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上册下册)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上册下册)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上册下册)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上册下册)

第六章金属

6.1奇妙的金属性质

内容标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合金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内容解析:

一、金属富有特色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导电性、传热性和延展性等。

二、金属变化多样的化学性质:

1.金属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金属跟稀盐酸(或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3.金属跟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另一种金属。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五、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具有与金属类似的物理共性;一般情况下,若跟组成它的成份相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有的合金还有强度大、耐腐蚀、强磁性等特征。

解决问题:

例: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 B.X>Y>Z C.Y>X>Z D.Y>Z>X

分析:该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通过反应Y+ZCl2=Z+YCl2可知Y比Z活泼,通过反应X+ZCl2=Z+XCl2可知X比Z活泼,由反应Y+2HCl=YCl2+H2↑可知Y在H前,由X和盐酸不反应可知X在H之后,综合得Y>X>Z。正确答案为C。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其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被氧化B.铝被易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了内部的铝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2.下列各组金属中,其活动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Al、Zn、Fe B.Fe、Zn、Mg C.Cu、Ag、Hg D.Mg、Fe、Al

3.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A.Mg B.Al C.Zn D.Ag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金属和溶液能反应的是()A.Hg和H2SO4B.Fe和CuSO4C.Ag和FeCl2D.Cu和H2SO4

5.能用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MgCl2B.FeCl3C.CuCl2D.AgCl

6.下列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B.2Fe+6HCl=2FeCl3+3H2↑

C.Fe+H2SO4=FeSO4+H2↑D.2Fe+3CuSO4=Fe2(SO4)3+3Cu

7.我国是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宋朝已将湿法炼铜应用于生产,其反应原理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都不是

8.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6年我国钢产量超过1亿吨,跃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桶可用来盛硫酸铜溶液B.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褐色的三氧化二铁

9.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m A、m B应该是()

A.m A<m B B.m A>m B C.m A=m B D.m A≥m B

10.质量相同的铁、锌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其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

11.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化合物B.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合金没有延展性D.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12.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②合金中全部是金属;③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硬度大些;

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⑥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熔点高些。

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导线铜B.青铜C.硬铝D.不锈钢

14.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中不合实际的()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C.用来做保险丝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二、填空题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1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做法都是在不自觉中运用了金属的某些性质,如:炒菜用的铲勺是铁制的,但一般都要装木柄,是因为铁具有性;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是利用性;做电线时铝比铁好,说明;用钛合金做轮船外壳而不选钢材,反映

出。

17.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写“不反应”。

(1)Cu+Hg(NO3)2

(2)Fe+ZnSO4

(3)Mg+AgNO3

18.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硫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

口上。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19.某同学为了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Cu+AlCl3、②Cu+FeSO4;方案二:①Fe+CuSO4、②Fe+AlCl3;

方案三:①Fe+CuSO4、②Al+CuSO4、③Al+FeCl3;

请你评价这三种方案:最好的是;最差的是,理由是

20.把硫粉和铁粉以适当的比例均匀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用烧红的玻璃棒的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成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直到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硫化亚铁。

(1)得到的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2)铁与硫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

(3)证明铁已经从单质变为化合物的物理方法是。

6.2金属矿物与冶炼

内容标准:金属冶炼还原反应炼铁生铁和钢

内容解析:

1.认识了解几种金属矿物。

2.炼铁的基本原理利用CO还原Fe2O3。

3.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夺取含氧化合物时的氧,使它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具有氧化性。4.冶炼金属的常用方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直接加热法。

5

解决问题:

例1.某铁的氧化物Fe x O y和CO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

(1)请写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

(2)若将16g Fe x O y完全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到30g沉淀,试求出x、y的值。

分析:正确答案为;x,y的值分别是2、3。

该题考查CO作还原剂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以及铁有关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的计算。配平这类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到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得到1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此题中每个Fe x O y分子有y个氧原子,则需要y个一氧化碳分子来还原。第2问的计算则要通过30g碳酸钙沉淀来求出有13.2g CO2,再通过CO2的质量求出CO得到氧元素的质量为4.8g(即16g Fe x O y中氧元素的质量),那么铁元素的质量则为11.2g,则可以根据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求出其原子个数比为2∶3,即x、y的值为2和3。

例2.若某冶炼厂日产300t含碳3%的生铁,该厂每天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分析: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本题涉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含杂质,应分别将其转化为纯物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其转化关系为:

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纯度。

解:含碳3%的生铁300t中铁的质量是300t×(1-3%)

设每天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160 2×56

x×80%300t×(1-3%)

160x×80% =2×56 300t×(1-3%)x=300t×(1-3%)×160 2×56×80% =520t

答:每天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520t。

【自我评价】

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表达错误的是()A.黄铁矿(FeS2)B.磁铁矿(Fe2O3)C.赤铜矿(Cu2O)D.钛铁矿(FeTiO3)

2.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B.含铁量:Fe2O3>FeO

C.地壳中元素含量:Fe>Al D.韧性:生铁>钢

3.人类历史上大量生产和使用铝、钛、铁、铜四种单质的时间顺序是()A.铜、铁、铝、钛B.铁、铝、铜、钛C.铜、铁、钛、铝D.铁、铜、钛、铝

4.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 A.石灰石、焦炭、生铁B.焦炭、氯酸钾、二氧化锰

C.石灰石、焦炭、铁矿石D.铁矿石、氧气、二氧化锰

5.炼铁高炉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①②③

④⑤

(1)用编号填空:热量来源的反应是;还原铁矿石的反应是,造渣的反应是;

(2)C的作用是,Fe2O3的作用是,炼铁的还原剂是,CaCO3的作用是。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分别是、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写出电解这种化合物的方程式。

7.有些金属的化合物不稳定,加热就可以分解成金属,如银、汞的化合物,我们称这种冶炼金属的方法为,写出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8.铁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发生颜色变化,依照示例写出有关铁及化合物有颜色变化的三个化学方程式:示例:在Fe+CuSO4=FeSO4+Cu反应中,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①在反应中,;

②在反应中,;

③在反应中,;

9.为了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甲、乙两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甲:将分解后的气体产物依次通过白色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完全分解后,将氢气通人盛有剩余固体的试管底部并加热,观察现象。

乙:将分解后的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白色无水硫酸铜,观察现象。完全分解后,将木炭粉与残留固体混合均匀,放入试管并加热,观察现象。试回答:

(1)两个方案中证明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物里有二氧化碳的实验依据是,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

(2)正确的方案是,错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0.如图装置测定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记录如下:

①装铁的氧化物的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20g。

②硬质玻璃管与铁的氧化物的质量共23.6g。

③广口瓶与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共重686g。

④通入CO并加热至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变为铁后,再称盛石灰水的广口瓶,

其质量为688.2g。

(1)上述实验中两个明显的实验现象是和。

(2)实验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原因是。

(3)实验结束熄灭酒精灯后应继续,原因是。

(4)如果去掉B装置,则实验应如何改装?

(5)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可知:此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某钢铁厂日产含4%杂质的生铁2240t。问: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6.3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内容标准:钢铁腐蚀的原因金属的保护

内容解析:

1.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铁。

2.我们应当从资源的采掘与开发方面和从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对金属资源进行保护。

解决问题:

例1.试分析下列情况钢铁腐蚀得更快的原因:

(1)南方的梅雨季节;(2)火力发电厂周围。

分析:钢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反应而锈蚀是钢铁锈蚀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反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易发生;另外,钢铁还可以发生与酸或酸性物质反应的酸腐蚀。

答案:(1)南方的梅雨季节通常降雨较多,降雨时间较长,空气的温度较大,使钢铁的腐蚀速度加快。如果雨水的pH低,钢铁腐蚀的速度会更快。

(2)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由于煤的燃烧使得二氧化硅浓度增加,二氧化硅及它与水反应的产物都能加快钢铁的腐蚀速度。

例2.什么被雨淋湿的自行车不能直接用带油的布擦?

答案:(1)用带油的布擦不容易擦干;(2)易将水覆盖在油层下面,更易生锈。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极易被锈蚀()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干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A.Fe3O4B.FeO C.Fe D.Fe2O3

3.同学们家用的铁制品和工厂的金属机械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镀锌B.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C.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涂油

4.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撞坏B.增大厚度防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

5.下列有关金属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生锈

C.钛具有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海轮的外壳

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6.“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回收。废铁锅、铝制易拉罐应当放入分类垃圾箱中的A.不可回收物类B.可回收物类C.有毒害物类D.无法判断()

7.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因此应该合理开采

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防止金属锈蚀、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填空题:

8.一方面,自然界可提供给人类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金属资源却因锈蚀而被消耗掉。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自觉地保护金属资源。(1)从资源的采掘与

开发方面来保护:①;②;

③;(2)从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来保护,保护钢铁制品的一个重要措施就

是。防锈的方法主要是,如在钢铁制件上涂油、、;

或镀上一层。

三、计算题

9.一块生锈的铁片,质量为8g,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放出0.2g氢气。求该铁片中含单质铁的质量分数。(铁锈能与硫酸发生如下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四、实验探究:

10.某学生在A、B、C、D四只小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

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及细铁丝,并使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然

后装配成如右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

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1)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2)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小烧瓶号):

(3)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

11.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

...,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共同

..作用的结果。

[实验]小林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

探究”实验(见右图):

(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

字母编号)。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

另外一种物质

....为。

(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

....为;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

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在右侧用简图表示):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

第六章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科学家预言,在21世纪,其用途仅次于铁和铝的“第三金属”是()A.铜B.银C.钛D.镍

2.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高温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关于回收铝饮料罐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D.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铝饮料罐要贵

4.下列不属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的是()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B.将金属矿全部开采出来再保护

C.防止金属腐蚀D.研究新型合成材料代替金属

5.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是()

①涂油②刷油漆③用砂纸擦④镀铬⑤水洗⑥烤蓝

A.①③④B.②④⑥C.③④⑤D.③⑤

6.“西气东输”时所用的铸铁输氧管,最好埋在()A.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B.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D.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7.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放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化,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试根据下表所列数

A.K-Na合金B.K

8.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⑥明矾净水⑦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⑥⑧⑨B.⑤⑧⑨C.③⑥⑨D.③⑤⑥⑦⑧⑨

9.抗氧化剂能吸收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的含氧量,阻止氧气的食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持期。

下列物质可放在食品包装袋内作抗氧化剂的是()

A.铁粉B.氢氧化钠C.二氧化锰D.生石灰

10.小明同学用金属与一种酸作用,制得了下列物质,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A.硫酸锌B.硫酸亚铁C.氯化铜D.氯化铝

11.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

12.将洁浄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增重,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下图中三种金属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开始时的

现象示意图,由此得出试管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c>b>a C.c>a>b D.b>a>c

14.根据以下两项事实:①焦炭不能用于还原铝矿,但可以用来还原铜矿和铁矿;②不能用铁罐装硫酸铜溶液。推断碳、铝、铜、铁四种元素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Al>Fe>Cu B.Al>C>Fe>Cu ()

C.Ca>C>Cu>Fe D.Al>C>Cu>Fe

二、填空题

15.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会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利用了铁的性质。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利用钛合金可制造。用钛合金制轮船外壳,这是利用钛或钛合金的的性质。

16.(1)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铜”是指铜单质)的记载,这里的曾青是硫酸铜,那么这里的“铁”应是(填“铁的单质”、“铁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生产作用铁制容器,挖掘出土的钢剑表明,当时钢的质量已达较高水平,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锤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也是成语“百炼成钢”“千锤百炼”的来

历,上述最关键的一步化学方程式是。

17.A是某工厂废旧车床表面上红色固体的主要成分,B、C、F都是单质,D、F都没有颜色和气味,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 ;D;E;F 。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

18.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投入等量且足量的同种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1)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目的是

①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②使反应温度相同,易反应;③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结论:原假设中不正确(填“a”或“b”或“a、b”),理由是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9.某同学设计了右图装置的实验,测定某氧化铁试样中氧化铁的含量。按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导管X的接入有两大优点:①;

②。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澄清的石灰水除证明反

应已发生,且生成二氧化碳外,还有的作用,玻璃管A中的现象

是。

(3)假设试样中的杂质不发生反应,且B装置吸收完全,称得试样为10g,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6.6g,则试样中氧

化铁的质量分数为。若玻璃管A中的试样没有完全反应,那么计算出的结果比实验氧化铁的质量分

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填物质名称)有

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4)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5)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四、计算题:

21.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2.0g赤铁矿样品,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跟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3.0g白色沉淀。求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

第七章溶液

7.1溶解现象

内容标准:

1.认识物质溶解现象,懂得区分可溶物质和不溶物质

2.掌握溶液的组成,知道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和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掌握溶液的导电性及基本原理

内容解析:

本节内容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涉及到溶解现象,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如水温、搅拌、溶剂的颗粒大小等;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溶液的导电性和原理,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解决问题:

例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碘酒C.蒸馏水D.石灰乳

分析:正确答案为B。解题关键是利用溶液概念。溶液是混合物,则C应不属于溶液;溶液均一、稳定,则A、D 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例2.20℃时,向a g食盐水中加入b g食盐,得m g食盐溶液,则a、b、m之间的关系为

A.a+b=m B.a+b≤m C.a+b≥m D.a+b<m()

分析:正确答案为C。通常情况下,一定温度下的ag食盐水有远未饱和和接近饱和2种情况,接近饱和时,加入bg食盐后达到饱和,若晶体无剩余,则a+b=m;若晶体有剩余,则a+b>m。远未饱和时,加入b g食盐后仍未饱和,则a+b=m。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溶液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B.白酒C.食醋D.液态氧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A.酒精和碘B.食用油和水C.大理石粉和水D.碘和水

4.可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固体和液体C.只有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5.一杯蔗糖溶液,它的()A.上部分比下部分密度小B.上部分较下部分要甜

C.中间部分比上下部分要甜D.任一部分的密度,甜味相同

6.关于溶质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和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B.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为溶剂,量少的一种为溶质

C.其他液体与水相互溶解时,水为溶剂

D.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也是唯一溶剂

7.要加快冰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下列措施不妥当的是()A.用热水B.用冷水C.搅拌D.在溶解前研磨冰糖

8.如图示,下列物质加入小试管中,U型管b端液面升高的是()A.硝酸铵B.食盐C.氢氧化钠D.酒精

9.关于溶液说法错误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C.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相同D.溶液中的微粒可能是分子也可能是离子

10.下列溶液不能导电的是()A.“雪碧”饮料B.食盐水C.酱油D.蔗糖水

二、填空题

11.溶液是;溶质是;溶剂是。

12.(1)碘酒里,是溶质,是溶剂;

(2)白酒里,是溶质,是溶剂。

(3)锌粒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是,溶剂是。

13.要探究固体溶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其实要探究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升高或降低。溶解后,溶液升高,则固体溶解时是;溶解后,溶液降低,则固体溶解时是。

14.金属能导电是因为,而某些溶液能导电是因为

。但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酒精溶液(填“能”或“不能”)导电。

三、简答题

15.在生活中和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溶液,请举例说明并指出其溶质和溶剂。

16.一般无色透明液体可能是蒸馏水,可能是浓食盐水,你能用多种方法鉴别吗?请写出其中一种实验方案。

7.2物质溶解的量

内容标准: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3.了解气体溶解度

内容解析:

本课题内容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状态,物质在溶液中的状态有饱和与不饱和之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必须在“一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这两个条件下确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建立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时,应从“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饱和状态”,和“溶质质量”四种科学规定去理解,学会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及曲线中表示的信息,了解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知道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解决问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B.硝酸钾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或加水后,仍然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一定要浓

分析:正确答案为D。A错,对氯化钠而言,它不是饱和溶液;B错,溶液变为不饱和;C可用反例法分析,如饱

和石灰水是稀溶液,不饱和食盐水可能是浓溶液,所以结论错误。D正确,因为同一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氯化钠的量是最大的。

例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分析:正确答案为B。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实验,溶解度是不变的,C、D说法错误。由于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食盐,说明A错B对。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在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 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NaCl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加食盐B.加水C.加饱和食盐水D.把盐水放入冰箱中

3.t℃时,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一定能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足量溶质⑤恒温蒸发水

A.有①B.只有④⑤C.有②和④D.有①和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是31.6g

B.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C.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KNO331.6g,所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D.20℃时100g KNO3溶液含有31.6g KNO3,所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5.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稀溶液D.浓溶液

6.1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0g,在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11B.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1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9D.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

7.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50g蒸干,得4.8g晶体,该物质是()A.可溶B.微溶C.易溶D.难溶

8.通过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如下信息()A.该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B.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C.一定量的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D.比较几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9.物质溶解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A.增大物质的溶解性B.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C.加快该物质的溶解速率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增大熟石灰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熟石灰B.加水C.升高溶液的温度D.降低溶液的温度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使它们接

近饱和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可通过加入溶质、

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得以实现的是()

A.甲溶液B.乙溶液C.丙溶液D.甲、乙溶液

12.不会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A.气体性质和溶剂种类B.温度C.压强D.溶剂多少

二、填空题

13.在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其意义是:在20℃时,g的水中溶解g的KNO3达到饱和

状态。在常温下,某气体的溶解度为4.5,其意义:在常温和压强为101.3Kpa时,体积的水中溶解体积的该气体达到饱和状态。

14.20℃时,136g饱和食盐水中含水100g,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1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内因;(2)外因;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而增大,如;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减小,如。

16.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t1℃时,B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

t2℃时,B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

t3℃时,B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

(2)t4℃时,B和A分别在200g水中配成饱和溶液,溶解量最多的是,为g。

17.根据NaCl和

(1)写出NaCl和KNO3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2)在50℃时,向100g水中加入90g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海水蒸发以提取食盐,其依据是。

18.啤酒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其中含二氧化碳、水和蛋白质等物质。

(1)观察一瓶啤酒,未见气泡,打开啤酒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原因是;

(2)要使啤酒冒出更多气泡,除可振荡和搅拌外,其它方法有。

三、简答题

19.某校化学研究小组测定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实验一:在实验室里,从同一桶自来水中,分别取50ml水与4个烧杯,测定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溶氧量),结果见下表∶

实验二∶某日的同一时刻,在相距不远的四处取样,测定水中氧气的溶解量,结果见下表∶

实验三∶某日的不同时刻,在人工湖里四次取样,测定水中氧气的溶解量,结果见下表∶

根据以上试验,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通过分析“实验二”的数据,你有和感想?请提出治理的方法。

(3)分析“实验三”,解释原因。

7.3溶液浓稀的表示

内容标准: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内容解析:

1.本课题内容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展开,先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利用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2.在计算中,要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方面的关系。

3.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一个定量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

解决问题:

例1.现有100ml20%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溶质20g B.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4

C.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分析:正确答案为BD。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再通过质量分数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mL×1.14g/cm3=114g,溶质的质量=114g×20%=22.8g,溶剂的质量=114g-22.8g=

91.2g,通过比较可知B、D选项正确。

巧解:因为题中告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说明溶质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20∶80∶100=1∶4∶5

例2.t℃时,分别将a g下列物质投入b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硝酸钾②氯化钠③三氧化硫④碳酸钠晶体

A.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B.①、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③、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④比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分析:正确答案是CD。将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有三种可能性∶①不与水发生反应,溶质质量分数等于aa+b;

②与水发生反应,一般是氧化物,生成对应的酸或碱而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a+b;③

固体中含有结晶水,溶于水后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a+b。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溶质是固体的有()A.75%的消毒酒精B.98%的浓硫酸C.医用葡萄糖溶液D.稀盐酸

2.某溶液m g中含有溶剂是n g,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mm+n B.m-nm C.m n D.n 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20℃时100g水溶解36g食盐,所得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C.从100g 20%的Na2CO3溶液中取出10g,取出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100g硫酸铜溶液含有17g硫酸铜,若再往其中加入1g硫酸铜,使其完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8%4.在一瓶含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则()A.溶质的溶解度增大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晶体的质量增加D.晶体的质量不变

5.将100g20%的食盐溶液降低到1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将温度降低到0℃B.加入100g水C.加入75g水D.加入5g食盐

6.用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 10%的NaOH溶液,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g B.10g C.50g D.100g()

7.把80℃KNO 3饱和溶液100g 冷却到10℃,保持不变的是 ( )

A .溶液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质质量分数

D .KNO 3的溶解度

8.60g10%的食盐水和40g20%的食盐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30%

B .15%

C .20%

D .14%

9.100g 食盐溶液,经测定含有10g 的食盐,向其中加入10gKNO 3晶体,搅拌后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不能确定

10.agKNO 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少量晶体析出,此变化过程溶质的质量分数c %与时间t 的关系,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c %

c % c % c %

t 二、填空题

11.20g 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钠溶液里含Na 2SO 4固体 g ,含水 g 。

12.某温度时,将35gKCl 溶液蒸干,得到10gKCl 晶体,则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3.t ℃时,18g 食盐溶于50g 水中恰好得饱和溶液 g ;该温度下把40g 食盐放到100g 水中,所得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为 。

14.已知在某温度下,把物质Wg 完全溶解在水中,制成Vml 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Lg/cm 3,那么该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5.工人师傅要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 3)稀释成15%的稀硫酸来清洗铁锈(水的密度为1g/cm 3)。问:

(1)500m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g ,其溶质质量为 g ;

(2)将500ml98%的浓硫酸稀释成15%的稀硫酸,约需加水 ml 。(保留1位小数)

16.制50g 质量分数为8%的NaCl 溶液,方法步骤:(1) ;

(2) ;(3) ;(4) 。

需要的仪器有 。

17溶液的密度为 g/cm 3。 三、计算题 18.32.5g 的Zn 可以和150g 硫酸溶液恰好反应,求生成 氢气的质量及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50g 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跟10gCaCO 3恰好反应,求所生成的CO 2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将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ρ=1.84g/cm3)稀释成20%(ρ=1.14g/cm3)的稀硫酸150ml,求所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克?

21.将6g镁条加入到2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计算∶(1)该反应共生成H2的质量;(2)这种稀硫酸的密度;(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④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作是1g/cm3。试求∶

(1)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0g链霉素可配制ml试验针药液。

7.4晶体的生长

内容标准:

1.初步了解晶体及晶体的形成过程——结晶;

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怎样制造较大的晶体;

3.掌握如何分离含有杂质的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内容解析:

本课题内容主要简述晶体是有规则的形状,一部分晶体可以在饱和溶液冷却中析出,这过程叫结晶。通过探究硫酸铜晶体的生长过程,初步掌握制造较大晶体的方法;通过分离硝酸钾和食盐的探究实验掌握如何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解决问题:

【自我评价】

1.晶体是()A.有规则形状的固体B.无规则形状的固体

C.一定是在饱和溶液中析出D.易溶于水

2.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木炭和氧化铜B.锌粉和铁粉C.氯化钠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3.能够用结晶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食盐和矿石B.硝酸钾和氯化钠C.酒和水D.铜粉和铁粉

4.过滤的操作要点可概括、、。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固体,如何将硝酸钾从中提取?简述其操作步骤。

7.5乳化作用

内容标准:

本课题主要掌握乳浊液的概念,乳化剂及乳化作用,初步了解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内容解析:

本课题在学习溶液的基础上引入乳浊液的概念,即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对于溶液和乳浊液,只从定性的角度去描述他们的特征,是一种粗略的说法。“乳化”并不是溶解,只是把大的油滴分散成小液滴,这与溶解在水中是不同的。

通过生活经验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和“乳化”作用。

【自我评价】

1.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是乳浊液

第七章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溶液一定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红豆沙糖水B.碘酒C.蒸馏水D.泥水

3.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A.生石灰B.石灰石C.水D.氢氧化钙

4.锌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硫酸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A.硫酸锌B.锌C.硫酸D.硫酸锌和硫酸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充分溶于水后,杯底的糖水最甜B.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纯净物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食盐水恒温密封放置,不会析出食盐晶体

6.能证明一定温度下一杯KNO3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硝酸钾不溶解B.把温度降低到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蒸发掉5g水后有晶体析出D.加入少量硝酸钾后升温,硝酸钾晶体溶解

7.20℃时,在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氯化钠晶体,则()A.晶体质量减少B.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晶体质量不变D.溶解度变大

8.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NaCl B.KNO3C.Ca(OH)2D.酒精

9.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

10.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1×101 kPa、20℃B.2×101 kPa、10℃

C.2×101 kPa、20℃D.1×101 kPa、10℃

11.在10℃时,25g水中最多可溶解20gKNO3,在某一温度下,在50g水中加入40gKNO3还能继续溶解,其原因一定是()

A.溶质质量增加了B.溶质质量减少了C.温度降低了D.温度升高了

12.某温度下,a g硝酸钾放入到b g水中,得到m g硝酸钾溶液,则m、a、b的关系是()A.m=(a+b)g B.m>(a+b)g C.m<(a+b)g D.A与C可能,B不可能

13.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某硝酸钾溶液中的部分水,一定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硝酸钾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分数

14.将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D.

15.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会析出KNO3晶体,其理论依据是下列溶解度曲线中的()

A.B.C.D.

16.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

过淡化膜渗往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

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7.在过滤操作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下列原因中不可能的是()A.滤纸破了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涤剂有乳化功能,可除去油污B.NH4NO3溶于水制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C.冰加到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融化

二、填空题

19.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澄清的石灰水;(2)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

(3)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4)38o“稻花香”白酒;

(5)硫酸溶液;(6)消毒用的双氧水溶液。

20.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由右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21.炎热的夏季,你一定想喝一杯冰水解暑。某冷饮店出售一种特制的冰水,由服务员在水中加入一些雪状的物质,

该物质一放入水中立即冒出大量气泡,很快就得到一杯清凉可口的冰水,饮用时有碳酸饮料的口感。

(1)请你判断雪状的物质是;(写物质名称)

(2)请你设计两个实验分别验证这种物质的成分。

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过氧乙酸作为高效消毒剂被广泛使用。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醋酸水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水将其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予以区分。

(1)在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的醋酸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分别指出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个即可)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100g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2%的洗手液中含过氧乙酸g。

(4)不慎让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做怎样的处理?

(5)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人若要进去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应注意什么?

三、实验题

23.现有等体积、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蒸馏水各一杯,试设计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

24.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的全过程:

(1)请指出图中的错误(至少写两个)

、。

(2)若操作正确,则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g。

(3)如果配制的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条):;。

四、计算题

25.钠元素在人体内可起到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正常兴奋和细胞的通透性等作用。若缺乏,将导致肌肉痉挛、头痛等;若过量,将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假设钠元素全部来源于食盐(NaCl)

(1)每位成人每天正常摄入食盐的质量约为5g,试计算每人每天摄入的钠元素的质量。

(2)某病人因为食盐的摄入量不够,需经脉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0.9%,密度约为1g/mL)来补充食盐。医生给他确定每天应补充NaCl约2.7g,问每天需输入生理盐水多少毫升?

(3)某卫生部门对市面上一批生理盐水进行质量分析,取这种生理盐水250mL,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最终得到14.35g沉淀,试通过计算判断这批生理盐水是否符合医用标准。(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 +AgNO3=NaNO3+AgCl↓)

注意:①假设生理盐水除NaCl外不含与AgNO3溶液反应的其它物质;

②生理盐水的体积近似等于其中溶剂的体积;

③水的密度设为1g/mL;

④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第八章生活中的酸、碱、盐

8.1重要的酸

内容标准:

1.熟悉重要的“三酸”及生活中常见的酸的特性和用途

2.明确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掌握稀酸的化学性质和浓酸的腐蚀性

3.理解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会对具体的反应进行判断

内容解析:

1.“三酸”是指盐酸、硫酸和硝酸,生活中常见的酸还有醋酸、柠檬酸等,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①和指示剂作用;②和金属的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③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⑤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酸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酸溶于水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3.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强脱水性和强吸水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4.物质的检验:酸(H+)、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解决问题:

例1.铁和稀硫酸反应会有气体放出,同时溶液会由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不会有气体放出,溶液会由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对酸的通性和有关反应的现象要熟悉。铁和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的Fe2+溶液是浅绿色的,而Fe3+溶液是黄色的,这一点要牢牢记住。

答案:无、浅绿、Fe+H2SO4=FeSO4+H2↑、无、黄、Fe2O3+3H2SO4=Fe2(SO4)3+3H2O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1.(2014·广西中考)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发时,要将滤液蒸干立即停止加热 B.溶解时,玻璃棒有引流作用 C.过滤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D.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2.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步骤D中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g,最终得到NaCl晶体6.4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能力提升】 3.(2014·河南中考)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过量BaCl2和Na2CO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为 ;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 .(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拓展探究】 4.(2014·柳州中考)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学习小组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的杂质除去,获得精盐? 【实验方案】该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②③④都需要进行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沉淀X是 ,沉淀Y是 . (3)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善,请你说明原因并补充完善: . (4)将实验所得的精盐在烧杯中配制成100g8%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32S Al 、3AlCl 、23N Mg 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2MnO 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2MnO 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2MnO 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2MnO 不溶于水,而KCl 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31KClO g w 和22MnO g w ,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成制氧气的装置,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 (3)待大试管冷却后将剩余固体取出放入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使KCl 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后剪去多余部分,称量其质量为3w ; (5)用该滤纸做成过滤器,过滤(3)制成的液体,全部过滤完后,再用清水洗涤不溶物; (6)取下滤纸,小心干燥后称量,滤纸连同滤纸上滤出的不溶物的质量共为4w ; (7)将滤液蒸干称量其质量为5w ; (8)将收集到的氧气换算成质量为6w ;

初三化学之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通电 通电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大纲要求 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处理三废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简单分类;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见方法;过滤的实验操作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 2O===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 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 2O=== 2H 2↑+O 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 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3、水的污染: 。 (1)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 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 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2)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随堂练习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随堂小测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永和学校孙会鹏 1、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2、 2.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量筒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过这液体加热 B、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 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4、在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试剂瓶盖应__________。 5、在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有些块状药品用夹取。若没有说明用量只需。取用固体药品时,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再把容器,使药品或金属颗粒,实验结束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 6、液体药品通常盛在里,取用时,瓶盖应放在实验台上,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要。使瓶上的标签向着___,倒完液体后,立即塞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若实验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毫升液体,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 7、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因此在闻气体的气味时应________,特别是不能_________味道。 8、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当用__________,视线应与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若观察时视线是仰视,则此时读出液体的体积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数。 9、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 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⑩托盘天平等仪器。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题目:盐酸的化学性质微型实验学校名称: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实验教师:何秀芳

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在教学中酸的化学性质是以实验的形式分散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缺少系统性,实验较多操作较麻烦,改进后把酸的性质系统化简化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一、改进实验名称:盐酸化学性质微型实验 二、改进实验目的: 1、将初中化学课标实验教材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实验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获得鲜明突出的印象。 实验创新点: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一个100毫升洗净的盛放过氯化钠注射液的玻璃瓶、用输液器和输液管改进的导管、五个洗净的盛放过青霉素的玻璃小瓶、带铁圈的铁架台、、药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石蕊指示剂、硝酸银溶液、锌粒、氧化铁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如图所示,此装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铁架台及铁圈:对装置起固定作用。 2、对输液器进行改进,利用三通做成连通 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 液管往下流,通过简易的连通器流到各个 不同的反应容器中,避免做多个实验多次 添加药品的麻烦。 3、在干路导管和支路导管间都安装了控制 器,可以根据反应得需要打开不同的控制器,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整控制器,控制滴入液体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

4、该装置还可以用于部分液体与固体反应的对比试验,比如通过金属与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在大玻璃瓶中加入稀盐酸,在小玻璃瓶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打开控制器,就可以同时进行几个反应,节约实验时间,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支路导管的条数,如果拔掉一个三通就可以减少一组反应,由五组变成四组。 五、实验操作: 1、连接反应仪器并添加反应物,注意要使导管保持通畅,在开始实验之前要关紧控制器,在盛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预先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红色。 2、打开干路控制器和支路一的控制器,使液体流下来滴入到盛有石蕊指示剂的小玻璃瓶中。观察到溶液变红,验证了盐酸可以使石蕊指示剂变红这条酸的通性。 3、顺次打开各个支路控制器,使盐酸滴入不同的反应器中,观察现象,验证盐酸不同的性质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缩短了反应时间,操作简单 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反应的个数 3、把零散的实验集中在一起,复习物质的性质时更具有直观性,加深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周周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周周练(第十一单元) 一、我会选(每题5分,共50分) 1.(西藏中考)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纯碱氢氧化钠 B.干冰水 C.生石灰碳酸钙 D.小苏打碳酸氢钠 2.(邵阳中考)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 A.Ca(H2PO4 )2 B.NH4HCO3 C.K NO3 D.CO(NH2)2 3.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氯化钠、氯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 B.稀硫酸 C.无色酚酞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4.(南京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a+、Cl-、OH- B.H+、K+、NO-3、SO2-4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5.(咸宁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次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选项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CO2 Na2CO3 CaCO3 C H2 H2O H2O2 D Ca(OH)2 NaOH NaCl 6.(烟台中考)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农作物枝叶茂盛,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7.(凉山中考)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 A.K2CO3FeCl3KOH ZnSO4 B.NaCl MgCl2K2SO4CuSO4 C.NH4HCO3Ba(OH)2H2SO4NaNO3 D.K2CO3Na2SO4BaCl2NaOH 8.(济宁中考)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 实验内容试剂与方法结论与解释 项 A 分离CaCO3和CaO 加水溶解、过滤CaO溶于水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李君蕾 教学地位分析: 《广州市201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提出了“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具有初步的条件控制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 、“了解物质的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等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考试要求。再结合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上传递的精神:近三年都出现了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通过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综合地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物质分类的思想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包括制定计划、解释与结论以及书面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在内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常规教学中渗透训练和复习阶段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 2、能熟练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书写实验报告。 3、能针对一个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实验方案,进行优劣可行性的判断,或在多个实验方案中选择符合实际的合理方案,同时对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道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题目,并进行讨论、评价; 2、与学生共同寻找实验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注意要点、解题策略以及实验原理设计上体现的分类、思维有序性等学科思想方法; 3、在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实 验的设计,并多方面考虑合理性、评价优劣可行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动脑、敢于置疑的科学精神,培养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通过对问题讨论、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二)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工厂均是用水大户,适于建在水源附近的是( ) A. 化肥厂 B.制药厂 C.矿泉水厂 D.造纸厂 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 )2. 蒸馏C.吸附D. B.A.电解过滤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将会不断增加 4.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5.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页 1 第 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②③④ 6.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B 。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

C.电解水得氢气和氧气D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A.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8.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预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 ) 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B.清除海水中的氮、磷元素 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 二、填空题 9.含有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页 2 第 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10.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

初三化学随堂练答案

初三化学随堂练答案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P31 S 32 Cu 64 Zn 63.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共4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B.氧C.铝D.铁[来源:学*科*网]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干冰升华 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钻石(C)B.水晶(SiO2)C.食盐(NaCl)D.钟乳石(CaCO3)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B.木炭C.甲烷D.铁丝 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 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9.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 ①③是不同种元素 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B.MnO2 C.CO2 D.H2O2 11.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1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过滤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 15.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九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本次化学期末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 燃D、易撕碎 2、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 ⑤③②①④⑥D、③①②④⑥⑤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水: A昔置标志掠巴倉品 C I) 4、正确量取13ml液体, 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5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20 ml量筒④胶头滴 A、③④ B、①④ C、 ②④D、①②④ A D C 3、加油站应贴的标志是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CD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 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 9、若用“ ”表示氢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意义的示意图是 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1、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12、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13、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李君蕾 教学地位分析: 《广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提出了“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具有初步的条件控制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了解物质的分类的思想和方法”等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考试要求。再结合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上传递的精神:近三年都出现了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通过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综合地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物质分类的思想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包括制定计划、解释与结论以及书面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在内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常规教学中渗透训练和复习阶段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 2、能熟练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书写实验报告。 3、能针对一个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实验方案,进行优劣可行性的判断,或在多个实验方案中选择符合实际的合理方案,同时对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道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题目,并进行讨论、评价; 2、与学生共同寻找实验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注意要点、解题策略以及实验原理设计上体现的分类、思维有序性等学科思想方法; 3、在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实验的设计,并多方面考虑合理性、评价优劣可行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动脑、敢于置疑的科学精神,培养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通过对问题讨论、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增强协作精神。 4、通过对一些简单探究实验的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 1、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2、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评价; 3、正确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分析实验是否 合理、可行。 教学过程设计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 案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二)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工厂均是用水大户,适于建在水源附近的是( )A.化肥厂B.制药厂C.矿泉水厂D.造纸厂 2.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 ) A.电解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 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将会不断增加 4.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5.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B 。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

C.电解水得氢气和氧气D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8.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预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B.清除海水中的氮、磷元素 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 二、填空题 9.含有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10.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3)A步xx明矾的作用是。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因是。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分钟训练 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 答案:D 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 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10分钟训练 1.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压强: (4)密度: 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 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答案:能量吸热放热发光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初三化学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测试题 班别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2.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4.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入砂糖 C.各为10ml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5.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7.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8.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二氧化锰 C.二氧化碳 D.空气 10.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再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2.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中 C.把垃圾倒入江、河、湖、海中 D.使用含磷洗衣粉 13.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14.明矾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明矾外,还可用下列中的物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 5分钟训练 1.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导热性 B.具有延展性 C.具有金属光泽 D.能溶于酸 解析: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共同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D项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D 2.常温下,____________是液体,____________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通常用____________做电缆线。白炽灯泡用的灯丝是用_________制备的;日光灯内则充入了低压_________蒸气,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用作货币,古代用_________做镜子。 解析:考查常见金属的用途和常识。 答案:汞钨铝钨汞金币、白银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合金。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____________,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____,还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把生铁进一步冶炼,除去过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得到钢。钢的含碳量一般比生铁____________。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____________吨,2002年后,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解析:根据合金的知识和合金的一般性质回答。结合合金推断铁合金的性质。 答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大大于2% 硅磷硫碳硅磷硫碳低一亿10分钟训练 1. “21金维他”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解析:“21金维他”中含所含的铁、钾、钙等是金属元素而不是金属单质。 答案:D 2.下列各物质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

初中化学试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考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O-16 Na-23 Mg-24 Al-27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错、不选、多 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乙醇 4.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引发事故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镊子取出白磷在水中切割 C.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5.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 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 雕像

6.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7.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 B.钢是很纯的铁 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 D.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B.高温锻烧石灰石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D.在氧气中点燃铝箔 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氯化钠和碳酸钙 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氧化镁和氯化氢 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10.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蛋白质 C.维生素 D.塑料 11.有一种气体,可能是H 2 或CO,下列方法能够鉴别它们的是() A.观察气体是否无色 B.闻气味是否具有刺激性 C.通入氧化铜中,加热,观察黑色粉末是否变红色 D.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12.下列液体能够导电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蒸馏水 C.蔗糖水 D.乙醇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 Hg+O 2 ↑ B.铁丝氧气中燃烧: 3Fe+2O 2点燃 Fe 3 O 4 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 Al+H 2SO 4 =AlSO 4 +H 2 ↑ D.碳在氧气中燃烧: C+O 2= CO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