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浅谈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个体的信息觉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并且使他们能够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寻找和利用信息,通过信息素质教育,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所需的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1.2 1974年以前至2000年,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2.1 信息素质概念初创阶段

从“图书馆素质”(Library

literacy)到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 )在提交给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的一份议案中首先使用了“信息素质”一词。1.2.2 信息素质标准形成阶段从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发表的信息素

质研究报告到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在综合各高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5项标准和22条细则的代表性文献:《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评估标准》。该标准的形成对于指导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教学指导文件,不仅适用于美国,同时对于

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素质教学都有相应的借鉴意义。1.2.3 信息素质内涵构成阶段国内外学者对其定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尽管对信息素质的定义学者们没有达成一致标准,我国图书馆学界则更多的是从结构的角度出发来研究, 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多家之说还是有一个基本共识, 综合起来信息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然而,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既跨及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但又很难纳入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基金项目:2004年广州市教育局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21世纪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3055)的后期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

获广东图书馆学会2004-2005年度科研课题项目三等奖。

浅谈国内外信息

素质教育的发展

刘一宁 广州医学院图书馆 51018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1.1 信息素质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图书

馆学、情报学等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

点,国外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

纪70年代,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

信息素质是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出现的概念。信息素

质( Information Literacy) ,又称信息素养、资讯素养,是一动态发展概念,在其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目前仍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但综合众家之说,可理解为:信息素质就是指在网络信息化社会,人们具备的信息处理所需的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是人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高等教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旨在根据社会

中去,是一种综合的、在未来社会具有独特

重要作用的基本素质。因此,信息素质应是图书馆员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之一,信息素质教育应是馆员和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1.2.4 信息素质教育标准建立阶段

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1994-1995年对全美3236所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于2000年1月,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教育能力标准》,该《标准》既是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又是考

核大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指标。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的迅速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评估等研究成为热点,许多高

校都设有信息管理专业,中学已普及了计算

机教育。美国大学图书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

优势,把读者教育的重心转到大学生信息素

质教育上来。美国政府和大学图书馆分别制订了相关文件和评价标准,保证了信息素质教育高质量地持续发展,目前围绕《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评估标准》的教学实践活动正在进一步展开,属世界领先水平,其他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采取有效措施急起直追。1.3 我国的信息技术普及教育20年来的总体成效很好,至今已出现了三次高潮,但信息素质教育才刚刚开始,发展平缓渐进我国的信息技术普及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第一次高潮,普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和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高级语言;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二次高潮,普及教育的对象已经扩展到广大公务人员、在职干部和一般知识分子。普及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办公软件等应用软件;本世纪初又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普及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文化的人,普及的内容主要是网络应用。尤其是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具有深远的影响。2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2.1 美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早美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从提高全体国民

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保持其在全球化过

程中优势地位的高度着眼,从小学开始,

一直持续到大学,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

整个过程,实施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我国仅在大学阶段开设课程,课时较短,难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层次进行;美国在大学阶段实施与专业课相结合的集成法和问

求的特定节奏感;也有助于练习者速度力量的合理分配,产生一种精确的时间感觉;同时也提高了动作的准确性,较快地形成动作的动力定型。

2.2.3 音乐在健美操锻炼中对人的心理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使愁苦人快乐,轻浮者庄重。”其实,音乐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的调节作用,早已被古人所注意。音乐对人的心理作用很明显,需对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回到家中,打开音响,听一段美妙的音乐,听一支动听的歌曲,会感到一种轻松感,全身的疲劳多有所减轻,不同的音乐能激发人的不同的情绪。而对健美操最适合的就是旋律清晰活泼轻快,情绪激昂的音乐。这种有节奏韵律的身体练习,能激发练习者的情绪,使人不觉得疲劳,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精神焕发的感觉。

2.2.4 音乐在健美操锻炼中对人生理的影响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的调节和影响,它与大脑皮层、丘脑下部、边缘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美妙动听的音乐传入人体后,对大脑起到好的调节作用,能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精神紧张,调节情绪。音乐还可提高大脑皮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欲念,从而使机体的能源尽快动员起来。血糖升高、呼吸、脉搏加快,首先能促进学生的掌握技能动作的各环节自我协调,提高节律,减少疲劳的产生,提高运动效果。其次,神经系统中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的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能起主要调节作用。因而音乐能对人们产生直接影响,调节人体整体功能,由于音乐的节奏,速度和曲调不同,它可以起到镇静或兴奋得作用,音乐影响着人体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影响着人们所从事的各项的运动效能。音乐还有调节人体节律的作用,悠扬、悦耳的旋律可以影响人体内各器官的运动节奏,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对人体细胞起到“按摩”作用,促进内分泌和新陈代谢,使人尽快消除疲劳。

2.3 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

健美操融“健、力、美”为一体,使人的形体、动作、造型、音乐等诸多因素的全面展示,使人体运动技巧的综合反映,是创造美的一种复杂劳动。健美操是以身体动作作为基础,以音乐节奏为中心的操练活动,健美操动作的完成时间及各动作之间时间间隔都必须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一致,有张有弛,有急有缓,有轻有重,有起有落,有规

由图书馆员给予评估打分,这种方法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效果较好,而我国许多院校目前还处于“教师讲课,学生听讲,教师演示,学生观摩”阶段。

2.2 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仍有不和谐之处

公众信息素质较低;“数字鸿沟”普遍存在;大学生上网一半时间与学习无关,BBS、OICQ、影视资料、网络游戏等消遣和娱乐占据校园网;我国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建设在20年中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但是对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的状况却倾注得不够;计算机教学与信息素质培养之内容相差甚远;信息的意识、能力和道德教育不到位;信息语言有局限性;信息素质教育的的主干课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不是必修课而是被列为任意选修课,而且没有能够涵盖信息素质教育的所有核心内容,教学只重理论不注重实践能力,形成考了高分而操作能力差的现象;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等。

3 我国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以高校图书馆为主阵地,使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和谐发展,以点带面地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无疑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最佳选择;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以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关注,奠定高校图书馆及馆员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工作内容、重心的变化及馆员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变和革新,促使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向纵深协调发展;用户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检课是用户教育的主要方式;馆员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