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08, 16 (2): 118–125 doi: 10.3724/SP.J.1003.2008.07339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41438791.html,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

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儒海1, 2强胜1*邱多生3储秋华3潘根兴4

1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南京 210095)

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武汉 430064)

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农业生态办公室, 苏州 222300)

4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 210095)

摘要: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作者于2006年4月在太湖地区一个

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年后对水稻—油菜两熟制油

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试验区共记录到杂草17种, 隶属于11科。不同施肥处理小区中杂草种类以单施化肥

区(6种)和施化肥+全年秸秆区(5种)最少, 纯氮肥区最高(12种); 以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日本看麦娘

(A. japonicu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等

5种发生密度较大, 它们分别在不同施肥小区中占据优势。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 田间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明

显差异: 纯氮肥区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小区, 但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 不施肥区(对照区)和纯氮

肥区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区; 施化肥+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田间杂草的优势度。田间杂草群落

的优势种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Whittaker指数表明施化肥+夏季秸秆还田和单施化肥的影响最显著, 常规施肥和

施化肥+秋季秸秆还田次之, 而施化肥+全年秸秆还田和单施氮肥没有显著影响。S?renso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聚类

分析结果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单施化肥(平衡施用N、P、K肥)、常规施肥和化肥配施秸秆处

理均能显著改变田间杂草群落的组成, 降低某些优势杂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从而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杂草群落多样性, 稻油两熟制, 均匀度

Effects of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the diversity of weed communities in oilseed rape fields under rice–oilseed rape cropping

system

Ruhai Li1,2, Sheng Qiang1*, Duosheng Qiu3, Qiuhua Chu3, Genxing Pan4

1Weed Research Laborator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Science,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3Bureau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of Wujiang Municipality, Suzhou 222300

4Institute of Resources,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weed species diversity were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Seven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each with three replicated plots and 20 years of fertiliza-

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oilseed rape fields under a rice–oilseed rape cropping system in Tai Lake region.

Overall, 17 weed species from 11 families were recorded. Of these, Alopecurus aequali, A. japonicas, Beck-

mannia syzigachne, Malachium aquaticum,and Geranium carolinianum had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were dominant in different plots. The weed species richness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ranging from 5 species in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ilseed rape stalk and rice straw treatment

(CFOR) to 12 in N fertilizer treatment (NF). The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of weed species also differed in

——————————————————

收稿日期: 2007-11-05; 接受日期: 2008-02-14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64)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07-620-003-03-04)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rl@https://www.wendangku.net/doc/541438791.html,

第2期李儒海等: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19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Shannon-Wiener index in N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ny othe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while Simpson dominance index was the lowest. Pielou evenness index in

non-fertilizer treatment (NoF) and NF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s suggested by Whittaker index,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ilseed rape stalk treatment (CFO)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treatment (CF)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weed community composition,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ig manure treatment (CFM)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rice straw treatment (CFR) ranked the second,

while NF and CFO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weed community composition. S?renson similarity index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suggested similar trends as Whittaker index. The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

cation of balanced N, P, K fertilizer and even plus organic manure (pig manure, oilseed rape stalk, and rice

straw) was beneficial to effectively control dominant weeds and maintain weed species diversity by decreas-

ing the abundance of those otherwise dominant species.

Key words: long-term fertilization, diversity of weed community, rice–oilseed rape cropping system, even-

ness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欣等, 2000)。农田杂草与作物竞争光照、土壤养分与水分等资源, 是导致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扬汉, 1998)。同时, 保持农田生态系统中一定的杂草多样性对于保护害虫天敌、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养分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 农业生态系统中杂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发挥其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Tilman et al., 1997, 2006; 陈欣等, 2000; Chen et al., 2004a, b; Yang et al., 2007)。因此, 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杂草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 也应对其生物多样性给予适当的保护。为解决这一矛盾, 就必须对作物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

施肥是一项很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 不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同时也能影响田间杂草群落的多样性。关于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已开展较多, 结果均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田间杂草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都有显著影响(Moss et al., 2004; Davis et al., 2005; 尹力初和蔡祖聪, 2005a, b, c; Ciuberkis et al., 2006; 古巧珍等, 2007); 而且长期平衡施用N、P、K 肥不仅有助于控制杂草的危害, 同时还能够使田间杂草保持一定水平的多样性。但是, 这些研究均集中在旱地, 在我国特殊的稻作区水稻—油菜两熟制农田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还缺乏可参考的资料, 揭示其规律将能够为这类农田的杂草管理实践及杂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 我们选择长期不同施肥方式的水稻—油菜一年两熟制油菜田调查其杂草群落多样性, 探讨不同施肥措施与田间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期望能为通过采取合理施肥来兼顾控制杂草与保护农田中杂草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地区概况

试验田设在苏州市属吴江市金家坝镇前厅村(31°05′900″N, 120°46′924″E), 为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该地地处北亚热带南部, 年均温15–16℃, 降水量1,000–1,100 mm, 6–9月雨量占全年的40–55%, 稳定超过3℃的年积温达5,300– 5,640℃, 无霜期220–240 d, 常年平均日照达2,000–2,200 h。本区农业生产历来以水稻—小麦或水稻—油菜一年两熟为主。土壤类型为潴育性水稻土(黄泥土)。

1.2试验设计及栽培管理

试验处理始于1987年, 试验期间一直为水稻—油菜一年两熟田。研究共设7种不同的施肥处理: 不施肥(简称不施肥区, NoF), 纯施氮肥(简称纯氮肥区, NF), 单施化肥(简称化肥区, CF), 化肥配施猪粪(简称常规区, CFM), 化肥配施油菜秸秆(简称夏季秸秆区, CFO), 化肥配施水稻秸秆(简称秋季秸秆区, CFR), 化肥配施油菜水稻秸秆(简称全年秸秆区, CFOR)。纯氮肥区只施氮肥; 其他各小区的化肥施用量为N 427.5 kg·hm–2·yr–1, P2O5 45 kg·hm–2·yr–1和K2O 54 kg·hm–2·yr–1; 常规区加施16,800 kg·hm–2·yr–1(鲜重)的猪粪肥, 在秋季水稻收割后施于土壤表面; 夏(秋)季秸秆区分别加施2,250

12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6卷

kg·hm–2·yr–1(鲜重)的油菜(水稻)秸秆; 全年秸秆区加施4,500 kg·hm–2·yr–1(鲜重)的秸秆, 每季作物各占50%, 在作物收获后打碎翻入土壤。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25 m2, 小区之间筑水泥埂隔离。各处理除施肥不同外, 其他各项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油菜品种1987–2002年为“秦油2号”, 2003年后为“苏油1号”。水稻品种1987–2001年为“武育粳”, 2002年后为“武育粳3号”。油菜季不除草; 水稻季在1987–1993年人工除草, 1994–2006年化学除草, 每667 m2使用60%丁草胺乳油60 mL+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 在水稻移栽后7 d施药, 并且人工除草1次。

试验开始时, 原表层(0–5 cm)土壤pH值为5.6, 黏粒(<1 μm)含量为249.30 g/kg, 阳离子交换量20.20 cmol (+)/kg, 有机碳16.40 g/kg, 全氮1.72 g/kg, 全磷0.42 g/kg。2006年油菜收割后各施肥处理小区表层(0–5 cm)土壤基本性状如表1所示。

1.3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油菜田小区杂草调查在2006年4月19日进行(杂草处于花果期, 油菜处于结荚期)。每小区按对角线5点取样法设5个样方, 每样方面积1 m2, 计数各样方内的杂草种类与数量, 同时调查每种杂草的盖度, 并称量地上部鲜重。

杂草密度为每m2的杂草株(分蘖)数; 物种丰富度(S)为样方中包含的所有杂草种类数; 综合优势度比SDR = (RD+RC+RF+RW)/4, 其中RD、RC、RF、RW分别为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鲜重(任继周, 1998; 寇建村和胡自治, 2003; 冯缨等, 2005); 物种多样性用Shannon-Wiener指数测度, H′= –∑P i ln P i, 其中P i = N i/N, N i为样方中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 N为样方总个体数; 群落优势度用Simpson 指数测度, D = ∑P i2; 群落均匀度用Pielou均匀度指数测度, J = H′/ln S(马克平和刘玉明, 1994); 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用Whittaker指数测定, β= S/ma–1, ma为各样方的平均物种数(马克平等, 1995); 群落相似性用S?renson指数测度, 定性测度C s= 2j/(a+b), 定量测度(又称Bray-Curtis指数)C N = 2j N/(a N+b N), 其中j为群落A与B所共有的物种数, a、b为群落A、B含有的全部物种数, a N、b N分别为群落A、B所有物种的个体数目, j N为群落A(j N a)和B(j N b)共有种中个体数目较小者之和(马克平等, 1995)。

研究数据使用Excel和MVSP 3.1进行处理、绘图, 并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测验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2结果

2.1对杂草密度的影响

在试验区油菜田发生的杂草有11科17种, 其中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日本看麦娘(A. japonicu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野老鹳草(Gera- nium carolinianum)等5种发生密度较大, 群体数量占整个杂草群落的90%以上。这5种杂草分别在不同施肥小区中占据优势。看麦娘在夏季秸秆区和秋季秸秆区的密度分别达1,572和1,362株/m2; 日本看麦娘在不施肥区为优势种, 密度为145.2株/m2; 菵草在常规区和纯氮肥区的密度分别为244.9和193.1株/m2; 牛繁缕在化肥区和全年秸秆区为优势种, 但在不施肥区没有出现; 野老鹳草和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在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的密度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区。

表1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年后各施肥处理区表层(0–5 cm)土壤基本性状

Table 1 Basic properties of surface layer (0–5 cm) soil in plots after 20 year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施肥处理Fertilization treatment pH 有机碳

Organic C (g/kg)

全氮

Total N (g/kg)

全磷

Total P (g/kg)

速效钾

Available K (mg/kg)

不施肥 NoF 6.14 16.10 1.66 0.24 81 纯施氮肥 NF 6.05 16.38 1.86 0.25 82 单施化肥 CF 5.94 16.65 1.87 0.38 106 化肥配施猪粪 CFM 5.73 17.21 2.05 0.72 99 化肥配施油菜秸秆 CFO 5.89 16.78 1.94 0.38 86 化肥配施水稻秸秆 CFR 5.90 16.80 1.96 0.39 87 化肥配施油菜水稻秸秆 CFOR 5.87 17.15 2.06 0.41 89 NoF, Non-fertilizer; NF, N fertilizer; CF, Chemical fertilizer; CFM,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ig manure; CFO,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ilseed rape

stalk; CFR,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rice straw; CFOR,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ilseed rape stalk and rice straw.

第2期李儒海等: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21

就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而言, 前者在夏季秸秆区的密度最大, 后者在化肥区的密度最大(主要是由于牛繁缕在该区的密度大)。禾本科杂草发生量大的施肥区中阔叶杂草的发生量相对较少, 反之亦然。

就所有杂草而言, 夏季秸秆区和秋季秸秆区的密度均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处理, 但这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2)。总体来看, 试验区的杂草密度较大, 这是由于油菜季连年不除草的缘故。2.2对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在不施肥区、纯氮肥区、常规区、夏季秸秆区和秋季秸秆区发现的杂草种类较多, 分别为10、12、9、10和9种; 而在化肥区和全年秸秆区发现的种类较少, 分别为6和5种。从各处理小区的杂草物种丰富度来看, 纯氮肥区为11种, 显著多于其他小区; 而化肥区(5.0种)和全年秸秆区(4.3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均显著小于其他小区(表3)。从Shannon-Wiener 指数看, 纯氮肥区显著大于其他小区, 说明纯施氮

表2长期不同施肥方式的油菜田间杂草物种组成和密度

Table 2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ensity of weeds in oilseed rape fields under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杂草密度Weed density (ind./m2)

杂草种类

Weed species NoF NF CF CFM CFO CFR CFOR 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77.9e192.1d205.0d801.9c1,572.0a1,362.0b76.3e

日本看麦娘A. japonicus145.2a36.6b––0.5d28.8c–

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59.0cd193.1b15.7e244.9a33.4de78.7c25.8e

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41.5d403.3a63.5d53.0d115.9c361.3b

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6.3a 3.1b 1.1c0.3cd0.7cd0.8cd–

窄叶紫菀Aster subulatus––0.5a––––

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 5.5a––– 1.6bc––

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5.7a––0.3c 2.3b––

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13.7b21.3a–0.6d 2.7c–0.4d

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239.9a122.9b–28.5c– 5.8d–

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0.3b0.7a– ––

荔枝草Salvia plebeia0.3a––––––

蛇床Cnidium monnieri 2.9bc24.0a– 1.9cde0.3de 4.9b 2.3cd

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4.9a–––0.6b–

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 1.1a–––0.8a–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0.7a––0.5ab––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0.2a–––––

禾本科杂草 Grass weeds 282.1e421.9d220.7e1,046.8c1,605.9a1,469.5b102.1f

阔叶杂草 Broadleaf weeds 274.5c219.7d405.2a95.9f61.1g128.8e363.9b

所有杂草 Overall weeds 556.5cd641.6c625.9c1,142.7b1,667.1a1,598.3a466.0d

同一行平均值后上标字母相同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NoF、NF、CF、CFM、CFO、CFR、CFOR的含义同表1。

Means within the same row with same superscript letter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0.05 level. NoF, NF, CF, CFM, CFO, CFR and CFOR cor-respond to th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Table 1.

表3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田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weed communities in oilseed rape fields

施肥处理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NoF NF CF CFM CFO CFR CFOR 物种丰富度 Species richness 9.0b11.0a 5.0e7.3d8.3bc8.0cd 4.3e

Shannon-Wiener指数 Shannon-Wiener index 1.49b 1.68a0.76d0.87c0.28g0.59f0.68e

Simpson指数 Simpson index 0.29e0.23f0.52d0.53d0.89a0.74b0.63c

Pielou均匀度指数Pielou evenness index 0.68a0.70a0.48b0.44b0.13d0.29c0.47b

同一行平均值后上标字母相同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NoF、NF、CF、CFM、CFO、CFR、CFOR的含义同表1。

Means within the same row with same superscript letter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0.05 level. NoF, NF, CF, CFM, CFO, CFR and CFOR cor-respond to th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Table 1.

12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6卷

肥会显著提高油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但从表征优势度的Simpson指数来看, 纯氮肥区的优势度最低, 而施化肥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田间杂草的优势度, 且夏季秸秆区>秋季秸秆区>全年秸秆区, 三者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从Pielou均匀度指数看, 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指数分别为0.68和0.70, 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区, 表明不施肥和纯施氮肥显著改变了油菜田杂草群落的均匀度。

2.3对杂草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 田间杂草群落的结构组成均发生了一定变化。(1)不施肥区杂草群落优势种组成为野老鹳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 其中野老鹳草的综合优势度比高达0.498, 占绝对优势地位, 日本看麦娘和看麦娘的综合优势度比相对较低, 但也是主要杂草。(2)纯氮肥区杂草群落优势种组成为野老鹳草+菵草+看麦娘, 野老鹳草的综合优势度比显著降低为0.363, 而菵草的综合优势度比明显升高, 由次要杂草变为主要杂草, 看麦娘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也有所提高。(3)化肥区杂草群落优势种组成为牛繁缕+看麦娘+菵草, 牛繁缕的综合优势度比显著上升, 高达0.504, 看麦娘的综合优势度比也显著升高为0.4, 这两种杂草为该区的绝对优势种类; 在该区没有发现野老鹳草和日本看麦娘。(4)常规施肥区杂草群落优势种组成为看麦娘+菵草+野老鹳草, 看麦娘的综合优势度比显著升高为0.48, 成为该区的绝对优势种类; 菵草的综合优势度比也明显升高, 由次要杂草变为主要杂草; 野老鹳草的综合优势度比显著降低为0.101, 但仍为主要杂草; 在该区没有发现日本看麦娘。(5)夏季秸秆区杂草群落优势种组成为看麦娘+菵草+牛繁缕, 看麦娘的综合优势度比显著上升, 高达0.760, 成为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杂草种类; 在该区没有发现野老鹳草。(6)秋季秸秆区杂草群落优势种组成为看麦娘+菵草+牛繁缕, 与夏季秸秆还田区一样, 看麦娘在群落中也占绝对优势地位。(7)全年秸秆区杂草群落优势种组成为牛繁缕+看麦娘+菵草, 牛繁缕的综合优势度比显著上升, 高达0.714, 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看麦娘和菵草的综合优势度比与不施肥区相差不大(表4)。

不施肥区(对照区)、纯氮肥区、化肥区、常规施肥区、夏季秸秆区、秋季秸秆区、全年秸秆区杂草群落Whittaker指数分别为0.685、0.636、1.143、0.849、1.273、0.8、0.667。由此可见, 与不施肥处理相比, 施化肥+夏季秸秆还田和单施化肥对油菜田杂草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的影响最显著, 常规施肥、施化肥+秋季秸秆还田次之, 而施化肥+全年秸秆还田和纯施氮肥没有显著影响。

表4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田杂草综合优势度比的影响

Table 4 Effect of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he summed dominance ratio of weed species in oilseed rape fields

综合优势度比Summed dominance ratio

杂草种类

Weed species 不施肥

NoF 纯施氮肥

NF

单施化肥

CF

化肥配施猪

粪CFM

化肥配施油

菜秸秆CFO

化肥配施水

稻秸秆CFR

化肥配施油菜

水稻秸秆

CFOR

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0.4980.363–0.101–0.029–

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0.121a0.047c––0.011d0.053b–

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0.109f0.155e0.400d0.480c0.760a0.690b0.160e

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0.107c0.228b0.057f0.287a0.073e0.094d0.092d

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0.060a0.033b–0.008c0.024b–0.006c

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0.033a––0.004c0.027b––

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0.029a0.016bc0.020b0.004ef0.012cd0.007de–

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0.026a–––0.012b––

蛇床Cnidium monnieri0.012c0.061a–0.023b0.011c0.020bc0.029b

荔枝草Salvia plebeia0.004a – – – – – – 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0.006a0.011ab–––

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0.060d0.504b0.082c0.059d0.091c0.714a

窄叶紫菀Aster subulatus––0.013a––––

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0.014a–––0.007b–

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0.012a–––0.007a–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0.007b––0.011a––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0.004a–––––

同一行平均值后上标字母相同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Means within the same row with same superscript letter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0.05 level. NoF, NF, CF, CFM, CFO, CFR and CFOR cor-respond to th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Table 1.

第2期李儒海等: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23 表5长期不同施肥方式间油菜田杂草群落的相似性指数

Table 5 S?renson similarity index of weed communities among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oilseed rape fields

(above diagonal: quantitative measure; below diagonal: qualitative measure)

S?renson相似性指数S?renson similarity index

施肥处理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NoF NF CF CFM CFO CFR CFOR

不施肥 NoF 0.5280.1600.1990.1070.1630.204

纯施氮肥 NF 0.668 0.3950.5170.2350.3160.264

单施化肥 CF 0.4350.571 0.3230.2390.3030.830

化肥配施猪粪 CFM 0.5970.6250.600 0.6310.6920.209

化肥配施油菜秸秆 CFO 0.7630.4710.5450.462 0.8880.146

化肥配施水稻秸秆 CFR 0.6290.8240.7270.7690.429 0.213

化肥配施油菜水稻秸秆 CFOR 0.4430.5710.7500.8000.5450.727

图1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作用下油菜田杂草群落的聚类分析。NoF、NF、CF、CFM、CFO、CFR、CFOR的含义同表1。

Fig. 1 The dendrogram of the weed communities in oilseed rape fields under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from clus-

tering analysis based on Bray Curtis index. NoF, NF, CF, CFM, CFO, CFR and CFOR correspond to th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Table 1.

2.4不同施肥方式间油菜田杂草群落的相似性

从S?renson群落相似性指数(定性测度)看, 不施肥区与纯氮肥区、常规施肥区、夏季秸秆还田区、秋季秸秆还田区的相似性较高, 而与化肥区、全年秸秆还田区的相似性较低, 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5)。S?renson群落相似性指数的定量测度(Bray-Curtis指数)结果却表明, 不施肥区与纯氮肥区的相似性较高, 而与化肥区、常规施肥区、夏季秸秆区、秋季秸秆区、全年秸秆区的相似性较低,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Bray-Curtis指数采用最远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 可得图1所示的树状图。由图1可以看出, 不施肥区(对照区)与纯氮肥区聚在一起, 化肥区、全年秸秆区聚在一起, 夏季秸秆区、秋季秸秆区与常规施肥区聚在一起。以上结果表明, 与不施肥相比, 施化肥、常规施肥和施化肥加秸秆还田处理均能显著改变田间杂草群落的组成, 改变某些杂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从而影响其发生危害程度。

3讨论

3.1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杂草群落多样性影响的差异

本文的研究表明, 夏季秸秆区杂草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区(表3), 是因为看麦娘在该区占据绝对优势, 其他杂草数量很少(表2, 4)。这可能是由于连年油菜秸秆还田将较多看麦娘种子输入了田间, 而看麦娘也适应了这种施肥方式, 并且油菜季不除草, 由于累加效应, 使看麦娘的优势地位愈加明显, 导致杂草群落的均匀度降低。

12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6卷

全年秸秆区所有杂草的密度显著低于夏、秋季秸秆区(表2)。推测可能是由于大量油菜、水稻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多, 使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张平究等, 2004), 从而加大了微生物对杂草种子的腐解作用; 也可能是两种秸秆在同一块田中降解时产生了一些抑制杂草种子萌发的物质, 从而导致杂草密度降低。但真正原因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发现, 牛繁缕在不施肥区没有出现, 表明牛繁缕不能适应贫瘠的土壤养分条件。而野老鹳草、鼠麴草在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的密度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处理区(表2), 这两个施肥区土壤的有机碳和全磷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施肥区, 但pH值较高(表1), 表明这两种杂草均能适应有机碳和磷肥贫瘠且pH值较高的土壤, 这也说明它们有可能具有对磷肥进行高效吸收利用的机制。对这些机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揭示这两种杂草的发生规律以及研究其耐低磷特性应用到作物的遗传改良上, 对于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肥料施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长期平衡施肥降低了油菜田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 而纯施氮肥和不施肥使油菜田杂草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提高, 这是杂草长期适应土壤条件及与作物竞争的结果(Huston, 1997; Fridley, 2002; Ra-janiemi, 2002)。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导致土壤养分条件发生改变(Paolini et al., 1999; 邱多生等, 2005), 使不同种类杂草的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导致杂草与作物或杂草与杂草间竞争光照、土壤养分和水分资源的能力发生变化, 表现为不同施肥处理油菜田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不同, 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Johnson et al., 1996; Buhler et al., 1997; 钦绳武等, 1998; Dieleman et al., 2000; Moss et al., 2004; Davis et al., 2005; 尹力初和蔡祖聪, 2005a, b, c; Ciuberkis et al., 2006; 古巧珍等, 2007)一致。

3.2 合理施肥与兼顾控制杂草危害和保护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施肥直接或通过改变作物与杂草的竞争关系对农田杂草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发现, 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的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处理区, 这两个区的优势种野老鹳草在其他施肥处理区变为次要杂草或没有发生; 鼠麴草在这两个区的密度也显著大于其他施肥处理区。表明单施化肥、化肥配施猪粪和化肥配施秸秆处理显著降低了油菜田杂草群落的多样性, 并降低了优势杂草的优势地位。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Moss et al., 2004; 尹力初和蔡祖聪, 2005a, b, c; Davis et al., 2005; Ciuberkis et al., 2006; 古巧珍等, 2007)一致。但这些研究均集中在旱地, 本研究是这一规律在我国特殊的稻作区水稻—油菜两熟制农田中的首次报道。

因此, 平衡施用N、P、K肥, 并配合施用有机肥(猪粪和秸秆), 不仅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 保持农田生态系统中一定水平的杂草生物多样性, 也有利于降低某些优势杂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稻作区水旱轮作田科学合理施肥, 从而能够兼顾控制优势杂草的危害和保护杂草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农业生态系统管理者能够将杂草在空间、时间及其他生态位上和目标作物分离, 如采用稻鸭共作(魏守辉等, 2005)、过滤灌溉水流阻断杂草种子输入及采取措施加大农田杂草种子库输出(李儒海和强胜, 2007)等生态控草措施, 一方面可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既可控制优势杂草对作物的危害, 又可保护非优势杂草的生物多样性, 能使农业生态系统发挥出最大生态效应, 是科学管理杂草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Buhler DD, Hartzler RG, Forcella F (1997) Implications of weed seed bank dynamics to weed management. Weed Science, 45, 329–336.

Chen X (陈欣), Wang ZQ (王兆骞), Tang JJ (唐建军) (2000)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weed biodiversity in agroeco-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生态学杂志), 19(4), 50–5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X, Tang JJ, Fang ZG, Shimizu K (2004a) Effects of weed communities with various species numbers on soil features in a subtropical orchard ecosystem.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02,377–388.

Chen X, Yang YS, Tang JJ (2004b) Species-diversified plant cover enhances orchard ecosystem resistance to climatic stress and soil erosion in subtropical hillsid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5, 1191–1198.

Ciuberkis S, Bernotas S, Raudonius S (2006) Long-term ma-nuring effect on weed flora in acid and limed soils.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 Soil & Plant Sci-ence, 56, 96–100.

Davis AS, Renner KA, Gross KL (2005) Weed seedbank and community shifts in a long-term cropping systems ex-

第2期李儒海等: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25

periment. Weed Science, 53, 296–306.

Dieleman JA, Mortensen DA, Buhler DD, Ferguson RB (2000) Identifying associations among site properties and weed species abundance. II. Hypothesis generation. Weed Sci-ence, 48, 576–587.

Feng Y (冯缨), An SZ (安沙舟), Liu CE (刘长娥), Sun ZJ (孙宗玖) (2005)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analysis of range-land complex type in the middle zone on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草业学报), 14, 18–2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Fridley JD (2002) Resource availability dominates and al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productivity in experimental plant communities. Oecolo-gia, 132, 271–277.

Gu QZ (古巧珍), Yang XY (杨学云), Sun BH (孙本华), Zhang SL (张树兰), Tong YA (同延安) (2007) Weed biodiversity in winter wheat field of loess soil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18, 1038–104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ston MA (1997) Hidden treatments in ecological experi-ments: re-evaluating the ecosystem function of biodiver-sity. Oecologia, 110, 449–460.

Johnson KH, Vogt KA, Clark HJ, Schmitz OJ, Vogt DJ (1996) Biodiversity and the produ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ecosys-tem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11, 372–377.

Kou JC (寇建村), Hu ZZ (胡自治) (2003) Study on the suc-cession of weeds in mixed perennial artificial grassland in the alpine region. Grassland and Turf (草原与草坪), (3), 33–3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RH (李儒海), Qiang S (强胜) (2007) Progresses and pros-pects in research of weed seed dispersal.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7, 5361–537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YH (李扬汉) (1998) Weed Flora of China (中国杂草志), pp. 1–32.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Ma KP (马克平), Liu CR (刘灿然), Liu YM (刘玉明) (1995) Measurement of biotic community diversity. II. β diver-sity. Chinese 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 3, 38–43. (in Chinese)

Ma KP (马克平), Liu YM (刘玉明) (1994) Measurement of biotic community diversity. I. α diversity (2). Chinese 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 2, 231–239. (in Chinese) Moss SR, Storkey J, Cussans JW, Perryman SAM, Hewitt MV (2004) The Broadbalk long-term experiment at Rotham-sted: what has it told us about weeds? Weed Science, 52, 864–873.

Paolini R, Principi M, Froud-Williams RJ, del Puglia S, Bian-cardi E (1999) Competition between sugarbeet and Sinapis arvensis and Chenopodium album, as affected by timing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Weed Research, 39, 425–440. Qin SW (钦绳武), Gu YC (顾益初), Zhu ZL (朱兆良) (1998)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long-term stationary experiment

on fertility evolution of fluvo-aquic soil and the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土壤学报), 35, 367–37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Qiu DS (邱多生), Li LQ (李恋卿), Jiao SJ (焦少俊), Pan GX (潘根兴), Zhang Y (张英) (2005) Change of soil fertility under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in a paddy soil from the Tai Lake region. Soils and Fertilizers (土壤

肥料), (4), 28–3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Rajaniemi TK (2002) Why does fertilization reduce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Testing three competition-based hypothe-

ses. Journal of Ecology, 90, 316–324.

Ren JZ (任继周) (1998) Research Methods for Pratacultural Science (草业科学研究方法), pp. 11–16. China Agricul-

tural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Tilman D, Knops J, Wedin D, Reich P, Ritchie M, Siemann E (1997)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composi-

tion on ecosystem processes. Science, 277, 1300–1302. Tilman D, Reich PB, Knops JMH (2006)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tability in a decade-long grassland experiment.

Nature, 441, 629–632.

Wei SH (魏守辉), Qiang S (强胜), Ma B (马波), Wei JG (韦继光), Chen JW (陈建卫), Wu JQ (吴建强), Xie TZ (谢桐

洲), Shen XK (沈晓昆) (2006) Influence of long-term rice-duck farming system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diver-

sity of weed communities in paddy fields.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植物生态学报), 30, 9–16. (in Chinese with Eng-

lish abstract)

Yang YS, Wang H, Tang JJ, Chen X (2007) Effects of weed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orchard soil biological and fer-

tility properti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93, 179–185.

Yin LC (尹力初), Cai ZC (蔡祖聪) (2005a) 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s on composition of weed communi-

ties in maize field. Soils (土壤), 37, 56–6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in LC (尹力初), Cai ZC (蔡祖聪) (2005b) The change of the weed biodiversity in wheat field under a long-term located fertil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中国生

态农业学报), 13, 57–5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Yin LC (尹力初), Cai ZC (蔡祖聪) (2005c)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the biodiversity of weeds in maize field.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土

壤通报), (2), 220–22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PJ (张平究), Li LQ (李恋卿), Pan GX (潘根兴), Zhang JW (张俊伟) (2004) Influence of long-term fertilizer management on top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genetic di-

versity of a paddy soil from the Tai Lake regio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4, 2818–28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责任编委: 高贤明责任编辑: 周玉荣)

常见杂草大全(修正2)

常见杂草 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 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 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 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 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 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 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 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 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 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 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 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 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生态特点生 于低湿地或水边。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 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江4 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 种子开始成熟。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 花结果。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 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 地。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 地。

空心莲子草 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四叶萍学名Marsilea quadrifolia L。属(萍)科多年生水生杂草。别名四叶、田字草、田字萍、夜爬三、夜里船。主要为害水稻和英白等水生作物。靠根、茎和孢子繁殖。 生态特点江南一带3月下旬一4月上旬从根、茎处长出新叶,5—9月继续扩展或形成新的根芽和根茎,9—10月产生孢子囊,11—12月孢子成熟,喜欢生于池塘、水田、沟边,是稻田常见杂草。 小香蒲 学名Typha minima Funk.属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 形态特征:叶窄线形,宽约3mm,有较大型膜质叶鞘,茎生叶仅有叶鞘且无叶片。株高30—60cm。穗状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之间间隔有距离。雄花序在上,长5—9cm,1雄蕊;雌花序在下,长2—4cm,直径1.5—2.5cm,雌花基部具毛,小苞片与毛近等长,子房有长柄,柱头披针形。生态特点生于水沟、河滩及沼泽地

各省玉米田杂草种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截止2008年,中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2%。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 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 1.1省 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713.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 841.10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61%,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7.84%。 1.1.1 省种植结构 夏播面积保持80%左右,可灌溉区面积也在80%以上,冀中原夏播玉米区,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占总播种面积的70%;冀东平原和太行丘陵山区夏播区,热量资源相对短缺,约占总面积的10%;春播玉米区,生态、生产类型多样,约占总面积的20%。省约70% 的玉米用于饲料加工和养殖,约29%用于工业加工。 (省玉米生产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英,农业科学,2009,13(6):113-115)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田杂草群落主要由马唐、稗草、黎、反枝苋、

牛筋草等杂草组成。在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作用下,近年来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东北春玉米区鸭跖草、芭英菜、问荆等杂草的危害程度不断上升,逐步演变为田间主要杂草,而华北夏玉米区难除杂草铁苋菜、苘麻在田间的优势度显著提高。 省玉米田杂草有136种(含变种),隶属于34科、97属,其中优势杂草有马唐、反枝苋、稗、马齿苋、藜、狗尾草、铁苋菜、刺儿菜、田旋花等9种,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区域性优势杂草10种:牛筋草、鸭跖草、灰绿藜、打碗花、苦荬菜、苣荬菜、芦苇、蒺藜、野稷、碎米莎草。常见杂草有21种,一般杂草有96种。地区主要形成反枝苋十狗尾草+灰绿藜+藜为主的杂草群落,地区为马唐+稗+反枝苋十藜,一地区为马唐+马齿苋+鸭跖草十稗+反枝苋,地区为马唐+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和地区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与一地区群落结构最为相似。(省玉米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2006.6,植物保护学报,守辉等) 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于2006—200在冀北地区春玉米生产重点县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地点、72个地块进行调查,鉴定出春玉米杂草18科、46种。其中主要优势种有马唐、藜、反枝苋、铁苋菜、鸭趾草,次要优势种有狗尾草、鬼针草、小蓟、山苦荬、葎草、稗草、辣子草、猪毛菜、个别地块黄花蒿、苣荬菜、圆叶牵牛、莎草等为害较重。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 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灭草松;鸭趾草、小蓟、黄花蒿、藜等较多的地块,可在配中加入适量的2,4一滴丁酯;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对于乙草胺+莠去津和异丙草胺+莠去津的配,为提高对藜、鸭趾草等的药效,可适当加入2,4一滴丁酯,但加入量一般每亩不超过有效成分309, (冀北春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化学防除技术探讨,明辉,树才.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出苗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若无覆盖并去除麦根,则对马齿苋的萌发和生长更有利,主要原因有以下2个面,1、麦根的去除为杂草生长腾出了生存空间;2、麦根对杂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减少。麦根水提物对杂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郭宪,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96)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一、油菜田的基本情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根据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可划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产区。春油菜区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区; 冬油菜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油菜的90%左右。目前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约有8000万亩。下面主要介绍冬油菜区的情况。 芝麻、等轮作。种植方式有移栽、直播两种,其中育苗移栽约占种植面积的8 0%。育 苗于每年九中下旬播种,十月中下旬移栽,第二年五月上、中旬成熟。直播于十月中旬 茬为水稻的称作水田油菜,为移栽油菜,田间杂草以禾本科为主。前茬为棉花、芝麻、 花生等夏播旱作物的称旱地油菜,多为移栽油菜,少量为直播油菜。 油菜田受杂草危害比较严重,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的考察,长江流域冬油菜田草害 面积达种植面积的50%油菜在苗期遭受杂草危害,常导致成苗株数减少和形成瘦苗、弱苗、高脚苗,抽薑后分枝结荚少。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时可以达到50%甚至更多。 二、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在冬油菜区,田间的饿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千金子、棒头草、早 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猪殃殃、大巢菜、刺儿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由于各地的生态条件不同,杂草的种类也有明显的区别。 冬油菜区,播种时气温较高,墒情较好,一般在油菜播种后杂草既萌芽出土,并很快 形成出苗高峰。高峰期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持续30天左右。这些杂草与油菜幼苗竞争激烈,是形成草害的主体。12月份至1月份气温较低,田间杂草基本停止生长。待 到2月下旬气温回升时,一些入土较深的杂草种子陆续萌发,但数量较少,并且此时油菜生 长迅速,田间封闭,这些杂草往往因为光照不足而逐渐死亡,构不成危害。直播油菜田杂草 高峰出现的早晚和数量的多少,受秋季和冬季气温以及降水的影响很大。油菜播种后天气干 旱少雨,土壤墒情差,出苗高峰就推迟,但降雨后很快形成出草高峰。 因此,对于冬油菜区,杂草防治的时期有3个,包括播后芽前,冬前期和早春,尤其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 摘要:目前,玉米田的杂草危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玉米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杂草的种类也逐年增多。再加上农民滥用除草剂,导致杂草群发生变化,使危害更加严重。该文通过对玉米杂草的种类与形态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化学除草的技术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后期的补救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为后期的玉米田除草作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玉米;杂草;防除技术 苏彦丽.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25. 一、玉米田草害发生趋势 免耕技术推广后,小麦收割后遗留在玉米田中的杂草数量多、草龄大,麦田机械化收割的普及,使自生麦已成为玉米田中的主要草害,已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威胁。另一方面,一些除草剂长期使用,使田间杂草种群发生变化,宿根性杂草如旋花科杂草、芦苇的比例上升,危害加重。还有生产者对除草剂种类和技术使用不当,防除效果不佳,药害频发。 二、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

春播玉米田常见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莎草、反枝苋、草、龙葵、铁苋菜、打碗花、田旋花、藜、酸模叶蓼、苍耳、茼麻、黄花蒿、龙葵、苦卖菜、刺儿菜、猪毛菜、问荆等;夏播玉米田主要有狗尾草、稗草、马唐、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刺儿菜、藜、小藜、苍耳、龙葵、打碗花、田旋花、q蓄、茼麻、莎草、苣荬菜、草等。 三、主要杂草形态识别 许多除草剂就是由于杂草的动态特征而获得选择性的,应用形态学分类可以较好地指导杂草的化学防治。根据形态特征将杂草分为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科杂草三类。 1、禾本科杂草特征 茎圆或略扁,节和节间区别明显,节间中空,中鞘开张、常有叶舌。胚具1子叶,叶片狭窄而长,平行脉,叶无柄。如狗尾草、金狗尾草、狗牙根、虎尾草、虮子草、节节麦、芦苇、看麦娘、狼尾草、雀麦、荩草、牛筋草、千金子等。 2、阔叶类杂草 包括所有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及部分单子叶植物杂草。特征:茎圆形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叶有柄,网状叶脉,胚具2子叶。如车前科(车前、大车前、平车前)、唇形

玉米田杂草综合治理简明技术操作规程

玉米田杂草综合治理简明技术操作规程 一、玉米田杂草种类 (一)禾本科杂草 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谷莠子等。 (二)阔叶杂草 铁苋菜、反枝苋、凹头苋、皱果苋、马齿苋、苘麻、鳢肠、鸭跖草、饭包草、藜、青葙、跑马秧、小藜、牵牛花、酸模叶蓼、半夏、田旋花、打碗花、苣荬菜、刺儿菜、乌蔹莓等。 (三)莎草科杂草 香附子、黄颖莎草等。 二、玉米田杂草防治措施 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农业、化学等措施,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杂草发生与危害。 (一)生态措施 采用秸秆覆盖法,即利用作物秸秆,如粉碎的小麦秸杆、碎草、树叶等覆盖,可有效控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一般每亩可覆盖粉碎的小麦秸杆等150~200公斤。 (二)农业措施 采用春花生或春棉花等与玉米、小麦二年三作,有利于改变杂草群体,减少伴随性杂草种群,有效减少杂草基数,控制杂草危害;播种前,配合增施肥料,适当深耕30~50厘米;播种采用精选种子、施用腐熟有机肥料,并及时清除田边沟边杂草;中期管理以人工或利用农机具直接清除杂草。 (三)化学措施 根据田间优势杂草,选择在玉米田登记使用的合适除草剂。按说明书中规定的除草剂使用剂量、施药时期等执行。不同年份,除草剂应轮换使用。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及玉米亲本田慎用除草剂或使用前进行试验确定。 车载喷雾机械喷施除草剂兑水量一般为每亩15~30公斤,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除草剂兑水量一般为每亩30~50公斤。 三、玉米不同播种方式化学除草技术 (一)夏直播玉米 1.土壤处理。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群的地块,每亩可分别选用:48%甲草胺乳油150~200毫升,或72%异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毫升,或96%精异丙甲草胺乳

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摘要介绍了玉米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从除草剂选择、除草方式选择、药害预防与补救等方面总结了其化学防除技术,以期为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化学防除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玉米主要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约2 000万hm2。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及汽车用乙醇汽油的普及,玉米的价格逐步提升,农民种植玉米的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相应对玉米田除草剂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玉米田除草剂的应用呈现从农民不用到大部分使用;从使用苗前除草剂为主,向使用苗前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并存;从使用单一型除草剂,向使用复配型除草剂为主的发展趋势。玉米田除草剂以其高效、经济、省时省力、增产显著等特点,为农业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由于除草剂是一种有着专业技术的特殊商品,其技术性和区域性较强,在使用方面有着较严格的技术要求,若不按要求使用,极易造成效果不佳或出现药害,不但不能服务于农业生产,还会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1 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一年生杂草分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自生麦苗、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野高粱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反枝苋、藜、苘麻、马齿苋、苍耳、龙葵、野西瓜苗等;多年生杂草主要是香附子、田旋花、刺儿菜等[1]。根据播期不同,玉米田杂草发生有明显的差异。春播玉米播种时气温较低,玉米前期生长缓慢,田间间隙大,极有利于杂草的发生;春玉米田杂草自玉米播种后就开始发生,与玉米同步生长,随着气温上升,杂草发生进入高峰,一般生长期长,出苗不整齐。夏玉米播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温度较高,玉米与杂草生长较快,在墒情较好时杂草发生集中,一般在播后10 d即达出苗高峰期,15 d出苗杂草可达杂草总数的90%,播后30 d出草97%左右[2]。玉米田杂草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灌水或降水对杂草的出苗有较大的影响,凡浇水后或连续降水量大于10 mm,隔3~5 d田间就可以出现1次杂草出苗小高峰。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中后期的玉米形成高大密闭的群体,杂草的发生与生长受到抑制,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因此,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治主要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2个关键时期。 2 玉米田除草化学防除技术 2.1 除草剂选择 玉米田除草剂按施药时期不同主要分为苗前封闭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苗前除草剂主要品种有莠去津、绿麦隆、利谷隆和2,4-D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通过将莠去津与酰胺类除草剂合理混用并制剂化,才使玉米田化学除草剂在

油菜栽培技术

附件1: 油菜栽培技术 一、育秧技术 油菜育秧是油菜栽培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培育壮秧是实现油菜高产的基础。油菜壮秧的特征为秧龄适中、植株矮壮、叶间距小、根系发达、叶色青绿、无病虫害。形态指标为:苗高20-25厘米,绿叶6张左右,根茎粗0.5-0.6厘米,叶间距2厘米以内,叶面积250平方厘米以上。要达到壮苗移栽,需做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选好秧田,培肥床土 秧田好坏,对培育壮秧有密切关系,所以一定要选择好的苗床田。一般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地势高爽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并且按秧:大田比例为1:6—7留足秧田,保证每株秧苗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空间,促进个体生长发育,防止因留苗过密引起的高脚苗、弱小苗。为满足油菜子叶平展后即进入自养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每亩人粪尿20担,复合肥40-50公斤或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20-25公斤为宜。苗床应做到泥细而平整,上松下实,干湿适度。 2、适期播种,控制播量 本区适播期一般在9月20日至30日之间,播时应以畦定量,均匀播种,要求一次播种一次齐苗,力争早出苗,早全苗。播种时严格控制播种量,均匀播种,一般亩播种量0.6公斤左右。 3、加强管理,前促后控 油菜出苗后应及时间苗,要求做到“五去五留”:去弱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匀苗。同时还要拔除杂草。一般每平方尺留苗不宜超过20株。 在肥料运筹上,三叶期前以促为主,应于一叶一心时及时施用断奶肥,一般每亩以尿素5-6斤或复合肥10-15斤施用。三叶至五叶期一般以促平衡生长为主;五叶期以后一般不宜施肥,以控为主。移栽

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

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 我国油菜生产概况 1、分布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根据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可划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大区。春油菜区包括青藏高原,蒙新内陆和东北平原三个亚区。冬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油菜的85%左右,该区可分五个亚区,即华北关中亚区、云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中下游亚区和华南沿海亚区,其中以长江中下游为主产区。 2、耕作制度冬油菜主产区多以一年两熟为主,兼有一部分三熟制,即秋播夏收。常与麦类、绿肥、豆类轮作,与水稻、棉花、芝麻、豆类连作,形成油、稻两熟和油、稻、稻三熟及油、棉两熟等耕作方式。种植方式有移栽、直播两种,其中育苗移栽约占种植面积的80%。育苗于每年九中下旬播种,十月中下旬移栽,第二年五月上、中旬成熟。直播于十月中旬播种,第二年五月中旬成熟。因前茬作物不同,冬油菜被称为水田油菜和旱地油菜。前茬为水稻的称作水田油菜,为移栽油菜,以禾本科的看麦娘为主。前茬为棉花、芝麻、花生等夏播旱作物的称旱地油菜,多为移栽油菜,少量为直播油菜。 二、油菜田杂草分布和发生特点 (一)油菜田杂草分布 移栽油菜由于株行间空隙大,前期杂草危害严重;直播油菜容易发生草盖苗,免耕直播油菜田杂草更多。前茬作物的不同对冬油菜地杂草群落差异影响很大,形成不同的杂草群落。我国油菜杂草可划分为三大区系: 1. 稻茬冬油菜田,主要杂草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为主,其他有猪殃殃、牛繁缕、雀舌草、大巢菜、碎米荠、婆婆纳、棒头草、稻茬菜等。以看麦娘发生危害最为严重。 2. 旱作冬油菜田,与棉花、芝麻、花生等旱作物连种。主要杂草有:猪殃殃、婆婆纳、播娘蒿、麦仁珠、小藜、荠菜、遏兰菜、野燕麦、扁蓄、麦瓶草、离蕊荠、刺儿菜、小旋花等。部分地区野燕麦危害严重。 3. 春播油菜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扁蓄、苣荬菜、大刺儿菜、卷茎蓼、猪殃殃、离子草、香薷、鼬瓣花、苋、旱稗、薄蒴草、问荆等,以野燕麦危害最严重。 (二)冬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 油菜田杂草在油菜播后(或栽后)10-15天大量萌发出土,在冬前和早春对油菜造成危害。 1、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冬油菜地杂草以看麦娘最早出现,一般在9月初开始出苗,10-11月出现高峰期,次年三月达分蘖高峰(3-5叶)。即在油菜播后7天可见草,油菜移栽后20-30天出现高峰期。 2、猪殃殃:属茜草科越年生或一年生杂草。一般在9-10月出苗,11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次年3月出现春季发生小高峰。 3、牛繁缕、繁缕:属石竹科越年生或多年生杂草。一般在9-10月上旬出现,10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早春发生数量较少。 4、婆婆纳:属玄参科越年生或一年生杂草。一般在9-10月出苗,10月上、中旬出现高峰期。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 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

况如图2所示: 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 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 1.1 吉林省 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 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越年生杂草不到13%。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 1.2 黑龙江

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

油菜种植技术精选文档

油菜种植技术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油菜 一、油菜的生物学基础 (一)油菜的生长发育 1、生育期。 是指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即发芽出苗、幼苗生长、现蕾、抽苔、开花、结角和种子成熟阶段,全生育期一般为220天左右。 2、发芽和出苗。 (1)油菜种子无休眠期。 (2)吸收60%水分,才能发芽。 (3)出苗时间与温度有直接关系。 3、根的生长。 (1)油菜根系为直根系。 (2)由主根、侧根、支根、细根和根毛组成。 (3)根系活力是前弱、中强、后衰。 4、茎的生长。 (1)是由下胚轴膨大形成。 (2)是衡量油菜冬前壮苗的主要指标。 (3)茎粗与产量成正相关。 5、叶的生长。 (1)主茎叶片在苗前分化,苗后长出,始花前主茎叶片出完。 (2)出叶速度与温度影响较大,冬前5天长一片叶,越冬期约15天长一片叶,立春后约3—5天长一片叶。

6、主茎与分枝的生长 (1)主茎的生长。 a、由胚生长点分化发育而成,是重要的养分贮存器官。 b、要控制缩茎段,培育矮脚壮苗。 c、要控制伸长茎段,使之粗壮,增强抗倒力。 (2)分枝的生长。 a、由各节腋芽生长发育而成。 b、着生在主茎上的分枝是第一次分枝。 c、从第一次分枝上长出的分枝是第二次分枝。 (二)油菜阶段性的发育特征 1、油菜的发育阶段 (1)春化阶段: a、冬性型。对低温要求严格,0℃—10℃时需要15—30天才能通过春化阶段。生产上要适当早播早栽。 b、半冬性型。对低温要求不太严格,在3℃—15℃的条件下,经20—30天便能通过春化阶段。秋播过早,越冬期气温较高,会出现早花现象。 c、春性型。不要求低温,多为早熟和极早熟品种。这类品种春播能正常开花结实,秋播稍早易发生早花现象,在生产上应严格控制播期。 (2)光照阶段。 a、油菜通过春化阶段,接着进入光照阶段。 b、油菜不是典型的长日照作物。 c、冬性和半冬性油菜品种对光照无严格要求。

油菜种植技术

油菜高产的种植技术方法_油菜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适应当地栽培的花油系列或云油系列品种。 二、精细整地 耕翻后,耙细泥块,土壤疏松细碎,然后开沟作箱,箱宽2米左右,沟宽20厘米,沟深20厘米。 三、播种期,播种量 在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宜;每亩0.3-0.4公斤。 四、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苗龄达30-35天即及时进行移栽,行距1.2尺,株距0.6尺,亩栽10000株左右。育苗移栽后应及时查苗补缺。 五、科学施肥 ①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斤,磷肥20公斤-25公斤,复合肥25公斤或尿素10公斤。 ②早施苗肥:直播油菜长出3片真叶即可结合间苗定苗施攻苗肥,每亩施尿素6公斤-8公斤。育苗移栽的,返青期每亩施尿素8公斤 -10公斤。 ③及时追施薹花肥:油菜现蕾抽薹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 氮磷钾复合肥6公斤-8公斤。 ④根外追肥:在苗期和盛花结荚期分别用0.2%的硼砂液或磷酸 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结实率。 六、中耕除草

直播的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育苗移栽的,在移栽后20-30天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七、科学排灌:油菜生长既怕旱又忌涝,在水分管理上应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保持畦沟和四周沟的通畅,以利排灌。在抽薹开花期需水量大,应保证水分供给。幼苗期 和开花结荚期要注意防止田间渍水。 八、病虫害防治 油菜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蝉、小菜蛾等,可用敌敌畏、乐果及菊酯类农药防治。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等,可用托布津、多 菌灵、疫霜锰锌等农药防治。 播种,在准备好的容器中放入土在土里划上沟,然后把油菜种放入到准备好的容器当中,然后覆盖上一层薄土就可以了。(容器底部 要留排水孔) 种植完种子以后浇上少量的睡,保持土壤的湿润。一般到4-5天之后就会发芽,大概等到15天左右给油菜施一次有机肥,或者直接 喷洒一些体肥都可以。 在种植油菜大概一周左右就要间苗,应为油菜过多密度比较紧会让所有的油菜都长不大哦,拔出的苗可以移到其他盆中继续种。 等到大概20天左右油菜就可以采收了,直接拔出就可以了。 在浇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每天只要浇一次水就可以了,如果天气非常干燥晚上的时候可以多浇一次水,油菜的种植期是比较短的,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了。 一、早施苗肥苗肥要适当早施,施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10%~15%,一般亩施腐熟人粪尿500公斤,加尿素5~7公斤或碳铵10~ 15公斤。施化肥时最好将肥料对清水浇施。 二、稳施腊肥腊肥以缓释性肥料为主,亩用土杂肥3000~4000 公斤,复合肥20公斤左右,秸秆300~500公斤。施肥前先中耕除草,再施肥,铲土壅根。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图1 个省、市、自治区。其千公顷,分布在约2429863.8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云南、广西辽宁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82% 1 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吉林省1.1 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大部分农田地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千公顷,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势平坦,,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58.47%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为9.79%面积的。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种。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22种,单子叶杂草有286种,双子叶杂草主要杂草%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60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越年生杂年生杂草约占27(吉林地区旱田%。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13草不到2008.2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黑龙江1.2 2 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 摘要:目前,玉米田的杂草危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玉米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杂草的种类也逐年增多。再加上农民滥用除草剂,导致杂草群发生变化,使危害更加严重。该文通过对玉米杂草的种类与形态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化学除草的技术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后期的补救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为后期的玉米田除草作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玉米;杂草;防除技术 苏彦丽. 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25. 一、玉米田草害发生趋势 免耕技术推广后,小麦收割后遗留在玉米田中的杂草数量多、草龄大,麦田机械化收割的普及,使自生麦已成为玉米田中的主要草害,已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威胁。另一方面,一些除草剂长期使用,使田间杂草种群发生变化,宿根性杂草如旋花科杂草、芦苇的比例上升,危害加重。还有生产者对除草剂种类和技术使用不当,防除效果不佳,药害频发。 二、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 春播玉米田常见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

莎草、反枝苋、?草、龙葵、铁苋菜、打碗花、田旋花、藜、酸模叶蓼、苍耳、茼麻、黄花蒿、龙葵、苦卖菜、刺儿菜、猪毛菜、问荆等;夏播玉米田主要有狗尾草、稗草、马唐、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刺儿菜、藜、小藜、苍耳、龙葵、打碗花、田旋花、?q蓄、茼麻、莎草、苣荬菜、?草等。 三、主要杂草形态识别 许多除草剂就是由于杂草的动态特征而获得选择性的,应用形态学分类可以较好地指导杂草的化学防治。根据形态特征将杂草分为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科杂草三类。 1、禾本科杂草特征 茎圆或略扁,节和节间区别明显,节间中空,中鞘开张、常有叶舌。胚具1子叶,叶片狭窄而长,平行脉,叶无柄。如狗尾草、金狗尾草、狗牙根、虎尾草、虮子草、节节麦、芦苇、看麦娘、狼尾草、雀麦、荩草、牛筋草、千金子等。 2、阔叶类杂草 包括所有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及部分单子叶植物杂草。特征:茎圆形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叶有柄,网状叶脉,胚具2子叶。如车前科(车前、大车前、平车前)、唇形科(夏至草、益母草)、大麻科(?草)与大戟科(铁苋菜)。 3、莎草类杂草 主要包括莎草科杂草。特征:茎三棱形或扁三棱形,无节和节间的区别,茎常实心。叶鞘不开张,无叶舌。胚具1

油菜种植如何科学施肥

油菜种植如何科学施肥 施肥原则: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依据土壤补充硼肥;适当降低氮肥基施用量, 增加薹肥比例。 施肥量及比例:亩产量水平200公斤以上,要适时追施薹肥,亩施氮肥3公斤,钾肥 3公斤。基肥没有施硼肥的田块,在抽薹至开花初期,叶面每亩喷施硼砂 1.0公斤。亩产 量水平100~200公斤:适时追施薹肥,亩施氮肥2.5公斤,钾肥2公斤。基肥没有施硼 肥的田块,在抽薹至开花初期,叶面喷施硼砂 0.75公斤。亩产量水平100公斤以下,适 时追施薹肥,亩施氮肥2公斤,钾肥1公斤。基肥没有施硼肥的田块,在抽薹至开花初期,叶面每亩喷施硼砂0.5 公斤。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追肥用量。缺硫田块,追肥品种应选择硫酸铵。 一、不要穴施肥料穴施肥料易造成局部肥料浓度过大,导致根系不能均匀吸收,甚至 造成油菜中毒、烧根,影响生长,尤以穴施碳铵为甚。所以油菜施肥最好是在油菜行间开 沟施入,一般沟深10厘米、宽20厘米为宜。 二、不要苗肥迟施有些农民在油菜移栽活棵后两个月才施点农家肥作苗肥。其实,此 时油菜正需要从大田中吸收较多的营养,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油菜生长,形成“僵苗”。为此,在油菜移栽时,就要用稀人粪尿浇施油菜定根水,活棵后亩用人粪尿250~500公斤加尿素2~3公斤,对水1000~1500公斤浇施,以利壮苗。 三、不要忽视硼肥施用油菜对硼肥反应比较敏感,缺硼会引起生理病害,导致根系发 育不良,只开花不结实或籽粒不饱满。一般亩用0.2~0.3公斤硼砂作底肥。同时,在油 菜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各喷施一次硼肥,每亩每次用硼砂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 硼肥促进油菜增产有明显效果。但农民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失误: 一是只在基肥中施用硼肥,忽视追施硼肥; 二是用花期喷肥代替全程用肥; 三是认为苗期施硼没有什么作用; 四是施硼数量不足; 五是只用低含量有效含量在5%以下、低价位的硼肥。因此,在油菜生育进程的各个时段,常常不同程度地出现缺硼症状。 油菜对缺硼非常敏感,在各个生育阶段均有缺硼症状表现。苗期缺硼,根少而细,根 颈肿大,叶片变褐色逐渐枯死。蕾苔期缺硼,叶片皱缩,叶脉及四周发黄,出现紫色斑块。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2分,共 10 分) (1 )除草剂 除草剂就是能够抑制或杀灭杂草的农药。 广义上是指防除所有不希 望其存在的植 物的药剂。 (2)农田杂草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或者说是农田中不希望存在 的植物。 (3) 甩喷法施药 北方地区水稻田一种常用的施药方法, 将农药制剂采用喷雾器对水稀释成 所需要 的容量后,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药液以非雾化状态相对均匀地喷射到 保持有一定 深度水层田间。 (4) 药土法施药 很多除草剂在水稻本田施用时, 往往需要将除草剂制剂与一定量的载体如 细土或 细沙混拌后进行均匀撒施(要求田间有水层),称为药土法。 (5) 选择性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是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及作物, 甚至只能杀死某一种或某类 杂草的 除草剂。 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分) (1 ) (2) (3) (4) (5) (6) (7) (8) (9)光合作用、激素、酶促活化作用、钝化作用 三、选择题(每个 2 分,共 10分) (1 ) (2) (3) (4) (5) 四、判断题 (每题 1. X 、 2. X 、 五、简答题(每题 1. ( 1 )草相及叶龄:除草剂的药效与杂草的种类、叶龄、及株高密切相关。一般 不同 种类的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所以同一除草剂用于不同杂草群落的地块, 的除草效果不同;杂草在幼苗阶段,根系少,次生根尚未充分发育, 2,4-滴 1963 “时差”和“位差” 内吸传导性 旱生型杂草、湿生型杂草、沉水型杂草、藻类杂草 65%、 4 米/ 秒 2%、低洼 广谱、茎叶兼土壤、触杀性 D. A. D. A. D. C. C. 1 分,共 10 分) 3. 4. X 、5. V> 6. X 、7. / 8. X 、9. X 、10. X 5 分,共 20 分) 表现

油菜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

油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耐肥性较强的作物。油菜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油菜生育期间不同发育阶段能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1,2],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实际及油菜自身的需肥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原则和技术措施,对油菜生长发育加以适当的促进和控制。 1油菜的需肥特性 油菜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多。生产一单位重量产品,其需氮量为水稻的2.64倍、小麦的1.03倍、大豆的1.11倍;需磷量为水稻的1.41倍、小麦的1.03倍、大豆的0.96倍;需钾量为水稻的2.59倍、小麦的2.53倍、大豆的2.40倍。油菜对磷、钾、硼的反应比较敏感。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小于5mg/kg时,即出现明显缺磷症状,同时要求土壤有效硼含量要高于0.5mg/kg,比其他作物高5倍;油菜在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从外部摄取硼素营养,进入生殖生长期需硼量增大,但由于前期进入植株体内的硼素大都处于不能再利用状态,油菜植株必须从外部吸取,否则会出现缺硼症状。由于油菜产品被人们摄取的主要是油脂,因此主要的营养元素可以通过饼粕、落叶落花、茎杆、角壳和残茬等返回土壤。大量研究表明,油菜茬能保持较高的养分水平,因而油菜是一种用地养地结合的作物。 2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 氮素营养对油菜的品质影响较大。油菜缺氮则长势不旺,叶片瘦小,分枝少,角数、粒数减少,甚至粒重减轻,产量显著下降。增加氮素营养供应后,常使油菜籽粒的含油量减少。施用磷肥,可以促进油菜生长健壮,加速各生育阶段的发育,提早花芽分化,增加二次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经济性状得以改善,增产显著。油菜对磷肥的应用虽很敏感,但需要量不如氮和钾高。据资料得知,甘蓝型油菜单产在1500~2250kg/hm2时,每生产100kg菜籽需吸收磷3.0~ 3.9kg,而白菜型仅为2.4kg。钾能促进植株体内机械组织的生长,增强抗倒性与抗病性,钾还能提高细胞质浓度和渗透压,从而增强抗逆性。氮、磷、钾作为油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是在一定的土壤及栽培条件综合影响下发挥作用的,配合使用能表现出明显增产效应。增施磷钾肥的作用,只有在增施氮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在油菜施肥上,氮磷钾的配比和用量必须因地制宜,以提高施肥经济效益。土壤严重缺硼,在苗、薹期即可发病,病株萎缩死亡,土壤中轻度缺硼时,花期后出现症状,病株花而不实,其症状也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在苗期提早施硼是防治油菜“萎缩不实”症的根本措施。 3油菜施肥技术 3.1施肥量 油菜的施肥量要根据品种类型、吸肥量、土壤肥力及目标产量等条件而异,按照不同类型品种每生产100kg菜籽需要吸收氮、磷、钾3种要素的数量,甘蓝型油菜折算其比例约1.0∶(0.4~0.5)∶(0.9~1.0)。即要求生产2250~3000kg/hm2菜籽时,需氮素225~300kg/hm2、磷素90~123kg/hm2、钾素200~270kg/hm2。 3.2基肥 油菜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速效肥,增施磷、钾和硼肥[3]。有机肥施入土壤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转化,才能被吸收利用,宜作基肥早施(占有机肥量的80%);油菜对氮肥素的需求量大,且大部分土壤的供氮能力都不能满足油菜高产的需要,因此在基肥中必须加速氮肥(占速效肥的50%~60%)。油菜苗期对磷素的敏感性最强,因此磷肥作基肥效果明显优于追肥;安徽省大部分土壤缺钾,尤以水稻土为重,基肥施用钾肥,有利于油菜对氮肥的吸收与利用。但油菜需钾峰在薹期,而速效钾在土壤中易于流动,一般基肥施钾量应占总钾量的79%,其余部分作腊肥施用。基肥中氮肥总用量的比例,因条件而异。一般高产田,施肥量高,有机肥多,基肥比重宜大些,可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施肥量中等的,基肥比重可占30%~40%;施肥量较少时,基肥比重更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经济用肥的目的,但要适当增加薹肥比重。 3.3追肥 苗肥要分次施,一般分为提苗肥(冬前苗肥)、腊肥、返青肥(冬后返青期)。冬前苗肥的施用量(氮素),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20%,要按照“早、速、多”的原则进行追施。“早”即追肥时间要早,一般在油菜移栽活棵后,或直播油菜五叶期定苗时施用;“速”即追肥施速效肥料,一般用碳铵或腐熟的人粪尿作苗肥追施;“多”即实行少量多次,切忌一次多施。腊肥是油菜进入越冬期施用的肥料。虽然油菜在越冬期间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对养分的吸收量也相对减少,但这时主轴与第一次分枝已相继分化,是第一分化枝数和结角数奠定基础的时间。增施肥料可以增加对土壤的覆盖,促进肥土融合,增强油菜的抗寒能力,减轻冻害。腊肥以有机肥和土杂肥为主,用量占总钾肥的15%~20%,稻田油菜可增施一定量的速效钾肥(占钾肥总量的30%)。在腊月上中旬(小寒至大寒期间)结合冬天前最后一次中耕培土,先将土杂肥施在 (下转第86页) 油菜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 汪浩 (安徽省郎溪县农业局,安徽郎溪242100) 摘要阐述了油菜的需肥特性,介绍了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从施肥量、基肥、追肥等方面总结了施肥技术,以供油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油菜;需肥特性;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0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23-0083-01 收稿日期2009-11-19 83

玉米田常用的化学除草剂

玉米田常用的化学除草剂 夏玉米田杂草多达43种,其中单子叶杂草12种,双子叶杂草31种。为了防除玉米田杂草,农民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采取省工、省力、省时的化学除草方法势在必行。现介绍一些玉米田常用的除草剂。1.阿特拉津又名莠去津,剂型为40%胶悬剂,是玉米田常用的广谱性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即玉米播种后马上喷施阿特拉津,每亩用药量为200~30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施药量过大时易伤害后茬敏感作物(如油菜等),所以一般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化除杂草,时间在玉米3~5叶期,杂草2~3叶期。2.乙草胺乙草胺(50%乳油)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亩用药量为150~200毫升。该除草剂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乙草胺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3.丁草胺剂型为50%、60%乳油,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亩用药量为60%丁草胺125~150毫升或50%丁草胺150~185毫升。丁草胺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4.乙莠水乙莠水是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混配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亩用量200~300毫升。应注意乙莠水不能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只适用于玉米单作的地块。5.克草灵克草灵45%悬乳剂系山东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杂草研究室开发成功的一种除草混配剂,是用于防除玉米田混生杂草群落的新型、安全、高效除草剂。经过3年的大田试验证明,克草灵一次使用即可防除夏玉米田间所有种类的杂草,除草效果达90%以上,持效期60天。最佳使用时期是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或玉米出苗

油菜的高产施肥技术

油菜的高产施肥技术 油菜在我国分布较广,很多的地区皆有种植,油菜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对于油菜来说。只有合理的施肥才能获得高产。那么油菜要怎么施肥才能获得高产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需肥特点 油菜的生育期较长,它的根系发达,对于肥力的吸收力强,对于氮磷钾肥的需求极大,其中对氮肥的需求最高、钾肥次子、磷肥最少。据研究表面,油菜在苗期时对于氮肥的需要占整个生育期的44左右、抽薹至花期占46%左右、成熟期占10%左右;磷苗期占20%、抽薹至花期占22%、成熟期占58%左右、钾肥苗期占24%左右、抽薹花期占54%左右、成熟期占22%左右。除了氮磷钾肥外,它对于硼、钙等微量元素也较为敏感,在缺乏硼元素时,产量不高。

2、施足基肥 油菜的植株高达大,需肥量大,所以在栽培时要重视基肥的施用,基肥不足,幼苗生长瘦弱,从而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油菜的产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500-3000公斤、复合肥25-35公斤以及0.5-1公斤的硼肥。施用时结合整地翻耕将有机肥、复合肥以及硼肥深施,切记施肥过浅,以免导致幼苗在后期缺肥。

3、合理追肥 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养分生长,除了施足基肥外,还需追肥几次。在苗期时,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应该视苗期每亩追施人粪尿300-500公斤、尿素5-7公斤以及碳铵10-15公斤。在越冬时,为了增加低温,使其安全越冬,一般每亩要施用土杂肥3000-4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施肥前要先中耕除草,在施覆盖秸秆物,最后施肥。在开春,气温回暖后,油菜开始抽薹,这时也要看实际情况合理的施用氮钾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