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双轨制

双轨制

双轨制
双轨制

双轨制奖金制度分析

中国直销立法在即,直销市场一片混乱,特别是双轨制横行。看着很多老实巴交的中国老

百姓不断的掏钱给那些拉人头的公司老板,实在有些不忍心。特写此文章,以诏告天下,

使之大白。

双轨制起源于20世纪的70年代,发展于90年代中期。一直以老鼠会的形象出现在传销业界。一直到优莎娜公司的出现,才将双轨制略向正规方向引导。但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又出现了许多非法的双轨制公司。实在可恨!

在双轨制的奖金拨出方式中,最为常见的是:直推奖和对碰奖。我们首先来谈谈直推奖。

直推奖起源于早期金字塔游戏中的人头费,这其实和级差制中的零售利润和业绩提成很相似,双轨制只不过将这项奖金设立成一次性和单层次而已,不过,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见利

忘义,不断的拉人头敛财。这项奖金的拨出比例一般在15%~~30%之间。但是只要是稍微正

规的公司都会将直推奖取消掉,原因是老鼠会的嫌疑实在太严重。优莎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双轨制公司当中很难看到产品打折和零售利润,原因就在这里。直销业内稍有经验

和懂得直销理念的人都明白,没有零售利润的直销公司其实都是有很严重的老鼠会倾向。

对碰奖是双轨制奖金中占比重最大的一个部分。它的计算方式一般以左右两个区组织的业

绩形成一定比例,如1:1、1:2、2:3等方式产生奖金。这一块奖金的实质和级差制中的领导奖金或组织奖金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双轨制对碰奖没有限定领取层代数量,一般都

是无限代领取,然后加以奖金领取最高限额,俗称封顶。封顶的方式一般是日封顶和周封顶,所以双轨制的奖金发放周期一般都是一周。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还是以优莎

娜的奖金制度为例。当左右两边业绩1:1平衡,每边业绩各为250分时,可得奖金50美圆,既每个人身上拨出25美圆,就是每层拨出10%(因为双轨制并不鼓励会员进行零售,

所以一般都是个人完成每个月的责任额,就是个人每月最低消费额,这些都是强制性消费,否则全部奖金沉淀)当两边组织业绩1:1,每边业绩各为5000分时,可得奖金1000美圆,

至此封顶。计算:若一每层人数排满的情况计算,将会是在地六层达到封顶。2、4、8、16、32、64即64人这一层封顶,也就是每碰250:250=50美圆,每周最高领取20碰。从帐面

来算奖金拨出有60%。但是,组织内每个成员产生的业绩时间各有不同,奖金的产生完全

可以每天为单位计算,所以,20碰一周可以变成3碰一天计算,那样就是在8这一层产生

封顶,那实际拨出就只有30%,所以,所有周封顶的公司都是极具欺骗性的公司。双轨制

真正的奖金计算是按日为单位,一周来发放,这才是真正的有把奖金拨出。那我们计算每

一个成员业绩拨出多少就以每碰奖金除以产生一碰所需要的人数,就可以清清楚楚知道奖

金的拨出比例了,最后以层层排满的方式来演算奖金的最终拨出。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很

清晰的发现,双轨制的封顶和归零有一模一样的效用。也就是说,当你的奖金封顶的时候,你以前所创造的业绩全部归零,重新再来,这就让双轨制公司无限期累计的谎言不攻自破了。

在双轨制的对碰奖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计算方式:加权平均,就是所谓K值。意思是,当

网络发展到一定限额的时候,公司的奖金拨出有发爆的危险,这就需要根据公司规定的拨

出率除以实时应领取奖金的人数,来计算每一碰奖金的多和少。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双轨

制绝大部分都已经开始加权平均计算每一碰的奖金了,尤为明显的是盛仕铭。

在对碰奖金里,公司和奖金的设计人员一般都会玩一个无法实现的数字游戏,那就是以层

层排满将近40层左右才会将奖金拨出发爆,和每天封顶的数字极高,给人一种画饼充饥的白日梦,让许多人为之振奋。特别是现在我们都看到过的雷克瑟丝和安旗。这些就是典型

老鼠会运做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所说的那样的奖金,永远都没人能得到。

最后,双轨制一般加入时都必须购买产品,而且还是比原价还要贵的价格购买产品,然后

以比原价低的PV值来计算奖金,这里大家一定要小心,陷阱来了,在你还没有计算奖金之前,就把你的钱沉淀一部分给公司做盈利,最后还说他的奖金拨出是PV值的70%以上,可

想而知,这些老板是多么的厉害,像这样剥削直销商的人还真是狡猾。所以,各位,以后

选择直销公司的时候,请千万擦亮眼睛,好好分析一下,公司的奖金拨出是不是真的有它

所说的那么高,还是说沉淀的部分很多,不要做着做着到了后来就成了难民了,那你所有

的付出不是为公司作贡献就是为大网头做了贡献。

纵观当前新开盘的直销,大多用双轨制,或者是双轨制的有限次变形。双轨制

度流行的原因在于它能让公司快速启动、迅速占领市场,实现原始积累,让直

销商能尽快回收投资,并且早期加入的直销商由于所在网络位置的优越性,一

般都能获得丰厚利润。然而即使罗列出双轨种种好处,也不能掩盖其问题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这种制度的优势一起

与生俱来。限于篇幅和作者能力的局限性,这里仅浅显指出其中的几种。

1.卡位就等于送钱?

“快来做,暂时没钱也没关系,我可以帮您先占个位置,把人放您下面。”诸

如此类的话术在双轨制公司的实际运作中耳熟能详。反过来想,如果您卡了位,而那个位是属于那种有钱还买不到的“黄金点位”,上手推荐人要是反悔,不

想把人往您下面放,他又该往哪儿放呢?而您占了那个位置倘若甩手不干,是

否又会引起经济纠纷?再则,倘若您非常优秀,上手推荐人往您下面放下去的

人是不是又可以躺在您身上,等您帮他赚钱?因此,虽然卡上位置,等上线给

自己调人,并不等于天上掉下馅饼,要把双轨组织协调好、管理好可是非常头

疼的事。

2.对碰运作难长久?

对碰是双轨制度的特色,从计算上也是最少悬念和玄机的部分。对碰数值

的大小是影响公司业绩和直销商收入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制度加入的积分为1000,对碰100。那就是每层5%的拨出,如果对碰部分的拨出比率固定为30%,只够向上拨6层,等拨到第7层就要超了。如果按照每碰固定金额的方式拨出

奖金,当公司的业绩做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一定的比率,继续这样拨就会影响

公司经营,因此接下去就得引入K值。

3.K值是“圈钱”的遮羞布?

K值是对碰奖金的系数。当按照每碰固定奖金拨出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公司

的拨出比率将让公司的经营行为无利可图,公司就会启动这个系数。最简单的

方法是调整每一碰的金额,使得总拨出降低到安全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方法是

保证每人前面N碰的金额不变,超过的部分按K值算;最复杂的是分段计算,

这无论对程序设计者的智慧还是对直销商对公司的信任度都是严峻的考验。

如果一个双轨制没有K值是否可能?答案当然是可能的。如美商优莎娜的

计算就没有引用过K值。但只有相当苛酷的条件才能保证没有K值的双轨制度

能顺利而长久地运行,比如有重复消费的保证或足够低的每碰金额或比较低的

周期封顶金额或三个条件的任意两个或全部三个的有机组合。

在这里,有朋友可能问:为什么几乎所有公司一开始都不启动K值,直到

奖金拨出比率要发爆了再启动?到那时,每碰奖金的拨出也没原来宣称的那么

高了,对新会员还有什么吸引力呢?关于这个问题,一般公司可能会这样跟您

解释:公司事先不启动K值,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沉淀,而是把这部分没有拨

出的利润放入“甘露池”,等将来要启动K值时再把它拨出来。这种欺骗性的

话词既笨拙又幼稚,试问,一、公司能存活到那时候吗?二、老虎会把吃下的

肉再吐出来吗?三、这能使K值不启动吗?

4.奖金封顶是自寻死路?

一般归零级差制的公司不会封顶,累计级差理论上虽然不会封顶,但实际

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更上一层楼,它的封顶是和直销商的能力并与市场相联

系的。矩阵制的封顶是显然的,但不会比双轨制的封顶更突出和迅速。实际上,如果有哪家双轨制公司设计的制度敢宣称自己是不封顶的,那它每碰的值必定

会低到无法激起直销商肾上腺素的分泌。封顶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双轨制公司里

顶级直销商的利益。但封顶过高则意味着公司将对某些直销商高额拨出。其奖

金拨出的比率会使企业利润急速降低,为了保障企业的利益而快速启动K值。

一旦启动K值,那就代表着新进直销商即使付出同样的努力、取得同样的业绩,其所获得的报酬也比不过比他先进公司的人。倘若封顶额低,能够延迟K值的

启动时间,但在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里,这样做无疑意味着自取灭亡—如

果前期没有直销商加入,又何来业绩?因此,新开盘的双轨公司看来只能做饮

鸩止渴还是坐以待毙的单调的单选题。

5.左右平衡的奖金游戏

早期的美式双轨制公司都是要求左右1:1平衡,并做到一定业绩时才可以

领钱,而后(特别是等这制度发展到中国台湾市场)又变异为按局领钱,标准

算法为假设入会需缴1单位的金额,在左右不超过1:2或2:1的情况下做满12

人则拿回1单位、做满36人拿回4单位、做满51人再拿回4单位。一局做满,可以获得相对投资额1000%的回报。由于要做满一定人数才能领取奖金的速度

太慢,所以再后来诞生的制度则开始回归只需要达成1:1就发钱的设计思想,

为了解决大象腿的问题,开始考虑在1:2甚至更多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奖金。这

方面比较典型的是马来西亚的BYG公司,在1:1到1:3的情况下都可获得奖金。这样的设计让制度看上去非常人性化,充分抓住了现代人不愿吃亏的心理,好

像业绩一点也都不至于浪费,实质真正要获得奖金,还是得看整体业绩。如果

一个领导人能力很强,能很轻松地让团队左右业绩达成1:1的平衡,那他以同

样的业绩在要求平衡的公司所获得的收入自然要超过这家,奖金不会因不平衡

的业绩所分流。4个人分一张饼比起2个人分同样大一张饼,前者每个人当然

无法分到更多。

最近新发现的一个现象是1:2渐趋流行,相当有趣的是:和1:1对碰的制

度相比,每碰的拨出金额并没有相应提高。打比方说,原来开业的A公司入会

金额1000元,1:1对碰拨出200元;现在开业的B公司入会金额也是1000元,1:2对碰拨出同样是200元,而倘若按比例提高,拨出金额应为300元。

6切割不赚钱?

曾经有一位从亚网出来的朋友给我出了几个关于亚网奖金制度业绩切割的迷题,结果我都答不上来。当他解释亚网的切割是如何计算之后,我惊讶于这样不赚

钱的制度都会有那么多人参加。他则说不然,因为亚网至少在大陆成就了10位以上的百万富翁,虽然他自己并不是其中的一员。

切割是双轨制另一个心照不宣的存在。如果没有业绩的切割,网络的崩盘和

公司的倒闭是必然的。但切割同时又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切割的时间、条件、大小一来决定着公司启动K值的快慢以及K值降低的速率,另一方面也决

定了一个公司里直销商贫富收入的分布水平。

假设有A、B、C三家公司,除了封顶金额高低之外是一样的制度,A公司

的封顶金额是B公司的一倍,而C公司的封顶金额是B公司的一半,则在实际

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A公司有顶尖收入的直销商,但都用不实和

不正当的手段在宣传公司制度的优越。因为奖金基本都被寥寥无几的也是网络

最上层的几位直销商独享了,他们只需维护好自己做为一位网络领导人的光辉

形象,再用肆意挥霍来证明他们的富有就不担心没人跟进,毕竟他们的奖金单

是最能挖人眼球的超级武器,虽然他们心里都清楚,由于市场的有限性和激烈

竞争,决定着新进的人绝对不可能赚的像他们一样多,却并不妨碍他们在台上

口舌如簧灿若莲花,好象听众只要追随他们进到这公司等同于当下拿到了进入

共产主义时代的门票;C公司没有顶尖收入的直销商,吸引不了精英级的人物

加盟,不过连阿猫阿狗都能赚到钱的事实会让许多持怀疑姿态的观望者趋之若鹜,使那些原先还坚决抵触的反对者都收起他们曾猎猎挥舞的偏见大旗。

做传统制度的直销人对于双轨制中的切割没有人性化的评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公司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制度是否人性化而是拨不出奖金公司能否继续生存,这就如同一场战争,惟一的目的是胜利,而不是拯救多少平民,或者有多

少百分比的士兵能在战争中幸存下来。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嘛。

7.无限代业绩累积不归零?

双轨制中的所谓“无限代业绩累积不归零”实际上可分为两部分来解释,。“无限代”的意思则是说无论100代还是1000代都能领取。当然,这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安慰而非实际计算的结果。因为如果真能提到100代这样的深度,

只要每代向上拨出1%,就把公司的营业额的100%全部拨出了。所以实际上那仅仅是心理游戏。

然而从理论上说,一个双轨制公司的直销商的确可以提到第1000代的奖金(有没有人算过2的1000次方是多少?)。假设他左区和右区单边向下一条线

深入下去1000代,那对他个人来言,左边的1000个人是能和右边的1000个人

的业绩对碰的,所以就能提到第1000代的奖金(假设没达到封顶标准)。“业绩累积不归零”指的是当业绩对碰结算后,继续保留大象腿,未参与结算奖金部分的业绩至下一结算周期或更长时间,直到另一条腿的业绩与它平衡才拨放奖金,这就是双轨制中的所谓“累积”:这个周期没资格参与奖金分配,下个周期还有机会;下个周期再没有,以后仍有,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做的这些业绩不会“浪费”,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公司并不会拨出超过固定百分比的部分,任何一分钱的业绩也不可能重复计算,所谓“累积”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其背后的实际情况是每分奖金均被稀释,如果奖金有100万,100个人有资格分,平均每人1万;现在1000个人都有资格分,那每人平均也就能分到1000元。。一般制度只保留一个周期或到累计封顶,如果真的是永远累计,那一方面每一积分的奖金金额会降低到让新人难以接受的地步,另一方面老板做的也会是亏本生意。试问:有哪个老板愿意把自己已经赚到的利润再吐出来呢?

8.大象腿也能拿钱?

一般认为双轨制度很少会产生大象腿,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错觉。一些晦涩的数学原理和理论计算结果已经清楚地表明:双轨系统产生大象腿的情况会大大高于传统的级差制和矩阵。

为了弥补大象腿的形成给直销商造成的损失,某些公司刻意增加了即使单边发展也可以提取的奖金,在表面的虚幻的仁慈之下大获人心。那些可怜的直销商或许从来就没想过:双轨制公司除了产品的利润之外,还有一部分可能更大的利润来自双轨制度与生俱来的缺陷,这个不能平衡的缺陷是直销商在实际运作中要努力克服的问题,却是直销公司的老板额外利润的来源。不能平衡的部分都成了直销商给老板贡献的剩余价值。换位思考:如果大象腿都可以领取奖金,那为什么公司不干脆就设计无须对碰都能领钱的制度呢?如果大象腿都可以拿钱,为什么最上面的网头不直接单做一条腿?

9.多点单能获高收入?

当前许多双轨制公司都鼓励一点多单以及多点多单的入会模式,和一点一单的方式相比,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一点多单和多点多单加入今后都能获得更高收入的奖金,一点多单靠公司提高周期奖金封顶的上限来实现,而多点多单则靠人海战术获得财富的倍增。与理论上的高收入并存在的不利的方面在于,过多的一点多单会加速K值的启动和降低,而多点多单则要求3个点投单的得做4条腿的业绩,7个单位入会的得照顾8条线。对于光有能力投资没有能力做市场的直销商来说,投身进去之后的日子怕不会过的太美妙。由于这两种做法能给公司和网络上级带来可观的超额利润,而为一般不正当公司所青睐和鼓励,至于最后倒霉的是谁也不用多说了。

笔者曾经听说过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某个搞多点多单制的公司里,有个账户是三个人合股的。这三人合买一个点位,却让他们发展的新人全部三点三单加入。

10.日结与周结更“人性化”

和传统直销公司相比,双轨公司一大特色就是一般都采用周薪制。近来越

来越多的公司还采取了日薪制。为什么要采用周薪和日薪?从表面看,周薪和

日薪当然比月薪领钱快,把原来一个月才能领一次的钱分四周发放,这周做的

业绩下周就能领钱,今天做的业绩明天就能变现,这点又正中目光短浅的后现

代直销商之下怀,而从内在的角度看,倘若双轨公司也采用月薪会有什么样的

后果呢?由于直销商有足够长的时间完成对碰业绩的要求,公司将无法从中赚

取更多额外的沉淀,K值也将比采用周结和日结的方式更早启动以及更猛地下降,这对双轨公司无异于噩梦,是它们绝对无法坐视并能够容忍的,而采用周

薪和日薪(为了减少汇费损失,通常采用日结周领,美商理想家更采用日结月

领的方式)不仅能避免由此带来的奖金发放的危机,更能体现双轨公司的“人

性化”以及双轨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公司来言何乐而不为?

11“多项奖金”真兑现?

追求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荣与浮华一直是许多直销公司设计制度时所犯的通病,仿佛奖项设定的越多越好,比率拨出的越高越好,当然,其中含有相当大

的水分,在相当的程度上是集体作秀,如今,双轨奖金制度的设计同样不能免

俗于这种风气的波及。除了对碰奖金和对等奖金之外,还增添了许多额外的部分,比如大象腿提钱等,至于福利、分红还有各种巧立名目的奖项看了更让人

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但那些奖项实际能起多大的激励作用则没有经过考证,

而且在某些地方甚至使用了障眼法,比如把重复消费部分的奖金拨出和初次消

费的奖金拨出混为一谈等。

多项奖金的设置虽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实际只要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

剥掉它们伪装的外衣:这些奖项您是否拿的到,以及谁是设置这些奖项的最大

获益者和既得利益者。如是追问,答案昭然若揭。那些花里胡哨的奖项的设置,倘若不是网头玩弄一点不懂直销的老板,就是懂直销的老板在玩直销商。不可

否认的事实是:根据双轨公司的平均寿命,即使那些奖项是直销商历尽千辛万

苦之后可能获得的,公司也不一定能存活到等您做到的那一天

海外双轨制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演化和变迁,整体的趋势是向简单化与现

实化回归。选择双轨制公司,如果不看公司能否天长地久,无异于缘木求鱼。

12.“100%对等奖金”更能激励人?

对等奖金指的是从下级部门的对碰奖金里提取相应比例的奖金,由公司额

外拨出。和对碰奖金相比,这份奖金更为高阶直销商所看重。和传统级差公司

安利做一下对比,当安利直销商的直属下级部门达到18%的奖金比率,他只能

获得3%的差额;当他直属部门做到了21%,而自己也做到1万PV,他可以获

得整组4%的领导奖金;而在双轨制度里,如果对等奖金是对碰奖金的100%,而安利也采用相同的奖金制度,那么他所获得整组奖金的领导奖金将是21%;即

使对等奖金只有50%,也有10.5%

更有公司把对等奖金的拨出也搞成多层次,比如盛仕铭就分3层拨出,第

一层40%,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30%。这样的设计和拨出一层100%相比,对公

司来说能保证有更多的沉淀,对高级直销商也有更大的获益潜力。

对等奖金是否越高越好?以背景同纽米克与立新世纪的关系一样可疑的美

商理想家公司为例,其对等奖金拨出为直属部门业绩奖金的100%,这就表示公

司对碰奖金拨出多少,对等奖金也要拨出多少,由于该公司分配50%作为这两

部分奖金外加全球分红的拨出(占1%),因此,实际对碰奖金的拨出仅有24.5%,毕竟在实际的双轨系统里,能拿到对等奖金的只占相当少的比例。假设存在一

个由完全二叉树构成的组织,又假设除最后一层所有人之外,每个人都推荐了

两位会员且仅推荐两位会员,这样,在这个理想化的组织里,能提到对碰奖金

的有一半,能提到对等奖的则不满1/4。一半人分享24.5%的奖金,这些人里又有一半人再次分享同样多的奖金,比起1/2的人获得32%的对碰奖金,其中又

有1/2人能获得16%的对等奖金的制度更具诱惑力也更为合理吗?

当前双轨奖金制度的设计趋势是:如果没有对等,不知道是否还有直销商

愿意前来加入。但直销奖金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对直销商产生巨大的激励,让他们积极开拓市场。对等奖金的存在和设计对于实现这一根本性目的的效果

是可疑的。与太阳线级差制的设计一样,对等奖金可以鼓励会员努力推荐,问

题是这能起到鼓励他积极辅导好自己的部门的作用吗?自己狂开前排所获得的

收益自然要比辅导他们来的更快更多,而即使不辅导下级部门,他们也一样会

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展下去,从这点看来,花精力去辅导不仅白费功夫,反而有

损自己的利益。

13特例:只有对碰或只有对等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遇到只有对碰或只有对等的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少,但并不是绝无可能。分析这样的结果会更有助您加深对双轨制度的了解。只有

对碰没有对等的情况发生在一个会员没有推荐任何人的情况下。您可能会问:

如果是这样,那上面为什么还要给他落人,即使落人,为什么不落一边?答案是:这是多单多点入的。虽然这个点没有推荐新的会员,他同样可以获得对碰

奖金。只有对等没有对碰的情况与前者相比更是少之又少,一般只表示一位会

员自己就是线头,上面没有人给他另一条腿放人,而他自己为了网络发展的健

康和稳定,以身作则,只做一条腿,自他以下同样是一个人做一条腿,对于除

他之外的整个团队甚至整个公司的会员来说,这样的操作方法比起传统双轨制

一个人要做两条腿的办法更快捷更省力,一般来说,由公司直接下来的主线的

发展速度都要比每个会员自己的做的那条线快,因此,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

那条线的业绩就成,如果遇到这边发展速度超过那边的情况,可以再考虑做另

一边。这种相当具有操作性的复制方法首先要求那位第一个这样做的会员对于

团队运作和对双轨制度的理解均具有相当高的觉悟和自我牺牲精神。

14制度嫁接与重复消费

目前新开盘的大多数公司所采用的双轨都并非纯双轨,而是双轨加太阳线、双轨加矩阵的混合体,新人的业绩由双轨系统计算,重复消费的业绩则由其它

制度计算。把后两种制度拼凑进来的目的一方面是怕双轨崩盘后网络也随之崩

溃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乃至烟雾,另一方面也为增加公司业绩和直销商奖金

收入;还有一个比较新颖但可信的说法是这样设计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增加公司

的沉淀,补贴前面双轨制部分的拨出,推迟K值启动时间以及降低K值生效所

产生的影响。如此嫁接的效果可能牢固吗?笔者自始至终怀疑靠这种奖金计算

方式对K值进行缓冲操作的实际作用。道理相当简单:对于老板来说,不论从

哪方面看,到那时候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比起在原先注定要崩盘的制度上捉襟见

肘缝缝补补更干脆更轻松也更能为他带来可观的Money。

没有重复消费的双轨制度是否一定会崩盘?照常识来说是会的,但只要满

足一些条件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比如足够低的对碰金额、切割、单位周期

封顶(日封顶、周封顶等)以及启动K值等。但即使这样,没有重复消费而能

一直做下去的双轨制度依然会存在市场开拓效率低下和业绩滑落的问题,所以

当前的双轨制公司采取传统制度来接盘的确无可厚非,只是我们的后人会如何

评价这种从政治与历史的命运的夹缝里剖腹而出的畸形制度呢?

15直销法与时间的终极考量

如果没有直销法的干扰,这些新兴公司会主动地抛弃双轨制而仅采用后两

种制度来开拓市场吗?肯定的答案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们的产品多半不是由

自己研发或生产,离开投机性的奖励制度,就如同脱离了寄主的病毒将失去生

存的能力。如果考虑进直销法的因素,纯双轨制度经如此嫁接后的四不象双轨

制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还未最终定稿的内地《直销法》是以马来西亚

与韩国的《直销法》为蓝本的,参考了韩国直销法制订的有店铺制和拨出比率,而马来西亚直销法则明确规定双轨制为非法。

内地的双轨制即使能获通过,以当前混乱的比拼制度的局面持续发展下去,会把传统直销制度打的落花流水;如果予以禁止和封杀,当前数以千计的双轨

公司又会转入地下,将来势必又会重演如今五级三阶为祸华夏、让人家破人亡

的社会性灾难。

当双轨制被设计出来,不论绝大多数版本是多么短命多么具有诈骗性质,

人类都得与之共存。正如人类永远不敢自信而负责地宣称自己已经灭绝天花或

任何一种病毒,人类也无法禁止双轨制不继续存在和变异。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心整理 “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关心支持下,2013年4月,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广东省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形成了校企现代学徒制培养特色,即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互融合、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现不断超 制”提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一)签订协议,顶层设计。 2013年4月2日,我校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科达机电公司现代学徒制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协议》约定:合作双方通过联合办学、交流合作等手段,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相互共享,包括共享职业教育政策、师资、技术、实训基地、教学信息、技能鉴定、培训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我校率先成为了佛山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广东省教育厅中职与高中教育处处长邵子铀、副主任郑霭娴,佛山市

教育局副局长赵银生、公司总裁吴木海、副总裁许建清、行政总监张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佛山日报、珠江商报、陈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邵子铀处长和赵银生副局长都对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陈村职校现代学徒制项目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创技能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企业现代用工制度改革,推动顺德区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顺德区机械装备行业的用工需求,带动更多企事业单位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同时,将成功的经验辐射给周边的企业与学校,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二)深度合作,双轨运行。 问; 量。 (三)开展试点,四段学习。 2013年5月12日,通过召开双师研讨会,学生座谈会等,双方确定以普通车、普通铣工种为试点、在二年级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校企选拔面试挑选了39名学生成立了第一届“现代学徒制”班,针对机加工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和企业普通车、普通铣工岗位要求开始探索学徒制培养。2014年5月16日,32名学生成立第二届“现代学徒制”班,针对的工种普通车、数铣/加工中心、钳工/装配钳工、普通铣、数控车、机电一体化等。学员们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前3学期)基础能力学习,在校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实操基础学习阶段。根据校

双轨制:让历史照亮未来

双轨制:让历史照亮未来 2012-10-30 摘要:双轨制仍然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特征之一。本文回顾双轨制的诞生和演进历史,阐述了双轨制在当前若干经济社会问题中的表现和相应的原因。双轨制的普遍存在表明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开弓没有回头箭,自满不前绝无出路。必须坚定决心,将改革推向深入。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比如,从传统的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当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看,当前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阶段;从制度演进的角度来看,当前仍然处于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的阶段。在所有这些分类中,双轨制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分类。一方面,对这种分类的重视回应了当前改革的重点。在改革开放进入第三十三个年头的时候,在经济低位运行的时期,以“顶层设计”为代表的制度变革再一次成为整体经济社会改革的焦点;另一方面,双轨制分类与其他分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双轨制的并轨进度影响和制约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许多问题产生的体制基础。本文回顾双轨制的诞生和演进历史,阐述双轨制衍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双轨制与当前社会经济经验事实的关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双轨制历史的回顾,可以为未来改革提供指引。 一、双轨制的内涵及由来 通常人们谈及双轨制,往往直接将其与“价格双轨制”划等号。在这个体制下,同一商品存在计划内与计划外价格之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内存在严重的隐性通货膨胀,通过降低市场价格,提高计划内价格,逐步实现两个价格的统一。 应当说,着眼于价格的双轨制是这个概念的一个最主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作为双轨制的提出者之一的华生指出,“实际上价格双轨制仅仅是一个标志,双轨制的过渡是跟中国这种双重体制并存这种转换是互相适应的现象”,“双轨制实际是我们国家双重体制过渡的一种表现形式”。华生的这段话表明,所谓的双轨制实际上是“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并存的一种经济社会形态;所谓的双轨并轨,实际上是通过增量改革,使得计划经济逐步减小,市场经济逐步扩张,最终全面完成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度的这样一个过程。显然,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双轨制的概念。现代市场经济中不但有价格,有供求,有竞争,而且有上述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倘若仅仅将双轨并轨理解成为价格、供求和竞争,只是做到了市场经济的表,而没有做到市场经济的里,改革就存在半途而废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从2000年以来,建设“法治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越发重要的原因。另外,双轨制、逐步并轨的概念后来不仅作为“增量改革”具体办法,也成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的重要指导思想。 回溯历史我们看到,双轨并行最初并非单指价格双轨制。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这个概念突破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框架,是思想上的重大飞跃。顺着这个思路,在有关部门的新闻媒体的组织下,1984年9月,一批中青年经济学者在浙江莫干山召开了著名的“莫干山会议”,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当时与会者分为7大小组,分别讨论价格、财政、金融等7个议题,价格改革只是其中的一

退休“双轨制”造就不公平(精)

退休“双轨制”造就不公平 日前,人民网发布2010年全国“两会”调查,共列举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公平等十大热点问题,其中“养老保险”以57956票位居第一,成为公众关注之首。(《广州日报》3月2日) 82%的网友说,目前实行的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双轨制”非常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认为企业职工退休金应该向公务员看齐。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孙丹萍举例说,她所在单位一个处级干部退休金每月只有2000元左右,而同级别的公务员养老金高达六七千元,相差近三倍。 这种差距司空见惯,并非广东独特现象。据了解,退休金“双轨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资料显示,从2000~2005年,机关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同期企业退休金只增长6.92%。尤其2006年7月1日以后,公务员实行新的工资制度,退休金有了大幅增长,尽管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三年”,但涨幅过小,不仅没有弥合与公务员退休金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养老金成为关注之首,反映了广大公众对“双轨制”养老方式所“造就”的不公平、不合理产生越来越大的“共振”。公务员作为国家管理人员,在职时吃财政饭理所应当,企业职工收入根据经济效益上下浮动,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退休了,大家的待遇理应相差不大,这才符合社会保障的原则。况且,公务员个人无须缴纳一分钱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由国家全包,企业职工每月则要交数百元“两险”,不交钱的公务员退休工资反而高出数倍,怎么说都很不平等。 “双轨制”养老到了非动“手术”程度,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在于,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的“双轨制”已基本消失,养老“双轨制”也就完全不合时宜。其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养老“双轨制”已成为公众追求公平、正义的“绊脚石”,必须搬掉。第三,目前国家已具备逐渐解决养老“双轨制”的财力。 养老“双轨制”如何改革?笔者抛砖引玉:一是着眼于社会养老制度公平,凡享受社会福利必须缴费,尽快将公务员纳入社保缴费系列。二是“削峰填谷”,即逐渐递减公务员退休金,起码要封顶,同时大幅增加企业人员退休金,达到基本平衡,各级政府财政应加大往社保这口“大锅”里注入资金。

应运而生的“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

应运而生的“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 ——《上承战略下接人才》文摘 “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企业的发展而逐步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而高端、有特长以及市场紧缺的人才资源则更是具有高竞争性的资源。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尤其是特殊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这时既能满足企业业务和人才的发展需求,同时又能有效节约企业成本的协议工资和体系工资共存的“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就应运而生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的经营战略与人才战略是实施“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的根本前提 薪酬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政策必须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基于战略视角的薪酬政策要关注那些能帮助组织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薪酬选择。成功的薪酬体系,可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能承受周围环境中来自社会、竞争对手以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它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同时,薪酬战略和薪酬体系的选择和设计,也必须与企业的人才战略相匹配,成功的薪酬体系,不仅能留住并激励企业所需的人才,也能从市场上招聘到企业所需的人才。 处于业务战略期的企业,由于业务模块的不断增加和调整,总会面临“人才总量有余,而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的问题,导致关键职位缺人,无法满足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业务经营战略和人才战略背景下,采用“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是必然选择。 2. 从企业成本角度来考虑是实施“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的约束性条件 招聘人才势必要为人才支付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从而产生一定的人工成 本,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执行体系工资 或协议工资的人数的多少,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支出。一方面,企业控制人工成本支出,对于企业招聘协议工资人才的多少进行了约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各职能部门和 各企业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成本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将协 议工资制模式适用于所有员工,因此,需另外建立一套成体系的成本支出相对合理的体 系工资制。 3. 人才移位势必带来成本的相应提高,这是实施“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 从人才的角度看,人才发生移位,即“跳槽”,诱因有很多,但高水平的薪资待遇,是众多诱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企业要吸引人才发生移位,势必要支付更高的成本,用更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作者:李良荣 【内容摘要】本文就中国新闻媒体兼具的“上层建筑”与“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问题,进行了从理论到实际、从历史到现实的多重视角的观察与辨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一、误读双重性,困扰传媒业;二、党的喉舌:重回一报两台;三、双轨制:中国媒体的现实选择;四、分层发展,分级管理。 【关键词】新闻媒体;双重属性;双轨制;分层管理 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突破禁区,对新闻媒体属性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媒体产业的腾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 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对新闻媒体属性的认识再次陷入盲区,新闻媒体的发展开始“失速”。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检讨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突破禁区,对新闻媒体属性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媒体产业的腾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对新闻媒体属性的认识再次陷入盲区,新闻媒体的发展开始“失速”。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检讨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一、误读双重性困扰传媒业 “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是传媒业双重属性的具体运作模式。虽然这一模式造就了中国传媒业的10年繁荣,目前它却深深地困扰着中国的传媒业。 经过20余年的新闻改革,中国传媒业以不同的办刊(台)方针、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受众定位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多样化的媒体正遭遇着单一管理模式、单一经营模式的捆绑。 作为事业单位,中国的传媒业无一例外都必须以党性原则统帅一切,无条件接受党政机关的直接领导,无条件地完成上级领导所确定的宣传任务,这使中国的传媒业成为“准行政部门”。 传媒的所有权归属于党政机关,上级领导部门可以任意处置任何一家媒体,就像在媒体集团化过程中所显示的,要并要拆,要办要关,全由领导决定。 传媒主要的人权、财权、事权归属于党政机关,包括重要的人事任免、重要的投资决策、重要的改版、最后审批权都在党政机关,甚至连报刊的发行定价、报刊的版面增减都得经党政领导批准。 传媒的报道方针、重要报道内容都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才能实施。一些重大的新闻,比如当地党政领导人的活动,几乎所有媒体都无一例外要求报道。 然而,传媒业作为事业单位,却得不到政府财政拨款,少数媒体有一点财政支持,也是象征性的,媒体必须自己去打拼市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作为企业,中国传媒必须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营业税、所得税一项都不少)。为此,全国近万家媒体(约2000家报纸,约2000家电台,约3000家电视台,约3000家生活时尚、新闻财经类杂志)都齐步走向市场,以广告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电台、电视台95%以上收入来自广告,报刊除发行收入外,98%收入来自广告。广告市场僧多粥少,竞争之激烈近乎残酷。 但是,传媒业却享受不到企业的任何权利,不能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它们的发展除了自我积累、银行借贷之外,不允许有业外资本注入。中国的传媒是产业却不允许产业化,是独立法人却不能独立行事,实行企业化管理却不能企业化。

法律实务人才培养几个问题

法律实务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以比较法为视角 童伟华 法律实务人才是法治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法律人才的培养。在现代国家大学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的基础环节,此外实习和司法研修也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从中吸取对我国有益的经验,是撰写本文的初衷。本文拟主要就法律人才培养主体与培养阶段、法律课程设计、实习及研修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指出我国法律实务人才培养在上述领域之不足,摸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之道。 一、法律人才培养主体与阶段 (一)外国的法律人才培养主体与阶段简介 法律实务人才培养主体,是指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何种机构承担;法律实务人才培养阶段,是指在哪一个学习阶段培养法律人才,如本科生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承担法律人才培养的主体是不同的。例如,历史上的英国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上就颇有特色。十九世纪以前,根据法院的判例发展而来的普通法,在实务中被教授和传播,依托同业者的培养成为英国长久以来的传统。裁判官也是从有经验的人员中选择。大学作为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机关的机能,在英国是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才得以确立的。1与此相对的是,同 1参见[日]小野秀诚:《法曹养成制度の长期化と多样化:比较法的考察》,载日本《一桥论丛》2005年133

时期的欧洲大陆的大学法学部,传统上就是培养官吏和司法官员的机构,与英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即使大学作为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机构,是本科阶段培养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不同的国家也不尽相同。例如,德国等欧洲国家目前主要是在大学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理论培养,与之不同的是,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在的普通法国家,没有法学本科教育,而专门在研究生层次培养法律人才。例如,澳大利法律研究生院是培养法律工作者的主体,为了进入著名的法律研究生院,读大学时必须取得优异成绩。现行澳大利亚法律研究生院的入学选拔方法,集中面向于法律以外领域的人士。另外,对于劳动者或者不能支付法律研究生院高额的学费的人,也有特殊的关照。2 日本以前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学法学部和毕业后在司法研修所研修的方式。具体而言,学生先通过法学部的学习,毕业后进入社会上的司法考试培训机构,接受考试训练。通过“法”资格后,由于还只是具备应试性的法律知识机能,不能适应从事司法工作的实际需要,还要到专门设立的日本司法研修所接受为期半年的法律实务研修,并在裁判所(相当我国的法院)、检察机构或者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成绩合格后才能取得执业资格。但是,近几年来这种培养模式有所改变。根据日本临时国会2002年通过的《法科大学院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法》,一种具有独特品格的法科大学院得以设立(大学院即我国的研究生院)。目前日本已经有数十所大学设立了法科大学院。 日本的现行法科大学院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标准学制为三年,但法学部毕业的学生只须学习二年,非法学部毕业的学生不得少于法科大学院学生总数的2参见[日]小野秀诚:《法曹养成制度の长期化と多样化:比较法的考察》,载日本《一桥论丛》2005年133

双轨制直销制度

NN15080468会员系统制度 会员级别准会员一星股东二星股东三星股东四星股东五星股东 投资额2000100003000060000120000300000 会员轨制双轨制 落点方式注册时选择推荐人、安置人、左右区 开通方式扣除开通人金额70%电子币30%激活币 会员升级会员补差额升级、产生奖金 币种币种电子币现金币消费币激活币来源充值、转账奖项产生奖项产生后台充值 用途报单、转一条线会员转消费币/电子币、提现购物报单 系统奖项功能 分红奖每日拿投资额0.5% 条件统一百分比分红结果投资额的0.5% 举例一星股东投资额为1万那么日分红为50元准会员投资额为2000每日分红10元 业务津贴拿自己伞下20层内会员投资额的0.002% 条件拿自己伞下结果每个点位投资金额的0.02% 举例A员伞下产生了一个5星股东那么可以获得600元作为业务津贴 拿二十代会员投资额的0.03% 业务津贴拿二十代会员投资额的0.03% 条件拿自己推荐的二十代会员结果每个点位投资金额的0.03% 举例A推荐了一个二星股东获得该股东投资的0.003%=90元 引导佣金拿20代内日分红的2% 条件按照级别获得相应代 数结果准会员可以拿一代一星拿一代二星拿二代三星拿五代 四星拿十代五星拿二十代 条件直接推荐累计业绩3万,增加至2代 直接推荐累计业绩6万,增加至5代 直接推荐累计业绩12万,增加至10代 直接推荐累计业绩30万,增加至20代 附加功能后台可以修改某会员获得代数的功能 举例准会员只能获得1代,后台可以修改让他拿到X代 重复消费所有将就扣除10%变为消费币,购买产品 奖金封顶每个级别设置奖金封顶 条件每个会员可获得奖金总额限制结果达到相应金额后,不再获得任何奖金部门提成累计业绩达到500万以上部分,从501开始每推荐一单拿投资额的2%,501万2%,1001万4%2001万6%,4001万8%,6001万10% 级差如果下级与上级业绩相同上级则无法获得下级会员这条线的等级奖励,如果超过下级,要根据自身获得的百分比减去下级的百分比之后等于实际的新业绩奖励 提现扣除5% 会员购物在系统内部以列表显示出来冻结帐号后台可以冻结帐号

“双轨制”培养模式论文研究生教育“双轨制”培养模式探询

“双轨制”培养模式论文:研究生教育“双轨制”培养模式 探询 [摘要]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单纯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招考、培养模式,建立一个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轨制”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建立有外语考试和无外语考试的“双轨制”招考模式,是避免人才浪费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双轨制”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考 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宏观定位,全国政协委员,XX 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需求配置供给和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应有之义。然而我们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中,不是市场需求引导供给,而是各方利益驱动以及某种片面的社会心里预期引导供给。”为此他建议:“除少数国家重点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外,大部分二本、三本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以上是专家学者对于本科层次大学问题的一些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反映出我们研究生教育将面临的一些潜在问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下滑和研究生就业难也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了,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由于本科学历层次人才在社会上的不断积聚加之研究生教

育的逐年扩招,导致了就业岗位对学历要求的不断提升。反过来更加刺激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研究生办学条件的不足是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生教育如何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单纯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招考、培养模式,建立一个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轨制”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研究生教育“双轨制”培养模式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并随着社会发展的时代变迁而逐步变革和完善,在各个不同时期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来看,我们比较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扩大,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1.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导致了师生比的严重失调,直接导致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据媒体报道,在XX的某大学,一名研究生导师在一年中竟带了42名研究生。也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热门专业中,有些导师所带的在校研究生人数超过20人,很难保障教育质量。因此,研究生“双轨制”培养模式的建立,通过培养定位分流了学生数量,有效地保

“双轨制”会让中国社会分裂-刘植荣

“双轨制”会让中国社会分裂 作者:刘植荣 每年“两会”期间,养老金“双轨制”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之一。十几年来,普通劳动者总是翘首盼望养老金能够实现“并轨”,但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2012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把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作为2012年的首要任务,并努力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希望这次酝酿中的改革可以促使养老金“双轨制”尽快实现“并轨”,让全国人民搭乘同一列车,奔向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扩大贫富差距的“助推器” 每年“两会”前,《人民日报》都会联合人民网推出“两会调查”,对网民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排名。在2010年“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跃居榜首,养老金“双轨制”成了众矢之的,一些网民评论道:“本是同根生,贡献也相同,待遇低三倍,何以论公平”。在2011年“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仍居十大问题榜首,94%的网民认为,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呼吁取消“双轨制”。在2012年“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再度蝉联榜首,89%的网友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幅度和速度表示不满,废除“双轨制”呼声鼎沸。 不仅如此,养老金“双轨制”似乎还成为了扩大贫富差距的“助推器”。《羊城晚报》近日的一篇报道让人看了心酸。72岁的邹鸿照退休前是华南无线电厂的高级工程师,1999年退休后,有34年工龄的他与同在本厂退休的妻子养老金加在一起才1200元,邹鸿照老人不得不四处打工。直到2010年,养老金连续涨了几次后,邹鸿照的养老金也仅有2800多元,而广东省人事厅退休的公务员每月养老金8000多元。余佩霞在政府机关工作28年后,以副处级平调到阳春市钢铁集团公司,1999年退休时,有36年工龄的她养老金只有469元,现在也仅有1500多元。养老金的“双轨制”,真可谓使“富的能冒油,穷的能抽筋”。 同样作为普通劳动者,企业职工和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本来差别就非常大,好容易熬到了退休,养老金却还有这么大的差距。最让人们无法接受的是,公务员在职期间,不交纳养老保险金,而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却由财政统一划拨(纳税人出钱),而且是交过养老保险金的企业退休职工的数倍!可见,“双轨制”本身,已经与社会公平发展背道而驰,成为阻碍缩小贫富差距的又一障碍。 二、“双轨制”缺乏法律依据 近年来,由于养老金的“双轨制”,尽管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连年看涨,却赶不上公务员退休金的暗涨一次。从党纪国法看,养老金“双轨制”是个极其不公的分配制度,与法不容,与理不通。 先来看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序言里写得清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我们在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成就自豪的同时,不能忘记工人、农民,因为他们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必须让他们优先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公务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制定分配政策优先保障自身的利益,把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甩在了一边,这显然有违《宪法》赋予所有公民平等的权利。公务员退休后由财政全额拨付养老金,让纳税人供养退休公务员,也是一种侵占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也说“新双轨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657995.html, 也说“新双轨制” 作者:慈冰胡雯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1年第07期 “房地产市场是热锅里的一颗鸡蛋,政府正在不断添加凉水,希望保持鸡蛋的新鲜,而锅下的炉火烧得正旺。”一位经济学家说。 “限购令”以行政手段强力介入,迅速止住了房价的上涨势头,但这种调控手段的极端和特殊性,也使经济学家和房地产业界感到担忧:中国是否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方向? 商品房不足之忧 按照决策层的设计,在限购之外,当务之急便是加大多年积欠的保障房建设。2月24 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的任务”。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公众对房地产新政的部分担忧,曾任职原国家体改办的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自市场化改革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局。在他看来,“这是一招险棋,政府也是赌了一局。” 以往几次调控经验证明,行政干预市场需求的政策虽然效力明显,但随后的市场反弹也异常迅猛。此次调控能否不落覆辙?与此前的虚与委蛇不同,此次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协调更为一致且落实迅速。 “在缓解供需矛盾当中,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二是在需求当中剔除那些不合理的住房需求,使得增加的住房供应部分,能够绝大部分去满足合理的需求,这是我们在调控当中要努力做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说。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且颇不令人乐观。公开数据显示,普通商品房住房的供给正在加速减少。去年以来的两轮政策调控,已经对房地产新增投资造成了负面影响。 万科集团指出,自2010年底新开工面积增速有放缓迹象,加上2011年开发企业资金面趋紧,可能会影响一年后的市场供应。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更为悲观地预计,从今年开始

[人才培养,高职,模式]高职“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战略,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如今在高校教育中强调校企双主体育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校企双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形成职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平台,将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完美结合起来。结合我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情况,对我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实施的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各位交流,愿共同促进会计人才的培养,提高会计教学工作水平。 1 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1 操作型会计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我国会计行业的现状是:建成了层次分明、各司其职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即以《会计法》为主、以相关会计法规为辅的会计法律体系,包括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方面,满足了会计工作的需要,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和可信性;形成了以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了国际趋同、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方法选择上突出渐进性、稳健性和适用性,在会计国际化协调过程中,采取谨慎、适用为主,分步到位的原则,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一致;建立了刚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会计人员管理上,建立了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制度、总会计师制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等一系列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但是,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会计人员层次结构不够合理,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短缺,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水平偏低,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会计从业人员的比例偏低,使得许多完善的会计方法与科学的会计技术在实施时大打折扣。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与人格品质的会计人才。因此,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 1.2 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差距 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定位过高,会计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重理论、厚基础、宽范围、面面俱到,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付出了艰巨的劳动,而大多企业招聘会计、审人才的条件之一却是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根据对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会审人才的要求与学校对会审人才的培养,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以至于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埋怨毕业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只有经过培训及历练才能胜任相关会计工作,导致单位用人成本增加。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差,这无疑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直接关系。 1.3 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相当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还没有真正形成与专业知识的必需性、操作的技能性的操作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理论课程偏多、传统模式的会计专

中国退休养老双轨制是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精)

中国退休养老双轨制是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 退休制度: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养老金是每个人的“养命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对一个人一生贡献价值的评价。这种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设计上首先应该注重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社会公平,而不是拉大群体差距或带来更多的社会矛盾。但现行的中国养老制度,却与再分配原则明显相悖。 同为金子为何不同价?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吗?我们看一个实例。南方某报曾报道:2007年上海某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企业高工,月退休金2006元,某民主党派机关一普通司机退休金为2550元。事实上,2006元仅相当于机关事业单位同等职称人员工资(或退休金)的1/3甚至更少。而那些“强势”的机关人员,他们的退休待遇可能更高。广州市一位高工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7年7月,该市部分企业副高职称的退休专家养老金约为930元,相当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清洁工工资的一半。进到了不同行业的金子同样是在发光,可社会对他们发光的价值评价却不一样。 这些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一辈子,有的还享受特殊津贴的高工,不能说不是企业中的“金子”,能力不可谓不强,贡献不可谓不大,但是退休了,养老金对他们作出的价值评判还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一个普通司机或一个清洁工。如果这些高工们当初不是去了企业,而是去了政府机关呢?他们真应该后悔! 比较而言,公务员们的福利待遇已步入“共产主义”。与此相反,企业退休职工相对微薄的基本医疗保险,已难以应付人到老年时不可避免的高额医药费。非但

如此,若企业因故不能缴纳医疗保险时,退休人员只能由个人先行垫付医药费,最后能不能报销还是个未知数。这使得退休人员、困难企业与医保机构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此外,由于养老金基数偏低,尽管每年有一定比例的上调,但仍不及物价上涨速度。为了避免退休后的骤然贫困,大多数退休人员不愿意离开岗位,选择继续打拼,无奈与年轻人争利。 某省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2007年调整后的养老金为每月1500余元,但每月仅治病的医药费就要近千元;原上海第一冷冻机厂的一位高工,曾是全国公认的空调行业权威,80岁高龄还被迫打零工做翻译来补贴家用;上海市一政协委员说,他的老师——一位为当地做过巨大贡献的企业高级专家,因养老金微薄,出门看病坐公交车都要选择无空调的。 养老待遇上的差异,使企业退休人员成为社会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 到底是“入错行”惹的祸,还是现行养老体制本身的问题?显然,后者一定存在着显失公平的设计缺陷。 公务员,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税收,是吃财政的。财政哪里来?当然主要是靠税收。而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大户。养老体制的缺陷使得国企在成为财政开支和养老资金积累的主要贡献者的同时,却不能同等受益。 运动员兼裁判,难逃“开小灶”嫌疑 1995年,国家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了以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容的“统账结合”模式;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则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

双轨直销制度本质

双轨直销制度(Binary Plan)俗称两条腿走路的制度。双轨直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每个经销商只能开发两个销售市场,以A经销商为代表的A市场和以B经销商为代表的B市场。如此发展下去,形成一个销售网络体系;如果该经销商又开发了第三市场C经销商,那么第三市场C经销商只能放在A市场体系或B市场体系中,而不允许放在自己名下;这样一来既扩大了你的薄弱市场,同时又帮助了该市场中相关联的人。 20世纪90年代,随着慕立达、美安、优莎娜等直销公司的崛起,双轨直销制度如风卷残云般迅速占领市场,对以太阳线制度为生存核心的直销公司形成了重大的挑战。双轨直销制度摒弃了传统的“太阳线”级差制度所追求的横向业绩,减少由于过度追求个人业绩而损害下属的利益的做法。让直销不再是一个人的直销,而是一个团队的直销 双轨直销制度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双轨直销制度允许个人经营业绩(消费积分)可以无限代累计,只要你途中不放弃,达到一定程度,就可领取奖金。双轨直销制度的奖金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不论高阶、中低阶都可以领到,这样能把市场倍增效益放到最大。 2、双轨直销制度将经营者与消费者结合为一体,纵使你是一位消费者,也可以因为制度而受惠,即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直销结算软件领到奖金,这种消费获利的新模式能激发更多人参与直销。 3、双轨直销制度下,每个人都只有2条直推线,但是每个人都不止有2位朋友,秉持着互助精神,上线可以将人脉不断往下安置,间接帮助能力较弱的人。由于没有第三条线,每个人的组织都是往下扎根,成功的机会比别人大。 4、双轨直销制度打破奖金按照业绩、位阶区分的模式,双轨制中的奖金比例从基层到最高阶都一样。双轨直销制度的最大特色在于奖金收益的多少和组织大小紧密相连,而不是和位阶有关。双轨制中无论是低阶、中阶还是高阶,赚钱机会都是平等的,没有所谓后进入就没有机会赚钱的问题。因此,只要付出就有机会,没有因人而异,并不是先来的人就一定要先成功,后进者只要努力一样可以超越。 5、双轨直销制度下,直销员的业绩压力比较低,只要维持一定的消费额,同时发展2条直推线即可。双轨制下,直销组织由走深向走宽转变,而组织的纵向发展能保证集体越来越稳定。 双轨直销制度也有明显的缺陷 双轨直销制度最令人不满的莫过于奖金沉淀比率太高,很多直销商辛辛苦苦地工作,却拿不到相应的奖金。这是由于左右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双轨直销制度的主要奖项是平衡奖,必须左右区发展平衡,直销商才能获得奖金。但在具体实践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绝大多数直销商的左右区发展总是处于不平衡甚至极不平衡状态,这部分直销商拿不到的奖金就沉淀在公司的奖金池里。有些直销商们无奈并自我解嘲地说:做双轨制永远有“半张美元”存在公司里。

高考“双轨制”改革下高等教育的回应

308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的良好运作环境,转变管理不到位、无法管理的情况。 3.3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随着高校成人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多方面的优良素质,因此必须强化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各种管理技能和专业培训,特别是管理、教学、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培训,可以通过专业的成人教育学者、专家进行专题性培训,或者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让他们掌握新管理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年轻管理人员,需要给他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和培训计划。同时,还需不断更新自我的管理知识和理念,不断充实自我,实现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进而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3.4完善制度,科学管理 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是高校成人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成人教育管理队伍需要建立科学的职称架构,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制度建设主要在于管理队伍的团队精神,必须建立和完善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真正落实权、责、利三者的和谐与统一。在科学合理的编制的前提下,实行目标化管理,做到权责、职责分明;积极落实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结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管理技能、工作态度等进行全面性的考核,将考核的最终结果和其岗位福利、薪资挂钩,做到公平公正,以此提高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高 校成人教育管理的高效优质[ 5]。4.结语 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是普通高校人力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在新形势下,各个普通高校应该强化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从人员配置、人员的培养以及管理制度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期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成人教育发展,满足人们再教育的需要,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1]王建凯.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1,11,(6):21-22. [2]林国斌.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职业教育.2012,13,(21):211-212.[3]钟良才.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队伍建设的思考[J].韶 关学院学报.2 011,25,(2):7-9.[4]郑俊青.成人教育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廊坊师专学报2012,25,(14):14-15. [5]张大鹏等.探索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9):114-115. 高考“双轨制”改革下高等教育的回应 杨博惠(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高考“双轨制”改革,倒逼高等教育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高等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在分析现行高 等教育人才培养优缺点之后,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高考 双轨制改革 高等教育 一、高考“双轨制”演变 高考在各种争议中不断改革,虽然负面声音很多,但它对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正面作用同样得到高度认可,作为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至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个体而言,它的成败关系着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前途命运,对整个社会来说,它关系着整个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的未来。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自主命题,从统一招生到高校自主招生,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抑或招生方式,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高考招生制度也从最初的单轨制,到双轨制,再到并轨制发生一系列转变。当今不少学者提出回归双轨制,改变一张试卷从研究型大学考到高职的传统格局。600所高校转型成为职业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高等教育必须拿出相应改革对策,对“双轨制”选拔出的不同类型人才,进行分类化培养。 双轨制,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分流(streaming)模式。教育分流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它一般是指在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后,受教育者依各自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途径和不同类型的课程, 形成分流”① 。提到“双轨制”,一般是向德国的模式学习和借鉴。德国基础教育体制是12年义务教育加高中阶段双向分流。初中毕业后就已经开始经历分流过程。一部分有志学术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然后再升入大学学习;另一部分志趣相异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然后毕业就业,或者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这种“双轨制”下的双向分流也会出现交叉情况,比如有学生读了一段普通高中后,学业跟不上,就可以转到职业学校就读。中国正在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特色,探索适合我国的“双轨制”分流模式。从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尝试,在尝试中改进,最终找出适宜高考“双轨制”下高等教育的应对措施。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明确表示,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进行双向分流,即技术技能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考试分开,改变现行单一模式高考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此次改革通过顶层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窘境,缓解了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尊重了人才的个体差异性。 因此,双轨道模式,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考试选择,以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模式增加学生成长成才的概率,是历年高考改革中相对较为彻底的方案。但是这种新形势下的“双轨制”改革,全面冲击着传统的高考“过独木桥”思想观念。同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发生质的变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将面临巨大考验。“双轨制”全面推进后,高等教育需针对“学术轨”和“职业轨”两条轨道的人才,进行因材施教的培养,以此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以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规划等,培养出适应学生学力、志向、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分析 根据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服务从本质上讲,不是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与消费者(受 教育者)应当共同负担教育成本②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产业化就是遵从这一理论发展而来。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是高等教育不发达时代的必然阶段,为我国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制度已经存在“严重不公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批量化生产根本不适合市场需求”等等问题。在传统思想观念中,通过高考选拔制度的人才,获得深造机会,毕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尽管并没有任何研究指出,落选者一定比入选者差,但就群体而言,现行教育体制的确为我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积极作用外,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成为众矢之的。首先,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对学校教育固有缺点的再次强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各大中、小学将升学率视为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高等教育方面,大学本科将考研率视为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各级学校的共同目标就是为把学生尽可能多的送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这样的标准,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尤其在高等教育中,不断提升考研率衡量指标,表面上看是为大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鼓励大学生深入专业领域进行学术研究。但实质上,更多体现的是对应试教育的强化。升学率成为社会影响力的风向标。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向必然受到升学率的干扰,朝着应试教育方向前进。升学率是令社会、家长、学生多方安心的重要指标,要想保证升学率,必然固化应试教育模式,甚至无法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