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4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4

论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绪论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在日益增多,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强。作为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兑换率的汇率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杠杆之一和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调整手段。如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仅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资本流动,而且对货币流通和国内价格也发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又对我国财政、投资乃至资源配置发生不可忽视是的作用。总的说来,受汇率变动影响最为直接、效果最大的莫过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是国际金融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历程和现状,十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和状况以及判断在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调后币值是否高估。第二部分概述近我国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结合前两部分,从理论上分析十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所起的作用,它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改革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technological,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growing number of foreign dependency is increasing. As its national currency exchange rate with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rate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China's economic leverage and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he main adjustment tool. Today, 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 affects not only China's foreign trade, capital flows, and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and domestic prices have also occurred some effect, and thus on our financial, investment as well a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an not be ignored is the role of place. Overall,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by the most direct effects than the larges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Balance of payment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ctivities and the end result, it refers to a country during a given

period between residents and non residents of the system records all economic transaction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changes a decade and the situation in China and determine the RMB exchange rate continuing to fall after the currency is overvalu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situ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sent to. The second part outlines the recent problems in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reasons leading to these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two part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en years from the RMB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on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t is also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fourth part the situation of China, put forward some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 conducive to playing its due role in the reform measures.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汇率体制

一.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历程与现状

1.1人民币汇率的历程

1.1.1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1950 年到1952年,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因此,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从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同时,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1973年3月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73年开始频繁地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而且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所选用的“篮”中货币都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计价货币中占比重较大的外币,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

1.1.2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197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

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1985年到1990年,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1.3人民币汇率安排的新阶段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一次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以建立调节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

1.2人民币汇率的现状

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比值一路上涨,而国内物价也上涨迅速,通货膨胀现象明显,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形态。

一个国家的汇率基本是由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汇率就是为了保持两国之间的购买力相等而确定的。而在中国,汇率的形成是由四个方面组成的,即:购买力平价、通货膨胀、国际贸易平衡、金融投机。专家根据各种采样数据确定中国对外汇率。

2006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1升值到6.9:1,很多人都享受到了人民币对

外升值的好处。例如:出国旅行的费用便宜了,同样的钱在国外能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国际贸易商更多国家企业愿意和中国企业做交易,他们都认为人民币计较坚挺,不会在全球金融受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有所动荡。而在此同时,人民币对内的贬值确深深的影响着全国人民,其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来,国内建设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好起

来了,手上都有了“闲”钱。这些“闲”钱流入市场越来越多,企业的融资不再困难,经济越来越火热,导致国内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钱也越来越不值钱了。肉价涨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类食品的涨价。涨价潮一轮接着一轮,原料成本涨了,劳动力涨了,成品也涨,结果导致另外一个商品也相应的涨价。而在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泛滥会在房地产市场或是股票市场上寻找出路,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股票市场的火热,大量资金的流入市场,导致了现今的荣获膨胀现象。

在一段时间内,国际市场上的人民币会外会继续升值,而在国内通货膨胀、对内贬值

现象会放缓。中国的银根紧缩等经济货币政策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控制经济的过热发展,对通货膨胀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中国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

2.1现行的单一钉住汇率比较刻板,不能及时反映对外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

当我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周期不尽一致,尤其是两种货币的利差较大时,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增加。一般地说,一国汇率制度或货币政策的安排是同它的经济周期相一致的。在钉住汇率下,钉住国的汇率必然随着被钉住国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当钉住国的经济周期同被钉住国不一致时,钉住国汇率变化的方向很可能对其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这种情况必然带来其国内货币政策的扭曲,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2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不完善。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即银行结售汇制,强制结售汇使得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资企业和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必须在市场上结汇,不能根据自己未来的需求和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测自主选择出售时机和出售数量,这种制度上的“强卖”形成的汇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

2.3我国尚缺乏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的条件

2.3.1资本没有完全自由流动

汇率自由浮动制须以资本流动为前提,目前,从我国长期看,资本流动已成大势所趋,但这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既然还没有实现完全自由流动,所以浮动汇率制就难以实现,即使实现了,但由于资本尚处于管制状态,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也无助于促进内部、内部收入同时均衡。因为弱国实行扩张性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之后,虽然能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产量的增加,但由于资本不能自有留出,汇率就不会随利率下降而下降,从而不会增加出口,增加了也不会因生产过剩而减下来,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2.3.2目前我国尚处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限制,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仍处于非市场化状态,因此,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市场都远不可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市场价格的扭曲,就很容易误导企业行为,难免不使企业对币值产生错误的预期,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又扰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在我国目前生产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较低和银行不良资产较多的情况下,由于按照“三元悖论”,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而又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势必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这不仅有可能遭受游资的巨大冲

击,还将为那些贪赃枉法盗窃人民钱财之徒外逃资金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可能导致某些银行、企业破产,从而造成金融混乱甚至金融崩溃的严重后果。

三.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3.3其积极影响

3.3.1有利於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

追求利润和规避风险是国际间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外商是否在中国投资不单单是利润率问题,规避风险是其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现行的国际信用货币制度存在著极大的不稳定性,无论是国家,个人都有规避风险的客观需要,理性预期也成为影响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当前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还无法与美元,日元相媲美,因此,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国际上对人民币的信心.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人民币升值传递给全世界的信号将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形势看好,这就有利於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改善人们对政府行为和经济运行的预期,并使对外再融资更为容易,成本更低.

3.3.2有利於减轻偿债负担.

截止到2002年,我国的外债馀额高达1704亿美元,人民币每贬值1%,就会增加17亿美元的外债.而反之,人民币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会给我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盈馀.加之我国中长期负债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又已进入偿债高峰期,人民币适度升值对於缓解当前的偿债压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3.3有利於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从周边各国情况看,日,韩经济持续低迷,昔日生机勃勃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还未完全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人民币一旦贬值,极易引发亚洲货币新一轮的竞争性贬值,引发国际间的"货币战","汇率战".况且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也极易招致贸易对手的报复,导致反倾销政策失去作用.而人民币保持稳中有升,将有力地推动亚洲一些国家走出困境,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3.4有利於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在经常专案下内有管理的可兑换,资本专案还未开放,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国际市场上的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在今后若干年内缓慢升值,也将为汇率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缩短资本专案开放的时间表.人民币在目前已经成为周边地区的硬通货,在放开资本专案管制,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后,预期人民币将有望成为地区性强势货币.

3.4其消极影响

3.4.1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影响我国在美元贬值期间转移效应和相对比较优势的发挥,增加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从国际分

工格局来看,相对於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从生产要素分工来看,相对於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

3.4.2不利於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人民币升值将可能使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在华外企的经营目前已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外资利润汇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利润的外汇收益,可能加大资本外流规模,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这都将影响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和利润,以及再投资的规模与产业本土化的进程,不利於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3.4.3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

中国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加大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成本.从生产,销售角度来讲,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财务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对受险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改变风险净头寸的强度和币种,从而实现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使其对美元这种硬通货的汇率发生变动,那麽将会给许多进出口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势必增大外汇风险管理成本.

3.4.4将直接导致外汇净资产的权益受损.

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到3465亿美元.若人民币升值,势必加重美元实际贬值幅度,进而导致我外汇净资产的严重"缩水".此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增速放缓,有可能不利於我国金融改革正常推进.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银行现有的不良资产的(以美元衡量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对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不利.

3.4.5不利於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当中国需要增加就业时,人民币升值将会在某个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并将逐步地抵销由於货币升值所引起的进口增长.一旦中国经济增长由於人民币升值而受挫,而且经济增长大大低於经济增长潜力的话,中国经济终将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目前外经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万人,很多新增就业机会也是由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4.6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可能引起市场预期将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市场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市场的投机行为,导致投机盛行.由於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泡沫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可能给经济发展造成打击,经济会进一步放缓, 政府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由於这些考虑,货币又会贬值.货币升值又贬值,人们就会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失去信心.。

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政策

4.1人民币汇率应由盯住美元转向参照货币———一篮子浮动

当前,欧元诞生后的国际货币市场已呈现美、欧、日三分天下的态势。由于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贸易与资本往来,一旦国际贸易形势与世界货币市场发生变化,与美元的单

线联系将无法全面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动。因此,恰当的选择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通过一篮子货币及其权重将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程度进行合理反映。货币篮子的构建主要考虑各种货币在我国对外贸易交往中的比重,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发展,篮子内货币的权重还应结合资本流动因素。基本思路是设计一个多种货币构成的虚拟货币,人民币汇率在进行调控不再盯住美元,而是盯住人民币与该虚拟货币的汇率。在当前情况下,一个较为简单的虚拟货币构造模型,既以中国进出口该国货币所占的比例为该货币篮子中该货币的比重,以这些权数乘以本币对国家货币的汇率后加总得出人民币对该虚拟货币的汇率,作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

4.2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放宽外汇市场市场的进入限制,除了资本项目,外汇买卖岁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进程的变化见你高兴调整以外,应尽量放宽经常项目人民币兑换在用途和数量上的限制,外汇市场进入限制的放松足以减少外汇黑市中的交易的最有力手段。取消强韧性的结售汇要求,实行意愿结售汇制,以利于发展外汇市场和分散风险,有助于削减涉外企业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的额外经营成本。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外汇的买卖,有助于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垄断市场价格水平,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改革目前银行间市场撮合交易的外汇买卖方式,使商业银行从目前的交易中介变为做市商,活跃外汇市场,并使汇率真正反应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强化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

4.3完善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实现经济平衡发展

4.3.1应该逐步地取消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

远期目标是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有管理浮动并最终实现自由浮动。国际经验表明,资本管制只能起到短暂的隔离作用,而不能长期有效地保护一国经济与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交易仍受到严格管制,这也正是当前我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入WTO后,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我国金融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在中国放开资本项目的呼声日渐升温并提上议事日程。为防止我国经济遭受激烈的冲击,应该逐步地取消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从而为人民币将来的完全自由浮动与国际化提供一个市场制度基础。

4.3.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调节国际收支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利率——利率的传到机制,僵化的利率体制对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极为不利。在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政策组合中,利率市场是基本前提。如果利率僵化,则外资流入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和通货的压力增加,无法通过利率的变动得以缓解,同样推理,也无法借助利率上升的作用和资本外逃。通过对我国纸的考察发现,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常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小,资本项目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以看出汇率政策的有效安排必须得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管制利率制度,欧市场决定的因素较小。从而造成投资增长、消费增长、进出口增长的利率弹性较小,利率无法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利率——汇率的传导机制受阻。所以完完善人民汇率制度,应使利率制度改革与之配合。

结语

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双顺差状态,人民币汇率上升。从上文看出中国国际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彼此间可以相互影响。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该将它保持一个有利的状态,才利于调节中国的国际收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才能平衡国际收支。但要平衡其国际收支还得通过多种调节不单单从人民币汇率着手。调整国际收支失衡需要综合采用财政、外资、外贸、汇率等政策措施,其中汇率作为价格调节变量具有关键意义。考虑汇率升值的复杂影响,无疑应当采取审慎方针;

然而我国近年经济运行实践经验显示,回避或延缓必要调整代价可能更大。未来可能出现的巨额过量外汇储备将带来福利损失;汇率低估及其对常规货币政策运用的制约作用,会通过刺激总需求以及某些资产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而较多诉诸行政干预导向的替代性宏观调控手段也会带来效率损失;另外汇率低估背景下出口超常增长会使管理贸易摩擦的难度显著增加。由此观察,不久可能发生的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这一指标性变动,将再次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成功所派生的两难选择挑战凸现在决策者面前,并可能预示新调整政策出台。2010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再现升值压力。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国家制定实施的应对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望使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同时,形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的各种内外条件在中短期内仍然存在,如国内储蓄率较高、外向型经济依赖、国际分工格局和外部需求增长等,而一些既有因素在本轮危机后也有可能加重。如美联储实施的超低利率经济刺激政策,刺激了国际市场美元套利交易。2009年二、三季度,我国分别新增外汇储备1779亿和1410亿美元,增幅分别创历史第一和第三高的水平。预计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下阶段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可能进一步增加,国内外汇供求失衡矛盾重新加。

致谢

在学年论文即将完成之际,特别感谢李俊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和在百忙之中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

文献综述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一些学者认为在外汇管制体制下,人民币汇率位于哪一种状况才是“合理汇率”,才是最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的没有意义。在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上,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学》就国际贸易收支的调节座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人民币汇率近期观点:亚洲金融危机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从未停息。2002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对欧元和日元则分别贬值了14.4%和4.7%,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对三大货币的实际汇率分别下降2.8%、16.5%和5.2%。据IMF估算,2003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6%。与此同时,中国GDP、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都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专家、学者和政要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形成三大类主要观点:人民币升值论,人民币稳定论,人民币自由浮动论

2002年10月,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在《中国因素》一文中提出“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的观点,称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强劲经济增长,是引致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因素。随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日益扩大的中美双边贸易赤字,是人民币币值低估的结果。同时,人民币被低估后,中国商品和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跨国公司更加青睐来华投资,加快了将中国建成“世界工厂”的进程。

温家宝总理在阐述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政策时说,我们注意到一个时期以来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一贯持十分慎重、负责的态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在周边许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保持汇率稳定,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杰.汇率与国际收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何国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杨柳勇等.国际收支结构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陈彪如:《人民币汇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何新华.吴海英.刘仕国:《人民币汇率研究调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6,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7,赵大平:《汇率传递及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九期。8,姜波克主编:《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丁冰.从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看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J] 经济学动态,2004(1) 10,吴曼丽. 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2)

11,张礼卿.关注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J].国际金融研究,2004,(1).

12,吴晓灵.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7,(1).

13.,邓立,张坤.我国双顺差剧增成因及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07,(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