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

西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二语文选修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主备:

审批:

班级:姓名:

时间:2010年3月18日

一、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掌握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2、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境中景、理、情。

教学重、难点:诗境中景、理、情。

学法指津:1、从意象入手,品味意境2、借助联想和想象3、炼字传神,一字而境界全出

二、课前预习:

◆阅读“赏析指导”弄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含义。

1、置身诗境

古典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欣赏时,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意象再现。

审美想象的过程有三种方法

(1)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什么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

(2)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未经历过的境界,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3)对于某些想象奇特的作品,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描绘的奇幻的世界。

2、缘景明情

(1)篇幅短小,意象常见的诗歌,欣赏时只需将意象连缀起来,就可以在一个简约、明净的画面中,体会的作者的诗思。

(2)意象跳跃性大,要根据诗中的关键点,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3)某些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全靠结尾出的以景言情之句,方显出其言有尽而意无穷,应揣摩,感悟其中蕴含的诗情。

3、方法指导

1、为什么要从意象入手?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

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2、什么是意境?

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中国诗歌、绘画、书法、戏曲都讲究意境。如何能体会意境?置身诗境,联想想象,缘景明情。试着将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细心体会,领会文字细微处的精神。

3、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

诗不象散文那样直说,以含蓄蕴藉见长,诗有空白,需读者自己去相象和填补,这就必须发挥联想和相象,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感受,沿着文字通道,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从而体会诗句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联想的渠道有“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当读《长恨歌》时,为贵妃的命运唏嘘,为爱情的挫折惋惜;当读《湘夫人》时,为湘君的望眼欲穿,如痴若狂而心动神摇,流连扼腕,和诗句共震,与诗人共鸣,是因为读者在头脑中联想和想像了当时的背景和现实的情景,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自己融了进去而不自知。就象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在梨香院墙角上听《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如果在读诗的过程中,能进行联想和相象,调动个人感受和体验,把文字作为媒介和通道,还原诗人所处之境,体会诗人所抒之情,再假以各种方法,如改写、仿写、续写等,玩味把玩诗句的妙处,鉴赏水平、审美能力、会逐步提高,审美体验会逐步丰富。

三、学习与欣赏过程

“赏析示例”部分:春江花月夜

(一)预习

①从下列词语的形旁上推断词的意思,从音旁上推断词的读音。

滟滟芳甸霰皎皎浦砧拂碣纤尘不胜

②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

张若虚,(约660-约720),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答案:初唐、“以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二)整体感知

(1)结合我们前面的总结归纳,你认为这首诗包含了那些内容?

讨论并明确:自然美景、宇宙意识、望月怀人、思念家乡。

(2)诗人在表情达意时运用的意象有哪些?中心意象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讨论并明确:明月、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中心意象是明月。月亮,结构上起线索作用,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3)诗人安排内容的顺序是什么?

讨论并明确:月升起——高悬——西斜——落下,以时间为顺序。

(4)请划分层次,为每一层设计标题,并作说明。

举例:月下之景、月下之思、月下之情。

春江月景、人生哲思、相思愁情。

说明:第一部分为开头八句,依题目描写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第二部分为接下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为余下二十句,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的离愁别绪。

(5)教师引导:

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

(三)精读赏析

1、春江月景

自由诵读第一部分,并思考: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写景的顺序是什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一种意境?请展开联想于想象,用散文笔法来再现这种情景。

讨论并明确:这一部分紧扣题目,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纯净、美妙、神奇、壮丽,画面清丽、色泽柔和。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勾画了一种优美恬静的意境。

2.人生哲思

自由诵读第二部分思考

(1)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由天上的明月想到了什么?

讨论并明确:静穆的月,引发了诗人一连串诗意的哲理性问题,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是终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是如流水匆匆而逝,这明月就始终永恒地注视着一切,静默不语,它在期待何人呢?

(2)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该诗:"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

总是轻盈。”你认为诗中有憧憬吗?如果有,诗人在憧憬什么?你认为诗中有悲伤吗?请谈谈个人看法。

学生发表个人看法,教师引导:这是诗人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层面的探索。这一点,古人也已有之,但多是感慨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

课件投示:

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陶渊明:“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但是张若虚却看到了古人未曾看到的一面:尽管每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整个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久长的。如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江月,和这阔大浩瀚的宇宙得以共存,得以永恒!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诗体现了难得的时间意识和宇宙意识。这,不正是一种憧憬吗!同时可以看出,诗人的人生态度不是颓废绝望的,而是追求、热爱,是积极向上的。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带给诗人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与欢愉,是青春少年洋溢着丰满的具有活力的热情和想象的清新歌唱!

当然,作为生命的个体,"多情"的诗人毕竟仍然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情,于是不免又慨叹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可见,诗人既看到人生与宇宙的共存永恒,也看到了时光的无情。但诗人只是一声短短的喟叹,因而其情感又是哀而不伤的。

(3)第二部分在整篇诗歌中有何作用?

过渡作用,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融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对人生的思索上,并从白云孤飘的眼前景中引发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3、相思愁情

教师引导:这静谧的春江花月之夜,本该是月圆人也圆的时候,但是,或许人生总是充满缺憾,总是甘少苦多、乐短愁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晴圆缺",而且,欢乐时光总是容易逝去,愁苦悲痛长长留恨心间。于是诗人自然又由对宇宙人生的深远哲思,回想到世间最普遍、最动人,也是最难排解的相思愁情!

(1)师生共同简单归纳层次:

第17-20句:两地之思

第21-28句:思妇怀远

第29-未尾:游子思归

(2)学生自由选择某一层次或一两处佳句,自主赏析其艺术特色。

赏析技巧指导:诗人写诗最讲究炼字炼句,你认为这一部分,哪些词最为传神,请作分析。

师举一例作启发:

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四)探究学习

你认为春江月景、人生哲思、相思愁情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启发:

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面对江天美景,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五)美读感悟

通过反复诵读,你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写得好?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在诗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上联想和想象进行解读,每人只谈一例。师生共同进行点评,从景美、理美和情美三方面去评论。

(六)写作借鉴

你认为这首诗在创作上运用了哪些方法,对自己以后的写作有何借鉴?

教师启发:从情、景、理水乳交融,虚实结合、炼字炼句、修辞手法等方面谈,

(七)牛刀小试

1、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欣赏歌词。自己也试着为这首曲子填词。(作词:王健)

江楼上独凭栏

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一江春水缓缓流

四野悄无人

唯有淡淡细来薄雾轻烟

看月上东山

天宇云开雾散云开雾散

光辉照山川

千点万点千点万点

洒在江面恰似银鳞闪闪

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

春江花月夜

怎不叫人流连

2、请以《仰望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字数不限。

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

(一)预习

(1)加点字注音,根据偏旁部首推测字的意思。

喧栖隐岩扉寂寥嵩山轩冕作揖耆槎

头鳊

(2)文学常识天空

孟浩然(689~740) 代诗人,本名,字。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以写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以隐士终身。他是个的人,不乐于。他的性格和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他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和以及。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

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孟诗, ,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参考答案:唐代浩浩然孟襄阳田园山水孟山人盛唐困顿失意洁身自好趋承逢迎耿介不随清白高尚山水田园隐居的逸兴

王维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

(3)我最喜欢的诗句

1、我喜欢的理由:

2、我喜欢的理由:

(二)难点置疑

1、说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这些景物可以分成

之景和

之景。

答案:边月夜山中

2、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前两联诗句描写的场景,概括画面的特点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答案:景时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使用语言要优美,多用动词形容词;画面是由景物组成的,景物的整体特征就是画面的特征,但不是景物简单地拼贴,需要概括归纳(动态、静态,色调冷暖等);综合前面画面的特点、他人的表现、诗人的形象等。

⑵分析后两联所描绘的画面的特点,根据作者对两种生活态度体味诗人情感。

答案:句中主要景物分析其特点,与前一幅画面进行比较;诗人对后者采取了冷静闲望的态度,结合诗句体会诗人对前者又流露出的情态;最后结合诗人的生平与本诗的写作背景体味诗人情感。

3、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营造的环境。

答案:经出来了,如同白玉盘,悬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山上的树木原来是朦朦胧胧的,好像被雾气所笼罩,而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却显出明丽青翠的颜色。我欣赏着这无边的月光树色,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当年庞德公所居住过的地方。

4、孟诗不事雕饰,即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这首七古就体现了这些特点,请从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首联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颔联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颈联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尾联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5、唐人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说:“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简要概述这首七古怎样体现了这些特点。

参考答案示例:这首诗,格调疏淡,从黄昏闻钟、渔梁晚渡到月开烟树、夜归鹿门,次第写来,如话家常,诗人新鲜的感受,隐者洒脱的形象,也都随之托出。用韵也很新颖:前四句连用四个平声韵,句句相押,这在古诗中实属罕见;后四句以“鹿门”引起,紧接前句的尾词,是为“顶针法”,并自然转换成仄声韵,音节显得条畅而浏亮。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6、请运用缘景明情的思路(绘景——析景——摹形——溯情)分析鉴赏《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落黄昏时分,诗人满脸疲劳地把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里原野辽阔,天地相连,远处的天空比近处地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映在水心,和舟中人的距离显得很近,有种亲切感。面对如此清新自然的夜景,孑然一身的诗人脸上漾起一丝喜悦,心头感到一点慰藉。但这样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夜景同样也会激起诗人心头的千愁万绪: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所以在短暂的喜悦之后,诗人眉头渐锁,孤独失意无奈到天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异地的惆怅忧郁之情。

(三)推荐书目:

①《山水诗人:孟浩然》(陈文道)②《仕与隐》(王得保)③《中国文学知道点》(余秋雨徐亮)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任务性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偏旁部首推测字的意思。

轧露鸾珮一泓东南坼戎马涕泗鲲鹏垆边天

姥瀛洲

向天横剡溪渌水谢公屐暝殷岩泉水澹澹訇然

霓裳

悸动长嗟

2、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701-762),字,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

和秦、汉、魏以来的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诗人,有

“”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三)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定。

2、介绍诗歌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3、预习诵读,注意体会感情。

(四)整体感知

思考: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此前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

明确:写梦游是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前写入梦缘由,后写梦醒后的感慨。

(五)重点赏析

1、分析“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1)思考:既然题目是“梦游天姥”,为何开篇从“瀛洲”谈起?

明确:“瀛洲”是东海三神山之一,把天姥山与神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现了天姥山的神奇色彩,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因为“云霞明灭”的天姥山与“烟涛微茫”的瀛洲同样神秘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山的“或可睹”就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2)提问:天姥山除带有神秘色彩外,还有什么特点,是怎么体现的?

明确:高大、巍峨。先用天相比,又用以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的名山赤城、天台相比。

(3)提问:这一部分使用什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明确:比较、衬托的写作手法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分析“我欲因之梦吴越……送我至剡溪”

(1)提问:“一夜飞度”表现了什么?

明确:急切兴奋之情。

(2)提问:“照”、“送”写出什么?

明确: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3、分析“谢公宿处今尚在……身登青云梯。”

(1)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明确: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2)提问:这几句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明确:空间转移,时间推移,景象发生变化,有声有色地进入梦境。

4、分析“半壁见海日……水澹澹兮生烟”

(1)提问:“见海日”、“闻天鸡”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

明确:高峻。

(2)提问:“千岩万转”、“迷花倚石”又表现了什么?

明确:诗人忘情山水之态可掬。

5、分析“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

(1)提问:四个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2)思考讨论: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6、分析“忽魂悸以魄动……使我不得开心颜!”

(1)提问:正当梦入高潮时,诗人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这几句写了什么?

明确:梦幻破灭后的失意。

(2)提问:洞天之游的神奇对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梦幻破灭后的失望,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3)提问: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明确:世事虚幻无常,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4)提问:“且放”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明确:绝不与恶势力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显露出诗人逃避现实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的消极遁世的思想。

(5)提问:“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明确:蔑视权贵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虽然诗人也流露了一定的消极感伤的情绪,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六)总结归纳:

1、讨论: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1)大胆的夸张。(2)奇特的想象。

2、推荐书目

①长篇小说《李白》作者: 王慧清 ②《在西域读李白》 作者:夏立君

③《李白诗歌的内心世界管窥》 光明日报 ④《李白人格浅谈》 作者:茹晨 ⑤《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散文》2003年12期

⑥《永远的李白》 作者:刘雪枫 《人民日报》 2002年2月5日第12版 ⑦《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李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2月26日第七版

登 岳 阳 楼

(一)导入新课

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

①屈 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③许 棠:“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④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⑤杜 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⑥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⑦诗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你记住了几副写岳阳楼的名联?

①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②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③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④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⑤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

(二)回顾作者及作品

1、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2、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3、 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三)诵读并默写这首诗

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深沉缓慢。

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四)赏析诗歌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首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颔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曹操咏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体现了一种“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联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宋代刘辰翁语)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颈联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从宽阔转到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到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诗的前后相互衬托,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

(2)试分析颈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在尾联中,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种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诗的意境从狭窄转到宽阔,由个人的悲苦转而想到国家的衰颓。由此可见,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五)探究总结全诗

1.主旨意境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2.艺术技巧

①意境博大深远,风格沉雄悲壮 ②全诗对比强烈,对仗工整 ③用词精当,含意深刻。

(六)课后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①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②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菩 萨 蛮

(一)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二)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3.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三)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此处答案有待商榷)。

(四)诗句赏析

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这两句意思:人人都说江南好,确实如此,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小结: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2、“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这两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 小结:这两句写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须:必定。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小结: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五)总结

1、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2、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陈廷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六)拓展

1、英文翻译(感受意境)

EverybodysaysKiangnanisanalluringlandTravelersshouldonlystaYtilltheyareinageadva nced.

Thespringwaterisbluerthanuncloudedsky.

InthepointedbargelisteningtotherainIlie.

Bythestovethetavernmaidlikemoonlightglows.

Herlily-whitearmsarelikepilesofsnow.

Donotgethomebeforeyougetold.Ifyoudo ,yourheartwillgetstonecold.

2、阅读五首韦庄的《菩萨蛮》:

(一)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四)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五)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3、欣赏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导学案

第二单元习作二 《看图画,写一写》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PPT出示小学生参加“拔河、老鹰抓小鸡、春游、打乒乓球”等活动的精彩图片。) 2.大家都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我想,曾经参加过类似活动的同学,或者是看见别人开展过这些活动的同学,对这种场面一定很熟悉吧。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请一起擦亮眼睛仔细观察,一起来—— 3.(PPT出示课文习作插图)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还可以利用读古诗《村居》进行情景引入。)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适当运用动作、语言等描写,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二)过程与方法 1.按一定的观察顺序仔细观察图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讨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适当运用动作、语言等描写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写完习作后,还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读一读,互相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兴趣。初步培养勇于个性表达的学习态度。 三、明确习作要求 1.问题引领: 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学习提示: (1)自由读习作要求。 (2)抓住关键词语,归纳写作步骤。 3.梳理小结: 仔细看——想一想——写清楚——评一评——再修改 四、指导看图 出示图画: 1.问题引领: (1)写之前,先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些什么话? 2.学习指导: (1)初步看图,整体说内容:你觉得画面上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谁能试着用“什么时候,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画面的内容,让我们来比比谁的小嘴最棒。 (2)细致观察局部并想象情景: ①天空中有哪些风筝?想象一下,还会有些什么样子的风筝,会是哪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 3、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 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 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b、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照片、图画以及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自然中的发现、体验,结合文中描写谈谈自己贴近自然的感受。 2、自学导航、方法链接: a、朗读诗歌,练习把诗歌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b、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及时做上标记。 c、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d、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读自悟,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e、领悟作者对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揣摩诗歌的写作方法。 3、阅读闯关、自我检测 A、听写词语: 自我评价:(五☆为最高等级)订正: B、字音辨析。 翠竹()沃野()浩瀚()胸襟()明媚() C、理解词语。(方法小贴士:联系上下文理解) 温馨:明媚: 饱览:浩瀚: 胸襟:沃野: [预习反馈] 1、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组员互评。(等第:) 2、互评预习闯关自测部分,评定等第。(等第:) 3、每组派同学上黑板板书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并讲解。 [合作探究] 1、初读诗歌,讨论交流:这首现代诗可分为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为什么诗歌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 3、诗歌中的“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和乐趣? 4、本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我和---- 过一天》写作指导精品导学案

习作《我和- 过一天》写作指导 导语: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是《我和- 过一天》。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本次习作是一篇想象作文,选择神话或者童话中的某一个你喜欢的人物,发挥想象。假如你有机会和这个人物过上一天,你们会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事?下面是马老师为你收集整理的习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有的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哪吒、葫芦娃、有的机智聪明、惩恶扬善,如神笔马良、有的美丽纯洁、温柔善,如白雪公主、你了解他们吗?喜欢他们吗?你还喜欢哪些人物呢?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再写下来。写完后,听听同学的意见,认真修改,最后写清楚。 【写作目标】 1、了解童话人物,立足人物特点,展开想象。(重点) 2、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难点) 【写作要求】 我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有的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哪吒、葫芦娃;有的机智聪明、惩恶扬善,如神笔马良;有的美丽纯洁,如嫦娥、白雪公主。你了解他们吗?喜欢他们吗?你还喜欢哪些人物呢? 1.你最喜欢的童话或神话人物,他有什么特点呢? 2.想一想,他一般会做些什么呢? 3.如果你有机会和你最喜欢的童话人物过一天,你想要和他一起做些什么呢? 4.同桌互说互评,尝试口头习作 (1)要求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互相评议,要一起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人物性格。 【写作思路】 这是一篇童话创作的习作,我们该怎样去写呢? 发挥想象,在选材上多下功夫。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抓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写出人物特点。 1、发挥想象,在选材上多下功夫。这次习作应该怎样选材呢?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必修5文档第二单元写作导学案

训练目标 1.运用动人的语言描写亲情,捕捉丰富的细节表现亲情。2.理解何谓文章的充实,并掌握让文章内容充实起来的方法。 亲情到底是什么? 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亲情是一种深度,亲情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我说,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它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 何谓充实? 孟子说:“充实谓之美。”充实,是指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材料丰富”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血肉丰满。写记叙文,要求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要求论据丰富而典型;写说明文,要求资料丰富。“形象丰满”指能够在叙事类作文中塑造出具体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做到既能绘声绘形,又能传神,使人物形象有独特的性格、丰富的精神世界,能真实自然地站立起来。 文本借鉴

的担忧还是应验了。 日头渐渐高了,毒辣辣地审视世间百态。 半瞎又是称瓜又是找零,忙得一身汗。丑儿看父亲泛着盐渍的黄衬衫贴在背上,衬出根根骨头,像极了干瘪的茄子。(6)丑儿看到驴子瞪着自己,滚圆的驴眼里自己扭曲了。 买瓜的人愈来愈多,驴子烦躁不堪。日头越来越烈。 丑儿终于走向父亲:“爹,我来找零吧!”半瞎愣.了一下,那瞎了的像蒙上灰的劣质珠宝的右眼却泛.起了光。(7) 果然今天快多了,没到一点就剩俩瓜了。这时一个汉子赶过来,说他包圆了,买个汴塘瓜不易,又去驴车找,果然又抱出个大西瓜。半瞎突然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搂.着说此瓜不卖。汉子无奈地走了。(8) 半瞎坐下,用力掐开瓜递给丑儿说:“多好的瓜,留着咱爷俩吃!”丑儿眼湿了,他知道父亲今天是真 高兴。 日头突然温情起来。 小城里,大街上,驴车边,依偎着的父子,还有那驴,啃着瓜。丑儿不再感觉丢人,不再感觉父亲令人生厌;半瞎不再担忧儿子不接受自己,转而觉得心里满满的。(9) 驴子又开心地唱起了戏,天上太阳幸福地洒下温暖的光。(10)(6)“像极了干瘪的茄子”运用比喻刻画了父亲的外在特点。 (7)“楞”“泛”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喜悦心情。 (8)“夺”“搂”等动作描写,为下文描写父亲对儿子“爱”的表达做了有力的铺垫。 (9)心理描写,“忧”和“爱”在此完美地统一,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0)从全文看,驴子既是本文的线索,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名师评语这个幸福满满的父子卖瓜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你看,卖瓜前,父子从同忧到同去;卖瓜时,先是父忙子闲,买瓜妇人的一席话让儿子震颤;然后父忙子帮,爱意洋溢;最后父留瓜慰子,其乐融融!淡淡的忧与浓浓的爱,在作者高妙、老到的文笔中尽情展现。 文章构思颇具匠心,叙事跌宕起伏,细节意蕴丰厚,内容充实丰富,情感真挚深沉。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撰写演讲稿》导学案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撰写演讲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什么是演讲稿,掌握演讲稿的一般结构及特点。 2.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各种方法增强感染力。 3.能根据命题写作简短的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教学重点】 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各种方法增强感染力。 【教学难点】 能根据命题写作简短的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自主梳理】 一、什么是演讲稿? 二、演讲稿的分类有哪些? 三、演讲稿有哪些特点? 四、演讲稿的结构是什么?

【课堂导学】 一、拟写提纲 1. 摘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关键句,并且探究:从全文来看,四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从(二)(三)两部分来看,它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练笔1:以《我的梦想》为题撰写演讲稿,你打算怎样来安排演讲稿的结构?又将提炼哪些语句来标志你的观点和思路呢?请仿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结构,写出你的提纲。 二、运用技巧写开头 练笔2:假如你回到小学母校,给六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以“我的梦想”为题发表演讲,请你仿照王选用“从现场氛围入手,拉近与听众距离”的方法写开头。

三、学习演讲稿语言 练笔3:下面是一个同学以“我的梦想”为题写的一个演讲词片段,请你帮他修改,让语言更生动,更富感染力。 原稿:梦想很小,却总能实现。一个人一定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能有前进的方向。不管最终是否能成功,拥有梦想就已经是一种荣耀。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

四、撰写整篇演讲稿 练笔4:从下面的四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尝试着撰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600字。 ◆疫情之下,中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让爱永驻心中 ◆书香,伴我成长 ◆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

词语盘点 学习目标: 1、学会读写“读读写写”里的35个词语和3个成语。 2、学会认识、理解“读读记记”里的15个词语与1个成语并掌握其用法。 学习重难点:1、重点:识记词语 2、难点:掌握词语用法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读一读第三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2、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的词语,他们一定会丰富我们每个同学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二、自学体验: 1、把词语读准确。 2、用笔画出你最爱读错或写错的词语。 3、在小字本上写写这些词语。 4、想想你还喜欢哪些词语,并写一写?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就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代表全班交流易记错的词语及认记词语的好方法。 四、归纳提升 1、老师提出对词语盘点里的词语的识记要求。 2、学生读记词语。 3、老师巡回指导纠错。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看拼音,写汉字。 jǔ jué suō yī lián pég zhān mào xiè méi yòu zh ì pēi tāi ( ) ( ) ( ) ( ) ( ) ( ) ( ) chī mí xiū kuì tiān fù bì bǎng huò huàn qū zhú pò hài ( ) ( ) ( ) ( ) ( ) ( )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心所()()()自如绞尽()()()动()动 六、反思总结: 学习目标: 1、能够流利清楚地讲述童年的故事,并有序的写出童年的趣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按要求习作,能根据图画表达主要内容。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2框 网上交友新时空导学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友的意识;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强化规则意识。 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网络进行交友,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慎重对待网上交友。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区别。 【重点难点】 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 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假如有一天,你的心情不好,很烦躁,又找不到人倾诉,通常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老师:大家的方法很多,其中我们很多学生都提到了找网友倾诉,今天我们就谈谈关于网络交友的问题。导入新课——网上交友新时空。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3.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4.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5.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6.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在网络中交往 探究一:教材P55上面探究与分享 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 答案提示:因为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吴凡;一个是网络上的吴凡。虚拟世界中的吴凡更加开放活泼,网友众多。 探究二:教材P55下面探究与分享 (1)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 (2)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网上的交往可以当真吗? 答案提示:(1)网络并不一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因为网络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人与人之间有时就像戴着面具一样,它不能满足我们真实的情感需要。 (2)原因很多,可能有不愿与吴凡进一步交往了,也可能网友出了什么事情,或者网友换号了;等等。 (3)不可以当真,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我们尽可能不要当真。 知识模块二慎重结交网友 探究三:教材P56上面探究与分享 (1)你会把自己的照片放到网上吗?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导学案

城关镇中心学校五年级英语导学案 课题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课 时 第1课时备课人Miss Li 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本课四会单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season 2、熟练运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学过一些气候词,能听懂,部分学生会读、认。 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本课四会单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season 2、熟练运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3、能够简单描述各个季节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重点: 1、能初步掌握四会单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season 2.掌握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难点:区分和识记四个季节的单词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学法 指导 创设情境、对话教学 基本 环节 学案导案 导学试着听了并跟读了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A Let’s learn(P15)自我感觉(bad good super)。 1.我会读的新单词(会读的打√):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season 读并理解句子(横线上写上中文意思。)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3.我能用新学的单词卡片完成小组活动(group work)。 Warm up(热身) 出示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本课四会单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season 2、熟练运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3、能够简单描述各个季节的特征。 介绍学习目标 自学1.1.Listen and write the numbers. 2.Read and match(P15) 3.我能借助中文把今天所学的单词补充完整,还能 大声地读出来。 播放课件或录音,让学生先视 听后跟读。教师点拨;词量较 多,注意单词的拼读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导学案答案

初中作文导学案答案 【篇一:作文导学案】 第二次作文指导 有话慢慢说 ——走进描写家族 编写人李秋芬审核人年级班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掌握描写的多种方法。 2、学会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把作文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所学课文和优秀习作,揣摩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总结描写技巧。 2、创设情境,在快乐的游戏中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学会运用描写作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敢于挑战等成功品质。学习重点:形象地认识多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学习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安排恰当的描写。 学习方法:观察——分析——表达 一、预习导引 1、整理你所知道的描写方法。 2、摘抄几处精彩的描写片段,尝试赏析。 3、您认为描写和叙述有什么区别? 二、自主学习以下精彩片段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妙处?请尝试赏析,并在赏析中尝试总结一些写作点子。 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结启示: 仿写:捉蝴蝶 3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洗一洗就精神了!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芦花荡》门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问:“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说:“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看?”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哈?? 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那个捣蛋鬼脚一跺:“我说你这个小丫头,别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了,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了?” “我,??没看见。”李兴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小结启示: 仿写:把“妈妈表扬了我”变为生动的语言描写。 4、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 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芦花荡》 5、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小结启示: 仿写一段挨打后的心理活动

2018-2019版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人教全国通用版讲义:第二单元+诗的灵性世界+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训练目标 1.直面挫折,增强信心。2.明确描写的含义,掌握描写的方法。3.认识到描写的重要作用,学会使用描写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中写道:“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如果把龙当作是整篇记叙文的话,那么这点睛之笔就是描写。 描写的分类: (1)从描写的对象分,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2)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3)从描写的手法分,有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状态,使人物栩栩如生。 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范文整理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学习重点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习难点 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时间预设口算训练 17÷1009.2÷107.13÷101÷1000.43÷10 2×100.28×10006.12×100.479×10017.6×1000 一、温故知新: 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用手比划一下长方形学具的周长,再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 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学具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知识问题化 自主阅读课本第16页的内容,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

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先独立思考,然后在2. 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温馨提示:重点在4人小组内交流比较这些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你还有什么发现,你知道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都有哪些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集体交流展示小结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数格子、移补法个、拼凑法……等方法进行比较。 尝试练习 课本17页第1题 四、当堂检测 课本17页第2题 课本17页第3题 五、拓展延伸 课本17页第4题 ①学生用学具拼一拼。 ②再说一说各图形可以分割成哪些图形? 收获

反思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地毯上的图形的面积 主备人:裴xx审核人: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目标 .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学习重点 在操作过程让学生体会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 时间预设口算训练 8×100.6×1003.71×104.5×10000.92×100 ÷120.87-0.4914.17÷1009.2÷107.13÷10 一、激趣导入 我要说班里每位同学都是优秀的设计师!因为大家都在设计着自己美好的将来,所以在很用功的学习。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使自己美好的设计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同行——一位地毯图案设计师,设计的图案。 二、自主探究

作文《他...了》导学案、作业)

第四单元习作他了 【学习目标】 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 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重难点】 能抓住人物特点写活人物,如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操作实践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听读学习→教师讲解→个人实践→过关检测 【课前预习】 1、表示内心活动的词语有:、、、。 2、事情的六要素是、、、、、。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 4、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出示课文中示例: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3)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这种他很快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这些句子抓住人物的、、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了人物的。 5、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 (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 (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 6、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有了这样的表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

最新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My day导学案(全单元)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6个单元、2个复习单元。每个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复习单元为6页。A、B两部分主要教学单词和对话。通过各种形式教学生字和单词,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C部分作为扩展内容主要通过填色、画图、填充问卷以及手工制作等形式复习并适当扩展所学语言,通过听力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学生以有一定的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已基本养成。但由于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两极分化较严重,口语能力较差。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加强口语、阅读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2.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语。 4.能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5.能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6.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和录音材料。 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的英语歌曲,能诵读已学过的英语歌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四会句型、单词。 ②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③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2.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五、主要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重现组排降低难度。 六、教学进度表安排 单元课时周次 第一单元 6课时 1-2周 第二单元 6课时 3-4周 第三单元 6课时 5-6周 复习1 3课时 7周 第四单元 6课时 8-9周 第五单元 6课时 10-11周 第六单元 6课时 12-13周 复习2 3课时 14-15周 总复习 16-17周 共计 42课时 18周 Unit 1 My day Language systems: 1.Lexis:有关描述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语言. 2.Grammar: 有关询问别人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句型如:When do you …? 和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的提问和回答。 3.function:学会描述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语言.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导学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岑巩县凯本小学五年级英语导学案设计 年级五单元第二单主备 龙三姐教师熊福俊元人 课型新课课题Unit 2 My week (第一课时) 授课授课授课 教师班级时间 1、能听懂问句: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 we have on Mondays? 并 学习能作出正确回答。 2、四会单词,周一至周五,并能熟练运用。 目标 3、完成相关练习。 4、学习歌曲“ My days of the week ”。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 ’s learn 部分的五个四会单词: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巧记单词,并重点结合所给句型灵活运用这几个单词。 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正确拼写从星期一至星期五这五个英语单词。理解和使 用各科目的名称来表述课程安排。理解汉语中“上课”这一动作的正确表述 方法, We have。 知识 链接 导学过程

环节学 案 播放前几册学生用 书中与本单 元内容有关的Let ’s chant 、 课前预习Let ’s sing 、Let ’s do部分的录 音,学生听音,有节 奏地吟唱,并 做出相应动作。 (1)如选择四 年级上册复习一 中有关星期的歌谣, 让学生温故知 新,以减轻教与学的 难度。 (2)教师使用 四年级下册第二 复习旧知单元中的句型: “It ’s 8 o’clock. It ’s time for Chinese.”引出句 型: We have Chinese, English on Mondays. 导案 教师播放 Start 部分的歌谣 Let ’s chant ,学生感知星期一至星期五的表述。 结合课程表,进行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 下: A:Hello, B. What time is it? B:Hello, A. It ’s 8:20. It ’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出示本节 ( 1)让学生理解一些新开课的 名称或较难掌握的名称,如教师结合 Let ’s start 的图片课的核心 science, moral education, social 和情景,提问:“What classes do you 内容让学 studies 。再让学生看图中七个小矮like? ”引导学生复习有关课程的词 生独立思 人的帽子,上面有星期名称的缩写,汇。 考 让同学们猜一猜每个名称的全称是

人教部编版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导学案

语文园地四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学习时间:5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二、自学体验: 想:1.先想一想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想到了什么;再想想自己遇到、听到或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事情。

2.想想这些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把自我保护的方法要说清楚。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学会生存”的方法。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学会生存”的方法,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3.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四、归纳提升: 1.小组讨论:要把“学会生存”的方法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六、反思总结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精品导学案设计新人教版1

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八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已有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的顺序”的写作训练很有针对性,利于学生读写结合。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基本说明方法,也能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一内容的难度不大。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注意让学生把握顺序,认知事物,探究规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2.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并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序。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 在说明事物(事理)的时候,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就是说明顺序的问题。不管是写何种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言之有序”的问题。研究说明文的顺序,同样要注意“言之有序”。可以这样说,“言之有序”的要求,对于写作说明文来说,尤其显得重要。不管是解说事物,还是阐释事理,倘若文字条理不清,杂乱无章,很难想象能把事物解说清楚、把事理阐释明白。 二、写作指导 活动一:阅读写作指导材料第1段,并思考: 问题:说明文写作中,对说明顺序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合理的说明顺序要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并且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活动二:阅读写作指导材料第2段,并思考: 问题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照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单元教学计划授课时间至内容教学目标包括思想、知识、能力、情感 1、会写“洛、榆、畔、帐”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5、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教材分析包括新旧知识、联系、重点德育渗透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

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 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包括学情预测、教学法设计、评价方法及课时划分通过上学期的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我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师生之间有一定的默契,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较统一,学习风气也较浓。只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学习比较懒散。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我要学的氛。《古诗词三首》--------------------3课时《梅花魂》-------------------------3课时《桂花雨》--------------------------2课时《小桥流水人家》------------------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4课时《回顾、拓展二》----------------1课时课时教学设计班级: 授课日期: 月日总第课时课题 5、古诗词三首课型新授具体内容《泊船瓜洲》第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学案:第四单元 4 系列写作案(四)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系列写作案(四)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写作目标】 1.区分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掌握议论文里记叙的写作方法。

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以后,就得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去论证它。这就有一个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问题。“论”,是讲道理;“述”,就是记叙,是摆事实。在论证过程中,要善于把“论”和“述”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一、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不同 1.议论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议论文的记叙是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服务的,强调概括性,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显事实中与论点相关联的规律、本质。 2.记叙文中的记叙 在记叙文中,记叙是基础。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用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如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记叙文强调形象性,要求记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二、议论文中记叙事例的特点 1.定向取舍 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记叙的事例做定向限制,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实。 2.高度概括 根据论证的需要,对涉及的事实,叙写时要高度概括。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只保留与论证观点有着密切关系的部分。 3.事例典型 事例要典型,有代表性,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性,这样,事例精练集中,就能起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的作用,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说理效果。而有的同学举身边发生的不太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因为典型性不强,削弱了表现力。 4.事例归类 记叙的事例要归类。事例不是多多益善,只要能达到论证的目的就行。有的同学一口气举了四五个事例,而且这四五个事例基本属于同一类型,这样论证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事例比较多,就要善于选择,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分析归类,同一类型的留下一个典型的即可,其他的大可删去。这样易于集中笔墨从不同方面来论证,使内容更紧凑,论述更深更透。有同学在写作《创造奇迹的品格》一文时,举了著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事例,然后又举了一位年轻护士坚持自己主张终于成功劝说主治医生的事例,第三件是美国总统林肯的事例。文章主体部分由这三个事例构成。从时间上看,林肯应在马克·吐温的前边;从国别看,两个事例都是美国的;从叙述看,叙述过多,而分析论证不够,所以举例不太成功,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最好是古今中外分门别类,有选择性地举一些事例。这样涉及范围广,可信度更大,说服力也会更强。 三、议论文中记叙的具体方法 议论文写作中对记叙材料的处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记叙的事例要与论点一致 对于议论文来说,材料是用来论证观点的,所以我们要依据观点去选取材料。记叙的事例要与论点一致,为论点服务,所以要保持材料和观点的一致性。如《谈骨气》一文,作者为了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列举了纵贯古今的三个事例:南宋文天祥被俘宁死不肯变节求荣;古代一个穷人宁愿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民主战士闻一多为了正义的事业宁可倒下也不屈服。这三则材料就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方面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我们有些同学在写作中对材料不加选择,盲目认为只要是名人事例,就有代表性,就有说服力。如有同学在论证“勤奋才能成才”这个观点时,竟举了爱迪生发明灯泡经过8 000多次实验才成功的例子。 2.对记叙的事例要辨别“真伪”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导学案

自学1.1;Listen and write the numbers; 2;Read and match《P15】 3;我能借助中文把今天所学的单词补充完整, 还能大声地读出来。 季节春夏秋冬s s s f w 播放课件或录音,让学生先 视听后跟读。教师点拨;词量 较多,注意单词的拼读 互学Work in pairs: A: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 B: ; 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B: ; 1、布置任务。让小组长安排 组内成员任务并交流,负责 检查或交换批改。 ;做游戏操练新单词,抢拼 单词,拼读时小组成员可提 供帮助。 互评Read the phrases in pairs;《二人小组大声读出 下列短语,并用以下句型练习说话。】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season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1\利用单词卡片,学生开火车 认读,了解学生自学单词情 况。 2\句型检查,从而了解学生存 在的问题何在。 答疑正音、纠正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问、点拨、归纳、评价。 展示1;我会拼读或背诵这些单词。 季节春夏秋冬 2;Draw a tree and talk about the seasons; 3;Read and write on workbook 《P14】 对出错单词及时纠正小组或 同桌用卡片相互提问 测学生自由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对本课知识综合运用的检测。 板书设计 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A Let’ learn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pring summer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