认为只有好处无坏处的东西即美。) ③世界上最早的一篇研究美学论文是古希腊的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注: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 ③柏拉图创办世界上第一所的大学:阿基德米学园。 B、为什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①因为它是18世纪独立的学科之一,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才200 多年。 ②鲍姆嘉通在1735年写的文章《关于是个的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这篇文章首先使用了“美学”一词,被称为“美学之父”。最早给美学命名。 共识:美学是个繁难的科学(美说不清楚) 二、美学―直译为“感觉学”,“审美学” 三、关于边缘化

①什么叫边缘化? 两门以上的科学相互渗透的所组合的科学。 ③美学为什么是边缘化的科学? a、在古代,东西方可以从多个学科渗透来研究美学,包括哲 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 b、从历史现状来看,美学附属于其他科学,美学一直都是边 缘化的科学。 c、未来发展;美学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应用美学(电影美学、 服饰美学) ④美学是什么边缘化科学 宏观上:是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的相互渗透的科学。 微观上:是心理学、哲学、文艺学、伦理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的科学。 古希腊:“人有权欣赏美、爱美,但无权亵渎美” 第二讲美学研究对象 1、什么叫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含义:用审美的观点去观察事物,用审美的态度去对待事物,与事物发生的关系即审美关系。 2、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与其他东西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不同是: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发展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辽东学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宗教文化的概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重温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包括宗教文化的创造历程,从中吸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利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新文明。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 (一)宗教文化的传入 在先秦,有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秦文化、吴越文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互渗;在秦汉则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道两家的互绌相摄,汉末以后有儒佛道三家的鼎立和互补,其后又有四家五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以及更多的亚文化体系之间的融汇与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都相当宽容;各种宗教及其分支教派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正常存在和发展,相互和平共处,人们可以兼信两教或三教,这种事情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外国宗教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途径传入中国,其中以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最为成功。 佛教之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主动请进来的,取经、译经活动绵延了数百年。中国人在理解、消化和改造佛学上,态度之认真,思索之深密,耗时之持久,都是相当惊人的。唐、宋、元、明、清诸朝,陆续传入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和近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联系外,其他宗教,包括明末利玛窦传入天主教,都是以和平的正常的方式传入中国。

中国文学的审美观

中国文学的审美观 1.审美观定义 审美观: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感、经验、观点和理想等。 文学审美观:中国传统的美是由作品、作者及客观环境构成的。 2.中国人主要思维方式 ⑴整体性受儒家、道家以及佛教影响,讲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因而中 国人思维方式为中庸,兼顾,联系,和谐和统一。 ⑵模糊性混沌状态,尤其是中国古代。与西方不同,西方认为非美即丑, 非丑即美。 ⑶直觉性注重经验,整体思考。讲究感觉、灵感、内省和内心体验。 ⑷求同性思想一元化,统一化。 3.中国文学的美学智慧 主要受儒家,道家和佛教影响 ⑴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抒情。创造意境或者意象,其中意境分为物镜 和情境。 a.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主要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并兼容了道家道 通为一,及佛教人与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因此,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密不可分。举例,北雁南飞,代表送别,好友分离;“举头望明月”,意味思乡,思念某人。 b.虚实相生以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为基础,并兼容了儒家言近旨远尤其佛 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思想。举例,唐代诗人张继。 当然,中国文学作品还是注重真实。文学作品反应作者的品格和志趣,“文如其人”。举例,王维,鲁迅。 c.韵味无穷显然以禅宗不立文字作为基础,并兼容了儒家、道家言不尽意 的思想。举例,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 ⑵君子人格重视仁义礼智,这些道德标准也影响到文学的评鉴。举例,诗 圣杜甫,心系朝廷,百姓疾苦;南宋诗人陆游,年迈还担心如何收复中原。 反例,元代诗人杨维桢,诗词写得不错,影响力较大,但论者对其评价却

抑多扬少,或许是因为他个人行为放浪。 4.唐诗的审美观 唐诗以实用为目的,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原则,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和含蓄蕴籍的风格,这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倾向。 ⑴揭露政治的黑暗和批判统治阶级腐败现象的诗歌。这类诗有《丽人行》、 《车行》等数篇。 ⑵忧国伤时之作。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感念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流离漂泊, 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如名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⑶以诗言志,也是中国的传统,往往诗人作诗的目的并不在于玩赏词句,而 是借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言明志向。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 炬成灰泪始干”, 还有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浅论当代中国审美观的形成

论文关键词:审美观;传统;中国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习惯。而在一百多年来这种中国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则出现了现代中国审美观。一、前言审美观,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观点。其实这个概念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出的一个美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二、审美观的产生审美这一活动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类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其二是个人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从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对审美这一活动就已经有了一些浅薄的意识。但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体现在艺术活动中,而是体现在生产劳动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产劳动是审美的母亲,最早的美与美感都孕育在生产劳动中。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同样,人们的审美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价值取向。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物的审美观点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审美观的时代性。三、审美观的形成那么中国普遍的审美观是怎样发展、形成的呢?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在很强的归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黑格尔在评价《周易》时说:“那些图形的意义是极抽象的范畴,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很显然“纯粹的抽象”正是大信息量的具体容纳,它抛弃了许多具体事物的形式外壳,而留其本质。我们祖先最早所认识的“象”,原本是“道”的物化形式,这个道,以依稀朦胧的物象为形式,可以说,自“象”诞生起就具有一种高度抽象从哲学层面上是要高于对事物的模仿的。或许在漫长的文明史中,这种高起点的哲学和美学的抽象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才形成的。但是,从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到的情况看,可以认为中国传统美学自从发端就占据了一个较高的哲学立场。不同的思想理论,导致了不同的好恶标准,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根据整个世界的地域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种观点;而根据时代变迁则可分为传统和现代。在16世纪和19世纪,西方社会分别产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孕育出现代文明,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审美观。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的变迁,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最早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审美观”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漫长的积累形成的过程中,道家美学“真”、“味”等带有强烈民族心理的审美命题同时也在稳定地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形式,道家美学,对于纯粹的艺术发展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道家师法于天地,抽象于自然的美学观确实为艺术审美明确了方法。”取物观象”的抽象方法需要对艺术表达方式反复推敲,这种对抽象的追寻,也是所有艺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一个民族文化总是与这一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以及风俗、思维方法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作为伦理性的文化体系,中国人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辅助,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有四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智”,这表明中国文化系统中,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在对自然物的摄取和创造中,又找到社会意义,使造物的真、美与善统一起来。完美的民艺品都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四、中华特色的审美观华夏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多种文化思想融合的一只大的文化体系,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华夏文化的民族特色,也决定了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它的多元结构,形成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态,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审美趣味,自然也是多样的。而其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的内容,在我国美学史上,表现出华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美学内涵。这一切,只有深入到深层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解释。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既是各自独立门户,有不同的学说,但又不断互相融合,长期共存,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华夏文化,就其主要特征而言,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或者说是人本主义的。当然我们这里借用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些词语,是为了表述其以人为中心这一本质特征。至于其具体的内涵则与西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有很大差异。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孟子说: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作者:杨德森来源:昆明国际心理治疗大会文献资料 一个历史长存的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必须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历代传承的民族性,它是长期共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共同需要与利益、共同命运和理想所形成的。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人在这个共同的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征或民族性格呢?当国家初步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面向廿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交融化的新时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又将如何发展变化呢?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中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它对维持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规范行为与人才培养,起过有益的作用。但是它压抑个性自由,缺乏平等意识,没有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与尚武、创新意识。 儒家文化强调伦理道德,所立项目与释义众说纷纭,以仁为例,至少有几十种解释,即在论语中,也见于多处而含义不一。到共和国成立之前,儒家学者仍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和“礼、义、廉、耻”的四维等提法。 儒家文化通过教育对民族性格与价值取向有广泛的影响。儒者立身处世,接受与奉行入世与济世的、积极有为的、讲究伦理道德的下列原则: 修齐治平,仁义忠孝; 少立大志,耀祖光宗。 内圣外王,立德立功; 刚健有为,人定胜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朵奇花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并存两千余年。虽然历代统治者多数支持与利用儒家文化,达到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王侯统治地位的目的,甚至是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道家以其辩证思维、尊重个性、超脱风度(否定权威崇拜与等级依附)与道法自然的哲学,在百家争鸣之中独树一帜,如鹤立鸡群,与儒学正统既分庭抗礼,又相辅相成。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他们是如何讨论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但是老干道德经第十八章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是”直接与儒学的忠孝仁义的治国思想针锋相对的;第十九章继续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老子对圣智、仁义、巧利的否定。而老子提倡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复古倒退思想和愚民政策,与儒家的法先王,赞古风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心理统计

心理统计

心理统计概述 心理统计学是研究在心理实验或调查中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字资料,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作出科学推论的应用统计学分支。19世纪末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把数理统计方法用于心理学研究。英国F.高 尔顿首先把高斯的误差理论推广到人类行为的测量中,使用了回归直线、相关系数的概念,始创回归原理。他不仅对人类个体测量时搜集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并用统计方法分析心理实验结果,使心理学 研究更加科学化。其后,英国心理学家K.皮尔逊和D.斯皮尔曼对心理统计的发展作了许多工作。斯皮尔曼延伸了相关系数的概念,导出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因素分析方法建立心理科学的数学模型,20世 纪初,统计方法在欧洲各国广为流行,很多心理学研究者,都应用了统计方法。当时,统计学已传入美国,在心理统计上贡献较大的有卡特尔、 桑代克等人,桑代克于1904年著《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被知名人士 为世界上第一本心理、教育统计学专著。尔后,桑代克的学生凯利等人专门研究心理与教育统计,亦有专著出版。美国的大学先后开设心理统计课程,并出版教材,如心理学家瑟斯顿的《统计学纲要》,实验心理学家盖瑞特的《心理与教育中的统计》等。这些教材的内容大部分属于 描述统计。4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较普遍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心理问题,心理统计也逐步进入了以推断统计为主要内容的阶段。60年代以 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的普及与应用已成为可能。多元分析方法已成为心理学家处理数据,检验假设,构造模型和分析结果的有效工具。心理统计与心理实验、心理测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心理统计所加工的原始数据来自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量,而心理实验设计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必须以统计理论为基础,心理实验与心理测验所获得的数据又必须运用统计方法去进行分析和处理。 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之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心理学离不开科学实验或调查,而心理实验或调查又必然要面临处理

苏州园林建筑与西方现代设计审美观念的契合点

第12卷第6期陈学文等:苏州园林建筑与西方现代设计审美观念的契合点·557·苏州园林建筑与西方现代设计审美观念 的契合点 陈学文,杨 弃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将西方现代主义典型的设计审美要素与我国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本体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方现 代设计审美观念与我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审美思想在视觉形态的秩序化、简约化和几何化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的内涵都存在着时代因素、环境现象及内在进步的动因。历经重大变革而形成的西方强势现代设计审美观念与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美学特征具有不谋而合之处,表明我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所内涵的超前设计理念和对国际设计美学发展的影响所产生的普遍价值。关键词:苏州园林建筑;西方现代设计;审美观;契合点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4339(2010)06-0557-04收稿日期:2010-06-02.作者简介:陈学文(1963— ),男,教授. 通讯作者:陈学文, chenxuewen2006@163.com 西方工业技术在19世纪末迅猛发展,欧洲出现了 工业革命,机械化浪潮波及到社会意识形态,波及到设计领域。1919年,德国出现的鲍豪斯给世界设计界带来了重大变革,往日的设计为少数权贵服务的局面被打破, 设计第一次面对人民大众,明确了“设计不是为‘神’、而是为‘人’”[1] 的理念,彻底改变了设计服务对象问题。这是设计界的重大进步,由此而导致了审美观念的革命,古典与现代两种不同的审美观从此分界而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 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是由德国鲍豪斯所确立的 一整套关于新时期的设计原则, 由于根植于社会的进步,根植于势不可挡的生产力发展,根植于为大众服务 的思想, 是影响人类文明的重要活动。它兴起于德国,成长于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可以说所有文明国家无一 幸免地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是现代设计的核心思想,其后出现的各种设计运动都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应或重新诠释,因此,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的变革是推动现代设计发展的主体力量, 随之而产生的现代主义设计审美观念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得人们从新的角度观察、感受与理解这个熟悉的世界。现代主义审美观念对现代设计的强大影响至今为国际设 计界所公认。 然而,在设计界引起革命性震动的西方现代主义 设计审美观念却与我国苏州园林建筑的创作思路有不 谋而合之处,这也充分说明,在我国传统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文化潜质, 其内在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对后来的发展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我国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原则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设计审美观念的秩序化、简约化和几何化。 一、设计审美观念的秩序化 为了适应机械化批量生产需要,必须制定标准化原则按照一定的规律生产产品。由于标准化具有技术的支持,为产品成型化、装配化打下了基础,而正是标准化、成型化和装配化导致美学上的秩序化,这是现代工业发展所赐予现代主义审美观念变革的成果。由于工业化的推动,人们有意关注和研究设计中的秩序化问题,秩序化给人带来新的审美体验。 在建筑领域强调秩序化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现代建筑在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动下完成了由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到现代工厂化、装配化施工的转折,这是建筑业的巨大成果,人们在接受科技给予建筑进步的同时也接受了新的建筑形式。秩序化是建筑新形式的重要原则,秩序化的确给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与以往 2010年11月Nov.2010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第12卷第6期 Vol.12No.6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影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远古时期,随着原始文明的出现,中国产生了以自然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夏商周三代出现了等级化的宗法制民族宗教,并延续至清末。秦汉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出现。道教诞生于中国本土,它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特征,但也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与儒学、道教相互排斥有相互借鉴的过程中,逐渐是实现了中国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基督教在唐代、元代、明代、清代曾传入中国,但直到近代,它才在中国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唐代以来,伊斯兰教东渐,伴随着大量的阿拉伯商人进入中国,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融会了多民族文化。儒道思想是中国人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背景,它自信又从容,愿意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并加以融会,使外来文化带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色彩,能够被中国人所接受。中国社会现在的五大宗教,除道教为本土宗教外,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国外传入而后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信仰,这表明,中国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具有相当宽容的社会氛围,各个宗教在中国都可以正常存在和发展。 宗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佛教道德通过佛典、书籍、绘画、戏曲等形式传播到民间,渗透到习俗中,对于净化人心、稳定社会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国穆斯林是在中外经济与文化交往中形成的,近代基督教的传入,沟通了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宗教、科学技术和人文学术成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教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在内外商贸活动中成绩显著;民族矛盾往往通过宗教问题表现出来,宗教问题处理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民族关系。 中国的传统宗教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民间对神灵的崇拜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宗教也是看中道德教化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