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第15卷第3期

2009年9月

地质力学学报JOURNA L OF GE OMECHANICS V ol 115N o 13Sep.2009 文章编号:100626616(2009)0320289207收稿日期:2009203229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N o 12005C B422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 140672143)。

作者简介:崔敏(19812),男,博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 2mail :cuimin800@1631com

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

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崔 敏1,2,汤良杰1,2,王鹏昊1,2,郭彤楼3,路兴斌4

(1.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 2.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3.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分公司,成都 610041;

4.德州学院中专部,山东德州 253023)

摘 要:在野外地质调查、平衡剖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采用岩石

声发射法对雪峰隆起西南缘的最大古应力进行了恢复,并探讨了古应力大小与油气

成藏破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经历了5期不同强度的重要构造变革运

动。在早古生代末期和印支期构造运动较弱,声发射法的测量表明古应力值分别为

1313MPa 和24MPa ,对应于麻江古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构造运动次数较多或者古

应力值较大的时期,主要对应于麻江古油藏储集层的发育期和油藏大规模破坏期。晚古生代末期构造活动次数较少,但恢复地古应力值较大,为9216MPa ;燕山期和

喜马拉雅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恢复地古应力值为2313~7414MPa 。

关键词:声发射;古应力;麻江古油藏;石油地质;雪峰隆起

中图分类号:P542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构造应力的大小控制了地质体的变形和演化过程,同时也是油气运移、聚集和破坏的主

要外部因素和动力[1]。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各种方法探讨了不同地区的古应力特征及其对

油气成藏的影响。丁原辰和邵兆刚[2,3]提出利用声发射的广义抹不净效应,测定岩石所经历

的各主要构造运动期次的最大主应力值,探索三维古构造应力场恢复的新方法。陈志德等

[4]利用声发射法、位错密度法和岩石力学参数等多种方法识别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内四个应力

释放区,预测了裂缝储集层勘探靶区。曾联波等[5]通过声发射和构造变形分析,结合磁组构

分析定量恢复了库车坳陷自中生代以来不同构造期次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并对构造应力场的

油气运聚效应进行了探讨。张明利等[6]利用声发射古应力恢复的结果对柴达木盆地成藏期的

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断裂对油气聚集地双重作用进行了探讨。ZE NG 和LI [7]通过古

应力恢复等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率地层中砂岩储集层的裂缝特征。目前,古应力恢复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成藏方面,而对于古应力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涉及较少。

雪峰隆起西缘分布着9个古生代的古油藏。地球物理、岩相古地理特征和虎庄等残留油

气藏的发现,表明雪峰推覆体前缘下组合中目前可能存在良好油气资源潜力[8~10]。研究古油

藏的形成与破坏成为目前勘探油气藏的难点。古应力值的大小与古油藏的油气运聚、保存和破坏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旨在通过雪峰隆起西南缘构造古应力的恢复,探讨构造运动期次和古应力大小对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的影响。研究区内中、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事件对早期构造的强烈改造和叠加,使得构造应力场的恢复相当困难。我们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声发射法对古应力进行了恢复。

1 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上扬子地台与华南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是黔南坳陷的一部分,东侧与出露元古宇板溪群的雪峰隆起相邻,西侧为黔中隆起(见图1)。作为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研究区在晋宁运动之后形成稳定基底,并开始接受沉积,其后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11,12]

。南华纪—志留纪雪峰推覆体位于扬子古板块东南缘大陆斜坡上,之后逐步演化为“雪峰古陆”。加里东期,研究区内的构造线主要为NNE —SSW 向,表现为阿尔卑斯式褶皱变形和向西北

推覆的近平卧褶皱构造[11,13]。印支—燕山期

,多层次的由东南向西北叠加推覆作用将晚古生

界、中新生界卷入了侏罗山式褶皱构造变形之中,构造线方向主要为S N ,部分呈NNE —NE 向;此外,在雪峰推覆体的前峰带还覆盖了大片的古生代地层[10]。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发

育典型的走滑断层系和伸展地垒—地堑构造[11,13]。现今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量S N 向的隔图1 雪峰隆起西南缘古油藏分布

Fig 11 Distribution of paleo reserv oirs around the

s outhwest margin of Xuefeng Uplift

11凯里—虎庄背斜型残余油气藏(O 1—S 1);21麻江背斜型

古油藏(O 1—S 1),31丹寨背斜岩性古油藏(∈1)

092地 质 力 学 学 报2009 

槽式褶皱和逆冲断层组合。逆冲断层主要分布于凯里、玉屏一带,走向NNE ,断面多倾向

东,倾角为20°~40°,在走向上常分叉或结合,形成了复杂的断裂带[11]。平面上逆冲断层主

要在向斜的核部发育,在背斜的核部发育为数不多的东西向正断层。雪峰隆起西缘的寒武—志留系是目前重要的有利区带勘探目的层(见图1)。凯里—虎庄残余油气藏以及麻江古油藏、丹寨古油藏和瓮安古油藏的研究表明,雪峰隆起西缘的前缘带可能存在保存较好的寒武

系—志留系油气藏[9]。

2 古应力恢复原理与样品采集

为了恢复研究区的古应力值,我们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声发射法对最大古应力的有效值进行了恢复。声发射是岩石存在内部缺陷或潜在缺陷时,在外部条件作用下改变状态而自动发声的现象。利用岩石声发射对应力的记忆特性可以进行地应力的恢复,并据此推断研究区所经历过的构造运动期次及其强度[2,14]

。目前声发射法古应力恢复所测得的各应力值是岩石记忆的各主要构造运动期的最大主应力值,是不包含当时孔隙压力的最大主应力

值。鉴于无法知道当时的孔隙压力,通常将该有效最大主应力值视为最大主应力值[3]。岩样

选取了节理裂缝少、未风化的岩石,在实验室中将进行试验的岩芯加工成直径25mm 、高50mm 的圆柱体。样品加工按规定的高度切割两端,装入卡具内在精密平面磨床上将两端磨平,制成满足要求的试验用小岩柱,然后进行声发射实验。测得各试样初压(第一次加载)、复压(特定技术条件下第二次加载)、AE 度(每秒声发射计数)记录曲线,并分别给出它们的AE 累计数与外加压力响应曲线,最后通过初压、特定条件下的复压和第三次加载的响应曲线特征筛选,可以确定声发射曲线上的所有K aiser 点估算试样中记录的古今应力的次数和

大小,同一测点通过测量多个样品的共同记忆信息,即可比较准确地确定其应力大小[2,3]。

不同时代岩石记忆的主要构造运动期次不同。时代晚的岩石不可能记忆时代早的岩石所经历的主要构造运动期,而时代早的岩石却可记忆时代晚的岩石所经历的主要构造运动期次。比较不同时代岩石记忆的主要构造运动期次,可确定某一地质时代经历的主要构造运动期次。对于时代不明地层,通过比较岩石记忆的主要构造运动期次,可以推断其时代。本文在雪峰隆起西南缘采取了寒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样品,取芯和测试分别在北京科技大学和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测试完成。3 声发射古应力恢复结果分析

前人通过对野外露头节理的统计分析,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早古生代NEE 和NW 向共轭剪节理、晚古生代早期NWW 和NNE 向共轭剪节理、古生代晚期NE 向节理、印支期NNW 向节理和燕山期EW 向节理,主压应力场依次发生了SEE —SE —SSE —EW 的顺时针方向的转换[15]

。本文根据不同时代地层岩石声发射所记录的信息,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和前人详细的野外节理统计,认为雪峰隆起西南缘自寒武纪以来主要经历了9次构造运动,其

中包括5期重要构造变革运动[8]。寒武纪岩石记录了8次和9次,二叠纪岩石记录了6次,

三叠纪岩石记录了5次(见表1)。野外构造特征和平衡剖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雪峰隆起西南缘在加里东期形成整体的隆坳格局。晚奥陶世中期的都匀运动构造活动强度较弱,志留纪末至早泥盆世的广西运动构造活动强烈。在印支期研究区开始海陆转换,没

192第3期崔 敏等: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有大规模构造运动发生,地层界线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而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构造活动最强烈[8,13]。

表1 雪峰隆起西南缘声发射法古应力恢复的最大主应力和构造期次T able1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tectonic stages by AE restoring in s outhwest margin of Xuefeng Uplift 编号岩性时代各期构造应力σ1值ΠMPa构造运动期次XF1砂岩T2313,3411,5413,6418,73175

XF2灰岩T2416,3610,5213,6312,74145

XF3灰岩∈1313,2518,3515,5511,6315,7215,8119,102168

XF4灰岩∈1612,2719,3519,4516,5616,6418,7312,8319,92169

XF5砂岩P2410,3513,5215,6214,7315,83196

按照由新到老、由浅到深逐时代(或运动阶段)、逐层系对样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寒武纪岩石与二叠纪岩石反映的构造运动相差2~3次,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和平衡剖面恢复结果,笔者认为这些差异反映了研究区在都匀运动到广西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构造变形。都匀运动在雪峰隆起前缘的最大古应力为1612MPa,在麻江背斜核部减小为1313MPa,而广西运动期间其大小分别为10216MPa和9216MPa。二叠纪和三叠纪岩石所记录的构造运动相差一次,反映了研究区构造变形在印支期较弱,对应于黔中隆起及其周缘由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缓慢向陆相碎屑岩沉积过渡的特征[13]。印支期在雪峰隆起西南缘的最大古应力为2410MPa,说明雪峰隆起在三叠系开始抬升。三叠纪岩石记录了5次构造运动,结合研究区内三叠系及其之后地层卷入构造变形的强度,笔者认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构造运动期次多、强度大。研究区内多条平衡地震剖面的缩短量和缩短率的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燕山运动之前,总的缩短率平均为3%左右,而燕山期之后的缩短率达到11%,恢复的最大主应力值为2313~7414MPa。三叠纪声发射样品主要位于都匀向斜核部,距离雪峰隆起相对较远(见图1),随着逆冲位移量的减少,同一期构造运动的应力值也逐渐变小,但是由于地表应力值往往与下伏层位更高应力值对应,所以三叠纪样品恢复的最大主应力值不能表明三叠纪之后所经历的最大主应力较小。三叠纪样品表现的多期构造运动则反映了三叠纪之后研究区内的构造活动强度较大,由于构造应力的叠加造成古生代的广西运动一次(10216MPa)完成,而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分为5次(2313~7414MPa)完成。

4 古应力恢复与油气运聚关系

构造应力作用是驱使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构造应力形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与油气富集的圈闭构造;另一方面不连续状态的瞬间构造应力和连续状态的长期构造应力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驱动力,并通过影响流体势场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方向与油气分布[1,6]。研究区内声发射古应力的恢复结果与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以麻江古油藏为例,阐述古应力大小、期次与油气运聚和破坏的关系。

麻江古油藏位于雪峰隆起西南缘的黔南坳陷内部,具有多期沉降沉积和多期构造抬升剥蚀的复杂演变历史。早寒武世海平面上升趋势,在研究区形成了缺氧盆地的黑色泥质沉积,海域中有机质丰富,是麻江古油藏主力生油层的形成期(见图2a)。在晚奥陶世中期发生了

都匀运动(σ

1=1313MPa),使研究区及其周缘形成大隆大坳的构造格局,在麻江地区形成

292地 质 力 学 学 报2009 

图2 麻江古油藏形成与破坏模式图Fig 12 The m odel for 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Majiang ancient reserv oir

宽缓的古凸起;后期随着古凸起隆升幅度

的增大,导致其核部红花园组暴露地表

(见图2b ),经浅埋、胶结重结晶或局部白

云化后即抬升至地表,因受大气降水—混

合水的淋滤溶蚀,出现部分溶蚀孔、洞、

裂缝;志留纪末至早泥盆世,受到广西运

动(σ1=9216MPa )的影响,该地区油气部

分破坏(见图2b ),再次形成大量的溶蚀

孔、洞、裂缝。之后,黔南坳陷继续稳定

沉积,在泥盆系至二叠系形成大规模的碳

酸盐岩稳定沉积。印支期由于构造运动相

对较弱(σ1=24MPa ),志留系翁项群和二

叠系烃源岩逐渐达到生油高峰。加里东期

活动的逆冲断层和海西期的正断层为油气

提供运移通道,局部暴露地表的志留系翁

项群砂岩和晚古生代岩石的岩溶孔洞、裂

隙为主要空间(见图2c )。三叠纪之后,研

究区共经历了5期构造运动,最大主应力值

由2313MPa 到7414MPa ,是贵州最为强烈

的地壳运动,除形成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外,

并使贵州整体抬升。野外地质调查和流体

活动的结果都表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

期是油气藏的主要破坏期(见图2d )。麻江地区翁项群三段和红花园组储集层大部分

被剥蚀或裸露地表。翁项群三段储集层的

展布面积从2450km 2减少到876km 2,油气

破坏殆尽,仅残留部分沥青,最终形成现

今的古油藏概貌(见图2e )。

5 结论

雪峰隆起西南缘的岩石声发射法定量

地记录了它所受到的构造期次和强度。根

据岩石的声发射测试结果和构造变形分析,

可以确定雪峰隆起前缘都匀运动时最大古

应力为1612MPa ,而在麻江背斜核部为

1313MPa ,广西运动期间其大小分别为

10216MPa 和9216MPa 。印支期研究区构造变形较弱,仅有一次构造运动,最大古应力为2410MPa ,三叠纪之后经历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五次构造运动,古应力值的恢复从2313MPa 至7414MPa 。

392第3期崔 敏等: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492地 质 力 学 学 报2009 雪峰隆起西南缘发育的麻江古油藏的形成和破环与岩石声发射法所反映的构造运动期次和强度有着密切联系。声发射次数少且古应力值相对较弱的时期,是麻江古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早加里东期末和印支期);声发射次数较多或者古应力值较大时(晚加里东期运动末、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主要对应于油藏的储集层发育期和大规模破坏期。

参考文献

[1] 张明利,万天丰.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1):38~43.

ZH ANG M ing2li,W ANG T ian2feng.The new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oil and gas basin[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998,13(1):38~43.

[2] 丁原辰,邵兆刚.测定岩石经历的最高古应力状态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26

(1):99~104.

DING Y uan2chen,SH AO Zhao2gang.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determination of highest paleo2tectonic stress state experienced by rock through geological ages[J].Earth Science2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2001,26(1):99~104. [3] 丁原辰.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问题讨论[J].地质力学学报,2000,6(2):45~52.

DING Y uan2chen.Discussion on paleo2stress measurement by AE method[J].Journal of G eomechanics,2000,6(2):45~

52.

[4] 陈志德,蒙启安,万天丰,等.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构造应力场弹-塑性增量法数值模拟[J].地学前缘,2002,9

(2):483~492.

CHE N Zhi2de,ME NG Qi2an,W ANG T ian2feng,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G ulong Depression in S ongliao Basin using elastic2plastic increment method[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2,9(2):483~492.

[5] 曾联波,谭成轩,张明利.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其油气运聚效应[J].中国科学(D辑),

2004,34(Supp.1):98~106.

ZE NGLian2bo,T ANG Cheng2xuan,ZH ANG M ing2li.Cenoz oic and M es oz oic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its effect of oil and gas migration in K uqa Depression,T arim Basin[J].Science in China Ser.D Earth Sciences,2004,34(S1):98~106.

[6] 张明利,金之钧,万天丰,等.柴达木盆地应力场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

675~680.

ZH ANG M ing2li,J IN Zhi2jun,W ANG T ian feng,et al.A 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hydrocarbons in Qaidam Basin[J].Oil and G as G eology,2005,26(5):675~680.

[7] ZE NGLianbo,LI X iangyang.Fractures in sandstone reserv oirs with ultra2low permeability:A case study of the Upper T riassic

Y anchang F 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China[J].AAPG Bulletin.2009,93(4):461~477.

[8] 汤良杰,郭彤楼,田海芹,等.黔中地区多期构造演化、差异变形与油气保存条件[J].地质学报,2008,82

(3):298~307.

T ANGLiang2jie,G UO T ong2lou,TIAN Hai2qin,et al.P oly2cycle tectonic ev olution,differential deformation and hydrocarbon reservation of central G uizhou and adjacent region[J].ACT A G eologica SINICA,2008,82(3):298~307.

[9] 刘运黎,沈忠民,丁道桂,等.江南—雪峰山推覆体前缘沥青古油藏及油源对比[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8,35(1):34~40.

LIU Y un2li,SHE N Zhong2min,DING Dao2gui,et al.The characters of the old asphalt2oil pool in the Jiangnan2Xuefeng thrust nappe front and the correlation of oil s ources[J].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8, 35(1):34~40.

[10] 李仲东,罗志立,刘树根,等.雪峰推覆体掩覆的下组合(Z-S)油气资源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

27(3):392~398..

LI Zhong2dong,LUO Zhi2li,LIU Shu2gen,et al.Assessment of petroleum res ources in Lower assemblage under Xuefeng thrust nappe[J].Oil and G as G eology,2006,27(3):392~398.

[11] 戴传固,张慧,黄清华.黔东地区典型构造样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2008,14(4):339~

345.

DAI Chuan 2gu ,ZH ANG Hui ,H UANG Qing 2hua.T ypical tectonic styles and their geologic significance in eastern G uizhou province [J ].Journal of G eomechanics ,2008,14(4):339~345.

[12] 周小进,杨帆.中国南方中、新生代盆地对海相中、古生界的迭加、改造分析[J ].地质力学学报,2008,14

(4):346~371.

ZH OU X iao 2jin ,Y ANG Fan.Super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arine M es o 2Paleoz oic strata by M es o 2Cenoz oic basins in S outhern China [J ].Journal of G eomechanics ,2008,14(4):346~371.

[13]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608~616.

Bureau of G eology and M ineral Res ources of G uizhou Province.Regional geology of G uizhou Province [M].Beijing :G eological Publishing H ouse ,1987:608~616.

[14] 孙宝珊,丁原辰,任希飞,等.辽北张强地区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运动期最大主应力的测定[J ].地质论评,

2000,46(1):91~98..

S UN Bao 2shan ,DING Y uan 2chen ,RE N X i 2fei ,et al.A measurement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es of main tectonic phases in the Zhangqiang area ,N orthern Liaoning Province since the Y anshanian m ovement [J ].G eological Review ,2000,46(1):91~98.

[15] 董立,汤良杰,卢雪梅,等.麻江地区节理发育特征及对应力场转换的指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

(6):740~747.

DONGLi ,T ANGLiang 2jie ,LU Xue 2mei 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 and its instructions of stress field trans formation in M ajiang area [J ].Oil and G as G eology ,2008,29(6):740~747.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L EO 2STRESS I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XUEFENG UPLIFT AN D ITS

SIGNIFICANCE FOR PETROL EUM GEOLOG Y

C UI Min 1,2,T ANGLiang 2jie 1,2,W ANG Peng 2hao 1,2,G UO T ong 2lou 3,LU X ing 2bin 4

(1.Basin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 ,China University o 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China ;

2.State K ey Laboratory f or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Beijing 102249,China ;

3.Southern Exploration Division Company ,SINOPEC ,Chengdu 610041,China ;

4.Dezhou Colleg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Dezhou 253023,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survey ,balanced cross 2section analysis and regional tectonic ev olution ,we take advantage of rock acoustic emission in formation to restore the maximum paleo 2stress in the s outhwest margin of Xuefeng Uplift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paleo 2stres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ama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area has underg one five key structural reform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In the early Paleozoic and Indosinian cycle ,the tectonic m ovement is weak ,and the maximum paleo 2stress are 1313MPa and 24MPa respectively ,equivalent to the main accumulation period of Majiang ancient reserv oir.The high 2frequency and high 2intensity paleo 2stress correspond to accumulation and damage of Majiang ancient reserv oir.The Neopaleozoic structural deformation with the maximum paleo 2stress of 9216MPa represents the formation of the reserv oir.The Y anshan and Himalayan structural m ovements ,with the restored paleo 2stress from 2313MPa to 7414MPa ,cover the period of extensive destruction of paleo 2reserv oir.

K ey w ords :acoustic emission ;paleo 2stress ;Majiang paleo 2reserv oir ;petroleum geology ;Xuefeng Uplift

5

92第3期崔 敏等:雪峰隆起西南缘古应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考研《油层物理CAI课件》练习检测题目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考研《油层物理CAI课件》练习检测题 目 9年第号 1。2.3.4.5.6.7.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天然气有哪些分类?它是如何分类的?代表天然气成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如何确定多组分物质的表观临界压力和表观临界温度?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是多少?天然气的可压缩性是多少?什么是泡点和露点?地层油的饱和压力是多少?如何定义 地层油的溶解油气比?试分析它与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 8。一个带刻度的活塞气缸配有45000cm3(在10325帕,00摄氏度时)。当温度和压力从 03 变化到地层条件(17.8兆帕,71C)时,测量体积为265厘米。气体压缩系数是多少?9.当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743,局部地层压力为13.6兆帕,地层温度为93.30℃时,计算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10。天然气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4。地层压力为8.3兆帕,地层温度为320℃表1-4由CH4 C2H6 C3H8 IC4H10Mol组成,分为0.902 0.045 0.031 0.021 (1),并得到天然气的压缩系数。(2)计算天然气的体积系数;(3)尝试将地下10000m3天然气所占的体积转换;

11。画出油层的烃相状态,在图上标出纯油层、饱和油层、凝析气藏和气藏的位置,注意压力和温度的范围 12。什么是一次脱气和多次脱气?一次脱气和多次脱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3.第一油层温度为750℃,饱和压力Pb=18MPa,饱和压力下溶解汽油比Rob=120 m3/m3当压力降至15兆帕时,气体已经分离,气体的相对密度为0.7,r为115。m3/m3,Pb=1.25,两相的体积系数是多少?40.地层水的分析结果如下。试着计算它的水类型。1-10钠+镁+钙+氯-硫酸-HCO 3-4952 838 620 10402 961 187 14。定性绘制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压缩系数Cg和粘度系数Pg如下图所示,以及温度的变化规律 15。试画出原油体积系数B0、两相体积系数U、压缩系数Co和粘度μ0随压力和温度的定性变化规律如下(如果有饱和压力,应该注意) 16。定性图显示了不同温度下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随压力的变化规律。17.利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以下条件下的储层储量计算公式。 油藏的原始状态是溶解气驱油藏,没有气顶和边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形成二次气顶,但储层的孔隙体积不变,如图7所示。 图7开发前后储层流体状态变化示意图 集:原始储油量为Ni (S?M3) 累积石油产量为Np (S?M3)溶解气油比?M3/米)累计平均生产气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学校)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2) P5 地质学 1. 岩石学报 2. 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 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 地质学报 6. 地球化学 7. 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 沉积学报10. 地质科学11. 中国地质12.地球学报13. 现代地质14. 高校地质学报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6.第四纪研究17.地质通报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 地质与勘探20. 矿物学报21.地层学杂志22. 地质科技情报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6. 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28.古地理学报29.新疆地质30.地球与环境 K9,P9 地理学 1.地理学报 2. 地理研究 3. 地理科学 4. 人文地理 5. 干旱区地理 6.中国沙漠 7. 经济地理 8. 地理科学进展 9.干旱区研究10. 地球科学进展1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3. 冰川冻土14.极地研究15.山地学报16. 热带地理17. 湖泊科学1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世界地理研究 TE 石油,天然气 1.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石油学报 3. 天然气工业 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5. 石油化工 6. 石油实验地质 7.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石油钻采工艺 9. 油田化学10. 新疆石油地质11.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12.石油机械13.钻采工艺14. 石油炼制与化工1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6.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9. 油气储运20. 石油天然气学报21.中国海上油气22. 石油钻探技术23.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4. 石油物探25. 油气田地面工程26.天然气地球科学27.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8.测井技术29.断块油气田

重磅信息!!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复试试习题!!

1-1 何谓采油指数的物理意义?如何获取?影响单相渗流和油气两相渗流采油指数的主要因 素有何异同? 1-2 已知A井位于面积4.5×104m2的正方形泄流区域中心,井眼半径r w =0.1m,根据高压物性资料 B O =1.15,μ O 为4mPa.s;由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获得S=3。试根据下表中测试资料绘制IPR曲线, 并求采油指数J O 及油层参数Kh。 1-3 0, 1-4 1-5 , 1-6 v )。 1-7 80m3/d,1-8 1-10 p =6.4mm, 、20 1-15 、0.65和℃/100m。 4-1 %;产液指数 0.6;油相对密度0.86;气体偏差系数0.86。设计和选择完整的潜油电泵系统。 4-2 设计潜油电泵时为什么要进行粘度校正? 4-3 潜油电泵井中,为什么井液必须通过电机? 4-4 潜油电泵井中,为什么采用高效率的井下分离器更加优越? 4-5 设计和选择螺杆泵系统,已知条件与习题1相同。 4-6 试述螺杆泵的采油装置、采油原理和特点。 4-7 设计和选择完整的水力射流泵系统,已知条件与习题1相同。

下列计算题已知基本数据如下: 油井数据:垂直井,井距300m×300m,井深2000m;油管内、外径分别为Ф62mm和Ф73mm,套管内、外径分别为Ф121.36mm和Ф139.7mm;射孔密度16孔/m,孔眼直径10mm。 地层数据:上覆层岩石平均密度2300kg/m3,地层压力系数1.0,岩石弹性模量20000MPa、泊松比0.20,岩石抗张强度2.5MPa,地层温度70°C,孔隙弹性常数取1.0;产层有效 厚度15m,储层渗透率2×10-3μm2,孔隙度12%;原油饱和度60%,压缩系数1.7×10-2压裂液性能:牛顿流体密度1020kg/m3,粘度80mPa.s,减阻率60%;初滤失系数5×10-4m3/m2, 压力校正后造壁性滤失系数8×10-4m/m in。 支撑剂性能:φ0.45~0.9mm宜兴陶粒,颗粒密度2800 kg/m3,砂堆孔隙度35%。 生产限制条件:生产时井底流动压力10MPa,最大排量3.0m3/min,最大砂浓度720 kg/m3。6-1 根据低渗透储层中水力压裂泵压变化典型示意曲线说明地层破裂、裂缝延伸和闭合特征。 6-2 6-3 6-10 6-11 6-12 6-15 取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 W Wi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 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Φa 、Φe 、Φf 的关系怎样?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 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2)由绝对孔隙度a φ、有效孔隙度e φ及流动孔隙度ff φ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φ>e φ>ff φ。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

最新石油大学管理学在线作业资料

《管理学》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计划职能 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包括调查研究、未来预测、目标和方案的确定、行动方案的制定和选择等过程。组织等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方案展开,所以说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 组织就是把管理要素按照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要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组织工作是把计划变成行动的过程,为计划的实现提供资源保障,具体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制定、人员和其他资源的合理选择和配置等。 3.领导职能 领导是指代理和指导群众去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的整个过程。领导职能有两个要点:意识努力搞好组织的工作,而是努力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只要公示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领导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她需要领导者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和合适的领导方式。 4.控制职能 控制是检查、监督、确定组织活动的进展情况,纠正偏差,从而确保总的计划及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控制不仅是对某时点以前的组织活动情况的检查和总结,而且可能要求某时点以后对组织的业务活动进行局部甚至全聚德调整,因此控制在整个管理活动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 2、如果现在让你去分析一个组织的管理环境,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对组织的运营方式和业绩具有现实及潜在影响的一系列因 素和条件的集合。根据环境因素存在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管理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组织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和物质环境;外部环境又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和物质环境。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一种具有特色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并且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和激励力的价值系统。在组 织文化中,核心内容是组织的价值观,它为组织员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和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 从宏观上讲,组织文化是现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上讲,它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 环境下,共同认知、继承、更新和创造的基于共同的价值和信念所形成的团体精神。认识组织文化 的构成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把握组织文化内在规律、主动地建设组织文化的前提。组 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结构内容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三个层次。组织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2017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8-9分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石油大学自控期末试题复习进程

石油大学自控期末试 题

B卷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信控学院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2009.1.15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 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稳定性 (稳)快速性(快)、准确性(准)。 2.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在 零初始 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 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3. 某一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1 K s Ts Φ= +,当t 等于时间常数T 时,单位阶跃响应h (t )的值为___0.632K__,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初始值为_____K/T_____. 4. 关于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对输出的影响而言, 极点 决定了描述 系统自由模态, 零点 只影响各模态响应所占的比重系数,因而也影响响应曲线的形状。 5. 对于稳定的高阶系统,闭环极点负实部的绝对值越大,其对应的响应 分量衰减得越_____快_____(快/慢),在所有的闭环极点中,距离虚轴最近的极点周围没有闭环零点,而其他闭环极点又远离虚轴,这样的闭环极点称为 闭环主导极点 。 6. 已知某单位负反馈二阶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 ()(34.5) G s s s = +, 则该控制系统的超调量为 13% ,调节时间为 0.2s (误差带5%)。 7.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结构有关(有关/无关),与系统输入信 号的大小和形式 有关(有关/无关)。

8. 根轨迹上的点应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它们是_相角条件和幅值条件 __,绘制零度根轨迹时,需要将常规根轨迹法则中与___相角__条件有关的规则加以修改。 9. 根轨迹是关于 实轴 对称的,并且是连续的;根轨迹起于 开环极点, 终于 开环零点。 10. 在适当位置附加开环零极点可以改善系统性能。当开环极点不变,附 加一个负实数零点会使得根轨迹向S 平面_左_(左/右)半平面弯曲。附加的零点越靠近虚轴,其对系统的影响就越___大____(大/小)。 11. 线性系统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以下三种: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Nyquist 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 曲线)、对数幅相曲线(Nichols 曲线)。 12. 常用的闭环频域性能指标有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带宽频率。 13.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反映了闭环系统的性 能,其中低频段决定着闭环系统的 稳态精度 ,中频段反映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高频段应有较大斜率,以增强系统的 抗干扰 能力。 14. 若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 1 ++Ts s τ,当T τ>时该环节为 超前校 正,其作用是增大(增大/减小)系统截止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稳定裕度;当T τ<时该环节为滞后校正,该校正方式利用校正环节的高频衰减特性, 减小 (增大/减小)截止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了原系统的相角裕度。 15.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是 Z 变换 ,主要利用的数学模型是 脉冲传 递函数 。如果离散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不变而增大采样周期则系统的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复习资料 (2)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复习资料1.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本文由梓悟青柠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油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1. 什么是油藏?油藏的沉积特点及其与岩石特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沉积岩有几大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3. 油藏物性参数有些什么特点?通常的测定方法是什么? 4. 什么是粒度组成? 5. 粒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6. 粒度分析的结果是如何表示的?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7. 如何计算岩石颗粒的直径,粒度组成,不均匀系数和分选系数? 8. 岩石中一般有哪些胶结物?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对油田开发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克服或降低其影响程度? 9. 通常的岩类学分析方法有哪些? 10.如何评价储层的敏感性(具体化,包括评价地层伤害的程度)? 11.如何划分胶结类型,其依据是什么?它与岩石物性的关系怎样? 12.什么是岩石的比面?通常的测试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13.推导岩石的比面与粒度组成之间的关系? 14.粒度及比面有何用途? 15.什么是岩石的孔隙度,其一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6.按孔隙体积的大小可把孔隙度分为几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及用途? 17.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18.孔隙度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如何影响的? 19.岩石的压缩系数反映了岩石的什么性质?是如何定义的? 20.综合弹性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其计算式为: C * = C f + C Lφ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 21.当油藏中同时含有油,气、水三相时,试推导: C= C f + φ (S o C o + S w C w + S f C f ) 22.试推导分别以岩石体积,岩石骨架体积和岩石孔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之间的关系 S = S s (1 ? ? ) = φ ? S p S―以岩石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S p ―以岩石空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S s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23.什么是岩石的渗透性?什么是渗透率?岩石渗透率的“1 达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4.什么是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限制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条件? 25.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26.试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证明渗透率的物理意义。 27.渗透率可分为几大类,其依据是什么? 28.水测,油测及气测渗透率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29.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滑脱效应对渗透率无影响,这一结论在理论和实验工作中有什么用途? 30.影响渗透率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31.什么是束缚水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及残余油饱和度,在地层中它们以什么方式存在? 32.流体饱和度是如何定义的? 33.对低渗岩芯,能用常压下的气测渗透率方法来测其绝对渗透率吗? 34.测定饱和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何优劣点? 35.什么是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利用等效渗流阻力原理推导出岩石的渗透率,孔隙度及孔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36.推导引入迂回度后,孔隙度,渗透率,比面及孔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37.推导泊稷叶方程。 38.在测定岩石的比面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9.矿场上是怎样用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指标划分储油气岩层好坏的? 40.有人说:“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渗透率越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1.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孔隙度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意图。 42.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渗透率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意图。 43.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比面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意图。

中国石油大学2011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 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卷(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测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一、简答题(15分)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答:测量元件、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 2.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3.什么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答: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其特征是满足叠加原理,即叠加性与齐次性。 4.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应用范围是:线性定常系统 5.控制器中加入比例+微分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是什么? 答:比例微分环节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超调量增加,调节时间缩短,且不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自然振荡频率;允许选取较高的开环增益,因此在保证一定的动态性能条件下,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二、 (12分)如图1所示单容水箱,A 为水箱的横截面积,i Q 为输入流量,o Q 为 输出流量,H 为水箱的实际液位, H Q o α=,α为流量系数。当输入流量和输出流量相等时,液位维持在0H 处,000H Q Q o i α==。 (1) 以i Q 为输入,以H 为输出,建立该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3 分) (2) 对(1)中非线性微分方程在0H 处进行线性化,求线性化微分方程,并 求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9分) 图1 解:(1)由物料平衡得下列方程 i o i dH A Q Q Q dt =-=- 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为 (1 i dH Q dt A =- ① (3分) (2)考虑到 000i i i o o o H H H Q Q Q Q Q Q =+??? =+???=+?? 代入①式得 (00()1 i i d H H Q Q dt A +?=+?- (2分) 即 (01 i i d H Q Q dt A ?=+?- ② 在0H 处展开成Taylor 级数,只取到线性项 H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复习资料1

第一章油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1.什么是油藏?油藏的沉积特点及其与岩石特性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 2.沉积岩有几大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3.油藏物性参数有些什么特点?通常的测定方法是什么? 4.什么是粒度组成? 5.粒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6.粒度分析的结果是如何表示的?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7.如何计算岩石颗粒的直径,粒度组成,不均匀系数和分选系数? 8.岩石中一般有哪些胶结物?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对油田开发 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克服或降低其影响程度? 9.通常的岩类学分析方法有哪些? 10.如何评价储层的敏感性(具体化,包括评价地层伤害的程度)? 11.如何划分胶结类型,其依据是什么?它与岩石物性的关系怎样? 12.什么是岩石的比面?通常的测试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13.推导岩石的比面与粒度组成之间的关系? 14.粒度及比面有何用途? 15.什么是岩石的孔隙度,其一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6.按孔隙体积的大小可把孔隙度分为几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及用 途? 17.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18.孔隙度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如何影响的?

19. 岩石的压缩系数反映了岩石的什么性质?是如何定义的? 20. 综合弹性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其计算式为: φL f C C C +=*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 21. 当油藏中同时含有油,气、水三相时,试推导: C= )(C S C S C S C f f w w o o f +++φ 22. 试推导分别以岩石体积,岩石骨架体积和岩石孔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之间的关系 S S p s S ?=-=φ?)1( S ―以岩石体积为基准的比面,S p ―以岩石空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S s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23. 什么是岩石的渗透性?什么是渗透率?岩石渗透率的“1达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4. 什么是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限制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条件? 25. 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26. 试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证明渗透率的物理意义。 27. 渗透率可分为几大类,其依据是什么? 28. 水测,油测及气测渗透率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29.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滑脱效应对渗透率无影响,这一结论在理论和实验工作中有什么用途? 30. 影响渗透率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中国石油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15-2016年期末考试 B卷 - 答案

B卷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 (闭卷,适用于:测控)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 被控对象 组成。 2. 就控制方式而言,如果系统中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输出量不参与控制,则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如果系统中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输出量参与控制,则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3.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00 (s)H(s),(0.1s 1) G s = +试求当输入信号 (t)t r α=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_______ 。 4. 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1(s)G 与2(s)G 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 为(s),G 则(s)_____________G =。 5. 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5(t)20e t g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_______________。 6. 控制系统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为______________,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7. 若要求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离虚轴越 __远__(远/近)越好。 8.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25 (s),25 G s s = ++则该系统是_欠_(过/欠/临界)阻尼系统。 9. 常用的三种频率特性曲线是 Nyquist 曲线(极坐标图) 、 Bode 曲线 、和 Nichols 曲线 。 10. PI 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I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有关 (有关/无关),与采样周期 有关 (有关/无关)。 12. 非线性系统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是 描述函数法 、 相平面 和逆系统方法。 12(s)G (s) G +20 0.5s +1 1 Ts +2 22 2n n n s s ω?ωω++/100α0(t)K (t)(t)dt t p p i K m e e T =+ ?1 (s)K (1s) c p i G T s τ=++

地学核心期刊(挺全的)

地学核心期刊介绍 核心期刊定义: 所谓核心期刊指的是刊载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学术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专业读者特别关注并成为检索与阅读首选的那些期刊。能在国内外知名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反映了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所以核心期刊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1 中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 序号刊名序号刊名序号刊名 1 地球化学 1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 地震地质 2 地球科学11 地质科技情报2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 3 地质学报12 矿物学报 21 地球学报 4 岩石学报13 地学前缘 22 地质与勘探 5 地质论评14 第四纪研究23 岩石矿物学杂志 6 地质科学15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4 地质地球化学 7 沉积学报16 古生物学报25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改 8 中国区域地质 17 地层学杂志为: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9 矿床地质18 矿物岩石 2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引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第三版) 1 常用外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

外文地质核心期刊筛选,采用文摘法、引文法、影响因子三项指标综合筛选与专家审核的方法。文摘法的数据来源于美国GeoRef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较为全面地收录了世界范围内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文献的数据库,GeoRef 选用13000多种地学期刊,是国际著名的地学检索工具;从GeoRef数据库中检索1995-1997年的三年地质学科期刊被摘资料。引文和影响因子数据采用的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引用报告》(简称SCI.JCR)1996年度的数据。从SCI.JCR中获得97种刊被引量及影响因子数据。为拟补《科学引文索引》一年数据的不足,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又选取《地质科学》、《地质学报》、《矿物学报》、《矿床地质》、《古生物学报》(1995-1997)五种中文地质类核心期刊对其引用外文文后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对采集的数据利用FOXBASE汉字数据库系统进行筛选。最后共筛选出核心期刊50种最后共筛选出核心期刊50种。 地质类核心期刊排序总表

[试题]2006年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

[试题]2006年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2006)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按孔径大小,可将岩石孔隙分为(超毛管孔隙)(毛细管孔隙) (微毛管孔隙)三种类型。 2.油藏原始地质储量是根据(有效)孔隙度来计算的,而油藏可采地质储量是根据(流动)孔隙度来计算的。 3(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骨架体积将(膨胀),岩石孔隙体积将(收缩),地层流体体积将(膨胀)。 4(粘土矿物中,遇水膨胀最显著的是()。 5(若PVT状态点位于单组分体积相曲面之上,则该组分为()相。 6(双组分体系组成越接近,则P-T相图两相区宽度约(). 7.在同种原油中,CH,CO,N三者的溶解系数相比:最大者是(),最小者是422 ()。 8(地层油压缩系数仅在压力()于饱和压力区间才成立,且随压力下降而()。 (影响地层水粘度最显著的因素是()。 9 10(水气表面张力通常()于油气表面张力。 11(在饱和压力下,油水表面张力最()。 12(在驱替过程中,湿相饱和度将(),毛管力则是()力。 13(亲水岩石与亲油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相比较:水相端点相对渗透率:亲水岩石()于亲油岩石;交点含水饱和度:亲水岩石()于亲油岩石;残余油饱和度:亲水岩石()于亲油岩石;

14(由于毛管滞后现象,必是使得自吸过程的湿相饱和度()于驱替过程的湿相饱和度。 15(若岩石平均孔径越小,则毛管力越(),油水过渡带厚度越(),毛管力曲线上平缓段位置越()。 16(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相相对渗透率将(),流度将()产水率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若岩石的比面越大,则岩石粒径越(),吸附阻力越(C)。 a 大,大 b 大,小 c 小,大 d 小小 2 干馏法测定流体饱和度时,含水饱和度常较实际值偏(B),含油饱和度常较 实际值偏()。 a 高,高 b 高,低 c 低,高 d 低低 3 柯氏效应随平均增加而(),随平均流动压力增加而(D) a 增强,增强 b 增强,减弱 c 减弱,增强 d 减弱减弱 4 对于相同油井产出物,分离气相对密度是一次脱气(A)于多级脱气。而脱气油相先对密度是一次脱气()于多级脱气。 a 大,大 b 大,小 c 小,大 d 小小 5 在高压条件下,天然气粘度随温度增加而(),随压力增加而(C)。 a 增加,增加 b 增加,下降 c 减弱,上升 d 减弱下降 6 在离心法测毛管力曲线时,若模拟水驱油过程,则应先在岩心中饱和(),且 岩心室一端应置于旋转臂的()侧。 a 水,外 b 水,内 c 油,外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050106电力拖动自控系统-20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是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为系统。 2、在随动系统动态校正中,常用的有、和。 3、在闭环调速系统中,常常会用到PD、PI和PID,依次代表、和三种调节器。 二、选择题 1、位置信号检测装置是构成位置闭环控制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位置检测装置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的是() A、自整角机 B、光电码盘 C、旋转变压器 D、感应同步器 2、调速系统和随动系统在控制中十分常用,两者的主要性能不同。对随动系统来说,主要是要求输出量准确地跟随给定量的变化,因此它的()成了主要指标。 A、快速性 B、灵活性 C、跟随性能 D、准确性 3、对闭环系统而言,控制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精度,而反馈电路对干扰并不全起作用,主要对干扰()起作用。 A、电压扰动 B、给定电源扰动 C、反馈电路元件的本身影响 D、测速电机误差 三、简答题 1、直流电机常用的调速方法有那些?试写出各自的适用范围。 2、直流调速系统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那些?试做详细说明。 3、闭环系统能够减少稳态速降的实质。 4、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5、试绘出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图、稳态结构图和动态结构图。 6、试写出微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并做简单解释。 7、某双闭环调速系统,ASR、ACR均采用近似PI调节器,试问①调试中怎么才能做到U im*=6V 时,I dm=20A;如欲使U nm*=10V时,n=1000r/min,应调什么参数?②如发现下垂特性不够陡或工作段特性不够硬,应调什么参数? 8、试说明双极式H型PWM变换器的优点。 9、电流波形连续和断续对开环V-M调速系统机械特性的影响较大,电流连续段特性较硬,改变控制角可得到一簇彼此平行的直线;断续段则呈现非线性,理想空载转速高,特性软,内阻大。为了工作在电流连续区,须采取什么措施?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第1页共10页

中国石油大学《过程控制工程》复习试题与答案

一、(每空1分)填空题: 1、对于一个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来说,积分时间越小则积分作用越;微分时间越小,则微分作用越。 2、三种常用的均匀控制方案包括、、。 3、常规PID控制器中的P指作用、I指作用、D指作用。 4、用于输送流体和提高流体压头的机械设备统称为流体输送设备,其中输送液体并提高其压头的机械称为,而输送气体并提高其压头的机械称为。 5、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整定PID控制器参数的方法是、、、 。 6、请举出我们曾经学过的三种复杂控制系统:、、。 7、比值系统控制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种,分别是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四种。 8、调节阀的固有流量特性主要有、、、 四种。 9、比值系统控制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种,分别是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四种。 10、单回路控制系统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11、常见的传热设备有、、等。 12、要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通常选用控制器。 13、用来评价控制系统性能优劣的阶跃响应曲线性能指标分别是、、、振荡频率和回复时间等。 14、工程上进行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时,随动系统的控制品质要求衰减比为,定值系统中控制品质要求衰减比为。 15、常见的传热设备有、、等。 16、精馏装置一般由、、、等设备组成。精馏塔产品质量指标选择有直接产品质量指标和两类。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成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通常选用()。 A. PI B. PD C. PID 2、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是根据()。 A.实现闭环回路的正反馈。 B.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 C.系统放大倍数恰到好处 D.生产的安全性。 3、单纯的前馈调节是一种能对()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 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B.被调量的变化C.干扰量的变化 4、分程控制系统常要加装()来达到分程的目的。 A.调节器 B.变送器 C.阀门定位器 5、在某一分离异丁烷与正丁烷的精馏塔中,微小的压力波动也会影响温度的变化,同时压力波动引起的各板上温度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此时应选择()作为间接质量指标进行控制。 A.灵敏板温度 B.温差 C.双温差 6、如果甲乙两个广义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如均为二阶对象),甲采用PI作用调节器,乙采用P作用调节器。当比例带的数值完全相同时,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比 A. 甲系统振荡程度比乙系统剧烈。 B. 乙系统振荡程度比甲系统剧烈。 C. 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同。 7、定值控制系统是()环调节,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是()环调节。 A.开,闭 B.闭,开 C.开,开 D.闭,闭 8、在选择性控制系统中防积分饱合一般采用()方法。

(第六版)中文核心目录:TE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刊名 1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石油学报 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4 石油实验地质 5 天然气工业 6 石油化工 7 石油物探 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 天然气地球科学 10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 石油钻采工艺 12 新疆石油地质 13 测井技术 1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6 钻采工艺 17 油田化学 18 石油钻探技术 19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1 特种油气藏 22 石油机械 23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 钻井液与完井液 25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6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7 油气田地面工程 28 海相油气地质 29 中国海上油气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2011年版) 1 石油勘探与开发11 石油钻采工艺21 特种油气藏 2 石油学报12 新疆石油地质22 石油机械 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3 测井技术23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石油实验地质1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4 钻井液与完井液 5 天然气工业1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5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6 石油化工16 钻采工艺26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7 石油物探17 油田化学27 油气田地面工程 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 石油钻探技术28 海相油气地质 9 天然气地球科学19 石油炼制与化工29 中国海上油气 10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相对2008版,2011版新增期刊:特种油气藏、钻井液与完井液、海相油气地质 相对2008版,2011版掉出期刊:油气储运、石油天然气学报、断块油气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令狐采学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有些对象在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输出量开始变化很慢,后来才逐渐加快,最后又变慢直至逐渐接近稳定值,这种现象叫 ? A、传递滞后 ? B、容量滞后 ? C、大滞后 2.(2.5分)某台测温仪表测温范围为100~600℃,校验该表得到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3℃,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 A、0.5 ? B、0.6 ? C、1.0 3.(2.5分)气动仪表的信号传输,国际上统一使用()的模拟气压信号 ? A、20~100KPa ? B、4~20KPa ? C、0~10KPa

4.(2.5分)工程上所用的压力指示值多为 ? A、绝对压力 ? B、表压 ? C、负压 5.(2.5分)某合成氨厂合成塔的压力变化范围为11~14MPa,较为平稳,则选择压力测量仪表的上限值为 ? A、21 ? B、28 ? C、30 6.(2.5分)一台精度等级为0.5级,测量范围为600~1200℃的电子电位差计,它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是 ? A、0.5℃ ? B、1.5℃ ? C、2.5℃ 7.(2.5分)应用的最为广泛的节流装置是 ? A、孔板 ? B、喷嘴 ? C、文丘里管

8.(2.5分)流过节流装置的流量与节流装置两端的压差的()成正比 ? A、平方 ? B、平方根 ? C、立方 9.(2.5分)用镍铬-铜镍热电偶测温,设备的温度为800℃(对应的分度表热电势为67783μV),自由端的温度为30℃(对应的分度表热电势为1801μV),测得的热电势应为 ? A、67783 ? B、65982 ? C、1801 10.(2.5分)不与介质接触就可以测量介质液位的测量仪表是? A、差压式液位计 ? B、电容式液位计 ? C、超声波液位计 11.(2.5分)在运行时,系统被控变量的给定值是不变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 ? A、定值控制系统 ? B、随动控制系统 ? C、程序控制系统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后习题作业部分答案Word版

1-24. 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 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Log d i W Wi 重量 % d

1-30.岩石孔隙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 a 、 e 、 f 的关系怎样?常用 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2)由绝对孔隙度a φ、有效孔隙度e φ及流动孔隙度ff φ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φ>e φ>ff φ。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 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及成岩后的压实作用(即埋深)就成为影响这类岩石孔隙度的主要因素。 1-44、试推导含有束缚水的油藏的综合弹性系效计算式 ) (w w o o f C S C S C C ++=*φ 其中: *C ——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f C ——岩石的压缩系效;o C ——原油压缩系效; w C ——地层水压缩系效; o S 、 wi S ——分别表示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 饱和度。 推到: 1)压力下降p ?时,弹性采油量0V ?为:L V V V ???+=p 0 2)由岩石和流体的压缩系数定义有: p C p b L b f 0???φV V C V +=)C p f b φL C V +(=? 3)定义岩石综合压缩系数为: p 10 b *??= V V C 若流体为油水三相则: ) (w w o o f C S C S C C ++=*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