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近代史考纲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世界近代史考纲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世界近代史考纲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世界近代史考纲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

指南针的应用

③各国君主的大力支持(已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3、经过(“4个人物4条线路”)

时间:15-16世纪

简况:

时代国家时间人物航线

葡萄牙1487-1488 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7-1498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西班牙

1492 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1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4、影响:

①争鸣地缘学说正确性。

②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

③各国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④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⑤揭开早期殖民掠夺的序幕。西欧各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1、时间:16世纪

2、史实:

西班牙、葡萄牙是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它们的海洋探险与殖民扩张紧紧联系在一起。

继两国外,英国、荷兰、法国等国也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3、影响: A一方面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灾难。

①对殖民地:B 另一方面,客观上对其落后的制度是一种冲击,传播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观念。

②对欧洲: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对国际格局和历史进程:A 欧洲开始对亚非拉进行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形

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B各大洲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

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第四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代表人物和内容 A

?马丁-路徳宗教改革 A

一、文艺复兴

1、定义: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2、时间:14-16世纪

3、发展概况:意大利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原因:

根本原因——意大利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的地区之一,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迫切要求铲除封建制度的传统,

建立适应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

●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是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文化环境——作为欧洲古代文化摇篮之一,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

文化也相对比较繁荣;

●15世纪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城市,带来大量珍贵的古代古希腊、

古罗马的典籍和艺术品,促进了意大利艺术家和学者对古典文化的了解、研究。

●经济后盾——意大利相当富庶,其财富能够为艺术、学术提供赞助。

●统治者的支持——意大利的统治者颇为积极地扶持艺术家和作家。

●罗马天主教会中心在意大利,所以受压制特别厉害,反抗性亦尤为强烈。

4、文艺复兴的核心:(拿什么去反封建)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摆脱神的束缚。

宗教神学:以神为中心。

5、代表人物:

地位人物代表作意义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神曲》揭露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微笑表达出人的情感

米开朗基罗

《大卫》人体的健美与力量《哀悼基督》痛哭的圣母具有人的情感

拉斐尔圣母人间温柔、典型、充满人性和母爱的女性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君主论》最早阐述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专著

6、成就(拓展到西欧各国):

地位人物代表作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塞万提斯【西】《堂吉诃德》

自然科学领域

哥白尼【波】日心说(反对教会,动摇封建神学基础)布鲁诺【意】提出宇宙概念

伽利略【意】用望远镜验证日心说

开普勒【德意志】提出行星绕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培根【英】“知识就是力量”

7、文艺复兴的影响:

①思想:冲破神学桎梏,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的启蒙思想出现打下基础,为资本主义的胜利和发展开辟道路。

②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人们开始怀疑原先的理论。

③文学艺术:诞生众多精湛的艺术品和文学杰作。

三、宗教改革

1、定义:16世纪爆发于德国,并迅速席卷西欧的一场由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改革。

2、背景:

①16世纪,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②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掀起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3、概况:

①最早爆发于德国

②先驱:马丁路德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信仰得救”

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天主教会势力

圣经高于教皇

君主权力高于教皇,激发民族意识

5、影响:

①宗教改革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直接打击了和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和新兴的民族国家。

第一单元小结:民族国家形成

西欧殖民活动需求君主专制产生

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上层建筑适应文艺复兴运动

资本主义发展宗教改革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使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

等领域开始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2010.12.1 by徐小宁^..^

第四分册

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单元线索:

资本主义制度

17-18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时期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制王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美国独立战争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法国大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启蒙运动

动摇了封建统治

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

第5课英国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B

?光荣革命A

?《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一、革命背景

1、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农业: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使农村诞生了使用雇佣劳动的农牧场和新贵族●手工业: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

●海外贸易: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

2、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形成

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3、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宣扬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

宗教:迫害清教徒

经济:实行专卖制,横征暴敛

二、过程

1、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2、两次内战(“1人1军3战役”)

3、1649处死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覆灭

4、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5、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6、结束——1688光荣革命

查理二世及其继任者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君主专制,对参加革命者反攻倒算,激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1688迎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詹姆士二

世,史称“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影响:标志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最终胜利;

宣告君主专制制度在英国的终结。

7、《权利法案》与《王位继承法》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中止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初步确立。

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最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

史发展的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A

?批判君主专制B

?宣扬自由和平等B

第七分册第30课31课 17世纪英国法国的启蒙思想

?洛克B

?孟德斯鸠B

?伏尔泰 B

?卢梭B

一、背景

1、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思想武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17世纪被称为“天才的世纪”,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理学、化学方面的卓越成就,给予人们的思维以革命性的启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挣脱封建迷信的束缚,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不受教会控制,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前进,用真理统治世界。

● 铺垫: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启蒙运动是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大大发展的一步。 二、概况

三、主要观点 1、洛克

洛克首创了政治分权学说,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

人物 地位 观点

代表作 政体 影响 洛克[英]

1、保护私有财产

2、政治分权学说

3、强调反抗暴政

《政府论》

君主立宪制

法国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挥 孟德斯鸠

奠基

1、三权分立

2、法律基础

《论法的精神》 君主立宪制下

的三权分立 美国1787年 《合众国宪法》

伏尔泰

泰斗

1、反对教会权威

2、开明专制

3、自由平等

《哲学通信》

开明君主制 (英国式 君主立宪)

卢梭

最激进 1、经济的不平等是一切

不平等的根源

2、社会契约论

3、人民主权说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论》

民主共和

法国大革命 法《人权宣言》 美《独立宣言》

狄德罗

公开提出唯物主义

1、公开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立场

2、社会契约论

《百科全书》

启蒙思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联合统治,即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并提出了一系列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原则的理论观点。

洛克提出,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权力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由民选的议会行使;行政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由君主行使。君主服从法律,但对议会有一定的制约。

洛克认为,国家根据契约产生,政府的职能是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尤其是私有财产权。如果政府与人民发生争执,人民就是最高的审判官。他强调反抗暴政,反对暴政只会导致政府的解体,不会造成国家的解散。

他的思想后为法国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挥。

2、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他认为,存在着一种人的“根本理性”,“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的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3、伏尔泰

伏尔泰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他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天主教教士为“败类”,但他并不反对宗教。

伏尔泰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实行政教分离。

他还倡导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4、卢梭

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认为契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

政府由作为主权者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人民自然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卢梭的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的理论基础。

四、共同观点

1、批判君主专制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专制统治则侵犯了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的这些权利。

2、规划理想的社会制度,主张实行法治

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通过国王的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3、宣扬自由和平等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思想、言论与出版自由,但要“受法律支配”。

启蒙思想家们也积极倡导平等,认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平等意味着独立和不受奴役,是一种天然的权利,在社会状态下,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

五、影响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

1、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2、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

3、也会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A

?《独立宣言》A

?联邦制度的确立B

一、原因

1、经济基础: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民族基础: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3、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在北美的广泛传播,且更易传播

4、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导火线:1773 波士顿倾茶事件

6、1774 第一届大陆会议

二、进程

1、爆发: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英军约克镇投降

6、结束:1783《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性质和影响

1、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国内----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国际----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四、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从邦联到联邦)

1787年5月-9月,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制定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根据宪法,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新的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影响:积极—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利分配的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

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局限—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

等的权利。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任首任总统。

第8课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的召开 A

?革命爆发的标志B

?《人权宣言》B

?拿破仑称帝A

?《法国民法典》B

一、原因:

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原因:等级制度森严,阶级对立尖锐。

3、思想原因: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爆发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4、英国、美国革命的推动。

5、波旁王朝财政危机的加剧。

二、进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2、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

《人权宣言》:

●内容: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地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影响:将启蒙运动宣传的政治学说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世界产生深远影

响。

1791年宪法:

●内容:宣布废除一切封建制度,取消所有特权

体现自由、平等、国民主权等思想

规定三权分立原则,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地位: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4、拿破仑帝国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

内容:否认封建等级制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影响:从法律上巩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秩序;

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5、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战争分类:前期—革命性为主

后期—争霸性和侵略性为主

战争评价:积极影响—把大革命自由、平等理念呆到政府第,动摇欧洲封建统治

秩序,扩大法国大革命影响;

在占领地区推行民法典,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消极影响—侵略奴役当地人民,激起反抗。

三、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1、沉重打击了法国及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

2、使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对此后的革命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3、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孕育B

?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厂A

?蒸汽机A

?铁路A

?“世界工厂”A

?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B

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B

第11课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

?血汗工厂A

?社会立法B

?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C

第七分册第三十三课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B

一、工业革命以及现代化的含义

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引发整

(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个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

社会城市化、观念理性化)

二、工业革命的孕育(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18世纪,英国宪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使国内政局保持长期稳定。

●英国政府重视商业利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

●通过立法,尤其是《垄断法》的实施,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创新,最早形

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

2、经济条件:

●圈地运动引发农业的革命性变化,资本家经营的农场将谷物种植与畜牧业结合

起来,推行多种作物轮作制,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破产失地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煤炭资源的开发、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使英国获得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工

业生产的能源、资金和原料,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

力。

3、科技条件:

●17世纪的英国已经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在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方面处于领

先地位。

●英国的工场手工业面向大众消费,产品批量大、规格化,易于发展分工和采纳

新技术。

●发达的手工工场,在产业分工、技术进步、熟练工人培养等方面为机器大工业

的生产打了下良好的基础。

三、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

2、进程及主要成果

(1)机器的应用

工业革命是手工生产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开始的标志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

代。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的诞生

(2)动力问题的解决

1782年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3)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

蒸汽机的推广需要强大的能源和坚固的金属材料,这推动了煤炭业和钢铁业的发展。

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为机器制造业奠定基础。

(4)运输技术的重大变革

工业生产的发展又需要解决运输问题,蒸汽汽船的使用,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的兴建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富尔顿汽船

●斯蒂芬逊蒸汽机车

●1825,英国造成第一条铁路

工业革命发展的各个环节是互动的。最终实现生产的机械化。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完成。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变化: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手工生产机器大生产

1、生产力: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2)工业革命的扩展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德美等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工业化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4)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农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扩大。

(5)现代工厂制度的诞生

●背景:现代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的生产组织

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概况: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

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特征: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

工,有条不紊地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影响: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生产流程,制定各项技术操作、

规范及其他经营管理的规章,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能,使

工人发挥最大限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

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告诉发展。

2、阶级关系:

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剥削“血汗工厂”的形成

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经济增长建立在工人高强度劳动的基础上。在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工人在监工的监视下,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作,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不到必要的教育。

●缓和矛盾社会立法

概况: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

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

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首先从工厂法开始,

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影响:积极—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最底层民众的而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

局限—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3、社会结构:加速城市化进程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

社会问题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竞争日趋其列,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生活内容日益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4、东西方关系:

经济: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政治:战争侵略,殖民掠夺

社会: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形成

技术:广泛传播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了落后地方的

旧思想、旧体制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2010.12.17by徐小宁^..^

第四分册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四册第14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南北战争B

第七册第35课现代化在北美扩展

?美国的崛起 B

美国的崛起

一、独立战争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美国独立初期,商业资本占据统治地位,制造业不发达,对英国产品依赖严重。19世纪初的美英战争刺激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2、条件(四14 P63 七35 P177)

19 世纪,美国得益于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丰富的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

大量移民涌入以及城市地区人口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商业活动特别是对外贸易,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本,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美国劳动力短缺,发明机器以便节省人力,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概况(四14 P63)

(1)时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2)地区:美国东北部

(3)进程:(七35 P177)

美国的工业化始自纺织业。

1793年怀特尼发明轧棉机。

19世纪上半叶,在交通航运和钢铁工业的技术革命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如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直接推动了内河航运。

1828年,美国紧随英国之后开始修建铁路,通过私人集资的形式迅速发展,推动了西部的开拓。

美国的机器制造业在19世纪上半叶也得到发展。与同期的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以生产的标准化见长,促进了流水线式的规模生产。

三、南北战争(四14 P64)

1、原因:

19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2、进程

(1)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爆发: 1861 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

(3)转折:

战争初期,形势对联邦政府不利。 1862 年,林肯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1863.7,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此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4)结果

1865.4,南部联军投降,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5)林肯遇刺

3、意义和影响

(1)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决了土地问题。

●巩固和加强了联邦政府的统一,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

展扫除障碍,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国。

(3)局限性:种族歧视至今仍是美国的社会问题。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七35 p178)

1、背景:

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和北方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维护

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迎来了美国工业化的新高潮。

2、时间: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

3、特点

(1)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贝尔电话;爱迪生电灯;新兴的电讯业和重工业部门)

(2)重工业成为美国工业化的标志

(3)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4、结果

20 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1894年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第四分册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社会发展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历史学、世界历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的发展线索、重大线索,有高级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初步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为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世界近代史》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并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由于《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而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史》又是人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历史,所以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通过对《世界近代史》,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根据历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要求,尤其是为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世纪近代史提供指南,特制定本大纲。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它是从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本大纲主要讲述的就是自1500年地理大发现以来至1914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 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期: 时限:14-16C 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主要历史事件: 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时限:16中-18C末 特征: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的成长 主要历史现象: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时限:18末-19C后半期 特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主要历史现象: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时期) 时限:19C后半期-20C初 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主要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工运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民族解放运动卷席亚非拉三大洲、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时限及特点: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 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②公民取代臣民; 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带有闭塞性,发展滞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实现利润、增殖资本为目的的经济,面向市场,具有开放性特征,充满活力。它必然会不断地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不断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几乎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它要求自由,要求无条件的绝对私有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天赋人权”等口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适应时代要求提出的,是鲜明的反封建口号。 第二,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取代以出身血统为依据的贵族特权。即以法治取代人治。商品经济要求自由,要求人的自然权利,那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王权、神权、特权形成尖锐的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以法律的权威取代特权,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三,公民取代臣民。近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必须由公民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也就转变为参与国事的公民,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近代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 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 5.三条线索(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侵略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前资本主义时期) (14~~~15世纪) 1、总体特征: 16世纪前后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向近代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世界近代史复习大纲

世界近代史 (1640年——1917年) 历史分期: 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十四、十五世纪——工业革命)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二十世纪初) 阶段特征: 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统治整个世界的历史。(历史发展主线。) 二、欧洲封建势力继续发展和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 三、世界初步联系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四、现代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文明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第一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十四、十五世纪——工业革命)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为资本主义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创造条件。 世界开始日益联系为一个整体。 一、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社会 1、政治上世俗封建君权与天主教神权的矛盾。 2、经济上在封建经济的肌体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3、思想上天主教神学是整个欧洲社会唯一的信仰。 二、资本主义产生在欧洲引发的历史变动。 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对旧的社会产生了全面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快向整个世界蔓延,改变了世界历史。 1、经济上出现新的先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思想上资产阶级的思想、价值观对旧的封建天主教神学思想进行全面的冲击。 3、政治上改变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有制度的要求发展成革命。 三、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十四、十五世纪——十七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及初步发展、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新教思想形成 欧洲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阶段:十七世纪——十八世纪 资本原始积累的进一步扩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启蒙运动 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四、阶段小结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资本主义发轫于欧洲,在对欧洲大陆进行全面改造的同时,开始影响世界,把世界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起始阶段,对欧洲来说是资本主义正在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对世界来说是以商业资本驱动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世界开始形成。 第二讲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工业革命——二十世纪初)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大学历史_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7日):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4.四月危机和六月危机(1917年):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危机,扩大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影响。 5、粉碎协约国的三次武装进攻(1919——1920年) 第一次:高尔察克的叛乱(白匪)第二次:邓尼金匪军第三次:波兰侵入 6、.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也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它使德军包抄和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速决战计划完全破产。 (2)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血战,双方共伤亡70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或“地狱”。 (3)索姆河战役: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个师的兵力,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4)日德兰海战: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7、1918年3月5日,苏德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 8、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确定了农业集 体化的方针。 9、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该五年计划片面强调工业化,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致使农业生产力遭受损害。 10、为了应付国内战争,苏俄政府与1918年夏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建立劳动军。 11、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1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德日: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 美英法: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 13、.绥靖政策的表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侵占捷克,进攻波兰。 14、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 2、7―194 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年冬到1943年初)――英军在北非发动反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6、二战的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于在德黑兰举行会议。会议决定,英美盟军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开辟欧陆第二战场,苏军届时发动大规模攻势加以配合。会议最后通过了《德黑兰宣言》,表示三国将在战争中一致行动并在战后继续合作。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德国(分区占领、赔款)、波兰、苏联对日作战、组建联合国等问题。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首脑会议,着重讨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并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会后,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7、反法西斯联盟(三个阶段) P125 美英联盟的建立:1941年前后,美英事实上结成了反德联盟。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附)

民族关系 跨入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社会②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主义社会 社会③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各民①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 族共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的农村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同繁民族经济 荣③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外交事业 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地削弱了 环境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 新的亚、非、拉美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格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世界人民 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另起炉灶” 独立自主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基本方针“一边倒”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就参加亚非会议(1954年)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 20世纪60 美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 年代外交环境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大国沙文主义使中苏关系恶化 20世纪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中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 70年代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外交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互助关系 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十一届三中②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全会后外交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政策的调整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第一节 名词解释 1.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分别 于1492、1493、1498、1502年四次远征,其中第二次远征时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并出任其第一任总督。但这个殖民地始终没有兴旺起来,而哥伦布一职想到大中国和印度的愿望到死也没有实现,于1506年郁郁而终。 2.教皇子午线:一条关于土地归属权的分界线。当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中发现 美洲返回西班牙时,西班牙害怕葡萄牙和他争夺合格新发现的“印度”,便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队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年5月4日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改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归西班牙,该线以东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该线向西移动270里格。 3.试述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后果。 经济原因:1.根本动因:(1)中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西欧各国生产力迅速提高,东西方贸易不断发展。 (2)中世纪后期,随着生产力增长,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使西欧向外扩张,展开殖民掠夺。 2.黄金热: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3.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传统东西方商路。 4.寻找商品市场 政治原因:西欧各国缓和、转嫁危机需要 宗教原因 1.传播基督教2.挽救西欧天主教危机 3.同伊斯兰教进行斗争 人文主义思想影向: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前提条件:1.造船航海技术进步2.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3.商业上的进步4.专制政府的支持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一.三条基本线索: 1.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西方) 2.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东方) 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三世界兴起(中间地带) 二.世界两大主要矛盾: 1.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西方与东方) 2.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西方国家之间) 三.阶段划分 1917 1929 1945 1992 西方:资本主义调整(战—————和—————战)‖两极格局(冷战时期)多极化东方:苏联革命主义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的蓬勃发展 苏联的兴衰 苏联历史的阶段划分 1、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1917.2 1917.11 2、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1921____1927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27 1937 4、备战和卫国战争时期19371945 5、经济恢复和两极对峙1946 1955 6、苏美争霸50末80末 7、苏联解体、俄国时期1992 现在 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2 1917.11 1、二月革命: 性质:新民主义革命(对象、领导) 2、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革命对象——反沙皇专制转变为反资产阶级(《四月提纲》类似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方法——和平方式转变成为武装起义(七月事件) 3、十月革命: 原因:进入帝国主义、矛盾尖锐、无产阶级成熟、一战。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措施:(完全正确) 政治:改造旧的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苏维埃国家制度(巴黎公社的经验)。 经济:大工业国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土地农民私有; 外交:《布雷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建立共产国际(特点:高度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 意义:世界现代史开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___1921 1927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核心是巩固政权) (1)、原因: 背景:内忧外患,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形势严峻。

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 ☆近代化(近代社会):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自由化、民主化,构建资产阶级的人文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接受近 代文明 ☆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力:大机器生产 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 局限性:贫富不均 ☆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 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 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 ☆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性质核心思想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 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自由主义思想19世纪略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 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文艺复兴运动 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背景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许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 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含义: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 由,表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 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世界近代史基础知识梳理

世界近代史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扩张 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 1.时间:14至16世纪 2.地点: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5.指导思想: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6.影响: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7.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他的长诗《神曲》无情地揭露教会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卓越画家。他的绘画《蒙娜丽莎》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二、新航路的开辟 2.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消极影响: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第13课英国的新生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 3.经过 (1)爆发:1640年新议会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内战:经过两次内战的较量,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武装—“新模范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3) 共和: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5月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4)复辟:1660年5月查理二世回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光荣革命:1688年6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反王朝力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邀请他在荷兰执政的女婿威廉到英国当国王,其妻玛丽为女王,史称“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 2.时间:1689年 3.制定机构:议会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2、 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 3、 手工工场的特点: (1)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4、 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 (1)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了社会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 商人的地位变了 1、 商人地位的变化 (1) 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 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 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2、 新诞生的社会阶层 手工工场主——早期资本家 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前身 3、 没落的阶层——贵族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 文艺复兴运动 1、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2、 主要代表 (1)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2)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 但丁: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 三、 欧洲的宗教改革 1、 赎罪券——罗马天主教会为聚敛钱财而兜售

2、 “教皇的奶牛”——德国 3、 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张: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 宗教改革使欧洲各国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四、 近代科学的诞生 1、英国科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3、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4、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 5、 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五、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 1、 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2、 主要代表 (1) 伏尔泰 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 罗梭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3) 法国的《百科全书》派 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 新航路的开辟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 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 西欧人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 (2) 积累了丰富先进的航海技术 (3) 罗盘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4)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3、 新航路的开辟 1487—1488 迪亚士(葡) 葡萄牙—非洲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意) 西班牙—美洲大陆 1497—1498 达伽马(葡)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葡) 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比较:

世界现代史考试大纲

世界现代史考试大纲 课程总体说明 一般来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分界线,把二战前部分称为世界现代史,把二战后部分称为当代世界史。也有把战前和战后都称为世界现代史的。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观点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里按最流行的观点。它的时间范围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在的历史时期。它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在的历史全过程。 它的基本内容在战前和战后有所不同。在战前,主要内容是讲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同时,世界现代史也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和它斗争的历史。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的历史;现代国际关系史。包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等关系的历史。在战后,和平、发展、民主是时代的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人类进步的三大动力。这三股潮流决定了战后世界的面貌,左右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构成了当代世界史的中心内容。展示了未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一般来讲,在战前,世界现代史中存在着四大基本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战前的这4对基本矛盾在战后已失去了概括能力,随着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4对基本矛盾转化为5对矛盾。它们是:从阶级属性方面来说,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从对外政策方面来说,是和平共处与霸权主义的矛盾;霸权主义者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5对矛盾集中体现在美国与苏联的矛盾上,所以,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战后世界史的主要矛盾是美苏矛盾。然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等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事件,雅尔塔体系崩溃,冷战宣告结束。90年代以后,战后以美苏矛盾为主线的时代结束了。基本矛盾又发生了变化:西西矛盾,即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即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第三世界)的矛盾;两制矛盾,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 在这些基本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学术界正在争论之中。有的认为西西矛盾是主要矛盾,有的认为南北矛盾是主要矛盾,西方国家有人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冷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我们看到,当今世界仍在发展变化之中。世界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转化之中,这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地观察、研究总结,以便对战后世界史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解释。 鉴于当代世界史发展的阶段性迄今尚模糊难辩,历史学者对当代世界史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过程,而且过去史学界对世界现当代史所作的分期在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不能正确反映世界现当代史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史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划分之前,我们姑且对世界现当代史不作阶段性划分。仅以1945年二战结束为标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目前流行的是对世界现当代史不作任何划分,就叫20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 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近代史考点

世界近代史 第一课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 (1)概况: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以宣扬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作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人物及活动: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①成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权利法案》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注,国外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②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国外:推动了欧洲资本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①《独立宣言》的内容:痛斥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人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②意义:对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 ①《人权宣言》内容: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多的影响。 4.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