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技术范式转变期大企业如何衰落

技术范式转变期大企业如何衰落

技术范式转变期大企业如何衰落
技术范式转变期大企业如何衰落

技术范式转变期大企业如何衰落——动态能力视角

2014年07月10日09:56 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津)2013年10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94 【作者简介】徐思雅(1989-),浙江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能力、动态能力,杭州310012;冯军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浦发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上海200002

【内容提要】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动态能力理论可以解释“在位者诅咒”

这一现象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选择通信行业巨头诺基亚为样本,以

动态能力的两个维度,即外部资源获取和资源释放来考察其发展历

程,认为诺基亚在其辉煌的经营历程中形成了刚性和路径依赖,难

以改变资源基础从而缺乏动态能力,进而在技术范式转变期的通信

行业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0 引言

当前,科学飞速发展、技术快速变革、技术资源全球化配置和技术融合使技术动态性越来越强,同一时期内截然不同的技术范式亦可相互争锋。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在为引领下一代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抢占市场制高点而激烈竞争。对于在位企业或大型企业而言,产业技术范式变革能够推动企业已有资源基础和技术基础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是其更新核心能力、重构竞争优势以及维持自身长期快速发展的有利武器。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在产业不连续技术变革的冲击下,在位企业由于感知激励不足、组织过滤、组织惯性等的制约[1-2],通常难以有效应对并导致企业的衰退甚至失败[3-5]。这种现象被学术界形象地称为“在位者的诅咒”[2]。

在不连续技术变革情境下,在位企业为何面临“诅咒”?针对该问题,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实践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在创新搜索视角和战略导向及客户导向视角等方面均取得了有益的发现[6-9]。本文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因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快速变革环境下构建、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与技能的能力10-11],能够使企业有效应对高度复杂和模糊性的任务[12-16],为企业动态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分析视角。然而,当前学术界关于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核尚未达成共识[17],在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方面也存在严重分歧。

基于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动态能力的视角解释诺基亚1999-2012年间由繁荣到衰落的发展历程,试图揭示大型在位企业在技术范式转变期的组织行为及其后果,从而为“在位者的诅咒”提供新见解。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外部资源获取和资源释放两个方面对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进行“厚实的描述”,深化学术界对技术范式转变期复杂的组织适应性行为的理解;第二,桥接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适应性理论,在环境快速变革情境下,组织适应性行为具有偶然性、随机性和探索性的特征,本文将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 文献综述

动态能力是指在快速变革的环境下,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组织技能、资源和职能的能力,它反映了组织在给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条件下实现新的和创新性的竞争优势的形式[10-11,18-19]。其本质特征是企业为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扩展、修改、变革和/或创造组织常规能力的一种高阶能力[17,20-22],决定着企业常规能力的变化速度[21,23-25]。自2000年Eisenhardt和Martin提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具体的、可识别的战略和组织过程以来,学者们遵循该条理论脉络提出了动态能力的各种具体形式,例如,产品开发、联盟、战略决策制定、研发和营销、新产品与新流程开发能力[12,26-32]、与外部新技术或服务提供者建立联盟[30,33]、收购新的技术企业、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等[30]。本文基于Danneels 和Erwin把动态能力分为杠杆化现有资源、创造新资源、获取外部资源以及释放资源这四个分析维度的观点,并聚焦于获取外部资源以及资源释放这两个维度。

获取外部资源是指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或者并购等方式获取其他组织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26,34-35];资源释放指的是组织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处置,尽管在短期内该资源仍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36]。在激烈竞争甚至“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被迅速地创造、侵蚀或破坏,获取和维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资源基础和构建新的能力以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规则。获取外部资源和释放现有资源是企业快速更新自身资源基础的两种主要手段:一方面,为了获得持续的发展,企业必须不断且快速地获取具有发展潜质的新资源;另一方面,为了保持高度的探索性,企业必须摆脱对现有资产的承诺[28,37-38]。

2 研究方法

2.1 方法选择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主要基于三点原因:第一,目前,关于动态能力的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核尚未达成共识[17],构成维度和测量方式尚未统一;第二,企业成长及其适应性和组织行为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技术范式转变期,外部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高度动态变化的情境下,已有理论不足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解释;第三,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性,即案例企业从繁荣到衰落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是一个典型的纵向时间序列分析,针对该问题已有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进行翔实地解答。因此,选择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厚实的描述”。

2.2 行业选择

本文选择移动通信高技术产业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行业技术变革和技术发展迅速,目前正处于技术范式转变期。移动通信行业在短时间内经历了1G、2G、3G主导技术范式之后,正处在3G系统深化和完善即从3G向4G技术范式转变的历史时期。该时期,行业内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激烈竞争:首先,3G、4G等主导技术范式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其次,每一代技术范式内不同的技术标准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如CDMA、WCDMA、TD-CDMA和WiMAX 等);此外,在手机终端操作系统领域,苹果ioS系统、谷歌Android系统、诺基亚塞班系统以及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等之间也存在激烈竞争;最后,在手机终端产品上,非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移动通信行业技术快速变化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为本文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产业情境。

第二,移动通信市场需求发展迅猛,且需求结构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特征。首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人们在移动通信的消费需求上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苹果等技术性能更高的高端产品,而在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国家,人们则更倾向于使用诺基亚等经济实用的中低端产品;其次,不同国家的不同消费者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对移动通信终端和服务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年轻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外表时尚、技术先进、功能多样的产品,而年长的消费者则倾向于外观低调但更加实用的产品。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特征也是造成移动通信市场多种技术范式和主导技术共存且相互之间激烈竞争的根本原因之一。

2.3 企业选择

本文选择移动通信行业巨头诺基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诺基亚发展历史悠久,数据可获取性强。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发展历史。诺基亚集团由Nokia Ab木浆工厂、芬兰橡胶厂以及芬兰电缆厂三家公司于1967年合并后正式成立,距今也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诺基亚的前身与通信行业并无关联,但诺基亚在移动通信行业算得上元老级企业,它经历了通信行业不同的主导技术范式。自1960年建立第一个电子部门,诺基亚开始涉足移动通信领域,并在1992年后专攻通信业务,开始了其辉煌的发展历程。1994年,诺基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发展状况较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本文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首先,媒体对诺基亚高度关注,公司所发生的事件都能得到及时的报道;其次,鉴于诺基亚在通信行业的市场地位及其快速成长状况,许多学者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媒体报道、研究文献、数据库、公司网站以及中介机构等都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大量可用和可靠的数据。

第二,诺基亚发展历程跌宕起伏,数据多样化程度高。诺基亚从1992年濒临倒闭到2007年的辉煌,再到如今的衰落,其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1960年,诺基亚第一个电子部门建立,当时公司并没有特别重视通信市场,1992年之前通信业务都并非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1992年,疯狂的全球化并购活动使诺基亚陷于一片混乱之中,面临着倒闭的威胁,直至公司CEO奥利拉果断地转让了公司的传统业务并将资金投入到通信行业才挽救了诺基亚,进而使其成为世界领先的移动电话生产商。目前,面临新技术范式的冲击,诺基亚再次站到了发展历程中的十字路口,公司面临着衰落的严重威胁。从接近倒闭到辉煌再到衰落,诺基亚跌宕起伏的经营历程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案例样本。

2.4 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收集二手数据的方法来获取相关的数据,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诺基亚官网及媒体报道:主要搜集诺基亚外部资源获取和内部资源释放等相关事件的具体内容,近年的高管人事变动状况及重大决策信息以及诺基亚集团自1999年以来的财务数据。

研究报告、CNKI数据库:主要搜集包括诺基亚集团成长和发展的相关文献,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竞争现状。

搜索引擎、证券交易平台:主要搜集诺基亚集团的发展历程、企业市场份额、行业排名以及股市等信息。

3 案例发现

3.1 诺基亚发展历程

诺基亚在近1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原始积累期(1865-1959),此时的诺基亚主要从事木浆、橡胶等传统行业的经营;第二阶段是通信业务萌芽期(1960-1981),代表事件是1960年诺基亚电子部门的成立;第三阶段是业务转型期(1982-1991),这一时期的诺基亚在保留了原来的林业、橡胶两大类多种产品的基础上,采用了多元化的扩张方式,电子部门也涉及数字电话交换机、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代表事件是1982年诺基亚研发出第一台NMT450移动电话Senator;第四阶段是通信业务快速发展期(1992-2007),代表事件是1992年诺基亚CEO奥利拉做出专注于电信业而逐渐释放公司传统业务的决定,1996年开始诺基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并且连续15年稳坐通信行业第一把交椅;第五阶段是衰落期(2008年至今),典型特征是2007年诺基亚的全球销售额和运营利润达到顶点并于2008年开始急速下滑,其全球市场份额也于2011年被三星超越。

3.2 诺基亚当前困境

近年来,在移动通信系统快速更新换代、传统非智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等强劲冲击下,诺基亚迅速衰落,其生存和发展陷入了困境。

诺基亚自1996年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并在随后15年时间内稳坐通信行业第一把交椅。然而,从2008年开始,诺基亚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打破,其市场份额于2011年被三星所超越。据IDC数据统计,2012年三星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3.5%,出货量为9380万部,诺基亚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为20.8%(同比下降23.8%),出货量为8270万部。针对诺基亚赖以自豪的智能手机,2010年以前其市场绝对领导地位也逐渐发生动摇,面临苹果、三星等新型智能手机的冲击,其市场份额也急剧下降:2010年诺基亚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为33%,而2011年已经降至14%,远低于苹果和三星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另外,诺基亚智能手机在其母国芬兰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迅速下降,其市场份额由2010年的76%降至2011年的31%。

与市场份额方面的变化一致,在财务指标方面,诺基亚从1999-2007年间,无论全球销售额还是运营利润,都处于快速而稳定的发展阶段,并于2007年达到最高峰,当年销售额为510.58亿欧元,运营利润为79.85亿欧元(见图1)。从2008年开始,诺基亚的经营状况开始陡转直下,其全球销售额和运营利润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2012年第一季度诺基亚的运营利润甚至达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见图2)。自2008年以后,诺基亚股票陆续从伦敦、法兰克福、巴黎以及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市场摘牌退市。2012年4月11日,因连续出现巨额亏损,诺基亚股票价格暴跌17%,市值一天内缩水50亿美元,退回到1997年的水平。

图1 诺基亚1999-2011年销售额及运营利润

3.3 动态能力视角

根据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主要分析诺基亚1999-2012年间的外部资源获取与资源释放情况,以此探索大型企业由盛转衰的内在机制,剖析技术范式转变期“在位者的诅咒”现象。

图2 诺基亚2007-2012年各季度销售额及运营利润

3.3.1 外部资源获取

并购和战略联盟是学术界公认的两种外部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26,34-35]。一般来说,根据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之间技术领域是否相同可以将其分为领域内并购/联盟和跨领域并购/联盟。

通过对诺基亚1999-2012年间并购事件的数据分析可知(见图3),在2008年以前,诺基亚实施了大量的领域内并购活动,对诺基亚当时业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1999年,诺基亚通过并购Diamond Lane Communications,“使目前远程通信网络的网络接入速度从56千比特/秒加快了125倍,从而促进诺基亚远程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诺基亚通过与F5 Networks Inc 的战略联盟,“即刻增强了其目前已处市场领先地位的互联网安全设备组合”。2003年,诺基亚通过并购Sega. com Inc,“进一步增强了N-Gage游戏甲板的在线游戏和服务,并将Sega. com的领先多玩家技术整合到诺基亚N-Gage中”。2006年,诺基亚又通过并购Twango,“强化了图片、视频等类型的多媒体,使用户拥有更全面的多媒体体验”。

2008年以后,诺基亚也进行了较多的领域内并购活动。例如,2008年,诺基亚通过并购综合数字地图信息提供商Navteq,“将会增加互联网服务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情境因素,并重新定义人们的互联网以及互联体验”。同年,诺基亚并购塞班公司,取得该公司全部股权。2009年,诺基亚通过并购Cellity “以增强手机社会网络方面的功能”。2010年,诺基亚通过并购MetaCarta“用以强化本地搜索和定位功能”。2011年,诺基亚与微软结成战略联盟,双方在智能手机领域进行了深度合作。

在领域外资源的获取方面,2008年之前,诺基亚通过并购获取的前沿性或者新兴技术并不多。而2008年以后,诺基亚也只获得了两项新兴技术,也就是2008年获取的网络社会服务技术以及2010年获取的定位搜索技术。但这两项技术仅仅是移动网络时代必不可少的技术,并没有凸显出诺基亚特有的价值。

由此可以发现,在当前通信行业的技术范式转变期,诺基亚并不能及时地通过并购获取外部新资源以适应技术发展趋势。2007年,Iphone和Andriod的面世预示着手机互联网操作系统时代的到来,在这种新技术的冲击下,诺基亚仍旧继续并购传统手机领域的资源,比如塞班公司,其业务结构和业务领域并没有大的调整,最终使诺基亚由于新资源的欠缺而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2009年以来,诺基亚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比如,2009年诺基亚与全球最大的电脑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两家公司合作的目的是开发超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的新移动平台以及一种新的采用Linux软件的移动电脑操作系统。又如,2011年诺基亚释放塞班操作系统平台。但是,为时已晚。

图3 1991-2012年诺基亚外部资源获取事件

3.3.2 资源释放

资源释放能够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及时释放出来,将其投入于更具发展潜力的业务领域,是企业摆脱路径依赖和创造新路径的关键。诺基亚在其发展历程中有过较多的资源释放事件。从1999年至今官网上有记载的资源释放事件共有17起(见图4),其中,1999-2007年这9年内共发生资源释放事件8起,资源释放频率不高,而2008年至今这4年多的时间里共发生资源释放事件9起,资源释放的频率相对较高。

在2008年以前,诺基亚的发展较好,通信行业的环境动荡性也相对较低,该阶段内公司的资源释放事件如:2000年,诺基亚将匈牙利的自主品牌显示器制造单位出售给优派公司;2001年,诺基亚网络部为了聚焦于宽带系统部分而卖掉了窄带系统的产品;2005年,诺基亚将专业移动无线电业务出售给EADS。而2008年以后,受环境动荡性加剧及企业业绩下滑的影响,诺基亚的资源释放频率相对较高,该阶段内公司的资源释放事件如:2008年,诺基亚将适应性软件研发部出售给Sasken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诺基亚为了逐渐摆脱过时的资源将塞班系统外包给埃森哲;2010年,诺基亚将无线调制解调器业务出售给了Renesas电子公司。

企业必须释放特定的资源以保证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众所周知,在当下的技术范式转变期阻碍诺基亚发展的“特定资源”为“塞班系统”。塞班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由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和Psion 共同出资组建。之后,塞班推出了经典的塞班OS系列操作系统,2007年之前在手机市场一直稳占优势。2007年以后随着iphone、Android等新技术范式的面世,对新兴技术支持欠佳的塞班市场份额日益萎缩。2009-2010年期间,LG、爱立信等各大厂商纷纷退出塞班平台转向安卓领域,塞班仅剩诺基亚一家支持。

诺基亚不愿意放弃塞班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诺基亚已经对塞班投入了巨大资源;第二,原有客户不愿从原有系统转换到新的系统;第三,当前的塞班系统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盈利能力)。2011年6月22日,诺基亚将塞班承包给埃森哲,2011年12月21日诺基亚放弃塞班品牌。由于资源的释放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公司必须在环境发生明显转变之前就做出及时的资源释放行为,而诺基亚是于2008年企业业绩开始下滑之后才开始密集的资源释放行为,“塞班系统”更是拖到了2011年,此拖沓行为给诺基亚造成了致命性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从动态能力的视角,以诺基亚1999-2012年间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为分析对象,得到了两个重要结论:第一,动态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取发展,必须不断快速地获取外部新资源,具体方式包括并购和战略联盟。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和创新搜索理论,领域内并购/联盟通常加强企业的路径依赖程度,而跨领域并购/联盟则能够使企业取得路径突破甚至创造新的路径。诺基亚在新资源的获取和整合上存在一定不足,造成了企业的路径依赖、能力刚性以及组织惯性,使企业看不到其他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机会。这也是诺基亚在技术范式转变期衰落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及时将资源释放出来,投入到更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诺基亚在资源释放上最大的失败就是对塞班系统的依赖。据说谷歌在推出安卓系统初期,曾经找过诺基亚,但诺基亚沉浸在塞班的巨大成功中,没能慧眼识珠。虽然诺基亚最终放弃了塞班系统,但对塞班的路径依赖使得诺基亚错过了资源释放的最佳时机,以至于陷入了如今的困境。

总而言之,当前的激烈竞争甚至超竞争环境使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越来越困难,“在位者”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资源基础,培育动态能力以更新核心能力、重构竞争优势,进而维持自身长期快速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结合诺基亚的案例研究得出两个重要启示:第一,企业必须关注技术范式的变化趋势,强化并购和战略联盟,以不断获取新技术。技术范式转变期是间歇性的历史阶段,是相对稳定期之间的过渡,企业必须在相对稳定期就关注领域内外资源的平衡,保持充分的活力以应对技术范式转变期的挑战;第二,企业必须构筑强大的资源释放能力,从而保证从以往的投资中及时地撤离出来。这就要求在位企业以理性为基础,杜绝沉没成本的影响,保持高度的探索性和灵活性。

图4 1999-2012年诺基亚资源释放事件

【参考文献】

[1]Elirnberg E, Sjoberg N.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competi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5,

7(1): 93-107.

[2]Chandy R K, Tellis G J. The incumbent's curse? Incumbency, size 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3): 1-17.

[3]Christensen C M, Rosenbloom R S. Explaining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J]. Research Policy, 1995, 24(2): 233-257.

[4]Christensen 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7.

[5]Hill C W L, Rothaermel F T. The performance of incumbent firms in the

face of radi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 257-274.

[6]Ahuja G, Lampert C M.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por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521-543.

[7]Phene A, Fladmoe-Lindquist K, Marsh L.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in

the U.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space and

geographic origi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4): 369-388.

[8]Govindarajan V, Kopalle P K, Danneels E. The effects of mainstream and

emerging customer orientations on radical and disruptive innovation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 28(S1): 121-132.

[9]Zhou K Z, Yim C K, Tse D K.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n

technology-and market-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 69(2): 42-60.

[10]Teece D J, Pisano G.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 An introduc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4, 3(3): 537-556.

[11]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 509-533.

[12]Marsh S J, Stock G N. Creating dynamic capability: The role of intertemporal integration, knowledge re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6, 23(5): 422-436.

[13]Salomo S, Gemunden H G, Leifer R. Research on corporate radical innovation systems: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An introduction)[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7, 24(1/2):

1-10.

[14]O'Connor G C. Major innovation as a dynamic capability: A systems approach[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8, 25(4): 313-330.

[15]O'Connor G C, Ravichandran T, Robeson D.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learn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radical innovation success[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8, 19(1): 70-82.

[16]Liao J, Kickul J R, Ma H. Organizational dynamic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net firm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9, 47(3): 263-286.

[17]Wang C L, Ahmed P K.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7, 9(1):

31-51.

[18]Teece D 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3): 1319-1350.

[19]Zahra S A, Sapienza H J,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43(4): 917-955.

[20]Winter S G. The satisficing principle in capability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11): 981-996.

[21]Winter S G.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0): 991-995.

[22]Cepeda G, Vera D.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60(5): 426-437.

[23]Collis D J. Research note: How valuable ar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S1): 143-152.

[24]Hoopes D G, Madsen T L. A capability-based view of competitive heterogeneity[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8, 17(3): 393-426.

[25]Drnevich P L, Kriauciunas A P. Clarifying the conditions and limits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ordinary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to relative firm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2(3): 254-279.

[26]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11): 1105-1121.

[27]Helfat C E. 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The case of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5): 339-360.

[28]Danneels E.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12): 1095-1121.

[29]Hung R Y, Chung T, Lien B H.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lignment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high-tech industry[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2007, 18(9): 1023-1034.

[30]Rothaermel F T, Hess A M. 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Innovation driven by individual-, firm-, and network-level effect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 18(6): 898-902.

[31]Danneels E.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econd-order compete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5): 519-543.

[32]McKelvie A, Davidsson P. From resource-base to dynamic capabilities: An investigation of new firm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

20(1): 63-80.

[33]E, Gooderham P N. Dynamic capabilities as antecedents of the scope of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small firm accountancy

practi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8): 841-857.

[34]Das T K.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 26(1): 31-61.

[35]Harrison J S, Hitt M A, Hoskisson R H, et al..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in business combinations: Extending the logic to organizational allianc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1, 27(6): 679-690.

[36]Moliterno T P, Winersema M F. Firm performance, rent appropriation, and the strategic resource divestment capabilit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1): 1065-1087.

[37]Durand T, Guerra-Vieira S, Thomas H, et al.. Competence-based strategies when facing innovation: But what is competence?[J]. Strategic Discovery: Competing in New Arenas, 1997(2): 79-97.

[38]Useem J. Internet defense strategy: Cannibalize yourself[J]. Fortune, 1999, 140(5): 121-141.

[39]Danneels E. Trying to become a different type of company: Dynamic capability at Smith Corona[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2(1): 1-31.^

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1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 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其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被转移技术的配套程度进行分类,根据技术供给者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或消极)进行分类,根据技术存在的方式进行分类(体现型或 非体现型)等。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角度看,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按以下两种标准分类更能体现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特点,一类是以国际技术转移是否以市场为媒介为标准,将技术转移模式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技术转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蔡声霞1,高红梅2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2.南开大学科技处,天津300071) 摘 要: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以是否以市场为媒介,是否 将技术作为直接的转移目标作为分类标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模式可以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适用于不同技术的转移,包含着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正表现出优势。关键词:国际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模式;技术学习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8)09-0152-04 收稿日期:2007-04-19 作者简介:蔡声霞(1971~),女,天津人,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度与演化经济学;高红梅(1966~),辽 宁锦州人,南开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on basis of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bstract :The paper has established an index system which judged the reg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to evaluate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in 30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by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d analyz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different levels.It hopes these researches make up a deficit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基于BP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能较科学地对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其评估方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市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差异性,北京、上海是我国知识创新的两大核心区,知识创新能力排序位于前10位的除了排名第6的湖北为中部省份外,其余均为东部沿海省市;位于后10位的绝大多数为西部省份;自东向西知识创新能力的梯级差异明显。中西部与东部知识创新能力的差异,预示着东西经济差异的潜在扩大趋势。因此,在保持东部地区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优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国内外的直接投资和研究开发人员的进入,加强企业 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知识创新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扼制东西部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HAYKIN S.Neural Network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魏海坤.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万贤贤) 第25卷第9期 2008年9月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5No.9Sep.2008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托马斯库恩范式转换 俞力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换 (学号:0617242 姓名:俞力洋专业:机械工程) 摘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证伪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定义了“范式”----这一新的科学哲学模式。库恩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一些陈旧的“范式”所误导,而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新“范式”所取代。之所以将这种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之为革命,一个机其明显的方面是,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现存的、起引导作用的“范式”已无法有效的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总结出更加正确的、新的常规科学。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正文:1947年,库恩以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库恩将自己注意力从物理学转移到科学史方面。库恩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敦促学术界改变对熟悉资料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总是考察和验证那些从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中得出的、旧规老套的科学成就,而反对个别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新的客观结论视之若无物,甚至极力打压,那么新的科学观将永远无法诞生。如此一般,那科学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数科学家对已有科学成就的编年史梳理以及对阻碍科学累积的“错误”和“神话”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科学史不是编年史学科,也不是科学累积发展观。因为研究牛顿是哪一天被苹果砸中的、勾股定理是谁先想到的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那些被贴上是“错误”和“神话”标签的结论从某些角度来考虑确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大多数的科学家却视若无睹而继续着他们对科学的编年史累积的大学问。然而,这样的选择将很难把科学发展再看做是一个知识添加而增长的过程,同时这无疑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库恩发现,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上用于教学的、“言之有理”的观念与如今历史研究所展现的事业完全不相符。比如,人类在2006年之前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很多年的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受到质疑。由于美国天文学家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后来还发现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且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但是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培训课件

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 目录一、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1.人员构成2.运作方式 3.专利政策 4.工作成效二、设立技术转移公司模式典型代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创办的帝国创新服务公司 1.人员构成 2.运作方式 3.工作成 效典型代表:剑桥大学设立的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1.组织架构 2.业务内容 3.知识产权许可模式 4.投 资孵化模式三、其他模式【编者按】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创新主体,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创新源泉作用。近年来,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系列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发布实施,国内高校不断优化完善内部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探索构建符合创新规律和实际需求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期内容聚焦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报告正文一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O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即技术许可办公室。美国在《拜杜法案》的推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大学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现已成为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经营的标准模式。俄罗斯于2003年引入高校OTL模式,目前俄罗斯大学等研究机构创办OTL已超过100个。OTL模式的主要特点:将专利营销放在工作首位。OTL模式强调大学亲自管理专利事务,并把工作重心放在专利营销上,以专利营销促专利保护。 工作人员均为技术经理。OTL模式下,工作人员必须既有技术背景,又懂法律、经济和管理,还要擅长谈判,被称为“技术经理”。技术经理只管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谈判,在决定申请专利后,专利申请的具体事宜交由校外专利律师事务所办理。发明人和发明人所在院系参与分享专利许可收入。允许发明人分享收入旨在激励教师不断披露发明,并配合随后的专利申请和许可工作;允许发明人所在院系分享收入,提升了发明人在院系中的地位和声望。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1970年,斯坦福大学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主要职责是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产品化,包括技术成果评估和市场风险预测、技术许可、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该办公室由学校分管科研的副教务长直接管辖,向上对教务长以及学校校长负责。 1.人员构成目前办公室共有人员52人,其中负责人1名,助理2人,授权专员18人,授权助理9人,产业合同办公室8人,其他行政及管理人员14人。 2.运作方式一般包括以下6个工作环节:①发明人向OTL提交申请材料(发明和技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教育的范式转换

教育的范式转换1 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2。此术语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由于一个成熟的范式将直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及前提。因而,"范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人士广为关注,继而成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3。用库恩的话来讲,范式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某个范式初步成形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这一范式添砖加瓦,使这种范式更加完善与丰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新的范式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4。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范式转换。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们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5。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6,此后,"终身教育"就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习一个固定的知识相比,学习如何学习更为重要。正如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选择、不会反思的人。" 90年代初,学习范式已被提出,当时批评与质疑之声颇多,有人甚至斥之为"狂热"。然而,近十几年来,有关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将学习范式的理念原则、实现方法勾勒得越来越清晰。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姿态无疑都在表明:在教学范式与学习范式的竞争中,学习范式胜出! 教学范式的基础理论是客观主义的,即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7;而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代理论,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8。(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是在整合了教学范式中的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也是一种质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阐释: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另一个是"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 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在教学范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源,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广泛分布与方便获取改变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9。在学习范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下表展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

国内外技术转移运作模式分析

国内外技术转移运作模式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根据2011年北京市质量监督局发布的《技术转移服务规范》,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技术转移服务是为实现和加速技术转移提供的各类服务,内容包括技术交易服务、技术评估服务、技术集成与技术经营服务等。国外学者通常用“技术转移”表达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问题,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将“技术转移”定义为系统知识的转移,是从生产知识的地方转移到使用知识的地方,转移内容不是一种设备,而是涉及信息、知识、专利等软件,转移的目的不是为了展览,而是为了能得到运用,其转移的技术一般较已有技术更为新颖,更加先进。 从技术内容的完整性上看,可以把技术转移区分为“移植型”和“嫁接型”两种模式。“移植型”技术转移,是指技术的全部内容由技术供给方转移到技术需求方。一般通过技术买断、专利技术转让等方式进行。这种模式支付成本相对较高。“嫁接型”技术转移,是指通过转移某一单一技术或关键工艺、设备而实现的技术转移,该种模式需要以技术需求方原有的技术体系为基础,优选外部技术进行嫁接。一般传统工业的技术体系改进、提升即通过此种方式。这种技术转移模式对技术受体原有技术水平的依赖性较强,要求匹配的条件较为苟刻,需要一定的技术、工艺的熟化过程。 从技术载体的差异性上,可以区分为“实物型”、“智能型”和“人力型”技术转移3种模式。实物型技术转移是指由实物流转而引起的技术转移,比如关键设备的采购等;智能型技术转移是通过知识的传播、流动而实现的技术转移,其主要依托的载体为专利技术、图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是科学技术演化的动态结构形式和内在变化机制的形象描述。它反映的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宏观规律和科学技术理论成长的微观过程。它受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的实践能力的制约,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反映,并对人类科学认识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的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和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 1.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 这种模式又可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他们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指出:“科学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遍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621页)。1875年他又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进一步指出,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称为科学知识“几何级数”增长模式或者加速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用计量的方法对科学家人数、科学杂志和科研论文数、科研经费、科研机构等表征科学活动总量的科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出了这些科学指标的增长曲线,定量地分析了科学发展的加速度规律。他的统计分析表明,几乎所有与科学有关的科学指标每隔十五年都翻了一番。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普赖斯指出,科学的发展“把我们带进现今科学世纪的每十五年一次的稳定倍增”的趋势。其函数表达式为:W=Ae KT,其中W为科学指标,A、K为常数(对应于不同的科学指标,A、K取相应数值),T为时间(年代)。(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7页)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科学发展指数增长律。 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律定量地反映近代以来科学急剧增长的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直到今天仍在进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科学指标的“增长佯谬”问题。如果科学按指数增长律发展下去,势必会出现科学指标超过社会总指标的局面。比如科学家数量指标按照上述函数式计算,总有一天会出现科学家人数超过社会总人数的情况,这无疑是非常荒谬的。普赖斯也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很清楚,我们不能让科学在经历了五个数量等级的发展之后,再跃升到另两个数量级上。假如我们这么做了,那么人口中每一个男人、女人、小孩和狗就会有两个科学家”。(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16-17页)。针对此一缺陷,普赖斯等人又提出科学是以逻辑型或S型曲线增长模式发展的.在逻辑型曲线中,曲线先是呈指数型地变化,并保持这一速率达到“地板”(科学发展的基值)与“天花板”(科学发展的极值)的中点。此后发展速率放慢,整个曲线呈现为S形。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的“饱和极限”并不意味着发展步伐的停止。虽然从阶段上看,科学的发展可能会沿用S型曲线而趋于“饱和”位置,但就科学发展的全程而言,一次“饱和”恰恰表明科学范式的积累到达极限,需要进行范式变革即科学革命,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加速增长。“加速--饱和--加速……”,在每一个S型曲线之后又会出现新S型曲线,科学就是如此不断地向前推进的。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范式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范式 [摘要]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是随着职业分化而产生的,“以吏为师”的职官教育、医案为本的职医教育、师徒传承的艺徒制训练教育和农器与法术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教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职业与技术教育的信仰、目的、价值和方法追求,给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本土化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官教育职医教育艺徒制农业技术教育范式 职业技术教育是随着职业分化而产生的,正像工具和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中介”一样,职业和职业技术教育也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职业分化。据《管中集校》所载,管子不仅将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民,对四民分别提出了职业要求,而且还认为四民应分别集中居住,以便于传授职业道德和技能。后人不仅把管子的思想视为最早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而且也由此把职业与职业技术教育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由于中国古代的技术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总结,常常存在于自然状态下,所以,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科技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传授方式相结合,便成为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范式。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中国古代“以吏为师”的职官教育、以医案为本的职医教育、师徒传承的艺徒制教育和农器与法术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教育,正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价值和技术,反映了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智慧。 一、“以吏为师”的职官教育范式 “畴人之学”是中国最初的职官教育形式,它为封建社会确立“仕而优则学”的职官教育信念奠定了基础。由于世卿世禄制度的解构和“学在官府”思想的建立,封建社会早期的“宦学”虽然延续了“宦学事师”,但“以吏为师”在扬弃了职官世袭家传的技术垄断之后,却成为培养封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技术、职务和客观能力的职官的主导信念。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知识活动,职官教育也由“官”的培养转而为“臣”的培养。虽然从以掌握技术知识为主的“官”的培养到以通经博文的忠君卑位的“臣”的培养的演进过程,反映的是专业化的“官”与非专业化的“臣”存在的历史意义,但却揭示了中国古代职官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变迁。

时间偏好理论的范式转换:从指数贴现到双曲线

时间偏好理论的范式转换:从指数贴现到双曲线贴现 叶德珠 (中山大学 行为金融与金融经济学研究所) 摘要:指数贴现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分别研究时间维度和风险维度下的偏好选择,是新古典标准范式的两大支柱偏好选择理论。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用这两种效用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目前,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已逐渐为人们接受,国内介绍也比较细致;而在同样取得重大突破的时间偏好领域,其研究分析框架的转换则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从范式转换的角度,对时间偏好理论的发展作一全面回顾,着重介绍8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在该领域的突破――双曲线贴现模型,希望以此推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时间偏好,范式转换,时间偏好不一致,双曲线贴现,行为经济学 JEL分类:D900, D910 一、 引言 跨期最优化决策着重要解决两个技术问题,一是如何计算未来各期带有不确定性的收入流的效用;二是如何将这些效用换算到当期进行比较。第一个问题涉及行为主体的风险偏好,在跨期模型中表现为对效用函数的设定;第二个问题涉及行为主体的时间偏好,在跨期模型中表现为对贴现函数的设定。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在行为主体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对风险偏好的技术表达是期望效用函数;对时间偏好的技术表达是指数贴现函数。行为经济学对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进行了修正,从而在跨期决策领域带来两个后果:在风险偏好领域出现了行为金融学对新古典标准金融学的范式替代,表现为前景理论对期望效用理论的覆盖,这一点已随着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而得到显性的张扬;在时间偏好领域,指数贴现函数也正面临被范式替换的命运,这一点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成为本文写作的出发点。 时间偏好是指对于相同的消费束,行为主体总是偏好现在甚于将来,时间偏好率就等于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的边际替代率(Bohm-Bawerk, 1889)。其理论核心内容是人们存在时间偏好的原因及时间偏好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作为跨期决策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时间偏好广泛涉及消费、储蓄、投资、增长等领域。 以对行为主体的描述与假设为轴线,时间偏好理论分析框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形成于19世纪。此阶段学者们从情绪、动机与认知特征等心理学方面解释了人们时间偏好的多样性,但大多囿于定性分析,没有形成规范的数理模型。 第二阶段是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其标志是Samuelson(1937)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指数贴现效用模型。通过固定贴现率假定,Samuelson得到时间偏好严格一致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 1、什么是科学哲学? 1.广义: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国外也称为科学的逻辑学,科学的方法 论)分为一般的科学哲学,专门的科学哲学。 2.狭义:专门指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某种流派,某种思潮。 2、简述培根的归纳法 答:归纳法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收集材料。准备充足完善的自然和实验的历史材料,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整理材料。“三表法”中第一表是“本质和具有表”,它的任务是把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正面例证放在一起。第二表是“接近中的缺乏表”(差异表)。它的任务是搜集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的反面例证。培根看来,研究事物的某一性质时,不仅要收集正面的例证而且要收集反面的例证。因为单有正面例证,不能正确地进行归纳。第三表是“程度表”(比较表)。它的任务是搜集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以不同程度出现的例证。培根认为这“三表”向理智提供例证,有了充分的例证,就为归纳做好了准备工作。第三步,进行真正的归纳。 3、简述笛卡尔的怀疑法有几条原则,各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 笛卡儿在在《谈谈方法》一书中指出了自己的怀疑方法所遵循的四条原则。“ 第一条,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 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 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 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 不要多放一 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第二条,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 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 以便一一妥为解决。第三,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 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 一点一点逐步上升, 直到认识缓复杂的对象。最后,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全面地考察, 尽量普遍的加以复查, 做到确信毫无遗漏。要得到确实性, 普遍怀疑就是基础、出发点。 4、简述休谟在归纳问题上的观点 答:休谟认为因果推理是建立在经验归纳推理上的,是“呈现于记忆或感官的一个印象到我们称为原因或结果的那个对象的观念的那个推移过程。”。它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也依赖于“过去经验的恒长结合的记忆”。通过因果推理,最终建立的是“超出我们记忆和感官的直接印象以外”的具有普遍性的因果关系。这样一来,一个因果推理在形式上无疑就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在实质上与归纳推理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结论超出前提的推理。而归纳推理是不能从前提必然地得到结论的。如果说因果推理的必然性只能以经验归纳推理为基础,那么只有归纳推理是必然性的推理,因果推理的必然性才具有合理性基础。因此要证明因果推理的必然性,则只有先证明归纳推理的必然性。如果不存在本身具有永真性而又能够扩展知识的归纳推理,那么因果推理就不具有必然性。我们据此就可以将休谟对归纳推理必然性和合理性的怀疑重构如下:一、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的证明,因为在归纳推理当中,存在着两个逻辑上的飞跃:第一个是从实际所经验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无穷对象的结论;第二个是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很明显,有限的不一定适用于无限,而且同时过去的和将来的也可能不同。二、归纳推理的必然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明,很多人喜欢根据归纳法在现实中的成功去证明归纳,那么这其中就不可避免的运用到了归纳的原则,因此导致了循环论证的问题。三、感官告诉我们过去一直如此,并没有告诉我们将来仍然如此;并且感官告诉我们的只是现象间的先后关系而不是因果关心,所谓的联系也只是出于人们习惯性的心理联系。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转化模式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现状及模式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选择或创新出适合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将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现状的基础上,拟归纳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践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Jin fulan Fang chuanlai (Jiangsu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2) Abstract: sci- 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sci-tech work. It can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o select suiting for local transformation mode. This article has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tech results and sums up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odels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有待提高。据报道,我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约占被转化成果的30%,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70%。现在,如何快速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现状的基础上,拟总结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1.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的基本情况 科技成果是有关人员通过研究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近几年来,江苏省每年下达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3万多项。其中,通过省科技厅下达的课题在2000项左右,当年科研课题完成率约70%。另一方面,全省在省科技厅登记和申请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每年有1000多项,例如,2003有1268项,2004年有1420项,两年合计2688项,这两年的具体情况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科技成果类别

技术伦理研究范式探新_杜威技术伦理的方法论及其价值_郦平

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促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与此同时,高技术不道德现象频频出现。对此,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下的强调普遍、抽象的道德学说无法对其提供有效指导,基于规范论、责任论或后果论等单一视角,从一般的善理论、技术主体应有的道德责任、技术事后的制度监管等层面,论证技术伦理何以可能都面临其各自的局限性。在此情境下,美国实用主义集大成者杜威试图改造传统伦理研究范式对技术的规约,对技术的诠释由其功能性转向了意义性。 一、传统技术伦理研究范式的局限 十九世纪中后期,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与交换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面对技术领域涌现的伦理问题,一般的善理论因无法普遍化于特殊的技术领域而失去有效性;责任伦理面对技术的不确定性,因难以规定具体的责任主体而沦为空谈;基于后果论设定技术事后的伦理监管机制,因忽视监管者职业责任的间接性,使技术伦理的实现成为空中楼阁。对此,杜威提出,在“科学知识的发现和价值观念的效力之间需要调和或在一定程度上调整”〔1〕36,技术伦理研究范式的转换势在必行。 1.从一般的善的角度,研究技术伦理的局限 人生活在变化不定,风险四伏的世界中,“便不得不寻求安全,其途径有两种:一是祈祷和虔诚,一是劳动和艺术”〔1〕1。就前者而言,人们是通过改变自我而屈从环境,它放弃了人类探究安全的方法;就后者而言,人们是借用技术方法改变环境以符合自我需求,通过工具、机械以及相伴随着的技术,我们已经把这个世界变得更适合于我们的需要,技术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技术领域不能拒道德于域外而维持一块非道德的领地。进而,有学者主张技术应遵循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并用一般的善理论对技术进行规约。 然而,依杜威之见,用一般的善理论统摄技术的善,是苏格拉底开创的、经柏拉图完善的道德哲学遗产,是“观念的善和物质的善二者之间的牢不可破的差异的源泉和证明”〔2〕177。它不仅使善知与善行产生了分离,还导致了技术的目的善与手段善、功能与意义的分离。虽然一般的善与技术的善具有共通性,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3〕3。但是,技术的善与一般的善又具有差异性,尽管“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但是应当看到,目的之中也有区别。它有时是实现活动本身,有时是活动以外 技术伦理研究范式探新 ———杜威技术伦理的方法论及其价值 郦 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摘要:杜威生活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面对传统伦理学无法解决的技术伦理难题,杜威提出了融合道德理论中三种不同的要素,在自然满足与道义之善、技术的功能性与意义性的共存中探寻技术伦理的可能性。这种将技术伦理之术与德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了传统的将技术的手段善与目的善、功能性与意义性相分离的二元格局,有助于当代人对技术生产的价值定位及对技术产品的道德交换与伦理享用。 关键词:技术伦理;价值定位;道德交换;伦理享用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2-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CZX075),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012-CXTD-06)。作者简介:郦平(1980—),女,河南商丘人,哲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基本理论、实用主义哲学。 第31卷第6期2015年6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31,No.6 June ,2015 文章编号:1000-8934(2015)06-0066-0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