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1课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1课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1课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1课

总第课时21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

2.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学生读,谈体会。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巍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绝弦”的意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1)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2)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3)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4)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1)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2)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3)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

六、积累背诵,拓展延伸

1.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

2.《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典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3.师生分角色读。

4.引导背诵。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只在太山.流水高山流水

子期听之巍巍乎.汤汤乎知音难觅教学反思:

总第课时21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书戴嵩画牛》。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书戴嵩画牛》。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伯牙鼓琴》,了解了关于“知音”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书戴嵩画牛》。

2.释题:“书”是什么意思?“戴嵩画牛”又是什么意思呢?

3.了解戴嵩。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

⑴戴嵩的画在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

⑵这幅画上是什么?

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

2.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3.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5.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3.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道理

1.戴嵩的画在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

2.这幅画上是什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锦囊玉轴

处士爱画常以自随

曝书画善于观察生活

牧童评画拊掌大笑敢于挑战权威

指出错误

教学反思:

总第课时

21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一、选出正确读音(画√)。

少(shǎo shào)选汤汤(tāng shāng)乎若流水

处(chǔ chù)士好(hǎo 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 shù)曝(pào pù)书画斗(dòu dǒu)牛

二、解释词语。

志:巍巍:

少选:汤汤:

处士:拊掌:

谬:然之:

三、按原文填空。

1.伯牙鼓琴,。方鼓琴而,锺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

绝弦,,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蜀中有杜处士,,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

所爱,,。

第二课时

一、句子中,在括号里补出的下列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二、锺子期为什么“终身不复鼓琴”?()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鼓琴》的主要人物是和。相传他们是

时期的人。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用“”比喻。

2.《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作者是代。文中的戴嵩是代

著名的。文中的《牛》指《》。

2019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词二首语文

第21课词二首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咏、寞”2个生字,学会“咏、寞、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理解词的内容,感悟陆游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格和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陆游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梅花,因其凌寒独放、暗香幽远,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生更是创作了百余首以梅为题材的诗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首《卜算子?咏梅》。(板书课题)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咏、寞”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指导书写会写的3个生字“咏、寞、碾”。给这几个字组词。 生:咏(歌咏)寞(寂寞)碾(石碾)。 (2)仿写,小组评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读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生自读,解决疑难。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字面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记录下来。 生:驿外:(驿站之外,形容荒凉之地。)更:(再一次)著:(经受)苦:(拼命、尽力)零落:(凋零)碾:(碾压) 四、品读诗词。 再读这首词,说一说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读到的?结合相关诗句谈一谈。

孤独(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驿站之外本来就很少有人来,这座桥还断了,就更没有人走了,梅花生长在断桥边上,无人问津、无人照顾,更没有人欣赏它,可见它很孤独寂寞。 凄凉(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只有这枝无人过问的梅花还开放在断桥边上,它怎么能不发愁呢?更何况它还要忍受风雨一次又一次的袭击,可见梅花的处境是多么悲惨凄凉! 清高(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在这么艰难的处境下绽放了,却不想和那些百花去争奇斗艳,任由他们嫉妒。等到凋谢了被碾成泥土化成灰尘了,可是它还是像以前那么香。 五、研读课文,品味情感。 介绍陆游资料: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坚决主张抗金。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他陷人孤立,感到悲凉寂寞,因作此词。出示幻灯片 你读懂了哪一句?介绍给大家听。 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表达了他郁闷愁苦的心情。因为他得不到皇帝的信任,投降派也排挤他。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表达了他孤独寂寞的心情,他就像这断桥边的梅花一样,投降派们都打击他,皇上也不信任他,大家都孤立他,使他感到凄凉、寂寞。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会到词人的清高。虽然没有人支持他的北伐主张,他也不和那些投降派同流合污,他是一个孤傲清高的人。 小结: 尽管皇帝不信任我,尽管投降派排挤我,打击我。但是,我的爱国情怀永远不变。这就是陆游,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同学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首词吧! 六、课外拓展。 查找陆游写的其它诗词,认真研读,更深刻地体会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yìzhàn jí dù jì mò duàn qiáo línɡluò 附答案: yìzhàn jí dù jì mò duàn qiáo línɡluò (驿站)(嫉妒)(寂寞)(断桥)(零落) 2.比一比,组词。 咏()寞()卜() 泳()摸()仆() 附答案: 咏(歌咏)寞(寂寞)卜(占卜) 泳(游泳)模(模样)仆(仆人) 3这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 附答案: “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把梅花“严冬

第21课 《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1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行文简洁,流畅,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音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 《伯牙善鼓琴》一文,所讲的内容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不陌生的,因为小学的课外阅读里有现代文的《伯牙绝琴》的故事,七年级上册音乐书里有《高山流水》的乐曲,相信有许多学生对内容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学生们熟悉和喜爱的前提下学习这篇文言文,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2.熟读成诵,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3.了解传说故事的内涵及其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知己难求,知音难觅。【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准确翻译课文,并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了解传说故事的内涵及其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知己难求、知音难觅的感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解题导入: 1.上学期学过的《卖油翁》里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谁还记得“善”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来学习《伯牙善鼓琴》(板书课题) 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几个字。 (明确:先秦时期的著名乐师伯牙擅长弹琴) 二、读文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初次感知一下《伯牙善鼓琴》。 在初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比较迟疑,应该是有些字音在作怪,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看看你会读吗?并且知道什么意思吗?谁会谁上黑板写出来。 ①辄穷其趣②卒逢暴雨③善哉 ④援琴而鼓⑤霖雨之操⑥更造 2.解决了“拦路虎”,读起来就会流畅很多,大家再次放声朗读。 3.这次就比第一次声音大了很多,看来字词没问题了,那同学们,古人写文章是不加标点符号的,这去掉标点的文章你会读吗?谁来读读,你想读到哪里停就停,并且指名让下一位同学接着读。大家集中注意力,看会不会点到你的名字。 4.谁愿意单独来朗读一下课文? 三、赏文识句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过几遍文章之后,想必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同学们认为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谁来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2.那我们首先来看看文章是如何表现“伯牙善鼓琴”的?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现“善鼓”的句子。 (明确:志在登高山,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伯牙鼓琴》教案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2、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名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yì)乐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酒逢知己千杯少。 (6)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指名学生读,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教师板书:伯牙鼓琴) 二、整体感知,掌握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 味来。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 4、生读课文。 (1)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吗?赶快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顿哦!

(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自学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回想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1)查工具书。 (2)借助文下注释来理解。 (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4)可以看图理解。 (5)小组讨论。 2、学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四、质疑探究 1、文章写了哪两个人? 伯牙、钟子期。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3、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部编版 (2)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读熟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感受艺术之美,理解艺术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1、反复诵读课文,读对字音,读通读熟,并注意停顿。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疏通文意,并圈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合作解决。 3、了解苏轼和戴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展示《斗牛图》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幅图片,想到了哪位画家?(学生回答:戴嵩)“戴嵩”是谁,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出示并简单介绍戴嵩的斗牛图,关于戴嵩画牛,有不少精彩的记载。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一篇与此有关的文章——《书戴嵩画牛》。(师板书课题和作者)本文作者是苏轼,对苏轼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指名回答,后展示课件,学生积累。)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指名读,(师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这几个字词他读对了吗,你能读对吗?(全班齐读) 2.教师范读,听朗读停顿。 师:这篇课文在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呢?大家仔细听一听,你读对了吗? 3.全班齐读,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①检测词语解释。(学生抢答) ②找两个小组翻译课文。(要求:意思正确,语句流畅,无需逐字逐句翻译) 三、展开想象练讲故事 1.想象细节,丰富人物形象 先让学生找出可以展开想象的情节,再逐个分析。 ①杜处士对《斗牛图》“尤所爱”,请你想象一下他的具体表现。他是怎样想的,他是怎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的……? ②牧童看到这幅画又有怎样的表现呢?牧童还是个天真的孩童,想象一下他的表情、神态、动作,你能试着表演一下吗? ③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又有怎样的表现?他的笑有什么含义呢? 2.小组内练讲故事。(要求: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加入自己的想象,尽量讲的绘声绘色,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 3.班内展示。请同学上台讲。尽量讲的绘声绘色,加上动作和表情。 四、领悟主题畅谈启示 1.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回答,师适时呈现课件内容。) 2.这篇短文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你能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吗?(生回答) ①从杜处士身上,我获得了…… ②从牧童身上,我懂得了…… ③从艺术家身上,我明白了…… 五、拓展延伸概说启示 自读文章《书黄荃画雀》,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六、布置作业加深理解 1.反复朗读课文,孰能成诵。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表格式)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配套教案表格式 各单元内容如下: 识字一: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语文园地一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课文二: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陈琪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鸥与老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第二章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八条;第四章法律责任中的第三十一条。 过程与方法 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在师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因为老人对海鸥的爱,所以海鸥以爱回报老人,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海鸥对老人之间深厚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浓厚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的品读,深入地讨论、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你们和李老师一起感受到了老人对海鸥那份无私的爱。其实,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这节课我将和你们一起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是我到村小上的一堂公开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堂课将由我带领他们去学习】 二、研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出示研读要求(小黑板出示),学生齐读。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说出课文中哪些部分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怀? (2)勾画出你最感动的部分,想一想这些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设计意图:目的明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动手动脑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2、学生自由学习课文。 3、学生交流,汇报自己学习所获。 4、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交流:反馈交流找到的句子。预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把握重要词语、关键词语在语句中

2018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套

入学教育 教材解读: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 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1.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两篇精读课文和《京剧趣谈》一篇略读课文组成。《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书戴嵩画牛》讲杜处士晒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月光曲》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和高超的琴技以及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京剧趣谈》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口语交际《聊聊书法》通过搜集到的图片或实物来谈论对书法的认识,提高对书法的艺术鉴赏力。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和大家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把自己经历的、体验过的最拿手的一项写出来。《学习园地》知道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明白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写得不清楚的说明书进行修改。积累有关艺术之美的四字词语。 2.单元重点: (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分别给我们呈现了音乐、绘画、京剧之美,在学习当中我们要运用联想去理解,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比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描写皮鞋匠听着钢琴曲时面前出现的景象的并不是事实,而是皮鞋匠的联想,由贝多芬弹的曲子而引发的。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将《月光曲》的意境描写得极其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京剧趣谈》中要抓戏剧动作想象,戏剧动作是戏剧艺术基本表现手段。戏剧就是用动作去模仿人的行动,或者说是模仿行动中的人,戏剧动作首先具有直观性。戏剧正是借助动作这种手段,将人物的行动、事件以及矛盾冲突的发展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想象、联想,感受艺术之美,为写好本单元作文做好铺垫,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拿手好戏,要写好自己的拿手好戏,应该抓自己的动作,边叙述边写自己的体验,突出自己的心理体验,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学期备课

潍坊高新双语集团学期课程纲要 时间:2018年9月校区:东风校区年级:一学科工作室:语文主备教师: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一、课标目标分析 (一)课程总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学期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爱护图书。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 本班有学生40人,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本学期,针对各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 三、教学目的要求: 第一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一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

2018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教案设计

21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故事。 3.通过感受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明白“知音”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4.体会牧童善于观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3.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播放古筝曲)同学们,我们听到的这支优美动人的曲子,名字叫作《高山流水》。这支曲子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师范读,配乐。

3.自由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课件出示朗读节奏划分) 4.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5.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师: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讨论,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课文意思。(课件出示译文) 四、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一)何为“知音”? 1.什么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从哪里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2.指名读。 3.师: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4.伯牙鼓琴。思考:他的琴艺怎么样呢?在文中如何表现出来的?(指名答)伯牙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 5.锺子期听之。他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到了什么呢?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明确:“善哉”是表赞叹之意。(教师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这句话表明,伯牙隐藏在琴声中的想法,锺子期能心领神会。 6.如果你是锺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回答: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 7.师:大家一起想象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的画面。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锺子期会怎样赞叹?教师引导学生说句子。 示例:“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8.师小结:只有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只有他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这就是——知音。知音相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快乐、激动、兴奋……)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教案

目录 识字 1 春夏秋冬 (3) 2 姓氏歌 (6) 3 小青蛙 (9) 4 猜字谜 (12) 课文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15) 2 我多想去看看 (17) 3 一个接一个 (19) 4 四个太阳 (22)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24) 6 树和喜鹊 (28) 7 怎么都快乐 (30) 8 静夜思 (33) 9 夜色 (36) 10 端午粽 (38) 11 彩虹 (41) 识字 5 动物儿歌 (45) 6 古对今 (47) 7 操场上 (49) 8 人之初 (51) 课文 12 古诗二首 (53) 13 荷叶圆圆 (57) 14 要下雨了 (60) 15 文具的家 (62) 16 一分钟 (64)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67) 18 小猴子下山 (70) 19 棉花姑娘 (73) 20 咕咚 (76) 21 小壁虎借尾巴 (79)

1 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质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1课

总第课时21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 2.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学生读,谈体会。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巍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绝弦”的意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 (三)阅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