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垃圾分类工作交流发言-

垃圾分类工作交流发言-

拉高标杆先行先试

在精准分类精细实施中助推美丽浙江建设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美丽浙江的具体举措,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始终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有力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13年启动试点、2014年逐步推开,特别是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以来,我们拉高标杆、先行先试,多措并举、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路子。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11个街道100个社区20余万户居民、覆盖率达80.1%,居民知晓率达85%以上,今年生活垃圾减量率达8.8%,初步实现了环境改善、群众得益的双赢。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强引导、造氛围,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生活垃圾分类,群众是第一道关。始终抓牢人这个关键,从思想到行为,一点点引导、一步步推进。一是“六个进入”广宣传,让垃圾分类意识立起来。坚持宣传在前、引导在前,采取巡回宣讲、入户指导等10余种形式,通过社区内外结合、专项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小区、进楼道、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进街巷,每年开展活动500余场次、发放资料超10万份、受众3万余人次,达到了随处可见、随机可学、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二是“四大先锋”做示范,让垃圾分类氛围浓起来。注重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机关党员干部、家庭妇女、团员青年、中小学生“四大群体”为切入点,根据群体的各自特点分别制订方案、设置载体,有针对性地开

展“绿色先锋”“信义主妇”“青春绿领”“金色少年”四大行动,有力示范和带动了周边群众。三是“三支队伍”来督导,让垃圾分类习惯树起来。着眼让垃圾分类落地生根、蔚然成风,分片分区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培训员、志愿者三支队伍,让他们帮助我们去引导、去督导,比如丹顶鹤社区推行“全员参与、人人都当志愿者”,目前全区志愿者超过3000人,初步实现“家家都做、人人都会”,垃圾分类正成为**人的新习惯、新家风、新风气。

二、抓基础、建体系,变“粗放推进”为“精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社区是基础。始终从实际出发,重心下沉、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一是典型引路,解决“怎么让群众知道分类”的问题。坚持以示范小区、示范单位、示范家庭来带路,实行“邻里+帮带”,推进居干包片、定人包户、党员示范,其中东海花园社区推行“社区干部包片、四色积分兑换、楼道点赞评比”,通过抓好每一个楼道来带动整个小区;实行“学校+社会”,通过课堂教育、“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形成联动推进之势;实行“科普+体验”,建立宁波首个科普馆、按照“六个一”要求构建模拟厨房,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知道如何分类。二是建好体系,解决“怎么方便群众分类”的问题。从群众生活习惯入手,在“投放”上,新建改建社区垃圾房近百座,改造垃圾桶点位6500余个,探索社区、商业街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在“收运”上,配备城区垃圾收运车辆100余辆,每天安排13辆专用车收运厨余垃圾130余吨;在“处理”上,投入4.8亿元建设垃圾分类转运站、

循环资源处置中心等项目,开发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网络平台,通过“我要换糖”“玻璃回家”“积分制”等方式,在社区与物业无缝衔接、线上与线下一起联动中提高实效。三是创新模式,解决“怎么让群众精准分类”的问题。建立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收运标

准,推进投运规范化,推广“投口朝外、成列排放、桶盖合严、桶身整洁、对号收运、地面清爽”24字诀,实行新收运小区分类达标后单独收运;推进垃圾无害化,把每月21日固定为有害垃圾收集日,解决好混收、混运的问题;推进分类市场化,引进专业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前端工作,在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和商品房小区建立试点,从源头上做到精准投放、精准分类。

三、优机制、强激励,变“点上盆景”为“面上风景”。坚持试点先行、面上联动,以点上带面上、变盆景为风景。一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区里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率先设立区垃圾分类办和管理中心,明确区、街道、社区三级责任清单,并把垃圾分类纳入物业信用评级范围。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规程、物资管理、运收规范等制度,严格实行“日巡查、周覆盖、月通报”,做到建章立制与过程管理相统一。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有钱办事,设立财政专项经费,建成并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