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累进税率表

累进税率表

累进税率表

5级超额累进个体工商户税率表

5级超额累进个体工商户税率表 5级超额累进个体工商户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 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0元的5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3超 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备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 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 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 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累进税率 是税率的一种类型,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特殊的作用和效果,所以现代税收制度中,各种所得税一般都采用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的形式有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实际上是按 照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分等级规定的一种差别比例税率,它的名义 税率与实际税率一般相等。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基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 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类型。 累进税率的确定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等级再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的等级,税率越高。采用累进税率时,表 现为税额增长速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速度。它有利于调节纳 税人的收入和财富。通常多用于所得税和财产税。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基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在财政方面,它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在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举例计算及对照表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原来是1600,现在是2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扣除标准:2008年3月份起,个税按2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四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 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速算扣除数 (元)

一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10 250 三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 1,250 四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 4,250 五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 6,75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 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元) 一不超过20,000元的20 0 二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30 2,000 三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 7,000 1、“四金”缴费的基数定义 一般四金基数就是当月的工资,不过如果工资很高(比如超过了上年你所在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基数就到顶了。而如果工资特别低的话(比如低于上年你所在城市月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那基数也有封底。 上海市2004年的情况为例,2003年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847元。如果你的月工资超过了1847*3=5541元。则四金基数是5541元;如果你的月工资低于1847*60%=1108.2元,则四金基数是1108.2元。要是工资在1108.2至5541元之间,那基数就是你的工资。 2、“四金”缴费的比例 四金缴费比例:个人缴纳部分公司缴纳部分 养老保险金:基数*8%+基数*22%(好像最近改成这个比例了) 医疗保险金:基数*2%+基数*12% 失业保险金:基数*1%+基数*2% 住房公积金:基数*7%+基数*7% 其中个人出的是左边的部分即8%+2%+1%+7%=18%,公司出的是右边的部分即 22%+12%+2%+7%=43% 也就是说扣除四金后的工资为:X=工人工资—基数*18%;而公司付出的总资金为Y=工人工资+基数*43% 按照国家规定,现在企业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现行个税9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500元税率为5%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00元至2000元税率为10% 2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000元至5000元税率为15% 12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000元至20000 税率为20% 3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0000元至40000 税率为25% 13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0000元至60000 税率为30% 33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60000元至80000 税率为35% 63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至100000 税率为40% 103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00000元税率为45% 15375 调整后的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税率为5%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 税率为10% 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 税率为20% 52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 税率为25% 9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 税率为30% 272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 税率为35% 5475 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税率为45% 13475 月收入起征点2000应缴税起征点3000元应缴税少缴税金250025025 1

300075075 400017550100 5000325125200 6000475225250 8000825475350 100001225875350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一不超过500元50 二超过5000元至10000元10125 三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201250 四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304250 五超过50000元356750 2

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指按课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若干级距,每个级距规定的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就纳税人全部课税对象按与之相适应的级距的税率计算纳税的税率制度。“全”字的含义就是全部课税对象按一个达到级距的相应税率 征税。我国建国初期征收的工商所得税,曾实行21级全额累进税率,最低一级为所得额未满300元的税率为 5.75%;最高一级为所得额在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4.5%。如果纳税人的所得额超过万元,则全部所得额都按34.5%的税率征税。 特点:全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1.计算简便,在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确定税率后,实际上等于按比例税率计税;2.累进急剧,即全部课税对象都适用相应的最高税率;3.累进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一致;4.在课税对象级距的分界点附近,税负不合理,会出现税收增加额超过课税对象增加额的不合理现象。目前,全额累进税率一般已不采用。 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 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注:(1)流行算法——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税所得额(2)工资薪金所得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执行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特点:(1)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越大,包括等级越来越多,计算就越复杂。(2)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特别是征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只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一般不会发生增加部分的税率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额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增收。(3)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

税收负担透明度差。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采取了“速算扣除法”。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 速算扣除数 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 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故称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及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及计算 2011-03-21 10:53:43 | 来源:本网讯 | 作者: 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 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 1350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 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1:若税前月薪7000元,求个税 因为7000-3500=3500, 1500<3500≦4500, 所以适用第二级, 个人所得税为:3500*10%-105=245。 2:若税后月薪6755元,求个税 因为6755-3500=3255元 1455<3255≦4155, 所以适用第二级税率: 设个税为x 元 则有(6755+x-3500)*10%-105=x 解得x=245 所以个人所得税为:245元 备注:”税前”及”税后”表示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后

现行个税9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调整后的

此前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被详细披露后,个税改革的力度与公众的期望有不小的距离。不少专家认为,对工薪阶层来说,个税起征点调整的步子迈得太小。公众普遍发问:3000元的免征额是否仍偏低?月收入7500元以上能否就算“高收入”? 3000元免征额过低 根据国务院提交的个税修正案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即免征额)从目前的每月2000元提高至每月3000元。但这一调整幅度公布后,不少学术界、媒体、公众纷纷指出,根据目前的通胀水平,这一幅度“明显偏低”。 虽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个税调整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12%左右,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已经达到2754元,由此可以断定在全国范围内3000元的月薪并不算高收入。 事实上,此前曾有财政部官员透露,有七成被调查者认为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太低。他们认为,调整后,工薪阶层依然是纳税主体。多位学界专家就具体建议,免征额应至少提高至每月5000元。 此前财政部也曾表示,个税免征额若上调到5000元,则只有3%的人纳税,这个税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但专家普遍认为,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是作为以“劫富济贫”为立法初衷和主要功能开征的一个税种。“其实个税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让多数人纳税,而正是要让少数富

人多纳税,这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也有读者对“上调到5000元只有3%的人纳税”这一数字表示怀疑,认为不知如何统计出来。 事实上,数据显示,大多数属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我国工薪阶层每年缴纳的个税却一直占其收入总量的50%左右。 “个税税制最重要的原则是能力原则,即有钱人多纳税。”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陈宪表示,以英国为例,1%的最高收入人群承担了国内25%的个税,中国个税体制改革应以较高收入人群承担50%以上个税为目标。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在其微博上表示,税改仍在强化国富民穷效应。他说,研究个税调整方案有三点发现:第一、起征点太低,和公众满意预期相差70%;第二,收入两万即加税,总体应为加税效应;第三,政府财收增长太快,税改仍在强化国富民穷效应。 7级征税级数依然过密 此外,草案拟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并扩大了最高税率45%的覆盖范围。调整后,中低工薪者的税负减轻,但高工薪所得者税负提高。经测算,月收入1.9万元为个税负担增减的临界点,超过这一数额税负将增加。 陈宪对记者表示,若按草案调整后,中低收入人群是我国个税纳税主体的结构并未改变,个税体制改革应该更加充分地体现能力原则。 对于征收级数的调整,陈宪则表示,征收级数从9级调整为7级,而非此前预想的5级,仍然偏多。他认为,个税级差过多过密,将加重个人收入增加时承担的边际调整,不利于鼓励劳动者增加收入。 陈宪认为,调高起征点与减少征收级数使中低收入人群得到了一些实惠,但并没有改变中低收入人群是我国个税纳税主体的现状。 “个税最高45%的征收税率在企业所得税仍然较低的背景下缺乏实际意义,因为大多数富人可以通过企业所得实现避税。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30%。” 不分纳税人差异平均扣除遭质疑 4月20日,在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交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后,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本次个税免征额的确定方法,综合考虑了个人生计支出、消费物价和赡养人数,是一个不分纳税人差异进行平均扣除的标准。

2016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6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个人所得税税法 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提案和呼声,更是将个人所得税的讨论推向高潮。全民关注个税,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公民纳税人意识和民主理财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社会各界在讨论这一专业性较强的财税问题方面往往陷入非理性、情绪化和非专业化境况。 专家称我国个税起征点不算低 1.我国个税“起征点”,提高空间有限 个税“起征点”规范的说法为“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体现劳动者基本生计所需、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必要支出。该费用标准的确定,需要参考全国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以及基本生活支出情况。,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为57361元,相应月均工资为4780元,目前每月3500元工薪所得减除费用占月均工资的比重为73.2%。 2.提高个税“起征点”,薪酬高者受益更大,有违个税初衷 由于个人薪酬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提高减除费用标准,有可能降低高薪酬者的最高税率档次,从而大幅降低该类纳税人的纳税额度,导致更大的不公平。 3.简单提高“起征点”而不同时实施“收入综合、分类扣除”的办法,对不同纳税人可能极不公平。今年全国两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答记者问时再次指出,简单提高起征点是不公平的,一个人月工资5000元可以过得还不错,但如果还要养孩子养老人就非常拮据,所以在工薪项下持续提高减除标准不是一个方向。

4.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必须针对问题综合施治、统筹设计 当前个税“起征点”没有明显提高的必要和空间,并不意味着我国个人所得税无需改革。恰恰相反,我国个税税制很不完善,导致其不但没有很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没有很好贯彻税收的公平原则和量能纳税原则,反而带来了不公平,甚至导致“逆调节”。 个人所得税分为三大类 劳务所得、经营所得、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又可分为十一小类: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 1、劳务所得 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实行按月综合征收。“降低税率,减并级次”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共识,为兼顾现行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和稿酬所得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可将税率简化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以纳税人当月的三项收入综合之和,超额累进税率,仍实行按月征收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又可以培养壮大中产阶级,还可以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具体税率表设计如下: 2、经营所得 采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的、实行按年综合征收。为兼顾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所得和合伙制企业所得纳税人的纳税负担,衔接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可将税率简化为三级超额累进税率。以每一

201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含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个人所得,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税率为3%--45%(专职)(个税免征额3500元) ●应纳税额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半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半年奖金-“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数 ●一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个月 奖金(年终奖摊每月=年终奖金额÷12月×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工资低于3500时,应从奖金里抵足免征额后再计算) 二、个体(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表。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劳动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40%(兼职)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1-30%)减征额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1-30%)减征额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税率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及计算举例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及计算举例 一、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方法(2008年3月1日生效)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表(一)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元的50

2500—2000的部分1025 32000—5000的部分15125 45000—20000的部分20375 520000—40000的部分251375 640000—60000的部分303375 760000—80000的部分356375 880000—100000的部分4010375 9超过100000的部分451537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以每月 收入额减除费用 2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表(二)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0元的50 25000—10000的部分10250 310000—30000的部分201250 430000—50000的部分304250 5超过50000的部分356750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 所得,是指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后的余额;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以每一纳 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

2016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公式

2016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公式 2015-08-16 19:41 来源:个税计算器浏览:4644次 l 应纳税额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l 半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半年奖金-“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l 一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个月奖金(年终奖摊每月=年终奖金额÷12月×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工资低于3500时,应从奖金里抵足免征额后再计算)

二、个体(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适用的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表。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l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l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l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1-30%)减征额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 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l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税率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税率

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明细

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明细 2014-04-23 09:50:10 来源:金斧子 分享到: 导读: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对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明细相关知识很感兴趣,金斧子网将会针对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明细的问题,给大家详细讲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在这里先给大家列出所有级别的税率表吧(包括5级):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如果你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你按合同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自己所有的,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相关阅读: 在税率方面,根据应税所得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征管要求,我国个人所得税设置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目前,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专家指出,公众目前对“起征点”存在误解,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或“免征额”相混淆。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举例来说,假设数额为2000元,当月工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旧对照)

七级累进税率 个税调整后起征点改为3500,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45% 13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税 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不超过500元 5 0 二超过500元至2000元10 25 三超过2000元至5000元15 125 四超过5000元至20000元20 375 五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25 1375 六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30 3375 七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35 6375 八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40 10375 九超过100000元45 1537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10 250 三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 1,250 四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 4,250 五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 6,75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不超过20,000元的20 0 二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30 2,000 三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 7,00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速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201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_最新个税税率表2012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现2012年现在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2012年现在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 数 例如:某人某月工资减去社保个人缴纳金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后为5500 元,个税计算:(5500-3500)*10%-105=95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 1475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的区别 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个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少金额。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交的税款。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这就是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这里的不含税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 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两个税率表是一回事,只是将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应税所得,按照数学方法,换算为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税后收入,以方便对税后收入进行征税的计算工作,仅此而已。 编辑本段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月薪金收入总额(包括加班费等)-3500-个人支付的社保和公积金费用 全月应纳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年终奖金应纳税额 年度奖金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的税率:年终奖金总额/12后再对应适用税率 年终奖应纳税额=年终奖金总额×年终奖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示例:新税制 如某员工2012年1月工资收入5000元,并同时获发2011年度年终奖总额10000元。该员工2012年1月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当月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5000-3500-5000×10%(个人社保部分) -5000*5%(个人住房公积金部分)]×3%-0(速算扣除数)=22.5元。 该员工年度奖金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的税率:10000÷12=833.33元,其相对应的适用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为0。该员工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0000×3%-0=300元。 新税制下,总纳税额:2012年1月共应纳个人所得税22.5+300=322.5元。如取得福利性彩票一次性收入超过1万的按取得收入的20%交缴个人所得税。

超额累进税率 分级计算

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 我国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这里以工资、薪金为例来介绍个税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在计算之前先看一下《个人所得税所附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举例:现假设某企业管理人员月工资(所得)为13000元,其中每月按工资额的20%交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9%),计算其每月徉交的个人所得税。 第一步:确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二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法定减除费。〈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个因素是个人缴付的“三险一金”。〈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那么例题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3000-3500-(13000×20%)=6900 第二步:计算应交税额。将69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分为适用第一级税率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元、适用第二级税率“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余下的为适用第三级税率应纳税所得额 6900-1500-3000=2400。 应纳税额=1500×3%+3000×10%+2400×20%=825 如果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以上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就要25%,以次类推。 以上就是个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原理。 在实务工作中,为便于加快计算,会引进速算扣除数方法。(可参见〈国家

2019年新个税最税率表

2019年新个税最税率表!简直太全了!你一定用的上!

扣缴义务人应按照规定,在工资、薪金所得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依据居民个人提供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办理税前扣除。纳税人在取得应税所得时向扣缴义务人提出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并提交相关信息、资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时按照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办法办理。 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向其报告的相关基础信息变化情况,应当于次月扣缴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 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人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可以要求纳税人修改。纳税人拒绝修改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 纳税人拒绝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 2、汇总申报 上市公司向股东分红,扣缴申报利息、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时,可以选择汇总申报方式。(二)向纳税人提供扣缴信息 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于年度终了后两个月内,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纳税人年度中间需要提供上述信息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提供。 支付工资、薪金所得以外其他所得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扣缴税款后,及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税款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1、居民纳税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1)全年一次性奖金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

2015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级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 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的部分45 13,505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 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 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 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 级 平均每月收入税率(%) 速算扣除数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 5 1,005

新的个税七级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新的个税七级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 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 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 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新的税率表自2011年9月1日(含)之后适用。个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

超额累进税率 分级计算

超额累进税率 分级计算 我国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这里以工资、薪金为例来介绍个税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在计算之前先看一下《个人所得税所附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举例:现假设某企业管理人员月工资(所得)为13000元,其中每月按工资额的20%交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9%),计算其每月徉交的个人所得税。 第一步:确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二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法定减除费。〈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个因素是个人缴付的“三险一金”。〈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按照国家规定,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那么例题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3000-3500-(13000×20%)=6900 第二步:计算应交税额。将69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分为适用第一级税率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元、适用第二级税率“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余下的为适用第三级税率应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1、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只适用工资和薪金收入),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其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特别是征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只是就超过部分按下一级税率计算、在应税所得额中实行高低税率税段求和。这既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在某个税率区间增产增收,也有利于实行对高收入者的调控,从而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中的效益与公平统一的原则。 2、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九个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其分段税率为:(注:以下参数及起征点在考题中都会给出,无需识记)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500元(含),{0—500}(含)的部分 5 %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10 %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含)的部分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含)的部分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含)的部分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含)的部分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含)的部分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 3、具体计算方法为:假如某人的全月应税所得额为X, (全月应税所得额=全月工资、薪金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

①当X位于第1段时,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X×5 % ②当X位于第2段时,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500×5 %+(X-500)×10 % ③当X位于第3段时,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500×5 %+(2000-500)×10 %+(X-2000) ④当X位于第4段时,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500×5 %+(2000-500)×10 %+(5000-2000)+(X-5000) 当X位于第⑤⑥⑦⑧⑨段时以此类推。 (温馨提示:目前因个税起征点、分段以及各段税率已经变化,以上推导公式只针对以前的情况,但其思路依然可用,万变不离其中嘛,谢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