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写结合请以单元整合的视角关照

读写结合请以单元整合的视角关照

作文教学

65

2016·

12

读写结合,请以单元整合的视角关照

张小军

苏教版教材单元中的课文,主题基本相同,每篇文本按照不同的特点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只关注一篇的陋习,尝试以单元整体性的视角把握教材文本,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如苏教版五上第六单元中,编者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后设置了“撰写读后感”的练习,但教师应该联系本单元每一篇课文,对这一练习进行统筹安排、

整合处理,从而为读后感的指导奠定基础。一、强化指导,在体悟中习得写作方法

在开启第一篇《天火之谜》一文的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大量可以成为读后感素材的资料:《为科学献身》《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推荐阅读了爱因斯坦、爱迪生、沈括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引领学生从这些众多的故事和文本中提炼出人物的共性品质,即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将所有的阅读材料也相应列分为两类,

为学生读后感的创作积累了必需的素材资源,为评论科学家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有了充足的素材,但教师意识到学生对读后感创作中夹叙夹议的方法,

往往不会起承转合。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评点的范例,如()的精神让每个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才让人类走向了光辉的文明。类似于这样的典型句式,不仅可以在文本素材中起到串联、过渡的作用,同时也旗帜鲜明地点出了自己在读后感中的观点,为之后结合事例的深入阐释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与学生共同整理出读后感创作的一般性提纲:简述主要内容、紧扣核心点表述感受、呈现其他事例强化观点、总结渲染。如此一来,学生对读后感的创作纲举目张,在对文本细读揣摩和相应资料的拓展应用上,为读后感一气呵成的创作奠定基础。

二、由扶到放,在尝试中巩固写作方法

而到了第二篇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学时,教师则采用了由扶到放的策略引领学生完成读后感的创作。首先,教师紧扣最后一段中抒发的主旨进行引导:读后感要对材料进行适度补充,你还想到哪些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学生在纷纷回

忆、寻找中发现,本单元中的《诺贝尔》一文中,讲述了诺贝尔在实验室化为乌有、亲人严重伤亡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研究炸药,这是多么顽强的意志啊!借此素材用在读后感的创作上,又是何等适切。学生还在此基础上交流了很多其他类型的人物和故事,

这不仅丰富了读后感使用的素材资源,同时也从多维的视角关注了文本,

强化了对文本的解读效果。其次,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向学生自身引导:与这些人相比,

你在面对困难时是什么表现?通过这样的问题引领,教师旨在让学生意识到读后感的创作并非全部用伟人的事例,结合自己的表现,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应该是读后感创作的一种思路和重要策略。

最后,教师出示了三篇读后感的范文,了解作者由他人到自己的写作方法,并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专门进行联系自我的片段练习。

三、自由练笔,在自主中运用写作方法

有前两篇课文教学作基础,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时,教师对读后感的创作就可以采用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方式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安心地做起“甩手掌柜”,而是要对学生的创作思路和要点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提醒。

首先,教师引领学生对读后感的创作进行必要的构思,

说说自己写作的基本思路,并列出一个简洁的提纲。学生发现这篇课文的读后感与其他两篇读后感的创作在很多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很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只要稍加整改就完全可以运用到这篇课文的读后感的创作中来。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篇课文中对“雨滴”一段的描写,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作者在运用反面事例进行论证的方法。同样,在读后感的创作中,我们也应该尝试着结合自己的实践表现和一些典型的反面事例,来夯实自己的观点,从而丰富读后感创作的方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单元整合理念中,每一篇课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价值,但对相同目标的教学,又体现着循

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知层级。教师只有从单元教学的每一步入手,让每个教学细节都朝着单元目标迈进,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吴堡小学(22524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