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摘要: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对典故的解读和喻义建构进行动态、详细的分析,指出典故的理解不只是对其常规意义的解读,更是一个在话语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进行在线喻义重构的动态顺应过程。

关键词:典故概念整合理论语言顺应理论认知

1 引言

作为一种隐喻,典故是指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历史事件等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况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典故的隐喻性这一特点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典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它把一个叙述想象映现到另一个叙述想象上,通过叙述想象和映现达到对意义的建构。意义的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心理空间及其类属关系的洞识。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对典故在话语空间的意义建构进行动态、详细的分析,探讨典故解读的幕后认知机制。

2 相关理论

2.1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福科尼尔和特纳1997年在《思维和语言中的映现》一书中正式提出。所谓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

认知语用学笔记

魏在江. 《认知语用学概论》评介. 外语教学2001,22(4):89-90. 作者认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是符号在交际意图、语境、推理等因素的干预下所作出的种种解释。 第七章讨论相关理论(即关联理论)的基本论点。相关理论里提出的百科知识提取,相关的自然性、遗传性及其生存价值,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共有认知环境,语境变项、显义和隐义等概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去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论述认知语境。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存储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是个人的语言行为社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 黄睿.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 衡水学院学报2005, 7(4):52-54. 体验哲学的精髓: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特点是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为哲学基础,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第二代认知科学把经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于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人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极致密切相连。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以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 廖巧云.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6):82-86. 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1986,2001)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听话人的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把语境看作是听话者大脑中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是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进行的。话语的相关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听话者在处理话语所传递的新信息时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或指说话人的意图。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东北方言称呼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东北方言称呼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摘要】称呼语是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而东北方言称呼语作为其中的一种,自身又有不同的特点,如亲属称呼换位现象、大量使用特称等。这些语言现象可以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中得到解释,如概念隐喻、面子理论等。东北方言称呼语还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烙印。 【关键词】东北方言称呼语认知语用特点历史文化标记 一、引言 汉语称呼语可谓源远流长,已经成为一个系统的言语范畴,而方言称呼语因其地方性和通俗性,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东北方言称呼语和普通话的称呼语有着明显区别,又有相似的特点。随着东北剧《乡村爱情》近年来的热播,东北话热度大增,剧中大量的称呼语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电视剧《乡村爱情1》作为语料库,分析研究东北方言称呼语。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为理论框架对《乡村爱情1》中的东北方言称呼语进行了分类,即族内称呼语和族外称呼语,每种称呼语又进行了细分,像东北方言的称呼泛化、称呼换位等等。此外,东北地域特有的历史、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称呼语的演变。

二、东北方言称呼语的特点分析 在日常言语使用中,称呼语通常是最先使用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类别。在东北方言域中,亲属相关的称呼语占有重要席位,因此可以把称呼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族内称呼语,一类是族外称呼语。 (一)族内称呼语 族内称呼语是最为常见的称呼语之一,即对血亲或姻亲的称呼,如姐姐、叔叔、舅舅。在东北方言中,亲属称呼语泛化现象十分普遍,称呼语不仅用于亲戚之间,还用于熟悉的乡里乡亲之间,甚至用在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 例:王大拿对首次见面的谢大脚说:“大妹子,你这是专业开店的还是咋的。”(《乡村爱情1》第18集,以下省略剧名) 1.族内直接称呼语 此类指用称呼语对对方进行直接称呼,比如爹、哥哥、大妹子。 例:王小蒙对把自己拉向一边的父亲王老七说:“啥事儿啊,爹?”(第1集) 2.名字+族内称呼语 此类指名字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比如广坤叔、大脚婶。 例1:王小蒙对在一边议论自己的谢广坤说:“广坤叔,你说这话啥意思啊?”(第1集)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马玲玲 摘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堇 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堇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隐喻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慣中,豺 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更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T 寺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 "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日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第30卷第1期2011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12011.2 收稿日期:2010-12-10 作者简介:曾倩,女,讲师,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曾 倩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摘 要: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中,转喻由一种普通的修辞格提升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由此引 发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转喻的关注,转喻功能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宏观层面来 看,文章认为转喻不仅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和语言学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 关键词:转喻;认知功能;语用功能;语篇功能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1)01-0128-03 在传统修辞学领域,转喻和其他比喻性语言一样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辞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让读者有一种新鲜感。因此,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转喻的修辞功能、语言功能始终是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们讨论的重点。但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人们对修辞性语言的理解发生了全新的转变。仅从修辞层面来研究转喻的功能显然远远不够, 我们探讨转喻的功能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全面展开。下面就将着重从认知、 语用、语篇三个层面来探讨转喻的功能,以便我们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转喻的本质。 一、转喻的认知功能 传统修辞学认为,转喻和其他辞格一样只是一种语言装饰,它通常使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名称, 主要起到指称或命名的作用。但自从20世纪八十年代Lakoff 提出“概念转喻” 的观点以来,人们把转喻提升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转喻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它通过事物的某一特征或与其他事物的特殊联系来理解或指代该事物。转喻本质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如, (1)When I came into the office ,I saw many new faces.(2)Hollywood isn't in what it used to be. 例(1)中的“new faces ”之所以能转指不熟悉的人,是因为一般人都是靠观察脸相来识别人的,通过脸这一人体突显的部分可以在听话人脑海里激活“不认识的新人”这一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认知域。例(2)中, Hollywood 是美国最重要的影视基地,看到它人们就联想到美国电影业。人们正是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又如: (3)A :How did you get to the airport ? B :I waved a taxi. 以上对话中,听话者在理解B 的话语时,要使用转喻思维来推理判断话语的意义。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ICM 即理想认知模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例如:“去机场”这一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包括: 前提条件:You have (access to )the vehicle.开始:You get into the vehicle and start it up.中心:You drive (row ,fly ,etc.)to your destination.结束:You park and get out.终点:You are at your destination. 当其中一个概念受到刺激,与之相邻的概念就会被激活。人们在交际中,说话者只要选取概念系统中的激活点去触动听话人的概念系统中的网络,以点带面,无需面面俱到地将相关的概念系统的细节一一道出。在这里说话者使用这种理想模型的一部分“I waved a taxi ”来唤起整个模型,这符合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认知规律。由此可见,间接言语行为的 · 821·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与认知动词搭配的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对比研究——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0期) Total No .310 收稿日期:2012—08—01 作者简介:张翔娜(1980—),女,广东南澳人。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语用学)。 与认知动词搭配的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对比研究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 张翔娜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本文通过小说文本中与认知动词一起使用的“の”、“こと”例句的分析,说明“の”、“こと”的区别与小说的作者(或者叫讲述者)的心理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通过语境的分析,突破传统研究对“の”、“こと”的区别进行新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の”;“こと”;认知参与;语境;叙述焦点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128—02 “の”、“こと”经常与“気付く”、“知る”、“思い出す”、“わかる”等认识动词,或“恐れる” 、“驚く”、“喜ぶ”等表达情绪的动词搭配使用,我们把此类动词统称为认知动词。 一、与认识动词搭配使用时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気付く”相关的例子,通过前后文来比较一下它们的语境差异。 (1)「皆様に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車内で持ち主不明の手荷物にお気づきでしたら、車掌にお知らせを願います。……」 ……げんに車掌の警告のあと、乗客の何人かの眼がトランクに一瞥を送ったのに、木谷は気付いた。(『告訴せず』:10)(2)木谷は、あのモーテルの出火が、その策略の遂行に欠かせない「事故」だったことに気付いた?なぜなら?二つの改印届をするのには、木谷 自身を隔離する必要があったからである。(『告訴せず』:419) 例(1)中的“の”通过现场人物“木谷”的眼睛, 作者原封不动的讲述语境现场的事态,而例(2)则涉及到人物的认识行为,折射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甚至,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小说人物的,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即本应客观的中立地讲述故事 的作者介入了小说的语境现场,作为一个带着某种 心理态度的人讲述着事态的进展,即例(1)、(2)中的“の”和“こと”的区别就在于出场人物(作者)对 认知对象是否有心理反应,这一心理反应无法通过出场人物的角度进行充分地讲述,而是通过“こと”这一概念化的过程,从作者的角度进行讲述。当然,例(1)、(2)中的“の”和“こと”也可以互 换。当例(1)把“の”换成“こと”时,“乗客の何人かの眼がトランクに一瞥を送った”则暗示了出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意识。而当例(2)改用“の”时, 人物认知行为的心理活动便不能很好的得到传达。 再看看“知る”的例子。(3)木谷がホテルに、遁げるようにして帰ったのは十一時ごろだった。……木谷は係りの様子から、自分のいない間に誰も訪ねてこなかったのを知った。(『告訴せず』:160)(4)「……そうそう、平仙にいる小柳という外務員なア、ヘラヘラと笑って調子のええ店員がおるが、ああいうのは気をつけんといけんよ。あの男もだいぶ客を殺してきたからな」 木谷は内心ぎくりとなった。老人が善意で忠告しているのか、小柳と取引していることを知ったうえでそう言っているのか、しばらく判断がつ 8 21

话语标记语 W ha teve r的认知语用解读

第20卷第2期 2007年3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N I N G BO UN I V ERSI TY (L I B ERAL ARTS E D I TI O N ) Vol .20No .2 Mar . 2007 话语标记语W hatever 的认知语用解读 侯 阗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以言语交际中作为话语标记语的W hatever 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用为视角,借助元语用意识理论 和关联理论,探讨了不同语境条件下它的三个话语标记功能:(1)标示消极情感功能;(2)强调或突出命 题功能;(3)连贯或终结话语功能。类似的微观研究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更进 一步了解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心理轨迹。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W hatever;认知语用;元语用意识;关联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07)02-0104-05  收稿日期:2006-12-19  作者简介:侯 阗(1971-),女,浙江临海人,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一、话语标记语概述 话语标记语就是指诸如but 、well 、s o 、therefore 等单个语词和you know 、I mean 、after all 、in con 2clusi on 等短语或小句。它们是口语或会话交流中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句法—语用、语义—语用以及认知—语用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包括个案及概述等的大量的研究。然而,迄今为止,话语标记语的概念仍缺乏统一界定,对其范围及数量也看法不一致。不管话语标记语如何定义,研究人员们都趋于认同:在言语交际中,它们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所起的作用不是句法的也不是语义的,而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话语和言语交际 的互动性,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 [1]二、话语标记语wha teve r 的研究现状 “W hatever 作为话语标记语,近年在美国英语中具有显著的地位。”[2] 笔者就职学院的美国教授Ted Clark 博士也曾说起美国年轻一代语言退化,日常口语所用的词汇十分有限,“他们用what 2ever 。”但是,在各国学者话语标记语的相关研究中,业已成为日常言语交际“口头禅”式的话语标记语whatever 却几乎未被提及。而且,现有的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大多是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只是从话语理解即听话人的视角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诠释。言语交际是一个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仅仅关注话语标记语在听话人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制约或引导,却忽视其在说话人话语生成过程中的认知调控和指导无疑是片面的。那么,W hatever 用作话语标记语究竟标示了说话人在建构话语时怎样的元语用意识?它又是如何在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过程中起到制约或引导作用的?本文将从whatever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形成及其认知理据导入,从元语用意识和话语关联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whatev 2er 作一动态考察,具体分析它在不同语境条件下对说话人言语建构和听话人话语理解两个层面的认知语用标记功能,旨在揭示这一话语标记语的生成和理解规律,从而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语言认知心理轨迹,进一步探索和掌握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三、w ha te ve r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理据 Sperber 和W ils on [3] 从认知效果和认知努力的角度把语言的编码意义二分为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概念意义即构成话语的命题意义,与传统的真值条件有关;程序意义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意义,与传统的真值条件无关。从信息编码的角度来说,话语标记语所负载的是一种程序意义,主

语用学级期末复习思考题教学教材

语用学级期末复习思 考题

I. Put the following English terms into Chinese. (1'×10=10') 所指对象referent 所指论Referential theory 专有名词 proper name 普通名词 common nouns 固定的指称记号 rigid designators 指称词语deixical items 确定性描述语definite descriptions 编码时间 coding-time 变异性variability 表示反复的词语 iterative 表述句 constative 补救策略redressive strategies 不可分离性 non-detach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bald on record without redressive actions 阐述类言语行为 representatives 承诺类言语行为 commissives 指令类言语行为directives 表达类言语行为expressives, 宣告类言语行为declarations 诚意条件 sincerity condition 次要言外行为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 等级含义 scalar implicature 等级划分法 rating scales 副语言特征 paralinguistic features 非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off record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非规约性意义 non-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非论证性的 non-demonstrative 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 (meaning-nn) 否定测试法negation test 符号学 semiotics 构成性规则 constitutive rules 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 Classical 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关联论Relevance Theory 关联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 归属性用法 attributive use 规约性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人际修辞 interpersonal rhetoric 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 含蓄动词 implicative verbs 合适条件 felicity conditions

新认知语用学

新认知语用学 提要: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以及运作机制的认识。不仅如此,从认知视角开展的语言学研究可以为重在描写和解释语言(表达与理解)选择的语用学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有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用研究,新认知语用学可以建立在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作为尝试,本文探讨该视角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研究表明,交际者会策略地通过对言语事件的视角选择,迎合或引导交际对象的兴趣或注意倾向;认知视角理论可以充实关联理论对于相关语用现象的解释。 关键词:新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认知视角 1 新认知语用学的研究目标和对象利用当代CL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语言交际开展认知研究,可以称为“新认知语用学”(Neo-Cognitive Pragma—tics)。具体说来,新认知语用学旨在运用依据人类基本认知方式(王寅2007:封底)解释语言现象的cL基本原理解释言语产生和理解、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显然,这一研究思路远远比基于宏观、笼统、普遍关联假设的认知语用学更具体。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微观认知语用学,而将基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用研究称做宏观认知语用学。如此看来,“认知语用学”作为一个包容范围最广的术语,指称的则是包括上述两种思路的认知语用研究。这是熊学亮在其1999年的专著中所采取的做法。他指出,“普通语用学通常结合心理和物理的语境因素来解释话语,而认知语用学则主要通过认知(社会心理因素)来寻找人脑里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可以把认知语用学看成是当代普通语用学的一个分支”(熊学亮1999:2)。在他看来,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典型语用过程或场合的知识,这种知识从语用经验中抽象出来后,通过某种升华,已经存人人的长期记忆知识结构”,诸如以言行事,会话含意,认知语境(包括知识草案、心理图式、社会心理表征等),语用推理,语用规约化,认知语法等都在认知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中。笔者认为,这是对认知语用学所作的一种广义解读,而在国内一般文献中提及的“认知语用学”往往是对认知语用学的狭义理解,即以关联理论为基本运作模式的语用学研究(何自然冉永平1998)。就实质而言,新认知语用学是关于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其基本特点是在当代CL理论的指导下考察人们的认知能力、认知经验、认知方式等如何影响话语的产出,探讨话语理解的认知特点、推理过程、制约因素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新认知语用学甚至可以看作是CL的一个分支。王寅教授指出,认知语用学须要借鉴认知科学的理论框架研究语用与认知、人类交际和思维活动的关系,两个学科可以相互促进(何自然2006:35)。 2 新认知语用学的观点、理论框架和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它进入语言学领域便产生了CL,而在CL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CL的重要内容(何自然冉永平2002:209)。笔者进一步认为,语用学研究,特别是认知语用学研究,须要从cL中吸取理论养分,以便更加充分地解释语用现象。Panther &]'homburg(1998),Hemandez&Mendnza(2002)等都作了积极的尝试。笔者认为,新认知语用学的基本观点至少应该包括:(1)语言反映了其使用者的基本认知方式,从共时看,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与语言表达方式息息相关;从历时角度看,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会固化在语言体系中,从而为语言交际提供表达的框架和资源,使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选择成为可能。(2)在共时交际中,

语用学(期末)

语用学 一,名词解释 1.指示语:指示语是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也就是说涉及到话语所谈论的事物、事件以及它们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等问题。如:时、空、人称等。如:我半小时后到那里。指示词语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时态助词、某些情态助动词和表示移动的动词、时间和地点副词、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指示语的功能,可分为指别功能和照应功能两种。 2.言语行为:①言语行为:用言语来施行各种语用意图的行为。例如:你不冷吗? 言语行为(语用意图:请把门关上) 。 ②奥斯汀的理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包含三个层次,即:语谓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 ③塞尔的发展将言语行为分为四个层次,即:话语行为,命题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 3.会话含义:“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特定的语境中,话语所隐含的意义。(多于话语字面意义的含义在格赖斯的理论里面,会话含意是依据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只有假定说话人是遵守准则的,至少是遵守合作总原则的,才会有推导会话含意的基础。 4.言语行为的类型:言语行为的类型 ①言内行为——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这是一个“以言表意”的行为。 ②言外行为——指用说话来体现发话者的意图。

这是一个“以言行事行为” (1)退休工人老张昨天去世了。 (告诉了受话者一个事实) (2)请把茶杯递给我,好吗? (向受话者发出一个请求) (3)你再敢说这种话,我绝饶不了你! (警告或威胁了受话者) (4)对不起,我来晚了。(向受话者道了歉) ③言后行为——指话语所带来的后果。这是一个“以言取效”的行为。例如: (1)我明天会来的。 (2)哥哥,你不要这样。人家是好心好意来安慰我们。(《雷雨》) 5会话原则:美国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原则旨在解释会话意义。他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 在最高原则,即合作原则下,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如下四个准则: a) 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b) 质量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联准则。 d) 方式准则。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避免累赘)。 6.预设:语用学中的预设是一种“言外之意”,是话语之外隐含的某种信息,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 语用预设也叫语用前提,往往就包含在话语的意思之中。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都早已知道的常识,或至少听到话语之后总能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