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玩偶之家》在中国

《玩偶之家》在中国

《玩偶之家》在中国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戏剧之一,从1914年至今常演不衰,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该剧的引进不仅推动中国妇女解放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一批优秀戏剧作品的出现。

关键词:《玩偶之家》;易卜生;中国戏剧中图分类号:I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6)06-0164-03

[收稿日期]2016-09-16

[作者简介]李勍(1991-),女,河北满城人,

中国戏曲学院2014级戏曲文学创作方向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曲文学创作。一、《玩偶之家》在中国的演出情况

《玩偶之家》在中国曾被多次翻译,从1918至1948年共出版过九个不同的译本。至于《玩偶之家》的舞台生命更是引人注目。从1914起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玩偶之家》在中国舞合的上演可说是经久不衰。“五四”期间,在我国上演的易卜生剧本有《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其中演出最多、影响最大的就是

《玩偶之家》。鲁迅是最早将

《玩偶之家》介绍到中国的人。早在易卜生去世的的第二年(1907年),鲁迅先生便在《河南》月刊2、3、7号上连续发表《文化偏至论》和

《摩罗诗力说》两篇文章高度评价易卜生[1]

。鲁迅认

为如果要解放中国国民的集体精力,个人的精神解放必须放在首要的地位。但1914年春柳社公演的《玩偶之家》,观众反应平淡。而在1915年《新青年》创刊并连续发表鼓励妇女解放的文章后

,《玩偶之家》因为符合时代需要而被重新翻译,从此渐入佳境。

1918年6月,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本杂志不仅囊括了《娜拉》《人民公敌》等易卜生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同时还将

《易卜生主义》《易卜生传》这样的评论文章收纳其中。这使得易卜生在中戏剧界的地位扶摇直上,一举成为了妇女解放、革命文学的代名词。值得

一提的是,这一版本的《玩偶之家》是罗家伦与胡适共同翻译的,这是《玩偶之家》在中国第一个出版发行的完整译本。同年10月,翻译家陈蝦出版了《傀儡家庭》,此后易卜生的作品被大量引进中国。

从1914年至二十世纪90年代,《玩偶之家》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1914至1915年,上海的春柳社成员演出

“幕表戏”《玩偶之家》。1925年,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的一些学生组织剧团,演出《玩偶之家》,这一次的演出遭到警察禁止,经过协商后方才允许演出第一幕。为了保证演出的完整性,学生们在幕与幕之间不落幕,硬是以“独幕剧”的形式把全剧演完。另一说法是,

1926年一个由26名失学青年组织的“二六剧学社”在北平真光大戏院上演《娜拉》,大幕拉开,巡警阻止说男女同台有伤风化,违反警例,但观众坚持要看。警官同意只演一幕,这

个戏四幕只有一个景,无需闭幕换景,演员一直把戏演完。1928年,南开中学曹禺演出《玩偶之家》。1931年,清华礼堂曹禺演出

《玩偶之家》。而1935年则是著名的“娜拉年”

。当年1月1日至3日,南京左翼剧联的一个业余剧组“模范剧社”演出《玩偶之家》,竟被国民党当局以败坏公共道德为名禁止,扮演娜拉的小学教师王萍因“抛头露面,有伤风化,不能为人师表”被解除职务,为此在上海和南京引起长时间的辩论。同年6月

,《玩偶之·

461·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OI:10.16145/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2253596.html,23-1531/z.2016.06.05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