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过故人庄_典故辨证_李敏

_过故人庄_典故辨证_李敏

_过故人庄_典故辨证_李敏
_过故人庄_典故辨证_李敏

大 众 文 艺

167

摘要:本文通过对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意的梳理,结合谢承《后汉书》中记载“范张鸡黍”典故,以加深例证孟浩然与诗中故人的拳拳深情。

关键字:孟浩然;过故人庄;范张鸡黍

王世贞作《孟浩然诗集序》称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中如此评价孟诗,“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构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李梦阳《麓堂诗话》中认为孟诗“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孟浩然山水诗不拘格律,洋洋有灵动悠扬之气,正如孙器之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而其田园诗,在融入山水写法之后,时而带有朴拙之气,与陶渊明一脉相承。《过故人庄》正是此类诗的代表。在此诗中,孟用清淡的笔墨,叙述了与友人相约相会再约的一系列过程,同时简单勾勒了友人居住的村庄与生活场景。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一联,诗人说明了邀约的缘由。故人一词,写出友人与诗人相交时日已长,定有情谊相投之处。酒菜简单,仅是田园风味。以此邀约,盼君前来,亦是对诗人爱好的一种笃定把握。绿树青山的第二联,淡淡地通过色彩递变,将村庄凸显在一片绿色的环境中,沁人心扉。而“合”与“斜”两词的使用,似乎也在暗示读者,这是一个类似桃花源一样与世无争的隐居人的乐园。第三联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之句。诗人应约而来,眼望着远处的绿树青山,耳边是乡村院落的生活之音,与友人把酒言欢,也无非说些乡里相亲,庄稼收成之类小事。而诗人显然已经欣欣然陶醉于田园安逸悠闲地生活节奏之中,于是又与友人约定起下次见面的日期。全诗便以此结尾,显示出诗人对此番往来的满足和期待再次造访的心情。

在此诗中,“鸡黍”一词或可视为诗眼。若无友人殷勤地“具鸡黍”,便无“邀我至田家”的因由。而在末句中的“重阳之约”,也就缺少了“就菊花”的作料。“鸡黍”在这里,为邀约的由来,为相会的结果,又为再见的期盼与承诺。

对《过故人庄》中“鸡黍”的解释,多为两种。一是单纯解释为普通田家用来飨客的食物——鸡肉与黄米。二是认为“鸡黍”一词源自《论语?微子》章中“子路从而后”一段。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而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此段讲的是子路在与孔子相失后,与荷莜丈人的一次偶遇。丈人“杀鸡为黍”招待子路,并领自己的两个孩子与子路相见。子路与丈人道别后,找到孔子,将他与丈人的会面告诉了孔子,孔子称丈人为“隐者”。读到这里,似乎可以与《过故人庄》中故人的身份相对。孟浩然是否借此说明故人为隐于田园的类似陶渊明的逸人呢?但继续细读下去,便不甚妥当了。孔子使子路返回寻找丈人,丈人却早已走了。这时子路仍锲而不舍地说教起君子不仕无义的道理来。这个典故的使用,与那个在全部诗歌中,“三十余处涉及陶渊明其人、其事、其事”表明“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同时自称“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的孟浩然隐隐的矛盾起来,变成了祥和诗意下

的不和谐之音。可以说,孟浩然是将田园生活投射在陶渊明的影子上予以称赞和歌咏的。那个“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的五柳先生,便是孟浩然理想人格与生活情怀的化身。而《过故人庄》中的“重阳”与“菊花”也让读者不经意的联想起陶渊明《九日闲居》前的小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其华,寄怀于言。”在陶渊明的诗句中四次提到莜荷丈人的形象,“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遥谢荷莜翁,聊得从君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一首》),“或植杖而耘耔”(《归去来兮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扇上书赞》),均是对其认同或是作为逸人的代称。因此,孟浩然自然不可能作为子路的角色对田园生活进行反驳。

反之,孟浩然是否在此暗含了对孔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小嘲弄呢?然而纵观孟浩然的作品,可以明显发现他对功名进取的渴望。如“维先自邹鲁,家事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霑末躬”(《《书怀贻京邑同好》),可以看到孟浩然深受儒家学说的浸染,他常常感叹自己“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自洛之越》)“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陪卢明府泛舟回作》)。漫游在荆楚清丽的山水风光中的孟浩然,内心仍饱受着“世上名”的折磨。对于孔子本人,孟浩然寄怀的总是那个表白“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夫子,而非斥责学稼学圃的樊迟为“小人”的夫子(《论语子路》)。孟浩然对孔子的态度,可以说始终尊奉其为先师,未能脱出儒学的藩篱,甚至对其连小小的调笑都是没有的。

检索《全唐诗》,在语句中提及“鸡黍”二字的诗歌共三十一首。其中与“友人”,“期”,“约定”直接相关的九首。如李白“鸡黍之期,当速赴也”(《送戴十五归衡岳序》),高适“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赠别五十七管记》),唐彦谦“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空杯”(《道中逢故人》),鱼玄机“雁鱼空有信,鸡黍恨无期”(《期友人阻雨不至》)等。查阅《李太白全集》王琦注《送戴十五归衡岳序》引李善《文选注》曰:“谢承《后汉书》曰:山阳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文选》中原诗如下。

赠张徐州稷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原诗为范彦龙所作。读之可以发现,此诗中涉及的词语亦有“故人”,“田家”,只是此篇主题为诗人未能与来访的故人相逢,感慨友谊失落,昨事今非,但仍想念故人,渴望心意相通。其中“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中的“鸡黍”特指的就是谢承《后汉书》中范巨卿与张元伯的“鸡黍之约”。谢承为三国时期吴人,其编撰的《后汉书》清时已佚。范式与张勛事迹,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中亦有记载,现将相关原文系于下。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符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醖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

《过故人庄》典故辨证

李 敏 (西北大学 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文史哲

大 众 文 艺

大168

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怳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与李善《文选注》中引谢承《后汉书》中的记载对比来看,除去不知何因省略了“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的具体细节之外,两则记载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范巨卿与张元伯二人以秋为期,一个应时而来,一个设宴款待。为不失信于友人,元伯宁死赴约。于是“范张鸡黍”,“菊花之约”成为古人在提及与友人相约时津津乐道的典故。《文选》为古人写诗必熟读的经典,唐代诗人写诗常化用其中诗句,熟悉且赞扬范张友谊的坚贞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新唐书》中《孟浩然传》中称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中载“丞相范阳张九龄、侍

御史京兆王维、尚书侍郎河东裴胐、范阳卢僎、大理评事河东裴总、华阴太守荥阳郑倩之、太守河南独孤册,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孟浩然重友重情,表现在他的诗集中,便是交往酬赠的诗句几乎占其全集的二分之一。他自己也吟咏道“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洗然弟竹亭》),与友分别也不禁写下“挂帆愁海路,分手恋朋情”(《永嘉别张子容》),“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这样情感真切动人的句子。孟浩然甚至可以说是为友而死的。据王士源的叙述,“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发背且愈,相得欢饮。浩然宴谑,食鲜疾动,终于南园。”至此,联系起孟浩然个人对友人的拳拳深情,以及《过故人庄》中首联与尾联巧妙地和“范张鸡黍”“菊花之约”的暗合,“故人具鸡黍”中的“鸡黍”,应理解为谢承《后汉书》中记载的范巨卿与张元伯事迹。而也因此,更能凸显出孟浩然与诗中所述故人情深意重,以及淡薄恬静的笔触下,这一邀一至一期一会中潜藏着地真情。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

2.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

4.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

5.文选.北京:中华书局.

摘要:“材美工巧”作为一种出现在《考工记》中的重要造物观念,它的成型并不是某个人心血来潮的发明,而是经过多年的造物实践积累而成的经验之谈。除此之外,它的成因还蕴含了我国传统哲学的本体价值观——天人合一。

关键词:材美工巧;造物;天人合一

Abstract : “Beautiful material and clever men” as one sense of important creatures appearing in the < Khao Kung Chi >, which’s formation is not an invention of human impulse, but after years of creation of accumulate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o this, its origin is also incorporates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ontology values——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word : Beautiful material and clever men; Creature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春秋战国时期,“材美工巧”造物思想出现在作为手工业技艺集成的重要文献——《考工记》中,应该与当时人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不无关系。笔者认为,“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包含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个基本原则,这四个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在整体上,又可以将其划归为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两部分,即将“天时”“地气”和“材美”的物质部分看成是客观外在条件,将“材美”的人为部分和“工巧”看成是主观内在条件。所以可以说“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在造物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之所以能够产生主张主客观相结合的“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与我国当时盛行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而“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形成又与我国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所提供的客观基础是分不开的。

首先分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在影响造物活动的诸多因素中,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最根本的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因为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的高低以及由生产力决定下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直接关系。“人都是从具体的自然环境中走出来的……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因此它必定要被打上这一特定自然环境的印迹。自然母亲各不相同,文化之子也各不相同。马克思说过:‘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普列汉诺夫也说过: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之下形成的。’”【1】其中作者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乃至文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这样的海陆位置极利于季风气候的形成。这种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热同期”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水稻、棉花、林木的生长,给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中,我国各朝各代都是坚持“重本轻末”的国策,将农业视为立国安邦的根本。在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中,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且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无法对外界的各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从而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化解灾害的影响。所以在当时只能“靠天吃饭”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要想获得好的收成,只有以一种客体的身份和一种敬畏的态度去祈求“上天”。如果收成不好,出于对自然的敬重,人们只会自我反省,怀疑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否违背了天的旨意,从而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修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只有“尽心”“知性”了,才有可能达到“知天”,达到与上天的“合一”,最终实现好的收成和幸福的生活。所以中国人历来都是很本分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掀起暴动起义。因为他们懂得“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道理。

当人与自然发生矛盾时,我国先人注重的是从主体找原因,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则试图对自然进行探索改造,以达到人的目的。这两种现象既是我国和西方(主要指古希腊)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又对以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是关于“人”本身的社会性思考,而对于外在自然界的认识和探索相对较少。西方文化(因为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所以在此西方文化主要指古希腊文化)恰恰相反,他们以获得真理为荣,他们的科学文化基本上全是对自然的认知。正是因为西方文化对自然知识“材美工巧”与“天人合一”

乔 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文史哲

新课标语文古诗《过故人庄》(孟浩然)知识精讲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

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阅读训练】:一、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二、 1、诗中“_______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一、 1、“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二、 1、开轩面场圃【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3、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 4、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文字平淡,毫无渲染,足见农家待客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这些景物构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淡淡两句,生动表现出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这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对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

《过故人庄》赏析

就这首诗看,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过”是“过访”、“访问”的意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像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黍”是田中所收,“鸡”是家中所养,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使人联想起。“旧毂犹储今”和“鸡鸣桑树巅”的农家生活特点。又因为“鸡黍”是田家美食,所以敢邀朋友品尝话旧;只具鸡黍而无其他,又显现出“故人”特征,不讲虚礼与排场才不“外气”,才是至爱亲朋之间感情无间的表现。所以“故人”邀而我去,也毫不拘谨,视作等闲之事,确是语淡而昧不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近景,绿树环合,别有天地,幽雅恬静而富有神秘感;下句是远景,是田庄的背景,村后青山迤逦伸向远方,又表明这田庄不是孤寂的,而与外界紧紧相连,这远山送青、眼前翻绿的景象,恰似一幅绝妙的青绿山水面,让人心往神驰,浮想联翩。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在故人家的生活场景。打开轩窗面对着一片菜园子,举起酒杯情不自禁谈起农桑之事。这后一句的“话”字含义很深,从全诗的情绪看,这谈话一定是愉快的;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以后也没做过官,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都使诗人产生了共鸣。此时的诗人忘却了仕途的烦恼与都市的喧嚣,沉浸在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并被故人淳朴真挚的友情所同化,他似乎觉得在此情此景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承上文而来,诗人为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所吸引,酒足饭饱之后意犹未尽,所以在临走时向故人直率表达了重阳节再次造访的愿望。简单的两句诗就将故人的热情淳朴、客人的愉悦满意及主客之间亲密无闻的情意,都包含其中了。这种“乐此不疲”的愿望遂进一步深化了上几句的内容,这主动表示要“还来”与首联“邀”有对比深化之妙,很耐人寻味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阅读训练】: 一、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二、 1、诗中“_______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一、 1、“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

游山西村与过故人庄的比较赏析

游山西村与过故人庄的比较赏析 白求恩医学院医学试验班 70100117 孙乐萌【一】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否定副词,不,不要。笑:讥笑,讪笑。腊:本指年终祭祀,也用于指夏历十二月,腊月或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称“腊肉”,腊月前后酿造的酒称“腊酒”。浑:浑浊不清。丰年。丰收的年成。留客:容留客人吃饭住宿。○田家的酒菜虽不似都市酒楼的花哨,但货真价实,原汁原味,无哗众取宠之心,有真情待客之诚,充溢着田园风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流水往复,连绵不断。重:重(叠;复:往复。疑无路:怀疑没有去路,怀疑走到尽头。柳暗花明:柳荫暗处,鲜花明丽。又: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转折,义为“却”、“却又”等。一村:诗中意思是“有一村”、“看到一个村庄”,名词短语用在副词“又”后活用。在农家鸡香的诱引下,诗人寻胜探幽,聊以舒其忧心,但是山重水复,以为走到了尽头,不意柳暗花明之处豁然开朗,村舍俨然,如武陵人之误入桃花源,读者亦为之一喜,不虚此行矣!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箫鼓伴随着山民的生活,可知春社的喜庆之日已临近了,此地人们的衣冠穿著古朴简单,保留下古时遗风。箫鼓:泛指各种民间乐器。追随:伴随人的生活。春社:春季社日活动。衣冠:衣服头饰帽子等,代指衣著打扮。诗人此时已完全融合在古老的民风民俗之中。若:连词,表示假设,义为“如果”、“假若”。许:许可,容许。乘月:清闲无事趁月色出游,因月色朦

胧,迷离之境极富美感,为古人所喜欢,李白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诗句。拄杖:持杖漫游。无时:不拘时间,乘兴而发。夜扣门:夜晚随遇而安,扣门 借宿。○诗人此时勃然泛起隐逸之情,若有林泉之思;但“若许”二字又不免有社会风云愁思恨缕之牵绊,欲罢不能。 【二】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最新】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 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 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 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 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 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 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 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3)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 (4)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文字平淡,毫无渲染,足见农家待客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 领略到农家风味。这些景物构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淡淡两句,生动表

初中语文文言文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过:过访,访问。庄:村庄。 (2)具:备办。黍:黄米饭。鸡黍:指丰盛的饭菜。《论语·微子》: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3)田家:种田人家,这里指老朋友的农庄。 (4)合:指绿树四围合拢起来。 (5)郭:城郭,指外城。(6)轩:这里指窗户。面:对着。场:禾场。圃:菜园。(7)把酒:端着酒杯。这里是饮酒的意思。话桑麻:指闲谈农家生活。陶渊明《归园田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8)重阳日:即重阳节。古人以为阳数,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节。(9)还来:再来。就菊花;意思是再来赏菊饮酒吧。古代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译文: 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 请我到园田农家作闲谈。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 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 对酒把话谈蚕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 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赏析一: 这音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写。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清空如话,既不用典,也不生涩,读起来令人想到纯朴,自然而又真挚,一种古道热肠的友情跃然诗上,传诵不衰. 这首诗为什么能具有这样的艺术感染力呢 仔细想来,是因为诗人以喜悦的感情,写出了一个和平生活,美丽恬静的农村情景,既无名山胜水,也无异草奇花,有的是一片场圃,一片桑麻和具有淳朴感情的农家朋友.当诗人被邀到农家做客的时候,于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朴素语言展开了饶有古风的场景.鸡黍是农民款客最诚意的表现,通过鸡黍的具体描写,就令人浮起了田家的形象.田家的环境,是绿树绕村,青山远衬,故人把酒叙旧,面对着窗外的场圃,娓娓谈着桑麻的农事,充满了喜悦的情绪.主人的款待出自真诚,不仅以这次欢叙为难得,更约定客人来年重阳佳节再来做客,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另有一番赏心的情趣了. 孟浩然擅长于自然描写,与王维齐名.从《过故人庄》可以看到作者以清峭的情怀,感受到农村大自然的陶醉,承受到友情的温暖,因而能以朴质的语言抒发出美好的篇章,所描写的环境,令人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中的一些情节,但又各有特色,各有天地,而非艺术上的重复. 《过故人庄》能传诵下来,艺术上是具有纯朴的特点,语言上具有清新口语化的风格,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致.由此看来,好诗能去掉陈词滥调,写得自然,不涂饰,不堆砌,正如谢写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样,于平淡之中见出功力. 赏析二: 这是诗人一首很有名的田园诗。这首诗所描写看似一个普通的农庄,一次普通的农家宴请。但读完之后,却仿佛是一曲风光旖旎,清幽淡雅的田园交响曲,令人向往,令人回味。“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诗的首联从先写老朋友的邀约,极为亲昵,仿佛叙述家常。朋友有“邀”我就“至”,毫无渲染,简单而随便。“鸡黍”二字显出农家的淳朴和热情,不讲虚礼和排场,这才显出主客之间的真情。“绿树”两句写“故人庄”自然环境的优美。一近一远,把小村青山远映,绿树环绕的景象表现得生动逼真,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宾主的心情才都很畅快。他们在开筵时打开窗户,面对宽敝平坦的场院和菜地谈起农事来。这联诗不仅能使我们领略到浓烈的农村风味,而且可以想象到主客谈话时的欢声笑语。最后一联写走时尚有不舍之意,余兴未尽,而要在明年的重阳节再来饮酒做客。主客间的欢洽和谐之情不言自现,而且也暗示出此次邀饮的时日。本诗为“不事工巧极自然者。”语淡而味浓可谓孟诗的总体特征,本诗正体现了这种诗风。\'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山村的自然风光和农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宁静和谐,表现出一种淡泊的情志。 作者介绍:

过故人庄(练习)

过故人庄—孟浩然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注意字音和字形) 鸡黍()开轩()面场圃()桑麻() 2.解释加点的字。(理解并记忆) (1)故人具鸡黍 (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 (4)还来就菊花 (5)过故人庄 3.填空。 阳赏菊。景、事、人融为一体。(理解内容加强记忆) 二、阅读与理解 (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过故人庄》的作者是代的,他与并称为著名的

诗人,该诗一二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三四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 (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5.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6.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根据音节和意义)。(注意标准)音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意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学会联系,注意字音和字形) 草盛()荒秽()荷锄()沾我衣() 9.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又名,(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花卉的名称)。 10.理解性填空。 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句是“、。”(充分理解) 参考答案: 一.1.shǔxuānpǔsānɡ 2.准备立农事靠近访问 3.(1)唐山水田园王维王、孟鹿门山 (2)作客田家近远叙事平静质朴 二、(一)4.唐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朋友邀我作客记叙山村风光描写 5.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表现了诗人不贪恋官爵而乐于田园赏菊的思想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 (二)8.shènɡhuìhèzhān 9.元亮潜东晋菊花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唐诗鉴赏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歌鉴赏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它的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

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

浙江省湖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全word版 ,含答案)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意思和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意思:含水分多,不干燥。拼音:zīrùn 词语:______ (2)意思:比喻人生经历的或事物发展的道路。拼音:guǐ jì词语:______ (3)意思:文明的积淀。拼音:dǐ yùn 词语:______ 1.(1)滋润(20轨迹(3)底蕴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 (2)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评述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其描绘大漠壮观景象,似不合事理而实妙、似俗而实巧,可谓一语中的。 (6)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给陕西初中生江欣桐的回信中:”希望你和你的小伙伴们都能成为绿色发展的‘小喇叭’。我们一起努力,让人人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处处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怡人风光。”(填孟浩然《过故人庄》的两句诗) 2.(1)君子好逑(2)谁家玉笛暗飞声(3)燕然未勒归无计(4)在乎山水之间也(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评分标准:共同声明分(1)—(4)各1分,(5)(6)各2分,有错别字、漏字、加字不得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 (1)会.宾客大宴(2)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3)同舍生皆被.绮绣 3.(1)会:适逢,正赶上(2)牺牲:猪牛羊等祭品(3)被:通“披”,穿。 评分标准:共3分,各1分。 4.名著阅读。(4分) (1)”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头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 寻姣长妇人,寻青面 ..,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其引文中的”青面”是”梁山好汉”____▲_____(填人物姓名)的特征。(2分) (2)下列各项中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助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衔肉的狗》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 B.《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互相倾吐衷肠的情形,是全书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简·爱拐弯抹角地试探罗切斯特的心思,表现了她性格中多疑软弱的一面。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后来在达雅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D.《海底两万里》中,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财务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诗词阅读题)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过故人庄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过故人庄》赏析及答案 过故人庄孟浩然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远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2005年江苏盐城市,08年蒙古中考题)答案:1.开轩面场辅(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或“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

赏析均可。例:①这两句近景与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②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③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村外青山及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篇二:米字格-楷书-书法字帖-孟浩然-过故人庄 篇三:过故人庄历年中考鉴赏试题 《过故人庄》赏析题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1.结合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填空。

《家有名士》试题阅读答案解析附原文翻译

《家有名士》试题阅读答案解析附原文翻译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

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绝: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谓:评价 【答案】C 【解析】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考察学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就”字知识的迁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分) 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⑤浑曰:“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②④⑥项表明对王湛的了解相关语句。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试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台州卷) 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4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生活是一道多元的方程,需要用敏(jié)的思维去求解;生活是一首昂扬的歌曲,需要用真(zhì)的情感去演唱;生活是一篇精美的散文,需要用华丽的辞(zǎo)去抒写;生活是一则有趣的故事,需要用(di é)岩的情节去讲述。 2.古诗文句默写。(10分) (1)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3),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竹篱茅舍,。(白卜《越调天净沙冬》) (5)古诗中不乏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用“去年元夜时。”描写元宵的热闹,晏殊在(破阵子)中用“,梨花落后清明”描写春天的来临。 (6)阅读古诗文能启迪人生。《(论语)十二章中的“,”启迪我们正确看待富贵,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启迪我们乐观面对挫折。 3.名著阅读。(10分) (1)阅读名著能让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看到(填主人公)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读(填作者)的《骆驼祥子》,可以看到作者对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深切同情;读法布尔的《》(填作品),可以看到作品中蕴含的睿智哲思。 (2)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 A 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 【乙】 A真的急急慌慌地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 请指出【甲】【乙】两个文段中的“A”是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A”是 (3)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一部“讽刺之书”。请你以书中的严监生为例,结合与他相关的情节,简要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7题。 红色玻璃球 [美国]威廉?贝纳德 (1)在美国艾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米勒斯的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个小菜摊,人们下班的时候路过这里,顺便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那个时候,钱和食品非常匮乏,所以,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十分流行。[来源:学+科+网] (2)镇上有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常到米勒斯先生的菜摊跟前晃悠。当然,他们不想买菜,只是来欣赏一下那些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生也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就像招待每个到这里买菜的大人一样。 (3)“你好,巴里!今天过得怎么样?” (4)“你好,米勒斯先生,我过得不错,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新鲜。” (5)“是的,巴里,你妈妈身体好点没?” (6)“是的,正在好转。”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⑴过: ⑵故人庄:庄:⑶具: ⑷鸡黍: 黍(拼音:): ⑸邀: ⑹至:

⑺合: ⑻郭: ⑼斜(拼音:): ⑽开: ⑾轩: ⑿面: ⒀场圃:场:;圃: ⒁把酒:把: ⒂话桑麻:桑麻: ⒃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⒄还(huán): ⒅就菊花:就, 一、二(首联)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过故人庄》赏析及中考预测】《过故人庄》赏析及中考预测。 三、四(颔联)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 五、六(颈联)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结尾(尾联)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1 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 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3分)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 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分) 阅读2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 二:(1)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二〇一七年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叉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 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共6页。满分l 20分.考试时间l 2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忆往昔,运河畔商旅chuān liú bù xī,鲁西重镇百业兴盛;看今朝,京九侧宾客纷至沓来,江北水城wàn xiàng gēng xīn。 答案:川流不息万象更新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做此类试题首先要通读试题所给文段,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需要写出的汉字。聊城试题要求写出的汉字一般是词语,由语境确定大体是什么词语,然后再根据词语的意思,确定具体的字形,注意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的“川”“象”不能误写为“穿”“像”。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B.《秋天的怀念》《我用残损的手掌》《苏州园林》《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戴望舒、叶圣陶、都德。 C.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邹忌讽齐土纳谏》。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豁然开朗”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①《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均为儒家经典。( )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 答案: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古文学文化常识。回答古文学文化常识,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不同流派的经典着作一定要有全面的了解,比如作家、作品流派、作品中的经典选段等要掌握住。本题①中的《庄子》是道家经典。 4.按要求答题。(2分)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三年初中生活里。你一定学会了一些阅读积累的方法。从下列名言中任选一句进行积累,并说明理由。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过故人庄》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过故人庄》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

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