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选择题8-15章练习

毛概选择题8-15章练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练习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D )

A.公有制

B.私有制

C.股份制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提出(A)

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B.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结合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 江苏省电力公司依靠自主创新首创的“电网安全自动防控系统”,将电网紧急状况处置时间缩短到0.1秒,使江苏电网在2008年初的雪灾中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这说明( A )

A.科技创新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必要性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D.采用先进工艺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 B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

5. 邓小平关于判别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终在(D)中得到系统化和凸显化

A.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时期

B.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中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A)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7.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8. “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农业”,这表明(B )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调节作用②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③生产决定消费④我国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A.①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③④

9.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是(A)

A.产权制度

B.管理制度

C.分配制度

D.人事制度

1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C)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11. 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是(A )

A.国家政府

B.行业公会

C.地方政府

D.企业协会

12.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C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C.城市房地产制度改革

D.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14.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D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15. 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B)

A、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C、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A)

A.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B.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C.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为基础、速度为条件的产业格局

D.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7.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分配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政策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 C )

A.分割关系

B.统一关系

C.反哺关系

D.正哺关系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是( C )

A、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B、人才

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D、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19.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C)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20.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D)

A.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C.在国民经济中确立垄断地位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宏观调

控目标看,图中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是( D )

B、1990年至1996年

C、1996年至2002年

D、2002年至2006年

22.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D)

A.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

B.正确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C.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分开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责

23.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B)

A.第二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B.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C.支柱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D.基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4. 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职工老张买了该企业面值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了3000元股息.这

3000元属于( C )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金收入

D.经营收入

2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 A )

A.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B.加大保护环境力度

C.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6.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A )。

A.消费模式

B.生产方式

C.生活方式

D.发展模式

27、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B )

A.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C.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8、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D )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

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尊重农民意愿

C.公平合理合法

D. 依法自愿有偿

29.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D)A.经济经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3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31.1979-1991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是8.6%,显著高于1953-1978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年平均增长速度1979-1991是6.5%,也比1953-1978年6.2%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这主要是因为( C )

A.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有不断加速的趋势

B.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

C.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32.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D )

A.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

B.基本实现温饱的阶段

C.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33.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B )

A.从注重生产向注重消费转变

B.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

C.从低速度增长向高速度增长转变

D.生产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3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C )

A、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

C、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D、劳动者的所有个人收入

3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是(A )。

①财政政策②货币政策③投资政策④产业政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6.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只看GDP的增长而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谓经济效益是指(D )

A.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之比

B.有用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之比

C.生产资料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之比

D.有效的产出和全部生产要素投入之比

37.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农业已基本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市场调节,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B )

A.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增加,对这些经济成分不能用指令性计划管理

B.市场对经济信号反映灵敏的长处得到发挥

C.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价值规律发生了作用

38.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使(D)

A.各地区平均发展

B.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C.各地区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经济,使各地人民生活水平大致平均

39.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因为股份制(C )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必然要求

C、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是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40.要有效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因为(D )

A、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刚起步

B、宏观调控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C、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D、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

41.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C)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

B.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C.科技、管理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D.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43.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山东省确定“十一五”期间全面淘汰105项落后工艺和装备、15种落后产品。山东省采取上述举

措,是为了( A )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③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

A、生产力状况B、资金短缺C、就业压力D、市场经济的存在

45.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说明了( B )

A.个体工商户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B.国家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C.个体工商户是资本主义性质经济

D.个体工商户以业主自己参与劳动为主

46.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工商局宣布放宽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允许其参与大部分工业和商业的生产经营,允许到国外经商或办企业,也允许他们在国内与外商合作合资经营。这说明在我国:( C )

A.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组成部分

B.对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范围的限制已经取消

C.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与其它经济成分联合经营,共同发展

D.个体、私营经济最适合市场经济

47.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在(A)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三大

48.近年来,我国DVD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拥有全球市场20%至25%的份额。国产DVD的核心元器件,如解码芯片、机芯和光学头等大都从国外进口,国内许多DVD企业只是进行一般的拼装工作。这对企业的启示是( B )A.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的关键

C.创立品牌,增加无形资产D.追求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应该是(C)

A.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主要应该由计划形成的价格机制

C.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形成的价格机制

D.以政府定价为主的价格机制

50.200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两周年。青藏铁路的建成,加强了内地与青藏地区的交流,托起了青藏铁路沿线省区经济跃升的希望。这就是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有利于实现( C )

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区域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1.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C)

A.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C.两者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D.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

52. 发展经济为民生,民生之本是(A)

A.就业

B.健康

C.消费

D.温饱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A )

A、按劳分配

B、劳动和经营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资产收益

5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关键只要(A)

A.能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和促进生产发展

B.由国家和政府进行管理和经营

C.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不再分离

D.由国家和集体进行控股和决策

55.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D)

A.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B.各国之间经济的均衡发

C.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D.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56.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只要我们措施得当,政策到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必将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支撑。这表明(A)

A、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B、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C、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

57.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C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58.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改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 A )①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经济发

展方式应当向集约化转变③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④经济增长是我们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9、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 B )①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②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③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④.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④

60、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 C )

A、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61、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多当市场经济中的“指导员和教练员”,而不能当“运动员”。这主要是指政府要( D )

A、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规则

B、发挥自身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D、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62、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是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诱因。因此,国家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推向市场,要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要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是因为( D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B、只有宏观调控才能对市场起调节作用

C、宏观调控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D、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63、2008年11月以来,全国粮油价格均出现上升态势,一些地方米、面、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次出售临时存储粮等措施,增加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出售临时存储粮以稳定粮食价格的措施,属于( D )

A、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表现

B、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C、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D、利用经济杠杆,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6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 )

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实力的竞争

6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B )

A、劳动者共同富裕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

D、市场经济体制

66、目前,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了病人选医生的实施办法。北京各大医院在实行“手术点名费”,即患者在选择自己认可的医生时,需向医院交纳300-600元的点名费,被点名的医生可以提成40%-50%。被点名的医生从点名费中提取的收入属于( A )

A.按技术要素分配

B. 按资本要素分配

C. 按劳动要素分配

D. 按信息要素分配

6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用是依靠( C )来实现的

A、限制其它经济的发展

B、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D、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68、某“80 后”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8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C )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69、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问题仍然较多。破解这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归根到底要靠(A)来解决。

A.深化改革开放

B.政治运动

C.国际援助

D. 计划经济体制

70、科教兴国,首先要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C)

A.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思想

B.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经济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思想

7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

A、市场经济是完全竞争的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7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体制要求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B)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C.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D.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起来

73、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C )

A.资本的占有形式

B.资本的运行方式

C.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资本的生产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 BCD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E、股份经济

2.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哪两大突破(AB )

A.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

B.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C.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十二大提出,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E.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3.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BCD )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E、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C )A.存在着计划的指导B.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C.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E.存在着国家的宏观调控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经营D.国家独资经营E.拍卖、出售

6.温家宝总理指出,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这体现了(ABCD )

A.我国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国家注重宏观调控的方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E.我国经济发展以GDP为导向

7.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ABCDE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外资经济

8.改革30年来尤其是十四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CDE )

A.从商品率看,粮食、蔬菜类产品已超过30%,畜产品、水产品超过50%,水果接近90%

B.农产品指令性计划全部取消

C.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制度正在形成

D.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E. 工业品指令性计划极少,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

9.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D、中外合资企业E、中外合作企业1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ACDE )

A.灵活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产需及时协调B.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C、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D.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E. 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11.我国现阶段分配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 ABDE )

A.允许一部分地区与个人先富起来B.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C.消除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E.对个人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避免收入悬殊两极分化

12.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ABCDE )

A、生产资料私人所有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E、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3.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BDE )

A.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B.易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C.难以实现生态平衡,有效保护环境

D.难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E. 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

14.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ABCDE )

A.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B.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C.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E.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15.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运行的原则主要包括(ABC )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经济化

E、科学化

16.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做出的战略布局是(ABCDE )

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E、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7.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ABCDE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18.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 )

A、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9.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包括(CDE )

A、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C、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D、私营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E、外资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20.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形成( ACDE )的产业格局

A.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B.坚持党的领导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D.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E.服务业全面发展

21.自主创新包括(ABC )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D.理论创新

E.体制创新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方针(ACE )

A.工业反哺农业

B.农业反哺工业

C.城市支持农村

D.农村服从城市E.多予少取放活

23.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构建(ABCD )

A.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C.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D.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E.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是(ABC )

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D.就业市场完全放任自由的调节 E.政府统一安排就业

25.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AB )

A.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趋向

B.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C.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D.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E.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为农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6. 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BC )

A、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B、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C、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D、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E.确立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政策

27. 兄弟二人各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哥老办法种菜;弟弟则精耕细作,采用了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弟弟菜地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大超过了哥哥。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兄弟俩的收差异主要是因为弟弟增加了( ABD )

A、劳动投入

B、资金投入

C、土地投入

D、技术投入 E.固定投入

28. 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其中包括(ABC)(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

A. 军工业

B.电力行业

C. 电信业

D. 房地产业

E. 食品行业

29.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是(ABCD )

A.建国时面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情B.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直接影响C.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比较顺利地运行

D.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E.中国共产党的首创

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

要是因为(ABCDE )

A.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

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

E.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31.小李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任技术员,全年工资收入2万元。2007年,小李将自己的一项技术专利以20万元卖给本企业,并将其中的10万元购买了该企业的股票。2007年小李获得了2万元的股息。2007年小李的收入方式属于(ABE )A.按技术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劳动力要素分配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E. 按劳分配

3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ABDE )

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33.“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BDE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C.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4.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ABCDE )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5.构成现代市场体系的要素市场主要是(BCDE )

A.消费和生产资料市场 B.金融和资本市场 C.劳动力和人才市场

D.技术和信息市场

E.房地产市场

36.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AC )

A.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

B.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C.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D.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E.社会的稳定和谐37.我国现阶段不属于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有( ABC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房屋租金收入C.股票市场赢利D.公司分红 E. 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B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B )

A、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3、( A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

4、( B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

5、从( C )时开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成为无产阶级专政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改革开放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我国的政体是(D)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 A )

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C、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经济基础

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 C )

A、1945年

B、1949年

C、1954年

D、1956年

10、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D )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1、邓小平认为,我们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与西方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C )

A、有利于实现“主权在民”原则

B、不受监督和制衡,效率高

C、议行合一,不受牵扯,总的效率是高的

D、有利于贯彻党的意志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共产党领导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原则是( C )

A、下级服从上级

B、少数服从多数

C、民主集中制

D、委员长负责制

14、目前,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的是( A )

A、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

B、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C、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1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D )

A、两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16、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 D )选举产生。

A、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C、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D、选民直接

17、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 A )选举产生。

A、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C、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D、选民直接

18、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B )

A、一届

B、两届

C、三届

D、四届

19、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D )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0、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核心是( C )

A、多党长期合作

B、具有宪法保护

C、坚持共产党领导

D、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性质是( A )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政权组织

C、立法机关

D、执行机关

22、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 C )民主党派

A、六个

B、七个

C、八个

D、九个

2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C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24、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 D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政治基础是( B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D、人民当家作主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首要前提是( A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D、人民当家作主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D )

A、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平等

B、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C、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2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D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0、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建立了( C )个民族自治地方

A、145

B、150

C、155

D、160

31、在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 C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32、在1955年10月成立的自治区是( A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33、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 D )

A、1955年10月

B、1958年3月

C、1958年10月

D、1965年9月

34、在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的2979名代表中,占全国人口总数8.98%的55个少数民族共有428名,占代表总数的14.4%。这说明( C )

A、各少数民族享有当家做主、行使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B、我国已形成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我国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D、我国已经消除了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3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 A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3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B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37、党的( D )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38、首次将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写入中国宪法是在( B )

A、1978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92年

39、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 C )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B、共产党的领导

C、法制

D、宪法

40、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 B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41、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纳入宪法是在( C )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42、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 C )是关键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3、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 A )是前提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4、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 B )是核心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5、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 D )是保障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6、( D )就是要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7、( B )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8、( C )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司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9、( A )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50、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B )

A、合理化、制度化

B、制度化、法律化

C、法律化、现代化

D、有序化、制度化

5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A、国家的各项工作

B、国家机关

C、广大人民群众

D、中国共产党

52、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A )

A、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B、社会主义了主的集中体现

C、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D、上升为法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

53、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 C )

A、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B、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框架

C、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5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 D )为根本

A、维护社会稳定

B、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C、调动人民积极性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5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 )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维护安定团结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56、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 C )

A、依法执政

B、科学执政

C、民主执政

D、理性执政

57、不应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是( C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

C、执政党的地位能否得到巩固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5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B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一种国家制度

5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 C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殊性

B、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C、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60、有关人权说法错误的是( D )

A、人权是社会的产物

B、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

C、人权不应局限于个人的政治权利

D、人权高于主权

6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C )

A、参政权、议政权

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

D、选举权、被选举权

62、在民主、自由、人权中,核心是( A )

A、民主

B、自由

C、人权

D、民主和自由

二、多项选择题

1、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以下几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 A C D )

A、坚持党的领导

B、实行民主集中制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E、政治体制改革

2、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 A B )

A、人民主权

B、人民专政

C、人民言论自由

D、人民结社自由

E、人民罢工自由

3、人民民主专政( A B D E )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是我国的国体

C、是我国的政体

D、提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E、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

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A B C )

A、性质相同

B、历史使命相同

C、作用相同

D、名称相同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B C D )

A、捍卫党的领导地位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保护人民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6、( A B C )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国家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军事机关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 B C D )

A、国家的利益

B、社会的利益

C、集体的利益

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A C D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民主协商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民主集中制

E、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

9、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次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自来几个方面的监督,包括( A B D E )

A、党内监督

B、人民群众的监督

C、海外人士的监督

D、民主党派的监督

E、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1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 B C D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E、政治协商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 A B C D )

A、政治参与

B、利益表达

C、社会整合

D、民主监督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 A B E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协调关系

D、服务大局

E、参政议政

1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有( A B C D E )

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C、民主党派成员作为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

D、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的领导职务

E、推举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

14、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形成及其合法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A、是历史的选择

B、是人民的选择

C、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斗争得来的

D、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E、是通过暴力从其他政党手中抢夺来的

1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 B C )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管理本民族事务

C、管理本地方事务

D、民族自决

E、各民族共同繁荣

1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 C D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17、同在1958年建立的自治区是( B D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

18、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自治区是( A B D E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 B C D E )

A、间接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A B C D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E、民主协商

2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B C D )

A、政治协商会议

B、农村村民委员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2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B C D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E、依法治国

23、实行依法治国是( A B C D E )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B、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障

24、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 A B C D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物、经济文化和社会事物的管理工作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E、随着领导人的改变而不断健全依法治国的手段

25、依法治国的客体是( A B C D )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社会事务

E、国际关系

26、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 B C D )

A、四项基本原则

B、从中国实际出发

C、分步骤地进行

D、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E、采取群众运动的形式

27、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 A B C )

A、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

B、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

C、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D、最广大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力是否得到了充分保证

E、是否能进行普遍的直接选举

28、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关键看( A B D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

C、执政党的地位能否得到巩固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29、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B C E )

A、合理化

B、制度化

C、规范化

D、现代化

E、程序化

30、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 B C D E )

A、完善法律制度

B、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C、健全政府职能体系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1、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 B C D )

A、会议制度

B、领导制度

C、组织制度

D、工作制度

3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保障人民的( A B D E )

A、知情权

B、参与权

C、发展权

D、监督权

E、表达权

3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 A B C D )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C、主体不同

D、宗旨不同

E、范围不同

34、以下关于民主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B D E )

A、民主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

B、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实现民主就没有统一的模式

C、普遍选举、直接选举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D、民主没有抽象的标准,符合国情的就是好民主

E、民主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

35、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 A B C E )

A、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D、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E、社会主义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36、人权泛指自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A B C D )

A、生存权

B、经济权

C、政治权

D、文化权

37、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 D )

A、生存权

B、自由权

C、平等权

D、发展权

E、参政权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C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发展科学和教育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 A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B )

A.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5.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你认为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应当是( D )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C )

A.共产主义的理想B.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C )

A.实事求是B.以人为本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D )

A.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B.公平与正义

C.自由、民主、人权D.社会主义荣辱观

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 D )

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D.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1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B )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共产主义D.人本主义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

1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B )

A、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D )

A、重要内容

B、重要部分

C、重要基础

D、重要标志

14、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B )明显提高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提出

A、精神素质

B、健康素质

C、品德修养

D、创新意识

15、( B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文化

B、教育

C、哲学

D、管理

1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 D )

A、基本制度

B、指导纲领

C、发展战略

D、方针

17、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 D )

A、基础

B、根本要求

C、前提

D、决定性因素

18、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A )

A、中心环节

B、根本要求

C、特定内涵

D、根本任务

19、把培养( A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A、“四有”公民

B、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四化”干部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0、坚持文化建设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繁荣( 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要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动力

2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D )

A、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B、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D、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B )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3、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 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融入西方文明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面向现代化的文化

2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 C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的“文明”是指( D )

A、物质文明

B、现代文明

C、古代文明

D、精神文明

26、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 A )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关系

D、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的关系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A)是一致的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D.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C)

A.和谐文化建设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发展教育和科学D.传统文化建设

29、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实现共产主义

30、2006年3月,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A)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八荣八耻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1、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C)的基础

A.和谐文化建设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 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不错,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 C )

A.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3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C )

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C )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35.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 B )

A.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坚持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反映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6.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C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C )

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38.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 )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3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 B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C.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D.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40. 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 )

A.改革创新B.为人民服务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4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D )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4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B )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4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可信

D.爱国主义

44. “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揭示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 B )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D.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4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的品德是( D )

A.信义

B.忠义

C.重义

D.诚信

4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47、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

A、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D、培养四有新人

4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C )

A、思想道德建设和远大理想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和社会风貌建设

C、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4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是( C )

A.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爱岗敬业、勤俭节约

B.爱国守法、维护安定、诚实守信、热心公益、自强不息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实于党、宽厚待人、严于律已

50、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C )

A、理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发展教育事业

D、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51、以德治国的首要原则是( D )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C、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52、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B )

A、政治第一,艺术第二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弘扬主旋律,提出多样化

53、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B )

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54、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或核心是(A )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5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B )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C )

A.互为目的,互为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57.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A )

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思想建设

D.道德建设

5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C )

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59.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B )

A.文化教育工作

B.思想政治工作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工作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C )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1.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现代化

D、大同社会

62.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D)

A.为什么人的问题B.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

C.对生产力发展起什么作用的问题D.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A )的重要标志

A、综合国力

B、发展生产力

C、解放生产力

D、保护生产力

6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A )

A、文化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制度创新

6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C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马克思主义

6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A )

A、精神动力问题

B、物质基础问题

C、法治建设问题

D、和谐社会问题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 B )

A、组织保证

B、思想保证

C、法治保证

D、政治保证

6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B )

A.集体主义B.改革创新C.共产主义D.与时俱进

69.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B)

A.重要形式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来源

二、多项选择题

1、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ABCD)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BCD )

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BCD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E、贪图享受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ABC )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6.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BC )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C.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D.精神文明是基础,对物质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E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E.团结统一

8.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主要是指(ABCD)

A.文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C.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D.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产力

9.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 ABCD )

A.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B.要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10.胡锦涛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三贴近”的方针是指( ABC )

A.贴近时代B.贴近群众C.贴近生活 D.贴近实际

11.建设和谐文化主要包括( ABC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D.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1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 ABC )

A.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多样化发展、思想多样性的关系

B.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D.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13.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多样性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关系,就是要( ABCD )

A.尊重多样性B.承认差异性

C.思想多样性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D.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以广泛共识为基础

1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ABCD)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15.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 ABC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6.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指(AB )

A.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B.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17.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指( AB )

A.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B.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C.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的良好风气D.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18.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指( AB )

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D.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1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指( AB )

A.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B.使爱劳动的思想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

C.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D.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指( BD )

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C.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21.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指( ABC )

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22.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指( BCD )

A.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B.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C.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D.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2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主要包括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ABCD )

A.教育机制B.修养机制C.示范机制D.评价机制E、监督机制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ABCDE )。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C、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E、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其“四有”包括( ABCE )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学历

E、有纪律

2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 ACDE )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创造崭新文化

C、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D、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E、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7、无论是对待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 ABCD )

A、取其精华

B、去其槽粕

C、洋为中用

D、古为今用

E、开拓创新

28、教育( ABD )

A、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在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C、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D、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E、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29、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包括如下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 ABCDE )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主要表现是(ABD)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普及高中教育D.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下保证( ABE )

A、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原则

B、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智力支持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B )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B )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D)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

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B)

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C.和平正义D.改善民生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 C )

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A )

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

A.以人为本B.共同富裕C.民主法治D.公平正义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 )

A.科学发展B.诚心友爱C.充满活力D.民主法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D )

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C.民主法治D.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 )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经济发展D.社会稳定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B )

A.经济发展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共同富裕D.增强社会活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B )

A.党的领导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C.各族人民D.各阶层民众

13.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的是( D )

A.十五届五中全会

B.十五届六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 D )

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思想基础

D.社会基础

15.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B )的社会

A.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C.共同发展、共同享有

D.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C )

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8.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含义的是( D )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D.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19.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是( C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消除自然灾害

D.生态良好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这是因为( A )

A.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B.社会稳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C.维护稳定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稳定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21、2006年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强调,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这是因为( D ) ①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②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③只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④改革是立国之本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22、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样做( A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