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坝州安多“南木特”藏戏

阿坝州安多“南木特”藏戏

四川阿坝州“南木特”( Rnam-Thar)藏戏概述

贡波扎西

关键词:“南木特”藏戏渊源团队剧目特点

藏戏在藏语里称作“堆噶尔” (zlos-gar),卫藏和康巴地区民间往往称之

为“阿佳拉姆”(a-ca-lha-mo)。藏戏最早产生于14-l5世纪,由后藏拉堆

沃巴拉孜地方的香巴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公元1385—1464年)开创。藏戏不仅在西藏地区广为流传,而且在我国其它藏区乃至国外(如不丹等)亦有传播。关于西藏、四川、甘肃等地流传的藏戏,近年来学术界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故此不赘。本文就阿坝州安多藏区流传的藏戏即“南木特”

(rnam-thar)作一些介绍和剖析。

在阿坝州雪山草地之间,有许多民间的戏剧、歌舞表演团队,这些队伍活跃在广大的农村、牧区,他们经常演出农牧民所喜爱的传统歌舞和戏剧,受到了藏族民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安多“南木特”藏戏是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式;藏民族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居住地域十分辽阔;藏戏具有本民族自己的特色,并且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南木特” (rnam-thar)本意为“传记,高僧传。记载宗教徒事迹的著作”

①,因为在安多藏区所流传的藏戏剧目,多以历史上的吐蕃国王或者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为表演题材,所以一般把这些剧目称之为“南木特”,发展到后来,这个名称逐渐成为藏戏的代名词,而藏语里藏戏的标准称谓“堆嘎尔”反倒被人们遗忘,成为很少有百姓知道的词语。

一,历史渊源

公元1775年,清乾隆两次征剿阿坝州地区的嘉绒藏区大小金川后,下令消灭这一带的苯教,指罪苯教为“邪教”,大兴黄教,将西藏东部地区金川境内的苯教大本营,也是藏东地区最大的苯教寺院“雍忠拉顶”寺改为黄教寺院。受朝廷干预,安多地区许多苯教寺院纷纷改宗黄教,使黄教势力逐步强盛起来,同样,黄教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飞跃发展和广泛传播。“南木特”藏戏就直接起源于与阿坝州毗邻的甘南藏区拉卜楞寺。

青海省同仁县的隆务寺藏戏是安多地区最早的藏戏,它在安多“南木特”藏戏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它的剧目单一,表演和创作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是隆务寺藏戏在其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造就了很多的藏戏表演方面的艺术人才和著名的戏师,他们对以后的“南木特”戏的发展和创新带来很大的影响和贡献。后来“南木特”藏戏传播到安多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甘南拉卜楞寺得到长足发展。

公元1789年,拉卜楞寺的法台嘉木样二世久美旺布活佛主持寺院佛事的后

期,其弟子贡唐三世丹比准美觉得寺院法舞“羌姆”(’cham)能充分表达传

记和佛经故事,通过娱神的表演形式,达到弘扬黄教教义的目的,于是他将“羌姆”中的许多表演程式、动律作为基础,糅合同仁县的隆务寺藏戏的一些表演方法,并适当吸收民间舞蹈的动律,以寺院法乐器鼓、钹、镲等作为伴奏乐器,创编了包括唱、念、白、舞为一体,具有强烈宗教气氛的安多藏戏《贡布多杰》

(mgon-po-rdo-rje)。这就是安多藏区最早的“南木特”藏戏,并定期于

每年藏历七月的“柔扎节”期间的七月初八上演。因为地理位置接近的缘故,甘南拉卜楞寺的安多藏戏“南木特”很快传播到阿坝州的安多藏族农牧区,阿坝、红原、若尔盖、壤塘等县均有流传。

二十世纪中期,嘉木央五世罗桑·旦比坚赞(1910-1947)主持佛事时,在赴藏学习期间,经常观看西藏藏戏,受到西藏藏戏的影响。1940年正月他返回驻赐寺后,授意本寺琅仓活佛创编“南木特”藏戏。琅仓活佛佛学造诣深遂,并对天文、历算、音乐、舞蹈等都有着深刻的研究,他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僧,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自1928年始,琅仓活佛应邀在内蒙呼伦贝尔盟讲经说法,创建寺院,历时1O年。在此期间,每逢冬季琅仓活佛都要到北京过冬,他在京不仅看了大量的京剧演出,还结识了众多京剧名家,与梅兰芳大师有较深的交往。这些经历为他创造、排演藏戏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②

琅仓活佛借鉴了西藏藏戏和内地戏剧的长处,在《贡布多杰》和《鹿舞》等戏剧化程度不高的早期安多藏戏的基础上创编了内容丰富,表演程式正统化的大型安多藏戏,从纯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有了浓厚的娱人成份,深受僧侣及农牧民欢迎。这当中阿坝州红原县麦洼商人尼萨索花功不可没,他当时在拉卜楞寺一带经商,由于他精通麦洼锅庄,深受郎仓活佛赏识,聘请他担任安多藏戏场间舞蹈的编导,使呆板的安多藏戏充满了活力,如至今仍保留下来的有“仙界凡世的救星”、“金光升起的山谷”等场间舞蹈。③

1949年元月,青海祝青寺活佛日洛率二十余名僧侣前往拉卜楞寺,专程学习安多藏戏,同年六月学成后,欲返回祝青寺时,拉卜楞寺为了将正统的安多藏戏传播到阿坝地区,以扩大拉卜楞寺的影响(当时阿坝州境内有不少拉卜楞寺的分寺,如松潘县毛尔盖寺,阿坝县查理寺等规模宏大的寺院),特别派出了藏戏团中著名演员泽真,擅长演女角(安多藏戏源于寺院,演员均为僧人,女角由男性扮演),绰号为“彭措阿姨”,该演员身段苗条,嗓音尖细、清脆。另外还有藏戏编导、毛南木、噶尔让旦巴等一行返回祝青寺。同年7月,日格洛活佛一行在返程中,途经阿坝州红原麦洼寺。麦洼头人和麦洼寺主组织三十多名僧侣,跟日格洛活佛学习安多藏戏,从而成立了阿坝第一个安多“南木特”藏戏团。④同年九月,日洛活佛一行,转道经阿坝县赛格寺,赛格寺主又组织了六十多名僧侣学习安多藏戏直到年底,日洛活佛一行才离开阿坝返回祝青寺。另若尔盖与甘南州相邻,近水楼台先得月,纳莫寺同样派人学习了安多藏戏;壤塘县与祝青寺相邻,因而壤塘南木达寺院(属祝青寺分寺)也学得了安多藏戏。从此

安多“南木特”藏戏便传遍了整个四川省的阿坝州和甘孜州的安多方言区。⑤

二,“南木特”藏戏团队

1,麦洼藏戏团

麦洼藏戏团是至今仍然活跃在红原县麦洼地区的一个团队,该团最早是在

1949年春末夏初成立于麦洼寺院,是祝青寺学戏的演员及拉卜楞寺派遣的三位大师,于返回祝青寺途中,在阿坝州传戏的第一个藏戏团。演员是神舞班子抽出的三十多位僧人,日常事务由寺院管家特布秋主持负责,一般是在一年一度的祭山活动与藏历年演出。1958年寺院解体,1986年,在麦洼乡党委书记塔尔兴的支持和当地老百姓的要求下,剧团得以恢复。剧团不再是由僧侣组成,而是由曾经在剧团当过演员的还俗僧人和牧民组成,由村民托美负责,自负盈亏,实行售票演出制。牧业繁忙时从事劳动,牧闲时不定期集中排戏。从1986年至90年代中期,上演了《智美更顿》、《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多个剧目,场场爆满,观众累计达数万人。1988年,该团的《赤松德赞》参加了全州的藏戏调演并获奖。⑥

最近几年,该“南木特”藏戏团由麦洼部落一位叫沃美的老人负责,每年仍然演出一至两次,一般是在藏历年或者部落公祭山神的日子演出。

2,若尔盖业余藏戏团

该团是粉碎“四人帮”后阿坝州第一个恢复成立的民间业余藏戏团,成立于1978年3月8日,由若尔盖·尼玛负责并任总编导,行政管理纳科,主要由红星乡兽防站的三十多位兽医人员组成。1981年到1982年,藏戏团由兽防站与“五七”学校合办。1988年,若尔盖·尼玛调州藏文中学,藏戏团由兽防站、“五七”学校和藏文中学合办。1984年后,藏戏团以州藏文中学为主,在学生中选拔演员,负责兼总编导若尔盖·尼玛,行政管理纳科,编剧牡丹,编舞兼舞美云丹·更顿甲。

该藏戏团成立伊始为群众义务演出不收费,1979年,采取售票演出,所得收入主要用于支付演员酬劳及制作服装道具。1981年至1983年,收入采取比例分成,1984年后合办解体。阿坝州文化局对该团给予了适当资助,从成立以来,排演了《霍岭大战》,又编演了《卓瓦桑姆》、《宇妥巴·云丹贡布》、《达岭之战》等剧,走遍若尔盖县的农村牧区,演出百余场,观众累计达到十多万人次。同时还多次到毗邻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碌曲等县演出获得欢迎。

1981年,该团演出的《朗萨姑娘》在巴塘调演中获奖;1984年改编的《青颈鸟的故事》获阿坝州二等奖;1988年新编现代戏《雪山下的藏族青年》获演出奖。

3,茸塔寺藏戏团

该藏戏团是受邻近的麦洼藏戏团的影响而成立的,由红原县麦洼部落之下属小部落茸塔玛的部落寺院茸塔寺的僧人组成,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成立至今,一直活跃在红原县色地乡一带。

该藏戏团的负责人为茸塔寺的主持鲁周旺修堪布,演员均为茸塔寺的僧人。这个藏戏团最大的特点是排演剧目大部分为《格萨尔王传》里的分章故事,比如《霍岭大战》、《达岭之战》、《世界公颡》、《赛马称王》等。他们的演出服装也均是由本寺的僧人手工缝制而成,因为符合藏族审美,制作精美而声名远播。

4,红原业余藏戏团

在红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1980年正式成立了业余藏戏团。该团以原红原县安曲乡舞狮班子为基础,由活佛古·罗周全面负责。参加在甘孜州巴塘的调演以后,该团实行售票演出。1982年,古·罗周等藏戏团骨干成员被抽调县民族中学,藏戏团也随之迁入。

该团共编排上演了《松赞干布》、《智美更顿》、《格萨尔的一生》、《和气四瑞》等剧目,走遍了县内的牧场村寨,演出五十多场,观众达到三万多人次。1981年,《松赞干布》在四川省藏戏调演中获奖,1983年《穆尼赞普》入选阿坝

州三十大庆剧目,并于1984年,先后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录像“双孔雀”奖杯,第一届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银质奖。

该团设备齐全,演出服装档次较高,历年以来州文化局和县政府给予的经济上的支持较多。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社会娱乐方式的改变,电视、电脑等大众媒体的冲击,该团演出基本停滞,陷于停顿。

5,壤塘县业余藏戏团

1980年,在乡政府和县文化馆的鼓励下,有南木达桑隆寺活佛阿旺旦真承头,在寺院挑选了四十多位僧人演员组建而成。于同年九月首次在本乡义务演出《智美更顿》,深受群众欢迎,观众达六千多人。为了走自富自强的道路,该团以售票演出,并将收入和州文化局所资助的经费全部用以添置服装道具。

1980年10月,藏戏团邀请了县委、县政府及川、青边界的一些神舞及舞狮艺人,共同举办了一次隆重的藏戏演出活动,观众达一万余人。1981年以后,州、县两级文化部门几乎每年都拨给一定的活动补助经费。1986年,州文化局还派人专程去指导和协助排练,同时一次性拨给《赤松德赞》藏戏排练经费一万元。该团始终沿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活跃在川、青边界的几个县份。⑦1987年,对藏戏进行了局部改革,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音乐和民间舞蹈,在巴塘调演中获奖,于返归途中在马尔康县和壤塘县的更达乡、宗科乡、城关,向州县作了汇报演出,受到表扬,县政府还专门开座谈会并奖励500元。

该团常年活跃在川青边界的壤塘、马尔康、金川、阿坝、炉霍、果洛班玛等多个县份,为各地藏族农牧民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该团常排演的剧目有《卓瓦桑姆》、《地狱救母》、《霍岭大战》等剧,很有社会效益。

6,赛尕寺僧侣业余藏戏团

建于1949年秋,由高僧贡科等负责,是祝青寺活佛日格洛在阿坝州传戏的第二个业余藏戏团。1958年寺院解体,大部分演员抽到阿坝县国营农场,农场将演员进行组织,改名为国营农场业余藏戏团,计有演员三十余人,不定期开展演出。文革中剧团解散,1986年随着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的落实,僧侣重归赛尕寺,重新恢复了寺院的业余藏戏团。

三,“南木特”藏戏剧目

阿坝州的“南木特”藏戏演出剧目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松赞干布》、《智美更顿》、《卓瓦桑姆》、《诺桑王子》等属于传统藏戏剧目,其他还有取自宗教故事《米拉日巴传》的《贡布多杰》,改编自印度文学作品的《罗摩衍那》,取材于《格萨尔王传》的《霍岭大战》、《地狱救母》等。

1,《贡布多杰》

《贡布多杰》又名《猎人贡布多杰》,它是一种以神舞的步法和身段,结合宗教仪式为主的面具戏,取材于《米拉日巴传》,内容以米拉日巴劝化众生,皈依佛法为主,被黄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艺术之一,后来又将该剧目作为纪念黄教始祖宗喀巴的重要仪式。相传演出该剧目时,扮演米拉日巴的演员在那天享有很大的特权,就连拉卜楞寺法台嘉木央,也得认真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

《贡布多杰》剧目故事大意是:秋天,在深山狩猎追捕野鹿的猎人贡布多杰,途经米拉日巴修行的山洞,被米拉日巴拦住,要他听一首道歌才能通过,猎人很气恼,推开米拉日巴,头也不回地只顾追捕那只肥大的野鹿去了。野鹿在前面拼命地奔逃,猎狗则紧迫不舍,渐渐逼近,猎人张弓欲射,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米拉日巴眼见一条性命将被夺去,心急如焚,怜惜仁慈之心的利箭不时向他飞来,刺痛着他的心,普渡众生,拯救生灵乃出家人之本,在这性命交关的时刻,似有一般强劲的东风,鼓起了米拉日巴歌喉的风帆,于是他唱起了凄楚悲凉的道歌,歌声在山谷回荡,如泣如述,林中的鸟儿停止了歌唱,站在枝头倾听着,不时传来阵阵悲鸣;水中的鱼儿将头伸出水面,表示同情;惊恐万状的野鹿,这时也不顾死神的威逼,转回身向着歌声飘来的方向飞奔而来;凶残的猎狗闻声后放弃了追捕的野鹿,转身来到米拉日巴的身边,竖起双耳静静地听着半拉日巴那娓婉的道歌。此刻,猎人贡布多杰也象着了魔一般,忘却了在打猎,他象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制约着情不自禁地放下手中的弓箭和钢刀,静静地听着这悲壮的歌声,身不由己的向米拉日巴走来,道歌,唤醒了他那原本善良的心灵,他终于醒悟过来,开始忏悔,并拜倒在米拉日巴的脚下,请求他宽恕。米拉日巴见他良知未泯,本着佛家拯救世间万物的宗旨,将他收为门徒,皈依了佛法。从此,贡布多杰改邪归正,成为一个心地善良,普渡众生的得道高僧。

2,《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是根据吐蕃时期著名国王松赞干布的事迹改编而成的具有浓厚历史剧味道的剧目,参考了了藏文的《西藏王臣记》、《红史》、《新红史》等

历史典籍,1946年首先的甘南的拉卜楞寺演出,后来传入阿坝州藏区。该剧主要情节为:藏王松赞干布年少英雄,13岁就显示出其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帝王气概。他的主要功绩有统一吐蕃全国;派遣吐弥·桑布扎去印度留学并创制藏文;成年后更有著名的丞相禄东赞辅佐,不但娶来尼泊尔迟尊公主,又到唐朝首都长安通过一系列考试,娶来文成公主的故事。

3,《卓瓦桑姆》

《卓瓦桑姆》的题材来源于民间流传的说唱故事,1957年由甘南拉卜楞红教寺藏戏队改编上演。⑧后来首先传入阿坝州红原县麦洼地区,然后在若尔盖、阿坝、壤塘等县都有传播,深受群众喜爱。该剧讲述的是:很早很早以前,在一个叫做满索岗的地方,由国王嘎拉旺布统治,王后叫做哈襄堆姆,是个魔女。有一位空行母下凡的姑娘卓瓦桑姆善良美丽,国王被其倾倒,娶了她为王妃,并受到她的感化开始信仰佛教,改变了以前的恶性。卓瓦桑姆为国王生育了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此后魔后哈襄堆姆心生嫉妒加害卓瓦桑姆,卓瓦桑姆泪别儿女回到天界。哈襄堆姆又施毒计多次加害王子和公主,但是在卓瓦桑姆的帮助下王子历经劫难,最后终于做了白马金国的国王,除掉了魔后哈襄堆姆,也成为满索岗的国王,百姓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4,《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是著名的古印度文学作品,由拉卜楞寺第四世琅仓活佛在上世纪50年代改编而成,1960年开始由拉卜楞寺藏戏团演出,后传至麦洼藏戏团。该剧剧情为:古印度青年王子罗摩衍那和美丽的西多结婚后,一起到原始森林里修行佛法。在此期间罗刹王垂涎于美貌的西多,用计将她掠走并囚禁。罗摩衍那和弟弟罗世曼到处寻找西多,后来在猴子哈奴曼的帮助下,罗摩衍那终于战胜罗刹王,正义战胜邪恶,救出了西多,带回了王宫。

四,阿坝州“南木特”藏戏的特点

对于传统藏戏来说,研究藏戏的当代学者刘志群先生指出:藏戏“受到印度古典梵剧中‘宗教宣传剧’如马鸣菩萨的《舍利弗》的影响,以及还有一种与此并存的戏剧发展程度更高的梵剧‘概念人物戏的影响。’”⑨而阿坝州的安多“南木特”藏戏因为从地理位置上和内地接近,更由于“南木特”藏戏的创始人之一甘南拉卜楞寺的琅仓活佛深受内地戏剧的影响,而且和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有过交往交流的历史,所以它吸收借鉴了很多内地京剧艺术的优点,特别是京剧的舞台戏曲艺术,以程式化的表演展开故事情节,充分利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来渲染氛围,这些都是西藏和康巴地区流传的传统藏戏没有的。从它由甘南传入那天起,就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无论是在牧区草原,还是在农区、林区表演,台口一律是三面用帐篷等挡住观众视线,只有一面向着观众。它的表演如同内地戏剧一样有着严格的程式,一出剧目的演出时间和演员的出场顺序,表演的空间位置乃至布景的灯光、道具等的设置都有严格的规定,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台词、语言、形象、动作等都力求符合剧中人物的形象和地位,和内地戏剧颇为相似。由于“南木特”藏戏加强了舞蹈性,以表现现代生活,大量吸收了内地戏曲乃至歌舞、话剧的化妆,采用灯光布景、大型画片、幻灯效果等手段。1984年新编历史戏《牟尼赞普》赴云南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少数民族戏曲

录像观摩演出.获“孔雀奖”。剧本于1985年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银奖”。

其次,阿坝州“南木特”藏戏的声腔和舞美体系是在原拉卜楞藏戏的基础上,加入很多阿坝州安多藏区民间特有的歌舞元素而发展出来的。像本地的“拉伊”山歌唱腔,锅庄舞蹈动作,格萨尔说唱艺术等,甚至包括寺院宗教乐舞、器乐等各种艺术形式得到大胆的创新式的糅合,从而非常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阿坝州“南木特”藏戏起步晚,但是手段先进,发展很快,即不同于其他藏区的藏戏流派,也和内地戏剧迥然相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个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藏戏流派。

另外,阿坝州“南木特”藏戏的服饰很有特色。一般分为寺庙服装、民间服装、川戏服装和混合服装,其中包括冠式、戏鞋、装饰等,用料和工艺考究,一些王公贵族造型十分华丽,妖魔鬼怪、狮子、老虎等动物均戴面具。面具造型精细,惟妙惟肖。装饰多用贵重的珠宝和金银制品,如九眼石、绿松石、珊瑚、琥珀、金银钻花耳坠、金银戒指和安多藏族牧区常见的金银胸饰、银腰带、“嘎吾”佛龛等。

综上所述,阿坝州“南木特”藏戏自传人阿坝州安多方言区后,多年来与本州民间歌舞、说唱,特别是牧区广为流行的草地锅庄以及宗教音乐艺术相结合,已经发展衍变为具有安多藏族牧区浓厚特色的一个戏剧剧种。其内容的传奇化,表演的舞台化,音乐的民间化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它蓬勃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风采。注释:

①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上)【Z】.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1566

②刘凯,藏戏及乡人傩新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

③郎永春,论南木特戏【J】.甘肃艺苑,2003(4)

④刘凯,藏戏及乡人傩新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114

⑤刘凯,藏戏及乡人傩新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114

⑥刘明德,主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M】.四川:巴蜀书社,1992:

88

⑦刘明德,主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M】.四川:巴蜀书社,1992:

90

⑧何晶勃,拉卜楞“南木特”藏戏概述【J】.甘肃: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

(1)

⑨刘志群,藏戏艺术及其美学特色【J】.民族艺术,试刊号.

注音转写说明:本文中的藏文译音词都用国际藏学界通用的藏文字母拉丁转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加以标注,如:“南木特”( Rnam-Tha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