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实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院校信息化是指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对于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目前众多高职院校都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力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但是由于对信息化的认识错位、推广不力和规划欠缺长远思路等原因,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进程不尽如人意,信息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未能在学校的总体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信息化意识两极分化。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领导对信息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盲目性。有些院校因为学校领导的信息意识淡薄,长期忽视校园信息化工作,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严重滞后。也有的院校将校园网建设作为“门面工程”或教学评估工程,只求拥有,不求发展和利用,将“有无校园网”当做评价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简单标准,把校园网建设当做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更新,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的需求远远超前于多数学校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也更喜欢学习形象直观并包含大量信息的多媒体课程。

2.信息化建设仍然重视硬建设、忽视软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长期存在。目前很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将精力和重点放在有形的硬件建设上,而对与之相适应的“无形”的应用方案和应用软件考虑较少,或者因一时看不到校园网的作用和效益就把进一步的投入看做额外的负担,以至于耗费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投入建成的校园网络只用来进行简单的文件传输和共享。另外,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仅是技术问题,还必须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开发出真正满足高职院校需要的应用软件。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数字化校园软件或教务管理、科研管理等独立的应用软件,但这些软件均需要结合本校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否则就难以推行,这就需要长期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企业信息化状况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当低,只有极少的企业会用到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传真,进行联系沟通,也只有极少的会用到Email来进行沟通传递,只有少数的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递,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流于形式,往往只能在部分领域实现信息系统的部分职能,甚至成为形象工程,成功案例不多。近两年来,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将信息化提升到长远规划、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来。 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总的来说,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也确实从中受益,如一汽大众、长安、柳州五菱等,ERP、CRM系统得到普遍使用。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东风汽车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由“传统流程信息化”→“IT 为主的信息化”→ “业务流程再造和IT促进的信息化”思路上的变迁。 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同,尤其在SARS爆发的特殊时期,许多准购车者纷纷借助网络查询信息,企业之间也通过网络联系,使得电子商务空前火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特殊事件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开发了“网上公告申报系统”,这对促进企业、行业信息化进程大有益处。 而一些企业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些都是在企业高层介入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资源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此外信息资源规划涉及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的事情。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从决策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03-22 14:54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 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近年来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得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所谓水利信息化, 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 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及效益。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1 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水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建成水利信息骨干广域网络和水利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 市、区) 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 建设了400 多个水利卫星通信站, 为水利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创造了条件。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方面, 初步建成各流域、各省( 市、区) 的水文数据库和国家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 能够对外提供初步的查询服务。同时还有一批数据库, 如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防洪工程库和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等正在启动建设中。 1.2 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等。国家水利部门在保障环境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于2003 年相继正式出版、出台和印发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 一) 》《水利部信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国内先进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技术、信息及系统安全技术、精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多层次、高水平信息化人才, 这是水利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2005年首届“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信息技术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方向, 说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受到越来越高度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实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院校信息化是指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对于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目前众多高职院校都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力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但是由于对信息化的认识错位、推广不力和规划欠缺长远思路等原因,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进程不尽如人意,信息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未能在学校的总体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信息化意识两极分化。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领导对信息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盲目性。有些院校因为学校领导的信息意识淡薄,长期忽视校园信息化工作,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严重滞后。也有的院校将校园网建设作为“门面工程”或教学评估工程,只求拥有,不求发展和利用,将“有无校园网”当做评价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简单标准,把校园网建设当做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更新,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的需求远远超前于多数学校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也更喜欢学习形象直观并包含大量信息的多媒体课程。 2.信息化建设仍然重视硬建设、忽视软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长期存在。目前很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将精力和重点放在有形的硬件建设上,而对与之相适应的“无形”的应用方案和应用软件考虑较少,或者因一时看不到校园网的作用和效益就把进一步的投入看做额外的负担,以至于耗费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投入建成的校园网络只用来进行简单的文件传输和共享。另外,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仅是技术问题,还必须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开发出真正满足高职院校需要的应用软件。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数字化校园软件或教务管理、科研管理等独立的应用软件,但这些软件均需要结合本校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否则就难以推行,这就需要长期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 你理想中的信息化能解决你现在面临的什么问题? 你校现有的信息化硬件是否满足教学需求?在教学实施中需要哪些硬件?教师备课中需要哪些硬件?你知道的最先进的设备是什么? 学校现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如何?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在哪?在哪方面得到充分使用? 你觉得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有哪些障碍?维护资金是否有保障机制?如果学校自行购买,能够承受的金额? 学校的网络功能完善吗?是否有学校的网站?提供文件、软件共享功能?无线热点?提供校本资源与电子图书等? 你觉得你校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水平如何?是否需要提供培训?培训哪些内容?培训的形式是什么(教育局集体组织、校本培训、网上学习)? 你校是否有校本的教学资源?教师使用的资源来源是什么?你觉得理想的教学资源环境应该怎么样? 教学资源平台应提供怎样的资源用于教师备课、资料检索、设计和整合教学内容?

校本资源,也就是教师教学设计、练习题、单元测试、考试题及对他们的分析,这些资源应如何积累与共享?并针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的分析? 如果有提供教育局及校内通知、信息的平台,可以怎么用?是否有需求? 你是否知道大规模在线网络公开课?中小学可以怎么应用?利用它怎么解决学校教师缺少问题? 你是否有通过网络交流的经验?是用于教育教学吗?如果有用于网络教研的平台,你觉得需要提供哪些功能? 你知道或者实施过网络教学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实施网络教学?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可以怎么实施,时间怎么安排? 在教学管理方面你觉得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现有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化设备? 学校怎么促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成长,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好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成长,可以用何种方式记录? 你校的技术人员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后期维护和教学支持? 对于你校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最实际的功能和应用是什么?教育信息化中你最担心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建议和顾虑。

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前进方向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速,信息流转的越来越快。 企业如何获取正确信息,如何有效运用信息,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因此企业 信息化应运而生。企业信息化的作用是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而实现的,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可能而且应该给企业带来效率和效益。我国企业只有在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中,才能逐步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否搞信息化,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和生存的问题。因为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21 世纪企业的必由之路。那么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那些问题,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如何呢?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一直在发展,但形势仍不容乐观。第一,从发展速度方面来看,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所说,我国企业信息化自2007 年以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重新不断拉大,在发展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虽然一直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拉大,说明发展的速度还是太慢。 第二,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首先,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观念先进,对外交流畅通,企业信息化进程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以及企业的认知度等方面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次:南京、沈阳、上海、深圳、重庆、武汉等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其次是行业差异明显。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行业特点、目前及入世后将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有关。第三是大中小企业差异明显。 第三,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存在太多不足。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与核心业务关联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方面,应用企业为信息化而进行的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效果迟迟表现不出来。从而造成了企业“信息化成本高,效益难以显现”的尴尬局面。 第四,企业本身的不足。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系统在企业定位不明确,不少企业将之视为可有可无或仅仅是显示自己实力的东西,不清楚信息

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一、现状分析与反思 学校领导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探索,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1)学校硬件现状。学校近年来通过上拨和自筹资金,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仍自筹资金建立教导处小型多媒体会议室、该会议室配备有52寸大屏幕平板液晶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和无线宽带路由及影音播放设备。为所有的教师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档案室、党员活动室、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各配备了办公电脑共18台,为大队部配备了智能广播系统。添置了三台数码相机和一台数码摄像机,两台激光打印机,三台1600k3打印机,一台彩色打印机,一台一体式印刷机,一台复印机。为方便教师打印和上交资料,分别为教导处和政教处增添了电脑和打印机。为教育、教学信息的及时快捷、合理应用提供支持工具;校内计算机全部联网,通过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2008年市局投入资金建立教育城域网,为以计算机网络为结构覆盖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远程教育、教育交流等方面的开放性的教育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强化了管理,形成了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成立教育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对学校的网络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料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提出具体可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由下设信息处负责实施、指导、调控、检测。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它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3)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较大提高。教师逐步树立了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的欲望,并付之于行动,我校教师100%通过了区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100%基本掌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简单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95%的教师能自制多媒体课件并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三年级以上学生40%能较熟

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957-22 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 对策(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现状,论述了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阐明了我国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对策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领导科学决策和正确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快速、准确、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国家、省、市、县各级安全生产信息互通、互联的必要手段,是贯彻

“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生产经营单位产权、经营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安全生产情况日益复杂,安全生产数据信息急剧增加,再加上我国加入WTO,打破了关税壁垒对我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限制,但是非关税的因素随时发挥着制约作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者人身安全、产品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等安全问题需要安全生产者高度重视,而且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得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监督管理任务变得日益繁重,传统的工作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运用现代通讯、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指导、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信息体系,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势在必行。

关于高职院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管理上的。本文探讨分析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空间,提高教学效率,扩展校园的综合功能,以最终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整改方案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点建设工程,近几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有80%的高职院校拥有校园网,开始向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高职院校约占总数的10%。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我国高职院校运行效率和办学效益,发展趋势是可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不少管理上的漏洞阻碍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管理及其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的落后使信息化不能快速发展。 一是部分人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并缺

少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配套的政策,使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二是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还未普及,部分教师已习惯了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不愿意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变教育方式。思想观念上的这些问题,在某些程度上制约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信息技术没有纳入到日常教学工作。 当前,部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检索资源、制作演示类课件等,对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方面仍然比较少,缺乏日常工作的实践应用。 3.校园管理工作方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人工进行,使管理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比较困难。 4.信息技术被过于依赖。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神化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只有信息化教学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认识上的偏差使其在教学上热衷于追求教学手段的先进和便捷,而全盘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信息化发展成为一种时髦,夸大了物质技术对人的教化所起的作用,并非实质性地应用,信息化没有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魅力。 5.在校园网的应用上,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忽视了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 有许多教师和学生对校园网的应用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认为:校园网只是用于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他们不是教或学计算机专业的,除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 ^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

“互联网+”时代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平。高等教育行业在互联网思维化,在此背景下,高校信息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较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和管理 1、基础平台建设状况和效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报 为经济发展的提振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全面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的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双重力量推动下,也发生了全信息化建设将何去何从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国高校信息化经历了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两个时和管理应用体系。 况和效果参差不齐 趋势报告 互联网平台,让互联配置的集成与优化水了全局性的深刻变 两个时代,现已形成

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建 均高于高职高专,而应用效果 1——效果较差评分原则,五大 表 图表1 基础平台总体建设状况 图表2 基础平台总体应用状况 专的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具有较大差异。普通本科的五 用效果却略逊于高职高专。按照3——效果较好,2 ,五大平台应用效果平均分如表2所示。 表格1 不同类型高校基础平台建设状况对比 科的五大平台普及率 2——效果一般,

表 2、应用系统建设状况 普通 表格2 不同类型高校基础平台应用效果对比 普通本科好于高职高专

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系统建设 务系统和移动校园两者已应用 比高职高专院校高出 10-20 统应用效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 图表3 应用系统总体建设状况 图表4 应用系统总体应用效果 统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均好于高职高专院校。在系统建 已应用比例比较接近外,普通本科在其他五大系统的已 20个百分点。应用效果方面,除OA系统外,普通本 均高于高职高专。 系统建设方面,除教 统的已应用比例方面 普通本科在六大系

企业信息化发展地现状

企业信息化系列现状篇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 意识上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中小企业利用信息,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2. 需求上 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

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3. 应用深度上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 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19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19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1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 黄荣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纪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人口增长而引起的教育要求、国际竞争和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或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什么是信息化?首先信息化应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某个事物或某个过程(或统称为一个系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而言的,其次,信息化应是一个社会过程。简而言之,信息化就是人们追求或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即信息资源应是信息化的核心;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因此它是信息化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以及团体的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制约,因此,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水平。高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已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然而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和寻找一条可行的、适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信息数据源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化保障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 目前,高等学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3%,学校无限网络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了16.7%,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到了0.59;我国自主研发的Cernet软件系统,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互联单位达到了2000多个,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2.数字资源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成员图书馆超过500家,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量180万条,馆藏总量近700万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2800种中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面向全国高校开放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近4000个,成员馆遍及全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收集了30所高等院校的10余万件优质教学标本和特色藏品等基础资源,涵盖了地球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和科学技术四大领域。此外,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学数据库,包含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库和题库等。 85.7%的高校建立了电子图书资源,校均电子图书资源达到29.3万册。 3.信息化教学与应用取得长足进步 高等学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部分资料系转载) 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络为学习化社会和教育社会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工作、思维和交往的方式,对传统教育体系制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新的世纪开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也包括教育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教育同传统的单媒体电化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函授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知识传授者与学习者实现交互式的交流过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科目师资和适当的学习方式与进度。据悉,发达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21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结构体系的影响体主要体现在: 一是使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大大改变,社会成员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途径大大拓宽,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网上获取各种知识成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是Internet伸入到教育领域,促进教育的结构与形式更加多样化,借助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学校”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教育对象无限扩大,知识交流与更新能够随时实现,教育的对象将涵盖社会全体成员,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信息技术不仅是少数人掌握的一门专业,而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现代信息教育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新的增长点,有力改变着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面貌。 四是网络技术将架起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IT教育发展的前景 ------中国IT教育市场盗版严重。在中国几亿农民、两亿工人、数千万下岗人员的现实国情下,中国政府一夜之间不可能倾其所有、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国家机关全部“正版化”,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懂计算机的“机盲”就是新“文盲”,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共识。由于国力有限,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偏低。中国千千万万的国家机关尚且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软件“正版化”,中国的教育机构就更不可能依靠财政拨款实现软件“正版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教育机构在原软件条例内所享有的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合理使用软件的权利完全撤销,让中国的所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面临这样的窘境: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守法者,立即关闭所有的教学用计算机房,停止所有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违法者,冒着随时可能被起诉侵权的危险,继续向莘莘学子传授信息技术知识,以使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能够跟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 (很明显,很多人都因为微软公司打算对国内教育市场进行正版收费而跑到支持linux的行列中,但这也是国内软件市场的一个难题,优秀的软件由于提高价格或者打击盗版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既然物理网络只是一个通信载体,自己又不专业、管不好,而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战略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又必须行业、单位自己建设、研究,并且是自己最需要的,那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果不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还能是什么呢!还能把物理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要成就来看吗? 诚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各个单位、学校大多自己建了园区网络,而且不少单位不管是否需要,在不断翻新网络追求着豪华、时髦。他们却很少愿意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上投资和努力。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被严重忽视了。要知道,可以买来世界上最贵的交换机、服务器,但是却买不来师生需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就像不能说学校有了十万亩土地,就理所当然是世界最好的大学一样,也不会因为买了个最牛的交换机就可以吹牛说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只会被人笑话。遗憾的是,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在引人发笑,我们已经笑得有点麻木了! 三、关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这里有两个问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信息化能不能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学校是干什么的?第一是教书育人,第二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教书育人。所以毫无疑问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科研。那么信息化可不可以对教学、科研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当然可以。国外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在国内则不然。 首先是在理论上不承认“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命题。近两年,笔者遇到一些致力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研究的人,他们把论文投到国内在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期刊,送审后专家们持否定意见(不是文章本身),认为这不能成为理论,没有意义。这一方面反映了某些专家的霸道和浅薄,不允许不同观点发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在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上做得太少。 其次由于大多学校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建设方面进展甚微,师生得不到有效的信息服务,缺少有效的信息资源,所以对“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没有什么感觉。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正因为信息化在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上还远远不够,我们才要不断深化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才能给师生提供良好、有效的信息服务。比如:利用信息化对师生教学进行跟踪服务,为科研提供信息跟踪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做后盾。而做好了这些服务,就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我们都迫切需要改变信息化建设重硬件轻信息资源的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信息化建设绝不等于建网!筅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为了全面掌握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在2008年度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重大课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中,特设置教育信息化现状调研子课题,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研。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蒋东兴1,宓詠2;郭清顺3 (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复旦大学,上海200433;3.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校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高校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当前信息化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依据对于全国高校信息化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两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校级统一信息系统IT治理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5-0027-04 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带动着一系列的变革,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要与全球化相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思想与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应当重新审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现状,不断分析与深入研究,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 标签: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 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 通常来说,教育信息化从宏观上讲主要是指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理念、教育政策及制度等,从微观来看主要是指将信息网络与现代教学理论相联结,应用多媒体的网络技术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更多的学生获取信息,掌握信息和高效的利用信息,以培养学生的教育信息素质。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主要包括: 1.1开放性,即:教育信息化突破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现状,使教育变得更加自由和宽广。 1.2共享性,即: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于推广,使教育信息优质资源为学校师生所应运,从而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3交互性,即:教育信息化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与更多人广泛交互。 1.4协作性,即:教育信息化为师生结束学习任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从而使人人、人机之间更好的协作学习提供了机会,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2.教育信息化的要素 2.1信息化技术 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依托就是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效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新的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在教学中具体使用,提高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2信息化资源 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主要包括教育软件资源和教育管理资源。教育软件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