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字博物馆解说词完整版本

文字博物馆解说词完整版本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完整版本

中国文字博物馆语音导览讲解词

(1)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于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是一座面向国内、国际开放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您现在走进的是前厅,这是入馆参观的过渡空间。你一定会注意到我们的馆名。这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题写。背景上的文字随机选自《康熙字典》,体现汉字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请您走进序厅。序厅共有四面浮雕。

北面表现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最上面的是史前陶文。往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最下方是书写在纸张上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字从陶器刻画、甲骨契镂、到铸于铜、勒于石,最终发展到纸张书写的历程。东面浮雕表现汉字字体演变的一个轮廓,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书法史的缩影。南面浮雕表现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我们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西面浮雕集中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字,选择的是主要少数民族的比较典型的吉祥话语。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还有一些现在不再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四块浮雕的内容浓缩了中国文字的概况,表现了中国文字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浮雕旁边的天然石材有竖向的凹槽,远远看去,好似古代的竹简。黑白灰的颜色搭配也象征着中国的水墨书法。房顶上的苍穹代表了天空,周围的灯饰象征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接下来,请您走进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

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至今仍在使用并且充满活力。

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最早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这里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商代社会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甲骨文记录了这个王朝许多早已被时间湮没的故事,已经成为古今安阳的符号。

甲骨文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早在清朝末年,安阳殷墟小屯还是一片农田,小屯村民在这里耕种的时侯,经常能从泥土中刨出一些骨片,被人们当作中药“龙骨”卖到药店里。1899年,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划符号。经过仔细的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划符号是商王朝的文字。他的发现后来得到学术界确认。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而被称为甲骨文。王懿荣先生因此被为“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的发现,可谓是“一片甲骨惊天下”。1908年,学术界获知刻有文字的甲骨出自安阳小屯。消息付出,很多人纷纷来到小屯收购甲骨,私人挖掘成风,因此大量的甲骨片流散到了海外,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呼吁科学发掘小屯。

()1928年——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对殷墟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此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小屯村北地、南地和花园庄东地发掘了

大量的刻辞甲骨,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殷商社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先后发掘15 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

()有关甲骨的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发生在1936年。您现在看到的照片是1936年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第十三次发掘时发现的一个甲骨坑。这个坑是一个甲骨窖穴,编号为YH127。这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坑,共出土甲骨17096片。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考虑到安全性,当时的发掘者决定将整坑甲骨搬到室内清理。但这坑甲骨过重,如何搬运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研究,考古工作者们将整坑甲骨切割成一个灰土柱,然后让工人连夜赶制一个特制的大木箱套在上面,加底封盖,然后用绳索沿着简易的马道拖到地面。当时没有起重设备,大家采取了当年为袁世凯抬灵柩的做法,用众多共同抬棚杠,以锣为号,经过两天两夜,终于将甲骨坑抬到火车站,最后由火车运往南京。抗日战争期间,这坑甲骨又被辗转运到昆明。此后,胡厚宣、高去寻对其进行清理、编号。整理工作历时半年之久。

()您现在看到的是YH127甲骨窖穴复原的原貌,它再现了这坑甲骨出土的情景。这坑甲骨基本上都是龟甲,形状规整,集中堆放,并且有大块的小块的,正面的反面的,有字的无字的,大字的小字的,腹甲的背甲的,彼此叠压,相互枕籍。

()从1950年起,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小屯村设立了工作站,先后举行30多次重要发掘。

其中甲骨方面有两次重大发现:一次是1973年发现的小屯南地甲骨,出土刻辞卜骨的13650片,这是建国以来发现甲骨最多的一次。您现在看到的这片

甲骨正是出土于小屯南地。它可能是迄今为止知名度最大的甲骨片之一。它的图像经常作为教科书彩图甚至封面出现。我国还曾用它作为邮票图案。

()另外一次重要甲骨发现是1991年发掘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这坑甲骨共发现1583片。这一发现被评为1991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出土甲骨的内容主要是商代的“非王卜辞”,即不是由商代国王自己占卜的甲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您现在看到是根据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甲骨所复原的。在骨片上都能够看到清晰的钻、凿痕迹,这都是商王占卜过程中留下的印记。他们在占卜的时候有十分严格的程序:首先,占卜一般由专门的神职人员进行,这些人被称为“贞人”。他们在选好的龟甲或是牛胛骨的背面凿出一排排整齐的长槽,再在长槽边钻一些小圆孔,再把燃烧的木炭在圆孔附近灼烧。甲骨受热以后,正面就会出现裂纹,并发出“卜、卜”的声音。占卜者根据裂纹的走向来判断吉凶。最后由贞人负责把占卜的过程和内容锲刻在骨片上,这样就形成了甲骨文。

()商人为什么要占卜呢?商朝时,人们难以抗拒自然界的灾害,他们就要求助神灵的护佑。因此商王的占卜活动特别的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无事不卜。当时的甲骨文可分为两部分:一类是占卜性刻辞,另一类是记事刻辞。

在甲骨文尚未发现之前,人们对商代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古文献。比如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殷本纪》。《史记·殷本纪》中对商代的描写非常简略,最主要的内容是商王世系谱。记载了从商代的祖先到商代最后一位国王帝辛。著名学者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的考释,成功释读了商王朝历代商王及其先公的庙号。他将这些庙号按称谓的先后排列起来,从而得到一份商王世系。纠正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当中的一些错误,印证了商代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有占卜性刻辞和记事性刻辞,其中大部分为占卜性刻辞记录,主要是“问”,所记事情未必都要发生。这些都已经是残片了,不能整句的释读,我们也只能理解其中的个别单字。比如占卜下雨的情况,占卜关于妇人分娩的情况。他们的占卜很频繁。

还有少部分是记事刻辞,所记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主要是一些有关卜用甲骨贡纳、征取、整治和收存手续的记录。

()百年甲骨史,国内外研究甲骨的专家达到3000多人,发表著作万种以上。不同阶段都有为甲骨学研究作出突出成绩的学者,首屈一指的当属“四堂一宣”。所谓“四堂一宣”是指五位甲骨学家。

1.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早期重要的甲骨收藏者和研究者。罗振玉将甲骨文的出土地考订为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确定小屯村即为商代晚期都城。这是他对甲骨学和殷商考古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仅其个人破译的甲骨文字就有561个。他以一人之力共征集甲骨30000余片,先后编印出《殷虚书契》等多种著录书,为甲骨文的搜集、拓印、流传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 ),号观堂。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他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历史和典章制度,不仅考释文字,更重要的是考证商代历史。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从甲骨文中辑出了商王朝的王位世系。

3.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董作宾先生是甲骨文科学发掘的倡导者和多次发掘的主持者。他写过一篇《甲骨断代研究例》,对出土于安阳殷墟二百余

年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甲骨进行了分期断代。他还写过《殷历谱》一书,对商代的天文历法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4.郭沫若

郭沫若(1892-1878),号鼎堂(一号尚武),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文学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商史的第一人,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奠基者。他利用甲骨材料论证商王朝的社会制度,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5.胡厚宣

胡厚宣,甲骨学家、史学家。在集中、整理和刊布甲骨文资料方面,胡厚宣先生作出了超越前人的成绩,推动了甲骨学的发展。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是甲骨学史上的里程碑。

基本陈列:中国文字发展史

第一部分汉字源流释古今

第一单元字法自然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国正是因为有了朝夕相伴的汉字,才为中华文明保存了火种,它忠实的记录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接下来就请您跟随我进入《字法自然》单元来了解一下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在中国有两种解说系统,一种是古代神话传说,另一种是关于文字起源的科学描述。右侧展示的是仓颉像。关于文字的起源,在中国古代流传最广泛的就是仓颉造字的传说了。仓颉奉皇帝之命创造汉字。大家可以看到图中的仓颉长了四只眼睛,说明他具备了超出常人的观察力!他看到鸟兽的蹄印各不相同,于是很受启发,造出许多象形文字,流传人间。实际上,仓颉只是一个

传说人物,他是否存在,学界亦有争论。我们还需要借助于考古挖掘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左侧您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考古地层剖面。这是从黄河中游地区的考古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组理想中的地层关系。每一层地层代表不同的文化时期,由上往下,年代越久,埋得越深。底下棕红色的土层是生土层,生土层的意思是指地层没有受到人工干预,是自然堆积,表明人类还没有到达这里。从生土层往上看,第一层是裴里岗文化时期,距今约有七、八千年。请注意,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刻画符号,随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文物。裴李岗文化层的上面一层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地层。距今约五、六千年。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留下的遗址分布更加广泛。黄河上、中游已经发现了很多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仰韶彩陶,其中有的陶片上有刻划符号。再往上面的地层是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四千余年。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文字已经产生。龙山文化地层的上面,我们看到一个地层标有“下七垣文化”,这支古文化是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古文化。它的年代相当于文献中的夏王朝。距今约3600年至4000年前。这一时期应该已经到了文字应用阶段,但可惜没有证据保存下来。再往上一个地层是商文化地层。代表商王朝留下来的遗迹。甲骨文正是属于这个时代。商代地层以上,堆积的西周、东周、秦汉地层,直到最上面的耕土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地层。考古学家们正是根据考古地层以及地层内出土的古代文物,特别是文物上的文字或符号来研究文字的起源。

( )史前时期是文字的酝酿阶段。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史前遗址中发现了很多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它们有的可能与文字起源有关。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个新石器

时代的陶缸,大家可以看到在陶缸的表面有一个彩绘图案,这说明我们的先民们已经开始用图画表现自己的想法。

( )这就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刻划符号,发现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刻划符号之一。您看到的这片龟腹甲上面有一个刻划符号,看上去象现代记数符号“八”,有的学者认为它与汉字起源有某种联系。

接下来,就请走进下一个展厅,《甲骨纪事》,了解一下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

第二单元甲骨纪事

(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并且成系统的文字。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表意文字。

最早的甲骨文出现于商代早期和中期,发现于卜辞上。但99%以上的甲骨文属于商代晚期。

安阳殷墟是甲骨文最集中的出土地。殷墟是商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商代12位国王在此建都近300年之久,留下了丰富的甲骨遗存。在殷墟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了13万片刻辞甲骨。

商朝人几乎每天都要在龟甲上进行占卜。首先,在龟甲的背面凿出长槽并钻出圆孔,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入钻孔中灼烧,让骨片受热产生裂纹,商王根据裂纹的走向判断事情的吉凶。事过之后,商人有时候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刻在骨片上,这样就形成我们看到的甲骨文。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四个部分: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

( )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商王讨伐方国的记载,又有关于农业、田猎、天象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商代的社会生活,提过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接下来,请大家看这幅大型的图画。这幅画包含了很多含义。大家看,高亮的地方是突出的三片甲骨,甲骨的背景却是生动的壁画。先来看左边:这片甲骨中有“日”、“月”二字,这是商代人对天象的描述。其背景是取材自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帛画图案,里面三只脚的乌鸦,叫做金乌,在汉代代表了太阳。右边是一只住在月亮里蟾蜍,汉代代表月亮,这个场景说明了商代到汉代天象知识在传承着。再来看中间的甲骨片。这片甲骨记录了商王在打猎时追逐一只犀牛的场景。这是甲骨文“车”字。这片甲骨的背景是汉代的围猎图,说明汉代的狩猎早已有传统。第三片甲骨是有关于农业的记载,这个字是“协”字,是殷商时期众人耕田的描述。背景画的是汉代的农耕,这是农业文化的延续。

()很多人误以为甲骨文是殷商时期所仅有的,其实不然,在1976年考古学家在陕西歧山凤雏村意外的发现了27000片先周至西周早期的甲骨文,其中带字的就有200多片。它和殷墟甲骨文有相似之处,但也独具特点。西周大多数文字刻写精细,字体普遍细小,甚至用肉眼都看不到。被有些学者称为是中国最早的微雕。

()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字体,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六种造字规则,但最常用的是象形、会意、形声三种。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象形独体字,这是一个侧面直立的“人”,它是最基本的一个象形文字。“首”、“心”、“口”就像是商代人在铜镜里看到自己的身体部位一样,非常形象。

我们接下来看到的是会意字。所谓“会意”,是指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意思。这是甲骨文“毓”字,上面是女人的“女”字,下面是儿子的“子”字,表示生育的意思。卿是两个跪坐的人,中间是商朝盛食物的容器,里面盛满了食物。

指事字的是利用本有的象形符号加些简单的指事符号实现表意功能的一些字。()我们看这个“下”字的,下面的短横用来指事方位,“上”字就是短横在上用来指上面。

形声字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一出现,就凭借着既表意又标声的优势成为汉字的主体。“洹”字三点水是形旁,“亘”字是声旁。在甲骨文中还出现了合文,这是“五百”,这是“十朋”、“上甲”,“延雨”表示连绵不断的下雨。

假借和转注也可以理解成“用字”而非造字。

()最后我们来看特殊字符,它们出现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表示一些族名和族徽。形式多样,很有特色。我们看外面是亚字,里面是官职名字或者是族徽、族长的名字。

通过这一展厅的文字之旅,了解了甲骨文。接下来,请您到下面展厅认识金文。

第三单元钟鼎千秋

金文,又称吉金文,钟鼎文,与甲骨文称谓不同,但并不是另一种文字,只是因为铸刻在青铜器上,才称为金文。金文大约是从商朝开始的,直到战国时期,共有1200多年的历史。您现在看到是司母辛鼎,它是商代晚期的一件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在这件鼎的内壁上铸刻有铭文“司母辛”。“司”是祭祀的意思,“母”是指他的母亲,是子辈对其母亲的称谓,“辛”是

妇好的庙号。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为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女将军。在甲骨文中多次记载妇好率兵出征,最多一次率兵达一万三千多人。

它的口部成长方形,长边长64cm,宽边长48cm,短沿方唇,两耳立于短边口沿上,腹壁是比较直的,而壁的下部则是略向内收,底部为平的。在底部的下端还有四条圆柱形的足,足高为31cm,成透底空心足,足孔深为28cm。

在鼎外壁的四角各有一条扉棱,与四足上端外侧的扉棱呈一条直线,口下四面及四转角各饰一兽面纹,以扉棱作鼻梁,兽口向下,眉目清晰,体较长,尾上翘,尾尖下卷,短足内屈,有爪。雷纹衬地。腹左、右侧和下侧分别饰以排列规整的乳钉纹三排,乳钉浮出器面。四足上端都饰兽面纹,兽口向下,目字形眼,细眉巨角,纹样浮出,极为醒目。

最具代表的就是这件国之重器——司母戊鼎。它铸造于商代晚期,是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鼎。大鼎通高1.33米,长1.1米,重875公斤,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个字。“司母戊”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后母戊”。后是崇高伟大的意思,“戊”是器物主人的庙号。专家认为此鼎可能是商王祖庚祭祀自己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我们可以看到此鼎龙纹盘绕,鼎身附有夔龙纹,鼎足饰有兽面纹,鼎耳饰有虎食人头图案。我们可以从鼎的规模推想3200余年前商代铸铜工艺的水平。鼎,最早是用来蒸煮食物的炊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变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件圆鼎内侧有两个铭文。第一个字是一个族徽。第二个字是自己的“己”字。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字数普遍很少。当时的贵族常常把自己名字或家族的族徽铸造在上面。这件青铜器纹饰精美,正面是殷商时期常见的兽面纹。

()您现在看到的这一组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墓葬。每件青铜器内都有铭文“爰”字,是商代某家族的“族徽”。

您现在看到的是作册兄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高22.1厘米,口径15.7厘米,腹径16厘米。銘文为“乍册兄”三个字。在当时“乍册”多为史官。最后一个字“兄”,可能是这个史官的名字。这件铜器的造型非常奇特,从整体看,如三个象首相连,它的足如同象鼻。它的上下以连珠纹装饰,腹部装饰着三组兽面纹。

()金文穿过商代的岁月长河,到了西周时期,其字的形体略承商代金文之风,

这八件文物是我馆的镇馆之宝。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是件善夫吉父鬲,“善夫”在西周时期的官名,有点象“炊事长”,负责饮食。吉是作器者名,而父代表是一种敬称。这组器物很有来历。它们最先被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程潜收藏,解放后,国家文物局收藏了这套文物。

现在看到的是太师虘簋。这件器物的盖子上有铭文7行70个字。记载了太师虘受到封赏的年、月、干支日。在商周有铭文的青铜器有一万余件,但是像这样完整记录年月日的仅有30余件,所以这件青铜器铭文非常珍贵。

()在周代众多精美青铜中,有这样一件重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件青铜器叫做逨盘。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逨盘于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该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7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可映证史书的记述。这件

器物重要就重要在它的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盘优美的造型与纹饰,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精湛的铸造工艺,都表明它无愧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经典之作。西周时期有一个权势显赫的“单氏”家族,其政治地位仅次于周公和召公。该盘铭文记述了单氏家族从皇高祖单公到逨8代人的历史,他们在辅佐周王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铭文在记述单氏家族历史的同时,自然也列出了相对应的西周从文王到宣王12位王的王名,从而成为铜器铭文中所见到的第一部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谱。虽然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对周王世系谱作了记载,但司马迁的这一记述一直没有考古学材料加以证实,难免让人将信将疑。速盘铭文则第一次从出土文物的角度证明了《史记》对周王世系谱的记述是正确的。逨盘铭文记载单氏家族8代辅佐西周12代周王的功绩,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逨盘铭文多达372字,是建国以来出土的铭文最长的铜盘。

()平王东迁以后天子势力逐渐衰落,而这时诸侯国的青铜器日益增多,无论是从青铜器的制作上还是金文字体都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名为宋公栾簠。簠是当时盛食物的器具。这件青铜器上有铭文20字。其中第一行是:“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殷”是指殷商,唐是指商代第一位国王成汤。宋公栾即宋景公。这段铭文中,宋公栾自称是商汤的后代。从整段铭文中可以得知,这件簠是宋公栾为其妹勾吴夫人出嫁时陪嫁的的器皿。

()您现在看到的庚儿鼎属于春秋中期之物,1961年12月山西侯马市上马村13号墓出土。据铭文的内容判定它为东周时期徐国之器,其主人为徐王庚作为王子时所作之器。根据铜器命名的惯例,定名为“庚儿鼎”。此鼎外形没有什

么特殊之处,但是,请大家注意,徐国之器何以流入晋国呢,学者们研究后认为徐与吴楚关系密切及当时有以“宗器相赂”的史实,认为此鼎当是晋大夫受赂之器。这可是古代贪官受贿的铁证了!鄂君启车节属于战国晚期之物。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青铜铸造。“鄂君启”中的“鄂”为地名,“启”是鄂君之名。鄂君启,字子皙,是战国时期楚怀王之子。通过车节和舟节的文字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鄂”到“郢”的水陆交通路线、车辆及船只得调配、沿途所享受的特权等。形似剖开的竹节。铭文字数,黄金丝镶嵌铭文148字。节是古时由帝王或政府颁发的用于水陆交通的凭证。好象今天的通行证或者路条。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马形、龙形、竹节形。早期的节是剖竹为之,《周礼·小行人》中有所记载。后来虽用青铜铸造,但仍多取竹节之形。共出土5件,舟节2件,车节3件,合在一起则呈圆筒状。节面文字错金,各有9行,舟节163字,车节154字。据铭文记载,其铸造时间是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为怀王颁发给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铭文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此节为研究当时楚国的符节制度、商业、交通和楚王同封君上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另外,其器型迄今为止仅此一见,更显珍贵异常。

()这件文物是陈喜壶。高48.5厘米,口径18.5厘米。陈喜壶属于春秋时代之物。1952年山西省政府文物室从古董商手中购得古铜壶一件,后来在山西省博物馆公开陈列后引起学者重视,纷纷撰文考证。学者多认为是春秋齐国陈僖子田乞之器。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铭文与壶身纹饰风格不尽似,铭文可能是镶补所加,双耳亦可能是另铸拼接上去的,有作伪的可能。大家看看是否是呢?

后来学者们经过仔细研究,证明该器双耳并非镶补拼接之作,而是采用了分范合铸的方法铸造出来的。不是一次铸造的结果。是货真价实的山西古代铜器,当时山西制作的铜器十分精美,从这件上也可以看出来。

()

第四单元物以载文

()文字的记录和传承需要有载体,比如甲骨和青铜器。但除此之外,先秦时期的文字载体还有简牍、缣帛、陶器、玉器、石器等。在这一单元之中,我们将通过多样性的文字载体,来了解先秦时期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简牍指的是古人写字用的竹片和木版,简牍在纸张发明之前是传播和承载中国文化的主要工具。

您现在看到的竹简实物是战国时期的竹简。时隔千年,这些竹简的文字清晰可辨,这些丰富的墨书真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字隶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字发展史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了文字异形,这使得学者辨认春秋战国的古文工作也非常艰辛。春秋战国的竹简上记录的内容主要有著作、器物清单、档案等等。

()现在您看到的是陶文。陶文是指刻划、钤印、书写在陶器的文字。字数一般比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此类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普通民众的联系很密切。

我们现在看到是降亭陶釜,属于战国时期三晋文物。陶釜是古代的一种锅,降亭指的是地名。成语釜底抽薪中的釜,本意就是指的这种器物。

()与陶器上的文字相类似的还有玺印文字,字数也较少。我们来看一下先秦玺印。

玺和印是人们用来昭明信用的凭证。印最早出现在商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普遍传用。这一时期的玺印的质地常见的以铜为主、其次是玉。另外也有银、玛瑙等,甚至石器、陶器。

玺印按照印文内容可以分为官印、私印、成语印和图像印。

()在先秦时期玉石器也是一种文字载体,其中盟书最具代表性。盟书也叫载书,多为玉石薄片制成。是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之间,为了政治目的举行盟誓活动时,记录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温县盟书,出土于河南省温县。这些玉石薄片上的文字记录了主盟人韩间子,为了争取力量打击敌人,于晋丁公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举行了一次盟誓活动。关于这场战争,史书上也有记载。温县盟书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资料,同时纠正了史书记载的一些错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您现在看到的是先秦时期的货币。先秦时期,钱币上的文字是当时流行的大篆书体,它们既保留着商周甲骨文、钟鼎文的遗风,还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实用书体。中国古代货币一般不铸图案,其主要修饰是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因此钱币文字的书法艺术是古钱文化的精华。先秦时期的货币形式最为丰富,有刀币、布币、圜钱、金版等。上面刻写的字数较少,多为地名和数量。您看到的“安阳平首布”,它的形状像铲形的农具,上面刻有“安阳”两个字,是地方的名字。但不是指同一个地方,因为当时韩、魏、赵三国均有叫安阳的地方。三个诸侯国“安阳”二字的写法各不相同。

()您现在看到是刀币。它是由古代青铜削刀演变而来的。您看到的这枚明月刀上面有“明”字,是燕国的一个地名。

您现在看到的是圜钱。圜钱分为方孔和圆孔。

通过这一单元的参观,可以看出,先秦的文字载体具有多样性,但与此同时,文字的字形也具有多样性,如这几块展板上展出的文字,同一个字会有多种写法,这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带来了不便,因此,统一文字便成立社会需求和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接下来,就请大家进入文字一统单元,继续我们的文字之旅。

第五单元文字一统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纷繁复杂,形成了齐、燕、晋、楚、秦五大文字体系。除了以秦国为代表的体系文字较多地继承了西周文字的特点外,其他四种体系的文字都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所以说统一文字势在必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灭掉了东方六国,实现了大一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朝。统一六国后,在秦始皇的诸多统一措施中,将统一文字列在首位。由丞相李斯和赵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以后的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在公文和法令中,通行全国。

()秦统一后的小篆体文字在一些秦代的青铜器上有较充分的反映。您看到的这件铜权即有小篆。铜权是衡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秤砣。上面刻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欠疑者,皆明壹之。”书体为小篆。这段经典铭文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有力佐证。

()您现在看到的是吕布韦少府戈,书体也是典型的小篆。

()秦始皇在统一秦朝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先后五次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的峄山时,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次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于是丞相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石碑于峄山之上。这是李斯的《峄山刻石》拓片。原碑已毁,这是元代的重刻碑,现存于

邹城市博物馆。碑文为标准的小篆。我们再来看旁边的李斯的泰山刻石的刻本,虽然只是刻本,却是国宝级的文物。非常珍贵。

()秦统一后,政府文书的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小篆笔画曲线多,书写要花费很多时间。于是秦朝的下级官吏开始简化小篆,取曲为直,久而久之,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出现了。这个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被称作“隶变”,秦代也被认为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郭沫若评价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在于推广了隶书。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内容是古代文献和纪年文书,抄写时间大致在秦王政八年前后。这批秦简笔画减省,线条厚重,下笔重,收笔轻,可见隶书蚕头燕尾之笔意,具有相对规整的秦隶风范。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秦代竹简1155枚。经考证,多为法律文书,包括《编年纪》、《秦律十八种》、《日书》等。竹简写于战国末年到秦代初年,用秦隶写成,兼有篆书的余韵,体现了中国文字从篆书向隶书的演变过程。

()小篆和隶书并存,在秦代玺印封泥上有所体现。秦代玺印封泥文字多为刻凿阴文,阳文印比较少见,喜用田字格,长方印用日字格。书写体为小篆,也有古代隶书的成分。秦代官印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展板上所展示的“铚粟将印”铚是古代的镰刀,所以这是管割谷子的官用的印。甚至烹煮狗肉的厨房都有印章,印文是“弄狗厨印”。什么是封泥呢?古人传递书信时,为保密起见,要将两块简牍对合,字在里面,外面捆绑绳子。绳子打结处糊泥,然后在泥上印上自己的印章。这种被保存下来的印戳就称为“封泥”。在封泥中有一件“废丘丞印”.“废丘”是地名,“丞”是辅佐县令的官,那么此印就是废丘县副县长

的官印了。另外,秦私印、成语印的形制、内容也真实地再现了秦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我们都知道秦朝很短暂。秦国的文字已经开始从篆书向隶书的转变。那么,到了汉代,我国的文字又将有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下一个单元----从隶到楷。

第六单元:从隶到楷

()隶书在汉代进一步发展,它的整个结构是方的,字体略显扁平。成为有了笔划,有了棱角的新型汉字。

两汉四百余年间,书体由籀篆变为隶书,由隶书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汉魏时期汉字字体的不断变化,为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

汉代是简帛使用的鼎盛时代,这个时期的简帛发现不仅地域广阔,数量巨大,而且内容丰富,字体多样,充分地反映了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您现在看到的是在敦煌出土的帛书,这些资料弥足珍贵。

()您现在看到的是居延汉简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为《死驹劾状》。自1927年在甘肃居延地区发现以来,有过8次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共获得汉简3万余枚,抄写时代从西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一直到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2年),前后延续200多年。绝大部分内容是汉代边塞上的屯戍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等。居延汉简文字构形基本上以隶书为主,但同时已出现大量草写和楷化的痕迹,整体上反映了隶书向草书和楷书演变的具体状况。

()汉代碑刻文字也体现了从隶到楷的演变过程。西汉的刻石与秦相似,没有一定的形式,至东汉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石碑,碑首、碑额等形制完备,而且碑文也正规起来,前有散文的序,后有韵文的铭。汉碑多以隶体书写。您现在看到是三国魏国的正始石经拓片,典型曹魏时期太学石经残存,具有极高的书法研究,历史研究价值。《正始石经》,又叫《三体石经》,刻于三国曹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是曹魏时期一位博士给侍中邯郸淳用大篆、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写的儒家经典,共刻碑石28块,立于洛阳东汉太学内,但魏末毁于战乱,仅存留2800多字。《三体石经》反映出先秦至曹魏时期字体的演变,里面的大篆文字有许多是六国的古字

( )现在看到的是汉代安阳残石“子游碑”。该碑为汉代残石,残碑略呈长方形,三面残缺,一面为原边;碑文属于隶书,现有残文11行。接下来您看到是汉代安阳残石“正直碑”,该碑为汉代残石,残碑现呈不规则形,只一面似为原边,中部有一个为后人所凿直径约为33厘米的圆穿孔;残文7行44字,其中部分字残缺不全,这上面的字体与“子游碑”不同,已经显露出了明显的楷化的痕迹,可以称之为“隶楷”或者“新隶体”。

( )三国至两晋时期,楷书逐渐取代隶书。到南北朝时,刻石上的书体千姿百态,其中以魏碑体最为著名。这里为您展示的是北魏碑体《元怀墓志》的拓片,上面的字体可以说已经透露出了明显的楷书的形态。结体紧劲,风格雄健,行文也是比较流畅的。

( )现在在这个展柜中为您展示的是唐代的泉男生墓志铭的拓片,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墓志的顶部中间的文字使用篆书,而墓志碑身上通体使用小楷。篆书看起来圆润雅致,透出一股妩媚秀丽之气。而碑身使用的小楷可以看出,楷书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