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轮复习材料

2016.4.1

考点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7(2)]基态Fe原子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________。

答案4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血红色

解析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其中3d轨道有4个轨道未充满,含有4个未成对电子。Fe原子失去4s轨道的2个电子和3d轨道的1个电子形成Fe3+,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检验Fe3+时,Fe3+与SCN-形成配合物而使溶液显血红色。2.[2014·江苏,21(A)-(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

3.[2014·安徽理综,25(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ⅠA2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

4.[2014·浙江自选模块,15(1)节选]31G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答案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7(1)]Ni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二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7(1)改编]在N、O、S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

答案N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7(2)]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答案K F

4.[2013·山东理综,32(3)]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种。

答案 3

5.(2013·安徽理综,25改编)已知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

则:(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_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1)三ⅣA(2)小

6.[2013·山东理综,32(1)]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 a

7.[2013·福建理综,31(1)]依据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下图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

答案

考点三杂化轨道和空间构型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

答案sp3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答案sp2 sp3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CS2分子中,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

答案sp1 CO2、SCN-、COS等

4.(2013·山东卷)BCl3和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sp2sp3

5.[2015·山东理综,33(3)]F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OF2,OF2分子构型为________,

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答案V形sp3

6.(2014·山东高考)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

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答案sp3 <

7. [2015·江苏,21(A)-(2)节选]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答案sp2sp3

考点四微粒作用与分子性质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7(3)]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N A 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7(3)改编]已知a是H,b是N,c是O,d是S,a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答案N2H4、H2O2

3.[2014·浙江自选模块,15(2)(3)](2)维生素B1可作为辅酶参与糖的代谢,并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该物质的结构式为

以下关于维生素B1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含σ键和π键B.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该物质的熔点可能高于NaCl D.该物质易溶于盐酸

(3)维生素B1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

A.离子键、共价键B.离子键、氢键、共价键

C.氢键、范德华力D.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

答案(2)BD(3)D

4.[2013·山东理综,32(4)]若BCl3与XY 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

答案X

5.[2014·

答案<><<

6.[2013·江苏,21(A)—(3)(5)]已知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 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

答案(3)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5)16 mol或16×6.02×1023个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37(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 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8.[2013·福建理综,(3)(4)](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氢键f.范德华力

(4)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 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 a2(水杨酸)________K 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3)ad (4)<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考点五微粒作用与晶体结构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7(3)(4)]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个铜原子。

答案16

2.[2014·江苏,21(A)—(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

答案12

3.[2014·浙江自选模块,15(1)节选]某种半导体材料由Ga和As两种元素组成,该半导体材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晶体结构类型为________。

答案GaAs原子晶体

4.[2014·福建理综,31(2)(3)]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2)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bc (3)平面三角形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7(4)(5)]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4)e 和c 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 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1

(5)SO 2-4 共价键和配位键 H 2O H 2O 与Cu 2+的配位键比NH 3与Cu 2+

的弱 6.[2013·四川理综,11(3)]Al 2O 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lN ,其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该晶体中Al 的配位数是________。

答案 4

8.[2013·福建理综,31(2)]NF 3可由NH 3和F 2在Cu 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 4NH 3+3F 2=====Cu

NF 3+3NH 4F

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离子晶体 b .分子晶体 c .原子晶体 d .金属晶体

答案 abd 解析 NH 3、F 2、NF 3都是分子晶体,Cu 是金属晶体,NH 4F 是离子晶体。

9.[2013·山东理综,32(2)]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 和N 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下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 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BN 解析 ○:1+8×18=2,:1+4×14

=2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B 原子的个数为2,其化学式为BN 。

10.[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37(2)(3)(4)](2)硅主要以硅酸盐、________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____________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____________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 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 2Si 和NH 4Cl 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二氧化硅 (3)共价键 3

(4)Mg 2Si +4NH 4Cl===SiH 4+4NH 3+2MgCl 2

11.[2013·江苏,21(A)—(1)改编]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 基态原子的3p 轨道上有4个电子。

X 与Y 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 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①4 ②ZnS

专题训练

1.铜锰氧化物(CuMn 2O 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锰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 族。基态Mn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NO -3的 空间构型为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HCHO 中含有的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3)火山喷出的岩浆中含有多种硫化物,冷却时ZnS 比HgS 先析出,

原因是____________。

(4)Cu 3N 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则与同一个N 3-相连的

Cu +有________个,Cu +的半径为a pm ,N 3-

的半径为b pm , 则Cu 3N 的密度为________ g·cm -

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1 pm =10-12 m)

答案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5(或[Ar]3d 5) 平面三角形

(2)3∶1

(3)二者均为离子晶体,ZnS 的晶格能大于HgS ,故ZnS 先析出

(4)6 103×1030

4N A (a +b )3

2.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

________。

(2)XY2-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R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

_________。

(3)Z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

________。

(4)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XH3的浓溶液中,通入Y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Y与R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晶胞如右图所示,

该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晶胞参数如右图

所示,则该晶胞密度是_______________g?cm-3(列

式并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儿后一位)。

(6)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

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

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

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

物识别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F4b.CH4c.NH4+d.H2O

答案(1)①1s22s22p4②Cl (2)①V形②O (3)2∶1

(4)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5)CuO ;2.1 (6)c

3.安徽省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1)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焰火中的绿色是铜的焰色,基态铜

原子在灼烧时外围电子发生了而变为激发态。

(2)新型农药松脂酸铜具有低残留的特点,下图是松脂酸铜的结构简式

请分析1个松脂酸铜中π键的个数;加“*”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铜矿的晶胞图,请推算出此晶胞的化学式(以X表示某元素符

号);与X等距离且最近的X原子个数为。

(5)黄铜矿在冶炼的时候会产生副产品S02,SO2分子的几何构型,比

较第一电离能:S__ O(填“>”或“<”)

(6)黄铜合金可以表示为Cu3Zn,为面心立方晶胞,晶体密度为8.5g/cm3,求

晶胞的边长(只写计算式,不求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104s1跃迁(2)6 sp3

(3)高Cu2O与Cu2S相比,阳离子相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也相同,但O2-的半径比S2-的小,所以Cu2O的晶格能较大,熔点较高

(4)Cu2X 8 (5)折线形(V形或角形)<

(6)cm或者

4.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制备金属钛的一种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其原子核外共有种运动状态不相同的电子。金属钛晶胞如下图1所示,为堆积(填堆积方式)。

(2)根据价层电子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小有如下顺序:l -l >> l -b > b -b

(l 为孤对电子对,b 为键合电子对),则关于H 2O 中的H -O -H 键角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 .180°

B .接近120°,但小于120°

C .接近120°,但大于120°

D .接近109°28’,但小于109°28’

(3)已知TiCl 4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37℃,沸点为136℃,可知

TiCl 4为______晶体。

(4)纳米TiO 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一个实例如下图2。化合物乙的沸点明

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 。化合物乙中采取sp 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CH 3O

CH 2C CH 3

O CH 3CH 2C CH 3O NH 2②N H 3①纳米TiO 2化合物甲化合物乙 图1 图2

(5)钙钛矿晶体的结构如右图所示。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

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

被 个氧离子包围。钙钛矿晶体的化学式为 。 若该晶

胞的边长为a pm ,则钙钛矿晶体的密度为 g.cm -3(只

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相对原子质量:Ca-40,Ti-48

答案(1

22 六方最密

(2)D (3)分子 (4)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 N >O >C

(5)6 12 CaTiO 3 A

N ??310-)10a (136 5.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钴化合物作为颜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机械制造、磁性材料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2)酞菁钴近年来在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动力学中

的光敏剂、催化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

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

①酞菁钴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

②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的编号是_____________;

(3)CoCl2中结晶水数目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

CoCl2可添加到硅胶(一种干燥剂,烘干后可再生反复使用)中制成变色硅胶。简述硅胶中添加CoCl2的作用:_____________;

(4)用KCN处理含Co2+的盐溶液,有红色的Co(CN)2析出,将它溶于过量的KCN溶液后,可生成紫色的[Co(CN)6]4-,该配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在加热时能与水反应生成淡黄色[Co(CN)6]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科研小组发现了在5K 下呈现超导性的晶体,该晶体具有CoO2的层状结构(如下图所示,小球表示Co原子,大球表示O原子)。

下列用粗线画出的重复结构单元示意图不能描述CoO2的化学组成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 3d74s2;(2)①sp2;②2、4;

(3)随着硅胶的吸湿和再次烘干,二氯化钴在结晶水合物和无水盐间转化,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表征硅胶的吸湿程度;

(4)2[Co(CN) 6 ]4- +2H2O2[Co(CN) 6 ] 3- +H2↑+2OH –;(5)D

6.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的结构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青蒿素的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

是,在基态O原子中,核外

存在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青蒿素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b.在青蒿素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c.图中数字标识的五个碳原子均只以σ键与其它原子成键

(3)在确定青蒿素结构的过程中,可采用NaBH 4作为还原剂,其制备方法

为:4NaH + B(OCH 3)3 → NaBH 4 + 3CH 3ONa

NaH 晶胞结构,则

NaH 晶体的配位数是 ,若晶胞棱长

为a 则Na 原子间最小核间距为 。

② B(OCH 3)3 中B(OCH 3)3

③NaBH 4结构如右图所示。结构中存在的作用力

有 。

答案(1)H <C <O 3 (2)a

(3)①离子 6 a

2

②sp 2 SO 3、CO 3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离子键、配位键、共价键

7.第四周期中的18种元素具有重要的用途,在现代工业中备受青睐.

(1)铬是一种硬而脆,抗腐蚀性强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和制造特种钢.基态Cr 原子中,电

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为 ,该能层上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30Zn 与31Ga 的

第一电离能是否符合这一规律? (填“是”或“否”),原因是 (如果前一问填“是”,此问可以不答)

(3)镓与第VA 族元素可形成多种新型人工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 )

就是其中一种,其晶体结构如下图右所示(白色球代表As 原

子).在GaAs 晶体中,每个Ga 原子与 个As 原子相连,

与同一个Ga 原子相连的As 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 (4)与As 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是N 、P .AsH 3中心原子杂化的类型为 ;一定压强下

将AsH 3、NH 3和PH 3的混合气体降温时首先液化的是 ,理由是 。 答案(1)N ;16;1;

(2)否;30Zn 的4s 能级有2个电子,处于全满状态,较稳定;

(3)4;正四面体;

(4)sp 3;NH 3;NH 3分子之间有氢键,沸点较高。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归纳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了解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常用仪器(常识性了解)。 专题二第一单元 1.认识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的概念。 3.了解电子层、原子轨道的概念。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级顺序。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5.了解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二单元 1.理解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知道根据原子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把元素周期表分为不同的区。 3.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不要求用电负性差值判断共价键还是离子键) 4.了解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简单应用。 专题三第一单元 1.了解金属晶体模型和金属键的本质。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有关物理性质。了解金属原子化热的概念。 3.知道影响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 4.认识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注:金属晶体晶胞及三种堆积方式不作要求。 第二单元 1.认识氯化钠、氯化铯晶体。 2.知道晶格能的概念,知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与晶格能大小的关系。 3.知道影响晶格能大小的主要因素。 4.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作要求。 第三单元 1.认识共价键的本质,了解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及其形成过程。认识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与共价键键能的关系。 3.知道σ键和π键的形成条件,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的概念,能对一些常见简单分子中键的类型作出判断。注:大π键不作要求 4.了解键能的概念,认识影响键能的主要因素,理解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知道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常见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四单元 1.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了解影响范德华力的主要因素,知道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了解氢键的概念和成因,了解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分析氢键的强弱。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作者:蔡文联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01期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3-24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 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 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78465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

(完整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 层.原子由里向 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 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 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物质结构与性质汇总(精华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补充练习 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 + 3C + S == A + N2↑+ 3CO2↑ (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 为;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 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 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 mol [CrCl 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 NaOH溶液25.00 mL,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2.(2010省质检)X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Y、Z元素同主族且位置相邻,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n np n+2。请填写下列空白。 (1)第一电离能:Y Z(填“>”、“<”或“=”); (2)XY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熔点-59.5℃,沸点10℃,构成该晶体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 (3)ZX2常用于有机合成。已知极性分子ZX2中Z原子采用np3杂化,则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分子中X、Z原子之间形成键(填“σ”或“π”); (4)胆矾晶体(CuSO4·5H2O)中4个水分子与铜离子 形成配位键,另一个水分子只以氢键与相邻微粒结合。 某兴趣小组称取2.500g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 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到如右图所示 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晶体从常温升至105℃的过程中只有氢键断裂 B.胆矾晶体中形成配位键的4个水分子同时失去 C.120℃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CuSO4·H2O D.按胆矾晶体失水时所克服的作用力大小不同, 晶体中的水分子可以分为3种 (5)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H2、Cl2、Br2、I2分子的 形成过程中能量随原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v的是 曲线(填“a”、“b”或“c”),理由是。 3.(2010年厦门质检卷)A、B、C、D、E、F、G七种前 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 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结

2015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 结 2015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总结 1.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法 (1)注意涉及洪特规则特例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如Cr:1s22s22p63s23p63d54s1,可简化为[Ar]3d54s1 (2)价层电子排布式,如Fe:3d64s2 (3)电子排布图,如O 2.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ⅡA、ⅤA族部分元素例外,比同周期相邻族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都高。 (2)同一主族,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3.σ键和π键的数目共价单键:σ键共价双键:1个σ键,1个π键共价三键:1个σ键,2个π键 4.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杂化轨道类型归纳 价层电子对数成键对数孤电子对数VSEPR 模型 名称分子空间构型名称中心原子 杂化类型实例

220直线形直线形spBeCl2 330平面 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BF3 21V形SO2 440正四 面体形正四 面体形sp3CH4 31三角 锥形NH3 22V形H2O 5.键角大小的判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 孤电子对之间斥力孤电子对与σ键电子对斥力σ键电子对斥力,如H2O分子键角NH3分子键角CH4分子键角。6.等电子原理 (1)基本观点: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且具有许多相近的性质。 (2)实例:如SO2-4、PO3-4为等电子体,其中心原子 均采用sp3杂化,离子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O3和SO2 均为V形。 7.氢键 氢键是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N、O、F等)形成共价键 的H原子和另外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高考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考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华知识点 课本:1、熟记1-36号元素电子排布 1、核电荷数从1到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4s 后排3d,形成离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 26Fe:[Ar]3d64s2 3d64s2 26 Fe2+:[Ar]3d6 3d6 26Fe3+:[Ar]3d5 3d5 29 Cu:[Ar]3d104s1 3d104s1 29Cu +:[Ar]3d10 3d10 29 Cu 2+:[Ar]3d9 3d9 24Cr: [Ar]3d54s1 3d54s1 24 Cr3+[Ar] 3d3 3d3 30Zn : [Ar]3d104s2 3d104s2 30 Zn2+ [Ar]3d10 3d10 22Ti2+ [Ar]3d2 3d2 25 Mn [Ar]3d54s2 3d5 4s2 31Ga[Ar]3d104s24P1 4s24P1 32 Ge[Ar]3d104s24P2 4s24P2

33 As: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24Se :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3、元素周期表(对应选择第11题) (1)同周期,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增加;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Al 3+<Mg 2+<Na +<F -<O 2- Ca 2+<K +<Cl -<S 2- (2)p 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有P 2和P 4。C:2S 22P 2 、Si:3S 23P 2、O :2S 22P 4、S :3S 23P 4 (3)(3S 23P 6 3d 10)第三周期内层电子全充满,Cu 和Zn (4)Cr :3d 54s 1, 6个未成对电子数,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5)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因此:①F 无正价②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F 。 (6)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 4) (7)Al 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 (8)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则该元素是:氮 (氨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 (9)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同周期增强,同主族减弱)CH 4< NH 3< H 2O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说明: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 族、第Ⅴ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性质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 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 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 ●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5 型以上复杂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 ●了解“等电子原理”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 ●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晶格能解释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 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命题趋势】 本专题考查表现为一道独立的综合题,约占12分。覆盖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核心概念,知识点全面,但整体难度不大。 原子结构与性质 1.构造原理

高中化学——化学教案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方法和过程: 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 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 、p 、d 、f ,能 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 、p 、d 、f 。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能层的序数)。 n (22n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 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 (3d )>E (4s )、E (4d )>E (5s )、E (5d )>E (6s )、E (6d )>E (7s )、E (4f )>E (5p )、E (4f )>E (6s )等。原 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 <(n-2)f <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 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最 2 n 2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 最低能量状态 的原子称为 基态原子 。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 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 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讲解

一. 学习内容: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二.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共价键、离子键及金属键的主要区别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了解等电子体的含义。 了解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征,掌握不同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掌握影响晶体熔沸点、溶解性的因素。 三. 学习重点、难点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特点,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酸性的因素 四. 学习过程 (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 价键,例如:NH 4+ 的形成 在NH 4+中,虽然有一个N -H 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 -H 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共价键按成键形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两种,σ键主要存在于单键中,π键主要存在于双键、叁键以及环状化合物中。σ键较稳定,而π键一般较不稳定。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两大特征。 2、分子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 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杂化轨道理论: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存在sp3、sp2、sp三种杂化。 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多原子分子(离子)的立体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三短 第1、2、3周期共18种元素 三长 第4、5、6周期共72种元素 一不全 第7周期(未排满) 第1、2、13、14、15、16、17纵列依次称为 第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族 第3、4、5、6、7、11、12纵列依次称为 第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族 第8、9、10三纵列合称为第Ⅷ族(常考Fe ,Cu 及其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第18纵列称为零族(稀有气体元素) s 区 第1、2两个纵列划为s 区(价电子电子在s 轨道) p 区 第13~18六个纵列划为p 区(价电子在p 轨道) d 区 第3~10八个纵列划为d 区(价电子在d 轨道) ds 区 第11、12两个纵列划为ds 区(价电子在d 、s 轨道) f 区 镧系和锕系元素属于f 区(价电子在f 轨道) Ps :价电子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的电子。 第一部分: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1 单核微粒半径大小判断规律 (1) 先看电子层数,若不同,则层数多者微粒半径大(如:Br>Cl>F) (2) 若电子层数相同,再看原子序数,序数小者半径大(如:Na + >Mg + >Al 3+ ) (3) 若是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的离子或原子,核外电子多者半径大(如:Fe>Fe 2+>Fe 3+) 知识点2 有关周期和族的几个关系 (1)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 主族(ⅠA~ⅦA )和副族ⅠB 、ⅡB 族的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ns+np 或ns )。 (3) 副族ⅢB~ⅦB 族的族序数=最外层s 电子数+次外层d 电子数。 (4) 零族: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或2。 第二部分: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1 周期律基本内容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横行 增大 不变 增多 减小 增大 纵列 增大 增大 不变 增大 不变 行与行间 周期性变化 元素 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 16个族 (18纵列) 七主 七副 一八一零5个区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苏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 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结构知识。本专题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必修2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基础上,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使学生能更深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本专题分四个单元介绍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第一单元的内容首先从介绍金属键入手,对金属的特性作出了解释,又介绍了影响金属键的主要因素;并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以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最后又拓展了合金的性质与结构。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二单元通过复习钠与氯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晶格能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关系以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最后拓展了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使学生对于离子晶体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第三单元通过对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以氮分子、乙烯等共价型物质为例介绍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原子晶体的性质与键能的内在联系。第四单元介绍范德华力、氢键的形成,以及范德华力、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3课时 第二单元 3课时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联系金属实物,复习金属的一些物理共性,使学生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初步学会用金属键知识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2.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构成及物理性质特征;了解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堆积方式,掌握有关晶胞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动画来展示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使学生理解金属键与金属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从微观到宏观的认识方法。 2.通过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教会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

选修三物质结构和性质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第一讲原子结构与性质 考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2.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 (1)轨道形状 ①s (2)能量关系 ①相同能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 s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优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并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特例: 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4.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图)的书写 (1)核外电子排布式:按电子排入各能层中各能级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的式子。如Cu:1s22s22p63s23p63d104s1,其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2)价电子排布式:如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价电子排布式能反映基态原子的能层数和参与成键的电子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 (3)电子排布图:方框表示原子轨道,用“↑”或“↓”表示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按排入各能层中的各能级的先后顺序和在轨道中的排布情况书写。例如: 核外电子排布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自旋情况以及成对电子对数和未成对的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一、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 1、能层(n):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通常用K、L、 M、N、O、P、Q……表示相应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能量依次升高 2、能级:同一能层里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p、d、f等表示,同一能层 里,各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

(1)含义: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号I,单位kJ/mol。 (2)规律 ①同周期:第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总体呈现从左至右逐渐增大的 变化趋势。 ②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③同种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即I1≤I2≤I3…)。 2.电负性 (1)含义: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合电子能力的标度。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合电子能力的能力越强。 (2)标准:以最活泼的非金属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3)变化规律 ①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 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四、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其特征是共价键具有饱和 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类型 π键电子云“肩并肩”重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