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答案)资料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答案)资料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答案)资料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答案)资料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

答案)

高考农业专题

一、课前训练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B.气候C.地形D.交通运输

3.制约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交通运输

安徽省总面积为13.96万平方千米,即1 396万公顷,下图

是某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读图完成4~5题。

4.由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可以推断,该省主要的地形

类型为( )。

A.山地B.盆地 C.高原 D.平原

5.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广,可以一年两熟,且粮食产量大,但却没有形成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狭小B.人口稠密,粮食多用于自给C.无政策支持D.机械化水平低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93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 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结合

下图完成6~8题。

6.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D.热带迁移农业

7.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哪个国家的水稻种植经验更值得

②地借鉴( )。

A.中国B.美国C.印度尼西亚 D.泰国

8.图示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农药使用量

二、知识梳理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⒀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⒁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美国——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

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存在不足: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⒂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量低,效益低。

我国牧区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及加工体系的发展。

(16)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

①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

A、区位因素分析:盆地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地广人稀,东水西调,改善灌溉条件;邻近港口和公路,交通方便;

B、生产特点:机械化水平高;农牧生产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生产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多供出口。

②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区位因素分析: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气象灾害多发;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生活能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B、整治和发展方向:综合开发,发展立体农业;系列开发优势资源;生态建设,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17)、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

源),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 6.工业基础

(18)、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19)、农业区位的区域分析:

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旱地种植业: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水田种植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涝灾害严重。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三、随堂练习

(2007年全国文综卷1)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分布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回答

3—5题:

3、F地的稻米生产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主要是为了:

A.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B.实现机械化耕作

C.提高产品质量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近年来,F地的蔬菜外销量逐年增大,产生这种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蔬菜种植面积扩大 D.网络通信应用和交通发展

5、图中蔬菜输送没有利用海洋运输,主要是考虑:

A.运量B.运价 C.时效性 D.连续性

根据下图中信息回答6—8题:

6、图中甲地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7、图中反映出,有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内陆的狭长海湾。形成这种海岸的最主要原因是:

A.板块挤压

B.冰川侵蚀

C.地壳下陷

D.流水侵蚀

8、该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地广人稀,适合于发展畜牧业

B.广阔平坦的地形,利于大牧场经营

C.温凉潮湿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D.广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产业转型

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9—10题:

9、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10、新疆采取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

A.创造旅游景观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水污染 D.节省建设成本读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11~13题。

11、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澳大利亚B.②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美国

C.③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中国南方 D.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均没有典型分布

12、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农业地域类型有利于农民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B.②农业地域类型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但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C.③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传统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D.③农业地域类型的产品可能销往本地城市,也可能远销国外

13下列四个地区发展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组合合理的是 ( )。

A.甲-①B.乙-② C.丙-③D.丁-④

14、下面图1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图2为图中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表格为该地区1980

年和200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时间(年) 耕地面积(万

公顷)

森林覆盖

率(%)

年较差(℃)

年降水量

(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

(万人)

1980 4 18 33 430 1.5 30

2000 4.4 10 38 370 4.5 35

(1)按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和乙地分别发展了林果业和乳畜业,请你说明其理由。(8分)

(1)甲位于丘陵地区,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乙靠近城市,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4分)

(2)结合表格分析本地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2)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原

因: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5分)

(3)简述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0分)

(3)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等。(3分)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下图为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1)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应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以保证粮食供应安全?(9分)

(1)兴修水利;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抗灾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2)试分析汾渭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9分)

(2)纬度位置适中,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渭河等河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3)近年来河套地区因土地利用不当产生了土地退化现象,简述其形成过程。(10分)

(3)该地灌溉土地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分被带到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发生土壤盐渍化,进而造成土地退化。

四、课后作业

据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1—2题:

1、气候资料中四

个地区种植的农作

物排序正确的是: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玉米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油菜③葡萄④水稻

C.①椰子②甜菜③油橄榄④水稻 D.①甘蔗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柑橘

2、表中气候资料与国家主要气候特征相一致的是:

A.①一中国北部 B.②一美国南部C.③一澳大利亚南部 D.④一英国北部

读下面两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一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4、甲所在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是:

A.小麦、玉米 B.铁矿、铝土 C.电子产品和服装D.羊毛和铁矿石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结合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3)图中甲区域农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1)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优势: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制约因素: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3)自然: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会: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等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

微专题(十三) 农业区位条件 (2017·山东潍坊模拟)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灌溉便利B.科技水平高 C.能源充足D.热量丰富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花生加工能力低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减少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原退化D.水土流失 答案 1.D 2.A 3.C 解析第1题,可可为热带经济作物,尼日利亚南部纬度低、热量丰富,适于可可种植。第2题,材料“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可以看出,花生衰落受石油工业影响。第3题,花生种植业主要在北纬12°左右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必然破坏原有草原植被,造成草原退化。 (2017·山东潍坊二模模拟)雨育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示意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区及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

4.与灌溉农业区相比,该雨育农业区( ) A.地形平坦,平原广布 B.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 D.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5.改善该雨育农业区发展条件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发展集蓄水工程、集蓄雨水 B.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C.修建温室大棚,减少水分蒸发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答案 4.C 5.A 解析第4题,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平原地区,降水较少。第5题,雨育农业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应发展蓄水工程,集蓄冬季雨水,加强夏季灌溉。 (2017·山东淄博打靶模拟)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

2020高考地理专题之农业

《农业》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农业专题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 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⒀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农业要素专题

综合题专题训练------农业专题 题型一:判断类 1、农业类型 答题模式: (按生产对象分)农(种植业)、林、牧、副、渔 【强化训练一】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图中莱茵河流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12分)2、农业地域类型 答题模式: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混合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强化训练二】 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题型二:特征类 描述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 ⑤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⑥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强化训练三】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3)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8 分)

题型三:成因类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4点):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10点):市场、交通、技术(冷藏保鲜技术、品种改良等)、 劳动力、政策、机械、历史条件、工业基础、农业基础、 饮食习惯等。 【见省质检37(3)】 【强化训练四】材料2:大庆主要城镇示意图 k县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较全国多数地区要高。分析k县能够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2、区位因素变化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通常比较稳定,且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且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强化训练五】近20年来,昆明郊区的一些乡村由原来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专门的花卉种植。目前云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说明昆明郊区种植农作物品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强化训练六】顺义历史上被誉为“京郊粮仓”。近年来顺义着重发展以观光农业、名优花卉、高价位蔬菜和优质果品为主导的产业带,并为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等企业提供原料。试分析顺义农业区位条件发生的变化。(4分)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必背考点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必备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昼夜温差),土地(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生产历史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③酸性土壤(红壤)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自然条件)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 夏

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 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 市场消费量大;② 交通方便;③ 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 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世界和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分析 ⑴ 热带种植园农业 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 农业小专题: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六章:农业专题

第六章:农业专题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 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 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限制因素:①热量不足; 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限制因素:①水资源短缺;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③土壤的盐碱化等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

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 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 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工业比较发达;④科技发达;⑤劳动力丰富;⑥国家政策扶持

(2)社会经济:①市场消费量大; 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 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不足:人多地少; 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 海、新疆、西藏) (1)自然因素:①草场面积广阔;②没有大型食 肉动物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 牧草生长 (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②市场潜力广阔;③国 家政 策扶持等 5、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1)自然: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 、区位因素分析: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象 限制因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草场退化;③荒漠化加剧;④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⑤鼠灾、蝗灾严重

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农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如下: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农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 如下: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 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答案)资料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 答案)

高考农业专题 一、课前训练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B.气候C.地形D.交通运输 3.制约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交通运输 安徽省总面积为13.96万平方千米,即1 396万公顷,下图 是某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读图完成4~5题。 4.由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可以推断,该省主要的地形 类型为( )。 A.山地B.盆地 C.高原 D.平原 5.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广,可以一年两熟,且粮食产量大,但却没有形成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狭小B.人口稠密,粮食多用于自给C.无政策支持D.机械化水平低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93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 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结合 下图完成6~8题。 6.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D.热带迁移农业 7.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哪个国家的水稻种植经验更值得 ②地借鉴( )。 A.中国B.美国C.印度尼西亚 D.泰国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含答案)

高考农业专题 一、课前训练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C.人均耕地面积大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气候C.地形D.交通运输 3.制约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市场D.交通运输 安徽省总面积为万平方千米,即1 396万公顷,下图是某年安 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读图完成4~5题。 4.由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可以推断,该省主要的地形类 型为()。 A.山地B.盆地C.高原D.平原 5.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广,可以一年两熟,且粮食产量大,但却没有形成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狭小B.人口稠密,粮食多用于自给C.无政策支持D.机械化水平低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93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 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结合下图 完成6~8题。 6.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D.热带迁移农业 7.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哪个国家的水稻种植经验更值得 ②地借鉴()。 A.中国B.美国C.印度尼西亚D.泰国 8.图示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农药使用量

202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试题《农业专题》解析版

农业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成,俗称“双抢”,该地“双抢”期间以炎热干燥天气为主。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可能是() A.河套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本题考查区城农业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套平原、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只能种一季稻,A、C错误;华北平原也处于温带;同时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B错误;江汉平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种植双季稻;故D正确。 2.该地区人均耕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A.河湖众多 B.丘陵广布 C.人口密度大 D.平原面积小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人均耕地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耕地少或人口多,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江汉平原,江汉平原人口稠密,故C正确。 3.该地区“双抢”期间抓紧时间完成农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早稻收割 B.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晚稻插秧 C.保障早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D.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主要在6-9月,而早稻收割、晚稻插秧在7月,故A、B错误;“双抢”时早稻已成熟,故C错误;从图中可看出,晚稻生产有一部分在秋季,此季节气温已逐渐降低,因此热量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故D正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2013年习总书记考察当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当地探索出“飞地济”精准扶贫模式,如:由政府支持县城农产品公司,入股创建乡村果业公司;流转土地,建设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打造具有苗族特色、山村特点的文化旅游等,为我国农业资源开发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据此完成4-5题。 4.最适合湘西地区普及推广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是. A.灌溉农业 B.立体农业 C.休闲农业 D.有机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谷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谷农业 1.(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2.(2019·江西南昌二中高二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衝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3.(2020·广西田阳高中高二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梁、玉米、木薯等为主;塞内加尔西北部即塞内加尔河入海口处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农业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农业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 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 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④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小(从单位面积产量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 ③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注意:农业区位因素也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绝大部分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旱地直播技术。 (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条件:水稻种植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这里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里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季风水田农业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人多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属自给农业) ③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④机械化水平较低;(日本除外) ⑤科技水平低。 (4)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①自然: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水稻土。 ②社会经济: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喜食大米 3.商品谷物农业 (1)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高考地理小专题——基塘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基塘农业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建的耕作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新型农业,是典型生态农业。基塘是指水塘及包围水塘的小地块。这种农业生产包括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类型。在清代时达到鼎盛,当时基与塘的比重是6: 4,目前基与塘的比重接近2: 8且桑 (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规模逐渐缩小。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原理示意图。 (1)分析珠江三角洲有利于发展基塘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基塘比重变化的原因,并根据基塘农业原理说明鱼塘面积无序扩大对鱼塘的不利影响。 (3)分析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规模逐渐缩小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起伏小,多洼地;河网密布降水充沛,地表积水富;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2)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养鱼的经济效益高,所以鱼塘面积扩大,基面面积缩小。鱼塘过大会导致塘泥不能及时恢复到基上被作物利用塘泥淤积,鱼塘变浅,水污染加重。(3)经济快速发展,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缩减;桑(桑树)基魚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经济效益较低;花卉、蔬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业用地规模扩大。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是把低洼的地方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筑成塘基,在塘基上栽果树、桑树、甘蔗等。与水稻种植业相比具有众多的优点。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逐渐向“花基鱼塘”“莱基鱼塘”转变,且基塘面积逐渐缩小。下表示意广东省的地形类型及空间分布,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2020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

【备考干货】2020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理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具有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学习的重点,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等是我们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但是你知道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园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信息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等都是什么意思吗?虽然这些在地理课本上没有见到过,但它们都是非常有特色农业地域类型哦,快来涨知识! 1、【蓝色农业】 指的是以蓝色海洋为依托的水生农业。具体来说就是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以及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鱼、虾、贝、藻类等养殖的水产农牧活动。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占地球面积的71%,拥有地球上3000多万种物种中的99%,而陆地拥有物种不到1%。 在当今人口膨胀,资源、土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感到单纯依靠陆地农业将不能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粮食危机。向陆地以外寻求新的食物来源成为了许多研究者的行动目标,其中,以发展海洋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为主要活动的蓝色农业成为了首选。实施“蓝色农业”计划,开发、保护海洋,将有利于缓解人类的资源压力,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2、【白色农业】

指的是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农业。“白色农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因为人们在工厂车间内都要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称之为“白色农业”。这种工业型新农业,其生产潜力巨大。“白色农业”目前已形成6项产业,即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兽)药、微生物能源和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微生物饲料”是白色农业的主体产业,是实现“人畜分粮”目标的物质基础。 3、【绿色农业】 传统绿色农业是指以水、土为基础的绿色植物种植,它从人类历史新石器时期产生的原始农业至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现代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从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其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的产业。 它具有开放性(即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来保障较高的生产能力,以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持续性(即在合理使用工业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自然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性(即在追求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标准化的特点。 蓝色农业、白色农业和绿色农业统称为“三色农业”。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命题角度:农业生产主要区位的判断与分析 1.农业生产的重要区位因素 (1)气候要素

(2)地形要素 ①地形起伏→排水,减少洪涝; ②海拔和相对高度→水热差异、立体农业; ③地形分布+大气环流→增加降水、局部气温偏高/低,增加/减少低温冻害影响等。 (3)水源要素 水量、水质、取水便捷度等角度。 (4)市场竞争力 ①市场需求量大小;②(不同产品)品质(受生长环境和技术等条件影响); ③(同一产品)价格(受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和品牌;④错开上市时间(不同海拔种植同一农作物,成熟时间不一致);⑤产品种类,售后服务等。 2.有关农业生产特征的区位分析 (1)单产高低分析

①自然条件:水热条件、生长期、熟制、光照、昼夜温差、土壤。 ②灾害:旱涝、盐碱、风沙、低温冻害、病虫害等及减轻灾害的措施。 ③社会经济条件:品种、生产管理、机械化、科技水平。 (2)商品率高低分析 自然条件、科技、机械化水平、生产规模,人均耕地。 (3)品质高低分析 (4)生产规模大小分析 ①影响因素:地形、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 ②是否扩大规模: 赞成。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原有区位条件的改变,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出于经济或生态目的);扩大规模带来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成。造成原有生态破坏;超过市场需求,产品积压;农业生产条件限制等。 3.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方法

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农业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 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 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加强"南南合作"; 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自然条件恶劣; 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 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 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 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 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卷:农业

农业 (【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9~2019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草场退化 C. 土地盐碱化 D. 森林破坏 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C.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D.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3.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B. 提高水电发电量 C. 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增加植被覆盖率 【答案】 1.B 2.D 3.C 【解析】 (【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9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2019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4.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 A. 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B. 提高农产品产量 C.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农 业专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农业专题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 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⒀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