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有为的新闻思想

康有为的新闻思想

康有为的新闻思想
康有为的新闻思想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摘要】《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以《大同书》为代表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人建构出一种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为寻求现代转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并尝试着将中国文化价值世界化。而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谐思想、素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同思想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教育思想价值观 一、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政治价值观念。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三)中国人自立自强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留些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四)个人经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出国门的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等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社会。他也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自由、平等、博爱,但不久,他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进而诞生了中国人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二、大同思想 (一)平等观 平等观是康有为思想中闪光点之一。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且女子最有功于人类,男女应该平等。然而,我国的传统却是“重男轻女”。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摘要: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其警政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警政思想受日、英等国警察制度影响较大。康有为从宏观制度层面提出了新军御外敌、巡捕靖内乱,军入警时巡警、警官的任用需有较高综合素质等主张,推动了警政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以后的建警方略有借鉴意义,但因受到时代的局限,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关键词:康有为;警政思想;制度层面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重要领袖人物。甲午战后面对外敌入侵,政局不稳的局面,康有为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这其中就包括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学界在梳理近代警政思想的演进过程时,认为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不具有创新性。这一认识以韩延龙、苏亦工的《中国近代警察史》中的观点为代表。两位学者在书中指出:“康有为的警政主张,大体沿袭何启、胡礼垣和郑观应等人的观点,没有更大的突破。”笔者认为作为维新派代表的康有为是从宏观制度层面来考量警政思想,这本身就高于改良派的认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另外,康有为确实也提出了新的警政思想且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这都在后来的警政建设中得到了体现。本文拟对康有为警政思想的来源、内容和评价进行简要的探析。 一、康有为警政思想的来源 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三道奏折中:光绪二十三年( 1897)十二月的《上皇帝第五书》、光绪二十四年( 1898 ) 正月的《上皇帝第六书》、同年五月上书的万言书。纵观这三道奏折,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在“设巡捕、整市场”这一基本主张的基础上步步深入,最后在万言书中得到了系统化的阐释。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对国外警察制度的考察、学习和借鉴康有为对国外警察状况的初次考察始于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从社会制度角度向发达国家学习,警察制度 “早在1879年康有为读到就是这其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康有为是这一学习潮流中的代表人物。 《西国近事汇编》和《环游地球新录》时就注意到西方警察制度的先进之处。随后,他又到当时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考察,发现‘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知西人治国有法度。”而在我国上海等地的租界中,工部局所设立巡捕房工作模式更加深了康有为对警察的认识。这些阅读和游历为康有为日后警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感性基础。 康有为正是在上述认知的基础上,并大量借鉴日本警察制度来完成其警政思想质变的,这是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密切联系的,康有为的警政思想是他向日本所学国家制度中的子内容。“日本维新以行政兼司法,隶内务省而别立总监之厅。政府、县有警部,凡十等。其职保护人民,其事四:曰去害、曰卫生、曰检非违、曰索罪犯。故警察者,上通政府而下达穷壤。弥教案、诘戎莽、稽印税、缉私铸、佐学校、清田赋,莫不赖之。”显然这些论述表明,日本的警察一方面成为独立的行政建制,另一方面承担具体的职责任务,这就为康有为在中国创立警察提供了制度上的范式。因此,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设巡捕、整市场”、“道路、巡捕、卫生、济贫、崇教、政俗之政,皆督焉”,诸如此类的建警主张也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二)对国内早期改良派警政思想的吸收 1895年,改良主义者何启、胡礼恒合作写出了《中国宜改良新政论议》,提出设巡捕的设想。而在同一年,郑观应在重印《盛世危言》时增入了《巡捕》一章,这也是中国最早单独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 《长 [1]。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

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 “天 造化施为。受天之所命不是简单的受造于造物主,更直接意味着人生在世具有的使命感和庄严的存在意义。因此人生来就背负了责任,生存总是伴随着将天之所命在世内展开和现实化的迫切要求。通过这一阐述,论证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人的区别都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因而学与不学意义重大,正是居于此,康有为才不遗余力大力开展为学、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求完善自己,更求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教和学的思想 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一书中对“教”与“学”的发生追本溯源,通过这种几乎是社会进化论的还原,对教与学的传统想象作了修改。他说:“教学不知所自始也?人类之生,其性善辨,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辨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斯。民生颛颛顽愚,不辨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惟其善于辨思,人道之始,其必有别矣。 待的:“夫学患不深详,教患不明浅;学患选之不精,教患推之不广,义皆相反。以学为教,安能行哉?”[6]“周官尚有岁月读法,谏救劝德犹是敷教之余法,不与学校相杂”[7]“选举止于士,敷教下逮于民”[8]。康有为所说的教不再是以孔子所说的“成人”(像藏武仲一样博学多识,像公绰一样清心无欲,像卞庄子一样孔武有力,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为目标,而是指一般的社会成员应该能够接受到的最基本素质教育,前者对于新时代来说,过于想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第 1 页 共 1 页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材料一 ①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就当前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社会风习各方面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主张、建议、措施和方法,其中要点是要求开放政权,用立宪制度代替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和缓的改良方法,从上面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这些要求和建议是直接承继、综合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整个改良主义变法思潮而来的,是它的最后的政纲政策式的提出和概括。③作为行为纲领,这一方面的思想直接服务于当时的变法运动,对康有为本人和改良派具有最直接的实践意义。康有为在其他方面的思想理论活动和宣传组织活动,大都是服务于这一实践目的和现实政纲的。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④康有为努力改革的中心目标是以西方为主要模式以求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学术思想的改变。他要达成目标的方法是⑤按照近代西方的样板,以缓进的步调,使古老的中国传统进入共同的近代世界的价值系统——他认为近代西方的样板适合同一时期发展中的所有国家。⑥中国的专制必须结束;但考虑到政治发展的阶段,它必须先经过君主立宪的中间阶段,然后才能达到完全的民主。它的落后农业经济必须改为工业经济;私有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化,才是其原动力。⑦在近代生活方式到来之前,必须先有社会与思想上的准备;但本土文化中的有效因子不能一概扫除。 ——摘编自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 ①阐述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②指出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思想来源;③点明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实践意义;④指出了康有为变法改革的中心目标;⑤点明了康有为为达成变法改革目标而采取的方法;⑥反映出康有为认为中国必须变革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⑦说明康有为维新思想中继承传统与革新面貌并存。两则材料论述了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凸显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目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现代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康有为摒弃传统的身心体认的学问方式,而提倡经验知识的掌握;强调逆乎常纬以突破传统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提倡开拓心胸以包容他者。“勉强为学,逆乎常为”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康有为儒学现代化为学 康有为关于为学的思想主要反映在《长兴学记》、《教学通义》、《大同书》等书中。《长兴学记》是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堂讲学时候的学规。康有为通过对为学的观念的重塑,试图将学者的旨趣从身心修养和实证考据转移到对对象世界的经验认识之中。《长兴学记》的主要思想包括:以生之谓性的自然主义态度解释作为学习的主观条件的人性;强调“勉强为学”,将“逆乎常纬以为学”作为学习的基本态度;将学问的归宿放置在抽象的仁善之上,而不是儒家语境的成圣;强调通天人之故以开拓学者的格局。如果说三世进化论是康有为对静止的世界观的修正,孔子改制思想是对传统的历史观的修正,那么康有为的这些教育思想则是对传统知识论的修改。其弟子梁启超称康有为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1]。 为学必要性的阐释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寄语: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可以分三个层面去观察,通过事实去辨别他的好坏、忠奸、能庸、功过等等诸多方面:一个层面是他的事业是否对时代进步有利;二是他的学说是否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仍然是不易之论;三是个人的品行是否是人中君子、道德楷模。康有为“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建议“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且提出了具体六个方面的变法措施。不断提出改革思路,得到光绪的高度重视,组织推动了戊戌变法。从这一点上来看,康有为还是值得肯定的。今天分享的是康有为的思想主张,读史使人明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济思想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指出“中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康有为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重征厚敛之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想。 宪政思想 1.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到戊戌变法以前,中国的封建制度存留长达4000余年,不可谓没有法,也不可谓没有“依法治国”,但是法自君出,权尊于法,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拘束臣民而不拘束君主,引礼入法,以家族为本位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 评 一、导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

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 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 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康有为推动的戊戌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宪政思想对此后的清末立宪运动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 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自1215年英国制定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宪政运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国来说,宪政思想则是一个舶来品。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875年基督教会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其介绍西方宪政三权分立,精义在于“分权制衡”,并第一次把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完整地介绍到 1胡春惠,《民国宪政运动》,正中书局印行,1978年1月。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时正赴京会试的康有为联络在京会试的1300多名爱国士子《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迁都、拒和、变法”。这次运动使维新思想迅速传播,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领袖的地位也从此确立。 康有为与其他维新人士救亡图存的维新活动终于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变法,实施新政。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在国外,康有为思想渐趋反动,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坚持改良主义,成为保皇派。1913年回国,在辛亥革命后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1927年康有为病逝于青岛。 康有为著述颇丰,主要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主要教育著作有:《长兴学记》、《公车上书》、《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试论折》、《请开学校折》等。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重视教育的作用。 康有为认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说:“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为此,康有为把教育当作振兴中国和政治改良的手段。在康有为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弱,关键在于国民智慧的高低,而智慧又依赖教育的发展。中国之弱,即弱于教育之不发达,民智之不开,因此,发展教育、开办新学是当务之急。 (2)变科举,废八股。 康有为认为: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从而使官吏不能应变,不能为实事,以致于甲午战争战败后割地赔款。为此,他认为改革科举考试,废除禁锢人才的八股取士,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就如何改革科举制度,康有为提出:文试要“立废八股”,“罢试帖”,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病弓石,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康有为把变科举比喻为“以吐下而去其宿蚵疴”,是必治之痼疾。 (3)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了关于学校体系的构想,在乡设立小学,在县设立中学,在省、府设立专门高等学校或大学,如设立海、陆、医、律、师范各专门学校。在京师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康有为建议“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力图在中国建立类似于西方的近代学制。他把办学校比喻为“宜急补养以培养其中气”的治病良方。 (4)《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康有为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制和等级制,“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他设想了大同社会的教育是有一个前后相衔接的完整的学校体系。在这个学制体系中人人必须学习到20岁。它包括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本院,接受胎教)、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6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至5-6岁)、小学院(儿童在此接受初等教育,至10岁)、中学院(从10岁-15岁,接受中等教育)、大学院(从16岁- 20岁,接受高等教育)。 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里“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在公费的条件下接受教育。特别是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享受各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康有为重视学龄前教育,强调胎教的意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

备课30分钟: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康有为的教育思想,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上节课里我们学习的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是废八股,改试策论;二是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三是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那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康有为的教育思想,要学习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就不得不学习他的《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因为《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可以看作是康有为教育思想的主体,有其完整的教育理念和理想。那么接下来就学习康有为的《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我们分三部分来学习,一了解一下《大同书》的概况;二深入学习《大同书》的内容;三学习对《大同书》的评价。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大同书》。《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大同书》中,康有为讲理想世界描绘成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根除了愚昧和无知,教育昌盛、文化繁荣、预言统一、教化相同,并极富创造性地设想了大同社会的教育。他认为理想的学制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和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这个教育制度,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的,并且皆有公费。 接下来我们学习《大同书》的具体内容。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母亲受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入育婴院,再进入慈幼院直至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我们现在就来具体学习一下,康有为把分成的教育的五个阶段各自的具体内容。 第一:人本院,怀孕的母亲进入人本院,院址在环境优良的温带与寒带之间,院内有内容健康的书画、音乐供孕妇阅读欣赏。服务人员有女医、女师、女保、女傅。孕妇本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以高洁、寡欲、学道、养生为宜”。康有为认为胎儿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胎教。 第二:育婴院和慈幼院,断乳后即进入育婴院,三岁之后进入慈幼院,这两个机构主要是担任幼儿教育工作。幼儿的保育目标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内容主要有:歌曲,语言,手工等。这个时期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幼儿园。 第三:小学院(6~11岁),这个时期注重道德教育,遵循“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育次之”的原则;教师成为“女傅”,要求学生要有慈善之心,学问通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现代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康有为摒弃传统的身心体认的学问方式,而提倡经验知识的掌握;强调逆乎常纬以突破传统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提倡开拓心胸以包容他者。“勉强为学,逆乎常为”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康有为儒学现代化为学 康有为关于为学的思想主要反映在《长兴学记》、《教学通义》、《大同书》等书中。《长兴学记》是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堂讲学时候的学规。康有为通过对为学的观念的重塑,试图将学者的旨趣从身心修养和实证考据转移到对对象世界的经验认识之中。《长兴学记》的主要思想包括:以生之谓性的自然主义态度解释作为学习的主观条件的人性;强调“勉强为学”,将“逆乎常纬以为学”作为学习的基本态度;将学问的归宿放置在抽象的仁善之上,而不是儒家语境的成圣;强调通天人之故以开拓学者的格局。如果说三世进化论是康有为对静止的世界观的修正,孔子改制思想是对传统的历史观的修正,那么康有为的这些教育思想则是对传统知识论的修改。其弟子梁启超称康有为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1]。 为学必要性的阐释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为间接地肯定了告子关于“生之谓性”的论述,他指出:“孟子‘性善’之说有为而言;荀子‘性恶’之说有激而发。”孟子性善论是为了给后天的道德行为的

康有为大同思想评价

康有为大同思想评价

康有为大同思想评价 [摘 要]“大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理想,大同世界更是为万千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作为康有为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其大同思想虽是“乌 托邦式的空想,但又是超越时代的文化晶体” [1] ,其中不乏合理成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本文试图对康有为的大同理想进行研究,发掘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康有为;大同思想;和谐社会;时代价值 人类最伟大的梦想, 莫过于建立一个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同社会。中国近代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精心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大同世界, 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他无法找到实现人类大同的现实通途。研究康有为《大同书》及其大同思想, 分析其中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对构建和谐世界和实现全人类幸福, 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大同思想的积极意义 康有为大同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康有为政治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传入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作用。 第一,康有为大同思想是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发展的一个新的标志,它对剥削制度的尖锐批判能够起到民主主义的启蒙作用。大同思想根据社会必然向前发展的历史进化理论,提出了一个高度物质文明、政治民主、个人平等自由、人人劳动和财产共有的“大同”世界。它表达了中国先进人士和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科学文明的希望,对封建专制的反抗,对人权的要求,具有极大的民主主义启蒙意义。这种空想的社会主义反剥削、反压迫的思想,实际上正是对当前封建剥削、封建压迫的强烈抗议。大同空想是反封建的呼声。 第二,康有为大同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够起到社会主义的启蒙作用。有些主张不仅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致,甚至有所发展。比如康有为提出“去 [1]董重转,王秀云《康有为大同思想略论》。 九界”,达到大同极乐世界,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还没有提出过;康有为提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 与戊戌变法 姓名:郭晓哲 学号:15366017 学院:资讯管理学院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核心的、寻求全面改革的变法派,在张之洞、文廷式等政权内外改革积极派的呼应之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虽然改革只持续了103天,但是变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之最,足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康有为既是高举帝国主义构造改革大旗,积极主张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等西洋思想和制度的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又和当时清王朝的其他君臣一样,对西洋思想制度和明治日本的了解非常肤浅。所以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的思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戊戌变法前后时期文人志士的思想、社会风貌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部分: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及其思想的形成、当时西洋和明治日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 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曾写道:“吾家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康有为,《自编年谱》,神州国光社,1955年,108页)。从此可见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康有为早期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乡试的落榜让康有为痛感科举应试的局限性,投身于主张“济人经世”的公羊学者朱次琦的门下。小野川秀美指出:“跨越汉宋儒学而宣扬孔学,康有为后来这种主张,其思想渊源来自于朱九江,这点恐怕无法否定。”(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90页)之后康有为游历香港,打开了自己封闭的思想,通过与西方文学许多文化的接触,开始超越之前的封闭的儒学世界,有意识地睁眼看世界。在那个中体西用论占主流的时代,康有为坦率地承认并称赞西洋文化的优越之处,这种思想具有极大的革新性。1888年,中法战争战败,中国面临极其紧迫的政治危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国家已处于危亡的边缘,批判朝廷内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分析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研究 一、导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

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 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 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康有为推动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宪政思想对此后的清末立宪运动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 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自1215年英国制定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宪政运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国来说,宪政思想则是一个舶来品。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875年基督教会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其介绍西方宪政三权分立,精 1胡春惠,《民国宪政运动》,正中书局印行,1978年1月。

近 代 教 育 的 乌 托 邦——从《大同书》看康有为的大同教育思想

近代教育的乌托邦 ——从《大同书》看康有为的大同教育思想 摘要:康有为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大同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把教育作为通向大同之世的重要手段。他本着教育平等的思想,从教育对象实际出发,设计了大同社会的教育机构、教育环境、教育人员、教育内容、激励机制等,表现出独到的教育见解和思想。这种乌托邦式的设想,对今天仍然很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康有为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教育教育平等大同教育实施 康有为(1858—192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出身于教育世家,先后在广州万木草堂、桂林广仁学堂、上海天游学院执教,曾经撰写《教学通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等教育论著,一生致力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探索。《大同书》是康有为用力最多的著作之一,在这部用时近二十年,长达二十余万字的巨著中,康有为结合自身经历,发挥丰富的想象,向世人描绘了一个“无邦国、无阶级、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难能可贵的是,康有为还设计了一条通向大同之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他提出了一套在当时社会比较完整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教育制度,表现出独到的教育见解和思想。 一、大同社会与大同教育思想 1.康有为所描绘的理想大同社会的蓝图。“大同”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中国古代最早描绘出的理想社会的模式。康有为在传统的大同思想基础上,杂糅中国今文经学的公羊学说、印度的佛教和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进化论等思想,以思想家特有的敏锐和睿智观察思考世界,构建了一个近代的大同社会。在《大同书》开篇,康有为即以“入世界观众苦”为题,详细列举了现世人类所遭受的“人生之苦”、“天灾之苦”、“人道之苦”、“人治之苦”、“人情之苦”、“人所尊尚之苦”等六大类共37苦难。接着,他开始分析苦难产生的原因,“然一览生哀,总诸苦之根源,皆因九界而已。”[1]找到苦的根源后,他开始寻求解救众生苦难的办法,“吾救苦之道,即在破除九界而已。即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业、去乱界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界至极乐。”[2]破除九界,人类就会迎来至公至平、幸福美满的极乐世界――大同社会。 2.教育是通向大同社会的重要手段。康有为生活在半殖民地的晚清社会,亲眼目睹种种衰相,出于“不忍之心”,欲图振奋,他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3]尖锐指出:“今天下治之不举,由教学不修也。”[4]疾呼“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5]康有为把教育当作救国救民的重要手段,注意教育在培养人才、改造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把教育看成通向大同社会的重要手段,“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6]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大同书全书数十万言,于人生苦乐之根源,善恶之标准,言之极详辩,然后说明其立法之理由。其最要关键,在毁灭家族。”[7]去家族在破九界至大同中占有重要地位,康有为的教育主张在“去家界为天民”中体现最充分,他强调消灭家族后由政府设立“公养、公教、公恤”系统,实行0-20岁的义务教育。另外,在“去种界同人类”中计划用学校教育提高黑人素质以进行人种改良;在“去形界保独立”中提倡设立女学以提高女子独立的人格;在“去产界公生业”中主张设立农工商学校等都体现了他的教育主张。 3.大同社会中的教育平等思想。康有为描绘的大同社会是无国家、无阶级、无家庭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由公政府管理社会事务,人人接受平等的教育。“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学、中学、大学,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人人皆无家累,人人无恶习,图书器物既备,语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养生又备,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学人之进化过今不止千万倍矣。”[8]在大同之世,学生无需择校,“太平世地地相同,地地平等,不待裹粮远学焉。”[9]针对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康有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批判了“夫为妻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烈女不事二夫”“缠足”等封建传统思想和陋俗,指出“女之与男既同为人体,同为天民,亦同为国民。同为天民,则有天权而不可侵之,同为国民,则有民权不可攘之。”[10]康有为重新解释《礼记·礼运》中的“女有归”。“‘归’者,岿然独立之象,所以存其自立之权也”[11]他还设计了一系列解放女子的方案,其中以教育为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女子学问才识使女子自立,进而“选举、应考、为官、为师”等,与男子没有什么差别,这些主张在男尊女卑的近代社

康有为

康有为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研究 ——论康有为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康有为,他不仅同戊戌变法这一政治运动相联系,更是我国资产阶级报业的先驱者之一。他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创办和领导了数十种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进行了救亡图存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宣传教育,冲破了封建言禁,掀起了中国人自己办报的第一次高潮,成为促进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为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康有为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也许很少人知道,其实,康有为还是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报业的先驱者之一,他前期办的报刊能站在时代前列,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开创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国人办报高潮的第一次,成为促进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康有为的报业活动和新闻思想在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为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封建言禁,开设报馆 康有为把近代的报纸当作古代的“乡校”。“乡校”是春秋时代郑国的一种公共场所,它既是学校,又是乡亲们聚会的地方。《左传》中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通过“乡校”这个地方可议执政者的是非得失、交换评论意见。因而,康有为把报馆比作“乡校”,说明他已经认识到报纸是一种议论时政的舆论工具,看到了舆论对于政府的监督作用,为以后梁启超的报刊两大功能“向导国民、监督政府”的推出打下了伏笔。并且康有为将“乡校”运用于实际,希望清末的封建统治者学习先王,开放言禁,提倡办报。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和《上清帝第四书》中都提出了开设报馆的建议,他在《上清帝第二书》中写道:“《周官》诵方训方,皆考四方之慝;《诗》之《国风》、《小雅》,欲知民俗之情。近开报馆,名日新闻,政俗备存,文学兼述,小之可观物价,琐之可见土风。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

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

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 作者:江筱薇/孔祥吉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3日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经济思想的探讨,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整个经济史的研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康有为本人在百日维新开始之后,专门的经济论著颇少,人们不免有巧妇无米之感。最近,笔者在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之下,查阅了康有为戊戌变法时进呈光绪皇帝的《列国政要比较表》一书(亦称《光绪二十三年列国政要比较表》),本文拟围绕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对百日维新时期康有为的经济思想予以剖析。 一 《列国政要比较表》(以下简称《政要表》)是百日维新进入高潮之际,康有为赶写出来的一部重要的经济著作。在这部书中,康有为用数字对比的方法,说明当时中国封建经济十分落后的状况,试图讽劝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在革新政治的同时,努力完成经济方面的改革,尽快改变那种“民数以吾为冠,而贫困以吾为殿”(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戊戌进呈本),《第六各国商务比较表》(以下本文引用此书只注篇名)。)的落后状况,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部著作,在康有为的弟子张伯桢所编的《万木草堂丛书目录》中曾有所记载:“列国政要表,每表一序,另进呈有折,戊戌七月奉旨令进呈,八月抄没。”(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八种《戊戌变法》(以下简称《戊戌变法》),第四册,第40页。)多年来,人们研究康有为经济思想,虽然经常提到它,但始终未能见到原本。 那么,康有为这部重要著作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进呈给光绪的呢?就目前资料所载,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上引张伯桢所说:“戊戌七月,奉旨令进呈。”这种说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管理大学堂大臣孙家鼐在六月底议覆六月二十七日徐致靖请开编书局的奏折中,已提到此书。孙折云:“又查康有为编成《俄彼得变政考》、《日本变政考》、《列国比较表》、《日本书目志》业已进呈御览,其各国变政之书,亦拟陆续写呈。”(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455页。)可见,说它七月进呈是没道理的。 其二,《康南海自编年谱》说,光绪于颐和园仁寿殿破格召见之后,康有为于五月“初一日乃具折谢恩,并再陈‘大誓群臣、统筹全局、开制度局’三义,又陈请废八股及开孔教会……并进呈孔子改制考……附呈列国岁计政要,疏留中。”(《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47页。)这里康有为明确提出此书于五月初一日进呈。但是,参酌《杰士上书汇录》中所载戊戌五月初一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二十四年军机档记,康有为此折五月四日方由总理衙门递呈。)康有为所上《请御门誓众,开制度局以统筹全局,革旧图新以救时艰折》和《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折》(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故宫博物院藏),卷二。),所述内容与年谱所记略同,但原折只提到进呈《孔子改制考》,并未提及此书。且年谱所记书名与原书名称不尽相同,故疑系年谱所记有误。 其三,亦出自《康南海自编年谱》所记:“时上(指光绪)频命枢臣,催所著各国变政书……六日(月)进波兰分灭记,列国比较表,七日(月)进法国变政考。”(《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50页。)康有为此处又说为六月进呈。参酌孙家鼐的复议编书局折和其它档案材料,可以认为此书于戊戌六月进呈是可信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人文社科学院09历史学陈思羽 09202002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著名代表人物,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日战争更加深了半殖民地化,使更多有识之士在事实面前认识到单靠办洋务并不能拯救民族危亡。要拯救“大清”,只有先拯救民族危亡;要拯救民族危亡,则必须从政治上改革内政;不改革国内现状,就无以生存,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康有为鉴于形势的紧迫,国家的危亡和现实的刺激,痛切感到:大清王朝再也不能照原样生存下去了,必须立即实行改革。他认为学习外国已成为一种势不可禁的新现象,主张向西方学习,用“西法”来医治中国社会的弊病. 在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他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这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为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90年代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一批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古文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为了替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提供理论根据而伪造的,它完全湮没了孔子“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的原意。这实际上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一向保守,信而好古的孔子,写成了一位勇于建设新学派,志在改革的大学问家,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维新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维新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依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