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假期培优解决方案 寒假专题突破练 高一化学 综合检测

假期培优解决方案 寒假专题突破练 高一化学 综合检测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

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用100 mL的量筒量取18.8 mL NaOH溶液

B.用瓷坩埚加热熔融NaOH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氯化钠

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70 mL 0.1 mol·L-1盐酸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 g氨气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B.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C.a mol的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aN A个

D.1 L 0.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0.01N A个CO2-3

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6.下列不能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的氯化物是()

A.AlCl3B.FeCl3

C.FeCl2D.CuCl2

7.将标准状况下的a L氯化氢气体溶于1 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mL -1,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A.a/22.4 mol·L-1

B.ab/22 400 mol·L-1

C.ab/(22 400+36.5a) mol·L-1

D.1 000ab/(22 400+36.5a) mol·L-1

8.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

A.17∶16 B.16∶17

C.1∶1 D.无法计算

9.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Cu2+、Cl-、SO2-4

B.HCO-3、NO-3、SO2-4、Na+

C.Cl-、SO2-4、K+、Na+

D.Fe3+、SO2-4、Cl-、AlO-2

10.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下列粒子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Cl2>Fe3+>I2B.I2>Cl2>Fe3+

C.Fe3+>Cl2>I2D.Cl2>I2>Fe3+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含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HNO3三种溶液混合:Mg2++2OH-===Mg(OH)2↓

B.CaCO3溶于CH3COOH: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C.过量HI溶液加入到Fe(NO3)3溶液中:2Fe3++2I-===2Fe2++I2

D.SO2通入到溴水中:SO2+H2O+Br2===2H++SO2-4+2Br-

12.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13.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1∶3

14.室温下向盛有3.0 mL NO倒立于水中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 mL O2(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体积正确的是()

A.1.0 mL B.3.5 mL

C.2.0 mL D.3.0 mL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溶于水显酸性

B.石灰石是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在常温时不溶于任何酸

16.在下列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2-4

C.Ca2+、Mg2+、NO-3、HCO-3

D.Na+、Cl-、CO2-3、SO2-3

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中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18.要在实验室制取氢气,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用铁片与稀硝酸反应

C.用醋酸与锌粒反应

D.用烧碱与铝条反应

19.将4.6 g金属钠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4.6% B.等于8.0%

C.小于8.0% D.大于8.0%

20.中国陶瓷闻名世界,陶瓷的主要材料在成分上属于()

A.氧化铝B.二氧化硅

C.硅酸盐D.合金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HNO3分解成了NO2

B.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Fe发生剧烈反应

22.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水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HCl B.K2SO4

C.MgCl2D.CuCl2

23.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体中毒,因为亚硝酸盐能使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的结合能力,这说明亚硝酸盐具有()

A.酸性B.碱性

C.氧化性D.还原性

2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25.(8分)将下列硅酸盐的化学式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

(1) 钙长石

(CaAl2Si2O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透闪石Ca

2Mg

5

Si

8

O

22

(OH)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许多含氧酸也可以类似地改写成为氧化物的形式,请继续改写下列物质:HNO3______________;H3PO4________________。

26.(12分)下列各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写出除去杂质的简要操作步骤和有关化学方程式。

(1)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2)Na2SO4溶液(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溶液

(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nSO4溶液

(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

NaOH溶液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_。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探究二

盐酸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实验装置:

问题讨论:

(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B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的意见是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探究三

实验方案:称量x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1)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0分)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 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 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反思

(5)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Ⅳ.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6)你认为上述看法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将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00 mL。试计算:(1)生成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精析

1.B A项不能用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这样做可能引起火灾;C项应平视刻度;D项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要均匀受热,管口不要对着人。]

2.D A项,用量筒量取液体,选择和溶液体积相近规格的量筒,否则误差会很大,故A错误;B项,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铁坩埚加热熔融NaOH,故B错误;C项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用托盘天平只能称取25.2 g的NaCl,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故C错误;D项,没有70 mL的容量瓶,选择大于70 mL且相近规格的容量瓶,如果容量瓶规格过大,会造成药品浪费,故D正确。]

3.D定容时仰视会使体积偏大,浓度偏小;俯视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若有溶质残留在烧杯中,会使得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小。而容量瓶中原有的蒸馏水对结果没有影响。]

4.A1个氨气分子中含10个质子,17 g氨气是1 mol,含质子数为10N A,A正确;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则1 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B错误;Na2O2与CO2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 mol Na2O2参加反应,应转移电子数aN A个,C错误;由于CO2-3的水解,使溶液中CO2-3的物质的量小于0.01 mol,D错误。]

5.D A项错,胶体本身不带电;B项错,通电时只有胶体有电泳现象;C项错,溶液中溶质分子也做无规律的运动;D项对,这是胶体特有的现象——丁达尔现象。] 6.C金属与氯气反应,可被氯气氧化为最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故选C。]

7.D先求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溶液的质量、密度求出溶液的体积,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氯化氢的物质的量n=a/22.4 mol

氯化氢的质量m=n×M=a/22.4 mol×36.5 g·mol-1=

36.5a/22.4 g

溶液的体积V=m/ρ=(1 000 g+36.5a/22.4 g)/b g·mL-1

则c=n/V=

1 000ab

22.4(1 000+36.5a/22.4)

mol·L-1,故选D。]

8.A因为n=m/M,质量相同,分子数目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分子个数比为17 g·mol-1∶16 g·mol-1=17∶16。]

9.C 加入铝粉放出氢气,可能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A 中H +、Cu 2+都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B 中HCO -3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C 中离子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而D 中Fe 3+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共存,AlO -2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

10.A ①中氧化剂为FeCl 3,氧化产物为I 2,则氧化性:FeCl 3>I 2,即Fe 3+>I 2;②中氧化性:Cl 2>Fe 3+,故A 正确。]

11.B A 项,应生成H 2O 和Mg(OH)2;C 项,应先发生8H ++6I -+2NO -3===2NO ↑+4H 2O +3I 2,再发生2Fe 3++2I -===2Fe 2++I 2;D 项,应改为SO 2+2H 2O +

Br 2===4H ++SO 2-4+2Br -。]

12.A A 通入二氧化碳能与杂质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能除去碳酸钠,B 、

C 、

D 三项加入试剂都能与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都错误。]

13.C 根据铝与盐酸以及铝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可直接得到n (HCl)∶n (NaOH)=3∶1。]

14.A 4NO +3O 2+2H 2O===4HNO 3

NO 与O 2的体积比为3.0∶1.5=4∶2,方程式系数比为4∶3,所以NO 过量,O 2完全反应,NO 反应的体积为O 2体积的4/3,为4/3×1.5 mL =2.0 mL ,NO 剩余体积为3.0-2.0=1.0 mL 。]

15.B A 选项,SiO 2不溶于水;C 选项,常温下碳酸制硅酸是强酸制弱酸,高温下二氧化硅制二氧化碳是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D 选项,SiO 2常温下可以和氢氟酸反应;B 正确。]

16.B A 项,NH +4与OH -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B 项,在碱性条件下,

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 正确;C 项,Mg 2+与OH -反应,Ca 2+、HCO -3与OH -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 错误;D 项,SO 2-3具有还原性,可与Na 2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17.C A 项,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杂质气体CO 没有被除去,反而CO 2被除去;B 项,盐酸可以将BaCO 3反应除去,而不能溶解BaSO 4;C 项,2FeCl 3+Fe===3FeCl 2,过量的铁过滤,即可除去FeCl 3;D 项,Cu 会溶解在稀硝酸中,达不到除杂的效果。]

18.B A 项,稀硫酸与锌粒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正确;B 项,铁片与稀硝酸反应,铁少量发生Fe +4HNO 3===Fe(NO 3)3+NO ↑+2H 2O 反应;铁过量发生3Fe +8HNO 3===3Fe(NO 3)2+2NO ↑+4H 2O 反应,铁无论少量还是过量均无氢气生成,错误;

C 项,醋酸与锌粒反应2CH 3COOH +Zn===(CH 3COO)2Zn +H 2↑,正确;

D 项,烧碱溶液与铝条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正确。]

19.D 钠投入到水中,发生2Na +2H 2O===2NaOH +H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NaOH 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0.C 陶瓷制品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类,C 项正确。]

21.C A 选项,HNO 3与Fe 2+反应生成NO ,NO 与空气接触生成NO 2,错误;B 选项,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错误;D 选项,常温下Fe 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22.C 金属钠投入水中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 项中MgCl 2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D 项中CuCl 2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23.C 使Fe 2+转化为Fe 3+,需要氧化剂的作用,所以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

24.A B 项中,Na 2O 与CO 2反应生成Na 2CO 3,Na 2O 2与CO 2反应生成Na 2CO 3和O 2;C 项中NO 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D 项,由于新制氯水中含HClO ,所以应当是先变红后褪色。]

25.(1)CaO·Al 2O 3·2SiO 2

(2)2CaO·5MgO·8SiO 2·H 2O

(3)N 2O 5·H 2O P 2O 5·3H 2O

26.(1)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 +CO △,Cu +CO 2

(2) 取适量的氢氧化钠与混合溶液反应然后过滤。CuSO 4+2NaOH===Na 2SO 4+Cu(OH)2↓

(3)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溶液呈中性。NaOH +HCl===NaCl +H 2O

(4)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再过滤。Zn +CuSO4===ZnSO4+Cu

27.探究一 2Al +2NaOH +2H2O===2NaAlO2+3H2↑

(1)97 mL (2)偏高

探究二 (1)不需要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 的高度,使C 中的液面与B 中液面相平,合理答案均可)

探究三 (1)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2)是 Mg 与空气中的N2反应生成Mg3N2

解析 探究一 (1)V≥ 5.4 g 27 g·mol -1-2.0 mol·L -1=0.097 L =97 mL 。

28.(1)Cu +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放出红棕色气体

(3)往分液漏斗中加水稀释浓硝酸,打开活塞,放入稀硝酸

(4)C

(5)利用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2排出具支试管中的空气,有利于观察Cu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

(6)②往蓝色溶液中通入NO2,溶液变成绿色(或加热绿色溶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解析Ⅰ.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中具支试管中溶液变蓝,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Ⅱ.向试管中加水将浓硝酸稀释后,可以继续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这样可以利用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排出具支试管中的空气,有利于观察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

Ⅳ.由于硝酸均过量,铜的质量相同,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铜无论是与稀硝酸反应,还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Cu2+的浓度是相同的,看法①是不合理的,可通过向蓝色溶液中通入NO2看溶液是否变绿,或加热绿色溶液看是否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来证明。

29.(1)1.12 L(2)2 mol·L-1

解析2Na2O2+2H2O===4NaOH+O2↑

2 mol 4 mol 1 mol

0.1 mol x y

x=0.2mol y=0.05 mol

V(O2)=0.05 mol×22.4 L·mol-1=1.12 L

c(NaOH)=0.2 mol/0.1 L=2 mol·L-1。

综合检测

1.B A项不能用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这样做可能引起火灾;C项应平视刻度;D项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要均匀受热,管口不要对着人。]

2.D A项,用量筒量取液体,选择和溶液体积相近规格的量筒,否则误差会很大,故A错误;B项,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铁坩埚加热熔融NaOH,故B错误;C项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用托盘天平只能称取25.2 g的NaCl,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故C错误;D项,没有70 mL的容量瓶,选择大于70 mL且相近规格的容量瓶,如果容量瓶规格过大,会造成药品浪费,故D正确。]

3.D定容时仰视会使体积偏大,浓度偏小;俯视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若有溶质残留在烧杯中,会使得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小。而容量瓶中原有的蒸馏水对结果没有影响。]

4.C A项,44 g CO

2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所含原子数为3N

A

,故A错误;B

项,不是标准状况,22.4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故B错误;C项,1 L 1 mol·L-1

的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是1 mol,钠离子数为2N

A

,故C正确;D项,氯气只作氧

化剂时,1 mol Cl

2

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 mol,但在发生歧化反应时,情况就有

所不同了,例如,氯气与水反应时,1 mol Cl

2

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1 mol,故D 错误。]

5.D A项错,胶体本身不带电;B项错,通电时只有胶体有电泳现象;C项错,溶液中溶质分子也做无规律的运动;D项对,这是胶体特有的现象——丁达尔现象。] 6.C金属与氯气反应,可被氯气氧化为最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故选C。] 7.D先求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溶液的质量、密度求出溶液的体积,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氯化氢的物质的量n=a/22.4 mol

氯化氢的质量m=n×M=a/22.4 mol×36.5 g·mol-1=

36.5a/22.4 g

溶液的体积V=m/ρ=(1 000 g+36.5a/22.4 g)/b g·mL-1

则c=n/V=

1 000ab

22.4(1 000+36.5a/22.4)

mol·L-1,故选D。]

8.A因为n=m/M,质量相同,分子数目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分子个数比为17 g·mol-1∶16 g·mol-1=17∶16。]

9.C 加入铝粉放出氢气,可能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A 中H +、Cu 2+都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B 中HCO -3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C 中离子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而D 中Fe 3+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共存,AlO -2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

10.A ①中氧化剂为FeCl 3,氧化产物为I 2,则氧化性:FeCl 3>I 2,即Fe 3+>I 2;②中氧化性:Cl 2>Fe 3+,故A 正确。]

11.B 硅与烧碱溶液反应时,H 2O 参与反应,Si +2OH -+H 2O===SiO 2-3+2H 2↑。

] 12.A A 通入二氧化碳能与杂质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能除去碳酸钠,B 、

C 、

D 三项加入试剂都能与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都错误。]

13.C 根据铝与盐酸以及铝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可直接得到n (HCl)∶n (NaOH)=3∶1。]

14.A 4NO +3O 2+2H 2O===4HNO 3

NO 与O 2的体积比为3.0∶1.5=4∶2,方程式系数比为4∶3,所以NO 过量,O 2完全反应,NO 反应的体积为O 2体积的4/3,为4/3×1.5 mL =2.0 mL ,NO 剩余体积为3.0-2.0=1.0 mL 。]

15.B A 选项,SiO 2不溶于水;C 选项,常温下碳酸制硅酸是强酸制弱酸,高温下二氧化硅制二氧化碳是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D 选项,SiO 2常温下可以和氢氟酸反应;B 正确。]

16.B A 项,NH +4与OH -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B 项,在碱性条件下,

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 正确;C 项,Mg 2+与OH -反应,Ca 2+、HCO -3与OH -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 错误;D 项,SO 2-3具有还原性,可与Na 2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17.C A 项,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杂质气体CO 没有被除去,反而CO 2被除去;B 项,盐酸可以将BaCO 3反应除去,而不能溶解BaSO 4;C 项,2FeCl 3+Fe===3FeCl 2,过量的铁过滤,即可除去FeCl 3;D 项,Cu 会溶解在稀硝酸中,达不到除杂的效果。]

18.B A 项,稀硫酸与锌粒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正确;B 项,铁片与稀硝酸反应,铁少量发生Fe +4HNO 3===Fe(NO 3)3+NO ↑+2H 2O 反应;铁过量发生3Fe +8HNO 3===3Fe(NO 3)2+2NO ↑+4H 2O 反应,铁无论少量还是过量均无氢气生成,错误;C 项,醋酸与锌粒反应2CH 3COOH +Zn===(CH 3COO)2Zn +H 2↑,正确;D 项,烧碱溶液与铝条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正确。]

19.D钠投入到水中,发生2Na+2H

2O===2NaOH+H

2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

算生成NaOH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0.C陶瓷制品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类,C项正确。]

21.C A选项,HNO

3与Fe2+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接触生成NO

2

,错误;B选项,

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错误;D选项,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22.C金属钠投入水中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项中MgCl

2

会和氢氧化钠反应

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D项中CuCl

2

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23.C使Fe2+转化为Fe3+,需要氧化剂的作用,所以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

24.A B项中,Na

2O与CO

2

反应生成Na

2

CO

3

,Na

2

O

2

与CO

2

反应生成Na

2

CO

3

和O

2

C项中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D项,由于新制氯水中含HClO,所以应当是先变红后褪色。]

25.(1)CaO·Al2O3·2SiO2

(2)2CaO·5MgO·8SiO2·H2O

(3)N2O5·H2O P2O5·3H2O

26.(1)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O2

(2) 取适量的氢氧化钠与混合溶液反应然后过滤。CuSO4+2NaOH===Na2SO4+

Cu(OH)2↓

(3)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溶液呈中性。NaOH+HCl===NaCl+H2O

(4)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再过滤。Zn+CuSO4===ZnSO4+Cu

27.(1)托盘天平

(2)铝离子、镁离子硅、铜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滤纸

(3)Al3++4OH-===AlO-2+2H2O、Mg2++2OH-===Mg(OH)2↓

(4)AlO-2+CO2+2H2O===Al(OH)3↓+HCO-3、2Al(OH)3Al2O3+3H2O

(5) 9b/17a

28.(1)Ⅱ(2)2NaHCO3△,Na2CO3+CO2↑+H2O D

(3)NaHCO3

解析(1)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但等质量的Na2CO3与NaHCO3跟过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且产生气体的量多,故实验Ⅰ不能鉴别Na2CO3与NaHCO3,而实验Ⅱ可以。(2)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可用加热方法鉴别;对比实验Ⅲ,实验Ⅳ可以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现象明显。(3)将NaHCO3

置于小试管B中,Na2CO3置于大试管A中,加热时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C 中变浑浊,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29.(1)1.12 L(2)2 mol·L-1

解析2Na2O2+2H2O===4NaOH+O2↑

2 mol 4 mol 1 mol

0.1 mol x y

x=0.2mol y=0.05 mol

V(O2)=0.05 mol×22.4 L·mol-1=1.12 L

c(NaOH)=0.2 mol/0.1 L=2 mol·L-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