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h9细胞的生物学及其与疾病的关系_余文骁

Th9细胞的生物学及其与疾病的关系_余文骁

Th9细胞的生物学及其与疾病的关系_余文骁
Th9细胞的生物学及其与疾病的关系_余文骁

免疫学杂志2011年9月第27卷第9期IM M UNOLOGICAL JOURNAL Vol.27No.9Sep.2011

·综述·[文章编号]1000-8861(2011)09-0819-03 Th9细胞的生物学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余文骁*,汪成洋

[摘要]Th9细胞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其分化和增殖明显不同于已知的各型CD4+T细胞,且其特异地分泌IL-9,以尚不明了的方式参与不同免疫过程。我们拟从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等方面对Th9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Th9细胞;Foxp3;哮喘;感染

[中图分类号]R392.13[文献标识码]A

Th9cells:the bi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diseases

YU Wenxiao,WANG Chengyang

Student Brigade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

[Abstract]Th9cells are recently discovered as a new CD4+T cell subset.But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h9cell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ny known CD4+T cells.Th9cells secrete particularly IL-9 and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 immunology processes by unclear ways.Focusing on transcription factors,cytokines, immune responses,we intend to give a brief overview to the researches of Th9cells.

[Key words]Th9cells;Foxp3;Asthma;Infection

1Th9细胞的发现

2008年12月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美国神经疾病研究中心的Kuchroo研究小组和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分子免疫研究室Stockinger小组同时报道了IL-4与TGF-β同时作用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IL-9+IL-10+Foxp3-效应性T细胞,并命名为Th9。之后研究发现,Th2细胞在TGF-β作用下可转化为Th9细胞[1-2],但这个过程之后,Th9细胞就选择性地高水平分泌IL-9和IL-10,而非其它Th细胞的典型细胞因子,原先的Th2细胞因子,包括IL-4,IL-5和IL-13等几乎不产生[3]。

IL-9最初被称为T细胞源性生长因子Ⅲ,可刺激无抗原刺激的Th细胞生长成熟,其作用过程不依赖IL-2及IL-4;IL-9也能通过抑制IL-2来抑制Th2类细胞株的凋亡,IL-9还可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胸腺淋巴瘤细胞株和T细胞株的凋亡。简单来说,IL-9有可能增强IgE介导的炎性过程和参与气道高反应的发生[4]。而IL-10被认为是阻止T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组织炎症的细胞因子,它在Tr1细胞的免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1]。

但Kuchroo等体外研究证明IL-9+IL-10+T细胞不会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在过继T细胞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发现Th9细胞促进了炎症的发展[5]。Dardalhon认为Th9细胞不具有任何下调免疫反应的效应,而是促进炎症反应[1]。这些促炎效应与IL-9相符,但与IL-10,与TGF-β诱导的Treg细胞的作用都恰好相反,与Th1,Th2亦有明显区别,这更表明Th9细胞可能是独立于之前各种Th细胞亚群的新亚群。

2Th9细胞的转录因子

对转录因子的分析发现,Th9细胞不表达其它Th细胞已知的特异转录因子,包括T-bet,GATA-3,Foxp3还有ROR,其中GATA-3在Th9分化初期一度出现[3,5]。之前的研究指出,GATA-3与Foxp3是相互抑制,此消彼长的,且以GATA-3对Foxp3的抑制为主[1,6-7]。GATA-3通过IL-4-STAT6途径实现对Foxp3的抑制,STAT6或GATA-3基因敲除的T细胞在IL-4和TGF-β共同刺激下均不产生IL-9和IL-10,但表达了Foxp3。共免疫沉淀试验也证明了GATA-3和Foxp3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相同的关系在Th9细胞中再次出现,IL-4抑制了TGF-β诱导的Foxp3的出现,而TGF-β对GATA-3似乎没有明显下调作用。对IL-9+和IL-9-细胞在Th9极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的分析,发现GATA-3的表达在两种

作者单位: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通信作者:余文骁;E-mail:ar.who@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889352.html,

819··

免疫学杂志2011年9月第27卷第9期IM M UNOLOGICAL JOURNAL Vol.27No.9Sep.2011

细胞中大体相似,而在已极化的Th9细胞中,只有极少数共同表达了Foxp3和GATA-3。这些情况提示Foxp3不是Th9分化增殖的必需,而GATA-3也不是该过程的惟一必要条件,有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特异转录因子。正因为如此,Th9细胞究竟是一个新的T细胞亚群还是从属于已知亚群仍然是争论的焦点,对Th9细胞特异的转录因子的鉴定也许会最终给出答案[6,8]。

3有关细胞因子

不同的细胞因子环境诱导初始CD4+T细胞进入不同的分化途径:IL-12/IFN-γ诱导Th1,IL-4/(IL-2,IL-7,TSLP)诱导Th2,TGF-β/(IL-6,IL-21,IL-23)诱导Th17,TGF-β/IL-2则诱导Treg[9-10]。而当IL-4和TGF-β共同作用于初始CD4+T细胞时,IL-9+IL-10+Foxp3-T细胞可被诱导生成。后来又证实经IL-4诱导的Th2细胞也可在TGF-β存在的环境中,重新转化为Th9细胞。体外实验中,甚至已经高度极化的Th2细胞也可实现这种转分化[2]。相反,在TGF-β存在时,IL-4亦可将TGF-β诱导的Foxp3+Treg细胞转化为Th9细胞[1]。

IL-25在Th9诱导中的作用也被日益重视。IL-25作为IL-17细胞因子家族,通过其受体IL-17RB 上调IL-9的表达。体外实验发现,在Th9细胞中IL-25受体IL-17RB表达增高。另外,病毒逆转录超表达IL-17RB的T细胞,可独立于IL-4而由IL-25诱导进行IL-9的合成[11]。

另外,IL-6,IL-10,IL-21,一型干扰素(IFN-α,IFN-β)等在Th9细胞分化过程中起促进作用;IFN-γ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9的产生[6,11],IL-27则能通过下调IL-6,TGF-β和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从而阻断Th9的形成[12]。

4IL-9和免疫疾病[13]

Th9细胞特异地分泌IL-9,IL-10,而几乎不产生其他细胞因子,不禁使人好奇IL-9和IL-10,尤其是IL-9究竟在免疫反应中有什么独特作用。

4.1哮喘哮喘是由气管及支气管慢性炎症的高反应引起的(一种主要的哮喘疾病),一般是Th2细胞介导的对吸入性过敏原的炎症反应,由CD4+T细胞分泌特异细胞因子进而引发的嗜酸性肺部炎症。在人体,编码IL-9的基因位于第五号染色体的长臂上(5q31-35),该编码区域同样编码IL-3,IL-4,IL-5,IL-13,CD1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该区域的这种多态性与过敏和支气管高反应有关。简单来说,IL-9可作为过敏后反应中总IgE水平升高的重要标志。过敏性哮喘初步的研究评估了哮喘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标本中细胞因子的水平,证明IL-9表达水平在变应原激发后有所升高。

4.2寄生虫感染IL-9在对抗寄生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指出,IL-9可增强机体抵抗鼠鞭虫感染的能力。IL-9在针对寄生虫的免疫应答初期就表达产生,其水平增高使肠内肥大细胞增殖,IgE、IgG 水平升高,并促进鞭虫从肠内排除。目前对于IL-9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仍需进一步探讨。

5结束语

Th9细胞由IL-4和TGF-β共同诱导,但这些细胞既不参与Th2型细胞反应,亦不具有免疫下调功能,并且专一地产生两种有着相反免疫效应的细胞因子,IL-9和IL-10。另外,就像其他T细胞一样,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也调控着Th9细胞IL-9,IL-10的合成和分泌。但目前我们甚至对Th9细胞的分化过程仍然知之甚少,也许确定它们特异的转录因子会是问题的关键。

Th9细胞向我们展示了机体免疫系统鲜为人知的一种运作方式,也许对它的研究将使我们重新更全面地认识免疫系统。

【参考文献】

[1]Dardalhon V,Awasthi A,Kwon H,et al.IL-4inhibits

TGF-β-induced Foxp3+T cells and,together with TGF-β, generates IL-9+IL-10+Foxp3-effector T cells[J].Nat Im-

munol,2008,9(12):1347-1355.

[2]Allan S.The flexibility of T-cell fates[J].Nat Rev Immunol,

2008,8:906-907.

[3]Veldhoen M,Uyttenhove C,J van Snick,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programs'the differentiation of T helper 2cells and promotes an interleukin9-producing subset[J].

Nat Immunol,2008,9(12):1341-1346.

[4]李华斌.IL-9与呼吸道炎症[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

学分册,2003,27(2):75-78.

[5]马樱,金伯泉.一群分泌IL-9-IL-10新的CD4+T细胞

群[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25(2):186.

[6]Wong M T,Ye JJ,Alonso M N,et al.Regulation of human Th9

differentiation by type I interferons and IL-21[J].Immunol Cell Biol,2010,88:624-631.

[7]Gorelik L,Fields PE,Flavell RA.Cutting edge:TGF-βin-

hibits Th type2development through inhibition of GATA-3 expression[J].Immunology,2000,165:4773-4777.

[8]Neill DR,M cKenzie ANJ.TH9:the latest addition to the ex-

panding repertoire of IL-25targets[J].Immunol Cell Biol,

(下转第825页)

820··

免疫学杂志2011年9月第27卷第9期IM M UNOLOGICAL JOURNAL Vol.27No.9Sep.2011

2010,88:502-504.[9]

Zhu JF,Paul WE.CD4T cells:fates,functions,and faults [J].Blood,2008,112(5):1557-1569.

[10]Zhu JF,Paul WE.Heterogeneity and plasticity of T helper

cells [J].Cell research,2010,20(1):4-12.

[11]Angkasekwinai P,Chang SH,Thapa M ,et al.Regulation of

IL-9expression by IL-25signaling [J].Nat Immunol,2010,11(3):250-256.

[12]刘丽华,单保恩.IL-27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免疫学杂志,2010,26(1):81-86.

[13]Soroosh P,Doherty TA.Th9and allergic disease [J].Im-munology,2009,127(4):450-458.

(收稿日期:2010-09-13;修回日期:2010-09-28)

(编辑侯瑞)

(上接第820页)

16(9):1333-1344.

[12]Wu PW,Li J,Kodangattil SR,et al.IL-22R,IL-10R2,and

IL-22BP binding sites are topologically juxtaposed on adja-cent and overlapping surfaces of IL-22[J].J M ol Biol,2008,382(5):1168-1183.

[13]Alam M S,M aekawa Y,Kitamura A,et al.Notch signaling

drives IL-22secretion in CD4+T cells by stimulating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107(13):5943-5948.

[14]Nograles KE,Zaba LC,Guttman-Yassky E,et al.Th17cy-tokines interleukin (IL)-17and IL-22modulate distinct in-flammatory and keratinocyte-response pathways [J].Br J Dermatol,2008,159(5):1092-1102.

[15]Kabashima R,Sugita K,Sawada Y,et al.Increased circulat-ing Th17frequencies and serum IL-22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0,[Epub ahead of print].[16]Sonnenberg GF,Nair M G,Kirn TJ,et al.Pathological versus

protective functions of IL-22in airway inflammation are regulated by IL-17A [J].J Exp M ed,2010,207(6):1293-1305.

[17]Volpe E,Touzot M ,Servant N,et al.M ultiparametric analy-sis of cytokine-driven human Th17differentiation reveals a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IL-17and IL-22production [J].Blood,2009,114(17):3610-3614.

[18]Eyerich S,Eyerich K,Cavani A,et al.IL-17and IL-22:

siblings,not twins [J].Trends Immunol,2010,31(9):354-361.

[19]Coimbra S,Oliveira H,Reis F,et al.IL-22,IL-17,IL-23,

VEGF,TNF-alpha and IL-8levels in psoriatic patient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PUVA and NBUVB therapy [J].Br J Dermatol,2010,[Epub ahead of print].

[20]Guilloteau K,Paris I,Pedretti N,et al.Skin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IL-17A,IL-22,Onco-statin M ,IL-1{alpha},and TNF-{alpha}Recapitulates Some

Features of Psoriasis [J].J Immunol,2010,[Epub ahead of print].

[21]Boniface K,Bernard FX,Garcia M ,et al.IL-22inhibits

epiderm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duces proinflammatory gene expression and migration of human keratinocytes [J].J Im-munol,2005,174(6):3695-3702.

[22]Caproni M ,Antiga E,M elani L,et al.Serum levels of IL-17

and IL-22are reduced by etanercept,but not by acitretin,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J].J Clin Immunol,2009,29(2):210-214.

[23]Sekikawa A,Fukui H,Suzuki K,et al.Involvement of the

IL-22/REG Ialpha axis in ulcerative colitis [J].Lab Invest,2010,90(3):496-505.

[24]Ren X,Hu B,Colletti LM .IL-22is involved in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hepatectomy[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10,298(1):G74-80.

[25]Simonian PL,Wehrmann F,Roark CL,et al.{gamma}{delta}

T cells protect against lung fibrosis via IL-22[J].J Exp M ed,2010,[Epub ahead of print].

[26]M a SD,Lancto CA,Enomoto S,et al.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IL-22by bovine peripheral blood gamma/delta T cells[J].Gene,2010,451(1-2):6-14.

[27]Dhiman R,Indramohan M ,Barnes PF,et al.IL-22produced

by human NK cells inhibits growth of M 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enhancing phagolysosomal fusion [J].J Immunol,2009,183(10):6639-6645.

[28]Yao S,Huang D,Chen CY,et al.Differentiation,distribution

and gammadelta T cell-driven regulation of IL-22-produc-ing T cells in tuberculosis [J].PLoS Pathog,2010,6(2):e1000789.

[29]严静,刘涛峰,张虹亚.与银屑病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研

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0,26(12):1096-1098.

(收稿日期:2010-11-19;修回日期:2011-02-25)

(编辑金晓琳李海鸥)

!!!!!!!!!!!!!!!!!!!!!!!!!!!!!!!!!!!!!!!!!!!!!!!!!!!!!!!!!!

825··

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种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一些细胞的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比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死亡 C.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起治疗、防御的作用 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参考答案】B 基因都是一样的,D正确。 学霸推荐 1.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常引起炎症;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C.细胞坏死,膜的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的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2.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 3.下列实例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B.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

C.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 D.人体内红细胞的正常死亡 4.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皱缩、染色质固缩表明细胞处于衰老状态 B.图示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D.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与细胞坏死有明显区别 5.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等会造成吸烟者肺部细胞的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属于A.生理性死亡B.正常衰亡 C.细胞坏死D.细胞凋亡 答案 1.【答案】A 【解析】细胞坏死常引起炎症反应,以清除坏死细胞;细胞癌变时,具有无限增殖能力,代谢增强,A 正确;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导致细胞受突变后的基因的控制,B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的黏着性降低,C错误;细胞癌变后,分裂增殖失控,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 2.【答案】D 3.【答案】B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重点知识点汇总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重点知识点汇总 Experiment1细胞有丝分裂 间期:有明显的细胞核,染色质分布较均均,由于染色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故细胞核的染色比细胞质深。核中可见1~3个染色较浅的呈球状的核仁 前期:细胞核膨大,染色质逐渐螺旋化为丝状的染色丝,其后染色丝进一步缩短变粗,形成一定形态和书目的染色体(这时候的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但在光镜下一般不易看清),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成对染色单体逐渐分开(但着丝粒仍未分离)全部染色体(2n=16)移向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形成赤道板。在赤道板到两面有许多纺锤丝连接细胞两极和染色体的着丝点,成为纺锤体,但不易观察到,此时染色体形态最典型 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这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已完全分开,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形成了数目相等的两组染色体(这是所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增加1倍,是由于S期内DNA含量倍增的结果) 末期:染色体移到两极并解旋为染色质,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并逐渐向边缘发展。当染色质构成核网时,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板达到两边,分裂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胞又进入间期状态。 Experiment2动物染色体的制备 原理:染色体只有在分裂期的细胞,特别是中期细胞中表现出典型形态便于观察和计数,所以必须采取特殊的技术方法,从发生有丝分裂的组织和细胞悬液中得到。最常用的途径是从骨髓细胞、血淋巴细胞和组织培养的细胞中制备。骨髓细胞数量多、分裂旺盛,不需体外培养和无菌操作,便于取材。 秋水仙素的作用: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 KCl低渗溶液:使细胞膨胀,促使中期染色体散开 固定液:有固定作用,对染色体还有一定的分散作用 Giemsa染色液:染色 结果:低倍镜下,可见到许多大笑不等被染成紫红色呈圆形的间期细胞核以及分散在它们之间的中期分裂象。小鼠染色体一般呈“U”形,染色体2n=40

病猪尸体解剖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断

病猪尸体解剖技术与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诊断 徐海军 (六安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 1外部检查 在进行尸体解剖之前,应先了解病死猪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观察其天然孔、皮肤、可视黏膜等变化,对病情有个初步诊断,以避免解剖不可解剖的尸体。猪体表病理变化和可能涉及的疾病见表1。 表1 体表器官病变及可能涉及的疾病 器官病变可能涉及的疾病 眼眼角有泪痕或眼屎流感、猪瘟 眼结膜充血、苍白、黄染慢性传染病、贫血、黄疸(附红 细胞体) 眼睑水肿、眼结膜炎猪蓝耳病、猪水肿病 口鼻鼻孔有液性渗出物流出流感、气喘病、萎缩性鼻炎鼻歪斜、颜面部变形萎缩性鼻炎 上唇吻突及鼻孔有水泡、糜烂口蹄疫、水泡病 齿龈、口角有点状出血猪瘟 唇、齿龈、颊部粘膜溃疡猪瘟 齿龈水肿猪水肿病 皮肤胸腹、四肢内侧有大小不一的出 血斑点 猪瘟、湿疹 方形、菱形或圆形红色疹块亚急性猪丹毒 耳尖、鼻端、四蹄呈紫色副伤寒(沙门氏菌病) 下腹、四肢内侧有痘疹猪痘 后肢、背部、腹部皮肤有圆形或 不规则形红斑,中央黑色 圆环病毒引起的皮炎肾病 蹄部皮肤出现水泡、糜烂、溃疡口蹄疫、水泡病 皮肤粗糙、有皮屑、背毛脱落、 皮肤潮红、甚至出血有痂皮 猪疥螨病 咽喉明显肿大咽型炭疽、链球菌病、猪肺疫 肛门肛门及尾部有粪污染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2内部检查 2.1 皮下检查 皮下检查在剥皮过程中进行。从颈、胸及腹中线切开皮肤,在剥皮的同时检查皮下有无充血、炎症、出血、淤血、水肿以及体表淋巴结的大小、颜色和病理变化。 2.2 固定、剖开腹腔将腹腔器官摘出 尸体取背卧位。一般先切断肩胛骨内侧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仅以部分皮肤与躯体相连),将四肢向外侧摊开以保持尸体仰卧位置。从剑状软骨后方沿腹壁正中线由前向后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骨后缘切开至腰椎横突。这样腹壁被切成大小相等的两楔形。将其向两侧分开,腹腔脏器即可全部露出。 剖开腹腔时应结合进行皮下检查。看皮下有无出血点、黄染等。在切开皮肤时需要检查腹股沟浅淋巴结,看有无肿大、出血等异常现象。腹腔切开后,须先检查腹腔脏器的位置和有无异物、腹腔器官浆膜是否光滑,肠壁有无粘连。 依次摘出肝、脾、胃网膜、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肠和肾脏。分离肠系膜时,要注意观察

2019-2020年中图版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

2019-2020年中图版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习题精选七十二 第1题【单选题】 2000年,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这只裸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A、细胞与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人类 B 型血友病属于伴X 隐性遗传病,因为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Ⅸ导致凝血异常。下列关于对患者进行基因治疗的设计,正确的是( ) A、逆转录病毒的核酸可直接用作载体 B、需将凝血因子Ⅸ和载体连接起来 C、必须把目的基因插入到X 染色体 D、需选择患者自身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基因治疗是指(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基因治疗是指( ) A、用专一性强的单克隆抗体消灭有基因缺陷的细胞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C、运用人工诱变,使缺陷基因突变为正常基因 D、将限制酶注入细胞,把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切除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医疗实践中,器官移植是拯救某些患者的重要方法。但是无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往往很难成活,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成活的概率较大。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其原因是( ) A、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完全不同 B、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完全相同 C、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完全不同 D、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相差很小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 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体 D、抗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人体器官的移植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移植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A、淋巴细胞

细胞分子生物学

细鳞斜颌鲴种群的遗传分化及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研究 武震M100102115水生生物学 摘要: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鲴属。俗称:沙姑子、黄片。我们将以中国各水系细鳞斜颌鲴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loop标记为线索,研究细鳞斜颌鲴种群的遗传分化及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特征,探讨相互间的遗传结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细鳞斜颌鲴资源奠定基础。 关键字:细鳞斜颌鲴,线粒体D-loop标记,微卫星标记,遗传分化, 亲缘关系, 系统进化 1.研究背景 细鳞斜颌鲴属中下层鱼类,平时喜生活于江河干支流水域,到了产卵季节,有一定的短距离洄游现象,上溯至适合条件的产卵场进行集群产卵。产后,亲鱼分散游动,离开产卵场,至秋季有一部分群体进入干流附属的湖泊或支流中进行索饵、育肥,冬季则又返回干流水深的潭穴中越冬。细鳞斜颌鲴的食性很杂,自全长2厘米以上的夏花鱼种开始,除摄食少量浮游生物外,主要是腐屑、底泥以及底生硅藻和摇蚊幼虫等底生生物。它在不同类型的水体中,均以腐殖质有机碎屑、腐泥及着生藻类为主要食物。其生长在头两年速度较快,2龄鱼的平均体重可达479克。细鳞斜颌鲴通常2冬龄性成熟,生殖季节在华中和华南地区为4―6月。成熟雌鱼的体重变化在415―1100克以上。平均每千克体重的鱼怀卵量为20万粒左右。产粘性卵,呈浅黄色。产出时卵径为0.8―1.2毫米。雄鱼在生殖季节,有珠星出现。广泛存在于东部各水系之中。故各水系之间的种群长期存在地理隔离,基因交流困难,是一个良好的进化生态学研究材料。国内对此鱼的研究也不多,且多为形态学方面的资料,研究其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有助于了解该种的资源状况,同时能够为生态学相关理论提供依据。 2.方法 2.1采样 分别采钱塘江,长江,珠江水系细鳞斜颌鲴,每条水系定5—7个点,如钱

关于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胚胎发育及形态发生组织内正常细胞群的稳定、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疾病或中毒时引起的细胞损伤、老化、肿瘤的发生进展起着重要作用[1]。自1972年Kerr提出细胞凋亡这一概念后,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成为肿瘤病因学、病理学研究热点,近几年的研究在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凋亡的生化反应机制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文章就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1、概述 早在1972年,Kerr等已发现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生化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细胞有两种死亡形式:一种是早被熟知的细胞坏死(Necrosis),另一种是细胞凋亡(Apoptosis)[3]。 1.1概念 凋亡(apoptosis)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一般表现为单个细胞的死亡,且不伴有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指的是细胞将自身裂解为许多膜小泡的一种精

确调节的细胞死亡过程,是有机体为保持自身组织稳定、调控自身细胞的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死亡,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4]。细胞凋亡参与调节机体细胞生长与更新间的平衡稳定,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和成年机体新陈代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还与多种疾病(如发育畸形、神经退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艾滋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从而使细胞凋亡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5]。 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 2.1 形态学特征 细胞凋亡时伴随着细胞膜表面、细胞质和核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首先出现细胞体缩小、胞核固缩、胞浆密度增高,继而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为多个有膜包绕的凋亡小体(apoptotis bodies)。凋亡小体几乎立即被邻近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吞噬细胞内的凋亡小体能停留数小时,可借助组织切片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6]。在凋亡发生的全过程中,细胞膜一直保持完整。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所以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同一组织中,不同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并不同步[7]。 2.2生化特征 细胞凋亡时,早期Ca2+内流引起胞质中Ca2+浓度持续升高,激活了Ca2+依赖性核酸内切酶,于180碱基对处将DNA 切断,胞质内蛋白质发生交联,产生单个核小体和穴聚核小

生物技术与安全

从基因到药 在21世纪的第一年,科学家们完成了人类基因的测序。这一成就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在探索人类基因的奥秘过程,发现一些新的药物,成为生物技术关注的热点。 2001年5月,FDA批准诺华公司开发的Gleevec上市,这是一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良药。这是依据癌细胞活动机理而设计开发的第一种抗癌新药。传统抗癌药在治疗过程中,同时会影响到正常细胞,对病人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而Gleevec仅杀灭基因变异的癌细胞。最新研究表明,Gleevec对血液癌症和肿瘤都有效,它可能成为一种广谱的抗癌新药。 治疗癌症的另外一类生物技术药是单克隆抗体。这类抗体的目标是与癌细胞有关一些特定分子。自1980年以来,单克隆抗体魔术般的效果引起众多医药公司的关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新药初步得以实现。目前,很多药厂正在开发单克隆抗体,其应用从抗癌扩展到其它疾病治疗方面,到2000年,FDA批准了9个单克隆抗体,另外60多个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在抗癌方面,单克隆抗体的作用如同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不会将癌细胞作为有害细胞而进行阻止,使癌细胞在体内繁殖,危害人体生命。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瞄准癌细胞,将癌细胞消灭或启动体内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单克隆抗体也可成为一种“聪明炸弹”,携带放射性或化学介质,选择癌细胞进行攻击。 1997年FDA批准第一个单克隆抗体Rituxin,用于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癌,199 8年另一种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上市,用于治疗乳腺癌。 Herceptin由美国基因技术公司研制,该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最早成立的生物制药公司。美国基因技术公司是全球十大生物技术公司之一,有十个基于蛋白质的生物医药产品上市,正在开发的产品有20多个,主要是癌症、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药。该公司有从业人员5000多人。人类基因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生物技术产业领域首家开发人类基因的公司。该公司首先研究探索人类基因与疾病的关系,目标是发现与疾病有关的基因,开发相关的治疗药物。该公司现有8个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其它的生物医药产品有基因治疗法、干细胞和疫苗等。随着人们对人体生物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药物发现变得更加复杂。生物技术和制药业不得不依靠更先进、复杂的工具来开发新药。历史上,Agilent一直是医药测试设备的主要生产厂,该公司与世界十大制药公司有着十分密切的商业往来。今天,Agilent也能提供新的科学仪器,用于疾病诊断和新药研究。 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2011-04-23 11:01:29)转载▼ 标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常用实用技术基本实验室技术生物学实验教育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probe),待测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征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细胞总RNA。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其他活性物质标记的,能与特定的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 固相杂交 固相杂交(solid-phase hybridization)是将变性的DNA固定于固体基质(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滤膜)上,再与探针进行杂交,故也称为膜上印迹杂交。 斑步杂交(dot hybridization) 是道先将被测的DNA或RNA变性后固定在滤膜上然后加入过量的标记好的DNA或RNA探针进行杂交。该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事先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或凝胶电永分离核酸样品,可在同一张膜上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检测;根据斑点杂并的结果,可以推算出杂交阳性的拷贝数。该法的缺点是不能鉴定所测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且特异性较差,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印迹杂交(blotting hybridization) Southern印迹杂交:凝胶电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凝胶上的DNA 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硝基纤维素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已标记的探针进行那时交反应,用放射性自显影或酶反应显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李嘉谊 药科学院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制剂)111 1103514120 摘要:医药卫生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用得最广泛、成效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据统计,目前人类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卫生方面。这是因为生物技术可以在许多方面改进医药的生产、开发新的药品资源、改善医疗手段,从而提高整个医疗水平。所以,生物技术是提高生命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另外,医药微生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保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药微生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1 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 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医疗卫生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诊断检测技术。人们对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诊断中,很重要的一点事尽早检测出感染性因子的种类,然后再针对此问题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传染病诊断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或者是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检测才能够作出判断。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新的诊断技术,在疾病防治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1.1 鉴定微生物病原体 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是免疫血清学检测中最重要的领域,目前重要的常见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病原体的单克隆抗体大多数已开发成为商品,如: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沙眼衣原体、登革热病毒、肠道病毒、T细胞病毒、流感病毒、白血病病毒、肺炎支原体、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的单克隆抗体。 上述针对病原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检出和鉴定特异性病原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美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斑点法、免疫金标记法、直接凝集法等,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最多,在临床诊断中,酶联免疫吸附法常用的是测定抗体的简介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测定抗原的双 2.1.2.3 降钙素 降钙素(CT)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目前,基因工程降钙素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已研究的表达体系有大肠杆菌、酵母菌、链霉菌等。 基因重组溶血栓药物 溶栓药中除了部分的溶栓药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产品仍靠链球菌生产和从人尿提取或从培养的人肾细胞提取外,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APSA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都已采用基因工程构建的高表达工程菌或工程细胞进行大规模生产了。 基因工程血液代用品 血液代替品是指具有携带氧和扩容功能的溶液,即除了可用于失血的补充和出血性休克的复苏外,在临床上还可用于围手术期血液稀释等。目前正在研制的血液代用品主要包括氟碳化合物、脂质体包封血红蛋白、微囊化血红蛋白和无细胞基质血红蛋白溶液。用基因重组和突变的方法将人的血红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产物具有良好的输氧能力,无明显的毒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简要技术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 苏州大学医学院 2008-01-21

实验一组织块培养法 一、目的 学习原代培养方法,从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 二、概述 组织块培养法是常用的、简便易行和成功率较高的原代培养方法。可以采用剪切法,即将组织块剪切成小块后,接种于培养瓶,组织小块贴壁24h或更长时间后,细胞就从组织四周游出。但由于在反复剪切和接种过程中对组织块的损伤,并不是每个小块都能长出细胞。用于组织块培养的培养瓶可根据不同细胞生长的需要作适当处理,如预先涂以胶原薄层,以利于上皮样细胞等的生长。(本节以新生牛主动脉平滑肌培养为例) 三、材料 (一)仪器 1.净化工作台 2.恒温水浴箱 3.冰箱(4℃、-20℃) 4.倒置相差显微镜 5.培养箱 (二)玻璃器皿 1.培养皿(Φ100mm) 2.吸管(弯头) 3.烧杯(500ml、200ml、10ml) 4.广口试剂瓶(500ml) 5.玻璃瓶(250ml、100ml) 6.培养瓶 7.废液缸 (三)塑料器皿 1.吸头 2.枪头 3.胶塞 4.EP管 (四)其他物品 1.微量加样枪 2.眼科组织剪(直尖、弯) 3.眼科组织镊(直、弯) 4.12.5cm组织镊(无钩、1×2钩) 5.25cm敷料镊(无钩) 6.止血钳(18cm直纹式、12.5cm直纹式、弯纹式) 7.解剖剪 (五)试剂 1.D-Hanks液 2.小牛血清 3.RPMI1640 4.双抗(青霉素、链霉素) 5.1N HCl

6.7.4%NaHCO 3 四、操作步骤 1.取材:打开胸腔,无菌操作下取出主动脉胸段,浸到预先配制好的含双抗(500u/ml青、 链酶素)的D-Hanks液中漂洗。 2.组织的冲洗、修剪:取出主动脉,用锋利的剪刀修剪除去周围组织,再用D-Hanks冲洗 主动脉3次,除去血块及杂组织等。 3.平滑肌组织分离:纵向剖开主动脉,撕下主动脉内层,取主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组织,无 血清RPMI1640漂洗3次。 4.剪切:将平滑肌组织用锋利的眼科剪反复剪切至剪成1mm3小块,在剪切过程中,可以适 当向组织中滴加1~2滴培养液,以保持湿润。 5.贴块:将剪切好的组织小块,用眼科镊送入培养瓶内,用弯头吸管将组织块均匀摆置, 每小块间距0.5cm左右,组织块放置好后,轻轻将培养瓶翻转,让瓶底朝上,向瓶内注入适量含10%牛血清培养液,盖好瓶盖。 6.培养:将培养瓶瓶底朝上,37℃培养箱放置2~4h,待组织小块贴附后,将培养瓶慢慢 翻转平放,静置培养。 7.换液:原代培养3~5d,需换液一次,去除漂浮的组织块和残留的血细胞。 组织块培养法也可不用翻转法,即在摆放组织块后,向培养瓶内仅加入少量培养液,以能保持组织块湿润即可,盖好瓶盖,放置37℃培养箱24h再补加培养液。 注意事项 1.取材的组织最好尽快培养。因故不能即时培养,可将组织浸泡于培养液内,放置于冰浴 或4℃冰箱中,如果组织块很大,应切成1cm3以下的小块再低温保存,但时间不能超过24h。 2.从消化道、周围有坏死组织等污染因素存在的区域取材,可用含500~1000u/ml的青、 链霉素BSS液漂洗5~10min,或用10%达克宁注射液冲洗浸泡10min再作培养。 3.组织块不易贴壁,可预先在瓶壁涂薄层血清、胎汁或鼠尾胶等。 4.原代培养的1~2d内要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细菌、霉菌的污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审 实验二消化培养法 一、目的 学习原代培养方法,从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 二、概述 此法采用消化分离法(即结合生化和化学手段把已剪切成小体积的组织进一步分散的方法),将妨碍细胞生长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等去除,使细胞分散,形成悬液,可直接进行培养。分散后细胞易于从外界吸收养分和排出代谢产物,容易生长,存活率高,可以很快得到大量活细胞,细胞在短时间内生长成片。由于各种消化试剂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要根据组织类型和培养的具体要求选择消化方法和试剂。本方法适用于培养大量组织,原代细胞产量高,但步骤繁琐,易污染。(本节以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为例) 三、材料: (一)仪器 1.净化工作台 2.离心机 3.恒温水浴箱

脊髓疾病诊断技术

脊髓疾病诊断技术 发表时间:2018-10-16T16:39:51.0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作者:王子含1 王国辉2 [导读] 可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初步诊断和当地设备条件,力求经济实用、快速准确,避免盲目检查。 1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2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脊髓疾病主要是包括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状、脊髓压迫症、脊髓血管疾病以及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脊髓疾病诊断变得愈发的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使我们对脊髓疾病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本病的诊断更为精确,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用以诊断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辅助检查种类有脊柱平片、椎管造影、脊髓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在疾病的治疗最佳时机提供有利证据,医生也要考虑患者在经过多次检查费用和患者治疗时机,尽量减轻患者和家属负担。可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初步诊断和当地设备条件,力求经济实用、快速准确,避免盲目检查。 关键词:脊髓疾病;诊断;ct Abstract:spinal diseases mainly include myelitis,spinal cord cavity symptoms,spinal cord compression,spinal vascular disease and motor neuron disease.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spinal cord disease is increasing,and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cord disea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maging technology,we have made a new step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pinal cord disease.The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is more accurate and the level of treatment is increasing.The types of auxiliary examinations available for clinicians to diagnose spinal and spinal diseases include spinal plain film,spinal angiography,spinal angiography,isotope scanning,computed tomography,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o provide favorable evidence for the best tim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the doctor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patient and the family member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the patient and the family as well as the time of the examination and the tim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linical data,initial diagnosis and local equipment conditions,we should strive to be economical,practical,fast and accurate,and avoid blind inspection. Key words:spinal cord disease;diagnosis;CT 随着脊髓疾病发生率的增加,脊髓疾病的诊断愈发的受到重视。 1.脊髓CT扫描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M更精确、更准确地反映了椎管及内容物的相互关系,尽管在显示髓内改变、椎间盘和韧带方面有欠缺,但在无MRI检查条件下无疑是可靠的方法。特别是第三代以后的CT机对脊髓和脊柱病变的显示十分清晰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诊断水平。脊髓和脊柱疾病的CT检查一般做横断面扫描,在疑有脊椎疾病时可做静脉造影剂增强。当疑有脊髓或椎管内病变时,需做椎管造影后CT,常用水溶性非离子型造影剂如安米呱克、衣索显等。CT脊髓造影的优点在于能够在轴位片上同时观察到椎管和脊髓的形状,而且也可描述骨髓等的情况,这点连MRI也无法比拟。脊髓CT扫描对脊髓病变的诊断有以下优点:无创伤性,定位准确;检查迅速;分辨率高。在许多情况下可极好地区分脊髓组织与病变,可有效区分脊脚软组织和骨结构,提高了对脊髓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可用于评估脊髓疾病治疗后改替情况。对于脊翻造影和X线平片难以清晰显示的上颈椎病变,脊髓CT可清楚显现椎间关节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确定病变所在。在显示黄韧带有无肥厚、钙化,有无脊髓压迫均可作出准确的诊断,而对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硬膜内、外的病变,则须作脊髓CT增强扫描检查。CT 可显示脊柱椎体、椎管、椎间盘等结构,诊断脊柱先天畸形、椎管狭窄、脊柱裂、脊椎骨髓炎、椎间盘病变、脊柱肿瘤、外伤和慢性炎症病变等。造影后,可清晰地显示脊髓、神经根鞘和蛛网膜下腔,诊断椎管内病变,如脊髓内肿瘤、脊髓空洞症、蛛网膜炎性粘连、髓外硬膜内外肿瘤等。亦可做椎管测量早期诊断椎管狭窄症,显示黄韧带钙化、肥大和有无脊髓压迫等。 2.脊柱平片 位于椎管内的脊髓、脊膜以及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和往来于脊髓与脊膜的血管等与脊椎骨有密切邻接关系,因此,脊椎骨的各种病变可直接压迫椎管内的神经组织或损及血管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症状,而椎管内组织发生病变时亦可累及脊柱骨。脊柱平片检查简单易行,无论对脊椎骨或椎管内病变诊断均有帮助,特别对脊柱病变。脊椎平片是对脊柱进行X线照片检查。用于诊断脊柱上的病变。进入X线检查室,拍片观察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有无发育异常、骨质破坏、骨折、脱位、变形或骨质增生、椎弓根的形态及弓根间距有无变化,椎间孔有无扩大、椎间隙有无狭窄、椎板及棘突有无破裂或脊柱裂、脊椎横突有无破坏、椎旁有无软组织阴影。正位片表现为椎弓根距离增大;侧位片显示椎管前后径增宽。其增大的范围和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椎体和附件的骨质改变。椎体的变形或破坏最易出现于它的后缘。呈弧形向前凹陷;附件的改变最常见于椎弓根和椎板,亦可延及其它结构,表现为椎弓根变形、变薄甚至消失,椎板的吸收腐蚀等;椎间孔的改变。表现为椎间孔的扩大或破坏,是神经根肿瘤常见征象。 3.MRI技术 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MR〕是医学检查的一种方法,也是医学影像学的一场革命,生物体组织能被电磁波谱中的短波成分如X线等穿透,但能阻挡中波成分如紫外线、红外线及长波。自80年代初MRI应用于临床以来,对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后颅凹病变,尤其是脊髓疾病的诊断方面,比CT更胜一筹.成为临床首选方法之一。常规脊髓的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异,X线片可以充分显示脊柱骨性改变和钙化灶,CT可更细致观察脊椎的骨性改变以及相关的软组织变化,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脊髓造影借造影剂的衬托可间接识别脊髓的改变,但这些检查均对脊髓本身的改变的显现不够理想,MRI则可弥补这些检查的不足,是其最大的优点。 结论 综上所述,脊髓疾病诊断技术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合适影像检查,为患者临床治疗选取合理、对症、有效检查,今早确诊疾病,并进行周期性和预防性治疗。 参考文献: [1]金新蒙,刘杰,吕枫,等.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9(2):114-117.

细胞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版

, 内膜系统的膜结构破裂后自己重新封闭起来的小囊泡(主要 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是异质性的集合体, 形态、大小及功能常因生物种类和细胞类型不同而异。据微体内含有的酶的不同可分为过氧化物酶体、糖酵解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 叠的多肽链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能够加速正确折叠的进行或提供折叠发生所需要的微环境。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 DNA在核小体连接处断裂成核小体片 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即染色体末端DNA 序列的多个重复,其作用是保护和稳定染色 RNA 依赖性DNA 聚合酶,为一种核糖核蛋白酶,是合成端粒必需的酶。在双线期中,交叉数目逐渐减少,在着丝粒两侧的交叉向两端移动.这个现象称为 成染色体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互相紧靠,进而缠绕在一起,基质开始附着到染色丝上,成为一条短而粗的染色体。据染色体被拉向两极所受到的力的不同,后期可分为后期A 和后期B,此时的染色体 启动DNA复制的关键因子,是真核细胞DNA M期促进因子。

能够促使染色体凝集,使细胞由G2期进入M 物质多肽的形式合成,其N末端含有作为通过膜时之信号的氨基酸序列。引导前体多肽 是指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能力的细胞,能摄取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加工将成短肽段,呈递给T细胞。 ,从中 于高等真核细胞中,是内层核被膜下纤维蛋白片层,纤维纵横排列整齐呈纤维网络状。 成串排列在一起,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 DNA和组蛋白构成,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在一定时期的特种细胞的细胞核内, 它由不表达的DNA序列组成, 分裂过程中,核仁出现周期性变化。一般在分裂前期逐渐消失,其纤丝和颗粒成分散失于核质之中;在分裂末期又重新出现。核仁的形成常与特定染色体的一定区域密切相关。 色体片段, 通过次缢痕与染色体主要部分相连。 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 是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时, 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形似灯刷。 由核内有丝分裂产生的多股染色单体平行排列而成。

禽病诊断技术

家禽疫病多呈群发性,因此要想达到预防、控制、消灭禽类疾病这一目的,首要前提是对禽病作出迅速、及时、正确的诊断,没有诊断就没有措施,而错误的诊断必然导致治疗的错误,因此,诊断在禽病的防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家禽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有;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技术等。 一、病情调查 同熟悉情况的饲养员详细询问病史、饲养管理和治疗情况,查阅有关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资料、记录和档案,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饲料情况调查,用药情况调查等。 1、发病时间调查 询问家禽何时生病、病了几天,如果发病突然,病程短急,可能是急性传染病或中毒病,如果发病时间较长则可能是慢性病。 2、发病数量 病禽数量少或零星发病,则可能是慢性病或普通病,病禽数量多或同时发病,可能是传染病或中毒性疾病。 3、生产性能 对肉禽只了解其生长速度,增重情况及均匀度,对产蛋鸡应观察产蛋率,蛋重,蛋壳质量,蛋壳颜色等。 4、发病日龄 禽群发病日龄不同,可提示不同疾病的发生 (1)各种年龄的家禽同时或相继发生同一疾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可提示新城疫、禽流感、鸭瘟及中毒病。 (2)1月龄内雏禽大批发病死亡,可能是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法氏囊炎,肾传支等,如果伴有严重呼吸道症状可能是传支,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禽流感等。 (3)若雏鸭大批死亡,多为鸭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感染,成年鸭大批发病多为鸭瘟,流感,禽霍乱或鸭传染性浆膜炎等。 (4)若雏鹅大批发病,多为小鹅瘟,球虫病,副粘病毒感染,成鹅大批发病,多为大肠杆菌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流感或霍乱等。 5、饲养管理情况 ??了解病禽发病前后采食,饮水情况,禽舍内通风及卫生状况等是否良好。 6、用药情况 若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或迅速停止死亡,可提示细菌性疾病,若用抗生素药无作用,可能是病毒性疾病或中毒性疾病或代谢病。 7、流行病学调查 对可疑是传染性疾病的,除进行一般调查外,还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现有症状,既往病史,疫情调查,平时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等。 8、饲料情况调查 对可疑营养缺乏的禽群要对饲料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饲料中能量,粗蛋白,钙,磷等情况,

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与疾病 一、基本要求 (一)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生物学意义 (二)掌握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三)熟悉细胞凋亡的过程及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差别 (四)熟悉细胞凋亡的主要变化 (五)熟悉细胞凋亡的调控 (六)了解细胞凋亡与常见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关系 (七)了解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二、知识点纲要 一、基本概念 (一)细胞凋亡的定义: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也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二)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 1.凋亡信号转导 2.凋亡基因激活 3.细胞凋亡的执行 4.凋亡细胞的清除 (三)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胞膜空泡化,细胞固缩,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 2.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DNA“梯”状条带,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caspases(凋亡蛋白酶)激活。 (四)细胞凋亡的调控 1.细胞凋亡相关因素 细胞凋亡相关因素分诱导性因素和抑制性因素两大类 (1) 诱导性因素:激素和生长因子失衡,理化因素,免疫性因素,微生物等 (2) 抑制性因素: 某些激素(ACTH、睾丸酮)或细胞因子(IL-2,神经生长因子等) 的去除,某些二价金属阳离子如:Zn2+,药物如: 苯巴比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病毒如:EB病毒,牛痘病毒CrmA等及中性氨基酸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2. 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 (1)特点:凋亡信号转导系统是连接凋亡诱导因素与核DNA片段化断裂及细胞结构蛋白降解的中间环节。这个系统的特点是:①多样性;②偶联性;③同一性;④)多途性。 (2)研究较多的信号转导系统有:①胞内Ca2+信号系统;②cAMP/ PKA信号系统;③) Fas蛋白/Fas配体信号系统;④神经酰胺信号系统;⑤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信号系统;⑥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系统。 (五)凋亡相关基因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多达数十种,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抑制凋亡基因(EIB、I AP、Bcl-2),促进凋亡基因(Fas、Bax、ICE、P53),双向调控基因(c-myc、Bcl-x)。 1. Bcl-2 是抑制凋亡的基因。 2.Fas Fas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 3.p53 野生型P53基因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当该基因发生突变后反而可抑制细胞凋亡。 4. c-myc,Bcl-x c-myc是一种癌基因,它能诱导细胞增殖,也能诱导细胞凋亡,具有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考题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考题 Chapter 3 Protein Structure & Function 1. The 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structures of proteins. N972010028 黄琴淑 (1) 一级结构 (primary structure) :蛋白质的序列称之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 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 : 一级结构上的胺基酸间可交互作用,利用醯胺键上的C=O键与胺基形成氢键。这样形成的简单又有规则的结构,称之为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蛋白质有α螺旋 (helix)与 beta 折曲平面 (pleated sheet); 两种主要 而且规则的二级结构,由这些简单的结构又可组合成一些独立折叠的单元,称之为模组(motif)。 (3) 三级结构 (tertiary structure)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由一条多月生(polypeptide)链组成,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模组。 (4) 四级结构 (quatern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由一条多月生(polypeptide)链组成,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模组。一个含有多个次单元蛋白质中,每个次单元都是一个三级结构,次单元间可能有疏水性作用,盐桥等交互作用而形成四级结构,所以含有多个次单元的蛋白质才有四级结构 (quaternary structure)。 第壹题参考资料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将蛋白质中胺基酸顺序视为整体构造,是一种用有机化学词语来描述分子的完全方法。自很多不同蛋白质的顺序分析中可以看出,每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结构,而顺序排列即是该种系的特性。在少数的情形中,特殊的器官或组织也具有特定结构的蛋白质,更进一步的,蛋白质可以如细胞分裂一般很正确地被复制出相同顺序的蛋白质。我们可以参考牛的胰岛素(Bovine insulin);更正确地说,是参考proinsulin。Proinsulin为生物活性贺尔蒙的先质(precursor),藉着正常牛的胰脏岛状细胞仔,细地做成的一种特定构造。牛的胰岛素和其他哺乳类的胰岛素几乎是相同的,通常只有一个胺基酸不同,即A链中第8,9或10位置胺基酸的改变。这些相似性使得这方面的研究迅速扩展,虽然在不同种类中,胺基

精选2019-2020年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中

精选2019-2020年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人类 B 型血友病属于伴X 隐性遗传病,因为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Ⅸ导致凝血异常。下列关于对患者进行基因治疗的设计,正确的是( ) A、逆转录病毒的核酸可直接用作载体 B、需将凝血因子Ⅸ和载体连接起来 C、必须把目的基因插入到X 染色体 D、需选择患者自身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 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体 D、抗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医学上常用器官移植来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而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很多问题。分析以下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组细胞中具有46个DNA分子②图中③阶段的细胞源于②中的①③图中各器官之间的细胞所含的信使RNA不相同④若出现图中的研究结果则证明了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保险方式,“脐带血储存”引起了国人的关注。用该业务的广告语来说,这是孩子的“生命银行”。以脐带血作为“生命银行”,是利用脐带血中的( ) A、生长因子 B、营养物质 C、遗传基因 D、干细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