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教育广角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边梦清

摘 要:随着相关研究学者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相关性的深入研究,笔者结合前辈的观念来探讨艺术形式与内容相关 性进行剖析与探索,从而针对艺术形式以及内容来探讨多年来其为何成为研究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并且试着从其中所存在的原因立足探讨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有关艺术爱好者提供一定的 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艺术形式 内容 相关性 若干思考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5-04-0189

本文主要对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基本界定进行简单概述,并且将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为后期研究学者以及有关艺术创造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由此以推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概念的基本界定。

艺术形式与内容分别属于物质、意识两个哲学范畴中,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对立的关系,而且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主要对艺术形式以及艺术内容的基本界定涵义进行分析与介绍:

1.关于艺术形式。艺术形式会随着其应用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其基本概念也会随着其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艺术形式在美学范畴中先后被当作多种概念所应用。例如:数理形式、先验形式、有意味的形式等,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形式的基本概念并没有标准的界定。笔者通过总结相关研究学者的记载文献资料得知,艺术形式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两种,即相对意义形式与绝对意义形式,其中绝对意义形式是目前研究学界颇为争论的话题,其艺术形式是指艺术家所创造的以物质体态存在于人们面前的客观物体,将艺术内容通过物质体态而展示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形式可以分为结构形式、再现元素(模仿)、构成元素(例如:构图、线条、色彩、层次、比例、造型等)三个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学者所探究的艺术形式并不包括再现元素,而是将其归类到艺术内容中,通过总结研究学者整体观念得出,艺术表现形式所展示的事物,包括再现元素等都是属于艺术内容范畴。

2.关于艺术内容。艺术内容是主观存在的,其是通过主体意识反映而折现出来的活动,将艺术形式中结构形式以及构成元素以及再现元素所要表达的物体展现出来的精神活动,直观地说,艺术内容是人们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客观生活事物或者是人们通过自身情感将艺术形式所展现的内容进行反映的过程,可以说,艺术内容是一种引发人们主体精神的活动,当人们从中获得情感内涵也被称之为意味。

二、探讨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关系

如果依据符号学理论将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加以区分的话,那么艺术形式所代表的就是符号,而艺术内容就是指符合所表达的涵义或者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人们通过自身直觉即可将表达的内容进行物化,而艺术内容是主观存在的,需要人们通过观察艺术形式而转化为自身意识内涵,是一种精神活动,例如:美感、意味、震撼等。另外,艺术形式的相同而体现的艺术内容不同,这是因为个人的主体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性,不同的视角、立场等均产生不同的艺术内容,从而给予的艺术内容活动也不尽相同,虽然艺术形式具有唯一性特点,但是其艺术内容却存在多样化特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内容也有着共同的基础,当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主观活动角度一致,则会产生同一艺术内容。

现本文主要对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首先,关于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如果艺术创作者强调艺术创作要立足于实际生活的时候,则艺术内容会激发艺术创作者“做什么”而产生艺术形式,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内容可以作为表达方式以及形式手段来将艺术创造者的某种感受表达出来,因此,内容在艺术创作中是第一位的,其对艺术形式的展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关于艺术形式决定艺术内容。如果改变艺术创造者的地位而变成审美者的角度,那么根据“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理论,则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物质化内容,将会对审美者的意识形态产生不同影响,艺术形式决定艺术内容,即没有艺术形式的审美者将不会产生什么意识精神活动,因此,也感受不到艺术内容,此外,审美者的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特点,其对艺术形式所产生的观念、感触不同,则对艺术的内容将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故此时,艺术形式决定着艺术内容。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均是人们思想观念不同而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人们该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它们,艺术形式或者艺术内容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均是本质,这也是目前研究学者与有关艺术工作人员一直争论的主要原因,找到这个观念产生歧义的重要原因,即可对艺术创造者的后期创作活动提供有力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艺术形式与内容概念的基本界定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将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关系进行了综合阐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后期相关研究学者以及艺术创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从而创作优质的艺术作品而延长人们的审美过程,由此提高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滕 瀚,孙 超.科学活动中意象的美感承载状态对问题创

造性解决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2]邹建军,李志艳.人性在内容与形式中敞亮——读阿毛《当

哥哥有了外遇》[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

[3]倪 钢,许 宁.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解析[A].“中国工程技

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

DOI:10.16534/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695097.html,13-9000/g.2015.0539

18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