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七下(2)

历史七下(2)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一、士农工商

1.统治阶层:皇室、官僚、地主

2.中上层工商业者——社会地位得到改善

劳动者(自耕农、佃农、手工业者)——身份提高

3.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原因:①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②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

4.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佃户为生

1)农民自耕农有少

半自耕农量田产

佃户——-租种他人土地

2)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表现①佃户与地主之间以契约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②宋代佃农属于国家管理的正式编户

5.宋代大部分官营、私营的手工作坊都使用雇佣工匠,作坊主按照契约支付给工匠一定数量的工钱,工匠身份相对自由。

6.商人——地位提高

表现:①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

②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③考中就能做官

④商人还通过与官员、皇亲等家族联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

二、乡村生活

1.概况:①宋代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

②能维持温饱生活

③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和改善

2.三大节:元旦、寒食、冬至

三、城市风貌

1.概况:1)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

2)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订为坊郭户【城市居民主体】 3)文体活动

①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反

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②蹴鞠之戏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一、“一代天骄”的崛起

1.成吉思汗(铁木真):①完成蒙古统一大业

②被推举为蒙古族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

立蒙古政权(定都和林)

③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④创建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⑤和子孙占领了直到欧洲东部的辽阔地区,建立起横跨

亚欧的蒙古帝国

二、忽必烈改制

1.忽必烈:①1206年继承蒙古汗位

②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③1276,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统一全国

2.改制:以汉法为主

1)行省制度:书P76图

①中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②地方——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

③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宣政院)

④琉球、澎湖屿——澎湖巡省司

2)重农政策

①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②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

③禁止掠夺人口为奴

④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

⑤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

的标准

⑥忽必烈还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3.作用:有利于社会进步哈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

1.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2.目的:分而治之

实质: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社会矛盾:不是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

3.民族融合:①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②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逐渐融合

③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原,他们

同汉、蒙等族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4.文化趋同:表现

①元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大一统的同时,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②元朝提倡儒学,在中央专门设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国子学,

其中有一半是蒙古族学生

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一、活字印刷

1.时间:北宋时期

2.人物:(平民)毕昇

3.优点:

①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次

②保存也比较方便

③节省雕版费用

④提高印刷效率

4.地位价值:

①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①时间:战国时期(司南)

宋代(在人工磁化和使用磁针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②将磁化钢针支撑固定在一个刻有方位的盘中,用来指向,这就是指南针,又

叫罗盘针

③价值: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火药

①时间:唐代(发明)

宋代(加以改进)

②用途:制成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广泛运用于军事战争

三、棉纺织技术革新

1.时间:元代

2.人物(劳动妇女)黄道婆

3.贡献:

①将海南岛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与内地原有纺织工艺结合起来

②在制造工具(搅车)和制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

4.影响:

①为棉纺织业的大规模推广、普及奠定了基础

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③从此,棉纺织业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

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四、《梦溪笔谈》

1.时间:北宋时期

2.作者:沈括

3.美誉: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2.主要内容:

①按年月日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1362年的历

史。

②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

3.自身条件:

①司马光幼年十分聪明

②具有史学天赋

③十分勤奋好学

④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态度非常认真

二、意境悠远的宋词

1.苏轼:北宋

2.李清照:两宋之交

3.辛弃疾:南宋

三、“感天动地”的元杂剧

1.元杂剧:

①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

②元杂剧是一种把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演出一个完整故事

的戏曲艺术

2.散曲:由诗词演变而来,可以配乐演唱的歌曲,起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

形式简单,清新淳朴,为市民所喜爱

3.关汉卿:《窦娥冤》(“感天动地”的大悲剧)

4.价值地位:

①奠定了我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

②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③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一学时为主的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即明太祖,年号洪武

2.明太祖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工匠的身份等政策,社会经济全面恢

复发展

3.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强盛王朝

4.1644年,明朝灭亡

5.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一多民族国际空前巩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达到了

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二、皇权高度膨胀

1.胡蓝之狱: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2.厂卫:

1)锦衣卫:侦缉官民言行

2)东厂:特务机构,对官吏百姓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

3)意义: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3.廷杖制度:对不合己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君臣之间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4.军机处

1)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

2)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3)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1.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很大程度上演变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2.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3.八股文:导致学生从小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

培养实际能力

4.文字狱:明清统治者对违背统治思想、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进行残酷打击(吹毛

求疵)

5.影响:

①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

②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龚自珍)的沉闷气氛中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战争

一、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

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2.戚继光先后到浙东,福建,广东抗倭

3.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4.取胜原因:

①解散士气低落的旧军,从义乌的农民和矿工中招募新兵

②严格训练

③创造了适应江南水乡作战的鸳鸯阵

④戚继光训练的新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⑤戚继光治军严整,军队听号令进退,丝毫不乱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荷兰军队还以台湾为据点经常骚扰大陆

沿海地区

2.荷兰: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

3.战争过程:1661年,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从金门出发

战争进行了9个月

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

4.实行开放政策:

1)过程

①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②派士兵四处屯田

③帮助高山族人民发展经济

2)贡献:对台湾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5.作用: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

起到保护作用

三、雅克萨反击战

1.17世纪40年代,沙俄趁清军入关之机,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抢占了雅克萨

和尼布楚

2.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康熙皇帝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685年,1686年)

3.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境问题

4.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 1)内容:

①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详见P

书107图)

②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过边境进行贸易

2)意义: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1.准噶尔部:蒙古族的一支,噶尔丹接任汗位后,成为割据力量

2.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葛尔丹的“驼阵”

3.18世纪中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

1)意义: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

1.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2.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3.驻藏大臣:

1)时间:1727年

2)职责:

①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②西藏的官吏任免、行政、财政、军事及涉外事务等权利均归驻藏大臣

③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决定,有驻藏大臣监督

3)作用:

①稳定西藏政局

②密切西藏同内地的联系

③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④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4.将军:

1)地区: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西北各地)

2)职责:兼管军务和民政

3)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三、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

1.清朝在民族政策方面恩威并重

2.建造目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3.作用: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