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电容器

教学目的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物理意义;影响平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掌握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记住平板电容器电容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授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叠加定理内容与应用条件。

2、导入新课: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它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电子技术中,利用它可起到滤波、耦合、隔直、调谐、旁路和选频等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电容器和电容

1、电容器:

(1)、电容器:指在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是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又称电介质)所构成。

(2)、电容器最基本的特性:能够存储电荷。

(3)、用途:具有“隔直通交”的特点,在电子技术中,常用于滤波、移相、旁路、信号调谐等;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可用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4)、主要技术参数:电容量、允许误差、额定电压。

(5)、工作原理: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便有电压U,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使得A板带有正电荷,B板带有等量的负电荷.电荷的移动直到两极板间的电压与电源电动势成骑虎相等时为止.这样在两个极板间的介质中建立了电场,电容器储存了一定量的电荷和电场能量.

2、电容

(1)、电容量是衡量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简称电容,通常也用符号C表示。

(2)、含义:电容器任一极板所储存的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压的比值叫电容量,简称电容。用字母C表示。

(3)、电容定义式为:C?Q U

式中 Q——一个极板上的电荷量,单位是库[仑],符号为C;

U——两极板间的电压,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C——电容,单位是法[拉],符号为F。

(4)、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

(5)、单位换算:法拉,简称法,通常用符号“F”表示。

当电容器两端所加的电压为1V时,若在任一极板上储存1C的电荷量,则该电容器的电容量就是1F。

实际应用常用的是较小的单位有微法(μF)和皮法(pF): 1μF=10F 1pF=10F

二、平行板电容器

1、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理论与实验证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极板的距离与反比,并跟板间插入的电介质有关。

2、平行板电容器电容计算的数学表达式为

ε——某种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单位是法[拉]每米,符号为F/m;

S——极板的有效面积,单位是平方米,符号为㎡;

d——两极板间的距离,单位是米,符号为m;

C——电容,单位是法[拉],符号为F。-6-12 C??S 式中

3、注意:

(1)、对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而言,它的电容是一个确定值,其大小仅与电容器的极板面积大小、相对位置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有关;与两极板间电压的大小、极板所带电荷量多少无关。

(2)、不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真空中的介电常数用ε0表示,实验证明:

=8.85×10-12F/m 其它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叫做某种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用表示则(3)、并不是只有电容器才有电容,实际上任何两个导体之间都存在着电容。

【例1】将一个电容为6.8μF的电容器接到电动势为1000V的直流电源上,充电结束后,求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

-6解:根据电容定义式C=Q/U 则

Q=CU=6.8×10×1000=0.0068(C)

课堂练习:有一真空电容器其电容是8.2μF,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一倍后,其间充满云母介质,求云母电容器的电容.

解:真空电容器的电容C00S

(1) 云母电容器的电容C00S

(2) d2d

(2)除以(1)得到C0

Ⅲ、本课小结

1、电容器的定义与基本特性

2、电容的概念与定义公式

3、平行板电容器公式与应用.

Ⅳ、课余作业:

课本P69小练习1、2、3、4.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质课件 电工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电容器 教学目的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物理意义;影响平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掌握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记住平板电容器电容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授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叠加定理内容与应用条件。 2、导入新课: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它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电子技术中,利用它可起到滤波、耦合、隔直、调谐、旁路和选频等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电容器和电容 1、电容器: (1)、电容器:指在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是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又称电介质)所构成。 (2)、电容器最基本的特性:能够存储电荷。 (3)、用途:具有“隔直通交”的特点,在电子技术中,常用于滤波、移相、旁路、信号调谐等;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可用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4)、主要技术参数:电容量、允许误差、额定电压。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课件.docx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也是全书的一个重点,电容元件是电子元件中的基础元件,在第四章我们已经分析过电容的基本性能和在直流范围内的应用,本节课既是电容在应用范围上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学习RLC串联电路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确立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纯电容电路及电容的容抗 (2)掌握:纯电容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数值、相位关系 (3)了解:隔直电容和旁路电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 纯电容电路中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和数值关系,以及电容元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这些知识是今后学习电动机、变压器、电子技术的'基础,特别是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通信设备中应用更广泛,故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纯电容电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学生理论知识的欠缺,使其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所以将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2、重难点的处理和突破 通过任务引导使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通过仿真实验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任务引导式教学法: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任务引导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 仿真演示:增加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利用率。 (五)、学法指导 中职学生对于抽象地理论知识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从中职学生认知规律来看:教学中应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任务仿真分析结论应用 让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做看想议练自主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掌握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仅将本节课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3分钟) 复习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数值、相位关系。复习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同时这些知识也是学习新课的基础。 提问学生,教师指正总结,并用多媒体显示内容 (二)确定任务(2分钟) 任务:研究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目标:定性得出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拓展:纯电容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数值关系 (三)任务实施(30分钟) a、引入任务(教师演示) 通过演示说明电容具有隔直通交的特点去掉电容证明电容对于交流电具有阻碍作用

电工基础知识讲座

电工基础知识讲座第一章电力生产概况 概况

我们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是有许多种,例如常见的机械能、热能、光能、水能、化学能等等,根据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得知,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并且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例如,发电厂和电网就是一个多种能量相互转换的系统。在火电厂的锅炉中燃烧着的煤炭通过化学反应,使水获得热能变成高压蒸汽(高温高压),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将它所具有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又将机械能转换成了电能。 而水力发电站则是将具有一定势能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水轮机再带动发电机转动,最后将机械能转换成了电能。 电能再经过升压站、降压站和输电线等设备送到用户,又转换成各种形式的能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各种生产活动服务。例如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电灯可以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电炉可以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等等。 下面我们就围绕“电”的概念,从几个方面的课件展开,一起学习关于电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 第二章电工常用名词、定义及符号 §2―1电路的概念 一、电路 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它是由电源、负载(负荷)、连接导线和开关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二、三相交流电路 在磁场中放置三个匝数相同彼此在空间相距120°的线圈。当转子由原动机带

动,并以匀速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则每相绕组依次被磁力线切割,就会在三个线圈中分别产生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的正弦交流电动势eА、eв、eс,三者在相位上彼此相差120°,再用导线和负载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三相交流电路。 §2―2 常用名词、定义及符号 一、电压 在电场中两点间的电位差就叫做电压。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 在需要测量很低的电压时,是用毫伏(mV)或者微伏(uV)做单位;在需要测量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电工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 电工基础知识、维修电工基础知识。 (1)电阻率---又叫电阻系数或叫比电阻。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以字母ρ表示,单位为欧姆*毫米平方/米。在数值上等于用那种物质做的长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温度20C时的电阻值,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低。则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率的增加与原来的电阻电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单位为1/C。 2、电阻的温度系数----表示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率的增加量与原来的电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单位为1/C。 3、电导----物体传导电流的本领叫做电导。在直流电路里,电导的数值就是电阻值的倒数,以字母ɡ表示,单位为欧姆。 4、电导率----又叫电导系数,也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大小在数值上是电阻率的倒数,以字母γ表示,单位为米/欧姆*毫米平方。

5、电动势----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或者简称电势。用字母E表示,单位为伏特。 6、自感----当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由这电流所产生的穿过回路本身磁通也发生变化,因此在回路中也将感应电动势,这现象称为自感现象,这种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7、互感----如果有两只线圈互相靠近,则其中第一只线圈中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有一部分与第二只线圈相环链。当第一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其与第二只线圈环链的磁通也发生变化,在第二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叫做互感现象。 8、电感----自感与互感的统称。 9、感抗----交流电流过具有电感的电路时,电感有阻碍交流电流过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做感抗,以Lx表示,Lx=2πfL. 10、容抗----交流电流过具有电容的电路时,电容有阻碍交流电流过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做容抗,以Cx表示,Cx=1/12πfc。 11、脉动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而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脉动电流。 12、振幅----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出现的最大值叫振幅。 13、平均值----交变电流的`平均值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流过电路的总电荷与该段时间的比值。正弦量的平均值通常指正半周内的平均值,它与振幅值的关系:平均值=0.637*振幅值。 14、有效值----在两个相同的电阻器件中,分别通过直流电和交流电,如果经过同一时间,它们发出的热量相等,那么就把此直流电

统计基础知识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 )(2012年1月)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2011年10月)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列标题 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 D ) (2011年1月) 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 4.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 ) (2011年1月)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平行分组 C.交叉分组 D.复杂分组 5.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2010年10)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6.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2010年1)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D )(2010年1)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8.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 (2009年10)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并列分组 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2009年1月)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2008年10月) A.480 B.420 C.450 D.460 11.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 D ) (2011年1月)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大,两头小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