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20篇文章看美国金融危机

从20篇文章看美国金融危机

从20篇文章看美国金融危机
从20篇文章看美国金融危机

卷首语

随着具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递交破产申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达到了新一轮的高潮。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将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经理格罗斯则说,雷曼的破产将引发金融海啸。这场风暴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对美国中国、世界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

时隔几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癌细胞”继续扩散至中国实体经济,严重依赖外贸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如今让我们“追根溯源”通过20篇文章来重“看”美国金融危机。

从20篇文章看美金融危机

上部:金融危机的起源与发展

1. 困境中的资本主义

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资本主义制度向数十亿人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资本主义盛行之处皆繁荣昌盛;衰落之处无不落后萧条。资本主义制度总是导致各种危机,这也将一直持续下去。尽管最近的这次危机极具破坏性,但是世界应该利用这次危机学会如何更好地驾驭和控制它。全文查看>>

2. 探究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

华尔街的金融帝国为何如此脆弱?―次贷‖是怎样一回事?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将如何收场?《资本战争: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告诉我们,金融史本来就是一个个泡沫破灭的历史。全文查看>>

3. 投行精品店涌现:金融危机前兆?

伴随着国际VC大踏步进入中国的脚步声,从2003年开始,汉能投资、华兴资本、绿桥资本等一批瞄准中国创业投资市场的投行相继诞生中国投行金字塔当中正在生长出类似Greenhill这样的精品店,但是两者存在的理由却是如此的不同。全文查看>>

4.美国金融海啸的真正元凶(1)

在一片金融混乱和极度迷茫当中,美国人开始迁怒于华尔街,说华尔街是目前―百年一遇‖金融海啸的元凶。这种判断似乎太简单了。深入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可能跟2001年互联网破灭、房地产泡沫、金融产品创新都有很大关系。全文查看>>

5. 贪婪的代价:华尔街危机释因

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升高了80%。在房地产狂欢中,当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涨的音乐停止时,狂欢结束。恐惧、惊慌弥漫在市场中。贪婪让华尔街和美国社会付出了惨重代价。全文查看>>

6. 冰岛为何第一个倒下

冰岛的银行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投资也过多集中于高风险领域。自2004年以来,冰岛最大的3家银行资产扩大4倍,但多数增长由借贷融资推动。因此,冰岛金融市场极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波及。全文查看>>

7. 冰”风暴戳破金融自由化的憧憬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从风暴中心美国延烧到整个欧洲大陆。眼看全球金融动荡不安,经济学家已开始强烈质疑过度鼓励自由市场所带给全球的灾难。而这次风暴被推倒的第1张骨牌冰岛,正是金融自由化的最大牺牲品。全文查看>>

8. 80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已成经济危机

欧元区和英国昨天相继传出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坏消息,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即将陷入衰退的担忧;在这同时,多国企业不是宣布疲弱的业绩,就是大幅度削减盈利预估,致使欧美股市紧跟亚洲市场之后猛跌。全文查看>>

9. 财政政策将是下一条防线

似乎全球银行系统已经躲过了灾难性的崩溃,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对这个好消息进行确认似乎为时尚早–一些新兴市场仍然深陷困境,全球股市动荡不安。但银行同业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预示着此轮的盲目恐慌正在消失。全文查看>>

10. 2008年诺贝尔奖得主评救市

短短三周之前,辩称明显不佳的美国经济未到穷途末路还是可能的——那时,压力之下的金融体系尚未彻底崩溃,华尔街的麻烦也还没对缅因街造成重大影响但那只是那时。全文查看>>

11. 六位诺贝尔经济学家向新总统建言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美国总统大选在即,新任总统该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并带领美国经济走出困境?《新闻周刊》对2001年至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6位经济学家进行了采访,他们向下任总统提出了治理经济的建言。全文查看>>

下部:金融危机与中国

12. 中央对金融危机早有预案

2008年10月29日,―2008招商证券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全程视频直播。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发言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早有预案。全文查看>>

13. 金融海啸冲击中国实体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的―癌细胞‖继续扩散至中国实体经济,严重依赖外贸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工业增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香港合俊玩具、江龙控股等民企由于资金链断裂而―猝死‖的事件频频上演。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全文查看>>

14. 吴敬琏:金融海啸对中国影响明年更深化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金融海啸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明年可能会更加深化,政府应该从稳定宏观经济的大局出发,用货币政策搭配财政政策,防止出现金融市场崩盘或者企业倒闭这两大危机。他同时表示,内地股票市场虽然损失很大,但泡沫似乎已经放空。

全文查看>>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Html/economy/macro/china-road/971080.html

15. 为何中国坐视金融危机?

中国坐拥巨额资产,对全球资产充满热望。这样说来,为何中国不稍稍花费一点金钱,来协助缓解全球金融体系崩溃这一燃眉之急呢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一系列理由,解释中国为何置身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外,专注于保护本国经济以及发动国内消费者来保持其经济增长势头。全文查看>>

16. 张五常:金融灾难的核心问题

次贷触发出来的大灾难,不可能单由自由市场引起的。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多种管制,有联储把利息率辘上辘落,而格林斯潘说过次贷是安全的。另一方面,那些所谓AAA的评级,皆由政府认可的机构话事。打死我也不相信,毫无评级灾难会搞得那么大!全文查看>>

17.温家宝:外部需求减少已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25日下午闭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随后的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还不是那么大,但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延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也必将造成影响。全文查看>>

18. 刘纪鹏:金融海啸对中国是一次历史性机遇

中国的经济崛起取决于历史性机遇的出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全文查看>>

19.田溯宁:建议中国PE与企业海外收购股权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考验着全球经济,也考验着中国PE的发展。业内人士在日前举行的―PE北京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PE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在国际市场不好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国PE快速发展的时机,要抓住金融动荡中的机会。全文查看>>

20. 一场赖帐运动,中国和世界各国为美国买单

这场危机是信用危机,主要是2个国家最厉害,美国和中国,美国透支未来收入,中国透支未来资源;美国是虚拟经济领域的欺诈,中国是实体经济领域的欺诈。结果就是美国虚拟经济破产,中国实体经济破产。全文查看>>

-------------------------------------------------------------------------

论文

1. 困境中的资本主义The world economy Capitalism at bay

What went wrong and, rather more importantly for the future, what did n ot

弄清什么出了错固然重要,然而对未来更重要的还在于弄清什么没有错

ONE hundred and sixty five years ago, a Scottish businessman set out his plans for a newspaper. James Wilson’s starting point was ―a melancholy reflection‖: ―while wealth

a nd capital have been rapidly increasing‖ and science and art ―working the most surpris ing miracles‖, all classes of people were marked ―by characters of uncertainty and inse curity‖. Wilson’s solution was freedom. He committed his venture to the struggle no t jus t against the protectionist corn laws but against attempts to raise up ―barriers to interco urse, jealousies, animosities and heartburning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classes in this c ountry, and again between this country and all others‖. Ever since, The Economist has been on the side of economic liberty.

165年前,一位名叫詹姆斯?威尔逊的苏格兰商人开始筹划创办一份报纸。他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尽管财富和资本迅速增长‖,科学和艺术―创造出叹为观止的奇迹‖,各阶级的人们却是―踌躇未定,惶恐不安‖。威尔逊的解决之道即是自由。他不仅敢于反对带有贸易保护性质的谷物法,同时也勇于与妄图加深本国内部个体与各阶级之间,以及本国与其他各国之间交流的隔阂,猜忌,仇恨,嫉妒的行为针锋相对。从那时起,《经济学人》就站在了经济自由阵营一边。

Now economic liberty is under attack and capitalism, the system which embodies it, is at bay. This week Britain, the birthplace of modern privatisation, nationalised much of it s banking industry; meanwhile, amid talk of the end of the Thatcher-Reagan era, the A merican government has promised to put $250 billion into its banks. Other governments are re-regulating their financial systems. Asians point out that the West appears to be moving towards their more dirigiste model: ―The teachers have some problems,‖ a Chi nese leader recently said. Interventionists are in full cry: ―Self-regulation is finished,‖ clai ms France’s Nicolas Sarkozy. ―Laissez-faire is finished.‖ Not all criticisms are that unsu btle (the more pointed ones focus on increasing t he state’s role only in finance), but all the signs are point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a larger role for the state, and a smaller and more constrained private sector.

现如今,经济自由受到抨击,体现经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也正陷入困境。本周,作为现代私有化诞生地的英国将大部分的本土银行收归国有;与此同时,正当人们对撒切尔-里根时代的结束议论纷纷之时,美国政府承诺将2500亿美元投入到本国的银行业中。其他政府也正对他们的金融系统进行重新监管。亚洲人指出,西方国家似乎正在朝更加集中计划的模式发展。一位中国领导人最近说道,―老师们有麻烦了。‖经济干涉主义者对此大声疾呼:法国总统萨科奇宣称,―市场自行调节已经终结。‖―经济自由放任时代已经结束‖。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那么直接的(更加尖锐的批评将关注点放在了国家仅仅在财政金融中所发挥的更加突出的作用),但是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即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私营经济的作用应更小并受到限制。

This newspaper hopes profoundly that this will not happen.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d

a half capitalism has proved its worth for billions of people. The parts of the world whe re it has flourished have prospered; the parts where it has shrivelled have suffered. Ca

pitalism has always engendered crises, and always will. The world should use the lates t one, devastating though it is, to learn how to manage it better.

本刊衷心希望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资本主义制度向数十亿人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资本主义盛行之处皆繁荣昌盛;衰落之处无不落后萧条。资本主义制度总是导致各种危机,这也将一直持续下去。尽管最近的这次危机极具破坏性,但是世界应该利用这次危机学会如何更好地驾驭和控制它。

Extreme measures in the defence of liberty

捍卫自由所采取的极端措施

In the short term defending capitalism means, paradoxically, state intervention. There is a justifiable sense of outrage among voters and business people (and indeed economi c liberals) that $2.5 trillion of taxpayers’ money now has to be spent on a highly rewar ded industry. But the global bail-out is pragmatic, not ideological. When Fran?ois Mitterr and nationalised France’s banks in 1981 he did so because he thought the state would run them better. This time governments are buying banks (or shares in them) because they believe, rightly, that public capital is needed to keep credit flowing.

而矛盾之处就在于:就短期来看,捍卫资本主义制度就意味着采取国家干预。如今,纳税人的2.5万亿美元不得不投入到高回报行业中,选民和商人(实际上是经济自由主义者)对此产生的愤怒之情无可厚非。但是,这次全球性的金融救援行动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出于意识形态。密特朗在1981年将法国银行实行国有化是因为他认为国家能够更好地运营银行。这次各国政府收购银行(或购买银行的股票)是因为他们确信,要保持信贷流通需要投入公共资本。

Intervening to prevent banking crises from hurting the real economy has a strong pedig ree. Wilson’s son-in-law, Walter Bagehot, recommended that the Bank of England lend generously (but at a penalty rate) to illiquid banks (but not to insolvent ones). In moder n times governments of every political stripe have had to step in. Ronald Reagan and Margaret Thatcher oversaw the rescues of Continental Illinois and Johnson Matthey. In the 1990s the Finns and Swedes nationalised banks—and privatised them again later. This rescue is on a different scale. Yet the justification is the same: the costs of not in tervening look larger. If confidence and credit continue to dry up, a near-certain recessi on will become a depression, a calamity for everybody.

对经济事务进行干预,防止银行业危机伤及实体经济的历史由来已久。威尔逊的女婿–沃尔特?白芝浩曾建议英格兰银行(以获取高额利息为条件)为资金周转不灵的银行(不是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慷慨解囊。在现代,各种不同政治派别的政府也不得不介入其中。罗纳德? 里根和玛格丽特?撒切尔当政时期,政府就曾对大陆伊利诺伊斯银行和庄信万丰的救援计划进行过监管。上个世界90年代,芬兰和瑞典将本国银行收归国有—随后又将其私有化。这次金融救援行动的规模与过去并不相同。但是,采取这一行动的理由却和以前是一致的–即放任自由的损失看起来会更大。如果市场信心和信贷持续下降,近乎必然的经济衰退将演变成经济萧条,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将成为一场灾难。

Even if it staves off disaster, the bail-out will cause huge problems. It creates moral ha zard: such a visible safety net encourages risky behaviour. It may also politicise lending.

即使这次的金融救援行动能够暂时避免灾难的发生,然而该行动也会带来巨大的问题。它引发了道德风险:即这样一个表露无遗的安全网助长了冒险行为的发生。它同样也会让借贷政治化。

Governments will need to minimise these risks. They should avoid rewarding the bosse s and shareholders of the rescued banks. They must not steer loans to politically impor tant sectors. And they should run the banks on a commercial basis with the explicit ai m of getting out of the banking busines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at a profit). From the taxpayer’s point of view, it might make sense to limit dividend payments to other shareholders until the government’s preferen ce shares have been paid off. But governm ents need to avoid populist gestures. Banning bonuses, for instance, would drive good people out of companies that badly need them.

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风险最小化。他们应避免让这些受到救助的银行老板和股东们从中获利。他们不可以将贷款引入到政治上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他们应该以尽快从银行业抽身(并获利)为明确的目标,在商业的基础上运作银行。在纳税人看来,只有在清偿了政府的优先股之后,将股利发放给其他股东也许才是合理的。但是政府需要避免代表民众利益的政治姿态。例如,禁止发放红利会使得急需优秀人才的公司出现人才流失。

The politicians all claim they understand this. Of course, they have no intention of revis iting Mitterrand’s mistakes, of trying to run the banks themselves, or of taking stakes el sewhere. Yet already voices (including Lady Thatcher’s Tory heirs) are pushing to limit executive pay. It will be a brave president who goes to Detroit and explains why the 4 5,000 well-paid folk at Morgan Stanley should get $10 billion of taxpayers’ money, but t he 266,000 people at General Motors should not. Brave too would be any politician wh o proposed deregulation as a solution to a public-sector problem.

政治家们都宣称自己深谙此道。当然,他们无意重蹈密特朗的覆辙,也无意于在经营银行上亲力亲为或在别处控制股权。然而,有呼声(其中包括撒切尔夫人所在的保守党派的继任者们)已经要求对公司主管人员的薪酬实行限制。如果一位总统跑到底特律解释为什么摩根史坦利的45,000名薪酬丰厚的员工能得到纳税人的100亿美元,而通用汽车公司的266,000 名人员却不能,那么这个总统将是一位勇敢的总统。同样,一个提议将放松经济监管作为解决公共部门经济问题办法的政治家也会是一位勇敢的政治家。

Smoot-Hawley in the rear mirror

前车之鉴—史慕特郝雷关税法案[注1]

Given this,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line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markets will in the sh ort term move towards the former. The public sector and its debt will take up a bigger portion of the economy in many countries. But in the longer term a lot depends on ho w blame for this catastrophe is allocated. This is where an important intellectual battle

could and should be won. Capitalism’s defenders need to deal with two sorts of criticis m. One has much more substance than the other.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短期内将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前者。公共部门和它所担负的债务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将占据更大的份额。但是长远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对这场灾难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就是一场重要的理性之争可以并且应该获胜的理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捍卫者需要应付两种批评。一种批评所持的观点比另一种批评更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The weaker, populist argument is that Anglo-Saxon capitalism has failed. Critics claim t hat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of deregulation and privatisation, preached condescendi ngly by America and Britain to benighted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has actually b rought the world economy to the brink of disaster. If this notion continues to gain grou nd, politicians from Beijing to Berlin will feel justified in resisting moves to free up the moveme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within and between their economies. Arguments for m arket solutions in, for instance, health and education will be made with less conviction, and dismissed with a reference to Wall Street’s fate.

较难让人信服和普遍的观点认为,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已经寿终正寝。持有这种观点的批评家们宣称美英屈高就下向世界范围内无知愚昧的政府宣扬的―华盛顿共识‖–即放松经济监管以及私有化–已经将世界经济推向了灾难的边缘。如果这样的观点为更多的人所接受,那么从北京到柏林的政治家们对限制货物和服务在国内以及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的举动会觉得天经地义。发挥市场机制解决诸如健康和教育领域问题的观点将难以让人信服,而在有关华尔街的命运上,该观点也将被人不屑一顾。

In fact, far from failing, the overall lowering of ―barriers to intercourse‖ over the past 25 years has delivered wealth and freedom on a dramatic scal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have been dragged out of absolute poverty. Even allowing for the credit crunch, this decade may well see the fastest growth in global income per person in history. T he free movement of non-financial goods and services should not be dragged into the argument—as they were, to disastrous effect, in the 1930s.

事实上,资本主义制度非但没有衰落,过去25年来全面减少彼此之间互通有无的障碍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和自由。数以亿计的人们摆脱了绝对贫困。即使现在发生了信贷危机,这十年来全球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非金融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不应成为这场论证的理由,这与上世纪30年代强行将非金融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作为反驳的论据,从而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如出一辙。

A second group of critics focuses on deregulation in finance, rather than the economy as a whole. This case has much more merit. Finance needs regulation. It has always been prone to panics, crashes and bubbles (in Victorian times this newspaper was moa ning about railway stocks, not house prices). Because the rest of the economy cannot work without it, governments have always been heavily involved.

而另一群体的批评家则将焦点放在了放松对金融,而非整个经济体的监管上。这一批评有着更多的价值。金融需要监管。金融行业总是伴随着恐慌,崩溃和泡沫(在维多利亚时代,本刊一

直对铁路股价,而不是房价抱怨不已)。由于金融业对经济体其余部门的运作不可或缺,政府一直以来也是大力介入其中。

Without doubt, modern finance has been found seriously wanting. Some banks seemed to assume that markets would be constantly liquid. Risky behaviour garnered huge re wards; caution was punished. Even the best bankers took crazy risks. For instance,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Goldman Sachs, by no means the most daring, had $1 trillion of assets teetering atop $43 billion of equity. Lack of regulation encouraged this gambling (see article).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derivatives soared ahead of the rule-setters. Someh ow the world ended up with $62 trillion-worth of credit-default swaps (CDSs), none of t hem traded on exchanges. Not even the most liberal libertarian could imagine that was sensible.

毫无疑问,现代金融业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一些银行似乎认为,市场处于持续的流通状态中。冒险的行为会获得巨大的收益;谨慎则会遭到惩罚。即使是最好的银行机构也会做出疯狂的冒险举动。高盛银行绝不是最胆大鲁莽的,然而这一银行却以1万亿美元的资产担负起价值达43 0亿美元的普通股权。缺乏监管怂恿了这一投机行为。金融衍生品的无限制蔓延超过了金融监管机构所管辖的范围。不知何故,全世界最终担负起了价值达62 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互换(CD Ss)[注2],然而这其中却没有发生一笔交易。即使是最开明的自由主义者也无法想象这是合理的。

Yet the failures of modern finance cannot be blamed on deregulation alone. After all, th e American mortgage market is one of the most regulated parts of finance anywhere: d ominated by two government sponsored agencies,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and g uided by congressional schemes to increase home-ownership. The macro economic con dition that set up the crisis stemmed in part from policy choices: the Federal Reserve i gnored the housing bubble and kept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too low for too long. The emerging world’s determination to accumulate reserves, especially China’s decision to h old down its exchange rate, sent a wash of capital into America. There was something of a perfect storm in which policy mistakes combined with Wall Street’s excesses.

然而现代金融业的失败不能单单归咎于缺乏监管。毕竟,美国的抵押信贷市场是任何金融行业中最受监控的部分之一:这一市场受到了政府赞助的两个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掌控,同时还得到了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旨在增加房屋所有权方案的引导。引发这一危机的宏观经济条件部分来源于政策选择:美联储忽视了房地产泡沫,将短期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上的时间太长。新兴国家积累外汇储备的决心,尤其是中国压低汇率,使得大批资本涌入美国。这差不多是一次由政策上的失误与华尔街的贪婪携手演绎的完美风暴。

Heavy regulation would not inoculate the world against future crises. Two of the worst i n recent times,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occurred in highly rule-bound systems. Wha t’s needed is not more government b ut better government. In some areas, that means more rules. Capital requirements need to be revamped so that banks accumulate more reserves during the good times. More often it simply means different rules: central ban ks need to take asset prices more into account in their decisions. But there are plenty

of examples where regulation could be counter-productive: a permanent ban on short-se lling, for instance, would make markets more volatile.

加强监管并不能让世界防患于未然。最近在日本和韩国发生的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就出现在高度监管的体系中。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管理,而是更好的管理。在一些领域中,这意味着要采取更多的规则。资本需求需要进行完善,从而使得银行在经济良好发展的时期能够积累更多的储备。更多的时候,这仅仅意味着采取不同的规则:中央银行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更多地考虑资产价格。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监管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永久性地禁止空头卖跌会使得市场更加弱不禁风。

Indeed, history suggests that a prejudice against more rules is a good idea. Too often they ha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helping to create the next disaster. And capitalism, eventually, corrects itself. After a crisis investors (and for that matter regulators) seldo m make exactly the same mistake twice. There are, for instance, already plans for clea ring houses for CDSs.

事实上,历史表明:对采取更多监管的做法抱有偏见是一件好事。采取更多的监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促使下一场灾难的发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将实现自我完善。危机过后,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很少再犯相同的错误。例如,已经有计划为信用违约互换提供结算场所。

Turning back the incoming tide

扭转即将到来的浪潮

Sadly another lesson of history is that in politics economic reason does not always pre vail—especially when the best-case scenario for most countries is a short recession. ―B arriers to intercourse, jealousies, animosities and heartburnings‖ loom.

令人难过的是,历史的另一个经验教训即是:在政治中,经济理性并不总是盛行于世—尤其对大部分国家而言,最佳状况就是短暂的经济衰退。―对交流的阻碍,猜忌,仇恨,嫉妒‖正日渐显现出来。

But it need not be so. If the bail-outs are well handled, taxpayers could end up profitin g from their reluctant investment in the banks. If regulators learn from this crisis, they c ould manage finance better in the future. If the worst is avoided, the healthy popular h ostility to a strong state that normally pervades democracies should reassert itself. Capi talism is at bay, but those who believe in it must fight for it. For all its flaws, it is the best economic system man has invented yet.

然而事情不必如此。如果本次金融救援行动能够得以良好的实施,纳税人将最终从他们不情愿的银行投资中获利。如果监管机构能从本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他们也能在未来更好地管理金融行业。如果能够避免这次危机,对盛行于民主国家的强政府理念怀有有益的普遍敌意应予以重申。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困境之中,然而信奉这一制度的人们将为之奋斗下去。尽管存在着各种缺陷,但它却是人类迄今所创造出的最佳的经济制度。

[注1]:史慕特郝雷关税法案(Smoot-Hawley):这是美国在1930年为挽救股市崩盘,遏制经济大萧条所通过的一个贸易法案。该法案将近两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提高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范围内关税贸易战,从而加深了30年代的经济危机。

[注2]: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这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90年代以来,该金融产品在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牛人博客

经济学界:

Gary Becker & Richard Posner(世界著名经济学家,Gary Becker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Gregory Mankiw(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Brad Sets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blog/setser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zhangwucha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萧】灼基(北京大学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汪丁丁(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谢国忠(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茅于轼(中国当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韦森(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谢百三(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姚洋(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沙黾农(证券界资深分析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邹恒甫(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http://zouhengfu.blog.sohu.co

m/

徐滇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http://xudianqing.blog.sohu.co 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xudianqing

夏业良(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戴立宁(北大兼职教授、中国证监会国际顾委会委员)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何志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姜汝祥(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jiangruxiang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dingxueliangblog

吕廷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文学界:

金庸(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jinyon g

余秋雨(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yuqiuyu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周国平(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zhouguop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maopeiqi

余华(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yuhua

刘墉(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liuyongblog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yizhongti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叶永烈(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yeyonglie

郭敬明(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guojingming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liyinh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刘】亚洲(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liuyaznou

冯骥才(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fengjicai

海岩(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王朔(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王跃文(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饶雪漫(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亦舒(著名作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张贤亮(前宁夏文联主席):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zhangxianliang

工学、理学界:

马大猷(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物理学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倪光南(先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许祖彦(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贺贤土(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翟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严陆光(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潘家铮(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朱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符淙斌(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陈运泰(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吴新智(中科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刘以训(中科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涂光炽(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林群(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郭应禄(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陈佳洱(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吴祖泽(中科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孙九林(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张金哲(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曾毅(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徐寿波(工程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薛社普(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商业界:

Bill Gates(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曾是世界首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presspass/exec/billg/default.mspx

Warren Buffett(美国伯克希尔公司董事局主席,―股神‖,现世界首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Larry Ellison(甲骨文公司CEO,曾是世界首富,fake): http://fakelarryellison.blogspot.c om/

Steve Jobs(―苹果‖电脑创始人,苹果公司CEO,fake):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kaifulee

靳羽西(羽西化妆品公司副总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张朝阳(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blog/yunma.htm l

卡巴斯基(全球顶尖杀毒软件商卡巴斯基创始人):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黄鸣(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总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huangming

牛根生(蒙牛集团董事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niugensheng

蒋锡培(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u/1221895385

任志强(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renzhiqiang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panshiyi)

向文波(三一重工总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王石(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郭凡生(慧聪网CEO):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周鸿祎(奇虎董事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李善友(酷6网董事长兼CEO):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陈一舟(千橡互动集团CEO):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章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爆发是以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2007年年底、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大机构出现巨额亏损,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收购,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告申请破产,美国次贷危机已发生1年零6个月,至今还在持续。这次危机的波及面广,由房贷市场蔓延到了美国的投行、商行、保险领域,2008年10月开始跨出国界,从美国蔓延到西欧、东欧、亚太、拉美等国的商行、投行、保险领域,进而演变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也可称之为次级债券危机,其爆发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 1.1次级抵押贷款导致购房门槛降级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居住条件。这个出发点是好的,而且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的房屋拥有率在1994年为64%,而到了2006年已经上升到69%。在这期间,超过900万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屋。领硕学术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这主要归功于次级房贷。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族裔。这些利用次级抵押贷款获得房屋的人群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对于这些低收入者,次级抵押贷款不是直接拒绝提供房贷,而是为他们提供了选择权。 正是这种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为这次次级债危机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比如一些贷款机构推出了“零文件”、“零首付”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只要申报其收入情况而不用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完税证明、工资条等,就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这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同时,这种“零文件”、“零首付”的贷款方式促使很多借款人通过虚报收入获得贷款。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所受影响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2223079.html,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所受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杨心远 来源:《中国经贸》2017年第24期 【摘要】世界金融危机对全世界各领域的金融市场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东南亚国家 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东南亚国家所受到了具体影响实施了分析研究,并对东南亚国家有效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策略进行了制定,对提升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优化处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东南亚;优化措施 世界金融危机对各领域经济发展具备较大的破坏力,东南亚国家正处在市场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一领域实施有效的金融危机因素研究分析,并制定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是目前经济工作领域很多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所受影响 1.虚拟经济所受的影响 虚拟经济手段是目前东南亚国家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虚拟经济技术和相关国际金融保障体系建设状态的完善,很多金融机构都已经将虚拟经济的发展作为优化融资水平的一项关键性业务,尤其在东南亚市场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业的快速成熟很大程度上依赖虚拟经济体系的建设。 可使用公式:C+CFr=Ywr一Twr+pwr 进行虚拟经济影响性特征核算。C为虚拟经济指数,当指数为0.05>C时,金融危机严重性较高,当Twr较高时,C值不足0.05,金融危机严重性较高。并研讨东南亚国家受到的具体影响。东南亚国家在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美国的债券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程度的业务交集,在这样的情况下,抵押贷款业务办理体系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虚拟经济体系的稳定水平。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东南亚金融机构在虚拟经济层面共涉及美国债券453亿美元,如果北美经济得不到缓解,将会造成资产市场估值状态的持续恶化,使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在虚拟经济体制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出现更为严重的危机。 2.国家外汇储备所受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管理工作是应对金融危机较为有效的因素,东南亚虽然在金融危机开始之前具备对外汇储备管理工作的理解,但社会体制的状态决定了东南亚国家的外汇管理工作机制很难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

一、案情 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继5月19日股价和债市价格大幅下跌后,8月份,国内经济恶化,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迫宣布实行新的卢布“汇率走廊”,使得俄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引发了一场俄独立以来积蓄以久的、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及中央银行发表了“联合声明”,对俄国内出现的金融危机采取“三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放弃1997年11月11日宣布的1998~2000年“外汇走廊”,即6.2卢布兑1美元,浮动幅度正负15%。从8月17日起,这一走廊扩大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在此范围内浮动。外汇市场当天的成交价,即是央行的官方汇率 2.延期清偿内债。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国家短期债券转换成新的国家有价证券,期限和收益率等条件另行公布。在转换手续完成前国债市场停止交易。前些时候,俄政府曾号召国债持有者在自愿基础上将债券转换成7年期和20年期的外汇债券,利率在12%以上。但在700多亿美元的内债市场上,响应者寥寥,同意转换的债券,仅有44亿美元,没能解决内债问题。 3.冻结部分外债。俄商业银行和公司从国外银行、投资公司等处借到的贷款、用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的保险金,以及定期外汇契约,其支付期冻结90天。同时禁止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卢布资产。政府强调,“冻结”不涉及政府借的外债。 “三大措施”出台后,俄国内金融危机并未得到缓解,相反,对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上出现汇市乱、股市跌、债市瘫的局面。卢布同美元的比价由8月17日的6.3:1暴跌为9月9日的2 2.4:1,贬值257%,6天后又反弹为8.9:1。升值150%。俄罗斯交易系统股价综合指数从上年的230点跌为约40点;日交易额从危机前的近亿美元跌至最低时期的数十万美元。进入欧洲企业500强的俄罗斯14家工业企业的股票总市值由一年前的1140亿美元缩水为160亿美元。俄债市停业近4个月,4360亿卢布国债券的重组方案迟迟未能实施,政府债券在国际市上的市值仅为面值的6%。 2.受冲击最大的是尚处于“婴幼时期”的银行系统,其总资本、存款和贷款均减少了1/3。1998年第三季度,俄1500家银行中有590家亏损。在即将开始的银行系统重组中,近一半银行将被迫宣布破产。 3.金融危机使卢布贬值70%,失业人数大幅上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由年初的1/5增至年底的1/3,90%以上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2008金融危机简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极为严重,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称之为“金融海啸”。那么,此次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对我们 大学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何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 层面的动荡。 此次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 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何谓美国的次贷危机?它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什么是次级按揭贷款?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它负债较重,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因此,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之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方面,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以控制金融机构在次级按揭贷款上的还款风险。这种做法是常规的做法。但是,由于美国过去7、8年以来新贷款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这种常规措施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大幅度增加,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转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为了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

08年美国金融危机

选美国的原因: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波及到美国的抵押贷款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银行业,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在众多的原因中,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是最根本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美国金融危机背景 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国际收支失衡。首先,美国政府的经常项目和外债规模不断扩大;其次,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积累巨额的外汇储备。而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长期以来奉行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和美国公民早已养成提前消费的习惯。正是这个习惯加剧了全球的资本流动,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而美国在经历互联网泡沫以后,急需寻找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带领国美经济走出低谷,而美国政府这时想到了从古至今都最容易产生泡沫的房地产行业。 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一)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开放程度很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衰退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经济危机过后,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但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二)房地产业受到巨大冲击 由于此次美国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的次级贷款用于买房,而经济危机发生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回作为抵押的房子,但是卖不出去,银行等金融机构亏损致破产。受资金等的影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房价也纷纷下滑,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宣告了发达国家消费热潮的终结。 (三)失业率上升,就业危机严重 经济危机到来后,许多产业宣告破产,公司倒闭。公司倒闭所带来的一个最大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员工被迫离职。失业率迅速的上升。为了解决失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生活,失业的人们纷纷加入找工作的热潮中去。大量公司倒闭,市场上所提供的岗位依然非常的少,而需要工作的人十分多,就业危机严重。 08年经济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美国的经济危机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寻找有效的方法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问题。 1、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指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08年经济危机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人们对消费缺失信心。消费量大量下降,市场上的商

案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东南亚经济 在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就指出东南亚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P·Krugman )指出,东亚奇迹并不是来源于总生产能力的增长,而是由于过度的投入、过高的投资、过速的资本流入、过量的人工资本输出,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所谓“经济奇迹”是不会长久的。 1995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Larry·Lau)、1996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戈尔斯坦(M·Goldstein)都指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 遗憾的是这些中肯的意见并未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经济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经济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 因美元对日元升值不已,使得与美元挂钩的泰铢强劲,导致泰国贸易账户恶化。同时,被地产市场泡沫掩盖的泰国银行体制坏账问题十分严重。泰国经济高度依靠外资特别是日本资本的大量流入,刺激了股市和地产市场上扬。日本经济衰退,亦严重影响到泰国。一方面日资大量撤出泰国,另一方面,泰国对日本的贸易出口大幅减少,贸易账户更趋恶化。外贸赤字持续上升。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大致相同,

Development Economes(TOKYO):EIU Country Report,1996年、1997年为预测数。 1996年时,光在曼谷就有相当于200亿美元的房子卖不出去,房地产价格的崩溃其实无可避免。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据银行业贷款总额的50%。到1997年,一半以上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是坏账!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坏账从1990年的770亿铢猛增到1996年的1420亿铢。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办公楼宇的空置率达 25%,还有大量的在建项目。 同时,东南亚各国的外债迅猛增长,短期外债比重过大。 二、金融危机的爆发 1997年5月,国际货币投机商(主要是对冲基金及跨国银行)开始大举沽空泰铢。炒家沽空泰铢,分为三个步骤:(1)以泰铢利率借入泰铢;(2)在现汇市场卖出泰铢,换入美元;(3)将换入的美元以美元利率借出。当泰铢贬值或泰铢与美元利率差扩大时,炒家将获利。 一开始,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干预,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投机商、大幅调高利率以提高炒家资金借贷成本,等等。但对泰铢汇率的攻击潮水般地袭来,货币投机商狂沽泰铢,泰铢兑美元的远期汇率屡创新低。1997年6月19日,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姓名:孙浩 学号:914113590125 成绩: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波。11月20日,韩国中央银行决定将韩圆汇率浮动范围由2.25%扩大到10%,至此韩国开始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新热点。截至1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 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 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 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房利美,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成立于1938年,是最大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用以扩大资金在二级 并让购房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 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而2008年全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仅为0.1%,创下自195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国际商品价格一路骤降,而这成为全球性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关键原因 一、中美通胀差异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是一种货币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在封闭经济条件下, 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定会增加美国的流动性, 但从表一中可以看出, 美国的通胀率并没有随着货币的超发而大幅上升。事实上美国国内的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特别高,没有出现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通胀现象。2009年, 美国M2 全年为8529 亿美元,2010 年为8816 亿美元, 同比增长3.365%,GDP 同比增长2.9%,CPI 同比增 长 1.366%,M2 增长率-GDP 增长率等于0.465%, 说明美国没有出现国内流动性泛滥以及通货膨胀。由此可见美国仍处于一 个低通胀预期中。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12 年9 月美国CPI 同比增长 2.0%,环比增长0.6%, 其中, 食品和能源商品价格指数涨幅占总涨幅的2/3 以上。平均时薪增长了0.3%,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1%,GDP 增长率为2%。以上各种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朝着复苏的积极面转向,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在美国低通胀的同时,中国的通胀压力却在不断的上行。2007 年次贷危机之后,中国仅有2009 年的CPI 值较低,2011 年更是高达4.9%。2012 年9 月,中国的M2 为9.4 万亿人民币,与2011 年底的8.5 万亿人民币相比,上涨了10.59%,GDP 同比增长了7.7%,M2 增长率-GDP 增长率等于2.89%,中国通胀压力可见一斑。2012 年前三季度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IMF 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平均通货膨胀率为 3.25% 左右。同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何中美光景大不相同?为何美国能够在天量货币发行背景下保持M2 的低增速,为何美国民众能够仍能够感受到美元在国内的强劲购买力? 二、美国低通胀解读 (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世界很多国家均已出现通货膨胀, 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然而, 已开始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美国, 却没有通货膨胀压力。笔者认为必要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来寻找根源。美元的今天的国际地位,要追溯到1945 年。二战之后,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托,在怀特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以美元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击败英镑、马克、法郎成为世界货币的霸主。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之后,与黄金脱钩的美元非但没有“非国际货币化”,反而来了一次“凤凰涅槃”,变成了真正的国际货币。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 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为65.4%,在国际贸易结算中 所占比重超过80%,在外汇交易中美元占比超过40%。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受到挑战。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欧 元自顾不暇。而日元融资套利交易导致日元承受巨大的贬值压力,难于美元匹敌。根据IMF数据显示,2012 年第二季度在已 知的大约5.8 万亿的外汇储备中,有61.9% 是美元。由此可见,美元仍是世界货币,是当之无愧的国际贸易结算币,是牙买 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的霸主。为此,世界各国需要手中持有大量的美元。其原因之一是,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国际贸易的支付环节离不开,至少现在离不开美元;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均已美元为主,甚至还 有不少国家在制定汇率政策时以美元为锚货币。这样一来,美元在全世界横冲直撞, 超发的美元有相当一部分被全球的美元 持有者吸收掉。例如2008 年美国宣布开印钞机回购美国国债,中国为了防止美元大幅跳水,而选择继续增持美元, 如此一来,滥发美元所引致的通过膨胀风险大大降低,而增发美元所带来的铸币税却只有美国独享。也就是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滥发钞 票的量化宽松政策其实是输出型的,即输出国际流动性,将通货膨胀风险分散到美元债务的债权国。然而,并不是任何国家都 可以像美元一样超发却无通货膨胀,这一切的根源是美元在现今国际货币体系的超然地位。 (二)国际收支的特殊结构 美国国际收支结构表现为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观察表三美国贸易收支差额可知,美国商品贸易常年呈现持续的逆差。设想 美国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即便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元的滥发也只能在国内消化掉,这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下,美国人用手中持有的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购买商品。美联储在印了一轮钞票之后发现,美国反倒是凭空 多出了无数商品,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的,所以唯有美国人可以一边印钞票,一边保持极低的通胀水平。在经常账户赤 字的同时,美国的资本项目保持高额顺差。由于美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开放的、流动性很强的、资本收益较高的资本市场, 于是资本账户的顺差为美国的经常账户的赤字提供了融资。尽管有投资者主观上不愿意继续为美国的赤字提供融资,但是实际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们得到的启示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们得到的启示 郑惠茹谢颖茵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亚洲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之时,先后出现了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后出现了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四小虎”。他们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借助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所谓的“东亚模式”帮助了大多数亚洲国家实现工业化起步,吸引了世界关注。然而,这种模式虽然外表看起来激动人心,振兴了本国的民族工业,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东南亚奇迹”,然而却隐藏着非常大的弊端,比如过分依赖外资,汇率制缺乏弹性、严重结构性问题等,这些都为97年的经济危机埋下伏笔,以至于等到危机真正发生后,让这些亚洲国家一招打回原形,十年的经济增长成果化为泡沫。下面我们将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原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揭开这场危机背后的面纱,以及说明中国应该从此次危机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词:东南亚金融危机、亚洲四小虎、固定汇率制、投机家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产生 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家掀起的大量抛售泰铢风潮,导致泰铢贬值,引起周边国家连锁反应式的货币贬值狂潮。实际上,早在那些国际投机家们选中泰国之前,泰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早已显露弊端。首先,泰国不应该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尤其盯住美元,一边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制度汇率,另一边为了解决经常项目逆差,开放资本项目,利用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这样的做法无疑导致国家外债高筑,市场稳定岌岌可危。1997年的泰国,经济疲软,出口下降,汇率偏高,维持与美元一样固定汇率的泰铢已经严重高估,这让那些聪明的国际投机家从中看到有机可乘。他们采取的方法很简单,利用远期套汇交易借入大量泰铢,然后抛售泰铢换取美元,这样一来泰铢就会贬值,最后再购入打压完的泰铢来完成远期合同。其次,虽然泰国政府不甘示弱,坚守阵地,耗资大量美元来吸纳泰铢,但最后还是无力回天。《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在说到“亚洲货币绞杀战”的时候是这样形容泰国的:“泰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死拼阵地战,战略意图完全暴露,战术缺乏灵活性和突然性,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泰国政府的不当干预手段反被那些国际投资家们利用,他们不断地散布谣言,说泰国政府束手无策,把泰国政府最后一丝力气都给消耗殆尽,最终泰国政府不得不于1997年7月2日当天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泰国在这场货币绞杀战中成为第一个牺牲者,并且,泰国的经济危机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到亚洲各国:7月11日,菲律宾的比索开放与美元的比价,比索贬值;同一天,马来西亚也缴械投降,被迫放弃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8月4日,印尼放弃抵抗,宣布汇率自由浮动;10月16日,中国台湾放弃与国际投机家的厮杀,台币实行自由浮动;11月,韩国经济危机爆发;98年初,国际投机家们卷土重来,再度重创印尼。最后,香港特区与投机家们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以香港胜利告终,至此东南亚金融危机才算是告一段落。这场“瘟疫”横扫了东南亚和日韩港台,所到之处,遍地哀鸿,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事实上没有几个发展中国家能经受得住。国际投机家们的疯狂攻击,掠夺东南亚各国十多年来积累的财富,更有很多人把矛头直指索罗斯,马来西亚总统马哈蒂尔指责索罗斯就是“魔鬼”,应该把这样的“魔鬼”绳之于法!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区别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爆发的原因 08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

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一、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1971 年到1991 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 9 %,1991 年至1996 年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8 %,这种持续高出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使得泰国成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第五小龙”。而且长期以来,泰国通胀率一直有效地控制在3%~6%之间。国民经济增长和运行绩效可谓骄人。 然而,1997年,泰国却爆发了金融危机。 1997 年2月初,国际投资机构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汇率大幅度波动。于1997 年2 月开始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 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 而后于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 使泰铢汇率波动的压力加大, 引起泰国金融市场动荡, 泰国央行为捍卫泰铢地位, 仅在1997 年2 月份就动用了2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才初步平息。3 月4 日,泰国中央银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 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金82. 5 亿铢(合3. 17 亿美元) ,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从100 %提高到115 % ~120 % ,此举令金融系统的备付金增加500 亿铢(合19. 4 亿美元) 。泰国央行此举旨在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并增强人们对金融市场信心, 然而不但未能起到应有的稳定作用, 反而使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从而发生挤提,仅5 日、6 日两天,投资者就从10 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 亿泰铢(约兑5. 77 亿美元) 。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

与财务公司的股票, 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在泰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下,泰国股市和汇市暂时稳定下来。进入5 月份,国际投资机构对泰铢的炒卖活动更趋猛烈。5 月7 日,货币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从5月8 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国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突然发难,沽空泰国铢,造成泰国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多次突破泰国中央银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引起市场恐慌。本地银行和企业及外国银行纷纷入市,即期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或叙作泰铢对美元的远期保值交易,导致泰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 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 94 ∶1 的水平。面对这次冲击,泰国中央银行加大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力度,动用约50 亿美元的外汇进行干预,并取得日本、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不同形式的支持。同时,泰国中央银行又将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 % ,令投机泰铢成本倒增,又禁止泰国银行向外借出泰铢。在一系列措施干预下,泰铢汇率回稳,泰国中央银行又暂时控制了局面。6 月中下旬,泰国前财长辞职,又引发金融界对泰铢可能贬值的揣测,引起泰铢汇率猛跌至1 美元兑28 泰铢左右。泰国股市也从年初的1200 点跌至461. 32 点,为8 年来的最低点,金融市场一片混乱。7 月2 日,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已坚持14 年的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央行还宣布将利率从10. 5 %提高到12. 5 %。泰铢当日闻声下跌17 % ,创下新低。泰国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案例: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7-1998)

俄罗斯金融危机(1997-1998) 一、进程与原因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三次金融危机。 第一次金融风波发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间。俄罗斯于1996年起对外投资开放,1997年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吸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但是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 1997年10月韩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立即对俄罗斯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结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间由于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0%,债市和汇市也纷纷告急。当时央行拿出35亿美元拯救债市,以维持国债的收益率吸住外资。虽然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资依然撤走了100亿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动发生在1998年5月~6月间。具体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政府危机引起投资者对俄罗斯政局不安;第二、俄罗斯严重的财政、债务危机引起投资者心理恐慌;三是议会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 面对上述不断发生的金融市场动荡,政府当时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条: 首先,保卢布,办法是提高利率,同时抛售美元干预汇率。 其次,由举借内债转向举借外债。 第三,延长整个债务的偿还期。 1998年8月,俄罗斯又爆发了更为严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动。这次金融大波动的直接诱因是由于政府贸然推行三项强硬的稳定金融措施:第一项,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第二项,延期90天偿还到期外债;第三项,转换内债偿还期。 这三项措施一公布,股票大跌而停摆,卢布汇率猛跌,后来,央行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卢布汇率失守,股市更是一泻千里。到8月28日,俄国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下跌85%。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分析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概述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纵观东南亚金融危机其产生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年期的高速增氏却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在这些回家沾沾自喜的同时更加迫切地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然而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并非完全是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导致一场“成长性的衰退”“泡沫经济”明显。 2“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马来西亚占29印度尼西亚占20菲律宾占11。而近年来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商业建筑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住宅、商业建筑被闲置。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际准结果导致大量资金因房地产过剩变成呆帐。银行呆帐增加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 3过分依赖外资但外资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泰国经济开始起飞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通货膨胀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泰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上汇率相对稳定在此情况下国际游资大量流入泰国从中谋和当泰国流入大量外国游资时并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以有利于本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以大量资金贷放给房地产业金融管理部门监管不利。了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外资力量的推动但不能完全依赖外资。过分依赖海外市场资金尤其是偏重对短期游金利用必然增加经济的不稳定。 4不能正确处理国际收支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的关系。在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缺乏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就试图开放资本项目来实现短期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国内经济的均衡这样做是很容易导致外国投机资本侵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对于一国的汇率往往具有助涨或助跌的作用而这正是投机资本大量进入的国家极易发生货币或金融危机的原因。 5.从外部看日本股币的复苏美元持续走强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纷纷撤离构成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的国际短期资本投机性的兴风作浪终于搅起了这场金融动荡。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中 得到不少启示防范金融风险也是今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题。 1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的基本要素。各种经验

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走势及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王建今年夏季以来,在亚洲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风暴所至,各国经济一片混乱和凋敝。我国经济虽未受到这场金融风暴的影响,但社会各经济层面,在市场低迷及内部金融风险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情况下,仍忧心忡忡,不敢掉以轻心。我国在未来年份的经济走势究竟如何?这场横扫亚洲的金融危机到底会对我国造成何种影响,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是各方面都高度关心的问题。我在此谈一些个人认识,供大家批评。一在整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是处在由消费需求所主导的轻型化产业主导增长时期,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由于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阶段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到由储蓄和投资需求所主导的重化工业阶段。从1993年以来,我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始终高踞在40%以上的水平,经济增长率九十年代以来平均也在11%以上。根据日本和“亚洲四小”的经验,在进入到由储蓄和投资所主导的重化工业阶段后,经济增长有可能在20年左右的长时期内经济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八十年代我国所经历的1984~1985年和1987~1988年两个增长高峰中,由于能源、交通、原材料和外汇等增长瓶颈的限制,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的水平只能维持两年左右就必须被迫进行宏观紧缩,而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1%,目前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却在限产压库,在铁路的南北大通道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口,国家外汇储备到目前为止已逾1400亿美元,这种显著异于八十年代增长特征的变化,就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带来的。九十年代以来国民储蓄率的急剧提升,使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剩余不断增加。1991年我国国家银行体系开始出现“存差”,到1996年我国银行体系当年形成的存差高达7740亿元,这就给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要素市场发育提供了条件,也相应使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进入到要素市场发育阶段。但是,由于政府对这一改革阶段的到来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政策准备,1992年以来要素市场的强劲发育势头首先是以“炒股热”、“炒汇热”、“集资热”,和“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自发而无序的形式出现的,由此在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及国家重点建设方面造成了一系列混乱,扰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迫使国家必须以整顿要素市场为目标,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由此在1993年6月以后进入了一个紧缩期。导致这次紧缩的原因虽然也有增长速度过高和物价方面的问题,但是与八十年代的两次“过热”相比,1992、1993年的短线制约并不明显,例如这两年每年的钢材库存量都增加了2000万吨以上,国家外汇储备即使在最低点仍高达183亿美元,比八十年代两次过热期间高出5~12倍。1993年通胀率也明显低于1988年的水平。显然,导致1993年以来宏观紧缩的主要原因已与八十年代有了明显区别,即不是由于增长瓶颈的限制,而是由于要素市场的混乱,这也是我国在1993年实施宏观紧缩以来,仍可以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9%以上的重要原因。经历了长达4年的宏观紧缩,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经济“软着陆”的任务。同比的通货膨胀率10月份以来已出现负值,1997年全年可能只有1%。由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持续严格控制需求,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供给总量大于需求的格局,并形成了丰厚的物质储备。近年来,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的增长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到今年底国家外汇储备将超过1500亿美元。与此同时,长时期的需求紧缩也使企业效益递减,倒闭企业和失业、下岗工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在局部地区甚至已形成社会隐患。因此,适当放宽需求已应成为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的主题。由于我国实际上在目前已不存在任何制约经济增长的物质方面的瓶颈,而唯一限制增长的瓶颈只有宏观需求政策,所以,一旦在1998年对宏观需求政策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就必定会看到经济增长率的明显反弹,因此我估计明年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达到11%,而且这一轮经济增长热潮必定会持续3~5年。现在有许多人怀疑,政府放松需求后,经济增长速度是否真的会出现明显回升。他们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认为1990年以来在上一次经济紧缩的低谷区,政府也曾想用放松需求的政策引导经济回升,但真正的景气恢复直到1991年下半年才出现,其间间隔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另一个是认为,虽然目前不乏有钱的投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泰、马、印尼、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台湾)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发展中地区各国(或地区)经济的影响由于各国(或地区) 的经济结构层次不同、金融体制与市场的完备程度不同、金融管理能力强弱不同、“泡沫经济”程度不同、不良债款比率高低不同而呈现出所受影响程度不同、特点不同。 以1 9 9 7 年7 月到1 9 9 8 年7 月(危机爆发后的一年期间内) 的三项经济指标(货币汇率下跌幅度、股市价格指数下跌幅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来衡量各国 (或地区)所受金融危机的不同影响程度。(见表)从表的数字可以看出, 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泰、马、印尼、韩国; 其次为菲律宾; 再其次为新加坡、香港; 受影响程度较小的是台湾; 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的是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特点也有一些不同: (1) 直接内发的有泰、马、印尼、韩国, 间接引发的有菲、新、台湾、香港; (2 )迅速引发的有泰、马、印尼、韩国, 滞后引发的有菲、新、台湾、香港; (3 )全面触发的有泰、马、印尼、菲、韩国, 所有三项经济指标均出现暴跌趋势, 部分触发的有新、台湾、香港, 它们的币值一直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趋向, 台湾的经济增长率也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趋势; (4) 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的有中国。 泰国: (1)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泰国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是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泡沫经济”、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到2000年为止泰国的股票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国内总产值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总产值增长率19 94 年为8. 8 % , 1995 年下降到8. 7 % , 1996年又跌至6. 7 %。由于泰国外向型经济已十分发达, 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依赖性强, 因而只要出口停滞, 就有可能障碍国内经济增长, 从而加剧经常项目逆差。泰国在1995、1996 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 D P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