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研究”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音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音乐素养又与我们“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音乐传播的渠道有很多,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音乐,他们接触到的大部分是流行音乐,这些音乐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样大的背景下,教师有效的运用音乐课堂中的教材并结合学生喜爱的、优秀的流行音乐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学校的发展,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根据课改理念,深刻的感受到新课程给我们的音乐课堂、音乐生活、音乐工作带来的变化、生机和活力;结合小学音乐新课标中音乐素养的实施情况、变化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恰如其分地作出科学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为今后我区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素养的培养策略的调整、改善提供可靠、可行、可信的建议和意见。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家长、学校更多的关注了孩子的音乐技能,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却是我们忽略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音乐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相对薄弱,甚至被冷落的一个领域,音乐素养的开发和培养将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如果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在人与人交往中也会传递出更多的优雅气质,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预期效果:

1、教师方面: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音乐素养真正的内涵以及为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音乐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促进音乐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提高,提高教师理论的水平,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探索和实施更加有效的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方法。

2、学生方面:

(1)转变学生旧的学习音乐素养的观念和习惯。由过去被动的学习感受音乐到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探讨音乐、感受音乐。

(2)通过课题研究,加深学生对音乐素养的重新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养。

(3)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感受音乐,让他们更多地了解音乐对我们生活、学习产生的影响,了解更多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4)带动师生之间更加和谐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音乐的美好,同时,教师的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帮助学生在和谐、健康、美好的音乐中感受音乐素养真正的内涵和意义,推动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

3、研究层面:

(1)通过课题的研究,制定出更加适应我校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和实施音乐教学提供足够的依据,使教师在

今后的工作或教研中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创新和实验研究,推进学校教育教研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社会及人类文化发展的需要: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中音乐素养的教育是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基础。

2、教师和学生全面提升的需要:

结合我校的实际,通过音乐教学的有效活动,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中来,不但能促进教师个人音乐素养的不断提升,而且使学生真正的体验音乐素养在我们身边的重要性,音乐来源于对审美的一种感悟和渗透,我们将培养出一批优雅、文明、积极、健康、上进的学生做为我们的预定目标,让文明的行为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3、学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音乐教育观念逐渐向重视提高音乐素养转型。纯知识性、技能型的音乐教育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越来越多地被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所重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学生只会唱几首歌曲、听几段乐曲,而是在优美的歌声中,悠扬的乐曲声中陶冶情操,历练性格,推动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结合目前教育现状以及我校的实际,学校不仅是要培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

能力的人,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实力、有素质、有文化、有修养的一代新人。

二、课题的界定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不单纯是要有

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

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可以加

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

我们研究的课题,紧紧围绕音乐教学展开,结合我

校的实际情况,如何开展和实施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

略研究,是我们的重点,不能只注重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应该在音乐中渗透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更重

要的是在音乐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提升自己高尚的

人格魅力,使音乐素养的养成变成一种文明的艺术行为

习惯,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教育的大舞台,能够有效的运用课堂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用心欣赏曲调优美,旋律生动的歌曲或乐曲,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2、探究整理、挖掘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库,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中有限的几首歌曲或乐曲中,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

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以课堂为起点,结合优秀音乐资源实施有效性的教学,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身心,更好的达到教育功效。

3、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中不能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进行实践,在第二课堂中,选择适合学生的,能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及音乐素养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播到第二

课堂的教学中来,结合校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展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课堂教学和课余生活有机结合,不断完善音乐素养研究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12—2010、1)

1、成立课题组,提出课题构想,请教专家,充分研讨。

2、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4、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相关的理论书籍,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

第二阶段(2011、3、—2011、9)

1、(2011、3、—2011、12)

(1)对我校学生目前音乐素养状况的抽查和了解。围绕目标体系在任教班级中进行实验操作。

(2)2011年3月,把分工明确实施计划分配落实到研究的教师中,及时展开课题研究工作。

2、结合同头课研讨课活动,进行课题教学展示活动。将自己如何设计、如何教学、有何收获等撰写成较为详尽的教学叙事;撰写有关教学论文,提出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小结并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结合第二课堂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学生展演。

第三阶段(2011、12——2012、12)

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

2、课题组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3、组织成果汇报活动。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4、要定期学习交流,互相听课,组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5、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1年、12)

(1)讨论、总结、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2)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课题研究成果及数据。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统计法:

通过发放问卷,对比统计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变化,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喜好。

(2)个案研究法(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为音乐素养研究策略提供案例)

(3)教育叙事法(根据不同阶段的小结积累,写出论述型的文字)

(4)行动研究法(根据低、中、高段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理论结合实践,制定相应的策略,使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养成得以更好地实施)

(5)案例研究法(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典型的案例,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制定出相应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 在农村的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受着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中主要以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为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的主导为主,极少以学生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在小学的教育中,音乐课是不被重视的,虽然我国已经大力的推行素质教育,并对音乐课程的改革,但这些对农村的小学教师的观念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仍然采用传统的片面的分数评价为标准,对于音乐教学更是不重视,以为人人都可以教音乐,导致音乐教学的质量一直不高,面对新形势下的音乐教育的挑战,应当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的观念。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在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喜欢音乐,但唱起歌来就是表现的不是很自信,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时,我一边鼓励她,一边教她怎样唱好一首歌,保护他对音乐的兴趣,人也变的自信多了。 三、注意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

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日期: 2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是科学,也是艺术。音乐教学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素质教育,正如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但是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文理想和审美追求。新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有了质的飞跃。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只注重少数音乐尖子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音乐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那么,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我从以下几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音乐的不竭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走上学习音乐的康庄大道。我尝试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1、律动教学: 音乐产生律动,使音乐形象化。律动教学培养学生听到音乐后产生全身的动力,通过身体运动对音乐加以反映,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促进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发展。例如教学《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用简单的踏步模仿节奏,学生们边学习变体会,边讨论边协调,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使身体得到了协调,而且在模仿中体会到了节奏律动带来的快乐。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表演。音乐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跟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补充。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例如:让学生扮演“乌龟爬行”来体会四分音符节奏,扮演“小鬼蹦跳”来体会八分音符节奏,模仿“小鸟飞”体会附点二分音符节奏。在进行二步和声练习时,便让一半学生扮演小青蛙,一半扮演大青蛙。小青蛙唱得低,大青蛙唱得高,大青蛙叫一声,小青蛙应一声,然后大小青蛙一起唱。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二步合唱,音也唱得准。当他们听到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叫的声音是这样和谐好听时,一种求知的欲望便在他们心里萌发出来,从而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 3、音乐游戏教学: 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它将音乐和游戏合为一体。在音乐游戏中,学生们随着音乐不同而改变着。

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 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是 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 度等的综合表现。作为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 活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做一个阳光向上快乐的人。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现 实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 要的途径。当今社会,科技和信息的高速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音乐教育发出新的挑战。小学的音乐教育 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 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怎样促进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呢?现在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 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 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音乐本身就是 自由的、没有束缚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 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善于表现自己 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在培育学生的 核心素养。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当今的教育不再是过 去了,教师应式的教,学生死板的学,而是把教育变的更为艺术,

大学生音乐欣赏浅析和教学建议

大学生音乐欣赏浅析和教学建议 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如:本专业知识是衡量大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准,音乐教育只是旁门左道、可有可无等。使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非艺术院校里的推广与普及步履艰难。但是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中外歌舞剧赏析等科目的开设在学生中受到了欢迎和喜爱。 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更应该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有人说,我国大学生的素质不但月发达国家比有差距,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比也有差距,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成绩,不会比发达国家差,问题可能就出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在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中,美育应当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的美育中,音乐和美术教育尤为重要。这完全是正确的。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都是艺术教育最主要、最主要的方式和内容。 一、目前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要讨论的“音乐欣赏”并不等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当前,我国各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能力还比较薄弱,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音乐知识贫乏、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比较差的现象。我们经过调查结果表明,137个同学当中有85%的同学爱好音乐,城市和农村分别占了86%和85%。有24%的同学只是偶尔上音乐课,13%的同学在中学时的音乐课基本不上。来自城市的同学中有66.7%认识简谱,而农村的同学只有42.5%,但来自城市的同学认识五线谱远远多于农村同学。此外,城市的同学中有听过音乐会的远远多于来自农村的同学,分别占了38.9%和10.5%,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同学没有听过音乐会。 然而在问卷的填空题的部分显示,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外国音乐家的有42人,占30.7%,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外国音乐家代表作品的有15人,仅占10.9%。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中国音乐家的有32人,占23.4%;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作品的有16人,仅占11.7%。能写出三首以上最喜欢的乐曲的只有33人,占24.1%;值得注意的是,有26个人一首乐曲也写不出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喜欢音乐的,由于地域、环境或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在进高校之前所受的音乐教育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表现出了非常薄弱的音乐素质,特别是在填空题的部分其调查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导致了音乐课程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美育的功能,而如何把音乐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如何使学生在短暂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审美价值观的提升、欣赏层次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二、音乐欣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特殊艺术,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

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素养,官方的解释是:“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两个方面”。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音乐,由于音乐的种类繁多,雅俗共存,小学生在接触不同的音乐的时候没有明确足够的分辨能力,尤其是学生们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正确的三观和审美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正是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引领他们去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的时候,所以老师在音乐课堂上要给学生普及各种音乐种类。按理说,音乐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东西,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视对学生将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化底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审美情趣和人格塑造三个方面。 一.音乐素养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主管图像,音乐,绘画,空间几何等形象思维记忆,多听音乐可以让右半脑经常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久而久之,右脑就会变的十分灵活发达,不仅能够加强记忆力还能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一般来说,人们听音乐的过程都是十分享受的,不同的音乐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这个过程不仅会让人积累音乐素养,也能让人在不经意不刻意间去锻炼右脑,发展智力。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会根据音乐本身的情感基调陷入那种被音乐所引导的情绪中去,此时学生的

想象力,共情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都得到了开发,智力是一个理性的概念,但是学生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却能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智力与情感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素养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二. 音乐素养对审美情趣的影响 一个人对音乐的审美从他对音乐喜爱的类型和方向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喜欢古典音乐的或学习乐器的通常气质比较高雅,喜欢说唱的一般比较骄傲自信,喜欢摇滚的大多都崇尚自由,每一种音乐类型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果人们从中能够发现自己与某种音乐之间有共同特性,那么就会被这种音乐所吸引。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老师有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不仅要能分辨出各种音乐种类,对不同的音乐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还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喜好的审美。《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明确地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也就是说,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可以说,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了,那么个人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进步。 三.音乐素养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音乐具有治疗和安抚的能力,而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好的音乐对于他们完善健康的人格也有巨大的帮助。纵观古今中外音乐通史,许多

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17-12-08T11:36:09.02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2期作者:许丹芬[导读] 自新课改开展以来,培养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已成为音乐教师的一个教学关注点。 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学校315700 摘要:自新课改开展以来,培养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已成为音乐教师的一个教学关注点。本文从唱、奏、听、创四个方面来谈谈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使音乐课堂的开展能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努力实现《音乐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演唱演奏聆听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学科素养”这个新概念的提出,各学科都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就音乐教学而言,面对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全球化的音乐文化环境,让学生接受高水准的音乐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科学生动训练,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但是对于课堂上枯燥、单调的训练,十分反感。于是,生动有效的课堂便成为我去思索、去探究、去学习的一个目标。在发声练习时,把旋律比喻成高山、小溪流、轮船鸣笛声等,学生的兴趣就高;练习顿音时,请同学们想象打篮球,球蹦起来有弹性,音符上有顿音记号时,声音也要有弹性、轻巧。与同学们喜欢的运动相结合,学生们尤其是男生的积极性更高,声音效果也好。当然,这一定要建立在科学歌唱的基础上。 在学唱歌曲阶段,我会先把歌曲分段,即分析歌曲曲式结构。一开始,学生都按歌词分段,后来慢慢地,会从曲式结构去分析。给歌曲分段环节,我会和学生一起唱谱子。刚开始时,是我一个人范唱或演奏整谱,在我范唱或演奏时,会要求学生用眼睛盯牢谱子,找出相同的旋律。这也是培养学生识谱的一个途径。然后,师生一起演唱相同部分的旋律。农村学生音乐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唱谱过程中如遇到特别难的乐句,一般都用钢琴演奏或范唱代替。 在唱歌时,我通常会要求学生想象歌曲意境,带着感情、用最美的心灵去演唱;有些作品,会介绍歌曲的相关背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情绪去演唱。 二、完美视奏,引发兴趣,学习乐器 我在农村学校任教多年,发现许多好的音乐苗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好苗子都没有去学习乐器。也有许多孩子对演奏乐器有陌生感,或有畏惧心理。在小乐器进课堂的大趋势下,身为音乐教师的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开设器乐课。演奏乐器或许可以给孩子们一个更广阔的音乐天地。为了让学生有学习乐器的兴趣和信心,我在课后苦练演奏技能。 我在上课时,像上舞台那样演奏学生或熟悉或喜欢的曲子。学生觉得十分好听,对我也很崇拜,都纷纷要学习乐器。可是,学生兴奋过头,不论什么曲子,只要他们吹,就很难听,学生立马就蔫了。我的机会又来了,不让学生碰壁,他们是不会静下心来认真听老师的正确教导的。首先,教口诀。人坐正,腿放平,手拿好,轻轻吹。这个口诀在每次吹奏前都要念一念,慢慢地,学生吹出来的音纯净多了。接着,吹简单的曲子,让学生体会演奏所带来的愉悦感。对于农村的学生,我的要求不高,在学习乐器的初级阶段,只要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能够吹奏音阶,并演奏简单的乐曲即可。 三、多法聆听,培养音乐之耳 1.带着问题听。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器乐曲,在欣赏音乐时,我都有问题提出,让学生指向性十分明确地去听音乐。有时候是提一个问题,有时候有多个问题。在欣赏完一段音乐后,学生能够回答出的问题越多,他们的听力也越好。有的时候,让学生先聆听一段音乐,再把他们捕捉到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提的问题越多,说明他听得越认真。 2.带着嘴巴听。 在聆听音乐时,遇到十分容易哼唱的主题旋律时,我就不会再深入去教学旋律,而是让学生边听边唱旋律,把主题旋律唱出来,可以用“LU”等拟声词来哼唱。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喜欢,对主题旋律的记忆也十分深刻。 3.带着手听。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经常让学生带着手听音乐。 四、大胆尝试,想创就创 创新这个环节,我看到过许多老师做得非常好,很是羡慕和佩服。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尝试和实践。我觉得对我们农村学生而言,可以在节奏及和音方面做一些创新。在器乐演奏时,会有一部分学生负责打击乐器部分,对于书本上的节奏,他们掌握得不是很好,我就让他们自己编。虽然最后他们编出来的节奏十分简单,但我还是肯定他们。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很规整很科学。学生也有成就感,他们会觉得自己和电视上的那些音乐导师一样厉害,会配和音了。参考文献 [1]韩雪《回归音乐本体——提高音乐学科素养的核心》,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3323648.html,/Article/CJFDTotal-BYYY201509164.htm。 [2]《音乐新课标》。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3323648.html,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分析 作者:刘瑾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刚步入校园的关键期,每个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心,最周围的事物都能够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小学阶段学生习得的知识都能够巩固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熏陶作用,教师要学会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阐述阐述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给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25-02 1.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师一般只对学生进行歌唱练习,按照课本上的五线谱让学生唱歌,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样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夠顺利的完成。其次,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很多音乐教师不能够定期的进行培训,学习先进性、系统性的音乐知识。导致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够找到学生喜爱的点,不能够在课堂上展示音乐课的作用。再次,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单一,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长此以往,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打消,影响到音乐教学不能够展现出真正的价值。最后,小学生面对着小升初的压力,比较看重学习数语外知识,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不是很看重,时常会把时间运用到重点科目上,占用音乐课的现象导致学生不能够对音乐课有充足的认识,限制了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了兴趣。 2.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课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鉴别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核心素养既包括音乐知识,又包括实际的表演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2.1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

新课标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音乐课标的渗透,音乐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审美情操,丰富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扩大文化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舞台,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要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意识到提高音乐素质素养的重要性,并且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有效的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问题。 一、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必须以声传情、以情育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1、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深厚的音乐知识素质。音乐知识实际就是音乐理论的掌握,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音乐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个精通语文、数学教学的教师不一定精通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教学中把自己掌握的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否则,长此下去,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2、音乐教师还要具备过硬的音乐技能素质。音乐教师的音乐技

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声乐、演奏和指挥。声乐就是要求音乐教师要懂得怎样唱歌,不要求教师有多甜美的嗓音,最起码要能利用方法来唱歌,而且句句在调,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唱歌像说话,张嘴就跑调。演奏技能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本领,音乐课上能利用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等为学生伴奏,虽比不上演奏家但能让学生调动起学习兴趣。 3、音乐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能力对音乐教师来说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要。相对来讲,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兴趣要大。因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往往不好控制。出现这种状况,教师不能简单地迁怒于学生,而是要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充分体现音乐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巨大的动力,兴趣使学生去思考研究他所喜爱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直接兴趣,把枯燥的乐理知识用有趣的方法形象地传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激发大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如在《数鸭子》一课中,我根据情境教学的原理,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色彩的自然画面:大屏幕上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边上有各种各样同学们熟知和未知的花朵,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小草和小树,当学生走

如何培养音乐素养

如何培养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必须配套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那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家长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也只能停留在会弹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琴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 那么,怎样去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呢? 1、提高认识。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它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所必须掌握的。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汉字、词语、语法结构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一样。音乐素养教学不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问题,它是音乐的基石。音乐素养在音乐学院及附中都是必修课,是考音乐院校必考科目,也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必考内容。更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入门课程。实践证明,学习音乐素养的学生,能够具有听辩、唱读、视奏、欣赏四项能力。听辩——能听辩各种节奏及标准乐音;唱读——能拿到乐谱即可视唱;弹奏——能拿谱即可视奏;欣赏——能欣赏、理解或表现音乐内涵。如果你不具备这些素质,你就不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所以,音乐素养教学是学习乐器的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 2、熟悉教材。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的《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是目前推广使用的基本教材。这本教材有以下特点:(1)从我国当前社会音乐教育的水平出发,考虑到业余学习音乐的现状,教学能力,考级实施条件等因素,是一个易教易学的初级教材;(2)教材在内容设置,进度安排和考级方法上都充分考虑到为学习乐器的考生服务的,有助于考生学习乐器学得快,学得好,用得上。(3)教材内容和考级方法以素质培养为主,技能锻炼为辅,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循序渐进与可操作性。这本教材的内容共分四级:一级较简单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二级一般程度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与听写)

浅谈小学生音乐素养

浅谈小学生音乐素养 一年级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的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变得及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走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4、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二、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直到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的动作及前奏做出反应。 3、能够背唱歌曲4—6首。 三、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0 ×××— 2、知道音的长短、强弱与高低。 四、演奏 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2、能够用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创造 1、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2、能够运用线条记录声音或音乐。 3、能够用打击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六、音乐与相关文化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二年级 一、感受与鉴赏 1、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 2、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或不同。 3、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4、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断,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演唱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2、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3、能够背唱歌曲4—6首。 三、识读乐谱 1、能够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四、演奏 1、学习打击乐器。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五、创造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趣味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趣味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17-03-24T10:20:36.8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3期作者:李琴 [导读]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255000 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要认真研究我们的学生,认真钻研我们的教材,创造出适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材歌曲学生不喜欢唱;教材中的欣赏曲学生听不懂、不愿意听;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学生觉得学习音乐知识好难。音乐课中不是让学生学会唱就是最好的体现,音乐新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把学生音乐能力、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强调知识技能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音乐课中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唱,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动起来”。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 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这些作法不仅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二、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要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和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2.以“赛”激趣促学。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在我每次上音乐课时总是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并准备了很多贴纸、小五星来鼓励大胆的学生,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我在设计学生认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3.开展音乐活动课的实效性。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为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作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 三、正确引导学生敢动、想动、善于动 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中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很多学生上音乐课时胆小、怕羞、没有自信,这就要靠教师充分引导,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及愿望,要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有一次,我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学生不仅为老师的表演不由自主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还个个跃跃欲试,显得特别激动,纷纷站起来与教师共舞。音乐与舞蹈唤回了孩子的天性,他们已不止敢动,而且很想展示一下了,这是多大的进步啊!学生表演完后,我经常运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的观念更新了,师生关系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参与性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空间大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浓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音乐课真正动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影响下,“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了教育界热烈探讨的话题,并由此衍生出了极其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又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大潮,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求人才?本文针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自身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教育;音乐教学 一、核心素养教育背景概括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进步,学生基础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教育理念与观念也随之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相关部门适时的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颜这一观念。从作用来看,这一观念很好的解答了“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任课教师的教育指明了明确方向,并且其在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中持续不断的发挥着其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具备系统性并且能够充分在实践中进行整合;从概念上来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自身接受教育时,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样的品格与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需求的结合体;从性质与状态上来看,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促进个体终身学习与进步的保障。对于受教育的学生而言核心素养则是自身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其在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具备终生发展性,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学生以更为良好的状态融入社会,并反过来以这样健全的素质素养状态产生优秀个体促进社会进步。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概括的来说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大致分为三方面: 一是培养受教育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知。在相关资料中,对于审美感知的定义为“审

浅议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浅议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人才储备军,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所以,在高校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十分必要的。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并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只有持续不断地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熏陶,才能逐渐让他们养成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气质造成很大的改善,从而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论述了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对高校培养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对高校中音乐艺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标签: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提高 一、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对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的培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音乐艺术活动也逐渐增多。比如,高校开展的迎新晚会、大学生音乐节、青年音乐晚会等,学生也自发成立了音乐社团,举办校园音乐交流会等活动,另外还有教育部门举办的音乐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在高校之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但是,这些活动的举办对提升大学生音乐艺术素养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高校组织的音乐活动一般以晚会的形式来举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前来观看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在观看晚会后的体会也各有不同。在某所高校所举办了一场戏剧歌剧演出晚会之后,一位观看的女生表示,之前一直认为京剧是老年人才会看的节目,但是这次却对京剧发生了极大的改观,晚会上的一首京剧《春闺梦》深深地打动了所有人,学生们不但觉得其曲词柔美,意境绵长,更为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深深地打动。也有一位学生干部表示,之前一直认为歌剧太过于晦涩难懂,在实际观看的过程中却轻而易举地被歌剧的魅力所感染。但是,也有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深,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教育,所以,学校开展的音乐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收效甚微。 (二)大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高校目前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关的教育体系。学校开展的一系列音乐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为了开展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将这些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但是,以音乐艺术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让其他专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培育出音乐艺术修养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只有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开展的音乐活动中来,才能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部门目前对高校的音乐教育方面下达了一定的指示,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高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并没有给予一足够的重视,仅仅认为开展一些音乐活动就算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 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我国传统的老 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等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还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不断尝试教学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生;音乐素养;综合素质;教育 音乐会对人类精神、情感、灵魂、品格产生作用,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 建设的需要。音乐素养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其重要性如汉字、词语对于文 章写作的重要性一般。小学音乐教师都应该深刻了解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从而通过相关措施,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本文就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教师自我修养的提高 教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音乐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同时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之外不断提 高自身音乐知识掌握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教师自身 水平的提高,可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主动学习音乐专业内相关知识,也可以参加 各种音乐活动,参加专业内评级考试等不断深造,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同时 老师也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根据学 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制定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上 即使老师教学水平很高、老师课堂内容再精彩,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主要老师要能理解小学生年龄阶段的一些基 本特征。比如,小学生天性喜欢玩游戏,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可充分应用游戏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合理的游戏,将游戏中的趣味行,参与性以及情景性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游侠 中的教育功能,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融入其中,如在游戏中可加入 视唱练耳训练。游戏性教学不仅可以保留游戏的趣味性,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游戏 过程中学到相应的知识,从而也能让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中引入学生喜爱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音乐教学老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设计时,应该注意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 习热情。对于小学生来讲,对于自身喜欢的事情,通常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 时不断在其中探索、学习、成长。小学音乐教学也应该充分应用学生的这一天性,来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也可以在课本内容中 加入一些学生生活中比较喜欢的元素,比如在对一些音乐进行鉴赏学习时,我们 可以在多媒体播放器中,放入小学生比喜爱的卡通动画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对一些音乐进行学习时,我们用童话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歌曲背后的 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从而提高并保持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四、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中,主要是教学生唱相关的歌曲,从而音乐课也就变身成

如何提高音乐修养

如何提高音乐基础课教学质量 音乐学科是进行美学教育不可替代的学科。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是我们的目标,审美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审美结构是我们研究的重要结构。不同的审美观可以决定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成不同的练习结构,不同的审美观可以为学生组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能力结构。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是培养能力的必要。研究了课堂结构我们才发现,要缩短知识与能力的距离,要努力寻求知识与能力的中介,音乐课不能只教学生唱歌,还有听的能力、审美能力、审美观点、演唱技能、演奏技能要去培养。这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的结构、教学方法的结构和知识载体的使用等,组成一节课的结构是多维的,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理出层次,准确地找出知识、能力的中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才成为可能。 提高课堂效益是每位老师的希望。如果在上课前认真思考这节课哪些结构是贯穿性的、哪些结构是从属的、各结构需要多长时间为宜,周密地、全方位地思考之后,才有可能使一节课重点突出,既有科学性、系统性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使学生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结构也就成了贯穿性的重要结构。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过程要贯彻音乐课的始终,情感因素是审美过程的突出特点。音乐课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应运用各种载体介绍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音乐美,再通过音乐、文学诸方面的分析使学生理解美,用变化力度和变化速度等手段去表现美,构成重要的审美结构。不具备审美结构的音乐课只是知识课而不是艺术课。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方法。因为它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我们教师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地参加课堂教学,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 教学内容的延伸也需要教师平时对音乐素材的大量积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知识。流行音乐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还在课堂上大胆引进流行音乐,拉近了学生和音乐课之间的距离。除了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延伸,课外的网络学习、民间采风等也能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理解音乐文化多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与人类生活同在,让生活的“内容”注入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既享受到“音乐盛宴”,又学到音乐知识。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