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波法提取罗布麻和山楂叶的总黄酮类化合物(改) 2

微波法提取罗布麻和山楂叶的总黄酮类化合物(改) 2

微波法提取罗布麻和山楂叶的总黄酮类化合物(改) 2
微波法提取罗布麻和山楂叶的总黄酮类化合物(改) 2

微波法提取罗布麻和山楂叶的总黄酮类化合物

及它们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比较和应用探究

摘要

罗布麻和山楂叶都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及采用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比较其含量以更好更广泛的应用它们,通过它们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色拉油的作用以比较它们的抗氧化活性,以及通过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的抗氧化活性的比较,以更深入了解它们的抗氧化活性以更好的利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罗布麻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微波法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抗氧化活性

1 前言

罗布麻是夹竹桃科茶叶花属作物,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它们入药在我国的历史都非常的悠久,1977年罗布麻正式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罗布麻全草可入药,性甘苦、微寒,有平心悸、止眩晕、消咳止喘、强心利尿等多种功效。主治高血压,对中老年人肥胖、便秘、气喘、心悸等症尤为适宜。据《本草纲目》记载,山楂有“酸甘味温, 消食积, 补脾”。罗布麻和山楂叶都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许多研究已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除利用其抗菌、消炎、抗突变、降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外,在抗氧化、抗癌、防癌、抑制脂肪酶等方面也有显着效果,是天然提取的抗氧化剂中重要的抗氧化成分。通过微波法快速高效的提取它们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通过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其含量,并进一步测定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再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等常用的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比较。不仅可以在量上更为了解它们的含量与差异,还更充分的把它们具有抗氧化活性而在医学,实验,生活各方面上的应用,为充分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它们提取物做基础性研究。

2 实验目的

2.1了解罗布麻和山楂叶的黄铜类化合物含量

2.2 探究比较罗布麻和山楂叶的抗氧化活性及它们的应用

2.3了解和掌握微波法提取黄铜类化合物的原理与技术

2.4了解和掌握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黄铜类化合物等的原理与技术

2.5 掌握测定抗氧化活性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3 实验原理

3.1 微波法提取罗布麻和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

罗布麻和山楂叶都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中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合物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亦多含有酮基因此被成为黄酮。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和酸性,相似相溶与酸碱理论原理。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一般方法有水提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法,有机溶剂法,解酶法和微波法等,其中利用微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比较高,而且快速时间短。

微波法原理是利用磁控管所产生的24多亿次/s超高频率的快速震动,使材料内分子间相互碰撞、挤压,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此法不仅具有反应高效性和强选择性等特点,还具有操作简单、副产物少、产率高及产物易提纯等优点。浸出过程中材料细粉不凝聚、不糊化,克服了热水法易凝聚、糊化的不足。

3.2 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罗布麻和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

由于不同植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不一样,所以所用的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时的标准溶液和测定吸收波波长不同。有关文献表明:以槲皮素为标准品,用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罗布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可行性比较高;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山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可行性比较高。

3.2.1 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罗布麻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槲皮素对照品溶液,在190~600nm区间测定其吸收波长,在210nm处有最大吸收,罗布麻的黄铜类化合物在210nm处也有最大吸收,因此我们选定210nm为检测波长。在210nm处测定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吸收度。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1.54X+0.175,r=0.99996(其中Y为吸亮度,X为样品浓度,r为相关系数)。

3.2.2 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芦丁对照品溶液,在波长300~800nm内进行光谱扫描,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也500nm处也有最大吸收,故选择测定波长为500nm。在500nm处测定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吸收度。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10.406C-0.0006,r=0.9997(其中A为吸亮度,C为样品浓度,r为相关系数)。

3.3 罗布麻和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原理

油脂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产生过氧化物,根据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性质,将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油脂从而降低其氧化速度。油脂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与还原性碘化钾反应生成游离的游离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滴定碘离子,通过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而测定计算出油脂的过氧化值(POV)。过氧化值越大,说明油脂被氧化越快,

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就越低;过氧化值越小,说明油脂被氧化越慢,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就越高。其中过氧化值(POV)为:POV = 126. 9 C( V1 - V2) 1 000/ 1 000 M

式中:V1 —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V2 —空白实际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标准溶液体积,ml ;

C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0. 002 mol/ L 。

4 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电热干燥箱超威粉碎机实验用微波炉紫外可见分光亮度计

5实验材料及试剂

5.1 实验材料市面上买的干罗布麻和山楂叶。

5.2 试剂的配制

5.2.1 罗布麻和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80%的乙醇溶液(适量):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以4:1的体积混合。

5.2.2 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5.2.2.1 75%乙醇溶液(适量)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以3:1的体积混合。

5.2.2.2 槲皮素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经120℃干燥至恒重的槲皮素对照品1.44mg,置于20mL烧杯中,加75%乙醇约10mL,微波处理使其溶解,放冷至室温,转移到25ml容量瓶,用75%乙醇定容,摇匀,即得(每1mL含槲皮素对照品74μg) 。

5.2.3 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5.2.3.1 60%乙醇溶液(适量)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以3:2的体积混合。

5.2.3.2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芦丁20 mg (120 ℃烘至恒重) ,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60 %的乙醇定容(每1mL含芦丁对照品200ug)。

5.2.3.3 5%亚硝酸钠溶液

5.2.3.4 10%的硝酸铝溶液

5.2.3.5 4%氢氧化钠溶液

5.2.4 罗布麻和山楂叶黄酮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比较

5.2.4.1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02 mol/ L)

5.2.4.2 饱和碘化钾溶液

5.2.4.3 淀粉指示剂

6 实验步骤

6.1 罗布麻和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6.1.1 将市面上买回来的罗布麻叶和山楂叶放到电热干燥箱中65度恒温烘2个小时,然后分别用超微粉碎机将它们磨成粉末,重复3遍。

6.1.2 准确量取罗布麻干燥粉末5g于250mL的锥形瓶中,按料液比为1:20(g/ml)加入80%的乙醇溶液,摇匀,浸泡20分钟,然后把溶液放到微波炉中以功率350辐射萃取,防止温度过高,每次微波辐射时间为1min,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再用微波辐射,依此萃取5次。

6.1.3 将微波炉萃取后的溶液用普通漏斗过滤,然后用20ml的蒸馏水洗涤滤渣并过滤和滤液一并倒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贴上标签罗布麻提取A液。

6.1.4 准确量取已经定容好的黄酮类化合物溶液1mL于25mL容量瓶中,贴上标签罗布麻B液,然后定容,待用。

6.1.5 准确量取山楂叶干燥粉末5g于250mL的锥形瓶中,按照步骤6.1.2;6.1.3;6.1.4的操作方法操作。将山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出来并以上述6.1.3和6.1.4步骤定容分别贴上标签山楂叶A液和山楂叶B液。

6.2 罗布麻和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的测量

6.2.1 罗布麻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的测量

6.2.1.1 标准曲线的制备

6.2.1.1.1 标准对照组槲皮素溶液精密量取标准对照品溶液槲皮素0.0,0. 2 ,0. 4 ,0.

6 ,0. 8 ,1. 0 ,1 . 2,1.4 ml,分别置于25 ml的试管中(编号0~7号),用乙醇稀释至5mL,即得(分别含槲皮素对照品0.00,2.96 ,5. 92 ,8. 88 ,11 . 84 ,14. 80 ,17.76,20.72ug/ml )。

6.2.1.1.2 然后用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亮度,波长为210nm,以0号量瓶为对照组,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亮度(A210),把数据记录在表1中。

6.2.1.2.3 以标准对照组槲皮素溶液的浓度C为横坐标,以其测得的吸亮度(A210)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图图1。

6.2.1.2 样品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6.2.1.2.1 分别取3份定容好的B液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样品溶液1mL于25mL试管中(编号A,B,C),然后别分用80%乙醇稀释至5mL。

6.2.1.2.2 然后以上述0号试管溶液为对照组,用紫外光分光亮度计在210nm波长测定其吸亮度(A210),记录在表1中。

6.2.1.2.3 然后取三个样品溶液的吸亮度的平均值,将其代入标准曲线中测出罗布麻黄酮

类化合物的浓度C,从而计算出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计算公式为:T=C(ug/ml)×200×25×5mL/5000,000ug。

6.2.2 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的测定

6.2.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6.2.2.1.1 标准对照组芦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ml,0.2mL,0.4mL,0.6mL,0.8mL,1.0mL,1.2mL,1.4ml 分别置于25mL 试管中(分别编号0-7号),各加水至4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 分钟。

6.2.2.1.2 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 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摇匀,放置15 分钟(分别含芦丁对照品0.00,2.50,5.00,

7.50,10.00,12.50,15.00,17.50ug/ml)。

6.2.2.2.3 分别取3份定容好B液的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样品溶液1mL于25mL试管中(编号A,B,C),各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 分钟。

6.2.2.1.4 以吸亮度(A500)为纵坐标,标准对照品芦丁的浓度(C)为横坐标,描出标准曲线图。

6.2.2.2 样品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6.2.2.1.3 以0号试管溶液为对照组,用紫外光分光亮度计在50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亮度(A500),把数据记录在表2中。

6.2.2.2.2 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 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 分钟。

6.2.2.2.3 以0号试管溶液为对照组,用紫外光分光亮度计在50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亮度(A500),把数据记录在表2中。

6.2.2.2.4 然后取三个样品溶液的吸亮度的平均值,将其代入标准曲线中测出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计算公式同上。

6.3 罗布麻和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6.3.1 取7个20ml的烧杯(编号0、1、2、3、4、5、6),分别加入20克纯色拉油,然后分别加入蒸馏水10mL,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A液10mL,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A液10mL,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B液10mL,楂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B 液10mL,100ug/ml的柠檬酸溶液10mL,100ug/ml的抗坏血酸溶液10mL。

6.3.2 把7个烧杯放进置于60℃左右的烘箱中,分别经过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后计算其过氧化值(POV值)。

()%

1001000219.126??-??=

M v v c pov

式中:V1为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2为空白试剂(即0号烧杯混合色拉油)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 为样品质量(g);

126.9为碘的摩尔质量(g/mol)。 备注:

V1和V2的测定:精确称取3 g 混匀样品,置于碘瓶中,加入30 ml 氯仿一冰乙酸(体积比为1:1)混合,再加入1 ml 饱和碘溶液,摇匀,置暗处5 min ,然后加水50 ml ,以0.002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 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记录各溶液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于表3中。 6.3.3 计算各烧杯样品的POV 值数并填在表表4中。

7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7.1 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罗布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的吸亮度A210:

表1 各试管溶液的吸亮度

7.2 对照组槲皮素溶液标准曲线:

7.3 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的吸亮度A500:

表2 各试管溶液的吸亮度

7.4 对照组芦丁溶液标准曲线:

7.5 罗布麻和山楂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计算:

表3 滴定中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量

表4 各样品中的POV值

7.7 实验分析与讨论:

7.8 罗布麻与山楂叶在抗氧化活性等方面比较及应用的讨论:

8 注意事项

8.1 测定抗氧化活性时,加入样品后搅拌均匀,然后放在恒温箱时,可以隔一段时间换一换他们之间的位置,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受热情况更均一。

8.2 紫外光分光亮度法测定样品含量时,如果样品溶液的吸亮度值不在标准曲线上,应该

适度的稀释样品溶液,再次测定。

8.3 在抗氧化活性测定时,由于没有那么快测出样品含量,设柠檬酸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对照的溶液含量应在样品两个浓度之间,这有利于结果讨论,更有对照的实际意义。8.4 微波炉加热辐射时,要注意时间上的调节,避免锥形瓶溶液因沸腾而溢出。

参考文献

1 徐雅琴,李淑芹,付 红,黄树莓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14(6):0739-0741.

2 王敏,周立,王凌,叶娉,董芳,吕芳北山楂叶与云南山楂叶中总黄酮与金丝桃苷的含量的比较[J]现代生物学进展,2008,(4):0694-0695.

3 冯怡,傅荣杰黄酮类组分微波萃取与传统水煎提取的比较[J]中成药,2005,27(10),1138-1141

4 郭永学,李楠,仉燕来山楂叶总黄酮的微波辅助萃取研究[J]中草药,2005,36(7):1011-1013.

5 贾东辉,杨雪莹构树叶中黄酮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J]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52-1353.

6 孙艳梅,徐雅琴,杨林天然物质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3,28(3):0054-0057.

7 韦学丰,邓年微波法提取桉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141-143.

8 刘昌平金银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09483-09384.

9 王小华,邓斌,张晓军,龙石红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2(32),0032-0035.

10 张强,王松华,孙玉军,蒋圣娟,宋玉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8):139-142.

11 戴玉锦微波法从柚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6,(1),0121-0123.

12 揭金阶罗布麻叶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490-1491.

13 耿敬章,冯君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与应用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7):19-21.

14 [英]J.B.哈本等编,戴伦凯,谢玉如等译黄酮类化合物[M]科学出版社,1983. 附录

广东华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报名表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提取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王丽723000) 摘要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1]研究表明,黄芩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在医药和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用途,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过敏、调节免疫、调节心血管、解热、降压、降血糖等药理活性[2]。其传统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新提取法有酶提取法等。本文分别对黄芩中的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提取进行讲述,以期为黄芩黄酮类成分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黄芩黄酮提取 1、黄芩苷的提取: 1.1 传统提取方法 黄芩苷的传统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 1.1.1 煎煮法 采用煎煮法提取黄芩苷时,影响因素主要有浸泡温度、煎煮次数、加水量及煎煮时间等。李晓芳等[3]对黄芩苷用水提取工艺中的降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以水为溶剂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时,宜在60℃以上条件下浸泡处理,或者将黄芩药材首先煮沸,可减少黄芩苷的降解,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而李建华等[4]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在60℃时进行黄芩投料提取,黄芩苷的损失仍然比较大,提出宜在80℃以上条件下浸泡处理,或者将黄芩药材预先通过炮制灭活内源酶,来减少黄芩苷的降解。对煎煮次数、加水量及煎煮时间影响黄芩苷的提取进行研究,孙益林等[5]认为用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为最佳工艺;王青[6]则认为黄芩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水煎煮3次,第1次加l0倍量的沸水提取1.5h,第2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h,第3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30min,黄芩苷的收率可达91.06%;朱思明等[7]发现用料液比为1:15,提取3次,每次1.5h为黄芩苷的较佳提取工艺。根据黄芩苷的理化性质,可采用碱性离子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3T09:36:27.62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鲍兴隆[导读] 旨在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为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浙江大学校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黄酮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对黄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本文旨在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为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比黄酮类化合物传统及新型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发现,新型提取方法相对于传统提取法而言提取率具有明显优势,但新型提取技术对原料、设备、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国内外研究相对偏少。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或一个吡喃环或吡喃环连接而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和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及二氢异黄酮类、查尔酮和二氢查耳酮类及花青素类等[1]。黄酮类化合物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苷元的形式存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活性,在医药、保健食品等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有传统的超声波提取法等;以及新型的: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等。 1传统提取方法 1.1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空化作用使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这样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和溶出,另一方面可加速提取液的分子运动,使得提取液和苎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快速接触,相互溶合、混合,此外超声波热效应也有利于水溶作用,有效缩短了提取时间。贺波[2]以“华苎4号”苎麻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液固比30:1,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60W,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60℃,提取一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苎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4.94%。2新型提取方法 2.1微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是微波转化成热能使细胞内部温度上升,当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细胞破裂,其有效成分流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萃取介质捕获并溶解。此外,微波产生的电磁场还能加速被萃取部分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速率,缩短萃取组成的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张海慧等[3]以黑穗醋栗为试材,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最后确定了微波辅助法提取黑穗醋栗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以95%乙醇为溶剂,微波功率500W,微波65℃,提取8min,液料比10:1,此时提取率可达到0.738mg/g。张鹏等[4]通过实验得出银杏黄酮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5,回流温度70℃,微波时间120s,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1.02%。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省时、节约溶剂、提取率高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2.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余青等[5]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时间1.5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流量20kg/h,夹带剂添加量5mL/g在此条件下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谢建华等[6]利用响应面发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苦瓜总黄酮的工艺参数,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无水乙醇为夹带剂1.0mL/g,萃取压力33.4MPa,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53.2min。此条件下苦瓜总黄酮提取率达到84.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速度快,提取率高,流程简单,且对生物活性保留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除以上的提取方法外,还有双水相萃取分离、双水相—超声耦合、超声—酶法耦合、酶法—高压脉冲电场耦合等技术。总的来说,传统提取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基本在5%左右,而新型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在1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80%-90%),相对于传统提取法而言,新型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具有明显优势,但对新型提取技术对原料、设备、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国内外研究相对偏少。3展望 黄酮类化合物分布范围广、种类多,黄酮类化合物的保健品也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引起国际医药界的注意,而且大部分毒理学研究提示其一般无毒,近年来此类化合物一直是生化制药、保健品生产方面的热门之一,在最近上市的保健产品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其主要功效成分就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涉及的功能食品也很多。最近由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死亡人数呈快速增长,而黄酮对心血管系统及防癌抗癌有一定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发相关的产品,前景较好。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作用机制与合成途径,有些实验结果的解释可能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还需要关注的是生物利用度、代谢动力学、体内的氧化损伤及长期服用产生的慢性后果等方面[7]。开发出更加可靠、令人信服的模型或系统,以此来精确评估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TAYLOR L P,GROTEWOLD E. Flavonoids as developmental regulatoes [J].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2005,3(8):317-323. [2] 贺波.苎麻叶中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张海慧.微波辅助法提取黑穗醋栗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9):32-35. [4] 张鹏.银杏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96-5497,5730. [5] 余青,郑小严,黄红霞,等.超临界CO2萃取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J].2009,38(01):97-102. [6] 谢建华,单斌,彭云.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苦瓜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J].2010,08(1):66-71. [7] 佟永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展望[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7):188-190.

微波辅助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果中的Vc含量 摘要: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为维持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实验中,将市场上新鲜猕猴桃榨汁后,用微波辅助提取维生素C。配制出一系列标准浓度的维生素溶液,在265nm波长的光下用高效气相色谱测量其峰面积,并作出其峰面积-浓度曲线,得到其关系式。通过测出三组样品的峰面积,代入公式中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测出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为56.95 mg·L-1,RSD为5.3%。 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液相色谱法维生素C 标准曲线 1 引言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在贮藏、加工和烹调时,极易被氧化和分解。而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以食物形式获取。研究发现维生素C 的缺乏可导致坏血病和免疫力底下等多种疾病,其在人体中的含量高低常作为某些疾病诊断及营养分析的重要指标。因此抗坏血酸的定量分析在食品、医药领域相当重要[1]。 目前测定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碘量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伏安法[4]、红外光谱法[5]、库伦滴定法[6]和液相色谱法等等。本实验采取微波辅助提取,快速、简便地萃取中蔬果中的维生素C,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维生素C标准系列溶液色谱峰面积相对其浓度做校准曲线,根据样品中维生素C的峰面积,由校准曲线计算其浓度。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 乙腈:色谱纯; 冰乙酸,维生素C,磷酸二氢钾:分析纯; Vc标准溶液:快速准确称取0.025 g Vc,用1 mol/L乙酸溶液溶解,定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用1 mol/L乙酸溶液定容,得到100 mg/L标准溶液备用,现用现配; 猕猴桃一个。 2.2 仪器 平头进样器;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构成为C-C-C方式,广泛存在于包括众多植物中,属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来源广、生物活性多、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古味伍绛木樨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如下。 1 心血管系统作用 1.1 抗心律失常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轻发作频率,能对抗乌头碱、哇巴因和氯仿诱发的心律失常,其可能的机制为总黄酮可降低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 1.2 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进程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LDL氧化作用,抗平滑肌增殖,清除自由基,从而有效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1.3 扩血管作用总黄酮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素(ET)的生成,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对心血管系统起到改善作用,从而 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 1.4 抗凝血作用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胶原纤维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动物试验表明,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和冰水浸泡法,造出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即血流变性呈轴稠状态的实验动物,通过饲喂山楂叶总黄酮(HLF),可显著降低红细胞(RBC)聚集指数、血浆比轴度,从而改善血瘀状态。银杏黄酮单独应用其抗凝作用不如蚓激酶,两者合用后抗凝效果加强,但溶栓作用并没有改善。 1.5 抗血脂作用维生素D3加脂肪乳剂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在给予了麦胚总黄酮类后,可显著提高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实验性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酚甘油含量。 2 抗炎调节免疫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作用机理为作用于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泌过程,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释放慢反应致炎物质,如中性粒细胞溶酶体酶、白三烯、组胺、前列腺素等,调节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直到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穿卜草中分离得到黄酮提取物可显著清除炎性因子,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等急性炎症反应,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抗菌抗病毒作用 3.1 抗菌作用甘草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可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黑根霉、灰葡萄抱、意大利青霉等真菌。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新型隐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亦能明显抑制的生长。 3.2 抗病毒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芦丁能抑制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黄芪总黄酮对人疤疹病毒(HSV21)感染的豚鼠皮肤,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异黄芪282甲醚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总之黄酮类对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疤疹病毒、登革热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3 抗HIV活性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均有抗匀陨灾活性,其作用的靶点均分别为作用于HIV逆转录酶、HIV 蛋白酶、HIV整合酶,作用于HIV启动子,没有明确作用点的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中黄芩素可对抗中逆转录酶。 4 抗肿瘤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对于肿瘤细胞的增长繁殖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预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促进抗肿瘤细胞增殖等。黄酮类化合物抗癌抗肿瘤作用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且二者之前具有显著相关性,抗自由基及氧化应激的能力强,则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药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应用前景 任红丽2009090141 摘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在 药用价值方面,讨论了其抗抑郁作用、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提取工艺方面,讨论了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微波法等;及其开发应用,为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用价值 黄酮类物质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14],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迄今,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被发现,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也不断问世。最初这类物质仅用于染料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调节血管渗透性,改善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中枢抑制、神经保护等功能[2,12]诸多生理和药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提取纯化方法 1.1 传统提取方法 1.1.1 热水提取法 水是最廉价的提取溶剂,是地球最丰富的物质,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挥发性不大,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意义。但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多,往往因泡沫或粘液很多,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浓缩也会很困难。此外,水提取物容易发霉发酵[22]。1.1.2 碱性水、碱性稀醇浸提法 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多为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酚羟基[7],故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液来提取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母核的多样性主要是由黄酮本身骨架、环系的变化、氧化程度和数量而定,当碱的浓度过高,加热时便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 1.1.3 有机溶剂热回流及冷浸提取法 根据杂质极性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乙醇、甲醇、丙酮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15]。

微波提取

2.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2.1 微波及微波特性 2.2 微波技术的发展 2.3 微波提取中药成分原理与应用 2.4 微波提取的评价与存在问题 2.5微波干燥灭菌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1 微波及微波特性 2.1.1 微波的概念: 微波(microwave .MW)是超高频率电磁波, 波长1~0.00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2.1.2 微波的特性: ①似光特性:高频率、波长短—直线传播 ②穿透特性: 反射性:MW→金属.入射角=反射角(金属不发热) 穿透性: MW→某些非金属(透明体)不发热 吸收性: MW→水(发热) 2.1.2 微波的特性: ③热特性: 微波MW→物体内部→热能,内外温度相等,表面水蒸发时温度略低,形成由里到外的温度降低梯度,有利于干燥。 2.1.2 微波的特性: ④非热特性(生物效应): 微生物内H2O在WV作用下产生极性震荡→ 细胞膜结构破裂,细胞分子间氢键松弛→细胞死亡→实现了低温灭菌。 2.2 微波技术的发展 20世纪 30年代:MW用于——防空雷达 40年代,美国:第一台微波炉——也称雷达炉 90年代:加拿大:设计的——微波提取装置取得了多国专利,一次可以处理1~5吨的物料,用于食品,香料,调味品的生产。 1994年:法国研制的SOS-1100型微波萃取仪在美、日、韩、墨西哥、西欧等申请了专利。目前中国:工业微波技术处于实验阶段 2.3 微波提取原理与应用 2.3.1微波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原理: 微波提取利用了介电加热和离子传导的作用。 ①介电加热: 永久偶极分子在2450MHz电磁场条件下产生 共振频率:4.9×109次/秒, 分子→超高速旋转→动能↑→温度↑ ②离子传导:

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和鉴定教学文案

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和鉴定[适用对象] 中药国际交流、中药知识产权、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专业 [实验学时]9 一、实验目的要求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了解沸水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2)了解由芸香苷水解制取槲皮素的方法。 (3)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槐花中提取芸香苷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芸香苷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各种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三、仪器设备 烘箱、水浴锅、铁架台,烧杯,三角烧瓶,滤纸,试管,层析槽,毛细管等。 四、相关知识点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主要含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12~20%,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及鼠李糖。 芸香苷(rutoside),分子式C27 H30 O16,分子量610.51,淡黄色针状结晶,mp.177~178℃。难溶于冷水(1﹕8000),略溶于热水(1﹕2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乙醇(1﹕30),

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吡啶及稀碱液中。 槲皮素(quercetin ),分子式C 15 H 10 O 7,分子量302.23,黄色针状结晶,mp.314℃(分解)。溶于热乙醇(1﹕23),冷乙醇(1﹕300),可溶于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等,不溶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中,几不溶于水。 O O O H OH OH OH OR 五、实验步骤 (一)芸香苷、槲皮素和糖的纸色谱鉴定 1、点样:取新华一号色谱滤纸,规格20 cm ×20 cm ,在滤纸下端约2 cm 处用铅笔画一直线,间隔2 cm 分别点上下列样品或标准溶液: (1)糖样品溶液 (2)标准葡萄糖溶液 (3)标准鼠李糖溶液 (4)芸香苷样品甲醇溶液 (5)芸香苷标准品溶液 (6) 槲皮素样品甲醇溶液 (7)槲皮素标准品溶液 2、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上行展开。 3、显色:展开完毕,将滤纸取出,记录溶剂前沿位置。待溶剂挥尽后,在(3)与(4)点之间剪开,分别显色。 (1)糖的显色: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烘10分钟,

黄酮提取物的纯化

实验二:黄酮提取物的纯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活性炭纯化黄酮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趁热过滤和冷却结晶的操作方法。 3.学习标准曲线测定黄酮纯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早期由木材、硬果壳或兽骨等经炭化、活化制得,后改用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是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 根据总黄酮及DMY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度的差别,可用热水溶解、冷水结晶。使之不断提高纯度。该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在利用重结晶纯化总黄酮及DMY时,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可提高纯化速度。 藤茶粗品主要含有:二氢杨梅素(ampelopsin/dihydromyricetin)、杨梅素( myricetin )、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5-O-β–D-glucoside) 、花旗松素( taxifolin)、洋芹苷(apiin)等黄酮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二氢杨梅素。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 蒸馏水、活性炭、藤茶粗品、芦丁标准品、70%乙醇 5%亚硝酸钠溶液:5g亚硝酸钠+95ml 10%硝酸铝溶液:10g硝酸铝+90ml水 4%氢氧化钠溶液:4g氢氧化钠+96ml水 玻璃棒、玻璃漏斗、热漏斗、滤纸、表面皿、电热帽、酒精灯、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试管、移液枪 四、实验步骤 (一)纯化 1.称量5g藤茶粗品于烧杯中,在加热条件(95℃-100℃)下,先加入100ml蒸馏水, 搅拌溶解。看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再加入水,直至能完全溶解,成 为饱和溶液,加热5-10min。 2.在溶解过程中同时加入0.05g活性炭。 3.趁热过滤,在热漏斗中加入热水,用酒精灯在一旁灼烧以保持温度,将玻璃漏斗放 入热漏斗内预热,加入滤纸,滤纸要高于玻璃漏斗低于热漏斗。 4.冷却至室温,将滤液放入0-4℃的冷库中静置结晶 5.将滤液重复上述实验2-3次(不加活性炭)。 (二)芦丁标准曲线测定纯度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树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其生长规律特殊,抗病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有关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多达100多种,形成国际市场上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新兴产业。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酚酸类以及生物碱、聚异戊二烯等化合物。黄酮类为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含量随品种、产地、树龄、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黄酮类化合物优异的抗氧化、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受世人瞩目。 药学研究表明,有38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3类:黄酮(醇)及其昔28种:如槲皮黄酮等;黄烷醇类:如儿茶素等4种;双黄酮:如白果双黄酮等6种(儿茶素)。 1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分离 1.1 溶剂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银杏叶热。国内银杏叶常用溶剂例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水以及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浸泡银杏叶进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一般有:煎煮、冷浸、回流、渗施等经典方法。 1.1.1 水提取树脂分离法有关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文献报道不多。肖顺昌等报道了用l 6倍量沸水分3次浸提银杏叶,得到的水溶液,经冷藏、分离杂质得溶液,然后用D101型吸附树脂吸附得到浓度达38%的黄酮苷。胡敏等研究水浸提银杏叶黄酮苷并用树脂精制的工艺,探讨了影响黄酮苷浸出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 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4h/次,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产品得率为银杏叶干重的 1.2%-1.5%。 水提取成本低,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高,但是水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差,提取率低。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 摘要:微波萃取技术区别于传统的溶剂萃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课题。微波可以穿透萃取介质,直接加热物料,能缩短萃取时间和提高萃取效率。本文对近年的微波萃取技术以及其研究做了综述,介绍了微波萃取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关键词:微波;微波萃取;高效 Technology of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Abstract: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has attracted growing interest as it allows rapid extractions of solutes from solid matrices in recent years, with high extraction efficiency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classical techniques.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consists of heating the extraction in contact with the sample with microwaves energy. But unlike classical heating, microwaves heat all the samples simultaneously without heating the vessel. Therefore,the solution reaches its boiling point very rapidly, leading to very short extraction time. This review gives a brief pres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microwave and extraction systems. A discussio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tly, and its applications. Key Words: Microwave ;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efficiency 溶剂萃取是重要的传质单元操作]1[,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液相之间不同的分配性质来实现液体混合物中某一单独或多种组分的分离或提纯。溶剂萃取通常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具有能耗低的特点,较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经济效益较佳,有利于连续化的大规模生产。

侧柏叶中黄酮的提取及其在功能化妆品中的应用 综合实验

综合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侧柏叶中黄酮的提取及其在功能化 妆品中的应用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同组人: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理化学院综合化学实验室

目录 摘要 (2) 1 绪论 (3) 2 实验原理 (3) 3 实验仪器和药品 (4) 3.1 实验仪器 (4) 3.2 实验药品 (4) 4 实验过程 (4) 4.1 侧柏叶中黄酮的提取及定性分析 (4) 4.2 侧柏黄酮洗发香波的配制及性能定 (6) 4.3 侧柏黄酮雪花膏的配制及性能测定 (7) 5 结果与讨论 (7) 5.1 侧柏叶中黄酮的含量 (7) 5.2 侧柏叶黄酮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分析 (8) 5.3 洗发香波和雪花膏的性能测定 (9) 6 结论 (10) 参考文献

摘要 采用超声波法、索氏提取法等方法从侧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根据不同溶度的黄铜提取液对应不同的吸光度,作出标准曲线,得出吸光度关于浓度的方程,然后再测得侧柏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方程计算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激活毛母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使毛发生长能力衰退的毛囊复活和促进血液循环后补充营养成分而发挥出养发、生发的作用。去屑止痒的机理在于抑制头发表皮细胞蜕化的速度,延迟脱落,减少脂溢性皮肤病的产生。同时它还有很好的美白效果。因此,广泛应用于洗发香波和雪花膏的制备中。 关键词:侧柏;黄酮类化合物;洗发香波;雪花膏

1 绪论 侧柏系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别名扁柏、香柏、片柏、片松。喜生于湿润肥沃的山坡[1],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侧柏叶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肺炎、痢疾、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侧柏叶的疗效作用主要是通过存在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起作用的。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初,这类物质的粗制品仅作为染料应用,20世纪20年代,国外把槲皮素、芦丁用于临床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60年代末,人们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有抗炎、抗病毒、利胆、强心、镇静和镇痛等作用。到70年代,又发现它们有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 黄酮还具有明显的美白功效,其美白功效的药理作用主要在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侧柏叶总黄酮作为美容护肤化妆品的添加剂,具有药性稳定,药力持久,对皮肤作用温和、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将其制成水包油型的乳化产品,安全性好,使肌肤自然、美白亮泽[2]。且成本低廉,原料易得,无副作用,在国际化妆品界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雪花膏中加入侧柏叶提取液组分,与表面活性剂等配制成美白雪花膏,是一种兼具美白、保湿功效和调理性能的天然植物功能性雪花膏。同时,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激活毛母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使毛发生长能力衰退的毛囊复活和促进血液循环后补充营养成分而发挥出养发、生发的作用[3]。广泛用于洗发香波的生产中。 2 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黄酮、黄酮醇等平面性强的分子,难溶于水,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非平面分子溶解度稍大。花青素以离子形式存在,水溶度较大。黄酮成苷后,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植物有效成分种类多,结构复杂,溶解性能差异较大。如侧柏叶中含有能在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按所用溶剂不同分类 (1)热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剂)---------- 灵芝多糖热水提取 (2)有机溶剂萃取法-----------生产茶多酚工业试验、乳酸 (3)碱提取酸沉淀法.---------- 橙皮苷、黄芩苷、芦丁等都可用此法提取. 2.按提取条件不同分类 (1)回流提取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 (2)索式提取法----------柑橘属类黄酮 (3)微波辅助提取法----------采用微波辅助法从黎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4)超声提取法----------提取山楂中黄酮类物质 (5)超滤法----------黄岑甙 (6)酶提取法----------采用纤维素酶对红景天进行酶解处理,可提高黄酮类物质的浸出率 (7)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竹叶黄酮、从干姜片中提取挥发油 PH 梯度萃取法:石榴果皮褐变产物、葛花总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五味子、葛根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甘草、分离蜜环菌发酵液乙醇提取部位 柱色谱法 (1)硅胶柱色谱:姜黄素 (2)聚酰胺柱色谱:紫锥菊 (3)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回心草、茵陈蒿 (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川草乌、三七总皂甙 二. 槐米中芸香苷(芦丁)的提取方法有哪些(设计) 方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 (1) 槐米粗粉20g 加约120ml 的%硼砂水溶液, 搅拌下加入石灰乳至pH8-9, 并保持该pH 值煮沸20分钟,四层纱布 趁热滤过,反复2次 提取液 药渣 浓盐酸调pH2~3 搅拌,静置放冷,滤过。 滤液 沉淀 热水或乙醇重结晶 芸香苷结晶 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槐米中芸香苷的流程图 (2)取30g 槐花米,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硼砂沸水200ml ,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调节pH=8~9,在此pH 下保持微沸20~30min ,趁热用棉花滤过,残渣再加水,同上法再煎一次,趁热抽滤。合并滤液,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至pH=4—5,静置。 提 碱 取 溶 分 酸 离 沉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一、溶剂提取法: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步骤多、周期长、产率低、产品中有机溶剂易残留。溶剂系统主要有乙醇,水溶液、丙酮-水溶液、NaOH-水溶液、NaOH-乙醇等。精提物常在粗提物制备基础上精制,常用液-液提取法、沉淀法和吸附.洗脱法。以60%丙酮为起始溶剂粗提取,再脱脂、去银杏酚酸等15道工艺制成提取物。NaOH-水溶液提取效果最好,NaOH-乙醇溶液次之,正丁醇萃取水溶液中银杏黄酮苷,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5 min温度60℃4次,萃取物中黄酮苷含量为57%。V水:V正丙醇=1:25最佳。银杏叶精提物树脂吸附纯化法以石油醚回流提取,再以8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新型澄清剂沉降,树脂分级吸附,pH值为3—4酸水和酸性25%乙醇洗涤,75%乙醇洗脱,喷雾干燥将银杏叶洗净,于60℃烘干至恒重,粉碎,过50目筛。称取粉末2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恒重,粉碎,过50目筛。称取粉末2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60%乙醇至250.0 ml,80℃下回流提取3.0 h,蒸馏回收乙醇,并用活性炭脱色,得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乙醇浓度为50%一70%时,提取率随浓度增加提高,当浓度70%时提取率达最大。随水浴温度升高总黄酮提取率快速增加。当温度80℃时提取率达最大。提取时间为三小时为佳。 黄酮类化合物(英语:Flavonoid,又称类黄酮[1])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的一系列化合物。他们来自于水果、蔬菜、茶、葡萄酒、种子或是植物根。虽然他们不被认为是维生素,但是在生物体内的反应里,被认为有营养功能,曾被称为“维生素P”: 黄酮类(英语:Flavones)是一类基于2-苯基色原酮-4-酮(2-苯基-1-苯并吡喃-4-酮)骨架的黄酮类化合物,如右图所示。 银杏叶黄酮的研究程序 溶剂提取法: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步骤多、周期长、产率低、产品中有机溶剂易残留。溶剂系统主要有乙醇,水溶液、丙酮-水溶液、NaOH-水溶液、NaOH-乙醇等。精提物常在粗提物制备基础上精制,常用液-液提取法、沉淀法和吸附.洗脱法。 以60%丙酮为起始溶剂粗提取,再脱脂、去银杏酚酸等15道工艺制成提取物。NaOH-水溶液提取效果最好,NaOH-乙醇溶液次之,正丁醇萃取水溶液中银杏黄酮苷,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5 min温度60℃4次,萃取物中黄酮苷含量为57%。V水:V正丙醇=1:25最佳。银杏叶精提物树脂吸附纯化法以石油醚回流提取,

微波萃取的原理

微波萃取技术 地点:微朗科技微波实验室 单位: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3-08-23 声明:本研究成果归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仿冒必究. 微波萃取技术是食品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项新技术。世界上微波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合物萃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86年,国外有专家发现将样品放置于普通家用微波炉里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可萃取传统加热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目标物质。通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和发展,微波萃取技术现已应用到香料、调味品、生物制品、天然色素、茶叶、中草药、化妆品和土壤分析等领域。 1、微波萃取原理 微波萃取是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媒质,到达被萃取物料的内部,微波能迅速转化为热能使细胞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当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于萃取媒质再通过进一步过滤和分离,便获得萃取物料。在微波辐射作用下被萃取物料成分加速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从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同时还降低了萃取温度,最大限度保证萃取的质量。

2、微波萃取优点 传统热萃取是以热传导、热辐射等方式由外向里进行,而微波萃取是微波瞬间穿透物料里外同时加热进行萃取。传统热萃取相比,微波萃取的主要优点是: a、质量高,可有效地保护食品、药品以及其他化工物料中的功能成分; b、纯度高、萃取率高; c、对萃取物具有高选择性; d、速度快、省时,可节省50%-90%以上的时间; e、溶剂用量少(可较常规方法少50%-90%以上); f、安全、节能,无污染,生产设备较简单,节省投资。 3、微波萃取与其它萃取方法的比较 微波萃取效率高、纯度高、能耗小、操作费用低,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可广泛用于中草药、香料、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茶饮料、调味料、果胶、高粘度壳聚糖等行业。目前在我国微波萃取已经用于多项中草药的浸取生产线之中,如葛根、茶叶、银杏等。微波萃取已列为我国二十一世纪食品加工和中药制药现代化推广技术之一。某中药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已经用微波萃取方法处理上百种中药。无论是萃取速度、萃取效率还是萃取质量均比常规工艺优越得多。微波萃取技术与现有其他的萃取技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化学溶剂萃取法耗能大,耗材多,耗时长,提取效率低,工业污染量大。超临界流体提取在提取效率上大有提高,但所需装备复杂,溶剂选择范围窄,要高压力容器和高压泵,建立大规模提取生产线难度大,成本高。

天然药物化学 第4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4章黄酮类化合物一、选择题 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A. 6C-6C-6C B. 3C-6C-3C C. 6C-3C D. 6C-3C-6C E. 6C-3C-3C 2.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A. -OCH3 B. -CH2OH C. -OH D. 邻二羟基 E. 单糖 3.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A. 糖 B. 羰基 C. 酚羟基 D. 氧原子 E. 双键 4.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A. 3-OH黄酮 B. 5-OH黄酮 C. 5,7-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E. 3/,4/-二OH黄酮 5.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A. 异黄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6.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黄酮苷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黄酮 A.(1)>(2)>(3) B.(2)>(3)>(1)

C.(3)>(2)>(1) D.(2)>(1)>(3) E.(1)>(3)>(2) 8.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A.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黄烷醇 9.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 10.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 D.具苯环 E.为离子型 11.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 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 12.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 D.C环为平面型 E. C环为非平面型 13.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 A.乙醚 B.氯仿 C.乙醇 D.水 E.酸水 14.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 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 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

多酚类 酚类 黄酮类

多酚类酚类黄酮类 以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为特色的地中海民族膳食除了心脏具有潜在的保护功能外,该膳食所具有的理想脂肪酸构成及富含多酚类天然抗氧化剂混合物的特性,使其能够给机体带来其他一些健康利益。多酚是许多水果和蔬菜的天然成分,在红酒和橄榄中含量特别丰富。 人们注意到,在多酚的摄入和死亡率之间存在著负相关性。这可能是由於多酚类物质对血脂的保护作用(包括它们的氧化性)10多酚类物质所具有的抗氧化剂作用表现为,它们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诱导的脂类过氧化反应,来保护血脂不受氧化伤。11、12多酚这些特性能补充和增强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多酚类物质也具有几种其他重要的药物功能,它们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感染、抗过敏、抗出血和血管张等作用。 什么是多酚 多酚是一组天然地存在于植物的叶、幹、根、花和种子中的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在柑橘类水果、葡萄、橄榄、皋蔗、树皮、蔬菜、黑色浆果、全谷及坚果中,这些天然抗氧化剂的含量特别丰富,这些成熟的水果和蔬菜具有明亮、鲜艳的色彩的原因是由於它们含有多酚色素,在植物内,多酚色素保护植物细胞不受疾病的困扰,过滤有毒的紫外线,保护脆脆弱的植物种子,直到使它们能够发芽,当我们在膳食中摄入多酚后,多酚就变成巨大的自由基清除剂,使机体受益。有证据表明些多酚类化合物能通过和金属形成螯化物,有助於排队出这些金属物质,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按照结构的不同,多酚类物质可能分为二大类,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来源於酚酸)尽管深入地探讨这二类化合物的学特性可能超出了本指导的范围,但是通过解释它们结构上的区别,可能会使读者对它们有更清晰的理解。 黄酮类化合物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能够改变机体对变能反应原,病毒及致癌物反应的能力,并保护机体组织不受氧化性侵袭的伤害,所以它们享有,“天然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美名,黄酮类化合物是由维生素C的发明人,诺贝雨奖获得者,生物化学家Albert Szent-Gyori博士从柠檬中提取的天然维生素C中发现的,由于观察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渗透性的能力,所以起初将这种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维生素P。 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的可食性果肉中,当把它们分离出来后,它们的味道有些发苦,桔子,柠檬、来檬、葡萄、柚和猴猕这些柑桔类植物是黄酮类化合物特别丰富的来源。 蔷薇果、樱桃、茶藨子、葡萄、青椒、花茎甘蓝、洋葱和番茄等植物和许多草药(越桔、银杏、蓍草、乳蓟)一样,也都含有高水准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种多样植物的叶,乾和根部也发现了一些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山茶花报春黄甙(乾燥后用来生产绿茶和黑茶)的叶子,松树皮和成熟和葡萄籽是各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最好来源,此外,红豆,坚果和全壳头植物也是被叫做黄酮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丰富来源。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 摘要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 民以黄酮类化合物也称黄碱素,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大多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 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由于最先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一个酮式羰基 结构, 又呈黄色或淡黄色, 故称黄酮[ 1]。 目前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多,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及半仿生提取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点。用上述方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仍然是一个混合物, 不仅是含有其它杂质的粗品, 而且是几种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 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柱层析法、重结晶法、铅盐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肝脏病毒、抗炎、抗菌、解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糖、镇痛和免疫等生理活性[ 2-5]。这些生理活性已被关注,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课题。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而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多年来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从植物体中分离 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6]。 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多具有基本碳 架的一系列化合物,且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助色取代基团。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固体,多数具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中溶解度稍大。 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多以苷元的形式存在,而在根部坚硬组织中,则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因此,不同来源、部位、种类黄酮提取所采取的方法不同[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很多,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其他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可采用溶剂萃取法,根据黄酮化合物在酸性水中难溶、碱性水中易溶的特点可采用碱提酸沉法等。 2.1溶剂法 2.1.1 热水提取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