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爱国主义的内涵

2、新时期如何爱国

3、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授课形式:课堂讲授、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

学时安排:课内4学时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

【人民的好总理】-温家宝,图片说明:看望矿难职工家属、慰问汶川地区受灾群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节选自艾青《我爱这土地》。

今天,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主题就是: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题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本章的主要问题:

1、什么是爱国主义?(what)

2、人为什么要热爱祖国?(why)

3、新时期我们应如何爱国?(how)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what)

1、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培养起来的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一种情感(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实质是道德要求、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和民族精神的核心

[案例一]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一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

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学生。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是的,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尊重。在这一点上,中华民族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爱国故事,感人肺腑,代代传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天下兴亡,我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同意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同仇敌忾、抗御外辱。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分起反抗。在中国历史上,所有侵略者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国共合作)举例:范仲淹、郑成功、岳飞、张学良、林则徐、张自忠等

3、爱国主义是一切民族国家人们的共同特征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古老文明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但是,爱国决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它在世界范围有其普适性。例如,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讲时(2006年4月21日)曾说:“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安徒生:丹麦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家乡,这里就是我心中世界开始的地方

有“童话大王”之称。自幼家境非常贫困,十一岁父亲去世后,为了帮补家计,他到工厂做童工。十四岁那年,他告别了家乡,只身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寻求梦想。在哥本哈根最初的几年里,他历尽艰辛,后来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他读了中学,又通过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入学考试,成了大学生。他的作品超过175本童话故事,14部小说,800首诗歌以及数十篇旅游日记。他的著名童话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衣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豌豆公主海的女儿

肖邦:把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的著名音乐家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

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心脏被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波兰。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波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珍藏起来,使它免于遭受德国侵略者的破坏。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肖邦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肖邦的心脏又被庄严地迎回到古老的教堂里。

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人民中间跳动,他的音乐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世界人民。

肯尼迪:不要问你的祖国给了你什么,而要问你为祖国做了什么

美国第35位总统(1961年1月20日-1963年11月22日)众所周知,肯尼迪当选开创了美国历史上两个先河:首位当选总统的天主教徒;最年轻的总统(43岁)。他是以前所未有的微弱多数当选的,仅比尼克松多不到12万张选票。在美国的教徒中,2/3以上为基督教新教教徒,那么,这位总统其实是美国国民中的“异教徒”。

1961年1月,他在就职典礼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其中有如下两句:“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不要问美国愿为你们做些什么,而应问我们在一起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尼克松:为了美国的利益到中国来(for the interests of United States.)

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领土,人家问他:“你为了什么来”“为了美国的利益!”他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而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而来的。最近做国防部长的罗伯特,他做国防部长前是美国农业与机械大学的校长,他得到了通知,总统要他去做国防部长。于是写了封信,给了很多的人,他说:“美国总统已经宣布了他要任命我为国防部部长,我非常荣幸,同时深深地感到悲哀,因为我热爱这个大学,我热爱这个州。但是,我更热爱我的祖国。我必须履行我的职责,所以我必须走。”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70年代末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策划出版一套世界领袖丛书,他把邓小平的文集列入了计划之内。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欣然命笔,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题,为《邓小平文集》写了序言,约900字。邓小平满含深情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充溢着序言的字里行间。他说:“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并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之列,并且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的正义事业。”邓小平写的序言,文字朴实,感情真挚,成为文集的点睛之笔。《邓小平文集》是在1984年12月6日印刷出版的。

丘吉尔: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丘吉尔在二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称的三巨头。他上任后曾说“我所能奉献的仅有热血、辛劳是的泪水和劳作后的欣慰。”有人问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他回答到:never,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坚持,坚持,再坚持!)

二、为什么要热爱祖国?(why)

1、爱国的理由

爱国需要理由吗?当前有不少人在报怨为什么要我爱国?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是年轻人,其中有一部分是大学生。

国家、民族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任何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一个爱国者的心中,自己的祖国是无与伦比的,爱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但在别国的人看来,那个国家可能平常得很。如果我们要说服别人爱国,就必须给他(或她)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已故作家陆幼青说,“……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基,能够屹立在地球之上。”

爱国之所以成为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是因为我们的身心血肉、成长发展,离不开祖国母亲。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历史根源:源于人们对本氏族的感情,又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加强;

现实基础:祖国是小家和自我的依托,个人与祖国一体共存的事实,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eg:抗日战争;出国者的感受;老华侨的泪水;非洲深处的华商)

心理根源:心是一个世界,祖国是心灵的寄托,是精神的家园;超越自我的精神家园是人生大爱的对象,是人生意义之所在。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今天全世界都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问题。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也造成了诸多方面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经济活动、跨国经济组织、跨国经济规则普遍化的客观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都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在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了感情。

基于这样的变化,某些发达国家的政要和学者借此机会积极宣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他们还极力鼓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势必导致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并妄图推行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面对这些声音,我们需要思考:

(一)民族国家的时代是不是真的已经过去?

(二)经济全球化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吗?

(三)爱国主义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结论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民族国家的形式没有过时。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国家的产生是民族和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国家不仅能够凝聚民族的意志、代表社会成员的利益、动员全民族的力量、规范全社会的未来,而且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高代表者。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部分职能也处于变革之中,但是,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未变,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唯一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未变。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如伊拉克)国家仍然是维护本民族权益,抵抗大国控制和掠

夺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这种抗衡大国控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权威力量是任何其他组织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结论二: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指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单一化、同一化和无差别化。其实质就是西方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其经济和军事优势,采用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军事的手段,阻挠世界各国政治和文化的多样性选择和发展,推行全球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盘西化。

显然,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应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蓝图来描绘世界的色彩。用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必须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按照自己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结论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原由如上)

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只有坚持爱国主义,才能使每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获得共同发展。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国际敌对势力进攻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攻势,在经济上诱压兼施,政治上扶持“亲西”力量,思想上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整体上大搞攻心战。

世界上某些超级大国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己经成为21世纪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不论他们对中国采取何种斗争策略,遏制中国,西化和分化中国的战略始终不会改变。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斗争事实告诉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是防止西方国家对中国搞“和平演变”的重要保障。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与祖国都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和情感。科学的无国界性,无损于科学家与自己的祖国命运攸关的亲缘联系;科学的无国界性,不等于科学运用的无国界性。钱学森是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荣誉面前,他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1]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应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蓝图来描绘世界的色彩。用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必须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按照自己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案例二】爱国者人爱之,自尊者人尊之

《中国青年报》2001年10月24日刊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学博士薛毅,结合自己出国留学经历,写下的一篇思想汇报。现摘编如下:

我一向不喜欢空洞地谈论政治。但我明白,每一个人除了自然生命之外,还有政治生命。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政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记得在苏黎世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修时,我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口腔微生物分子生物学”课题研究任务。当导师古根汉姆教授读完我提交的6篇论文时,惊喜万分。没过几天,校方拿来一份合同,提出以1.2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6万元)的月薪聘我担任研究员。对这个许多人羡慕不已的机会,我毫不犹豫的谢绝了。

我的举动大大出乎教授的意料。当天晚上,一向惜时如金的他,破例邀我去散步。我告诉他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第一,我的祖国很需要我;

第二,我有我的信仰,我的所作所为不能违背我的信仰。

我正想礼节性地道个歉,他却阻止了我,对我说:薛,你是第一个拒绝我的人,但你的选择却使我更为敬重你。教授感叹道,虽然我们信仰的东西不一样,但能为信仰而活着、而奋斗、而牺牲的人,总是令人尊敬合羡慕的。

我从瑞士归国时,由古根汉姆教授主持,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几十名不同肤色的学者,为我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这在该校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教授紧紧拥抱着我,深情的说:“薛,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军人,是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堂堂中国人的风采。现在,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望着导师慈详的目光,我内心涌动着感激之情,诚恳地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从实验室买点菌株带回去。”教授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要求,免费送给我价值3000多美元的菌株和一本亲笔签名的最新著作。而在这之前,我就是出高价购买这种菌株,教授也是不会答应的。

我先后去过5个国家留学,与20多个国家的人共过事,从中我发现一个现象:爱国者人爱之,自尊者人尊之。

三、新时期我们应如何爱国?(how)

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概念,至少包含三个要素:一是自然要素——国土;二是社会要素——人民或国民;三是政治要素——国家。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

爱故土:爱家乡、爱学校、爱河山、爱自然;

爱人民:爱父母、爱师长、爱朋友、爱同学同事;

爱国家: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生活、爱文化、爱每一份工作。

爱祖国的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是每个人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环境,在十七大中,在各项目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在日本,那个使鲁迅受到强烈刺激的日俄战争片的被示众者和看客,使他联想到所见的“愚弱的国民”。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3、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东方以至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推动作用。

4、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统一起来

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不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社会主义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胡锦涛新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温家宝:“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5、爱国不应盲目排外,应理性爱国

【案例三】

05年抵制日货示威游行

自从2001年4月小泉上台以来,中日政治关系走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这种现象的出现,其背景是错综复杂的中日历史问题,以及难以回避的诸如东海油气田、钓鱼岛、台湾问题等两国现实利益的纠葛。

中国一部分青年网民出于对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憎恶,寄希望于通过“抵制日货”这样一种民间经济手段,来达到打击日本经济、阻止日本发展的目的。提出“全体中国人抵制日货一个月,日本就会有三千家公司破产”等说法。

国内所称的“日货”,泛泛的只是日本品牌。而在国内销售的日本品牌的商品,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本土生产,是中国技术工人自己用血汗造出来的。据统计,日本在华企业有近4000家,直接和间接吸纳中国就业人数近千万人。网友们所要抵制的“日货”,其实就是这1000万中国老百姓的饭碗。如果如一些网友想当然的去把日货都“抵制”了,会是一种怎样的结果?首先,在日企以及上下游的关连企业工作的工人下岗、政府税收减少、国家良性的经济成长因素减弱等等,所带来的链式反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远非青年网友天真单纯的想法那么简单。

结合当前的时事,圣火传递巴黎受阻,CNN失实报道等,激起中国人的极大愤慨,怎样正确表达爱国情感,尤为重要。

6、爱国要有忧患意识,自强不息、改革创新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结尾部分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还在100位以后。中国还有2300万绝对贫困人口,若按联合国人均每天1美元的标准计算,全国还有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案例四】日本和《日本沉没》

千百年来,这个民族一直为生存问题而困扰:日本列岛狭窄的空间,匮乏的资源,众多的人口,加上地震、火山、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频频袭击,使这个民族时时处在生存危机中。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是日本战后崛起、第一次超过所有西欧列强、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时,日本举国却并无“崛起”之类的议论。相反,更多人在谈论《日本沉没》。

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2006年日本经济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许多人都认为这是难得的佳绩。但日本又重新拍摄《日本沉没》

阿根廷的教训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根廷像如今的中国一样,都是改革的榜样和国际市场的宠儿。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环境都是有利的。但到了1999年,它们开始转向不利的方向。原因=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严重依赖外国资本进行新的投资。人均GDP从1万美金跌落到3000美金,经济倒退到起点。韩国的情况正相反。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10多年前,连他的名字都是绝密,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1944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转入了理学院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50年后,他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当时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速度之快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但中国科学家们工作条件之艰苦却难以想象。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于敏就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1986年初,邓稼先和他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对中国所处发展阶段作了准确估计,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88年,他与王淦昌、王大衍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中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他们的建议被采纳后,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数据资料

未来20年,中国航运业将以9%的增速居世界首位,成为除美国之外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中国的机队规模将扩大三倍以上,而这意味着一张2900架新飞机、280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根据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中客车)

7、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

视角一:西藏

(1)管辖权问题

自元朝始,我国对西藏行使管辖权已有700多年历史。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平定西藏叛乱;2001年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2007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边境线长4000多公里,是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和国家利益的保障,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中反分裂斗争的前沿。

(3)拉萨3.14打砸抢事件

视角二: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主要是指外国势力干涉、阻挠;国内台独势力的分裂、破坏,迟迟没有解决。

2008年台湾大选

视角三: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或新。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除东南联接甘肃、青海,南部联接西藏外,其余与8个国家为邻,分别为蒙古、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

8、增强国防观念,自觉维护国防安全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国防忧患意识案例】

美国2006财政年度国防开支总额是4450亿美元;2007财政年度国防开支预算5129亿美元,没有兑现每年削减100亿美元的承诺。

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份额由36%上升至47%

——超过了排名在他之后的32个国家的军费开支总和;

——也超过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军费开支总和。

传统安全威胁:军事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除军事威胁以外的对人类整体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海盗、洗钱

9、从小事做起,这是爱国的第一要义

【美文欣赏】爱国与小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