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方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课件_16-20

【学习方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课件_16-20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鱼》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水中)受精。鱼为人类提供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习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鱼的呼吸与运动。 【教学难点】 鱼的呼吸与运动。

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什么是无脊椎动物?什么是脊椎动物?我们平常吃的鱼属于哪一种?(课件第2页)二、合作探究 观看课件第3页,教师介绍: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提问: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鱼等水生动物有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打开课件第4页)? (一)游泳 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分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中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二)呼吸 取一条活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据“观察与思考”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交替动作的? 2、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观察鳃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4、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5、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三)总结鱼类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课件第6页的鲫鱼图片,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鱼的体形象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发现了什么?背深腹浅。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消化腔, (4)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绦虫。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3)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腹面粗糙不平,是蚯蚓的刚毛,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有黏液,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蜗牛的是腹足,河蚌的是斧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和章鱼(贝壳退化)等。 (3)外套膜及贝壳—保护作用,足—运动;鳃—气体交(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珍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外骨骼作用--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呼吸器官是气管。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 菜粉蝶、家蚕 蝗虫---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三对足,有两对翅)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一)鱼类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 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海马。 (3)体形:呈流线型(梭形),减少水的阻力。 (4)体表:鳞片覆盖,黏液减少阻力;侧线鱼的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八年级上册生物 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 种子植物 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 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判断鱼是否新鲜可以辨别鱼的鳃丝是否鲜红)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辨认是否是鱼可 看它是否用鳃呼吸)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 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6、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7、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镛鱼。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 (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八年级生物上册 4.第四节 鱼

第四节鱼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 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 2.学生准备 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 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渣仍由卫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 姓名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 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_J匕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籬鱼、舖鱼o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 游泳。 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 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 用。鲍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雨离不开 8、鱼的呼吸器官是鲍,而鲍中有许多的鲍丝,水的主要原因 9、鱼鲍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鲍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 的接 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o 10、水由鱼口流入鲤,然后由鲍盖后缘(鲍孔)流出。在水流经鲍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鲍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鲍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鲤流岀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 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待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鲤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 一 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來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 验。13、海葵、海蛰、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 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是软体动物。 15、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6、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 物网,形成紧 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 类的生活。 17、觥鱼为软体动物,鲸、海豚、海豹为哺乳动物,娃娃鱼(大覲)为两栖动物,海马是 鱼 类,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 如爬 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 失)] (2)陆地动 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 门的运动器 宣] (3)除蚯蚓等动 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O②能在水中呼吸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四节鱼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

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 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 2.学生准备 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 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

201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2013-2014年松柏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班级姓名学号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各类群的主要生理特点 1、动物有150万种以上,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约120万种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约100万种以上。 2、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约10万种以上。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鸟类次之。 4、章鱼、鱿鱼和墨鱼是软体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

7、动物有机物的来源: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三、代表动物 ㈠1、水螅生活在清洁淡水中。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3水螅身体体形为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4①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②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消化腔,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③刺细胞位于外胚层,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最多。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6有口无肛门。 ㈡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有口无肛门。3、涡虫的身体是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身体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有专门运动器官。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4、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有些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而生殖器官特别发达。5、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㈢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2、蛔虫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3、蛔虫体表包裹角质层,有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由一层细胞组成。 4、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5、蛔虫无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6、蛔虫虫卵进入人体,使人感染蛔虫病。 ㈣1、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由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2、身体分节使蚯蚓躯体运动灵活。 3、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运动。运动方式为蠕动。 4、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5、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6、①依靠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身体前端有环带。②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其上小突起为刚毛,作用是固定身体,帮助运动。③蚯蚓在玻璃上比在糙纸上运动慢,原因是玻璃表面光滑,不利于刚毛附着以配合运动。④蚯蚓体表有体壁分泌的黏液。⑤观察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擦蚯蚓体表,使它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⑥实验后,将蚯蚓放回自然环境中。㈤1、①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②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有保护身体的作用。③双壳类动物用足运动;用鳃呼吸;与取食有关的结构为入水管和出水管。2、①蜗牛用足运动。②乌贼贝壳退化;用腕足捕食。 ㈥1、①昆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②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 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运动器官:鳍尾(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 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不能离不开水的原因: 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第二节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蚯蚓: 生活环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间出来活动。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动:身体分为许多体节(可运动灵活),环带上的肌肉(收缩), 可带动刚毛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气进入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八年级生物上册 鱼

第四节鱼 教材分析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水中)受精。鱼为人类提供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习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设疑、讨论、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带着有趣而有争议的问题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2.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结合鲫鱼实验,自主探索,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鱼的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鱼的形态结构和特征;鱼的呼吸与运动。 2.教学难点:鱼的呼吸与运动。 三、教具准备 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 四、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我们今天的新课。 三、合作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动物类群有关知识

二、各类群的主要生理特点 1、动物有150万种以上,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约120万种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约100万种以上。 2、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约10万种以上。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鸟类次之。 4、章鱼、鱿鱼和墨鱼是软体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

6、动物的体温 7、动物有机物的来源: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三、代表动物 ㈠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 1、水螅生活在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身体体形为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4①水螅的身体由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②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消化腔,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③刺细胞位于外胚层,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最多。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6有口无肛门。 7、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㈡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 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食物在肠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3、涡虫的身体是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身体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有专门运动器官。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4、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华枝睾吸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4节 鱼类-- 鱼类知识及其分类 清晰掌握关于鱼的

鱼类知识及其分类清晰掌握关于鱼的知识 卖场鱼类知识介绍 一、 名称俗称形态特征经济及营养价值烹饪方法 草鱼 鲩、油鲩、草 鲩、白鲩、草 鱼、草根(东 北)、混子等。体长,略呈圆筒型,腹部无棱,头 部平扁,尾部侧扁,口端呈弧形, 无须;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背鳍 和腹鳍相对;体呈茶黄色,背部青 灰略带草绿,偶鳍微黄色。 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 胃和中之功效,可益眼明 目。 A、清蒸:杀鱼,打刀 花,用盐腌制10分 钟,加入香油、姜、葱、 蒜,猛火蒸10-15分 钟即可。 B、红烧:杀鱼,打刀 花,用盐腌制10分 钟,放入滚油中烧10 分钟后加入姜、葱、蒜 与其它配料(辣椒、洋 葱等)即可。 鲢鱼 鲢子、白鲢、 边鱼。体侧扁,头较大,口阔,端位,下 颌稍向上斜,眼小,位置偏低,无 须,鳞小;胸鳍末端仅伸至腹鳍起 点或稍后;体银白,各鳍灰白色。 其肌肉可供药用,味甘、性 温,具有温中益气的功能, 主治久病体虚、食欲不振、 头晕、乏力。 红烧 鳙鱼花鲢、胖头鱼、 黑鲢、黄鲢、 松鱼、鰫鱼、 大头鱼。 体形扁而高,头大眼小,鳞细浅, 背呈淡青色,腹部为银白色,鳍为 灰色,肉质细嫩,但佐料容易渗入, 细刺较多;变质时,眼光带白蒙, 肚发软,离刺,最后肉发绿。 鳙的精华在头,用鱼头入药 可治风湿头痛,妇女头晕。 鳙肉性味甘、温,有暖胃益 筋骨之功效。 鱼头豆腐汤,鱼头火 锅。把鱼头先红烧5 分钟,加水加豆腐至呈 奶白色,加入姜、葱、 蒜等。特点是香甜可 口,色香味美。

青鱼 黑鲩、青鲩、 螺蛳青。 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 部圆,头部稍平扁,无须;背鳍和 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体 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 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肉性味甘、平,无毒,有益 气化湿、和中、截疟、养肝 明目、养胃的功效;主治脚 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 等症。 鲫鱼鲫拐子、喜头 (湖北)、鲫瓜 子(东北)、河 鲫鱼(上海)、 月鲫仔(广 东)。 鲫体侧扁而高,腹部圆,头较小, 无须,背鳍和臀鳍均具一根粗壮且 后缘有锯齿的硬刺;鳞较大,整个 身体呈银灰色,背部深灰色,腹部 灰白色。 全鱼性味甘、温,有开脾健 胃、增进食欲、消水肿、止 呕吐、发乳之功效。鱼卵可 调中补气。其胆汁能治痈、 无名肿毒和臁疮。 鲫鱼豆腐汤:味道鲜 美,营养丰富,有美容 养颜之功效。 红烧鲫鱼:做法同 “鲩鱼”,腌制及放滚 油中烧各8分钟左右。 鲤鱼鲤拐子、鲤子、 仁鱼、朱砂鲤、 朝仔、毛鱼、 花鱼。 体长,略侧扁,背部在背鳍前稍隆 起,腹部圆,鳞片大而圆,尾鳍深 叉形,荷包鲤体宽,红鲤红色。 其肉性味甘、平,入药可开 脾健胃、利小便、消腹水、 消水肿、止咳镇喘及发乳。 其血可治口眼歪斜。 鳊鱼鳊鱼、长春鳊、 草鳊、油鳊、 长身鳊。 体高,甚侧扁,呈长菱形,头小近 似三角形,无须;背鳍具强大光滑 的硬刺,臀鳍鳍条较多,背部深青 灰色,其它部分银白色;每个鳞片 的后部有一宽黑斑,各鳍灰黑色。 肉味鲜美,质细嫩,含脂量 高,去鳞、去内脏、洗净鲜 用,具有调胃健脾之功效, 主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 症。 A、清蒸 B、红烧(方法同草鱼) 团头 鲂武昌鱼体高,甚侧扁,呈菱形,体背部青 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 基部灰黑,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 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 黑色。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A、清蒸 B、红烧(方法同草鱼) 鱖鱼鱖花鱼、季花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肉性味甘、平,无毒,具有清蒸、红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4鱼练习(含答案)

《鱼》同步练习 1.下列不属于我国著名“四大家鱼”的中( ) A.青鱼 B.草鱼 C.鲫鱼 D.鲢鱼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属于鱼类的是() A.娃娃鱼 B.鱿鱼 C.鳄鱼 D.草鱼 3.下列不属于南海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A.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B.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C.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 D.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 4.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5.鱼常在黎明前浮头或跳出水面,天亮后停止浮头,是因为() A.趁清晨空气清新,到水面嬉戏游玩 B.清晨水面比较安全,天亮以后会被敌害发现 C.在水中睡了一夜觉,清晨到水面寻食 D.清晨水中氧含量最小,天亮后水中氧气充足 6.同学们都见过,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的张开和关闭,这是鱼在() A.吃食物 B.散热 C.呼吸 D.喝水 7.小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迅速判断出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 A.体表湿润 B.鳃丝颜色鲜红 C.鳞片完整 D.体表无伤 8.只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和空气,金鱼就能生存下去. ______ .(判断对错) 9.鱼类终生生活在水里,用 ______ 呼吸,主要运动器官是 ______ .

10.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靠 ______ 来运动和 ______ ;二是能在水中 ______ . 11.有些动物,如“鲸鱼”、“带鱼”、“鱿鱼”、“墨鱼”名称里都有“鱼”字,但它们不一定是鱼.其中属于鱼类的是 ______ . 12.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图中分别表示他们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回答: ( 1)本实验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______ ? (2)经A处理过的鱼放回水中后,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说 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 ______ 的作用. (3)在捉鱼时发现鱼很容易从我们手中滑落,这是因为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 ______ ,这是与其生活在水中相适应的. (4)下列与鱼在水中生活无关的是 ______ A.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B.身体呈流线型 C.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D.身体的两侧有侧线,可感知水流的方向. 1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更好地说明鱼儿为什么不能离开水,制作了模型鳃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模型来做实验的方法叫做 ______ 实验. (2)甲图是模型鳃在水中,鳃丝呈展开状态,所有的鳃丝都能与水进行 ______ .而乙图是模型鳃离开水后,由于 ______ 粘结在一起,大量的鳃丝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鱼会因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教案ppt

[课题]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鱼 [设计思路] 本节偏重观察实验法,学生能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和鱼与人类关系,为突破鱼类呼吸和运动等难点,采用实验观察与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能主动学习汲取知识,提高学生交流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水中)受精。鱼为人类提供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 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习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有养鱼的经验,对鱼也比较熟悉,因此课堂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是他们大多注意到的是鱼的形态,常常忽视鳃的作用,对与鱼是怎么呼吸还不清楚,对一些鱼结构术语掌握程度不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鱼,能大致说出常见鱼类名称。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尝试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鱼类的呼吸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理念和策略]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本节内容。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精讲鱼的主要特征,略讲人与鱼类关系,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实施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教案人教版

第四节鱼 教学内容第四节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判断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鱼的外形、呼吸,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 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探究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方式,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教具准备(1)搜集具有鱼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2)制作PPT 个性补教集体定教一、引入新课 1、播放鱼游泳的视频:《人与自然》中海洋鱼类的视频 2、观看鱼的骨骼图片 问:鱼有脊柱吗?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 二、讲授新课 一、展示鱼的骨骼图片,指出鱼的脊柱结构,引出脊椎动物和无脊 椎动物的概念 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科学家按体内有没有脊椎骨 构成脊柱把他们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像蚯蚓、珊瑚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 物。 像鱼这样,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是脊椎动物。 二、播放视频多种多样的鱼,师生一起探究了解 1、鱼的种群数量 2、鱼的生活环境、食性…… 3、四大家鱼:列举淡水鱼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列举常见的海水鱼 银鲳石斑鱼比目鱼 三、结合视频及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1、探究总结:鱼的主要特征4个点 鱼的外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体表: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鱼的运动: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 鱼的呼吸:鳃 2、播放视频鱼的呼吸,观察与思考: (1)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 从鳃盖流出;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是氧气由多变少;二氧化碳由少变多 (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时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鱼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四、探究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展示图片:蛋白质重要来源; 2、明确《渔业法》相关规定:养殖、捕捞; 3、丰富人类文化; 4、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动物类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是() A、软体动物 B、甲壳动物 C、腔肠动物 D、两栖动物 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有下面几种猜测,你认为哪种最合理() A.池塘水面较温暖 B.鱼喜欢阳光的刺激 C.鱼需要到水面觅食 D.池塘中水的含氧量太低 2.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中的作用是()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能引起植物患病 C.与植物共生D.与植物竞争 3.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这些青绿色的毛属于()A.细菌B.乳酸菌C.霉菌D.青苔 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5.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 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6.关于人体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 B.每个动作需要一组肌肉完成 C.关节囊保证关节活动灵活 D.动作的协调受神经系统支配 7.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广泛用于食品生产 B.医药工业中应用广泛 C.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 D.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8.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9.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 10.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口必须加水密封,其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阻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无氧呼吸 11.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A.蜻蜓B.蝗虫C.蜜蜂D.蜘蛛 12.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①卵生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陆生的 B.都是恒温的 C.都是卵生的 D.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 14.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因为 ( ) A.一块骨骼肌能够独立完成人体的多个动作 B.骨骼肌附着在骨上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鱼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选择题 1、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A、肺 B、皮肤 C、鳃 D、鳔 2、下列动物中能用鳃呼吸的有: A、海马 B、海龟 C、海豚 D、海葵 3、鲫鱼的()摆动时,可以控制身体前进的方向 A、胸鳍 B、腹鳍 C、臀鳍 D、尾鳍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大约有() A、30多万种 B、100多万种 C、150多万种 D、200多万种 5、鱼身体上的鳍的数量是() A、5 B、6 C、7 D、8 6、下列哪项不是鱼类的主要特征() A、在水中 B、体表有鳞片 C、用鳍游泳 D、用鳃呼吸 7、以下几种鱼类,哪种不是淡水鱼() A、带鱼 B、中华鲟 C、青鱼 D、鳙鱼 8、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娃娃鱼 B、鳄鱼 C、章鱼 D、鲨鱼 9、在观察鱼的左转弯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A、胸鳍和腹鳍都靠着身体,不摆动 B、左胸鳍和左腹鳍都靠着身体,不摆动 C、右侧的胸鳍和腹鳍都靠着身体,不摆动 D、胸鳍和腹鳍同时前后摆动 10、将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后,它在水缸中将() A、失去前进的动力而无法游泳 B、出血过多而死亡 C、因呼吸不到氧气而缓慢死去

D、身体侧翻在水中失去平衡 11、观察鲫鱼的呼吸可以发现() A、口和鳃盖交替闭合、张开 B、口先张开、闭合,然后鳃盖闭合、张开 C、鳃盖先张开、闭合,然后口闭合、张开 D、口和鳃盖同时闭合、张开 12、在做“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实验中,把鲫鱼的尾鳍和部分尾部用塑料板绑住,然后放入玻璃缸的水中,看到的现象最有可能是() A、鲫鱼迅速下沉到水底 B、鲫鱼不能保持平衡,很快就侧翻在水中 C、鲫鱼游动速度减慢,转向不灵活 D、与其它鲫鱼比较,没有太大的变化 13、关于活鲫鱼的鳃,错误的一项是() A、鳃盖在外面,起保护作用,是呼吸的主要结构 B、鳃丝既多又细 C、鳃是鲜红色的 D、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的氧气 14、“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 A、水中有更多的氧气 B、在水中运动,阻力比陆地上小 C、鱼儿只能在水中呼吸 D、鱼儿需要的食物都溶解在水中 15、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把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你看到的现象是() A、墨汁从口吸入后,从鳃盖流出 B、墨汁从口吸入后,进入鱼的身体,最后可能从鱼的肛门排出 C、墨汁从口吸入后,又从口里吐出 D、墨汁不会进入鱼的口里 16、如果用细纱布把鲫鱼的鳍都绑起来,然后放入水中,最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