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史铁生合欢树赏析

史铁生合欢树赏析

史铁生合欢树赏析
史铁生合欢树赏析

合欢树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全篇为写母亲,却从“我”入笔,颇为冷静,不动声色。但是却已经为后文奠定了结构与情感的基调。结构上,以年岁为序,以作文情况为暗线,情感上,透露出了平淡独白式的舒缓与冷静。)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母亲的存在是以“那个时候”引出,记忆中的母亲所有的印象只用了三个字“还年轻”。没有其他的肖像描写,高度的概括。但是言下情谊,却不是一个从未关注过母亲苍老的子女所能够表达与体会的。年轻,是生命轨迹上写满了活力与阳光的一刻,然而当我想起母亲的年轻之时,却是在她已经失去年轻,失去生命的时候。记忆中的母亲,在那个时候,最让人心动的,就是她“那个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急”字写出了母亲的生气与个性)“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希望激励儿子希望激励儿子,提醒儿子不要骄傲,这是母亲的记忆,母亲记忆中觉得快乐的时光。)我听得扫兴,(为什么兴从何来作文获奖。为何扫母亲以自己的辉煌来给他暗示。没有及时的鼓励。认为母亲的底气似乎有不足。)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一种情绪的传达,没有评价,只有质问。)她就解释。(具体的解释就没有用文字写下,因为我觉得这些是没有必要的。)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活的细节,在特定的环境中就具有特有的意义。母亲的很明确的用意与自己并不清晰的期待错位,情绪也就产生了。)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 1.突然话题一转,突破了刚才尴尬气恼的状态,肯定了母亲的聪明与好看。与前面的文字若有若无,若即若离。产生了巨大的张力。“可是”中透露出我的承认是如此无奈,然而无奈之中却体现了母亲聪明与好看的印象在我记忆中的刻骨铭心。2.倘若把

《诗经》中的“兴”借用于此,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兴”。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熹。比如: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之中,起兴在前。而此处,后言他物以呼应所咏之词也。比如此处,先写母亲年轻时候对待我作文考试的态度,后写“母亲做一条蓝第白花的裙子。”

看似荡开一笔,实则藕断丝连,起运相连。

此处我之谓“反兴”。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冷静,改变命运的事件,却用客观陈述的方式交代了,字字血泪,落地惊心。可以参看作者的散文《秋天的怀念》。)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我对自己的关注,对于自己命运的把握与思考,母亲呢)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的辛劳不着一字,但是从母亲的不在年轻,从母亲的白发中,我们可以联想许多。)医院已经明确表示,(已经、

明确,加强肯定的语气。其实表示作者内心对此的坚信与绝望,在走入绝境的时候,作者开始放弃医治,尝试寻找另一条道路。)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很客观,“目前”)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却、还,到处,三个动词,无不在说明母亲的坚韧,在这看似低效的努力后面,是母亲对儿子恢复健康的希望,是一位母亲最质朴关爱,是一种近乎“傻”了的、让人不可理解的伟大的母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倒”、“总”、“希奇古怪”等字写出了我的惊讶,写出了我的不理解,写出了我对于母亲行为的排斥,以一种近乎观赏的态度,看待母亲为我做的一切。连续的短句、丰富的标点,都流露着作者陈述时候的乐趣与兴致昂然。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观看。弱者以第三之眼看待自己的伤痛,看待这一伤痛带给别人的折磨,这是怎样的心态啊!)“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又是一次母子之间的对话,两个人的心态赫然显现。当我关注的生命的价值与母亲对我的关注错位时,隔膜就产生了。)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然而”二字,写得让人心头发麻,下面是怎样决情的文字呢而“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失望”,真是让人伤心欲决的文字。)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第一次涉及“生命”)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我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与母亲的反应比较,为什么会如此母亲的内疚与担心)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关注时间副词)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哀莫大于心死。)“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为什么母亲没有成为作家呢不年轻的时候母亲在忙什么呢)”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

提醒我说。(也是提醒自己。与其说是说服儿子、安慰儿子,不如说是母亲说服自己、安慰自己。)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置之死敌而后生。母亲的希望产生了。然而……)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简单的对比,我的新生与母亲的离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我的成就与母亲的呼应。我生命中的点滴,都折射出了母亲的身影。)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其实我觉得我容易么我是怎样看待我走上文学写作这条道路的)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因为这和我心中的关注有错位的。)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一种反兴。寄托无限的思绪。)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为什么不想回家作者的家在哪里呢真正能够让作者的灵魂得到滋润的地方,是在哪里呢我们看看作者潜意识下的行为。作者在逃避着的,却又是永远割舍不下的家到底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逃避呢连续的逃避此地,然而一次一次的试图回归此地。)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活,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

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984年11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