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五课 应对青春期性冲动

第十五课 应对青春期性冲动

第十五课应对青春期性冲动

青春期性问题

青春期是人生中第二次生长高峰,是一个关键的转化时期,个体在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都从不成熟到成熟。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出现青少年生长突增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根据性医学的研究,女孩加速生长的发生年龄是12.14±0.88岁,男孩则迟2年才出现,平均为14.06 ±0.96岁。每个人情况各不相同,发育有早有晚,无论是性早熟或是青春期延迟,都会使青少年产生各种社会心理问题。

在心理咨询中青春期的性问题占有相当比例。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增加对性行为的启动和追求,起生物学催化剂的作用。社会经济、文化教养及宗教背景对青少年性行为都有极大影响。青春期性问题大致可分为几下几种;

1、青春期体像问题假如青少年的身体形态不同于他们的同龄人,就会产生体像问题,因此使他们对性问题的态度和性行为发生改变,并产生相应的心理障碍和一系列行为问题。体像问题中又可分为以下两种表现:

①对第二性征的烦恼由于缺乏有关的性生理知识,有些青少年在第二性征发育时期不理解、不接受和产生各种紧张、焦虑心理。例如,一位18岁男青年,因青春痤疮十分严重,影响了面容,他十分苦恼,从此不敢见人,不敢上学,并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经心理咨询,首先使他明白了青春期痤疮产生的原因,引导他积极治疗;由于态度改变,重新认识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并帮助他调理饮食,配合中医药物治疗,这种由于第二性征问题引起的抑郁与社交恐怖症也就很快得到治疗和矫正了。

此外,还有女孩由于乳房发育引起的种种疑虑:乳房疼痛、肿块、大小与形状的忧虑,都易引起他们的心理障碍,因而要及时给她们以相应的生理知识,怀疑有病时,就及时检查和治疗。男孩对变声的早晚也常常很敏感,易引起各种猜测。进入青春期后,还有些青少年对自己的相貌、身材格外关注,一点细小的伤痕,身体某个部位不引人注意的“缺陷”都会成为他们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导火线”,因而心理咨询中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观察和询问,以便掌握他们的特殊问题。

②对生殖器的烦恼和手淫问题青春期由于对自己性发育的倾向和性身份尚未充分理解,对生理过程的变化也缺乏有关的科学知识;许多男孩常常忧虑自己阴茎的大小,并产生“性功能不全”的错觉和自卑感。若缺乏有关生理知识的心理准备,男孩对首次遗精常会产生恐惧心理;女孩对于月经初潮和由月经引起的痛经,生活、学习、活动的不便,往往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不适应,致使注意力分散、心情忧郁、情绪烦躁、低落,造成消极心理暗示。所以对于这类问题,必须通过传播科学知识,调节其不适应行为,使其乐观坚定地对待青春期出现的新问题,就可逐步消除一切不良心理反应。

手淫在狭义上是指:以手摩擦阴部以获得性兴奋和达到性高潮。目前通常用其广义,即是自我性刺激。手淫问题常使青少年产生担忧和焦虑紧张,因不知道手淫是否对身体有害,总认为那些吓人的传言有根据,但又难于自我控制,手淫便成为不少青少年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手淫习惯在青少年中较普遍,男性青少年更是如此。国外调查15岁男孩有80%曾以手淫获得性高潮;而有些女孩不自觉地手淫,甚至并不懂得什么是手淫。实际上,手淫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自慰行为,其本质上对人的生理及性功能并无消极影响。但由于性愚昧、性无知造成的“手淫恐怖”,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危害和消极影响;只有晓以真知,明以科学,才能使青少年得到精神解脱。戒除手淫并不难,只要正确对待,手淫的问题并不会成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咨询中,大部分有手淫问题的男孩,并不直接谈手淫问题,而往往首先谈到其他症状,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紧张、口吃、神经衰弱、失眠症、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而当他们与心理医生谈得投机,产生了信任,就会讲出手淫问题,并将为之痛苦不堪的心理症结讲出来。

例如,一名19岁男青年,因手淫问题引起严重抑郁,两次割腕自杀被救,而其家长并不知道儿子有手淫行为,其母甚至不懂什么是手淫。经心理咨询中耐心询问与启发,男青年讲出自幼即有手淫行为,进入青春期之后,他想戒除手淫,但总不能自制,因而产生严重心理矛盾;并认为高考失败、工作后人际关系不好、失恋等等,都与手淫行为相联系,因而自暴自弃,企图以自杀了结生命。通过转变其认知结构。使他明确手淫本身并无害,与其它问题也无关,经分析他本人成长过程及存在弱点,明确了努力目标。经四次咨询后,这个男青年制定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开始参加业余职工大学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以后他戒除了手淫行为,各方面有了明显好转。一年后,他交上了女朋友;由于他工作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提高,领导让他参加外语培训,准备派往国外学习。对这位青年主要采用了认知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2、性幻想问题性幻想包括性活动的种种场面,往往远离现实。青春期出现荒诞离奇的性幻想,是正常的生理上的反映。社会上大量书刊、电影、广告及商业性的泛滥成灾的性信息的影响,也会诱发青少年的性幻想。目前进行的“扫黄”是有积极作用的,可减少对青少年的性刺激,引导其关注健康向上的知识和活动;另一方面也应通过意志与性格的锻炼培养,使青少年正确对待性幻想,增强自制力,不为社会上不良因素所腐蚀和引诱。性幻想,并不是精神上的病态反映,只是要对青少年的想入非非因势利导,使其性幻相发展为健康的理想与追求,防止误入歧途和变异为心理障碍。

例:一名17岁高二男生,以前一直学习较好,上高中后见到许多男女同学交朋友,十分羡慕,而他自己不善言谈,对女同学缺乏吸引力,但他仍想入非非,希望能结交一位漂亮的女朋友。因而导致学习中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下降。这就是性幻想导致的心理障碍。经心理咨询引导他与女同学正常交往,建立友谊矫正了他注意力不稳定的状况,这个高中生又有了自信,积极地为同学、集体做好事,并决心考入大学。

另外,性幻想还常表现在一些青少年盲目地“单相思”方面。有些人以为某个异性对他(她)有好感,就胡思乱想起来,但自己又不敢表白,怕遭到拒绝;因而产生性压抑,这样极易引起各种心理疾患,或心身疾病,甚至导致妄想型精神病。因而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可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对于性幻想过度引起的心理障碍可及时得到矫正。所以,对于青春期发生的各种神经症也要注意是否与性幻想问题有关。

3.异性交往问题青春期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与对异性的关注是正常的心理需求,青春期与异性建立纯真的友谊是一种精神“营养”,有益于青少年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缺乏这种健康交往,则易于产生性心理的压抑和畸形发展。

由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与异性交往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偏离行为,由此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是较普遍的。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盲目性、模仿性、冲动性和超前行为,其特点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交异性朋友争风吃醋、嫉妒、争强好胜,情绪波动较大,影响与同龄人的团结;(2)为与异性朋友约会,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上差错百出;(3)因失去某异性朋友就情绪低落、消沉、抑郁,甚至为“失恋”而轻生;

(4)赶时髦、重修饰、乱花钱,模仿成人消费方式,往往与家长发生严重冲突;

(5)发生各种越轨行为。

异性交往中的偏离行为本身即是心理不成熟的产物,然而又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作用。他们对成人世界盲目向往和追求,以为能恋爱就代表自己的成熟,而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是缺乏理智的表现。

②社会开放后,大量流传于社会上的有关性问题的信息过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对两性问题的过分关注、探索并有盲目尝试的心理,尤其是淫秽录相、书刊等有巨大的不

良影响。

③家长、教师与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引导不力,教育不得法,甚至对青少年的恋爱起到引诱、暗示作用,有些家长还促成子女过早恋爱,认为孩子有了“对象”即可放心了。

④青春期教育的缺乏。青春期如何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如何正确区分友情与爱情,与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如何……青少年缺乏这些知识和模仿对象,又无行为规范训练,客观条件往往也造成与异性交往的阻力,缺乏与异性朋友建立纯真友谊的条件,并常有成人训斥、误解、干涉和一些不应发生的“教育事故”。

例如,一名男青年,在他十四岁时,曾结识一位女同学,二人关系较好,情同兄妹;一年后,二人考上高中,女同学家中觉察,即不让她与男青年来往,让女孩一心准备考大学。男青年受到极大精神刺激,不久得了失眠症,无法坚持学习,16岁时休学,以后四年不能学习和工作。至20岁时,男青年才找到心理医生咨询和治疗,经一年多的治疗和调整,男青年方能正常工作;他认识到自己青春期的幼稚行为,并为此感到羞愧。以后他交上了女朋友,才真正明白恋爱的含义。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还常遇到有些青少年确定并未恋爱,只是与异性同学、伙伴有一种纯真的友谊。但家长、教师却常常神经过敏,或将问题扩大化,还有的听信某些同学的风言风语,而造成误解。这样,很容易使青少年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由于不被理解和信任,造成严重心理障碍,由此而诱发抑郁症、恐怖症或其他精神疾患,这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因而对于青少年与异性交往有关的心理问题,一定要了解真相,分清性质,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治疗。

4.婚前性行为问题青少年尝试性生活的行为也在增加,并且年龄在逐年提前。这有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因对青少年教育措施不力,性教育薄弱;出于好奇心,冒险心理,或者为坏人教唆、引诱而轻率尝试性生活。

近年来,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现象逐年增加;农村中大量青少年因家庭逼迫而早婚;城镇青少年则是多被黄色录相。书籍、画册等引诱,而一时冲动发生婚前性行为。由于婚前性行为而弃学、与父母闹翻、离家出走等越来越多。这类问题已引起社会强烈反应。通过心理咨询治疗来矫正这类问题是当务之急,可防止青少年陷得更深,走得更远,使他们及时侮悟,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避免误入歧途。

例如,一名18岁的高中生与同班、同岁的女朋友发生了性关系,他担心女友会怀孕,担心被她父母察觉,而在电话咨询中讲述了自己的担忧和疑虑。心理医生首先警告他不可再重复错误行为,对他晓以利害,促其接受教训;同时又帮助他消除疑虑,使他情绪稳定下来,重新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

5.未婚先孕问题据上海及北京部分医院统计,在人工流产中,未婚女青年占50%左右。这说明未婚先孕现象较严重,未婚母亲的人数也在增加,这不仅是个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问题,而且给女青年和后代造成心身健康的双重危害。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婚前做过人工流产或未婚先孕的女青年大多在心理上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影响心身健康发展,对婚后家庭生活也有严重消极影响,有的甚至因此而患较严重的神经症或发展为精神病。未婚先孕主要在预防,普及性知识教育极为重要,在青春期教育中特别应注意对青少年的行为规范教育,以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在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中,与青春期性问题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平均占60%左右。对于患者本人或家长未意识到性问题的表现时,应启发他们实事求是地讲清心理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治。另外,还有些青少年对自身相貌、身体和性格等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导致旷课、休退学等,甚至一个小伤疤、眼睛的大小、身体的胖瘦也会带来严重心理负担,还有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等,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青春期性问题有关,不可忽视其问题的存在。我国及国外研究青春期教育的专家学者大多认为,青春期的特点主要是性

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因此,在青少的心理咨询中,与青春期性问题有关的心理疾患值得重视,并应深入研究其内在的规律性。

青春期性教育:谁应当唱主角?

陈一筠

作者简介:1940年出生于四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近年来他被聘为国内3所大学和国外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被国家教育部基础司、中国

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全国妇联婚姻家庭研究会及中国性学会聘为

专家委员会委员。1993年创办京伦家庭科学中心。2000年创办青少

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主编《青苹果》杂志,主持并开设了“青

苹果”热线,、“青苹果”网站、“青苹果”家长学校等。

在履行青春期责任教育的责任中,关于学校和家庭谁应当唱主角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北京海淀区某学校在2000年曾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少女杀婴案。一个17岁的高二女生怀孕了,她自己不知道,家长没看出来,学校也没发现。这个女生就在她的卧室把孩子生下来了。她慌乱中拧断脐带把婴儿扔出了窗外。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惊:一个17岁的高中生,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宇宙的知识都不少,惟独不知自己身体的奥秘,不晓得生命是如何孕育和诞生的,更不懂得生命是不可以扼杀的,杀害生命是犯罪行为。这个孩子不得不为她的罪恶之举付出沉重的代价并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谁来为她应知却无知承担责任呢?学校吗?家长吗?《青苹果》刊物编辑部曾组织了专家、校长、家长、学生就此事件进行讨论、得出了如下基本一致的看法。

关于性与生命的基本知识,作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在学校统一传授,列入正式的课程表,从小学开始循序渐进地讲授。但是遗憾的是,国家教育部迄今都没有青春期性教育的课程指南,也未设置相关专业来培训此课程的教师。“性教育”究竟归德育处管还是归体卫处管,还在内部争论。教育部曾经不止一次地下发过“青春期教育”的文件,但均是含糊其辞,导致下面各行其是。我国“计划生育法”中的第13条,仍未对青春期教育的性质作确定的说明。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青春期教育的有无和优劣,不在学校业绩的考核之内,大多数学校不予重视。因此,那位17岁少女的悲剧,应被视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渎职”的后果。目前,渎职的学校何其多,少女悲剧还在发生着。

青春期教育中的性心理和性安全教育,是较为个性化并带有隐私性的教育,主要应当由父母来承担。由于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性发育的早晚和发育程度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学校讲解了性生理、性道德、性健康的一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家长还必须针对自己眼前的孩子发育状况、表现出的疑虑、接触网站信息的情况、与异性交往的动向甚至性冒险的可能性等等,通过与孩子敞开心扉的交谈,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由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自然性,家庭气氛的宽松性,谈论隐私问题更适宜些。如果父母觉得有些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孩子心情紧张或敏感,可以选择在与孩子一同做某种家务时,不经意地放出话题,即使谈话进行不下去时,双方都不会觉得

尴尬,因为手头的活儿还在干,也很容易找个岔子转移话题。有些关于情感与性的话题,可以借读报或看电视时得到的信息引起,与孩子讨论报上或电视中的人物或事件,这样不会让孩子感到与自己的隐私有关而难为情。父母还可以坦诚地向孩子讲自己年轻时的经历、经验和教训,让孩子加以评论。在这种民主与平等的家庭气氛中,孩子更容易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感受与疑问,父母就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秘密”,而不用去做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之类的不文明、不尊重孩子的举动了。

显然,家庭中性教育和人生教育的条件是学校不具备的。一个班主任,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他只能讲一般知识,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张三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是李四不需要的;而李四所需要的知识,也许张三早就有了。目前,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普遍落后于孩子的现实与需求,更得通过家长去弥补了。这就需要让家长首先学习青春期的性知识,以便胜任教育者的角色。我们在北京、天津、温州、广州、深圳等地与计划生育和教育部门合作举办的“青苹果家长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由于种种情况,也有的家长不能或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孩子迫切需要得到的信息或行为指导乃至需要采取某种应急措施,就得由咨询专家出面详细讲解和帮助了。这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校医室或社会上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机构所承担的角色,就显得极为重要。

总之,包括性教育在内的青春期人生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永远地健康、幸福。凡是符合这一目的并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工作,学校和家长都应当努力尝试。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十分重要了。

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

陈一筠

青春期教育这一课题,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实践。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热心程度、观念和能力,对中学生、小学生或社区青少年提供一些有关青春发育成长的知识。有的称“德育”,有的称“生理卫生”,有的称“预防艾滋病”,有的笼统称“青春期教育”。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前身即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京伦家庭科学中心,自1993年开始尝试在学校系统进行“青春期人生教育”(life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也可称生命、生活教育),到2000年已经发展为以“青苹果”(greenapple)为标志的青春期人生教育系列项目,在社会各界有一定影响,也获得国内外有关机构的支持和资助。在此,我以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业内的专家、学者,以期更多的同仁加入到“青春期人生教育”这一在我国尚属“拓荒”的事业中来。

一、青春期教育的狭义和广义的层面

青春期教育应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层面。从狭上说,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发育的生理规律,青春体貌的变化,性欲望、性吸引、性冲动和性宣泄的生理与心理现象,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护的知识,还要讲预防意外怀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反对滥用毒品等知识。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还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责任,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性暴力等知识;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性交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如果狭义的青春期教育主要涉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心理学的话,那么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就必然涉及社会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了。

为什么我们要倡导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并付诸实施?这也许与我本人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和社会工作实践者的痛切感受有关。这些年来,社会科学界和大众媒体对我用婚姻失败率大幅上升的统计数据和许多悲剧故事作出了见仁见智的解释,令社会公众困惑不已。我的兴趣不在于统计数字与悲剧情节,而在于探究:为什

么那许多始于自由择偶、结合于浪漫爱情的现代婚姻会纷纷陷入困境?为什么某些已饱尝失败之苦的男女再度跨入婚姻后还会重复先前的不幸?我尝试过近10年的婚姻咨询(部分是为了收集我的研究实例),我感到,对那些陷入不幸的婚姻来说,大多很难从道德、法律或医学上去寻找原因和救治办法。“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没有共同语言”、“性生活不和谐”之类的说法是当事者们惯用的解释。然而,认真追溯他们的成长经历、婚前交往和婚后生活,可以发现,在“感情”、“性生活”的背后,有些“远期”的隐患早己潜伏下来,其中不乏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即青春期留下的阴影。在我做咨询的90年代,许多中年夫妻来求助。他们的婚姻经历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在婚前未曾获得过任何关于性别差异、婚姻准备、夫妻生活的知识;有的在婚前几年没有交过异性朋友,第一个投入谁的怀抱就和谁认定了婚嫁关系;还有那些因性生活失谐而导致的夫妻冲突,“婚外情”乃至暴力伤害的事例,也无不表明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性观念偏误和性知识欠缺。

那么,究竟现代男女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两性交往、友情爱情、婚姻与性以及男女平等这类人生的必修课呢?答案当然不应是“等到结婚之后”吧。其实,两性开始自然吸引和交友的青春期,就是学习婚姻准备课程的最佳时期。由于篇幅所限,我在此文中主要涉及狭义的青春期教育,即性教育层面,广义的层面将另文阐述。

二、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增进性健康。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关于“性健康”的概念:“性的身体层面、情感层面、智力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完整结合,从而积极地丰富人格,促进沟通和增进爱。”如果当代男女的性健康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两性交往、和谐、合作,两性建立某种长久的关系即婚姻,还会有今天这样多的问题吗?可以说性健康是婚姻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美满的要素。

青春期性教育应当具有以下较全面的目的和内容。

1.提供关于人的性潜能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包括人生的性器官与生殖系统、

人的性发

育、性取向与性别、性病、艾滋病预防等。

2.提供性价值观与性态度的教育。要不含糊地向青少年传播符合自己文化的、

社会倡

导与支持的主流价值观,阐明这种价值观的由来及意义;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什么是两性之间健康而文明的关系,培养自尊感和自信心,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负责任。

3.通过参与式教育和训练实践,使青少年学会两性之间的尊重、平等,获得两性交往的技能,包括沟通、做选择、应对朋辈压力,评价媒体信息以及建立诚信的友情关系。帮助青少年科学地、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以便日后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角色使命。

4.教育青少年在性的表达与行动中对自己和对他人高度负责,包括洁身自爱、拒绝不成熟的性关系、反对性的强迫,维护自己与他人的性健康。

5.避孕、计划生育以及做父母的责任,也应成为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不能等到男女结婚和生育时再去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一个人不是等到考试再读书,而

是先读书再考试,做夫妻和做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事先学习呢?

由于青春期的年龄跨度较大,从10岁至20岁,因此在实施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针对青少年需知、已知和未知的实际情况,决定上述内容在什么年龄段讲到什么程度。把给大学生讲的内容去给小学生讲当然是不合适的。

三、关于青春期教育中的性价值观

关于性价值观问题,在任何一个多元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流文化所倡导和支持的价值观。西方一部分自由派人士所谓的“价值中立”、“无价值导向”的教育,在青春期性教育中是行不通的。在我们“青苹果”项目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基本认同如下的价值理念。

1.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性的潜能,性是一个人生命中自然而健康的组成部分。

2.性具有肉体的、心理的、伦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各个层面,把这些层面完整地结合起来表达的性才是健康的。

3.每个人在性的取向和性表现方式上可能不相同,但人人均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一切形式的性歧视、性虐待、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

4.家庭应成为孩子学习性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成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和主要的老师;父母有义务帮助孩子接受社会的主流性价值观,并将价值观视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重要部分。

5.任何性行为都是有后果的,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在性行为上做出对自己和对别人高度负责的选择。

6.鼓励孩子与父母、老师或其他可信赖的成年人讨论性问题,这对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7.要明确地告诉青少年,尚未成熟就涉足性关系是冒险之举;少女怀孕堕胎会殃害健康;感染艾滋病会毁及生命;洁身自爱,保证终生专一于一个性伴侣,是远离艾滋病的最有效办法。

8.任何性行为都不应当带有强制性和剥削性。

9.青少年应当得到家庭和学校的保护,他们有权获得预防怀孕和预防性疾病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到“知情选择”;还应当让青少年知道何处可以得到性健康咨询和遇到有紧急情况到哪里求助。

四.关于建立“三道防火墙”的概念

在青春期人生教育实践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是关于避孕知识的讲解。我们知道,即使在甚为开放的美国,面对大量少女怀孕堕胎乃至少女做妈妈的现实,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艾滋病袭击青少年的现实,自由派和保守派就该不该大规模向学生传播避孕知识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自由派学者及社会人士主张大力推广避孕套,鼓励“安全性交”;而保守派则主张推行“禁欲教育”,倡导婚前贞洁,婚后忠诚。尚在代表自由派的民主党执政时期,克林顿政府就批准了对“禁欲教育”的大量财政拨款;代表保守派的布什总统执政后,增加了对“禁

欲教育”的财政支持。但这一政策始终在遭到自由派的反对。两派都举出了大量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性教育是成功的。

美国性教育孰是孰非,我们很难判断;而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性冒险行为的增多,少女怀孕以及感染性病艾滋病的事例屡见不鲜,究竟是讲“禁欲”还是讲“安全套”,也在学术界、教育界、公共卫生界和计划生育部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们在“青苹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建立“三道防火墙”的概念,至少在我们自己的专家团队和部分教育合作者中得到了基本认同。

第一道“防火墙”就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性关系,即18岁之前的中学生,应当做到“洁身自爱”。对这一点,青春期性教育者应当理直气壮、开诚布公地对学生讲。18岁之前不能参加公民投票是因为不成熟,中学生不能发生性关系也是因为其心理、社会、经济方面均不成熟,无法承受性关系的后果。“春天就忙春天的事”,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应当懂得的人生规律。在讲“洁身自爱”时,我们不能否认少男少女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这是本能的生理现象,不受大脑和意志支配。但如何去应对欲望和冲动,则是要通过大脑和意志力去回答和行动的。男女性器官的接触,并不是排解性欲和性冲动的唯一方式,而是人生伴侣相爱的特定方式。因此,必须告诉青少年,除了性器官接触之外,还有其他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如自慰、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有异性在场的文体活动等等。还要说明,性欲作为一种本能现象,与食欲和睡欲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可以延搁、转移、消解。一个人30天不吃饭和不睡觉会生病或死亡,但是30天没有满足性欲的成年人既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这样的讲解是为了消除青少年的疑虑。

第二道“防火墙”就是避孕和紧急避孕。我们希望所有18岁以前的孩子都安全地呆在第一道防火墙之内,但却往住是不能绝对达到我们的希望。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小勇士翻墙而过了。我们难以预料究竟哪些孩子会越墙,所以还是需要给他们再建一道安全网。在讲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这一课时,孩子们已经从光盘上直观地看到了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情景,并从“计划生育”一课得知,如果父母不可以生第二个孩子的话,用哪些方法可以阻挡或避免精子与卵子见面,以及万一它们见面了,可以在72小时内用紧急避孕丸消除受精卵等等。这一课我们是以成年人的计划生育为背景的,不会让孩子感到是在针对他们,或赞同他们发生性关系,所以他们不会有羞怯感、触及隐私感或意欲尝试之感。他们得到关于避孕与紧急避孕的知识,“有备无患”,大多数孩子会在将来用上,个别孩子也许会在禁不住冒险时用上。至于避孕套的用法,口服避孕药的具体使用之类,就不在我们的在课堂上讲,只是简单提到,避孕和紧急避孕的实施需要向计划生育工作者、医院或药房的专业人员咨询。

第三道“防火墙”就是讲终止妊娠。也是在“计划生育”这一课,我们讲到避孕失败的问题。首先我们讲到各种避孕手段都不是万分可靠的,因此,如果有性生活的妻子,发现自己未按时来月经,会尽快到医院做检查,如果检查出怀孕了,又不能再生孩子,就一定会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3个月之内终止妊娠相对安全。尽管人工流产并不是控制生育的好办法,只是避孕失败后不得不采取的补救措施,但三个月内就终止妊娠毕竟比大月份引产安全些。我们还需要提及大月份引产对孕妇可能造成的伤害。

总之,我们既要帮助孩子建立道德屏障,又要把科学的信息向他们转达,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情选择”,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健康。

在“三道防火墙“的讲解中,我们也分别根据初中、高中、大学的不同学生

情况作不同程度的讲解。

五、青春期性教育;谁应当唱主角?

在履行青春期责任教育的责任中,关于学校和家庭谁应当唱主角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北京海淀区某学校在2000年曾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少女杀婴案。一个17岁的高二女生怀孕了,她自己不知道,家长没看出来,学校也没发现。这个女生就在她的卧室把孩子生下来了。她慌乱中拧断脐带把婴儿扔出了窗外。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惊:一个17岁的高中生,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宇宙的知识都不少,惟独不知自己身体的奥秘,不晓得生命是如何孕育和诞生的,更不懂得生命是不能扼杀的,杀害生命是犯罪的。这个孩子不得不为她的犯罪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并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谁来为她应知却无知承担责任呢?学校吗?家长吗?《青苹果》刊物编辑部曾组织了专家、校长、家长、学生就此事件进行讨论、得出了如下基本一致的看法。

1.关于性与生命的基本知识,作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在学校统一传授,列入正式的课程表,从小学开始循序渐进地讲授。但是遗憾的是,国家教育部迄今都没有青春期性教育的课程指南,也未设置相关专业来培训此课程的教师。“性教育”究竟归德育处管还是归体卫处管,还在内部争论。教育部曾经不止一次地下发过“青春期教育”的文件,但总是含糊其辞,导致下面各行其是。我国“计划生育法”中的第13条,仍未对青春期教育的性质作确定的说明。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青春期教育的有无和优劣,不在学校业绩的考核之内,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因此,那位17岁少女的悲剧,应被视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渎职”的后果。目前,渎职的学校何其多,少女悲剧还在发生着。

2.青春期教育中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教育,是较为个性化并带有隐私性的教育,主要应当由父母来承担。由于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性发育的早晚和发育程度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学校讲解了性生理、性道德、性健康的一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家长还必须针对自己眼前的孩子发育状况、表现出的疑虑、接触网站信息的情况、与异性交往的动向甚至性冒险的迹象等等,通过与孩子敞开心扉的交谈,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由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自然性,家庭气氛的随和性,谈论隐私问题更适宜些。如果父母觉得有些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孩子心情紧张或敏感,可以选择在与孩子一同做某种家务时,不经意地放出话题,即使谈话进行不下去时,双方都不会觉得尴尬,因为手头的活儿还在干,也很容易找个岔子转移话题。有些关于情感与性的话题,可以借读报或看电视时得到的信息引起,与孩子讨论报上或电视中的人物或事件,这样不会让孩子感到与自己有关而难为情。父母还可以坦诚地向孩子讲自己年轻时的经历、经验和教训,让孩子加以评论。在这种民主与平等的家庭气氛中,孩子更容易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感受与疑问,父母就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秘密”,而不用去做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之类的不文明、不尊重孩子的举动了。

显然,家庭中性教育和人生教育的条件是学校不具备的。一个班主任,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他只能讲一般知识,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张三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是李四不需要的;而李四所需要的知识,也许张三早就有了。目前,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普遍落后于孩子的现实与需求,更得通过家长去弥补了。

这就需要让家长首先学习青春期的性知识,以便胜任教育者的角色。我们去北京、天津、温州、广州等地与计生和教育部门合作举办的“青苹果家长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由于种种情况,也有的家长不能或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孩子迫切需要得到的信息或行为指导乃至要采取某种应急措施,就得由咨询专家出面详细讲解和帮助了。这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校医室或社会上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机构所承担的角色,就显得极为重要。

总之,包括性教育在内的青春期人生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永远地健康、幸福。凡是符合这一目的并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工作,学校和家长都应当努力尝试。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从实践中我们充分体会到,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不是一回事,国外流行的,未必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的认识和学校、家长的接受程度之间还有差距。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地、耐心细致地工作,既不能迁就落后,也不能效仿“前卫”,必须踏踏实实地探索着往前走。青春期人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无疑,作为融入了多学科专业人员优势力量的中国性学会,在这项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方面应当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大有可为。

让每一个学生懂得性健康

——杭州市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践

模式

韩似萍

作者简介: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杭州市教育学会秘书长,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教务长、副总校长,“奥迪”家庭教育指导热线

88825885主持人。主编《家长学校教材(初中册)》、《影响家庭

教育的12个话题》;主编《择学与择业指导》、《让家长更理解教

育----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模式》等。

青春期作为个体生命历程中一个专门的过渡时期,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近

代以来才出现的。社会的开放程度越大,社会的现代化技术越高,社会的发

展速度越快,青春期作为一个独立阶段的种种特征也将越明显,社会成员的

自主自觉程度越成为个体的重要素质。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较早,而结

婚可能较迟。在社会文化价值观冲突大,性等待期长的特殊时期,青春期个

体成长所面临的各种困惑,压力也将增大,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已成为无法回

避的任务。

由于个体的青春期主要是在受教育阶段渡过的,学校教育对个体在青春期的成长影响与家庭、社会相比较会更大,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同时,学校凭借自身的优势——家庭、社会所不具备的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组织性,确实也应当对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成长发挥主导作用。这一客观事实已被很多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并且能够获得成功引以为客观依据。尤其是在家庭“不教育”和社会“泛教育”的尴尬处境里,学校对处于性成熟期的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护”四个方面的教育,无疑对他们的成熟和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杭州市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即旨在为完成这一使命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基本操作框架。

一、课程标准

(一)教育目标

1、理解性成熟是人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理解性健康与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文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青春期接受性健康教育对个体健康成长、

优化发展的作用。

2、了解各个性器官的功能;了解性器官成熟、健康的特征;理解生活方式

与生殖健康的关系,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了解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的特质与两性差异;理解性

心理自我维护的价值与学习性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

4、理解人类性行为的属性;理解性文明的内涵与性道德的内容;学会健康

文明地进行两性交往。

5、了解青少年性行为的特点及性错预防机制;了解性行为取向与社会规范、

法律的关系;培养自我健康的性角色。

6、了解性传播疾病的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了解艾滋病的特性及传播途径;

学会自爱自律,洁身自好。

(二)内容标准

1、了解内、外生殖器官的功能及成熟特性;了解青春期性生理发育异常的表现特征。

2、了解生育不宜期生理维护的策略:①避孕;②人工流产。

3、正确理解生活习惯与生殖健康的关系,学会用科学、健康的方式生活。

4、了解性生理发育的特征:第二性征月经遗精性欲精子卵子怀孕分娩等。

5、了解性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行为特征;正确认识性心理发展中的四个特质:①性差异;②性好奇;③性冲动;④性吸引。

6、了解性自慰(手淫)的性质,正确认识手淫问题,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7、正确理解人类性行为的内涵及自控机制。

8、了解“性解放”思潮的起源,正确认识“性开放”对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副面影响。

9、理解与把握“性文明”的内容,进行“性文明”的自我培养,学会正确表达性情感。

10、了解性骚扰的预防与对抗措施。

11、了解性爱的特性,正确理解性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意义。

12、了解青少年性行为的特点,了解过早性行为对生理、心理的伤害及对友谊的危害。

13、掌握性自我保护的策略:①远离环境;②学会拒绝;③自我控制;④寻救支助。

14、了解性传播疾病预防的一般常识;了解艾滋病的病理、传播方式、预防措施。

15、了解性行为取向与社会规范、法律的关系,培养健康的性角色。

二、实践模型

促进青春期性的生理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会层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预防由于性无知、性观念偏颇而造成身体、情感上的失误;矫治不正确的性态度、性行为。1、传授关于性成熟的科学知识2、培养健康的性态度,性情感,性价值观及性行为选择的能力3、进行处理人际交往与两性关系的指导和技能训练4、进行关于性关系中的责任感教育群体教育实践模型结构图目标

任务途径

个别教育独立设课

学科渗透活动一般性问题特例进入课表

系统授课;

专题系列

讲座。分解到生物课,心理课,思品课,政治课,社

会课或选

修课内。分解到专项教育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研究性

学习活动谈话;咨询(电话、网络、信件)犯罪学生结对帮教性失误提供援助性疾病推荐治疗

1、系统知识讲授法;

2、事例暗示法;

3、案例剖析法;

4、伙伴模

仿法;

方法

三、操作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知识性内容要科学。概念、专业术语的表达要规范,一般不以经验或网上信息为依据。

(二)适应性原则:要尊重我国的民族心理。教学方法选择要本土化;强调引导情感体验,严禁教导性行为范畴的行为体验;一般不直接引用西方行为技术。

(三)多样性原则:授课形式可多样化。根据内容选择适合的方法,一般知识性内容用讲授式;属价值观讨论用活动式;特殊事例用个别辅导。

(四)指导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情感,以正面指导为主。多讲“可以做什么”少讲“不准做什么”;适当介绍一些自我训练的行为技术。

(五)灵活性原则:目前还没有定论、易引发争议的内容从知识性角度介绍,如避孕、怀孕、人工流产等内容从人口教育中“生育不宜期预防措施”的角度讲。

(六)整体性原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同步。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

育要获得家庭的配合,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庭中的青春

期性健康教育”指导。

四、支持系统

(一)教材、课时

小学高段、初中:以〈〈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手册〉〉(杭州市教育局编写,2000.3浙江人民出版社)为基本读本,进行包括生命孕育的奥秘、悄然来临的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生理自我保健、奇妙而烦恼的性心理、青春期性心理自我保健、青春期性道德的培养、青春期性失误的预防、预防艾滋病与性传播疾病、远离毒品等9个方面内容、约10个课时的教学活动。

高中:以杭州市高中德育综合教材〈〈人与社会〉〉(杭州市教育局编写,2002.7浙江科技出版社)高一册第三章“懂得性健康”和高二册关于人口教育内容中的“控制人口”为基本读本,进行包括生殖系统解密、性成熟透视、性道德解读、性行为自律以及婚姻准备、家庭责任等6个方面内容、约10个课时的教学活动。

(二)师资队伍

小学高段、初中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由授课、活动两种形式进行。师资

是一个群体,即由校医、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自然学科中的生物课教师以

及班主任组成;高中阶段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由德育综合教材〈〈人与社会〉〉学科的专职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均经过系统知识、教材教法等专项培训,

并定期组织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教师的教学

参考资料由专职科研人员编写,包括课程标准、内容要点、教学原则、教案

范例等方面。

(三)家长指导

杭州市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采用“三同步”策略,即群体指导、个别指

导和家长指导同步进行。由于性问题带有极强的隐私性和个别性,必须获得

家庭教育的配合。所以,在各年级进行相关的青春期性健康内容时,相配套

的“家庭中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也同步进行,教材从由杭州市教育局

家长学校总校提供的读本〈〈影响家庭教育的12个话题〉〉中选用。由杭州市

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以及各区、县(市)分校讲师团成员承担授课任务。同

时,杭州市教科所主持的“家庭教育指导热线88825885”和“青少年心理热线87025885”也分别面向家长、学生提供有关青春期性健康方面的咨询服务。

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杭州市是全国最早进行操作的城市之一,起步于八十年代后期。十余年来,伴随着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和社会的日益重视,这项教育不仅被许多学校坚持了下来,而且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地随着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充实与发展。但是,这项工作在学校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地域之间存在的差异还很大。途径和方法还需要进行探索;师资队伍还需要有更多的人加入,尤其是班主任。我们研究“实践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能“读懂”孩子成熟过程、能与孩子进行“交流”,能给孩子必要“指导”。有更多的教师让神圣地“师爱”陪伴着少男少女走过一段特殊的“生命历程”。

虽然这项教育还很“年轻”,但只要我们能守住信念、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懂得性健康”一定能够如愿。让我们以此共勉!

知“性”的孩子懂生活

--关于家庭中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

话题

韩似萍

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孩子(3岁):妈妈,我是哪里来的?

妈妈:你是妈妈生出来的。

……

孩子(6岁):妈妈,你(妈妈)是从哪里把我生出来的?

妈妈:噢,是从妈妈的肚脐眼(或胳肢窝)这儿生出来的。

……

孩子(9岁):妈妈,(妈妈)和爸爸是怎样把我生出来的?

妈妈:噢……噢,是妈妈爱的细胞与爸爸爱的细胞相遇后变成了一个新的细胞,这就是你。宝贝,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

……

孩子(12岁):妈妈,你和爸爸的爱的细胞是在哪里相遇的?

妈妈:噢……噢……噢……

……

“我从哪里来?”一直是孩子魂牵梦萦而家长讳莫如深的话题。孩子小的时候,大人还可以编些故事哄哄骗骗,当孩子已长大,且一脸虔诚地站在你面前,渴望对这一话题进一步深入讨教的时候,许多家长将问题进行到底的勇气一泄而光,落荒而逃。因为,我们这个含蓄的民族历来不愿将这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放在桌面上来谈,尤其是对孩子谈。

下面是三个母亲的一段对话:

甲:近来我儿子不知怎么的很爱漂亮,一会儿照镜子,一会儿梳头,我真担心他会学坏。

乙:我最近也发现女儿老是在等电话,只要铃声一响,马上抢着去接。有时兴高采烈,有时又一脸沮丧,而且每天还神秘兮兮地写日记,与大人的话越来越少了。

丙:我的儿子更离谱,前几天我在他的枕头底下发现一本《新婚夫妇必读》,

我不准他看,他还嘀咕:我们班里同学都在看。

这三位母亲对孩子的“反常”行为惶惶不安,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该怎么办好。

上面讲述的两个例子中的现象,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育都有一个“性别化”过程,这一过程就像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或精神发展过程一样,始于诞生之时,贯穿于生命始终。

一个人的“性别化”源于性发育。性发育是从精卵结合的瞬间开始的,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时,未来的婴儿性别就由精子所带的性染色体种类而决定了。性发育是循序渐进的。人在出生时,男性和女性所有基本的生殖结构都已一应俱全,出生至青春期这一阶段,性发育只限于结构的增大,完全成熟开始于青春期。青春期是性生理、性心理发育的高峰期,是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展示期,也是性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适时、适度的性教育能优化其“性别化”过程,不但有助于完成其现阶段的性发展任务,更是为将来一生的高质量生活垒筑基础。

在“性别化”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孩子关注的问题的性质都是有差异的,这主要是与他“性”的身心发育程度相关。为了让父母能对各发育阶段孩子的性健康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就必须向家长提供必须的知识和理念。在此,我想谈关于家长教育的问题。

一、家庭中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任务

由于性问题的个别性与隐私性,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家庭中的性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向孩子传授科学的性知识

孩子成熟过程中,对不明白的事物要晓知,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有的父母由于不正确的观念或觉得难以启齿,往往会回避这类知识的传授,殊不知,这是十分危险的。

下面是一段来自“大墙内”的哭诉。

我真恨我的父母,是他们把我推向性犯罪的道路。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们!14岁的一天夜里,我小便流出了脓(指第一次遗精),心里非常害怕,第二天清早,我把此事告诉了妈妈。没想到妈妈朝我瞪了一眼,非常生气地说:“这种事都来跟我说,难为情晓不晓得,去问你爸爸!”妈妈的态度让我莫名其妙,于是我又去问了爸爸。爸爸说:“难怪近来你的成绩在退步,原来你尽在想这种事,真没出息!”爸爸的话我既听不懂又感到委屈。因为我真的没有“想这事”。对于身体上的这一“症状”到底是什么,我原来只是担心,但爸爸妈妈的态度使我产生了好奇心,非要弄个明白不可,于是我去问隔壁邻居小冬哥哥。小冬哥哥听了我的问题后乐了,他拍了我肩膀一下说:“哥们,让我来教你怎么回事,你出的这东西,就这样最舒服。”(教手淫动作)我天天照着去做,终于知道性快感是最幸福的时刻。小冬哥哥还让我看了很多“三级片”,并动员我去找个“老婆”来试试,我经不起诱惑,忍不住“欺侮”(强奸)了隔壁的小妹妹……虽然我现在罪有应得,但是,如果当时爸爸妈妈能和我讲清楚“小便流脓”是怎么回事,我就不会去问小冬了,也就不会有今天了……

这是一个让父母后悔一辈子的故事。

(二)告诉孩子合理的需要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满足

孩子在性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来自身心的需要渴望得到满足。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的浅薄及冲动性、模仿性特征,常常会采用不合理的手段或过火的行为来实现需要,结果往往就很难收拾。有的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有的不被社会习俗所容,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某心理热线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对方自述是高二学生,在初二时,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产生了“女孩的身体是不是也在变化”的问题,由于没办法找到确切的答案,有一天,终于抵挡不住自己的性好奇,偷看了姐姐洗澡。从此,如同上瘾一样,看到姐姐走进浴室,就止不住要去偷看。他还在浴室门上开了一个洞,平时用挂着的毛巾遮住,需要时把毛巾拿掉。因父母出国,家里只有他与姐姐住在一起。自从发生“偷看”事件后,他“再也没敢抬头正眼看她姐姐过”。内疚、自责,有时“恨不得抠了自己的眼睛”。平时也曾想过要改掉这种“下流”的行为,但“一听到浴室有声音”,就止不住偷看的念头。3年来,他心灵备受煎熬,在痛苦中生活,现在已面临毕业,这样的心境使他无法静心读书,恳求老师帮帮他……

由于中国民风民俗对“性错”持有不宽容心态,所以父母一定要避免让孩子在性问题上“摸着石头过河”。父母在向孩子传递科学的性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根据我国国情、文化习俗,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可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可越雷池半步的。

(三)指导孩子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侵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性错”并非一定是他们自己“不要好”,而是他们实在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或怎样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有的家长或许会认为:这类内容不讲,孩子可以单纯一些。但是单纯有时候会变成“无知”,而“无知者”常常是无畏的。“16岁少女妈妈”的个案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2000年5月的一个凌晨,省城某医院,一个只有2200克的女婴降生了,这时,女婴的爸爸、妈妈都还不到16周岁,均为初中在校学生。这是两个正值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期的少男少女,因为“说得来”成为朋友。过密的接触让老师感到“不正常”,规劝他们“正确对待”。为了避免老师、同学的目光,他们的交往从“公开”转到“秘密”,地点从学校转到家里。而在女孩家里这个无任何监视的封闭环境中,女孩对男孩“亲热”的举动,感到“难以拒绝”,终于有了性关系。此时,俩人均没到15周岁。半年后,女孩发现月经不来了,就以为又是经期不准。又过了3个月,月经仍不来,女孩冒名去医院检查后确认怀孕。回来问男孩怎么办,男孩说不知道。几天后,女孩告诉男孩说“孩子在肚子里烂掉了”。男孩听后压力顿减,也不细问,并把这句话告诉了问及此事的同学。

事实是,女孩证实怀孕后非常惊慌,既不敢单独去医院人流,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一面千方百计瞒住事实,一面拼命剧烈活动,结果出现了先兆流产。根据其所掌握的知识,误以为是小产孩子掉了,即被其称为“烂在肚子里了”。

3月底,因胎动女孩意识到胎儿可能还活着,但又发现仍来“月经”(多次先兆流产),使她处于茫然之中。孤独、紧张、无助使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下肢浮肿厉害。父母怀疑其肾脏有病,就迫其到医院检查。经血检、尿检均无殊。5月中旬,女孩父亲又带其到医院检查,当医生要女孩躺在检查台上腹检时,女孩跑了。她找到了男孩告诉说父母已知道,怎么办? 男孩茫然无措,两人在街上、江边走了一天一夜。女孩因身心过度疲倦,发生早产。一个生命在他不应该来的时候出现了。

孩子在处理自己的“性困惑”时往往是盲目的,一旦闯祸又惊慌失措,能瞒则瞒,能骗则骗,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卫。但是性失误又往往带有时间性,越拖后果越大,损失越严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自我保护时,还必须告诉孩子,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