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 15版 重点

毛概 15版 重点

毛概 15版  重点
毛概 15版  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2)途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3)目标:①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践依据:

①.适应我国的发展的现实需要

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

③.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4)内在逻辑关系:

①.整体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②.具体方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①.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

②.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③.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而发展起来的买办

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动力:无产阶级(最基本动力),农民阶级(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段(可靠同盟者),民族资本阶级。(根本动力:工人、农民)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前者: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后者:只有建立民族资产阶级联盟,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实践经验: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四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

建立人民军队的原则:

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原则)

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经验: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①.内涵:《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

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

建设服务。

②.理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

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

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建

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③.意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

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间的矛盾。

它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矛盾。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

是非基本方面。

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

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

附:社会主义的矛盾在政治上可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①.内容: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

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同时并举,等等。

②.意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党探索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

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加强执政党建设

(6)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性质)(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程度)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理解:整体性和层次性:“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

动态性和全面性:“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

落后生产: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和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3)领导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4)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5)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实践。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2.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3.“三步走”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将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粮食)与交通(动脉),三是教育与科学(关键)

战略部署: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思想内涵: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路径)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正确理解中国梦

尊重个人梦想与追求。

积极寻求“中国梦”与每个人的梦想与追求的统一。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社会变革(五个方面)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

最核心的就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基本特征: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2)理论要点:

一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具有不同性质。

(4)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5)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依据: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第二,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3.把握经济增长新常态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新常态带来的机遇

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缓,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与政府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4)措施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2)必须

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四,必须同意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

5.全面依法治国

(1)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第三,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6.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生态文明的核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理念内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一,尊重自然

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与自然之上

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就是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二,顺应自然

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暗自然规律办事

第三,保护自然

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

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P191

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第二,坚持从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第三,坚持增加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如何加强,完善:

第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第三,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核心是能否长期执政下去)、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4.加强组织、纪律、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第一,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第二,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三,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

第四,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

毛概第十五章(习题与答案)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4.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是党的思想建设 5.本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指党的建设 6.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 7.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8.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9.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多选题 1. 总结党的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3.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 5. 在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党的性质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要进一步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7. 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8. 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判断题: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错

2015年毛概课后一到十二章习题答案全

第七章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答:1.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怎样理解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答: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①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人名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的。 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毛概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 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3.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其执政使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党如果不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去自觉实现这个要求,就会有丧失执政资格的危险。。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执政路线和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执政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机是脱离群众。 7.为什么说党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得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得生死存亡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毛概 第十五章练习及答案

毛概第十五章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是 正确答案:党的思想建设 2、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正确答案:发展 3、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 正确答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本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正确答案:党的建设 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正确答案:工人阶级 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正确答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正确答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0、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正确答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多选题 1、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正确答案: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2、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正确答案: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正确答案: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正确答案: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 6、总结党的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必须始终 正确答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详解2015版

毛概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 重要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如何理解马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4.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6) 7)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8)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10)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6.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一系列讲话 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全面从严治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贯彻“一国两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 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毛概》自测题(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 建设社会主义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 A 党的宗旨决定的 B 党的路线决定的 C 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D 党纲党章规定的 3.民主集中制是() A 当代世界各国政党都实行的组织制度 B 集中基础上的民主和民主指导下的集中相结合的制度 C 小事实行民主、大事实行集中的党和国家的管理制度 D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4.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根本要求是() A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 按照“四化”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 把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D 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5.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A 改善党的领导 B 统一党的领导 C 服从党的领导 D 坚持党的领导 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 制度建设 B 组织建设 C 作风建设 D 思想建设 7.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C 知识分子 D 民主人士 8.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 )的问题 A生死存亡 B领导地位 C兴衰成败 D 执政地位 9.所谓“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指() A.党的建设 B.民族复兴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小康社会建设 1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A.执政能力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为人民服务 D.先进性 1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历史的选择 B.人民的选择 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D.中国共产党自封的 1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是()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完整版)太原理工大学毛概习题册答案第十五章

车辆0801 刘文博 第十五章 三、辨析题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自然形成的。 2.中国共产党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错误。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定的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仅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党既为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又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正确。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4.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正确。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风好坏直接关系党的领导能否实现。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不仅要以代表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来引导群众,而且要以良好的作风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来影响群众。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在整个社会风气中居于核心地位,对社会风气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作用。党风好坏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锋队性质。党的作风,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如果用人民给予的权力搞不正之风,以权谋私,甚至作统治人民的工具,不仅会严重脱离群众,而且还会严重腐蚀党的肌体,以至走向腐败。 5.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课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问答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

第十五章答案 毛概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B)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本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C) A、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B、政治体制改革 C、党的建设 D、国企改革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 A.工人阶级 B.农民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A)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6、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是 (A)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政治领导 C.党的行政管理 D.党的理论建设 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D)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C.反腐倡廉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 (C) A.加强作风建设放在首位 B.加强思想建设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D.加强组织建设 9、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坚持当的政治路线,既反对“左”,又反对右 C.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又有民主,又有集中 10、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B) A.改革 B.发展 C.开放 D.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党的性质的表述是(A B C D)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 (A B ) A.立党为公B.执政为民C.求真务实D.团结和谐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A B C) A.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B.是人民的选择

2015版(修订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毛概8-14章选择复习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B )年进入全面的改革开放时期。 A.1958 B.1978 C.1992 D.2006 2.1984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B)。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D )。 A.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 B.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C.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D.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4.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B)。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种一制度的确立是由(A)。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C.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C)。 A.私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全民所有 7.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A)。 A.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 B.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 C.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8.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D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 C.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1992年,我国明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计划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综合经济 10.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B)。 A.股份合作制 B.全民所有制 C.股份制 D.集体所有制 11.按劳分配是(B)。 A.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毛概第八章到第十五章重点整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选)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选)1992年6月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设,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P185)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依据是:(P187) 答: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 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P188) 6、公有制经济的含义(P189) 答:公有制是指全体社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 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8、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P190) 答:性质: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 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 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都可以大胆利用。 9.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10.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毛概重点整理附答案版(7~14章)

毛概资料整理 第七章 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的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控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2、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作用? 一是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二是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第九章 1、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 2、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看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不同时期参与国家政权的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者,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的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有哪些根本不同? (1)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的不同。 (2)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第十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年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毛概试题第15章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_ B__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始终紧紧依靠群众 B.为人民服务 C.始终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在于C A.坚持“三个代表” B.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_A___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立党为公 D.执政为民 4.中国共产党是__A__的先锋队。 A.中国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农联盟 D.地主阶级 5.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_ B___,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 A.讲学习、讲党性、讲纪律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讲学习、讲纪律、讲团结 D.讲政治、讲纪律、讲党性 6.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__A__。 A.生死存亡 B.领导地位 C.兴衰成败 D.荣辱是非 7.中国共产党是B A.农民阶级 B.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D.知识分子的领导核心 8.__A__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9.1935年召开的__B__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庐山会议 D.党的七大 10.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__A__。 A.密切联系群众 B.统一党的领导 C.服从党的领导 D.坚持党的领导 三、多选题 1.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__ABCD__,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E.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__ABC__。A.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依法执政 E.总揽全局 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DE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E.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概第十五章试题

第十五章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马克思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制 D.群言党与一言党相结合 4.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A.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5.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反对腐败 D.反对封建主义 6.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是由区别的,其本质区别在于 A.坚持三个代表 B.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当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A.坚持从严治党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发扬党内民主 8.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面向新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的“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A.反腐败斗争 B.改善党的领导 C.祖国统一 D.党的建设 9.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 D.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10.“三个代表”的实质是保持党的 A.阶级性 B.先进性 C.群众性 D.纯洁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原因是,坚持党的领导 A.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才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D.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 D.批评与自我批评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三讲”。“三讲”是指A.讲团结 B.讲学习 C.讲政治 D.讲正气 4.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 A.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的方向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先进社会制度的发展要求 5.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依据是 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